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藏象学说五脏六腑,1,藏象学说概论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2,“藏”,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包括五脏(肝、心、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和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由于五脏是所有内脏的中心,故“藏”之所指,实际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藏,3,象,“象”,是这五个生理病理系统的外在现象和比象,其涵义有二:一是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二是指内在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与外在自然环境的事物现象类比所获得的比象。,4,五脏,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将心包络也称一脏,合为六脏。藏象学说习惯将心包络附属于心,故一般称为五脏。五脏共同的生理功能是化生和贮藏精气,但各有专司,与六腑、形体、官窍、情志、时令关系密切,在心的主宰下,形成五大功能系统。,5,心,心居于胸腔,横膈之上。形象尖圆,形如莲蕊。外有心包护卫。医学入门:“形如未开莲蕊,居肺下膈上是也。”,6,心,在五行中属火,为阳中之阳,通于夏气,与小肠相表里。心为生之本,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为君主之官,,7,心的主要生理功能,1.心主血脉心具有化生血液、推动和调控全身血液运行的作用。医学入门说:“人心动,则血行于诸经”。灵枢经脉篇说“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死。”素问六节脏象论称“心者,生之本。”,8,生理表现,主要通过面色,舌质的颜色,脉搏的跳动及胸部感觉反映。心血充盈面色红润光泽,心气充沛舌红活荣润,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节律整齐,9,病理表现,面白无华心血亏虚脉道空虚舌淡白脉细弱无力心气不足面色灰暗、唇舌青紫有瘀点、脉律不齐结、代促、涩,心前区憋闷刺痛。,血脉受阻,10,面色淡白无华,11,面唇青紫,12,面唇舌晦暗(灰黑),13,心的主要生理功能,2.心主神明是指心有统帅全身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和主司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心理活动的功能。,14,心藏神(精神、意识、思维)肝藏魂(梦、幻觉)五神脏肺藏魄(知觉、本能动作)脾藏意(意念、主意)肾藏志(志向、毅力),15,精神不振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思维反应迟钝失眠多梦健忘心烦不寐邪扰心神神无所主甚则神昏谵语发狂,病理,心血充足心神得养,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记忆力强,生理:,16,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7,肺,肺为“华盖”:脏腑中,肺的位置最高,遮覆其它脏腑。张介宾类经图翼“肺叶白莹,谓之华盖,虚如蜂窠”。素问痿论:“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也。”明绮石理虚元鉴:肺为五脏之天。,18,肺,肺为娇脏:肺叶娇嫰,为清虚之体,外合皮毛,开窍于鼻,与外界相通,易受外邪侵袭,且不耐寒热,外感内伤皆可伤及于肺,故为娇脏。,19,生理功能,主呼吸之气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气的运动,吸进清气,排出浊气,吐故纳新,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主一身之气一身之气即充满人体的气,又称“人气”。它由宗气、元气等先后天之气相结合而生成。肺主一身之气的生成和运行,故说肺主一身之气。,主气司呼吸,20,临床意义生理:肺气宣降:司呼吸呼吸调匀,气息平和。病理:肺气不足无力推动呼吸微弱、少气不足以息。外邪袭肺肺失宣降胸闷、咳、喘、呼吸困难。,21,临床意义:呼吸有力肺司呼吸正常宗气旺盛声音宏亮脏腑功能正常呼吸无力肺司呼吸失常宗气亏虚语声低微少气懒言,22,2、肺主通调水道:,含义: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有疏通调节的作用。又称“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指对全身水液的运行、输布和排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肺为华盖,位居最高,故称肺为水之上源。,23,作用表现:,通过肺气宣降将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肌肤官窍,内至脏腑组织。通过肺气宣发,排出汗液,呼出浊气,排出部分水液。通过肺气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布达内脏,归于肾之水液经肾的气化,浊者下注膀胱,为尿液之源;大肠传导正常,从大便排出部分水液。素问经脉别论篇:“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入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24,病理表现:,宣降失常,通调失职,水津不布,排泄障碍,水液停聚,痰饮水肿小便不利尿闭,25,病理:相互影响肺失肃降咳嗽、喘息宣降失常尿闭肺失宣发甚至水肿,26,肺主呼吸,调节全身气机,促进血液循环,生成宗气贯心脉,助心行血,气体交换化浊血为清血,助心化血,3肺朝百脉,助心行血是指全身的血液都流经于肺,通过肺的呼吸,进行气体交换后,再将含有清气的血液输送到全身。,生理功能,27,病理表现:,肺呼吸失常,气机失调,宗气亏虚,心血运行不畅,心悸、胸闷、唇青、舌紫。,28,生理功能,4、主治节肺有辅助心脏,治理调节气血津液及全身脏腑组织功能的作用。类经:“肺主气,气调则营卫脏腑无所不治。”素问:“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29,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肺精肺气上布于鼻与喉,故鼻能司嗅觉,喉能发声音。鼻为肺之窍,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忧皆为肺志。此处之忧作“忧伤”解。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应五行同属于金,30,脾,脾之实体位于中焦,膈膜之下,呈扁平弯曲状。素问太阴阳明论:“脾与胃以膜相连”。现代解剖学认为:“脾是腹腔内的器官,除脾门和胰而外,各方均被以腹膜。脾借胃脾韧带、膈脾韧带、脾肾韧带和膈结肠韧带支持固定”。古今论述何等相似。,31,脾仓廪之官,中医所说的“脾”,并不等于现代解剖学中的脾,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的脾,包括了整个消化系统及功能,甚至和血液、内分泌和神经系统有密切联系。而现代解剖形态的脾是体内重要淋巴器官之一,主要参与体内免疫反应。沈注金匮:“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胃论:“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皆由脾胃气虚,气不上行之所致也”。,32,脾,脾被称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在养生防病,预防衰老方面有重要的意义。张仲景:“四季脾旺,不受邪”。李东垣:“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现代研究发现:脾气虚患者,物质代谢水平低下,并显示出,胃、肠、胰、唾液腺等整个消化系统功能下降和紊乱。,33,脾主运化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的功能。脾气健运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营养脾失健运消化功能失常,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气血不足。,生理功能,34,脾主生血和统血“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于脾”景岳全书脾气健运化源充足,气血旺盛则血液充足脾失健运生血物质缺乏,血液亏虚,头晕眼花,面、唇、舌、爪甲淡白等血虚征象。,生理功能,35,脾主肌肉、四肢脾气健运,精微四布,营养充足四肢轻劲,灵活有力脾失健运,清阳不布,营养不足四肢倦怠乏力,甚或痿弱不用,生理功能,36,脾主升清清,指精微物质。脾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吸收并上输于肺,以营养全身。升清功能正常气血旺盛,生机盎然脾气升发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脾气不能升清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无源,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泻脱肛甚或内脏下垂等。(中气下陷),生理功能,37,脾华在唇“脾为唇余”普济方脾气健运气血充足,营养良好,口唇红润而有光泽脾失健运气血虚少,营养不良,口唇淡白不华,甚则萎黄不泽脾胃积热口唇糜烂脾气将绝环口黧黑,口唇卷缩不能覆齿,38,脾开窍于口脾气健运食欲旺盛,口味正常脾失健运食欲减退,口淡乏味湿热困脾口腻,口甜脾气虚弱好食甘味,39,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肉,主四肢生理:脾之运化与肌肉充养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密切相关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生理:脾气健旺,则食欲旺盛,口味正常,口唇红润光泽;病理:脾失健运,则食欲不振,口味异常,口唇淡白不泽。3、在志为思,思虑伤脾4、在液为涎5、与长夏相通应,40,肝,肝位于腹腔之中,横膈之下。肝为刚脏:因肝为将军之官,主升主动,内寄相火,在志为怒,喜条达恶抑郁,有刚劲躁急之性。,41,肝,生理功能1、主疏泄。肝气具有疏通、畅达全身气机,进而促进精血津液的运行输布、脾胃之气的升降、胆汁的分泌排泄以及情志的舒畅等作用。调畅精神情志。促进饮食物的消化。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调理冲任,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42,调畅精神情志,生理方面:,肝气疏泄,畅达气机,气血运行和调,调畅精神情志,心情舒畅精神愉快,43,病理方面,肝失疏泄,气机失调,气血失和,情志抑郁多疑善虑闷闷不乐善叹息情绪激动,44,肝气郁结,肝气亢奋,郁闷不乐多疑善虑善太息,性情急躁易怒,45,促进饮食物的消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胃升降协调,疏泄胆汁,促进分泌排泄胆汁,促进饮食物消化,46,肝失疏泄,脾升胃降失常,胆汁分泌排失常,饮食物消化吸收失常,肝气犯胃胃失和降,脘腹胀满呃逆嗳气,肝气犯脾脾不升清,眩晕飱泄,胁胀痛、口苦、厌食油腻、黄疸食欲不振。,47,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的输布,肝主疏泄气机调畅,气行则血行,推动血液运行,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输布,48,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机逆乱,血行不畅:瘀血、癥积、痞块,水津不布:水肿、臌胀,血随气逆:,吐血,咯血,49,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肝气条达,肝失条达,调理冲任,冲任失调,疏泄不及:阳痿,经行不畅、经闭、血精,疏泄太过:性欲亢进、崩漏、月经先期、月经量多,女子月经、排卵正常男子排精正常,50,说明男贮藏精液和排精与女子月经的正常,依赖肾的闭藏和肝的疏泄功能协调配合,二者藏泄互用。肝的疏泄正常,则气机调畅,冲任二脉通利,男子泄精、女子月经正常。以上作用表现的关键是调畅气机。,朱丹溪:“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调节男子排精与女子月经,51,2.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和防止出血的功能。(1)涵养肝气(2)调节血量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3)濡养肝及筋目(4)为经血之源(5)防止出血,52,病理目视昏花、干涩夜盲肝血不足筋肉挛急、屈伸不利面红目赤肝阳上亢急躁易恕头痛头胀,53,防止出血生理:血归藏于肝,防止出血。(肝细胞可合成凝血因子)病理:肝不藏血,可致各种血证,肌衄、齿衄、吐血、咯血、月经过多等。,54,与形,窍,志,液,时的关系,1.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血充足,筋得其养,运动灵活有力,耐受疲劳,并能较快的解除疲劳,故称肝为“罢极之本”。2.在窍为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55,肾,肾位于腹腔后壁,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素问:“腰者,肾之府”。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主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肾为“封藏之本”。,56,肾,为先天之本: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为人体生命之本原,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肾精化肾气,肾气分阴阳,肾阴与肾阳能资助、促进、协调全身脏腑之阴阳,故肾又称为“五脏阴阳之本”。肾藏精,主蛰,又称为“封藏之本”。,57,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58,肾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斑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59,肾藏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与生俱来,是生育繁殖,构成人体的原始物质。故又称为“生殖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并灌溉五脏六腑。故又称“五脏六腑之精”。,肾的生理功能,60,肾的生理功能,61,尿急尿频,肾的生理功能,62,“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肾的生理功能,63,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64,肾与肢体官窍的关系,65,肾虚的表现,肾阴虚四肢酸软,五心烦热盗汗头晕耳鸣,失眠多梦面颊红晕,口干舌燥,头发脱落,牙齿松动遗精,经期紊乱,经量少,白带色黄,肾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头目眩晕,精神萎靡,面色白,或黎黑,舌淡胖苔白,脉沉弱阳痿,宫寒不孕,大便久泄不止,浮肿,腰以下为甚,白带清稀、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或痛经心悸咳喘,66,由于肾阴,肾阳失调,导致其它脏腑阴阳失调。肝阴虚肝阳上亢头痛头胀眩晕欲仆肾阴虚肺阴虚肺肾阴虚骨蒸潮热干咳心阴虚心火上炎心烦失眠口舌生疮,67,脾阳虚脾肾阳虚形寒肢冷,面色恍白腰膝、下肢冷痛、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心阳虚心肾阳虚心悸怔忡、肢面浮肿、形寒肢厥。若其它脏腑的阴阳失调,日久也必累及于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故张景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肾阳虚,68,六腑与奇恒之腑,主要生理功能,一、胆胆居六腑之首,又为奇恒之腑。胆属肝属木,与肝相表里。,69,胆的生理特性,1,胆气主升胆为阳中之少阳,主少阳春升之气,故称胆气主升。胆气升发条达,则脏腑气机调畅,则机体生理功能正常,若胆失生发则脏腑气机不畅,脾胃气机升降失常,出现飧泄等2,性喜宁谧胆为清净之府,喜宁静而恶烦扰。若胆失宁谧,则出现呕苦,虚烦,惊悸,不寐等症状,70,胃,胃有“太仓”、“水谷之海”之称。,主要生理功能,1.主受纳水谷胃主受纳水谷,是指胃气具有接受和容纳饮食水谷的作用。,2.主腐熟水谷胃主腐熟水谷,是指胃气将饮食物初步消化,并形成食糜的作用。,71,生理特性,1.主通降。胃主通降,是指胃气宜保持通畅下降的运动趋势。胃气的通降作用,主要体现于:饮食物入胃,胃容纳而不拒之;经胃气的腐熟作用而形成的食糜,下传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残渣下移大肠,燥化后形成粪便;粪便有节制地排出体外。,72,2.喜润恶燥胃喜润恶燥,是指胃当保持充足的津液以利饮食物的受纳和腐熟。胃为阳土,喜润而恶燥,故其病易成燥热之害,胃中津液每多受损.所以在治疗胃病时,要注意保护胃中津液。胃中津液不足,称为胃津亏虚,影响饮食物的消化而见饥不欲食等症。,73,小肠,指食糜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由脾气与小肠的共同作用对其进一步消化,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即化物作用。,指小肠接受由胃腑下传的食糜而盛纳之,即受盛作用;,主要功能:1.受盛化物:小肠的受盛化物功能表现于以下两个方面:,74,2.泌别清浊:泌别清浊,是指小肠中的食糜在作进一步消化的过程中,随之分为清浊两部分:清者,即水谷精微和津液,由小肠吸收,经脾气的转输作用输布全身,即所谓“中央土以灌四傍”;浊者,即食物残渣和部分水液,经胃和小肠之气的作用通过阑门传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还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有“小肠主液”之说。临床上治疗泄泻常采用“利小便所以实大便”的方法。,75,大肠,生理功能:1.传化糟粕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食物残渣,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大肠之气的运动,将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并经肛门有节制地排出体外,故大肠有“传导之官”之称。2.大肠主津大肠接受由小肠下传的含有大量水液的食物残渣,将其中的水液吸收,使之形成粪便,即所谓燥化作用。大肠吸收水液,参与体内的水液代谢,故说“大肠主津”。,76,膀胱,排泄尿液,储存尿液,代谢后的浊液(废水)则下归于肾,经肾气的蒸化作用,升清降浊:清者回流体内,浊者下输于膀胱,变成尿液,由膀胱贮存。,膀胱中尿液的按时排泄,由肾气及膀胱之气的激发和固摄作用调节,生理功能,77,三焦,(一)六腑之三焦三焦作为六腑之一,位于腹腔中,与胆、胃、小肠、大肠、膀胱等五腑相同,是有具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脏器。三焦的形态结构:大多认为是指腹腔中的肠系膜及大小网膜等组织。三焦的功能是:疏通水道,运行水液。三焦充填于胃肠道与膀胱之间,引导胃肠中水液渗入膀胱,是水液下输膀胱之通路。,78,(二)部位之三焦部位划分之三焦,包含了上至头下至足的整个人体,已经超出了实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筑投影硬件配置方案设计
- 工厂改造景观建筑方案设计
- 观光小火车路基施工方案
- 屋面垂直爬梯施工方案
- 出入境辅警考试题及答案
- 职务代理制度管理办法
- 教师思想汇报范文大全
- 美术丝巾拓印活动方案策划
- 企业并购章程及程序
- 信息技术外包行业市场分析
- 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的中标、成交结果招投标书范本
- 银行养生沙龙策划方案
- 小学生主题班会通用版《军章闪耀》 课件
- 幼儿数学益智图形连线题100题(含参考答案)
- 驾驶员岗前培训
- 软件系统权限申请表
- 自主实习申请表
- 长途用车申请表
-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明书(标准格式)-扬州市
- 卫生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危重新生儿救治项目)理论及技能操作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