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论文)“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pdf_第1页
(法学专业论文)“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pdf_第2页
(法学专业论文)“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pdf_第3页
(法学专业论文)“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pdf_第4页
(法学专业论文)“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 “探望权”纠纷逐渐增多, “探望权”及其强制执行问 题越来越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关注。我国 2001 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在立法上对“探望权”进行了确认。 “探望权”在我国的设立填补了法律的空白,为法 院审理、执行“探望权”纠纷提供了法律依据,也探望权人及义务人的行为划定了界限, 是立法进步的表现。 “探望权”制度的核心问题就是“探望权”的强制执行问题, “探望 权”强制执行是该权利能否得以实现的最后也是最有力的保障,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 意义。本文运用分析、比较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总结“探望权”强制执行意义的 基础上,通过分析“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存在问题及其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结合域外 “探望权”强制执行比较考察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解决方法,以保护“探望权” 纠纷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司法公正。 全文除引言及结语外,共分成四部分,约三万字: 第一部分, “探望权”的内涵解析及其强制执行的意义。首先,对“探望权”的内 涵进行解析,明确“探望权”是基于血缘关系自然衍生出的一种权利,其设立的目的不 仅是为了保证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对子女亲权的顺利实现, 更是为了最大限 度的维护子女的利益,使子女的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探望权”的特殊性,对“探望权” 的基本特点进行介绍。其一, “探望权”具有亲权属性,它是亲权的自然延伸延伸。其 二, “探望权”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 “探望权”的权利主体除了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 的父或母外, 还包括未成年子女本人及原本与未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祖父母、 外祖父母、 兄弟姐妹。其三, “探望权”具有自然取得性,它产生于子女出身的事实,不因父母离 异、法院判决或父母协议而消失,当子女的直接抚养人确定,另一方就当然取得了该权 利。其次,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意义。通过分析得出“探望权”强制执行有助于维护 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有助于解决离婚案件纠纷、可以弥补“轮流抚养”的缺陷、有助 于降低单亲家庭子女的违法犯罪率。 第二部分,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存在问题。首先, “探望权”的学理之争,通过 对不同学术观点的介绍,总结出很多学者都有“否定对人执行”的观点,因此笔者从驳 斥该观点入手,从反面论证就“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标的是被执行人的人身和子女 的人身。其次,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立法缺陷。其一对我国“探望权”强制执行规定 的现状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二通过上文的介绍,分析得出“探望权”强制执行在立法中 2 有缺失执行原则、申请强制执行的条件不具体、导致“探望权”中止执行的具体事由缺 乏、引起“探望权”终止执行的具体事由缺乏、协助执行的义务人范围不确定以及执行 手段欠缺留个方面的问题。再次, “探望权”强制执行法律适用问题,具体包括执行人 拒不配合、子女不合作、探望权人滥用“探望权” 、案外人协助难以及法院执行力量方 面的问题。最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笔者通过深厚的“亲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 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关注不够;执行人员素质低;法制宣传不到位, 人们的法律意识低。 第三部分,域外“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比较考察。首先,域外“探望权”强制执 行的立法和实践。 通过列举四个值得借鉴的国家和地区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上对 “探望权” 强制执行的处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善我国“探望权”强制执行及配套措施。其 一,美国为了保障“探望权”的良性行使,在其法律制度上设计了一系列的救济措施和 惩罚措施。其二,法国专门设立了行使探望权的中立场所,保障“探望权”的顺利执行。 其三,日本在其人事诉讼法中设立了“履行确保制度” ,并规定义务人在法院确定 的期限内不履行义务的,法院可以对其进行罚款。其四,我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义 务人拒绝探望权人探望子女的,可以对进行罚款、征收怠金或拘提、管收义务人。其次, 域外“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比较分析,具体包括考虑子女的意志,维护子女的利益; “探 望权”的行使方式; “探望权”强制执行措施; “探望权”的实现方式。 第四部分,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构想。本部分在前面三个部分的基础之上, 提出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几点设想。首先,确立“探望权”强制执行时应遵循的 原则,包括坚持疏导教育与强制措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慎用强制 措施原则;其次,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相关立法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明确规定 “探望权”行使的方式与时间、地点,明确探望权强制执行中止、执行终结的情形,完 善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措施,完善实现“探望权”的方式,细化拒不执行判决、裁 定罪,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扩大协助执行义务人的范围,将探望权案件列入适用特 别程序的案件;最后,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其他方面,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区别 对待子女配合难问题,建立“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相关档案,设立专门行使“探望权” 的中立场所,将调解作为“探望权”案件强制执行的必经阶段。 关键词:探望权;强制执行;子女利益;中止执行;终结执行 1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visitation rights disputes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issues of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ment are obtain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revised 2001 marriage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legislative visitation rights confirmed. visitation right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our country to filling the blank of the law, performing visitation rights disputes provide a legal basis for the court, also delineat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visitation rights and the obligations of human behavior, is the legislative progress in the performance. the core issue of visitation rights system is the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ment issues, the visiting rights enforcement is the last and most powerful protection whether that right can be realized,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is paper, the actual method of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theoretical contact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ment problems by analyzing its summary of visitation rights to enforce meaningful based on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extra-territorial visitation rightsenforce compare 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pose specific targeted solution, 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visiting rights of the parties in dispute, to achieve justice. text in addition to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about 30,000 words: the first part of the connotation of visitation right parse, its enforced significance. first, parse the connotation of visitation right clear visitation right is derived from a natural kinship-based rights, established for the purpose not only to ensure that does not directly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parents of children prothe smooth realization of the right to,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maintenance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ldren, so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in view of the special nature of the visitation right, are introduced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sitation right. the first one, the visitation right has the attributes of parental authority, it is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e parental rights extend.the second one, the visitation right subject of rights with diversity, the rights body of the visitation right addition not directly parent to live with their children, including minor children, and i originally grandparents living together with minor children alsomaternal grandparents, brothers and sisters.the third one, the visitation right with natural accessibility, it produces in children born of the fact that, not because of her parents 2 divorced, the court or parents agreement disappear, determine when direct dependents of the children, the other on the course made the right.second,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significance. analyzed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ment to help safeguard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parents and children, to help solve cases of divorce disputes, can compensate for the defective of turns upbringing help reduce the delinquency of children of single-parent families. the second part,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ment problems. first, the battle of the doctrine of the visitation right introduce different academic point of view, summed up the the many academic point of view the negation of human implementation point of view, so i start from refute the customs point, from the opposite argument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ubject is the person against whom the personal and the childrens personal. second, the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legislation defects.the frist one, brief introduction on the status quo of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provisions of the.the second one,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principle of lack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through the above introduction, analyzed, seeking to enforce the conditions are not specific, result in the suspension of execution of specific subject matter of the visitation right lack of cause visitation right terminate executionthe lack of specific reasons, the obligor to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ange of uncertainty, and the lack of means of implementation remain a problem.third,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application of laws, including the executor refused to fulfill their obligations, cooperation is difficult children, visitation right abuse visitation right obstruct wairen implementation of the force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of judges of the court.last,analyze the cause of issues. cause of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at these issues for several reasons: the impact of deep thinking parents based; china i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isitation right mandatory implementation concern is not enough; executive low quality; the legal system publicity is not in place, the peoples legal awareness is low. the third part,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 extraterritorial inspection. first,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extra-territorial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able. enforceable by listing four countries and regions worth learning processing, perfect visitation rights to enforce legislation and judicial practice of visitation rights and supporting measures. firstly,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visitation rights benign exercise, set up a series of relief measures and punitive measures in its laws. secondly, france,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3 realization of the visitation rights, specifically the establishment of a neutral venue for the exercise of visitation rights. thirdly, japan established its personnel litigation fulfill ensure that the system, and provides the obligor does not fulfill its obligations within the period determined by the court, the court may be fined. fourthly, taiwans legal provisions, the obligation to deny visitation right to visit their children, the fines levied the idle gold or summoned, tube closing obligor.seco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xtraterritorial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able, including consideration of the children will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of the children; visitation rights exercise; the visitation rights enforcemengt; the visitation right way to achieve the fourth part, perfect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able idea. this section in the first three parts of the foundation, put forward the perfect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some ideas. first, establish the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principle to be followed, including the principle of combining adhere to divert education and enforcement measures,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best interests of the children, the principle of caution coercive measures; second, improve the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relevant legislative provisions, specific contents include: clearly defined visitation right exercised with the time, place, clear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suspension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end of the case, perfect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ment perfect way to achieve visitation right, and refinement of refusing to implement the judgment, ruled that the crime of to establish moral damage compensation system, to expand the range to assist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bligor, and visitation right cases included in the special procedures are applicable cases; finally, the perfect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able in other areas, including four aspec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ing their children with the difficult,establish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able related files,the establishment of specialized exercise visitation right neutral venue,mediation cases as visitation right to enforce the necessary stage. key words: visitation right; enforced; childrens interests; suspend enforcement; termination of execution 1 目 录 引引 言言 . 1 一、一、“探望权探望权”的内涵解析及强制执行的意义的内涵解析及强制执行的意义 . 2 (一)“探望权”的内涵解析 . 2 (二)“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意义 . 3 二、我国二、我国“探望权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存在问题强制执行的存在问题 . 5 (一)“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学理之争 . 5 (二)“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立法缺陷 . 7 (三)“探望权”强制执行法律适用问题 . 11 (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3 三、域外三、域外“探望权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比较考察强制执行的比较考察 . 15 (一)域外“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立法和实践 . 15 (二)域外“探望权”强制执行比较分析 . 20 四、完善四、完善“探望权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构想强制执行的构想 . 22 (一)确立“探望权”强制执行时应遵循的原则 . 22 (二)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相关立法规定 . 24 (三)完善“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其他方面 . 31 结结 语语 . 3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5 致致 谢谢 . 37 “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 1 引 言 几千年以来,家庭观念一直深扎在中国人心里,这我国的离婚率一直偏低的重要 原因,而离婚后的“探望权问题也并没有得到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 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人们的意识的转变,使我国的离婚人数成倍增长。据 统计, 我国的离婚人数在 1980 年有 68.2 万人, 1990 年有 160 万人, 到了 2000 年有 242 万人,2005 年有 322.6 万人,2006 年有 382.6 万人,直至 2009 年离婚人数猛增至 484 万人。随着离婚人数的骤增,离异父母之间关于抚养、探望子女的纠纷也越来越多,申 请强制执行探望权的案件也随之增多, 这对父母子女之间的感情以及社会的稳定都造成 了重大影响。 但我国法律并未对这一日益重要的制度进行规定, 因此为了填补法律在 “探 望权”制度方面的空白,我国在 2001 年修改后的婚姻法在吸收国外关于“探望权” 制度的优秀经验,增设了“探望权”制度,为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即探望 权人)探望子女提供了直接的法律依据。通过“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可以督促直接抚 养子女的一方(也即下文所说的直接抚养人、被执行人、义务人)尽快履行其法定义务, 协助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探望子女,以慰藉探望权人对子女思念之情。同时也使 子女享受相对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减少因父母离异给子女造成的心理阴影,避免单亲家 庭子女忧郁、孤僻等负面情形的增长,最大限度地维护子女的身心健康。 但由于我国对“探望权”制度研究起步晚,实践经验少,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 体系来指导立法,导致法律对“探望权”制度的规定存在很多漏洞和缺陷。尤其是在探 望权进入执行阶段后,由于“探望权”的特殊性,有的强制执行措施对其并不适用,加 上探望权人、直接抚养人、子女的不配合,以及执行人员的素质等问题,使执行效果不 明显。本文通过对“探望权”的强制执行在我国立法中的现状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的分析,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有关强制执行“探望权”的优秀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 完善我国“探望权”的强制执行的建议。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一、 “探望权”的内涵解析及强制执行的意义 (一) “探望权”的内涵解析 1 “探望权”的含义 “探望权”又称探望权或交往权,是指父母共同生活的基础消失后,未成年子女与 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及其近亲属(具体有该子女的兄弟姐妹,一定条件下还包括其 祖父母、外祖父母)之间依法享有的对彼此进行探视、看望、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 利。1“探望权”源于因血缘而形成的家庭关系,即具有血缘关系的一群人组成为一个 家庭,共同生活在一个家庭之中,从而形成的休戚相关、利益与共的关系。2“探望权” 的立法目的就是为了维系这种血缘家庭关系。因为对于父母而言,对子女的抚养教育、 沟通交流、与之共同居住是人世间最基本的亲情伦理;对于子女而言,能与父母共同生 活就是他们最大的情感需要。3正是这种血缘家庭关系,使“探望权”不同于一般的民 事权利,其无需通过父母之间的协议或法院的判决来确认,一旦确定了直接抚养子女的 父或母,另一方当然取得了“探望权” 。 2 “探望权”的特征 (1) “探望权”具有亲权属性 亲权具有专属性, 是父母根据法律的规定基于对子女的亲子关系而产生的一种基本 身份权。4设立亲权的目的是为了父母能够更好地履行其对子女的教育、保护,因此亲 权的行使必须要符合子女的利益。 “探望权”是以维系血缘家庭关系为目的,是为了通 过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探望子女的行为,尽量使子女享受完整的父爱和母爱,弥补 因家庭破裂给子女带来的伤害。 “探望权”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加强接与子女共同生活 的父或母与子女的交流,抚慰子女因父母离婚而产生的精神创伤。 “探望权”符合亲权 的本质属性,是由亲权衍生出来的一种权利,属于亲权的范畴,具有亲权属性。 1王洪: 婚姻家庭法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06 页。 2倪正茂: 生命法学探析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年版,第 35 页。 3吕虹: 试论我国探望权制度及其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06 年 3 月,第 3 页。 4杨立新: 人身权法论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年版,第 81 页。 “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 3 (2) “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具有多样性 “探望权”的权利主体就是享有“探望权”的人,具体包括父母、子女、原本与子 女共同生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和兄弟姐妹。其中“父母”既包括血亲父母5,也包括 拟制血亲父母6。 “探望权”是为了保持血缘家庭的稳定性而设立的,作为血缘家庭关系 核心的父母子女当然享有“探望权” 。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大背景下,现代社会很多 家庭的子女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我国“大家庭式”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多的未成年子 女都是与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一起长大的,甚至有的子女是由祖父母、外祖 父母抚养的,他们之间也有血缘家庭关系。应当成为“探望权”的主体。 (3) “探望权”具有自然取得性 “探望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法定权利7,而父母子女之间的关系 则产生于子女出身的事实, 该事实不会因为父母离异或分居而改变。 也就是说 “探望权” 在子女出身时便已经存在,只是当时父母子女有共同生活的基础,父母对子女行使亲权 没有任何障碍。但是父母离婚或分居后,父母子女之间共同生活的基础消失,父母中只 有一方可以享有直接抚养子女的权利, 这将会限制另一方父或母对子女的亲权行使,“探 望权”的设立可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赋予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探望子女的 权利, 使其保持与子女的正常交流, 维系其与子女之间的感情, 保证其参与子女的成长, 帮助子女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子女的身心健康。 (二)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意义 1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有助于维护父母子女的合法权益 父母离异或分居后,子女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的亲权行使,将因为其共同生 活基础消失这一事实而受到限制,这与民法的基本理念相违背, “探望权”就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产生的。 “探望权”设立的目的之一就是保护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 享有的参与子女成长、与子女通信、会面、交流感情的权利。但实践中,探望权人行使 其权利经常会受到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的干扰,对此,权利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5此处的血亲父母包括婚姻关系中的父母、已结婚但分居的父母、未婚同居的父母、婚姻被宣告无效或可撤销情形中 的父母、实施人工生育的父母、因通奸、强奸、卖淫、嫖娼等非正当行为而生子女的父母。 6此处的拟制血亲父母包括养父母和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7叶英萍: 婚姻法学新探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年版,第 385 页。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以实现自己探望子女的权利,满足其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的渴望。 “探望子女乃基于亲 子关系所衍生之自然权利,不惟父母之权利,更为未成年子女之利益” 。8如果探望权人 放弃其权利,不探望子女,或者直接抚养人拒绝探望权人对子女进行探望,对子女的合 法利益造成损害的,子女的合法权益可以通过法院的强制执行来得到救济。 2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有助于解决离婚案件纠纷 在司法实践中,某些离异父母在有了新的婚姻生活后,往往会自动放弃探望权或者 以放弃探望子女为条件拒不支付抚养费。有的离异父母基于报复心理拒绝对方探望子 女,对此探望权人常常会作出延付或不付抚养费、强行将子女带走等不理智的行为。这 些不恰当的做法不仅侵犯了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也给子女的身心带来二次伤害。通 过强制执行“探望权” ,一方面可以保证没有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母能够定期与子女团 聚,满足其对子女关心、抚养、教育、亲近的自然感情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弥合家 庭解体给父母子女之间造成的情感伤害,有利于子女生理、人格、情感的健康发展。9 3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有助于弥补“轮流抚养” 10的缺陷 “轮流抚养”是双方父母都对子女享有监护权,由子女依照父母双方的约定,不停 地更换监护人,这会经常改变子女的生活、学习环境,而未成年子女正处于成长发育阶 段,如果频繁的更换监护人不仅使子女生活、学习处于不稳定的状态,而且不利于子女 心智的健全发展。而强制执行“探望权”可以保持子女和未与其共同生活的父或母之间 的正常联系和接触,降低轮流抚养的频率,给子女提供稳定的生活、学习环境。同时, 子女是在不断成长中的,其认知能力、社会阅历、生理和心理状态都在发生变化,如何 确定“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是一个难题。如果对其判断不准确或者父母故意忽略子女 的意志,自认为是对子女有益的而在子女看来确是无益甚至有害的,就会造成对子女利 益的侵犯。而子女作为“探望权”权利主体,其自行行使权利的行为就是对子女利益保 护的行为,它可以避免“轮流抚养”中出现这样的情况:父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子女 身上,不客观、脱离实际情况地确定什么是“有利于保护子女” ,有助于保护子女的合 法权利。 8万鄂湘主编: 婚姻法理论与适用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416 页。 9郭兵: 法院强制执行 ,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第 308 页。 10轮流抚养即是父母双方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达成协议,轮流抚养子女。 “探望权”强制执行问题研究 5 4 “探望权”的强制执行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 “探望权”案件如果处理不好,小则影响家庭的稳定与和睦,大则可能扰乱社会秩 序、影响社会治安,造成严重后果。据报道:在美国,犯杀人罪的青少年中有 72%来自 单亲家庭,没有父亲的孩子施暴的可能性比完整家庭的子女高出 12 倍;在我国,来自 缺陷家庭的少年犯在整个青少年犯罪中也占了很大比例。11通过强制执行保障探望权的 顺利实现, 可以使单亲家庭子女尽可能多地享受完整的父爱母爱, 远离违法犯罪的侵扰, 降低违法犯罪率。这无论对单亲家庭的家长子女,还是对整个社会,都是一个福音。12 二、我国“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存在问题 (一)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学理之争 目前在有关“探望权”强制执行的理论研究中,争议最大的是有关“探望权”强制 执行的标的问题。 有的学者主张, “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标的是义务人的协助行为。 13有的学者认 为“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标的是不直接与子女共同生活的父或母通过探望未成年子 女的行为所体现的一种身份利益。还有的学者主张,鉴于“探望权”的特殊性,应当将 “探望权”案件作为一个特例,允许对人执行,即将人身作为执行标的。综合看来,尽 管主张前两个观点的学者侧重点有所不同,但他们都否认将人身作为“探望权”案件的 执行标的,都持“对人执行否定论”的观点,他们认为,对人执行就是古代野蛮的对人 执行,赞同对人执行是时代的倒退,同时对人执行也是对人权的侵犯。对此,笔者并不 赞同,理由有以下几个: 其一,对人执行并不等于侵犯人权。首先,人权的内涵非常广泛,它包括人身权、 财产权、生存权、发展权等。如果对探望权人的人身进行强制执行就是侵犯了探望权人 的人权,那么强制执行其财产是否也是对其人权的侵犯呢?显然这是不合理的。如何理 解“侵犯人权” ,是判断对人执行是否侵犯义务人之人权的核心问题。根据法律和司法 11王金利、朱强: 探望权执行中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后登录:2012 年 12 月 6 日。 12戴东雄: 亲属法实例解说 ,北京:三民书局 1988 年版,第 313 页。 13陈红: 刍议探望权案件的执行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5 年 10 月,第 19 卷第 10 期。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实践可知,如果义务人有能力履行其义务却拒不履行,法院可以根据法律的规定,对其 财产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种情况并不会被认为是对义务人人权的侵犯。同理,当义务 人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其义务,致使法院无法执行的,法院为迫使其履行义务,对其 采取限制人身自由等对人执行措施,也不应当被认为侵犯了债务人的人权。其次, “是 否对违法行为人的采取人身强制措施,取决于该行为人的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当行 为人的行为严重危害社会时,一般不认为对其人身采取强制措施侵犯了他的人权。 ” 14义 务人有履行能力却不履行义务,不仅会导致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受损,而且破坏了法律秩 序。在此情况下,对义务人的人身采取强制措施以促使其履行生效裁判确定的义务,是 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的,因此也就不应存在侵犯义务人人权的问题。 其二,现代的对人制度与古代的对人执行不同,它摒弃了古代对人执行制度中的野 蛮、残酷、非人道的一面。在现代社会,通过对被执行人的人身采取执行措施,促使其 履行义务,对于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不能将现 代的对人执行制度与古代的对人执行制度等同起来, 也不能以此为理由否定对人执行存 在的正当性、合理性。 其三,将人身当做“探望权”强制执行的执行标的是可行的。 “探望权”强制执存 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执行难问题,肯定对人执行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因为被执行人在决 定是否履行、何时履行法院裁判确定的义务时有自己的利益考量。从我国目前司法实践 中普通存在“执行难”问题的情况来看,被执行人认为自己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所得 到的利益高于履行该义务所得到的利益。 这就说明执行措施的执行力度及其预先确定的 不利后果,并没有对被执行人产生足够的震慑力,也没有使其在心理上产生畏惧感并在 行为上服从判决。对被执行人而言,对其人身进行强制执行通常是最具有威慑力的一种 执行措施。 因此,对人执行是有其合理性的,是解决执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