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 文 摘 要 2 1 世纪,世界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是最令人瞩目 的。由于高等教育需求和 政府公共财政经费的日 益削减, 越来越多的国家通过举办私立高等教育以 此满足 人们的教育需求。 正在谋求高速可持续发展的中国, 仅靠公立高校的有限资源己 满足不了社会对大量、 多方面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如何发展既适应国际化, 又具 本土特色的中国民办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学者研究的大课题。 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在亚洲地区是最典型的, 并以一个群体向亚洲各国 和地区传播。中日两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 具有相同的文化渊源,因此, 借鉴 其成功经验对促进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本文从比较的角 度, 运用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分析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内、 外部因素, 总结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 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本文将通过以下四个章节来展开论述。 第一章主要对民办、 私立高等教育相 关概念进行分析,并对选题的目的、 意义, 研究现状、 研究的思路及方法作了 介 绍。 第二章主要从历史的角度,以二战为时间界线, 探讨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 展历程。 第三章从系统论的角度分析日本的政府、 经济、社会的支持、日 本厚实 的基础教育和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内 部改革对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及推动 作用。 第四章主要是在前几部分论述的基础上, 总结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经 验,进而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日本; 私立高等教育;启示: 民办高等教育 abs tract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a r o u s e s t h e w o r l d w i d e a t t e n t i o n i n t h e 2 1 s t c e n t u r y . e s p e c i a l l y , t h e s c a r c i t y o f t h e g o v e rn m e n t f u n d i n g f o r p u b l i c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b r i n g s a w o r l d w i d e e x p a n s i o n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t o p u r s u e a s u s t a i n a b l e a n d h i g h - s p e e d e c o n o m i c d e v e l o p m e n t , c h i n a n e e d s a g r e a t n u m b e r o f e d u c a t i o n p e o p l e . h o w e v e r , t h e r e s o u r c e o f p u b l i c u n i v e r s i t y in c h i n a c a n t b r i n g u p e n o u g h g r a d u a t e s t o m 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o f t h e s o c i e t y . s o , f u r th e r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s i n g r e a t n e e d . a t p r e s e n t , t h e b i g i s s u e i s h o w t o m a k e b a l a n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a n d l o c a l i z a t i o n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j a p a n i s t h e m o s t t y p i c a l m o d e l in t h e a s i a . a s , c h i n a s n e i g h b o r i n g c o u n t r y s e p a r a t e d o n l y b y a s t r i p o f w a t e r h a s t h e s i m i l a r c u l t u r e . s o j a p a n e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a n d l e s s o n s f r o m i t s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w i l l b r i n g c h i n a s o m e u s e f u l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s a n d r e f e r e n c e s . wi t h t h e a i m , t h e t h e s i s s t u d i e s a n d a n a l y s e s h i s t o r i c a l l y a n d s y n c h r o n i c a l l y t h e i n t e rn a l a n d e x t e r n a l f a c t o r s t h a t p r o s p e r o u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j a p a n a n d p r o b e s i n t o n e w t h o u g h t s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h i n a , w i t h m a i n l y e m p l o y i n g s y s t e m t h e o r y f a c t o r a n a l y s e s , h is t o r i c a l m e t h o d s a n d c o m p a r a t i v e me t h o d s a n d s o o n . t h e t h e s i s c o n s i s t s o f f o u r s e c t i o n s . t h e f i r s t s e c t i o n m a in l y d e a l s w i t h s o m e t o p i c s s u c h a s t h e d e f i n i t io n s o f t h e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o n i n c h i n a . a l s o i n t r o d u c e t h e m e a n i n g o f s e l e c t i n g t o p i c , t h e s t a t u s q u o o f t h e s t u d i e s a n d t h e m e t h o d o f t h e r e s e a r c h . t h e s e c o n d s e c t i o n i n q u i r e s i n t o t h e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h i s t o r i c a l l y i n j a p a n . t h e t h i r d s e c t i o n b a s i n g o n s y s t e m t h e o r y a n a l y s e s , t r y t o a n a l y s e s t h e e f f e c t o f t h e p l a n n e d c o n t r o l o f t h e g o v e rnm e n t , t h e s p o n t a n e o u s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t h e m a r k e t , s o c i e t y s u p p o rt i n j a p a n , p r o m o t io n r o l e o f t h e e x p lo s i o n o f b a s i c e d u c a t i o n a n d r e f o r m o f t h e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s y s t e m o n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t h e f o rt h s e c t i o n t i e s t o s u m m a r i z e t h e e x p e r i e n c e s o f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i n j a p a n , a n d a t t e m p t s to a p p l y j a p a n e s e e x p e r i e n c e i n c h i n e s e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 o n . w o r d s : j a p a n ; p r i v a t e h i g h e r e d u c a t io n ; e n l i g h t e n m e n t s 独 创 性 声 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了 文中 特别加以 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 论文中不包含其他 人已 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也不包含为获得湖南农业大学或其它教 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签名: 时 间 : ! r年k i s 百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湖南农业大学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 学校有权 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 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同意湖南农业大学可以用不同方式在不同 媒体上发表、传播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 研究生签名:时 间 :乒 心 仁 ;月 日 导师签名: 才、乐 在时 lh: 碑夕 夕 扩 年 月 -k / - h 第一章绪 论 1问题的提出 1 . 1 选题目的及意义 环顾世界各国, 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大量的私立高校, 私立高校都在其高等教 育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世界的一些最著名的高校, 如美国的哈佛、 斯坦福大学, 日 本的庆应、 早稻田 大学, 菲律宾的菲律宾大学等, 都是私立性质的。 这些高校 对这些国家的文化传承与创新, 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一流人才的培养起了 重要的作用。随着2 1 世纪的到来,为了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 挑战, 当今世界各国普遍进行大规模的高等教育改革。 而私立高等教育的介入无 疑推进了这一改革的发展, 它既满足了社会需求的一面, 又促进了高等教育内部 的竞争。因此, 发展现代科技, 适应经济时代的挑战, 需要借助高质量的私立高 等教育。 就世界范围而言,2 1 世纪,私立高等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中最快的一部分。 在亚洲的日 本、 菲律宾、 韩国等国家, 私立高等教育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占 有很高的比例。 在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巴西等一些国家有近一半左右的学生进入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就读。 种种现象都表明, 私立高等教育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 了前 所未有的蓬勃发展。 毫无疑问, 这种发展仍然会持续下去。 从私立高等教育 的发展来看, 亚洲地区发展势头最猛。 在许多亚洲国家, 如日 本、 韩国、菲律宾 等国, 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在本国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比例已占多数, 成为高等教育 的主体。 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国家尽管以公立教育为主, 但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 发展最快的还是私立高等教育。 我国是世界上私学发展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私学在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 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早己 被世人公认。当然,自 进入近代以 来, 传统的私学让位于 近代的私立学校, 而近代的私立学校是受西方政治、 文化的影响发展起来的, 它 是半封建、 半殖民 地社会的产物。 新中国成立以后,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当时对 私立学校的认识,私立学校在中国大地几近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 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鼓励下, 在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下, 伴 随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 社会力量办学得到迅速发展。 党和政府明确认识 到, 社会力量办学的发展, 有利于繁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有利于改变过去政府 包揽办学的格局, 有利于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 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作为发展中 国家的中国是 “ 穷国办大教育” ,在教育经费有限的 情况下,一条被实践证明了 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借鉴我国私学历史和国外的大量私立高等教育经验, 利用民 间力量, 大力发展民办高等教育, 从比较中发现规律, 从比较中寻求发展。 因此, 从比较的视角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前景的探讨有着长远而现实的意义。 与中国比邻的日本, 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化获得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 成功。 这种成功与其私立高等教育的 成熟和发达有较为密切的关系。 据统计, 1 9 9 9 年日 本私立大学的学校及与在校学生人数分别达到了日 本大学与在校生总数的 7 5 .9 % 和 7 5 % . 私 立高 校在高 等 教 育发 展中 扮 演了 非常 重要的 角 色, 是日 本实 现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力军。 另据日 本留学指南介绍,日本现有大学5 6 5 所, 其 中国立大学9 8 所、公立大学4 1 5 所、私立大学占半壁江山。日本的私立大学在 民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为日本的科技发展、 文化交流和教育产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早稻田、庆应等私立大学可以说就代表了日 本的教育水平和办学声誉。 纵观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在亚洲地区是最典型的, 并以一个群体向 亚洲各国和地区传播, 加之在文化传统、 教育传统等与我国存在相似之处, 因此, 较之欧美各国, 中日 两国的教育存在更多的共性, 其经验也将有更多的参考价值, 这是本文选题的初衷。 基于此, 本文在前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以辩证唯物主义 的基本原理为指导, 运用系统方法, 通过比较教育的视角来研究日本私立高等教 育的发展, 探讨其发展的成功经验, 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和借鉴。这正是本文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之所在。 1 .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笔者认为, 在研究日本私立高等教育之前, 首先要了解一下 “ 私立大学” 与 “ 民办大学”的概念。从1 9 8 2 年我国新宪法提出 “ 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以 来, 虽然国家对社会力量办学的态度已日 趋明朗和积极, 但无论是 社会力量办 学条例( 1 9 9 7 年) 也好,还是 民办教育促进法( 2 0 0 3 年) 也罢,其条款中都 从未出现过 “ 私立学校” 、 “ 私立大学” 等带 “ 私立”的称谓。 私立大学只能被包 容在社会力量办学或民办学校的范畴中。 政府之所以坚持使用“ 社会力量” 或“ 民 办” 高校称谓,回避使用“ 私立大学” 概念, 可能与某种更深层的意识形态忌讳 有关。 私立大学与民办大学在原则意义上是否有区别呢? 如果以“ 学校举办者为非 政府组织; 学校的经费来源为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学校是面向社会提供教育 . 策m g 敬, 中日 私立高等教育比较研究 孟张博树、f _ 桂兰, 重建私 立大 学: 理念、 高教探索 , 2 0 0 4 年第2 期 现实与前景 ,教育科学出版社, 2 0 0 3年版,第8 9 i t 服务。 ” 这三个方面作为是否属于社会力量办学的“ 必要条件” 的话, 无疑私立 大学与民办大学的概念就是一致的, 即民办大学就是私立大学。 而且无论从国际 惯例还是从中国自 身历史沿革的角度, 用“ 私立大学” 指称今天中国的民办高校 都会更准确且更明确, 同时这也是教育走向国际化、 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方式。 本 文中所提到的 “ 民办大学”与 “ 私立大学”是同一概念。 2国内外研究动态 2 . 1 国内关于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研究概述 自2 0 世纪9 0 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供需矛后的不断加剧以及高等教育改 革呼声的日 益强烈。民办高等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一个焦 点。 同时, 我国不少教育界研究工作者也开始研究与借鉴国外私立高等教育的发 展与成功经验, 对于隔水相邻的日本的私立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尤为关注。 国内 学者关于日 本私立高 等教育的相关研究大体归纳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2 . 1 . 1 相关研究著作 在我国有关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研究的专著至今尚未发现, 但涉及到日 本私立 高等教育的相关著作不少, 其主要代表作有陈永明教授的 当代日本私立学校 、 日 本教育 ; 谢安邦、曲艺主编的 外国 私立教育 ; 袁韶莹的 当 代日 本高等 教育 。陈教授在 当 代日本私立学校一书中以多摩大学、亚细亚大学、东海 大学这三所私立大学的个案研究入手, 探讨了日 本私立大学的经营状况、 管理体 制及特征, 并指出政府应在确立高等教育应向何方发展的前提下, 具有财源保障 的条件下, 逐步设立新的民办大学。 无论从何角度而言, 高等教育的逐步大众化 是势所必然, 在国家经济发展仍有困难的中国, 大力发展民办大学, 鼓励民办高 等教育, 无疑是明智的 选择。 在 日 本教育 一书中, 陈教授论述了日 本私立高 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并提出以下值得我国借鉴的成功经验: 官民并举振兴私学, 有 利于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和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私人办学在保证其自 主性的同时, 还必须具有公共性和法律性; 私学由低向高发展, 非正规多于正规, 不断完善私 立体制, 建立振兴私学的基金会和审议会等等。 陈永明教授的两部专著, 不但吸 收了国内外教育界的 研究成果,而且通过对日 本2 0 多家私立教育机构的观察与 研究, 形成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与研究方法, 都可以代表中国教育界研究日本私 北京教育 学院。 r民办学校产权与 权益问题研究” 课题组总报告) , 民办教育参考 ,2 0 0 1 年,第1 9 灭 立教育的最新水平。 另外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由七方教育研究所谢安邦、 曲艺所主编的 外国私 立教育 一书。 该书作者探讨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 特征及其发展所面临的问 题, 即生源危机与经费严重问 题。 他们认为日 本私立大学的生源危机主要是由于适龄 人口 数量的减少以及新开办的学校增加而造成的。 而经费困难主要是由于生源的 减少与支出不断增加导致的财政困难。 同时, 提出了 解决以上问 题的对策即: 日 本私立大学可以 通过挖掘新的市场潜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解决资源短缺的危 机。 如: 在招生上直接招收社会在职人员, 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 向 社会开设 特 别讲座;增加旁听生名额等。 还有是袁韶莹的 当代日本高等教育 。作者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的赞助下 赴日本考察日本高等教育, 并在大量实际调查的基础上, 撰写此书。 较前几部著 作相比, 对于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研究, 作者通过各种详尽的调查资料, 分析了 日本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私立高等教育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上便是我国学者、 专家有关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研究的代表性成 果。 从研究的广度与深度来看, 本人认为, 从理论高度上深入研究日 本私立高等 教育发展的根本原因与本质特征还不够; 就研究方法来看, 只是运用历史纵向研 究法, 缺乏横向比较研究, 没有将私立高等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和动态过程来考察 研究; 在研究的层面上,一般都是历史、 经费、 管理等问题的研究, 没有抓住一 个主要问题去研究。 对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也只是静态地分析。 这些都 有待于我国学者更进一步的研究。 2 . 1 . 2 相关研究性论文 自s o 年代以来,国内教育界已经有大量关于日本私立高等教有的相关学术 论文,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探讨:( 1 ) 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问 题。如: 李帅军 日本私立高校经费来源途径举要 、刘国卫 美日私立高等教育的经费 来源 等;( z ) 私立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问题。 如:李健 中日私立高等教育相 关政策比较研究 、吕 虹 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立法之要述 、 陈俊英 日 本私立学 校法的内 容及特点 、王勇 法国、日 本高等教育立法历史沿革的比 较研究及对 我国的启示等; ( 3 ) 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问题。 刘孟州 战后日 本私立高校迅 速发展的原因及对策) 、邓存端 日本发展私立高等教育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 的启示 、 柯佑祥 日 本现代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研究等;( 4 )私立高等教育管 理体制问 题。 程方平 国外民办 ( 私立) 学校的宏观管理、 朱永新 日 本私立学 校管理探析 。这些论文是我国研究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杰作也为本人的研究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2 . 2 国外关于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研究概述 日 本学者在研究其本土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相关成果较多, 如: 关正夫 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 、 摩西佳郎 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比 较研究 、 谷口 房男 从一所私立大学看日 本的私立高等教育改革 、丸山高央的 大学改 革与私立大学与天野郁夫的 高等教育的日 本构造 等。 在这些著作中,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是丸山高央的 大学改革与私立大学 与天野郁夫的 高等教育的 日 本构造 。丸山高央在 大学改革与私立大学一书中,从日 本私立大学的历 史和现状改革动向方面, 研究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在长期发展中如何实现量的扩 大和质的充实. 天野郁夫在 高等教育的日 本构造 一书中, 借鉴阿什比与特罗 的理论, 分析研究了日 本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作者首先以特罗的发展阶段论为 依据, 提出日本高等教育发展是“ 例外”即相应的发展阶段,日本形成的是“ 二 元、 二层结构” 的高等教育体制。 二是提出在日 本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 私 立高等教育是其主力军, 并分析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对日 本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 重要作用。 三是提出现代日本大学的分类理论, 指出“ 中央一 地方” , “ 国立一 私立” 之“ 二元二层”结构是日 本私立、与公立大学质量差别的根本原因所在。 公 日本学术界对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无疑取得了相当的成就。 但从 研究的整体性来看尚未发现一部系统论述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成果, 大 多数研究只是在研究其它问题时轻描淡写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问 题。 3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角度, 运用高等教育系统理论, 分析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 兴旺发展的内、 外部因素, 总结了日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并在此基 础上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其主要研究方法有: 3 . 1 文献研究法。 本研究采用了大量的文献, 其文献的获得,主要是由互联 网带来的巨大方便, 使得收集、 获取资料的范围大大扩展了。当然, 为了更加全 面的了 解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 研究者还专程到国家图书馆全面地 收集有关日 本私立教育发展的资料及文献。这些资料使我对问题的把握更加准 确。 3 . 2 比较研究法。比较法也是本论文的基本研究方法。 在研究日 本高等教育 发展的过程中, 一方面全面陈述其历史发展, 另一方面, 又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 ,川 天 野 郁 夫 , 高 等 教 育 的日 本 构 造 . 玉 川 大 学 出 版 部 , 1 9 9 0 年 版, 第2 3 贝 进行对比 研究,从中找出可以借鉴之处。 3 . 3因素分析法。本研究主要从宏观的角度来探讨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 展, 着重探讨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兴旺发展的内外部因素, 来揭示其发展的成功经 验。 第二章 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就日 本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 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走向了资本主义社 会, 同时私立高等教育也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但是, 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真正的发 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私立高等教育在政府支持和鼓励, 民间办学力量的 促 动下, 走过了1 0 0 多年的历史, 形成了 今天与公立高等教育旗鼓相当的发展态势, 并成为日本高等教育的一支主力军。 为了科学地揭示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众多学者运用马克思历史唯 物主义观点, 参照日 本经济、 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 将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分为战前、 战后两个时期: 即明治维新至第二次世界 大战前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时期, ( 1 8 6 8 年一 1 9 4 5 年) ; 二战后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时 期 ( 1 9 4 5 年一 至今) 。 1二战前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1 . 1 私立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 ( 1 8 6 8 - 1 9 1 8 ) 1 8 6 8 年一1 9 1 8 年是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萌芽时期0 1 8 6 8 年明治政权的确立 为推行新式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 而新式教育制度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的变革, 从 而对私立高等教育产生影响。 明治初年,日 本社会崇拜西方文化, 学术自由, 思想解放,兰学、 汉学、 神 学等各种学派并存, 旨 在宣扬各派学术观点、 道德思想的学寮、 学馆也就应运而 生。尤其是当时的明治政府提倡“ 文明开化” 政策,向西方学习, 许多开明的学 者赴西方传教, 为此相继创办了法律、 语言、 医药等私立专门学校。 根据其教授 的知识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一种是以教授西方应用科学为主的现代学 校, 第二种类是受西方基督精神影响的学校; 第三类是传授英、 法国的法律理论 的学校; 第四类是倡导日 本神教信念的学校和传授佛教、 道教信念的学校。 类型 的多样化和传授知识的丰富性是这一时期的私立学校发展的特点, 这是开放、 自 由 政策环境所造成的 结果。 叭8 7 2 年,日 本共有私立专门学 校9 所, 而国 立高等 教育机构只有3 所。 但是,由 于日 本向 现代教育制 度的过渡是 在国 家强 权主导 下进行的, 学校教育是以国立教育为主体实施的。 上述 9 所专门学校并没有得到 才孙岔, 从f l 本私立教育的发展看政策与私立学校的互动 , 北大教育经济研究 , 2 0 0 4 年第6 期 .柯佑祥, q e l 本现代私 立高等教育的 发 展研究 , 高 等教育研究 ,1 9 9 1 年第2 期 明治政府的承认。 随着中等教育和私立专门教育机构的发展,1 9 0 4 年颁布的 专门学校令 , 明确了 专门 教育机关的法制标准, 把专门 学校的位置定于中等教育下面的“ 较高 等学术和技术的学校” ,并将专门学校的修业年限定为3 年以上, 入学资格是中 学或高等女子学校的毕业生。 文部省允许设置一年半左右的预备班的专门学校设 立大学部, 称为大学。 以此为契机, 1 9 0 4 年后, 具有相当实力的私立专门学校, 如, 庆应义塾专门学校、 东京专门 学校等私立专门学校, 便以形成更高级的教育 体制为目 标,开始逐渐称为大学。 1 . 2 私立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时期 ( 1 9 1 8 - 1 9 4 5 ) 1 9 1 8 年1 2 月, 在“ 早稻田 骚动” 的 直接作用下, 大正政府重新修订 大学 令 。新的 大学令承认了私立大学的法律地位,并规定除帝国大学和其它官 立大学外, 可设立公立或私立大学。 同时, 在这一时期, 政府也对帝国大学的预 科学校也进行了改革, 将这些学校进行了文、 理分科。 这些改革给予了私立教育 冲破公立教育压抑的力量, 而政府面对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也被动的接受并承 认了私立教育能够满足国家的需要和可以进行学术研究。 大学令 的颁布一方面承认了私立大学的法律地位, 这对私立学校的发展 来说是一大提升。 但是, 从另一方面来说, 这一 政策也是政府对于私立学校控制 的深入。 政府的目的在于利用私立高校的发展满足经济、 社会的需求: 利用私立 专门学校填补原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教育上的空白, 将私立大学纳入官立学校 为主体的高等教育结构之中, 使之发挥辅助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 “ 官本学位” 的思想改变, 政府对于私立高校依然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如 大学令 第五条 规定: “ 私立大学必须拥有足够的资金以及基本财产的财团法人。同时,必须把 用其维持费用得到基本财产委托文部省保管;私立大学的设置或废除和课程开 设、设置均得到由 文部大臣的 批准。 ” 这一系列苛刻条件是无助私学发展的。 虽然 大学令非常苛刻, 但私立高等教育按政府的 模式仍在发展。在1 9 1 9 年 庆应义塾和早稻田大学成立之后, 同志社大学、 明治大学、 日 本大学、 中央大学、 国 家院 大学先后被认可, 一下子成立了2 8 所大学。 其中 大多数是 在明治时 代以 来传统的法律学校系统或宗教性系统的专门学校基础上发展成的。 直到二战前, 日本的高等教育机构不断上升, 私立大学和私立专门学校超过了国立和公立大学 f i 7 t 本帝国 政府颁布 专门 学校令1 9 0 4 年4 月1 l i 实行 a同 ! 几 m以i l 1 1 本帝国政府颁布 大学令1 9 1 9 年1 2 月实行 的总和。( 见表2 - 1 ) 综上所述, 二战前, 私立学校不过是被作为一种工具, 国家只考虑自己的控 制权, 不考虑学校的自主权, 甚至不惜动用严格的法律手段和强有力的行政手段 对私立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正如小林哲也所说: 旧 本 私立高等教育是在国家本位或国家主义政治观和教育观的基础上形成的。 当时的 私立大学只不过是被作为一种弥补国 立学校之不足的工具。 ”。 表2 - 1 :二战前日 本高校分类统计 戈 大学专门学校 国立公立私立国立公立私立 校 ( 所 ) 学生 人数 校 学生 人数 校 学生 人数 校 学生 人数 校 学生 人数 校 学生 人数 1 9 1 859 0 4 1不详不详不详不详2 61 2 3 4 673 0 8 46 33 3 9 8 1 1 9 2 31 11 5 1 4 941 6 3 81 62 1 9 科4 01 5 3 2 061 7 6 87 53 7 1 4 5 1 9 2 81 12 2 5 6 852 6 6 82 43 6 3 6 15 12 2 5 8 892 6 1 19 35 9 5 5 2 1 9 3 31 82 7 9 0 121 4 3 22 541 5 6 05 02 3 0 6 41 13 3 9 61 1 06 3 8 0 2 1 9 3 81 82 8 0 3 421 4 6 62 54 4 0 1 15 22 6 5 4 01 13 7 9 91 1 67 5 7 3 4 1 9 4 31 94 2 8 4 721 3 4 32 86 0 5 0 95 82 4 7 02 46 5 6 91 3 41 3 2 4 7 0 资料来源: 柯佑祥, 日 本现代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 1 9 9 1 , 2 2二战后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日本的经济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整个社会发生了巨 大变动。 在国内外民主力量的推动下, 日本政府根据美国占 领军的旨 意, 对国内 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 颁布了新学制。 日本政府在积极发展国立、 公立高 等教育的同时, 也开始注重发展私立高等教育。 这个时期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的发 展, 是一个不断改进, 快速、 稳步发展的过程。 其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即: 私立 高等教育调整改革时期( 1 9 4 5 年一1 9 5 0 年) ; 快速发展时期( 1 9 5 。 年一 1 9 7 0 年) ; 稳步发展时期 ( 1 9 7 0 年一1 9 9 0 年) ;优化时期 ( 1 9 9 0 年至今) 。 2 . 1 私立高等教育的调整改革时期 ( 1 9 4 5 - 1 9 5 0 ) 战后初期,日本的教育改革是以1 9 4 7 年颁布的 教育基本法 、 学校教育 法为发端的。由于私立大学在日 本高等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日本政府 将扶持和发展私立大学纳入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并确立了新的发展方 日 小林哲也,徐锡龄等译, 日本的教育 ,人民教育出 版社,1 9 8 1 年版,第3 2 页 针。 首先, 日 本国 会于1 9 4 6 年通过了“ 关于振兴私立学校的决议” , 对私立大学 的政策由“ 严格管制” 转变为“ 私学自由” 。 到1 9 4 9 年末, 在战争废墟上建立起 来的新制私立大学( 不含短大) 有9 2 所,占 大学总数的5 1 . 1 % 0 。 其次,日 本政府 于1 9 4 7 年颁布实施了( 教育基本法 。 该法在第六条中公开承认了私立高 校的公 共性质: “ 法律所承认的学校,是具有公共性质的。 ”再次,1 9 5 0 年 3 月实施的 私立学校法 , 在肯定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公共性质的基础上指出: “ 根据文部省 及地方法律程序, 如果认为需要的话, 政府可以资助私立学校法人,以资助发展 私立教育” 。 总之,日 本私立高校也同国、 公立高校一样, 具有 “ 公共性质” , 不 再是陪衬了, 其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私立大学获得进一步发展。 到1 9 5 0 年, 私立大学增至 1 2 2 所, 占大学总数( 2 2 8 所) 的5 3 . 5 % 。 如果加上私立短期大学2 0 4 所,比 例则占6 6 % a 2 . 2 私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 ( 1 9 5 0 - 1 9 7 0 ) 战后日 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从5 0 年代后半期开始, 尤其是整个6 0 年代, 国民 生 产总 值( g n p ) 的实 际增长率年 均1 0 % 左右。 伴随 着经济的 高 速发展, 扩充高 等 教育, 培养大量的人才,则成为产业界日益高涨的呼声。 应该说,这也正是一向 以“ 教育立国”的日 本社会当前发展的紧追课题。日 本经营者团体联盟在 1 9 5 2 年至1 9 5 7 年的5 年间连续4 次上书日 本政府,要求政府做到, 有计划地培养适 应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革新所需要的大量人才。 日 本政府根据垄断资本集团的要 求, 于1 9 5 7 年,将教育计划和政策编入国民 经济计划中,开始有计划地扩充高 等教育.就这样,日 本私立高等教育在产业界的推动下,在政府政策的导引下, 进入了量的急剧扩张期。1 9 5 2 年度,私立大学有1 1 6 所, 只占全部大学的5 3 %; 学生数大约为 2 2 5 0 0 0人,只占大学生总数的5 6 %.但到 1 9 6 7年,学校数增加 2 . 2 倍,占大学总数的6 9 %;学生数增加3 . 7 倍,占大学生总数的7 2 %。 私立短 期大学也同样, 在全部短大中所占的比例由1 9 5 2 年的8 1 % 上升到1 9 6 7 年的8 6 % , 学生数也由1 9 5 2 年的8 3 % 上升为1 9 6 7 年的9 0 % . , 在这里有必要特别提及的是 巨型私立大学, 因为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 私立大学的发展过程就是巨型私立大 学的发展过程。 在日 本, 在学人数超过一万人的大学称为“ 巨型大学” 。 1 9 6 0 年, 日 本有巨型私立大学9 所,学生数占 全部私立大学在校生人数的5 6 % ; 1 9 7 0 年 增加到2 6 所, 学生数占 全部私立大学在校生的5 2 % e 6 0 年代日 本高等学校数 1 1 1 1 1 1 本文部省,1 9 5 0 年文部省各种统计表,1 9 5 0 年3 月 i司卜 lalc al 从高等教育政策的视角看日 本高等教育大众化 , 外国教育研究 ,1 9 9 9 年第1 期 1 0 量增加了1 倍, 人数却增加了3 倍, 增加的人数主要进了私立大学特别是巨型私 立大学。 可见, 6 0 年代至7 0 年代日 本高等教育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私立大学的发展来 实现的。 私立大学能在极短时间内获得高速发展, 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对高等教育 政策的调整。 2 . 3 私立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时期 ( 1 9 7 0 - 1 9 9 0 ) 1 9 7 0年,日本超额完成了十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国民经济进入了持续稳 定发展阶段。 日 本的私立高等教育也与日本经济发展同步, 冷却降温、 稳定发展 的阶段了。 从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矛盾统一规律来看, 这是必然的。 因为,高等 教育在数量大发展的同时, 必然会由于师资准备不足、 生源质量的较大差别、 对 学生要求的降低, 以及教育设备、 设施的不足等, 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受到相当大 的影响,甚至会出现下降的局面。 所以, 在数量大发展之后, 便需要有一段调整 和整顿时期, 即注重质量、 提高质量的时期。 因此,日本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的 政策逐步转为 “ 控制数量,提高质量。 ” 私立高等教育进入了稳步发展时期。 1 9 7 5 年日 本国会通过 私立大学振兴助成法 , 决定对私立学校进行大幅度 的财政补助,以提高私立高校的教育质量。1 9 7 6年,文部省相继制定并公布了 高等教育整顿规划 , 1 9 8 4 年, 大学设置审议会又制定了 1 9 8 6 年以后的高等 教育整顿规划( 又称 新高等教育规划 ) , 通过修改有关高等教育法规, 控制 高等教育的规模。 由于6 0 年代日本高等教育的急剧膨胀是通过私立大学实现的, 控制高等教育规模实质上就是限制私立大学的发展, 为此, 日 本政府在1 9 7 0 年、 1 9 7 2 年、 1 9 7 3 年、 1 9 7 4 年和1 9 8 5 年先后5 次修改 大学设置基准 , 1 9 7 5 还对 私立学校法作了部分修改,为私立大学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 9 7 0 年到1 9 9 0 年, 也是私立高等教育应对社会的各种事情研讨教育改革而 实施的时期。 随着国民的生活水平的改善, 国民的教育需求变得多样化了, 同时 科技的发展引起了教育信息化和国际化趋势。 因而, 社会机构的变化要求学校教 育改革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式, 又提出创立终身教育体制, 学校也面临着内部改 革的问题。以这个情况为背景1 9 7 1 年的 中央教育审议会 ,旨在扩大和完善学 校教育的综合性, 并提出了初、 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包括多方面的改革方案, 并 在各种审议会上进行了研讨。1 9 7 0后实现了 特殊教育的充实,政府对高等教育 计划等的扩大方案以及对教育课程的改善, 教员的待遇改善等采取了很多质量提 高方面的措施。 w史 朝. 现代口 本高等教育发展机制研究 。华中理工大学出 版社,1 9 9 7 年版,第2 9 页 2 . 4 私立高等教育的优化时期 ( 1 9 9 0 一 至今)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9 0 年代,随着出生人口的下降以 及经济大环境的 变化, 9 0年代的私立日 本高等教育在量的大发展和质的大提高的荃础上, 进入了 调整 与优化发展时期。 2 . 4 . 1 私立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2 . 4 . 1 . 1 私立大学数和整个大学中 私立大学占的比 例 首先,了解一下日本私立大学的现状。截至到2 0 0 3 年,日本共有6 8 6 所大 学,其中国立大学9 9 所,公立大学有 7 5 所,私立大学有 5 1 2 所,比前年多了 1 7 所大学。( 见表 2 - 2 ) 表 2 - 2 :日本的大学数和私立大学占的百分比 年 份 合计 ( 所) 公 立国 立私 立 私立所占的比例% 1 9 9 75 2 39 84 73 8 47 3 . 4 1 9 9 85 8 69 85 74 3 17 3 . 5 1 9 9 96 0 49 96 14 4 47 3 . 5 2 0 0 06 2 29 96 64 5 77 3 . 3 2 0 016 4 99 97 24 8 87 3 . 7 2 0 0 26 6 99 97 54 9 97 4 . 1 2 0 0 36 8 69 97 45 1 27 4 . 6 资料来源:日 本文部省, “ 调查结果内容一学校调查,u0 0 3 年文 部省各种统计表 ,2 0 0 3 , 3 2 . 4 . 1 . 2 学生数和私立大学生占的比例 2 0 0 3 年学生 数达到了2 7 8 6 0 0 0个 人。 其中 男 生有 1 7 2 6 0 0 0人, 女生 有 1 0 6 0 0 0 0 人,r 匕 前年增加了2 0 0 0 0 学生,国立大学的学生有6 2 1 0 0 0 人( 占整学生 数的2 2 . 3 % a ) ,公立学生有1 1 6 0 0 0 人( 4 . 2 % ) ,私立大学生有2 0 4 7 0 0 0 人( 占 整个 学生的7 3 . 5 % ) 。( 见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带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题库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一建《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与实务》押题卷A卷
- 乳品新产品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内蒙古呼伦贝尔农垦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及答案详解(名校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拟考试高能附参考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提分评估复习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分析附答案详解【a卷】
- 劳动课种植教学方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实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2025年中考语文阅读复习:理解词语含义(含练习题及答案)
- GB/T 44421-2024矫形器配置服务规范
- 磷酸哌嗪宝塔糖的毒理学研究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灵芝培训课件
- 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
- 妇科医生进修汇报课件
- 《科室管理方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