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ppt_第1页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ppt_第2页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ppt_第3页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ppt_第4页
原虫概论阿米巴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虫概论,隶属于原生生物界原生动物亚界,单细胞真核生物,具有完整的生理功能,代表动物演化的原始状态。与医学有关的原虫约数十种,属于肉足鞭毛门、顶复门和纤毛门,分布在宿主腔道、体液或内脏组织中,有些为细胞内寄生。,1,一、形态: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型,胞膜:表膜或质膜。带多种受体、抗原、酶、糖类甚至毒素。可不断更新,故表膜抗原不断变异。胞质:基质、细胞器和内含物。膜质细胞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动基体细胞器运动细胞器:伪足、鞭毛、纤毛营养细胞器:胞口、胞咽、胞肛胞核:泡状核、实质核。,2,3,二、生活史,直接或间接方式由感染者传播至易感者的原虫整个生活史只有一个发育阶段(滋养体)生活史简单,只需一个宿主滋养体和包囊两个阶段溶组织内阿米巴通过循环方式传播的原虫不需要无脊椎动物宿主,需要一个或一个以上脊椎动物作为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刚地弓形虫通过媒介昆虫传播的原虫只有在媒介昆虫体内才能发育至感染阶段疟原虫,阴道毛滴虫,4,三、生理,运动:伪足运动运动细胞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营养:渗透、伪足摄食(吞噬、吞饮)和胞口摄食生殖:二分裂结合生殖(conjugation)无性多分裂裂体增殖有性出芽生殖孢子生殖配子生殖(gametogony),5,四、致病,增殖作用播散能力机会致病: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protozoa)某些原虫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或呈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时,虫体在这类宿主体内异常增殖,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这类寄生原虫称为。,6,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隶属于肉足鞭毛门、叶足纲全球有5亿患者,每年死亡4-11万人,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内的阿米巴有4属7种: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histolytica迪斯帕内阿米巴E.dispar哈氏内阿米巴E.hartmanni结肠内阿米巴E.coli微小内蜒阿米巴Endolimaxnana布氏嗜碘阿米巴Iodamoebabuetshchlii脆弱双核阿米巴Dientamoebafragilis,7,一、形态,滋养体10-60m。具内、外质,泡状核。有致病力,寄生于结肠粘膜、粘膜下组织及肠外组织中。,红细胞,细胞核,8,包囊,拟染色体,细胞核,10-16m,9,二、生活史,10,生活史特点,1、感染阶段:四核包囊(成熟包囊)2、感染途径:经口3、致病阶段:滋养体,11,三、致病,致病机制:破坏细胞间质接触依赖的溶解宿主组织抵抗补体的溶解作用致病因子:260KDa半乳糖/乙酰氨基半乳糖凝集素(介导虫体黏附于宿主细胞表面)阿米巴穿孔素(孔状破坏)半胱氨酸蛋白酶(溶解组织、降解补体),12,口小底大烧瓶型溃疡。好发部位:盲肠、升结肠、乙状结肠、阑尾、直肠。,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13,肠阿米巴病:无症状带虫者占90%,阿米巴结肠炎:急性、慢性。轻度典型的阿米巴痢疾暴发型稀便果酱样大便,奇臭粘液血便长期间歇性腹泻、腹痛、胃肠胀气、体重下降并发症:肠穿孔、继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急性:,慢性:,14,肠外阿米巴病:呈无菌性、液化性坏死,周围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15,四、诊断,病原诊断:1.肠阿米巴病粪检: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查滋养体-稀便或脓血便直接涂片法:碘液染色查包囊、浓集法-慢性腹泻体外培养法:组织检查:通过内窥镜取材活检2.阿米巴脓肿穿刺(巧克力色脓液)、肝脓液中检测出病原免疫诊断:ELISA、IHA、琼脂扩散法(AGD),16,17,五、流行,阿米巴病呈世界性分布,全球高发地区位于墨西哥、南美洲东部、东南亚和西非等,估计全世界每年死于阿米巴病的人数仅次于疟疾和血吸虫病。,18,传染源:粪便中持续带囊者感染途径:粪-口传播途径,媒介昆虫人类普遍对阿米巴病易感男女,19,六、防治,查治病人、带囊者首选药:甲硝咪唑(灭滴灵)管理粪便无害化处理粪便,杀灭包囊,防止粪便污染水源,保护水源注意饮食卫生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蝇、蟑螂等害虫,20,结肠内阿米巴Entamoebacoli,人体最常见的共栖型阿米巴,对人不致病,但应注意与溶组织阿米巴区别。,21,E.h,E.c,滋养体,包囊,核,10-60m,10-16m,15-50m,10-35m,22,致病性自由生活阿米巴,福氏耐格里阿米巴:形态不规则,大小为720m,在不良环境中可形成有两根鞭毛的滋养体,包囊直径7m,感染方式为接触污水或游泳时,滋养体进入鼻腔,经增殖后穿过鼻粘膜和筛状板,沿嗅神经进入脑内。,23,滋养体(阿米巴型),滋养体(鞭毛型),包囊,24,卡氏棘阿米巴:滋养体大小1040m,体表有多个棘状突起,无鞭毛型,包囊圆形。滋养体可经皮肤伤口、角膜外伤、损伤的眼结膜、或经呼吸道、生殖道进入人体,多数寄生于脑、眼、皮肤等部位。,25,滋养体(棘状突),棘状伪足,26,致病:,诊断与治疗:诊断较难:活检和培养,预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