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轴.dwg
销轴.dwg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汽车类】【9张CAD图纸】【优秀】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2061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4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4-09-16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东风金霸 随车起重 运输车 改装设计 汽车 cad图纸
资源描述: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

45页 14700字数+说明书+任务书+开题报告+9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上节臂.dwg

下节臂.dwg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开题报告.doc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说明书.doc

传动齿轮轴.dwg

伸缩臂.dwg

副车架.dwg

回转机构.dwg

封皮.doc

总装图A0.dwg

指导记录封皮.doc

摘要及目录.doc

支架.dwg

支腿机构.dwg

销轴.dwg

01题目申报表.doc

02.任务书.doc

04指导记录.doc

05毕业设计中期检查表.doc

06过程管理材料.doc

摘  要

   随车起重运输车属于臂架型起重装置,集起重和运输于一体,结构紧凑、易于操作,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港口和仓库中。

   此次毕业设计在对随车起重机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角度,对0.85吨随车起重装置的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所设计的起升机构包括液压马达、齿轮齿条、起重臂和液压缸几部分。齿轮齿条是利用液压泵驱动液压缸,进而驱动齿条齿轮使起重装置进行回转,根据液压系统的液压流量及相关的限速阀可以控制回转的速度。本论文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起重装置采用了折臂伸缩式结构。起重装置的变幅可通过液压缸实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和回转驱动装置,并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和液压泵。这种结构自重轻,受力合理,运行平稳。  

关键词:随车起重装置;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支腿机构

ABSTRACT

   Truck Mounted Crane (TMC) belongs to boom-crane.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oming and transporting together, it has the featur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not only saves the labor force, but also decreas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working. It is widely used in traffic transportation, docks and warehous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MC, the winch mechanism, the arm-changing mechanism and the swing mechanism of the TMC 0.85T were designed from the mechanics angle.The winch mechanism consists of hydraulic motor, decelerating machine, ratchet wheel stopping machine and reel. Decelerating machine lowers the speed of the hydraulic motor for driving, and its size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the speed variety. Cylinder bodies are fitted on the boom. The working range of TMC can be realized by the extension or retraction of the cylinder body. Bearings, pinion-and-rack steering device and hydraulic motor were adopted. This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reliable force and smooth action.

Key words: Truck Mounted Crane; Winch mechanism; Arm-changing mechanism; Swing mechanism; Landing leg mechanism

目  录

摘要I

AbstractII

第1章 绪论1

   1.1概述1

   1.2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1

    1.2.1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形势发展分析1

    1.2.2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3

   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4

第2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设计6

   2.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体布置6

2.1.1 总体布置的设计6

2.1.2 整车总体参数的确定6

2.1.3 取力器的布置7

2.1.4 轴荷分配8

   2.2 整车性能计算分析10

2.2.1 动力性计算10

2.2.2 燃油经济性15

    2.2.3 静态稳定性计算16

   2.3 本章小结17

第3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结构设计18

   3.1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18

   3.2变幅机构的设计计算20

  3.2.1 三铰点的设计20

  3.2.2 起重臂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21

  3.2.3 变幅油缸的计算与选用24

   3.3 回转机构的设计计算25

  3.3.1 回转支撑结构的选用25

  3.3.2 回转载荷的计算26

  3.3.3 回转阻力矩的设计计算27

  3.3.4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28

3.4 起吊支腿的设计计算30

3.4.1 支腿形式的选取30

  3.4.2 支腿跨距的确定30

  3.4.3 支腿压力计算和垂直支撑缸缸径选取31

  3.4.4 H支腿设计计算33

3.5 副车架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35

  3.5.1 副车架尺寸设计35

  3.5.2 副车架的选材35

  3.5.3 副车架的校核36

3.6本章小结37

结  论38

参考文献39

致  谢41

附  录42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在民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一车两用,一车多用是它的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在工程、运输等市场得到推广。在社会上,它给社会提供了适用的车辆,满足了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所以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等问题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实用意义。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1、研究的基本内容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

   外形尺寸:5995×1980×2950(mm);    货箱尺寸:3500×1880×400(mm);

   总 质 量:6495(kg);                额定质量:2450(kg);

   整备质量:3915(kg);                最高车速:90(km/h);

   发动机功率:70(kw);                整车备注:起吊架地面高度2950(mm);

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

1、选择二类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

2、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进行取力器及传动系统、起重机起重臂、回转机构、支腿机构等的设计与校核;

  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1、设计完整的整体装配图,零、部件图,折合A0图纸至少3.5张;

   2、设计计算说明书:1.5~2.0万字;

   3、相关设计资料应齐全。

我国随车起重机的发展并不火爆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我国随车吊的起步比较晚,认识度比较低,宣传力度不大:

   2、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物流发展程度影响我国的产业政策,对随车吊的发展形成了瓶颈。

   但是我相信随车吊这一产业在我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车吊市场会逐步的成熟,会以较快的速度来发展,现在国外的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随车吊产品的档次,促进市场的繁荣。我相信我们国内的随车吊市场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

1、技术水平落后  由于我国随车起重机起步相对较晚,最初是湖南专用汽车制造厂(大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技术开发了国内的产品。和国外产品相比,还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我国随车起重机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种较少,由于中国载货汽车以5-8吨为主,所以国内企业随车起重机产品主要集中的3-8吨的品种,中小吨位重复较多,至今尚未形成大、中、小完整的系列,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厂家的生产能力。(2)起重力矩小,技术水平低。我国随车起重机以直臂卷扬为主,受国内汽车底盘的限制,起重力矩小,其他性能指标也一般低于国外先进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对随车起重机的研究开发投入很少,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差距。(3)安全装置不齐全,操作不方便。我国随车起重机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全部为手动操作。而国外早已将电子技术广泛运用到随车起重机上,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及防倾翻保护器等,并且已实现了有线与无线遥控。(4)功能单一。我国随车起重机以起重作业及运输功能为主,而国外随车起重机均有多种附具,主要加装在吊臂头部,如工作斗、抓斗、高空作业平台、各种抓具、夹具、吊篮、螺旋钻、板叉、装轮胎机械手、拔桩器等,使随车起重机具备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另外,国外一些厂家进一步开发了铁路专用随车起重机等专用产品。(5)外形不美观。我国随车起重机设计单调,忽视了和汽车外形的协调,而国外对随车起重机的着色非常严格,不仅在外形和着色上实现和卡车的一体化,还要求和城市的景观相协调。    2、研发能力薄弱  中国企业还不够重视随车起重机的技术开发投入,没有哪一个企业愿意花费大的人力、物力去开发和培育市场,这导致随车起重机的应用价值远未开发出来。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视用户为上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通过仔细的市场研究后,对市场将来需求什么产品有一个预测,然后开发出更加满足和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来引导和指导市场消费。他们想在用户的前面、走在用户的前面,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国内企业仅仅是被动地跟着用户走,缺乏市场开拓意识,主动性不强。  随车起重机在产品的研发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原因主要有:国内企业制造水平和工艺装备落后,企业对制造水平、工艺装备的投入比较少,新的产品就算是设计出来了也制造不出来。应该说,国内企业对随车起重机的研发多数处在产品系列的扩展和功能扩展水平上,产品的研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基础元器件、产品售价、市场需求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产业政策制约  随着行业不断发展,目前随车起重机统一执行汽车公告与“3C”认证管理制度,同时列入特种设备的管理范畴。  国家将随车起重机列入公告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进入门槛,规范了产品市场秩序,保护了现有的随车起重机生产厂商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影响了随车起重机与汽车底盘的组合,阻碍了随车起重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种规格的随车起重机安装一种载货汽车必须上一个产品公告和“3C”认证;随车起重机只能进行新车的改装;随车起重机列入特种设备管理,就面临着多头管理、重复检查。  从国外该产品的行业规范来看,我国实行的政策确实对随车起重机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此目前没有一个厂家会把所有可用于装配随车起重机的底盘都拿去完成公告的申报。而检测过程的烦琐、检测费用的昂贵、公告周期的漫长、效率低下、审批批准的不一致性、执行部门的随意性等问题都影响着随车起重机厂的生产销售和用户的使用。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

   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在民用方面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一车两用,一车多用是它的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在工程、运输等市场得到广泛推广。在社会上,它给社会提供了适用的车辆,满足了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所以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的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使用意义。

   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设计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体布置

总体布置的设计

   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布置的任务是正确选定整车参数,合理布置工作装置和附件。使取力装置、回转装置、支腿机构等其他附件与选定的汽车底盘构成相互协调和匹配的整体,达到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整车基本性能和专用性能的要求。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尽量避免对汽车底盘个总成位置的变动

   因为一些总成部件位置的变动,不仅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也可能影响到整车的性能。但又是为了满足个工作装置的性能要求,也需要做一些改动,如截断原汽车底盘的后悬、对油箱和备胎架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但调整的原则是不影响整车性能。

应满足工作装置性能的要求,使专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装载质量、轴载质量分配等参数的估算和校核

   为适应汽车底盘或总成件的承载能力和整车性能要求,在总布置初步完成后应对某些参数,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装载质量的确定和轴载质量的分配进行估算和校核,这些参数对整车性能有很大影响。若不能满足要求,应修改总体布置方案。

应避免工作装置的布置对车架造成集中载荷

应尽量减少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装配质量

   由于专用汽车工作装置的增加,使得专用汽车的整备质量比同类底盘的普通货车要增加。据统计,一般自卸车要增加耗材5%~10%,一般罐式车要增加耗材15%~25%,因此,减少整备质量,充分利用底盘的装载质量,增大质量利用系数,是专用汽车改装设计过程中要追求的主要指标之一。

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

   应对整车的长、宽、高、后悬等尺寸在相关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一定不能超出标准要求。

整车总体参数的确定

   图2.1所示为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外形图,其发动机的外特性如图2.5所示,整车的有关参数见表2.1和表2.3。         表2.1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计算有关的整车参数

名称符号数值与单位

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

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2000r/min

发动机最大转矩1430N·m

发动机最大转矩时的转速1300 r/min

车轮动力半径0.38m

车轮滚动半径0.395m

主减速比4.72

汽车列车迎风面积A 5.63m

汽车列车总质量(满载)6495kg

取力器的布置

 除了少量专用汽车的工作装置因考虑工作可靠的要求而配备专门的动力驱动外(例如部分冷藏汽车的机械制冷系统),绝大多数专用汽车上的专用设备都是以汽车底 取力器的布置

   除了少量专用汽车的工作装置因考虑工作可靠的要求而配备专门的动力驱动外(例如部分冷藏汽车的机械制冷系统),绝大多数专用汽车上的专用设备都是以汽车底盘自身的发动机为动力源,经过取力器,用来驱动齿轮液压泵、真空泵、柱塞泵、轻质油液压泵、自吸液压泵、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从而为自卸车、加油车、牛奶车、垃圾车、随车起重运输车、高空作业车、散装水泥车、拦板起重运输车等诸多专用汽车配套使用。因此,取力器在专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取力器相对于汽车底盘变速器的位置,取力器的取力方式可以分为前置、中置、后置3种基本形式,每一种基本形式有包括若干种具体的结构。

   此次设计的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形式是前置的,综合多方满考虑,取力器的取力方式为中置式变速器侧盖取力。

轴荷分配

   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可以用载荷的绝对值表示,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

   轴荷分配直接影响轮胎寿命和汽车使用性能。而汽车的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对轴荷分配有显著影响。影响和决定轴荷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设计轴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车辆最大允许轴荷限值;②从轮胎磨损均匀和使用寿命相近考虑,每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③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希望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小;④为了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希望转向轴的载荷不要太小。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对不同类型汽车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如表2.2所示。

   表2.2  汽车及挂车单轴的最大载荷的最大限值(kg)

车辆类型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

挂车及二轴货车每侧单轮胎6000

每侧双轮胎10000

客车、半挂牵引车及三轴以上(含三轴)货车每侧单轮胎7000

每侧双轮胎非驱动轴10000

驱动轴11500

  起重机作业时,所吊重物在正前方时,支腿的支撑反力最大,如图2.2所示。所吊重物在正后方时,后轴的轴荷最大,如图2.3所示。又经查询,前轴轴荷,后轴轴荷。   随车起重装置是安放在载货汽车上的一种附加起重设备。它属于臂架型起重装置,其运行支承装置采用气轮胎,可以在无轨路面上行走,工作方便快捷。

   本文主要分析和计算了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

   在起升机构中,采用液压泵、齿轮齿条传动装置,结合使用条件和要求,选择中间有合成MC尼龙板起到润滑的作用。采用制造与使用方便的锻造单钩,矩形断面,受力情况合理。

   变幅机构中的起重臂为折臂式结构,变幅由液压缸实现,在设计中运用力学原理计算和校核,为满足强度条件,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实现科学合理。

   回转机构由回转支承装置和回转驱动装置组成,采用液压缸驱动和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装置,并采用液压缸—齿轮齿条传动—回转支承的传动方案。液压驱动的小起重量起重机,通过液压回路和换向阀的合适机能,使回转机构不装制动器,同时保证回转部分在任意位置上停住,并避免冲击。这种结构自重轻,受力合理,运行平稳。

   与其他起重装置相比,随车起重装置把起重和运输功能结合起来,节省劳动力,节约能源、减少费用,是国民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高效、快捷、方便的起重与运输机械,值得我们去设计更好的产品来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 丁中立.我国轮式起重机的发展探讨.专用汽车,2002

[2] 邵庆生.起重机回转机构设计.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79

[3] 汪智亭.回转支承及回转机构的选型计算.工程机械,1987

[4] 须雷.起重机现代设计方法.起重运输机械,1996

[5] 倪庆兴、王焕勇等.起重机械.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0

[6] 吴相宪.实用机械设计手册.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5

[7](德)金费尔.起重运输机械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

[8] 尹位忠.实用起重手册.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9

[9] 胡宗武、顾迪民.起重机设计计算.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10] 成大先.机械设计图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1] 王洪欣.机械设计工程学Ⅰ.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12] 唐大放.机械设计工程学Ⅱ.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

[13] 陈道南.起重机课程设计.重庆:冶金工业出版社,1983

[14] 张质文.起重机设计手册.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

[15] 陈敢泽.现代起重机管理与实用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6] 顾必冲、黎启飞.起重运输机械可靠性.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3

[17] 杨长、傅东明.起重机械.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18] 车仁炜、胡长胜.随车起重机变幅机构的动力学分析.建筑机械.2005,2:5-36

[19] 王建民.起重机起升系统开式齿轮磨损的改进.起重运输机械.2004,10:2-28

[20] 程贤福.机械产品方案设计的评价决策方法.起重运输机械.2004,11:1-17

[21] 王力.起重机异型梁的长度计算.起重运输机械.2005,2:3-39

[22] 黄少山.轮胎式起重机起升系统的改进起重运输机械.2005,7:4-21

[23] 黄建农.随车起重机产品市场容量分析[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理工大学,   2002

[24] 徐斌.QY25型汽车起重机设计[硕士学位论文].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3

[25] S.Kilicaslan, T.Balkan. Tipping loads of mobile cranes with flexible    booms. Ankara: Academic Pr, 1999

[26] Awad S.Hanna, Wafik B.Lotfallah. A fuzzy logic approach to the selection of cranes. Wisconsin: Academic Pr, 1999

[27] Guangfu Sun, Michael Kleeberger. Dynamic responses of hydraulic mobile crane with consideration of the drive system. Munich: Academic Pr, 2003

[28] Jacek klosinski. Swing-free control of the slewing motion of a mobile crane. D 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2004, 2: 43-309  

[29] Yehiel Rosenfeld. Automation of existing crane: from concept to prototype. Israel: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5, 3-113

[30] Joop Samn.German market survey-made in Germany.Cranes Today1998

内容简介: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申报表指导教师信息编码题目编码题目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类型B主要内容: 设计一辆用于随车起重,最大起升载荷2t的随车起重运输车。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外型尺寸: 599519802950(mm);货厢尺寸:35001880400(mm)总质量: 6495(kg); 额定质量: 2450(kg)整备质量: 3915(kg); 最高车速:90(km/h); 发动机功率:70(kw); 整车备注: 起吊架地面高度2950(mm);随车安装液压支腿,以保证整车在操作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作业时支腿与工作臂互锁,应防止误操作过位。支腿跨距应足够大,稳定性好,可同时或单独操作。具有限位功能,危险工况报警,安全性能卓越;车上装折臂式吊机; 可双向360连续回转,伸缩臂全伸出长5米,,最大起升载荷为2000Kg。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1、 选择二类汽车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2、 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3、 进行取力器及传动系统、起重机回转机构、支腿机构等的设计与校核;4、 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和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使用的仪器、工具、软件及场地条件:1、 计算机一台,设计软件;2、 现场考察、实测分析。预期成果及表现形式:1、 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和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2、 完成设计计算说明书至少1.5万字。3、 争取良好以上成绩的学生,应对起吊臂等关键件进行有限元分析。确定参考文献3篇(非教材、手册,近五年,设计类至少要有一份相近结构参考图):1、 卞学良主编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版;2、 王国权、龚国庆编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版;3、 参考网址:/zixieche/Products2.html系部意见:学术委员会意见:注:1.题目类型:A论文、B设计、C规划、D软件编制、E其它;2.交题目申报表时请将参考文献与结构参考图附后;3.指导教师信息编码与题目编码由系部主任填写。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主要技术型号参数介绍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 主要技术参数产品名称: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外型尺寸:599519802950(mm)底盘型号:EQ1060TJ20D3货厢尺寸:35001880400(mm)总质量:6495(kg)接近/离去角:19/15 ()额定质量:2500,2450(kg)前悬/后悬:1032/1663(mm)整备质量:3865,3915(kg)最高车速:90(km/h)发动机:YC4F90-30 CY4102-C3F YN27CR YN30CR SD4BW70-3R排量:2659 3856 2672 2977 2545(ml)功率:66 70 66 76 70(kw)生产厂家: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朝阳柴油机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云内动力有限公司成都云内动力有限公司江苏四达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排放标准:GB3847-2005,GB17691-2005国轴数:2前轮距:1506(mm)轴距:3300(mm)后轮距:1466(mm)轮胎数:6轮胎规格:7.00-16,6.50-16燃料种类:柴油弹簧片数:8/9+5,6/8+4轴荷:2550/3945,2580/3915驾驶室乘人数2整车备注:该车上装选装折臂式吊机;吊机型号,质量,最大起升载荷分别为SQ-204:600Kg,2000Kg;SQ-204Z:650Kg,2000Kg。随底盘选装驾驶室。多方位图:SY-025-BY-2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学生姓名王立成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班指导教师姓名齐晓杰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在民用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一车两用,一车多用是它的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在工程、运输等市场得到推广。在社会上,它给社会提供了适用的车辆,满足了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所以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等问题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实用意义。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1、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外形尺寸:599519802950(mm); 货箱尺寸:35001880400(mm);总 质 量:6495(kg); 额定质量:2450(kg);整备质量:3915(kg); 最高车速:90(km/h);发动机功率:70(kw); 整车备注:起吊架地面高度2950(mm);设计主要内容及分析、校核:1、选择二类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2、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3、进行取力器及传动系统、起重机起重臂、回转机构、支腿机构等的设计与校核;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1、设计完整的整体装配图,零、部件图,折合A0图纸至少3.5张;2、设计计算说明书:1.52.0万字;3、相关设计资料应齐全。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1)第1周:领取任务,资料收集,进行调研;(2)第2周:继续调研,撰写开题报告,制定方案;(3)第3周:开题答辩、设计任务、总体方案草图设计与计算;(4)第4周:总体设计方案草图审核与修改;(5)第5-10周:完成图纸各总成、所有零件图的设计、计算与校核;(6)第11-12周:总图的修订、部件修订、校核、完成计算、修订说明说;(7)第13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8)第14周:毕业设计(论文)委员会小组审核、预审;(9)第15周:毕业设计(论文)修改、完善;(10)第16周: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总审核;(11)第17周: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准备及答辩。五、主要参考资料1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42余志生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王望予.汽车设计(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4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5卞学良.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版6王国权、龚国汽车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3版7参考网址:/zixieche/Products2.html六、备注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地点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2010.3.24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老师领我们去实验室观看车架的模型,对基本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师要求回去之后做出大体模型。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3.31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根据老师要求,去北环商城进行调研,对基本的材料和机械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4.5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做出托架的Pro/E装配图,老师对其中的答题结构给予了肯定,并帮助把中间梁的调节机构进行了优化,谢谢老师!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2010.4.7.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做出了托架的基本结构,老师对其中不协调的部分进行了指导,并要求画出CAD装配图。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414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齐老师对总装图结构进行了指导,增添了中间梁微调机构,这样更有利于轿车托架的调整,方便性和实用性更好了。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4.21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今天进行中期答辩,老师对装配图进行了指导,并给我们签字去答辩;修改完成后进行答辩。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2010.4.28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刚进行完中期答辩,结果还可以,老师把下面要进行的任务对我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下面要对零部件及有关机构进行设计。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5.4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图基本完成,说明书欠缺很多,老师把图纸的错误一一指出,并对说明书不全的问题进行了批评,限期整改。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5.12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对举升机构进行了修改,运用连杆机构。老师给予了肯定,并详细的讲解了工作原理及有关结构的优化。谢谢老师!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4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记录日期2010.519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总图基本完成,老师对举升机构进行了指正,标注有的地方标错了,回去继续修改。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5.28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向齐老师交上了装配图、部件图及零件图,老师对其中的错误进行了指导,总图基本完善,说明书仍需修改。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10.6.3地点办公室指导方式指导记录(指导内容、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齐老师检查了装配图及说明书,并对图纸不完善的地方和说明书中的错误做出了指导,图纸标注等部分仍需修改。学生(记录人)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SY-025-BY-5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填表日期2011年 4 月 19 日迄今已进行 8 周剩余 8 周学生姓名王立成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班指导教师姓名齐晓杰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否题目名称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指导教师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已完成主要内容待完成主要内容1、 设计草图已完成;2、 起重臂的计算校核基本完成;3、 回转机构的结构设计,计算校核基本完成;4、 支腿机构的结构设计基本完成;完成回转机构、支腿机构的受力分析并计算校核,进而对其创新,然后对设计说明书的撰写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进一步学习工程力学这门课程并掌握受力分析和计算方法。对液压传动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并应用于毕业设计当中。 学生签字:指导教师意 见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教研室意 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王立成院系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从事专业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际价值103查阅文献资料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54研究方案的设计能力;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文题相符程度;写作水平156写作规范性;篇幅;成果的理论或实际价值;创新性157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学生姓名王立成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指导教师姓名齐晓杰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0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0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8科学素养、学习态度、纪律表现;毕业论文进度10得 分 X=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工作态度: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毕业设计评阅人评分表学生姓名王立成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指导教师姓名齐晓杰职称教授题目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评阅组或预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价 项 目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102题目工作量;题目与工程实践、社会实际、科研与实验室建设等的结合程度103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设计涉及学科范围,内容深广度及问题难易度);应用文献资料能力154设计(实验)能力;计算能力(数据运算与处理能力);外文应用能力255计算机应用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或综合分析能力、技术经济分析能力)156插图(图纸)质量;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设计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创新性207设计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5得 分 Y= 评 语:(参照上述评价项目给出评语,注意反映该论文的特点)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评阅人或预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注: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可以采用2名评阅教师评阅或集体评阅或预答辩等形式。毕业设计答辩评分表学生姓名王立成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指导教师齐晓杰职 称教授题目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答辩时间月 日 时答辩组成员姓名出席人数序号评 审 指 标满分得分1选题与专业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综合训练情况,题目难易度、工作量、与实际的结合程度102设计(实验)能力、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103应用文献资料、计算机、外文的能力104设计说明书撰写水平、图纸质量,设计的规范化程度(设计栏目齐全合理、SI制的使用等)、实用性、科学性和创新性155毕业设计答辩准备情况56毕业设计自述情况207毕业设计答辩回答问题情况30总 分 Z= 答辩过程记录、评语:自述思路与表达能力: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正确 基本不正确 不能回答所提问题研究能力或设计能力:强 较强 一般 较弱 很弱工作量: 大 较大 适中 较少 很少说明书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图纸规范性: 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成果质量(设计方案、设计方法、正确性)好 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其他: 答辩组长签字: 年 月 日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学生姓名王立成性别男院系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车辆工程班级B07-2设计(论文)题目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平时成绩评分(开题、中检、出勤)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指导教师评分(X)评阅教师姓名职称评阅教师评分(Y)答辩组组长职称答辩组评分(Z)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五级分制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注:1、平时成绩(开题、中检、出勤)评分按十分制填写,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组评分按百分制填写,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百分制=W+0.2X+0.2Y+0.5Z 2、评语中应当包括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质量、能力水平、设计(论文)水平、设计(论文)撰写质量、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实施或写作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答辩情况等内容的评价。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表题 目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类别毕业设计学生姓名王立成院(系)、专业、班级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车辆工程B07-2指导教师齐晓杰职 称教授设计成果明细:答辩委员会评语: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盖章):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备 注: 注:“类别”栏填写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其它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设计(论文)题目: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改装设计 院 系 名 称: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车辆工程B07-2班 学 生 姓 名: 导 师 姓 名: 开 题 时 间: 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开题报告撰写要求一、“开题报告”参考提纲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2. 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3. 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4. 技术路线或研究方法;5. 进度安排;6. 主要参考文献。二、“开题报告”撰写规范请参照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及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要求。字数应在4000字以上,文字要精练通顺,条理分明,文字图表要工整清楚。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王立成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班级车辆工程B07-2班指导教师姓名齐晓杰职称教授从事专业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题目名称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一、 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1.研究现状:随车起重运输车,又名:随车吊(truck mounted crane),能实现货物自行装卸和运输的专用汽车。它既有普通载货汽车的运输功能,有具有起重机的起吊装卸功能,除能完成本车货物的装卸作业之外,还能完成车与车之间的货物装卸,降低运输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保障作业安全。目前,国际上有瑞典、意大利、奥地利、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十几家公司生产的几十种规模型号的随车吊,主要以欧洲为主。欧洲从20世纪40-50年代开始生产随车吊,主要厂商有HIAB(瑞典)、FASSI(意大利)、FERRARI(意大利)、PALFINGER(奥地利)、TIRRE(德国)、HEILA(意大利)等;亚洲生产随车吊厂商主要有加藤(日本)、多田野(日本)、古河UNIC(日本);美洲生产随车吊厂商主要有GROVE等。这些都是世界知名的生产随车吊的公司,各公司都形成了功能多元化、品种系列化、机电液控制一体化的产品体系,最大起重量已超过60t,吊臂长度已超过30m,最大起重力矩已超过1000KNm。我国随车吊起步于70年代,相对较晚,而且发展速度不快,只是近几年才有较大发展,和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具体表现在: 1.品种少、产量低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种较少。中小吨位重复较多,至今尚未形成大、中、小完整的系列,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厂家的生产能力。 2.起重力矩小,技术水平低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以直臂卷扬为主,受国内汽车底盘的限制,起重力矩小,其他性能指标也一般低于国外先进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对随车吊的研究开发投入很少,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差距。 3.安全装置不齐全,操作不方便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全部为手动操作。而国外早已将电子技术广泛运用到随车吊上,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及防倾翻保护器等,并且已实现了有线与无线遥控。 4.功能单一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以起重作业及运输功能为主,而国外随车吊均有多种附具,主要加装在吊臂头部,如工作斗、抓斗、高空作业平台、各种抓具、夹具、吊篮、螺旋钻、板叉、装轮胎机械手、拔桩器等,使随车起重运输车具备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另外,国外一些厂家进一步开发了铁路专用随车吊等专用产品。 5.外形不美观 我国随车吊设计单调,忽视了和汽车外形的协调,而国外对随车吊的着色非常严格,不仅在外形和着色上实现和卡车的一体化,还要求和城市的景观相协调随宜。我国已有数家厂商能够生产随车起重运输车或提供随车起重机上装,但所使用的随车起重机上装尤其是它的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仍基本依赖进口。近几年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突飞猛进,销售量逐年递增。有数据显示,2004年为1540台,2005年为1720台,2006年为2150台,2007年为2800台,2008年为3700台。2009年超过6000台。到2010年,随着该产品的广泛应用,现发展为新兴行业,同时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整体态势也呈强者更强、弱者淘汰的局面,一方面,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实力强、规模大的企业进一步扩大了市场份额,步入快速的发展轨道;另一方面,一些实力弱、规模小的企业逐渐被淘汰。但整体态势强劲,随车起重机在交通、运输、水电、能源等领域的建设,特别是构建铁路干线、公路网络、南水北调、水电工程、西气东送等重点工程建设将给随车起重机带来商机。以及周边国家对该产品的逐步认同,出口量也将逐步加大,预计年产销量将超过7000台。虽然近几年来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使得工程用随车起重运输车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绝大数随车起重运输车还是采用直臂卷扬式来起重运输,而国际上采用折臂式随车起重运输车在市场上更受用户的欢迎。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稳步前进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先进设计技术在我国制造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随车起重运输车作为工程机械的一个分支也紧跟该产业设计制造的发展趋势,不断应用新技术对产品进行创新设计,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缩短产品的设计周期,减少上市时间和降低成本,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大吨位的随车起重运输车是发展方向,所占比例也将进一步增大。2.选题的目的: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及相关的数据表明,随车起重运输车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我们应该对其进一步的产品开发,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在民用方面也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随车起重运输车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劳动力的价值,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意味着随车起重机将替代人工装卸,从而大规模的在工程、运输等市场得到推广。一车两用,一车多用是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最大特点。为了进一步促使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西部大开发,能源开发以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战略的实施,同时,伴随着奥运工程、世博会工程等大项目的付诸实施,市场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需求将有大量增加。3.选题的意义: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更多的随车起重运输车新品种面世,这些品种根据各行业的具体发展情况,随时间、地域的不同会形成不同品种的市场热点,给随车起重运输车企业带来新的无限商机。我们要将计算机技术与机械工程制造相结合,使得随车起重运输车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在经济上,它会给个人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它也会给生产企业带来更好的生产效益,还可以增加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社会上,它给社会提供了适用的车辆,满足了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所以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研究意义重大。 二、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基本内容: 设计一辆用于随车起重,最大起升载荷2t的随车起重运输车。 主要技术指标、要求或生产纲领: 外型尺寸:599519802950(mm);货厢尺寸:35001880400(mm) 总 质 量: 6495(kg); 额定质量:2450(kg) 整备质量:3915(kg); 最高车速:90(km/h); 发动机功率:70(kw); 整车备注:起吊架地面高度2950(mm); 随车安装液压支腿,以保证整车在操作时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作业时支腿与工作臂互锁,应防止误操作过位。支腿跨距应足够大,稳定性好,可同时或单独操作。具有限位功能,危险工况报警,安全性能卓越;车上装折臂式吊机; 可双向360连续回转,伸缩臂全伸出长5米,最大起升载荷为2000Kg。解决问题: 1.选择二类汽车底盘,进行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以及车轮的选型和校核; 2.根据所选总成进行汽车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校核,实现整车的优化匹配; 3.进行取力器及传动系统、整车液压系统、支腿机构等的设计与校核; 4.绘制设计车辆的总图、液压系统图和上述部分的结构装配图、零件图。二、 技术路线(研究方法)确定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改装设计方案对设计任务书的分析调研和收集资料对机架、起重臂、起重臂支架、回转机构、卷扬装置、液压支腿、液压缸等部件的设计对整车的草图的设计并计算校核图纸修订,确定总图及必要的校核完成设计图纸 说明书及论文NYNY四、进度安排1. 第 1 周 领取任务,调研,收集资料。 2. 第 2 周 调研后整理开题报告,制定并完成设计方案。3. 第 3 周 开题答辩,设计任务总体方案,完成草图设计与计算。4. 第 4 周 设计总体方案,草图审核及修定。5. 第 5-10 周 部件图和零件图的设计与校核,并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7. 第11-12周 装配图和零件图的修定及相关的校核,撰写设计说明书。8. 第 13 周 毕业设计整理,修定。9. 第 14 周 毕业设计审核,预答辩。10.第 15 周 毕业设计修定。11.第 16 周 毕业设计审核。12.第 17 周 毕业设计答辩。五、参考文献1乔维高.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2徐达,陆锦容.专用汽车工作装置原理与设计计算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3卞学良.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机械设计手册编委会.起重运输车机械零部件、操作件和小五金/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章宏甲,黄谊主编.液压传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周松鹤,徐烈烜主编.工程力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陈家瑞.汽车构造:上、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8马兰.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9杨可桢,程光蕴,李仲生主编.机械设计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10齐乐华主编,杨方,王俊勃副主编.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11王凤萍,孙影,郑漪国内外随车起重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2004(2):333512丁光明,肖献法随车起重运输车:折臂式与直臂式的对比J商用汽车,2002(9):363913肖成春折臂式随车起重运输车在典型行业的应用J专用汽车,2008(10):262714刘春艳随车起重机市场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J工程机械与维修,2009(1):586115张质文,刘全德起重运输机械M上海:西南交通大学、上海铁道学院,198316张质文,虞和谦,王金诺,包起帆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17成大先液压控制M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 Chace M AVector Analysis of Linkage. ASME Trans.,ser.B,1963,85(3). 19肖成春折臂式随车起重运输车在典型行业的应用 J专用汽车,2008,(10) _220丁光明,肖献法随车起重运输车:折臂式与直臂式的对比 J 商用汽车,2002,(9) _421肖立群黑亚波随车起重运输车 J 商用汽车,2001,(6) _322吴涛,徐延海,孙仁云等基于AMESim的随车起重运输车支腿垂直液压缸回路仿真研究 J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8 (4) _323郭艳玲,耿光增长轴距随车起重运输车底盘匹配与性能优化 J. 重型汽车,2010,(3)24 QIAO W G, ZHANG X. Study about the Dynamic Analysis and Optimize of Container Vehicle with Cranes A. Proceedings of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terial Handling, Chongqing,2005. 六、备注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年 月 日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 要随车起重运输车属于臂架型起重装置,集起重和运输于一体,结构紧凑、易于操作,不仅节省劳动力,而且极大的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港口和仓库中。此次毕业设计在对随车起重机进行调研和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从力学角度,对0.85吨随车起重装置的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和回转机构进行了具体设计。所设计的起升机构包括液压马达、齿轮齿条、起重臂和液压缸几部分。齿轮齿条是利用液压泵驱动液压缸,进而驱动齿条齿轮使起重装置进行回转,根据液压系统的液压流量及相关的限速阀可以控制回转的速度。本论文中,随车起重运输车的起重装置采用了折臂伸缩式结构。起重装置的变幅可通过液压缸实现。回转机构包括回转支承装置和回转驱动装置,并采用齿轮齿条机构和液压泵。这种结构自重轻,受力合理,运行平稳。关键词:随车起重装置;起升机构;变幅机构;回转机构;支腿机构 ABSTRACTTruck Mounted Crane (TMC) belongs to boom-crane. Combining the advantages of booming and transporting together, it has the features of compact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not only saves the labor force, but also decreases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ncreases the efficiency of working. It is widely used in traffic transportation, docks and warehouse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MC, the winch mechanism, the arm-changing mechanism and the swing mechanism of the TMC 0.85T were designed from the mechanics angle.The winch mechanism consists of hydraulic motor, decelerating machine, ratchet wheel stopping machine and reel. Decelerating machine lowers the speed of the hydraulic motor for driving, and its size was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the speed variety. Cylinder bodies are fitted on the boom. The working range of TMC can be realized by the extension or retraction of the cylinder body. Bearings, pinion-and-rack steering device and hydraulic motor were adopted. This structu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reliable force and smooth action. Key words: Truck Mounted Crane; Winch mechanism; Arm-changing mechanism; Swing mechanism; Landing leg mechanism I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概述11.2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11.2.1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形势发展分析11.2.2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31.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4第2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设计62.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体布置62.1.1 总体布置的设计62.1.2 整车总体参数的确定62.1.3 取力器的布置72.1.4 轴荷分配82.2 整车性能计算分析102.2.1 动力性计算102.2.2 燃油经济性152.2.3 静态稳定性计算162.3 本章小结17第3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结构设计183.1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183.2变幅机构的设计计算203.2.1 三铰点的设计203.2.2 起重臂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213.2.3 变幅油缸的计算与选用243.3 回转机构的设计计算253.3.1 回转支撑结构的选用253.3.2 回转载荷的计算263.3.3 回转阻力矩的设计计算273.3.4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283.4 起吊支腿的设计计算303.4.1 支腿形式的选取303.4.2 支腿跨距的确定303.4.3 支腿压力计算和垂直支撑缸缸径选取31 3.4.4 H支腿设计计算33 3.5 副车架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353.5.1 副车架尺寸设计35 3.5.2 副车架的选材35 3.5.3 副车架的校核36 3.6本章小结37结 论38参考文献39致 谢41附 录42第1章 绪论1.1 概述随车起重运输车是指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随车吊,属于物料搬运机械。随车起重起重运输车是安装在普通载货汽车上的一种起重设备,主要由稳定支腿、回转基座、吊臂总成、吊钩等组成。随车起重机和载货汽车操纵系统是完全分开的,所以随车起重机既能够实现起重作业,又不影响汽车底盘的载货运输。随车起重机的应用非常广泛,因其机动灵活等特点,在许多工况下都可代替中小型汽车起重机进行起重作业,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1.2 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1.2.1 随车起重运输车行业发展分析国际环境:近年来,国际工程机械市场需求景气指数一直向好发展。2004年全球工程机械整机销售额达到1050亿美元,增长20%。目前国际市场发展表现主要特征为:一是制造基地和市场明显向中国转移,零部件采购全球化;二是制造商之间重组整合步伐加快;三是大部分企业变为产品开发和组装厂,关键零部件均为外包生产采购;四是100马力以下的小型工程机械发展迅速;五是租赁市场增长很快。据工程机械权威机构英国工程咨询公司预测,全球未来4-5年内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汽车行业运行状况。06年卡车市场在轻微卡市场的带动下稳步增长,而中重卡市场则还碍着去年调整的余威,在翻身路上举步维艰。今年一季度卡车市场共计产销451062辆和421211辆,同比增长5.37%和5.5%。其中,3月份产销204014辆和207508辆,同比增长6.06%和2.69%,比2月份分别增长了50.86%和71.15%。从市场上不难看出,国家实施的宏观调控压缩基建投资对中重型卡车的影响的确显著。此外,就是迟迟没有恢复启动的汽车消费信贷对商用车市场的制约影响。从银行角度来说,商用车消费信贷比轿车消费信贷的情况更复杂,风险也更大。但是对于越来越趋于高端、同时售价也越来越昂贵的中重型卡车来说,卡住了信贷的资金流,无疑就是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影响卡车市场的因素就是执行不力、屡禁不止的超载超限现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始终动摇着用户对现有公告产品的信任,动摇着用户对运输市场长期投入的信任,进而对卡车的销售直接产生影响。汽车起重机行业运行状况。据国内主要汽车起重机生产厂家分析,2006年汽车起重机市场将呈现小幅下滑的发展趋势。其中8-12吨等小吨位汽车起重机市场容量将继续保持一定的下降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将有利于大吨位随车起重机的发展。但据有关人士分析,专业吊装行业的盈利能力相对高于物流行业,这又是对随车起重机市场发展的不利因素。另外,国内随车起重机行业起步较晚,目前的产品与同吨位汽车起重机相比,在技术性能上(如臂长、起升高度等等)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一定时期内完全取代小吨位汽车起重机还不可能。从国际看,油价的攀升、国外随车起重机企业对国内吞并;从国内看,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长期持续、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的持续调整、汽车行业与起重机行业的低迷、目前随车起重机行业存在的不规范以及随车起重机企业间产品同质化、不正当竞争等,对随车起重机市场的发展将带来一定的风险。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的增加,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将给随车起重机发展提供一个机会,其发展的空间将十分广阔。另一方面,目前我国随车起重机的底盘销量只占卡车销售量的1,而日本随车起重机底盘销量占卡车销量的25%左右,欧美也在20%左右,,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给随车起重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国内随车吊的产销量还比较低,从2001年到2003年产销量一直在1200台左右徘徊。从2004年的1-9月,据我分会统计,销量已经达到了1262台,比2003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0%。可以说这个阶段是随车吊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那么与其他工程机械以及汽车起重机相比,要受到宏观调控的影响还是较小的。 工程起重机产品的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我国目前仍然是以汽车起重机为主。数据显示,从日本我们了解到各大机型,例如随车吊、汽车越野吊和轮胎吊来看,日本随车吊占80%、轮胎吊占1.9%、越野吊占7.6%、履带吊占2.5%,而在我国今年的市场情况看,今年随车吊占9.8%、汽车吊占87%、越野轮胎吊占1.4%、履带吊占1.5%。这是我国产品结构的一个缩影。我国随车起重机的发展并不火爆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1、我国随车吊的起步比较晚,认识度比较低,宣传力度不大:2、我国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物流发展程度影响我国的产业政策,对随车吊的发展形成了瓶颈。但是我相信随车吊这一产业在我国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产业。那么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随车吊市场会逐步的成熟,会以较快的速度来发展,现在国外的产品在中国的销售,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随车吊产品的档次,促进市场的繁荣。我相信我们国内的随车吊市场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市场前景。1.2.2 我国随车起重运输车发展现状1、技术水平落后由于我国随车起重机起步相对较晚,最初是湖南专用汽车制造厂(大汉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引进日本技术开发了国内的产品。和国外产品相比,还在技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1)我国随车起重机现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品种较少,由于中国载货汽车以5-8吨为主,所以国内企业随车起重机产品主要集中的3-8吨的品种,中小吨位重复较多,至今尚未形成大、中、小完整的系列,年产量只相当于国外一个厂家的生产能力。(2)起重力矩小,技术水平低。我国随车起重机以直臂卷扬为主,受国内汽车底盘的限制,起重力矩小,其他性能指标也一般低于国外先进产品。目前国内企业对随车起重机的研究开发投入很少,液压系统、控制系统的技术水平也有一定差距。(3)安全装置不齐全,操作不方便。我国随车起重机仅装有起升高度限位及平衡阀、溢流阀等一般安全装置,全部为手动操作。而国外早已将电子技术广泛运用到随车起重机上,如带有微电脑的力矩限制器及防倾翻保护器等,并且已实现了有线与无线遥控。(4)功能单一。我国随车起重机以起重作业及运输功能为主,而国外随车起重机均有多种附具,主要加装在吊臂头部,如工作斗、抓斗、高空作业平台、各种抓具、夹具、吊篮、螺旋钻、板叉、装轮胎机械手、拔桩器等,使随车起重机具备了一机多用的功能。另外,国外一些厂家进一步开发了铁路专用随车起重机等专用产品。(5)外形不美观。我国随车起重机设计单调,忽视了和汽车外形的协调,而国外对随车起重机的着色非常严格,不仅在外形和着色上实现和卡车的一体化,还要求和城市的景观相协调。 2、研发能力薄弱中国企业还不够重视随车起重机的技术开发投入,没有哪一个企业愿意花费大的人力、物力去开发和培育市场,这导致随车起重机的应用价值远未开发出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企业视用户为上帝,不是流于形式,而是通过仔细的市场研究后,对市场将来需求什么产品有一个预测,然后开发出更加满足和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来引导和指导市场消费。他们想在用户的前面、走在用户的前面,始终处于主动地位。而国内企业仅仅是被动地跟着用户走,缺乏市场开拓意识,主动性不强。随车起重机在产品的研发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其原因主要有:国内企业制造水平和工艺装备落后,企业对制造水平、工艺装备的投入比较少,新的产品就算是设计出来了也制造不出来。应该说,国内企业对随车起重机的研发多数处在产品系列的扩展和功能扩展水平上,产品的研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国内基础元器件、产品售价、市场需求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产业政策制约随着行业不断发展,目前随车起重机统一执行汽车公告与“3C”认证管理制度,同时列入特种设备的管理范畴。国家将随车起重机列入公告管理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高了进入门槛,规范了产品市场秩序,保护了现有的随车起重机生产厂商的利益;另一方面,它影响了随车起重机与汽车底盘的组合,阻碍了随车起重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一种规格的随车起重机安装一种载货汽车必须上一个产品公告和“3C”认证;随车起重机只能进行新车的改装;随车起重机列入特种设备管理,就面临着多头管理、重复检查。从国外该产品的行业规范来看,我国实行的政策确实对随车起重机发展有一定的制约,因此目前没有一个厂家会把所有可用于装配随车起重机的底盘都拿去完成公告的申报。而检测过程的烦琐、检测费用的昂贵、公告周期的漫长、效率低下、审批批准的不一致性、执行部门的随意性等问题都影响着随车起重机厂的生产销售和用户的使用。 4、品牌意识缺失国内随车起重机企业宣传意识普遍淡薄,很多企业根本不做宣传或几乎没有什么新的宣传手段。目前很多物流公司对随车起重机的了解很有限,有的根本不知其为何物。至于市场上目前都有哪些品牌的随车起重机,就更无从谈起了。国内随车起重机最大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但随着国外随车起重机企业以合资等方式不断入侵,国内企业仅以原有价格优势将难以与之全面抗衡,国内新兴的随车起重机行业也面临重新洗牌的局面。目前,全国生产随车起重机的主要企业有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公司、石家庄煤矿机械厂、湖北程力起重机有限公司等。另外,近年锦州重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与韩国广林特装车株式会社组建的合资公司开始涉足随车起重机领域,常林股份有限公司与奥地利的PALFINGER公司也将开始合作生产随车起重机。因此,面对企业利润率不断下降的微利时代,随车起重机企业必须选择差异化竞争谋求生存发展的空间,抢占市场占有率、扩大利润空间,而尽快树立起国内随车起重机的自有品牌形象也是当务之急。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全面训练资料查询能力和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综合训练独立设计能力和工程设计软件的应用能力,提高独立工作能力和素质。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在民用方面表现出比较良好的发展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一车两用,一车多用是它的最大特点,它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劳动力,在工程、运输等市场得到广泛推广。在社会上,它给社会提供了适用的车辆,满足了社会需求,给人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所以对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研究意义重大。因此,本课题设计研究的内容,对于全面提高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和素质,研究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良好的使用意义。 第2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设计2.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总体布置2.1.1 总体布置的设计随车起重运输车总体布置的任务是正确选定整车参数,合理布置工作装置和附件。使取力装置、回转装置、支腿机构等其他附件与选定的汽车底盘构成相互协调和匹配的整体,达到设计任务书所提出的整车基本性能和专用性能的要求。在进行总体布置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尽量避免对汽车底盘个总成位置的变动因为一些总成部件位置的变动,不仅仅会增加成本,而且也可能影响到整车的性能。但又是为了满足个工作装置的性能要求,也需要做一些改动,如截断原汽车底盘的后悬、对油箱和备胎架的位置做适当的调整。但调整的原则是不影响整车性能。2、 应满足工作装置性能的要求,使专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3、 装载质量、轴载质量分配等参数的估算和校核为适应汽车底盘或总成件的承载能力和整车性能要求,在总布置初步完成后应对某些参数,其中最主要涉及的是装载质量的确定和轴载质量的分配进行估算和校核,这些参数对整车性能有很大影响。若不能满足要求,应修改总体布置方案。4、 应避免工作装置的布置对车架造成集中载荷5、 应尽量减少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整车整备质量,提高装配质量由于专用汽车工作装置的增加,使得专用汽车的整备质量比同类底盘的普通货车要增加。据统计,一般自卸车要增加耗材5%10%,一般罐式车要增加耗材15%25%,因此,减少整备质量,充分利用底盘的装载质量,增大质量利用系数,是专用汽车改装设计过程中要追求的主要指标之一。6、 应符合有关法规的要求应对整车的长、宽、高、后悬等尺寸在相关法规中有明确的规定,一定不能超出标准要求。2.1.2 整车总体参数的确定图2.1所示为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外形图,其发动机的外特性如图2.5所示,整车的有关参数见表2.1和表2.3。图2.1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外形图表2.1 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计算有关的整车参数名称符号数值与单位发动机最大功率102kw发动机最大功率时的转速2000r/min发动机最大转矩1430Nm发动机最大转矩时的转速1300 r/min车轮动力半径0.38m车轮滚动半径0.395m主减速比4.72汽车列车迎风面积A 5.63m汽车列车总质量(满载)6495kg2.1.3 取力器的布置 除了少量专用汽车的工作装置因考虑工作可靠的要求而配备专门的动力驱动外(例如部分冷藏汽车的机械制冷系统),绝大多数专用汽车上的专用设备都是以汽车底盘自身的发动机为动力源,经过取力器,用来驱动齿轮液压泵、真空泵、柱塞泵、轻质油液压泵、自吸液压泵、水泵、空气压缩机等,从而为自卸车、加油车、牛奶车、垃圾车、随车起重运输车、高空作业车、散装水泥车、拦板起重运输车等诸多专用汽车配套使用。因此,取力器在专用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取力器相对于汽车底盘变速器的位置,取力器的取力方式可以分为前置、中置、后置3种基本形式,每一种基本形式有包括若干种具体的结构。 此次设计的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形式是前置的,综合多方满考虑,取力器的取力方式为中置式变速器侧盖取力。2.1.4 轴荷分配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载荷,可以用载荷的绝对值表示,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质量的百分比表示。轴荷分配直接影响轮胎寿命和汽车使用性能。而汽车的发动机布置和驱动形式对轴荷分配有显著影响。影响和决定轴荷分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轴荷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车辆最大允许轴荷限值;从轮胎磨损均匀和使用寿命相近考虑,每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希望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小;为了保证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希望转向轴的载荷不要太小。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中对不同类型汽车的最大允许轴荷限值如表2.2所示。表2.2 汽车及挂车单轴的最大载荷的最大限值(kg)车辆类型最大允许轴荷最大限值挂车及二轴货车每侧单轮胎6000每侧双轮胎10000客车、半挂牵引车及三轴以上(含三轴)货车每侧单轮胎7000每侧双轮胎非驱动轴10000驱动轴11500起重机作业时,所吊重物在正前方时,支腿的支撑反力最大,如图2.2所示。所吊重物在正后方时,后轴的轴荷最大,如图2.3所示。又经查询,前轴轴荷,后轴轴荷。 图2.2 重物在正前方,支腿及后轴受力图 图2.3重物在正后方,支腿及后轴受力图式中 支腿的支撑反力; 后轴的轴荷反力;支腿距重物的水平距离,mm;支腿与后轴间的水平距离,mm;后轴距重物的水平距离,mm;如图2.2所示 所以 , 合格起重机不工作时,前后轴的受力,如图2.4所示。 图2.4 起重机运输状态时,前轴及后轴受力图式中 前轴的轴荷反力; 后轴的轴荷反力;起重机所受重力,N;起重机与前轴间的水平距离,mm;起重机与后轴间的水平距离,mm; 所以 Nkg,Nkg, 合格2.2 整车性能计算分析 2.2.1 动力性计算 整车的动力性计算步骤如下:1、确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有关系数系数、和的确定劫结果见表2.4,回转质量换算系数见表2.5。表2.3 随车起重运输车变速器比挡位123455.5682.8321.63410.794 表2.4 动力性计算需确定的有关系数名称符号数值发动机外特性修正系数0.82直接挡时传动效率0.89其他挡时传动效率0.86空气阻力系数0.8873滚动阻力系数0.0120的计算公式为 (2.1)式中 。低挡时取上限,高档时取下限。 表2.5 旋转质量换算系数计算结果挡位123451.25481.14711.10031.0341.0072、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的数学方程 图2.5 CY4102发动机的外特性 利用拉氏三点插值法来拟合该发动机的外特性。首先在图2.2和表2.1中选择3点有代表性的坐标值,即 由公式 (2.2) (2.3) (2.4)求得 则 即发动机的外特性的数学方程如下 (2.5) 3、计算各档位时的系数、和值将上面确定的有关参数和系数分别代入以下计算,计算的结果见表2.6。 (2.6) (2.7) (2.8) (2.9) (2.10) 表2.6 各档的、和值挡位123454、计算最高车速将直接挡(第4挡)的、和值代入 (2.11)可得该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最高车速,即 (km/h)5、计算最大爬坡度将最低档(第1挡)的的、和值代入 (2.12) 将值代入式 (2.13) 所以得到该车的最大爬坡度6、计算最大加速度将各挡的、和值代入,可得到该随车起重运输车在各档时的最大加速度,有其结果见表2.7。 表2.7 各档的最大加速度挡位123451.19521.12671.09451.04961.0233同理,由式 可求得该车的加速时间t、加速行程s等性能曲线。如图2.6和图2.7所示。 图2.6 原地起步连续换挡加速特性图图2.7 直接挡加速特性图2.2.2 燃油经济性专用汽车的燃油经济性通常用车辆在水平的混凝土或沥青路面上以经济车速满载行驶的百公里耗油量来评价,又称百公里油耗或等速百公里油耗,其计算公式为 (r/min) (2.14) 然后计算出道路清障车在该车速时的整车驱动功率或发动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平坦路面上匀速行驶时,=0,=0) (kw) (2.15) 根据和的计算值,在万有特性图上查出有效燃油消耗率(g/kwh),再利用下式计算百公里燃油消耗量(kg/100km): (kg/100km) (2.16)式中:燃油的密度,(kg/L)。汽油可取=6.96N/L7.15N/L;柴油可取=7.94N/L8.13N/L。随着车速的不同,各挡位燃油消耗量也不同,下面来计算一下道路清障车在直接挡时经济速度下的燃油消耗量,代入式(2.14)中,得:r/min由公式(2.15),得: kw由公式(2.16),得: kg/100km2.2.3 静态稳定性性计算由普通汽车底盘改装成的专用汽车,其质心位置均较普通货车高,其原因是由于副车架或工作装置,使装载部分的位置提高了,如罐体、箱体等,因此应对整车的静态稳定性进行计算。对有些专用汽车,不仅要对运输状态进行稳定性计算,而且对作业状态的稳定性也应进行计算,如自卸汽车在举升卸货时,就有纵向或侧向失稳的可能性。车辆的稳态稳定性是指车辆停放或等速行驶在坡道上,当整车的重力作用线越过车轮的支承点(接地点),则车辆会发生翻倾。若整车的重力作用线正好通过支承点,则车辆处于临界的倾翻状态,此时的坡度角称为最大倾翻稳定角。另一方面,当车辆停放在坡道或在坡道行驶时,若坡道阻力大于附着力时车辆由于附着力不足而向下滑移,同样也会出现失稳,其最大滑移角仅取决于车轮和路面间的附着系数,有: (2.17)由于侧翻是一种危险的失稳工况,因此,为避免侧翻,依据测滑先于侧翻的条件有: (2.18)取随车起重运输车轮胎和普通混凝土路面间的横向附着系数=0.7,则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最大侧倾稳定角不小于。侧向稳定的临界状态,有: 式中:B轮距() 所以交通设施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横向稳定性能够保证。,所以,所以交通设施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纵向稳定性得到保证。2.3 本章小结 专用汽车的设计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既要满足汽车设计的一般要求,同时又要获得好的专用性能。专用汽车性能参数计算是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检验整车参数选择是否合适,使用性能参数能满足要求,这就要求汽车和专用工作装置合理匹配,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使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稳定性等主要性能和专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第3章 随车起重运输车结构与总体设计3.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随车起重运输车是在定型载货汽车上装有臂架式起重机的运输汽车,能实现货物自行装卸的专用车。因而它既有普通载货汽车的性能,又具有起重机的功能。除完成本车厢的货物装卸之外,还能完成车厢与车厢之间的货物装卸,以及完成其他装卸工作,近年来取得较大发展。随车起重运输车的起重机类型可分为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类。由于液压式起重机具有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质量小等优点,因此随车起重运输车几乎均装备液压起重机。3.1.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结构形式 按照起重机相对于汽车的位置,随车起重运输车可分为前置、中置、和后置3种结构形式,如图3.1所示。 图3.1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整车结构形式1、 前置式前置式的起重机安装在汽车驾驶室和车厢之间,如图3.1 (a)所示。这种形式多为起重能力小于1t的中、小型随车起重运输车,适用于装卸包装成件的货物和集装箱等。这种布置形式可充分利用货箱面积,并保证起重在允许的伸出长度内和相应的运动条件下,能达到车厢的所有位置。此外,因液压泵安装在汽车前部的发动机处,故从液压泵到起重机液压缸的管道较短,流动阻力小,液压传动效率比其他布置形式高。所以,多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在进行这种车型的整车布置时,要注意防止前轴超载。2、中置式中置式的起重机安装在汽车车厢中间,如图3.1 (b)所示。这种形式的起重能力一般在13t的范同内,且采用加长的大、中型汽车底盘。这种布置形式的特点是起重臂短,轴荷分配易于满足要求,基本可保持原车的质心位置,适于装卸和运输长度整齐的管材、建筑材料、条状物件及木材等,货物沿车厢纵向安放。但由于起重机布置在车厢中部,使车厢面积的利用率较低。3、后置式 后置式的起重机安装在汽车车厢后部,如图3.1(c)所示。这种布置适用于带有挂车的随车起重运输车。其特点是车厢面积利用率高,起重臂能完成汽车和挂车之间的装卸作业。但由于这种布置是起重机安放在车辆的尾部,因此带来的不利影响是改变了原车的轴荷分配,使操纵性变差。此外,主车架需做改装设计,并且受载情况变坏。此次设计车为前置折臂式随车起重运输车,其结构如图3.2所示。 1载货汽车 2支腿 3回转机构 4支架 5支架液压缸 6下节臂 7下节臂液压缸 8伸缩臂液压缸 9上节臂 10吊钩 图3.2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整车结构形式3.2 变幅机构的设计 吊臂是随车起重机的主要受力构件,吊臂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起重机的承载能力、整机稳定性和自重。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吊臂截面的选择与外观均要合理。本设计采用折臂式吊臂。3.2.1 三铰点设计三铰点定位: 在计算臂前,首先要确定三铰点的位置。已知条件起升高度是8m,最大工作幅度为6m。暂定汽车从地面到臂的后铰点距离为2.6m,臂后铰点距回转中心的距离为a=0.2m,起升角。其参数暂定如下:变幅缸原始长度mm起重臂后铰点距回转中心的距离mm;变幅缸下铰点距回转中心的距离mm;变幅缸上铰点距臂后铰点的距离mm。可得: mm式中 mm变幅缸全伸时的长度 mm 根据经验,之间,液压缸做的方便、实用,所以符合实际,所选值合适。3.2.2 起重臂基本参数计算与选用1、初步估起重臂的基本尺寸下节臂的长度为,上节臂的长度为,伸缩臂的长度为。2、各段支臂结构长度确定如图3.3所示,各段支臂结构长度为: , , 图3.3 支臂机构图3、支臂液压缸长度计算支架液压缸: 完全收回1420 mm完全伸出mm 折叠液压缸: 完全收回mm,完全伸出mm伸缩液压缸:完全收回mm,完全伸出mm4、支臂截面取值下节臂截面尺寸如图3.4所示,上节臂截面尺寸如图3.5所示,伸缩臂截面尺寸如图3.6所示 图3.4 下节臂截面尺寸图 图3.5 上节臂截面尺寸图 图3.6 伸缩臂截面尺寸图5、各工作件质量估算查表知Q345密度为: 下节臂: 取 上节臂: 取 伸缩臂: 取 6、起重臂的校核,受力分析图如图3.7所示图3.7 起重臂的受力分析图 经查GB/T707-1988,知 (1)校核点:,合格(2)校核点:,合格(3)校核点:,合格3.2.3 变幅油缸的计算与选用1、变幅油缸推力的计算式中 缸推力() 载荷5000 臂架自重载荷2000 作用在起重臂架上的风载荷200 作用在货物上的风载荷150 起升臂架长度3170 臂架重心到下铰点的距离2100 油缸活塞杆铰点到臂架下铰点的距离240 起升液压缸的拉力12820 起升臂架的仰角() 变幅油缸轴线和水平线的夹角75算得 =19002)变幅油缸缸径的计算: () 代入得 D153,取1603.3 回转机构的设计计算3.3.1 回转支撑结构的选用本回转机构采用液压缸驱动。回转机构由回转支承装置和回转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前者将起重机的回转部分支承在固定部分上,后者驱动回转部分相对于固定部分回转。回转支承装置简称回转支承,它保证起重机回转部分作用于它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倾覆力矩。本设计采用滚动轴承式回转支承装置,起重机回转部分固定在大轴承的固定座圈上,而大轴承的固定座圈则与底架的顶面相固定。采用单排八点接触式回转支承,它由两个座圈组成,结构紧凑、重量轻、高度尺寸小,内外座圈上的滚道是两个对称的圆弧面,滚柱与和倾弧面滚道八点接触,能同时承受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矩。本设计采用:液压缸齿轮齿条转支承。液压驱动的齿条,通过液压回路和换向阀的合适机能,可以使回转机构不装制动器,同时保证回转部分在任意位置上停住,并避免冲击。3.3.2 回转载荷的计算1、垂直载荷式中 超载系数为1.1起重量取起重力矩最大时为500主起重臂重量2000上车不回转其他部分的重量=290则 =28402、水平载荷因为水平载荷是由风吹在生物上的力,风吹在起重机上的力,重物的离心力,回转支承的啮合力所组成。由于水平力达不到的10%,按=10%,=284计算。3、弯矩M(倾覆力矩) =7.77式中 主臂重心到回转中心线距离 =1.40.21.2m主臂重心到主臂后铰点距离1.4m主臂仰角0转中心到吊臂后铰点的距离0.20m上车不回转部分的重量重心到回转中心线距离0.08m4、偏心距为 =2.74m5、考虑风力时最大工作载荷kg tm6、静态 tm7、动态 tm由起重机设计手册图2-5-12查得型号为012.30.630 调质后圆周力3.3.3 回转阻力矩的设计计算1、回转支承装置的摩擦阻力矩力计算回转支承装置轨道中心直径2、回转平台倾斜引起的阻力矩3、惯性回转阻力矩 4、风压引起的回转阻力矩式中 吊臂迎风面积回转部分迎风面积 回转部分形心离回转中心的距离5、回转时最大阻力矩+6、额定工况F的回转阻力矩当不计风力,惯性阻力矩和倾斜力矩按计算:+(+) 7、校核回转支承调质后齿轮所受圆周力为本设计中: ,合格。3.3.4 齿轮齿条设计计算1、选择材料及确定许用应力齿轮用40MnB调质,齿面硬度为,齿条用ZG35Mn调质,齿面硬度为,。取 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设齿轮按8级精度制造。取载荷系数K=1.5,齿宽系数小齿轮上的转矩取=齿数取模数齿宽,取3、 验算齿轮弯曲强度齿形系数,由式 ,安全。3.4 起吊支腿的设计计算随车起重运输车起吊工作时,主车架将受到较大的附加集中载荷,为了保证车架的强度和提高整车的起重能力,必须设置支腿。此外,支腿还对起吊作业时整车的工作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3.4.1 支腿形式的的选取通常采用H形支腿,即左右各一个支承。每个支腿各有一个水平伸缩液压缸和一个垂直支承液压缸。起吊作业时支腿外伸呈H形,行驶时收回。为保证支腿收回时不超出车辆行驶时的宽度标准,外伸时又有足够的支承距离,可将左右支腿的水平液压缸错开安放,如图所示。支腿必须与起重装置的横梁牢固连接,以保证支腿结构体系的稳定。如图3.8所示3.4.2 支腿跨距的确定由于随车起重运输车通常只有左右两个支腿,故只需确定横向跨距。确定的原则是:起重装置在臂架强度允许的起重量范围内工作时,起重车的稳定性要达到规定的要求。跨距大虽然有利于起重工况的稳定性,但过大的稳定性是不必要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因为超载时,过大的稳定性使操作人员感觉不到超载的危险,当无自动报警装置时,有可能使臂架损坏。1支撑脚 2垂直活动箱 3加强箍 4垂直固定箱 5销 6水平活动箱 7加强板8加强箍 9水平固定箱 10水平缸 11垂直缸 图3.8 H式支腿的结构支腿横向外伸跨距的最小值是要保证起重臂在侧向工作时整车的稳定性,即最大起重量和其他各重力对该侧支腿中心作用的倾覆力矩和稳定力矩处于平衡状态。跨距可由下式初选 =式中 支腿与立柱中心的距离(m);起重臂质心至立柱中心的距离(m);起重装置的工作幅度(m); 起重臂质量(kg);起吊质量(kg);不包括起重臂质量的整车整备质量(kg);动载系数,可取=1.2。mm3.4.3 支腿设计计算和垂直支撑缸缸径选取支腿压力计算和垂直支承缸缸径选取,按最危险工况考虑,即汽车的大部分车轮被支承油缸顶起,整车成为三点支承状态。若每个支腿上的压力按均布载荷考虑,有 式中 单个支腿所承受的载荷(kN);整车满载时的重力(kN)。 kN支腿液压缸的内经由 式中 为系统压力差,其中为回油背压,按一般的推荐值取。故,为液压缸效率,对于橡胶密封圈。 取 液压缸最大密封压强为 式中 液压缸最大载荷() 液压缸缸筒内径由液压缸壁厚公式 式中 原液压缸试验压力,此处 液压缸内径 强度系数,对于无缝钢管取为1 考虑壁厚公差和浸蚀的附加厚度,通常取0.0010.002,此处取。 缸筒许用应力, ,其中, 为安全系数,取 支腿液压缸的壁厚 取 =65根据活塞杆往返速度比:由起臂时间和收臂时间 支腿液压缸 按GB2348-80取标准值 3.4.4 H支腿设计计算1、活动水平箱的设计水平箱是支腿箱的主要受力构件,可以看作一横梁,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经济条件的推向高度h为 式中 按推向支撑点悬伸距离的3/5出最大合成弯矩求得的抗弯截面模量; 材料的许用应力; 腹板的厚高比,; 腹板的厚度; 腹板的高度;设计时,按下式确定 式中 临界应力,腹板不丧失局部稳定性的最大极限应力,设计时可初选 刚度系数; 材料的泊松比; 材料的弹性模量; 板边支撑情况影响系数,可取。取=1.3一般可在之间取值。 取 2、固定水平箱设计一般固定水平箱按照活动腿箱截面进行设计,为保证随车起重运输车工作中能平稳运动,一般上下间隙,横向间隙。为保证两腿箱搭接处的强度,在入口部设有加强箍,两腿箱的搭接处长度一般取活动腿箱总长的1/3,且在固定腿箱的后搭接处也设有加强箍。3、垂直腿箱设计垂直腿固定箱截面可设计成方形,在入口部亦设有加强箍。活动箱主要是保证支撑部位在受轴向力后不失稳和保证活动体有可靠的垂直支撑而设计的,结构形式是活动腿箱的上端与液压缸杆固定,活动腿箱为滑动配合,其间隙一般为。3.5 副车架主要尺寸参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东风金霸随车起重运输车改装设计【汽车类】【9张CAD图纸】【优秀】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2061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