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1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2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3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4页
自然辩证法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答题:1.1自然辩证法是什么?需要的自然基础是什么?有什么成果?答:概念: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象: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来考察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三个方面,便构成了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自然界(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客体)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界的辩证法 人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主体)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科学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内容:(1.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化自然的演化、人与人工自然的关系,作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说明。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技术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中所应用的各种方法的哲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技术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包括科学研究方法、工程技术方法、系统科学方法。 (3.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意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性质:(1,自然辩证法属于哲学学科。(2,自然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以及自然科学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自然辩证法是连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和科学技术的必要环节。 (3,自然辩证法是在科学技术实践基础上对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概括与总结,同时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在自然界以及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自然成果:1、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后被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用科学资料详细论证了,在僵化的自然观上打开了第一个缺口。2、英国地质学家赖尔,依据丰富材料论证了“地球渐变理论”,指出地球表面的一切生活条件的渐次改变,由此“地球缓慢变化、渐进作用理论”代替了由造物主一时兴发而引起的突然革命。3、德国医生迈尔,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格罗夫,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等从不同的角度几乎同时发现了“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为从哲学上论证运动不灭原理建立的科学基础。4、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的“氧化理论”,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的“化学原子论”,德国化学家维勒从无机物中创造尿素等,都为论证从无机向有机演化发展的过程提供了科学依据。5、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说明了生物界任何物种都是有产生、灭亡的历史,揭示了生物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图景。6、德国生物学家施莱登、施旺提出的“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是动植物构造生长的基础,生命现象表现为细胞按一定的规律发育生长、形成并维持生物机体的发展过程。1.2系统自然观的问题答:产生的原因:一方面,自然科学需要新自然观,这是自然观发展的内在动力;另一方面,系统自然观的产生要以与之相适应的科学工具的产生与成熟为条件。系统自然观主要讨论下面三个问题:系统自然观的产生;系统的性质;系统的演变。系统自然观的内涵和思想(特征):系统自然观是最深层最基本的内干,在于它揭示了自然系统揭示了自然系统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自然系统不仅确定这,而且会自发地产生不可预测的随机性;自然系统不仅是简单的、线性的,而且是复杂的、非线性的。阐述了自然界是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简单性与复杂性、线性与非线性的辩证统一思想。1、从存在到演化2、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3、简单性与复杂性的统一4、线性和非线性的统一。重大意义: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众的物质观、运动观、和时空观;2、它实现了从认识存在到认识演化、从认识确定性到认识随机性、从认识简单性到认识复杂性、从认识线性到认识非线性的转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认识论方面的发展。3、它注重研究自然界系统的非稳定性、无序性、多样性、非平衡性和非线性等问题,提供了研究自然界系统的性质、结构合功能及其演化方式和机制的一种新的系统思维方式,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在方法论方面的发展。(所谓的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作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性的特征。 )系统论的基本观点:1、系统定义:系统是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总体。它是自然界存在的普遍形式。包括四层含义:1、系统是由若干要素组成的。2、系统都有一定的结构,结构是系统中各种联系和关系的总和,任何物质系统的结构都是空间结构与时间结构的统一。3、系统都有一定的功能,功能是系统在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和能力。系统整体的功能主要由系统的结构决定。4、系统都离不开环境,环境指存在于系统之外的条件,是对系统有影响或作用的诸要素的集合,系统与环境的划分具有相对性。2、系统的特点:1)开放性 依据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是否存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可以将其区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2)动态性 现实的自然系统都是开放系统,都有物流,能流,信息流不断地运动,任何自然系统都有一个从孕育,产生,发展,成熟到衰退,消亡的过程,自然系统的这种运动,发展,变化过程,就是它的动态性。 3)整体性 整体性是自然系统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整体性是指系统的各个要素按一定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是诸要素的有机集合而不是各个组成要素的简单的机械加和。 4)层次性 指一方面系统有一定的要素组成,这些要素是由更小一层次的要素组成的子系统,另一方面系统自身又是更大系统的组成要素。1.3技术的本质、结构、发展动力答:技术的概念从古至今不断变化,其内涵也不断从狭义向广义延伸。从狭义来看,“技术”是指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关知识的总和。从广义来看,“技术”不仅包括狭义技术的内涵,还包括在管理、决策、交换、流通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即管理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交换方法、流通方法等。广义的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技巧、方法,它是技术活动、技术成果及其社会应用的统一体。本质:技术是人对自然界的能动的改造关系或实践的思想。所谓的技术就是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自然规律所产生的一切物质手段、经验方法和技能的总和;从本质上说,技术体现了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展现,属于直接生产力。技术作为表现人对自然能动作用的关系范畴,具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1、技术是人类社会的需要与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相结合的产物;2、技术既包含物质因素又包含精神因素;3、技术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价值负载性;4、技术是主题知识、经验、技能与客体要素(工具、机器设备等)的统一;5、技术是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既有跃迁式的产生、发展及演化过程也有累积性。技术的本质:是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改造作用。1、人对自然的能动作用即人利用和改造自然,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的,而技术就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不能缺少的工具、手段和方法。2、人能动的作用于自然的实践活动,是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实习主观的目的。3、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推动着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演化,并改变着人自身的自然。4、技术作为人对自然的一种能动关系,不仅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还表现在社会生活条件方面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过程之中。技术结构: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验形态、实体形态和知识形态三种技术活动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经验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经验、技能这些主观性的技术要素;实体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指以生产工具为主要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分为“活技术”和“死技术”;知识形态的技术要素:主要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技术知识,它是现代技术构成中的主导要素。)经验型技术结构:由经验知识、手工工具和手工性检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手工性检验技能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是农业社会的主导技术结构。按照技术要素在技术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分类:实体型技术结构:由机器、机械性检验技能和半经验半理论的技术知识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机器等技术手段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工业社会中占主导结构。知识型技术结构:由理论知识、自控装置和知识性经验技能等技术活动要素组成,并以技术知识为主导要素的技术结构。它在后工业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发展动力:1、新目标与旧技术形态功能之间的矛盾:是引起技术变革的直接动力,即技术内部的基本矛盾。社会需要是推动技术发展的原动力,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只有动过新技术设定的途径,才能转化为推动技术发展的现实力量。2、社会竞争与科学研究的推动作用:“两极分化,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残酷事实,在关系到生死存亡和切身利益的竞争压力下,人们往往会通过各种方式增强竞争实力。引进或开发新技术愈来愈成为增强竞争实力的主要途径,这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3、作为驱动力的技术世界的相干性:从技术世界的角度出发,技术世界内部的相干性也是技术发展的驱动力。技术世界是一个分层次的、开放性的巨型立体网络体系,其中的个技术形态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复杂作用机制。任何新技术形态的建构总是在技术世界中展开的,技术世界丰富的技术资源,以及纵横交错的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是新技术形态孕育和成长的“沃土”。总之,只有技术的内部矛盾因素与外部环境因素的有机结合与辨证统一,才能真正构成技术发展的现实推动力量。这三个基本动力构成技术发展的动力体系,“外驱内推”是它发展的动力机制。1.4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答: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主要表现为: 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怎么样建设:1、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2、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3、建设创新型国家,建立创新保护和鼓励机制是关键。重大意义:1、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2、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加快我国科技发展的需要,是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而实践证明,核心技术不可能引进,是靠市场买不来的。3、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可行性:1、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和研发人员总数均居世界前列,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最大优势。2、我国己经建立了大多数国家不具备的比较完整的学科布局,这是走创新型国家发展道路的重要基地。3、己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生物、纳米、航天等重要领域研究开发能力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4、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优势,中华民族重视教育,辩证思维,集体主义精神和丰厚的传统文化积累,为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路径选择。面临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上来,创新驱动经济和知识经济在我国的经济当中所占的比例还很低。我国的能源和资源利用率很低,环境污染相当严重,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教育基本上实现了优先发展,为将我国从人口大国走向人力资源强国奠定了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我国发展的需求相比,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事业还不发达,特别是在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1.5科学技术发展会导致的全球性问题答:全球性问题:是指全世界所有国家或几乎所有国家都受到实际影响,因而需要所有这些国家协同一致的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全球性。第二,综合性。第三,挑战性。鉴定是否为全球性问题的3个条件: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二、这个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三、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人对自然的巨大干涉能力,使得人与自然的矛盾更加突出。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平衡的干涉已超过了自然界的再生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不同水平的自然平衡都濒临自我修复的极限。而这种平衡的改变又明显的带来了诸多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后果,引起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下列问题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包括:人口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资源问题、工业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等。暂时性的问题相互贯通,相互影响,演变成了长远的问题;潜在性的问题进一步恶化、蔓延,成为公开性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球性的气候变化2、臭氧层的耗竭与破坏3、生物多样性的锐减4、有毒化学品的污染及越境转移5、土壤退化加速6、森林面积急剧减少。2、论述题2.1关于科学的内涵与特征答:科学内涵:(一)从科学发展史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科学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的,因而“科学” 的内涵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正如贝尔纳所说:“科学的本质是不能用定义一劳永逸地固定下来的。”科学发展的历程是继承与批判的统一。每个时代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不仅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人类进一步认识世界的基础和出发点。人类正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获得了对自然界的认识,并不断使这种认识从初级的经验形态发展到高级的理论形态,最终形成了科学。不仅如此,科学还是一种社会的、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作为一种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力量,科学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与时俱进,科学的内涵也随着人们对科学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变化。陈钧良先生对“ 科学” 这样界定:“科学是人类在对客体(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认识过程中形成的,包括知识体系、生产知识的活动、科学方法、科学的社会建制、科学精神等在内的,按一定层次、一定方式所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 我们可以从知识体系、研究活动、社会建制三个角度探讨科学的内涵。首先,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在自然界中,从宇宙星辰到地球构造、从植物动物到人类社会、从动物心理到人的思维,都有其独特的规律。人们对这些规律的认识,以及由此构成的知识体系,就表现为科学。但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叫科学,科学是知识的高级形态,只有那些理论化、系统化、具有真理性的知识,才叫科学。科学需要借助于一些概念、范畴、判断、推理、公式、原理等表述出来,科学知识的内容是客观的,逻辑形式是严密的。人类在实践中所获得的许多局部的经验、灵感的火花,由于其零碎、分散、不成体系,故不能算作科学。科学知识还必须具备真理性和深刻性,能经受严格科学实验的检验,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其次,科学是认识世界的研究活动。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规律、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在哲学史和科学发展史上,一般将科研活动里的思想和行为过程也纳入对科学内涵的理解中。科学不仅指人类已经取得的精神成果,也指人类反映外部世界、探索客观规律以获取知识的创造性过程。如果把科学知识及其理论体系看成人们生产出来的高级精神产品,科学研究就是生产这些产品的过程。在科研劳动中,科学家利用科学方法分析研究实验数据,从中总结出新的规律。科学知识在其使用和传播中,不仅不会磨损其价值,还会使其价值越来越大。再次,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贝尔纳指出:“作为集体的、有组织机体的科学建制是一种新兴制度。” 近代以来,科学几乎已形成了建制化所需要的一切基本要素科学的组织和机构、职业科学家队伍、科学学会和协会、科学的教育系统、科学与工业结合的各个环节等。今天,即使是基础科学研究,也大多注重应用前景,科学价值实现了真理性价值与实用性价值的统一。因此, 科学的建制目标和科学的规范结构都要相应地加以改变。现今的科学建制目标不仅是“扩展知识”,还应加上“首先把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学的规范结构也不仅包括默顿所提出的四种基本规范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还要求科学具有服务社会、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功能。只有把科学理解为知识体系、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建制的统一体,才能准确界定科学的内涵,反映科学的本质。这三者的完美结合,全面展现和解答了科学是什么、科学怎样产生、由谁产生、在什么社会体制下产生等问题。(二)从语汇学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科学”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获得了越来越丰富的内涵,其外延也不断得到拓展。科学最初是对“ science”的意译。“science”源自拉丁语中的“scientia”,其原意是指知识、学问。科学是认识的一种形态,它是由人们在漫长的人类社会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累积起来的,且现在还在继续累积的认识成果知识的总体和持续不断的认识活动本身。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解释是:“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今天所理解的科学,即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自然科学,形成于 16-17 世纪的欧洲科学革命,并衍生出科学的现代形式。” 既包含广义的科学概念,也包含狭义的科学概念。广义的科学指所有成系统的学问和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而不包括技术。本书所研究的科学价值,是指狭义的科学。(三)从科学与技术比较角度探析科学的内涵科学与技术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对其分别加以考察。科学是一个知识系统,科学知识系统的进步表现为科学系统向着一个“较好”的状态发生了方向性变化。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出,科学进步首先表现为知识的逐渐积累和知识量的不断增加。不同时期的科学系统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形态,它反映了人们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对自然界不同层次的认识水平。技术的概念从古至今不断变化,其内涵也不断从狭义向广义延伸。从狭义来看,“技术”是指人类为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效率和效果而积累、创造并在实践中运用的各种物质手段、工艺程序、操作方法、技能技巧和相关知识的总和。从广义来看,“技术”不仅包括狭义技术的内涵,还包括在管理、决策、交换、流通等领域的技术问题,即管理方法、决策方法、计划方法、组织方法、交换方法、流通方法等。广义的技术不仅仅意味着技巧、方法,它是技术活动、技术成果及其社会应用的统一体。科学与技术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二者的区别在于:科学属于认识论范畴,其目的在于认识世界;其发展方向主要是从实践到理论,重点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等问题。科学成果表现为知识形态,并通过概念、原理、假说、定律等逻辑形式展现出来;科学的评价标准是对和错,科学所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是间接的。科学理论一旦建立,人们只承认创立者的优先权和发现权,作为知识成果的科学理论,则属于全人类。反之,技术的发展方向一般是从理论到实践,侧重于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等问题,其目的在于改造世界。技术成果既有知识形态的(如专利等),也有物质形态的(如工具、器械、设备等);对技术成果的评价主要看经济社会效益。技术成果具有专利权,社会不仅承认技术的发明权,还承认发明者的专有权和独占权。科学与技术不仅相互区别,还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技术进步主要依靠传统技艺的改进和新经验的积累而缓慢前进,科学则主要靠人民群众的知识积累和少数科学家的科学实验发展起来。科学是技术的前提和理论基础,对技术具有指导性作用科学为新技术思路的产生提供直接理论源头;科学研究为技术活动提供实验对象和分析方法;科学进步为技术发展培养人才;技术活动的成果要由科学来评估和检验。同时,技术对科学有巨大的反作用技术应用的前景为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和挑战;应用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精密的仪器设备,使科学家能更深入、细致地观察自然现象;技术应用的经济效果为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与技术已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本质特征:(一)立场的无阶级性科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发展也是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完善。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科学并不依赖于特定的经济基础,也不为特定的经济基础辩护。当然,科学的发展也要受经济基础制约,不同阶级的世界观和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对科学发展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这里所讲的无阶级性,是指科学是经实践检验并被证明为真理的知识体系,它可以被社会各阶级的人发现、利用和继承。自然科学既无国界,也无阶级和民族界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二)内容的可检验性科学的客观真理性,在于它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有科学知识都坚持用物质世界自身来解释世界,不承认任何超自然的、神秘的东西。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无一例外都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是经过严密逻辑论证和反复实践检验的。科学是对客观世界真实、准确的反映,而不是虚幻、歪曲的反映。科学理论不是笼统的、有歧义的一般性陈述,而是确定的、具体的命题,它能在可控条件下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对科学理论的真与伪、正确与错误、全面与片面的评价,应有客观的实验依据。 可检验性要求对科学理论所涉及的内容给予明确解释,并推导出特定的可检验的实验事实,将理论推导出的数据与实验中得到的结果相比较,进行实验检验。如果科学理论不具备逻辑的自洽性或经受不住实验检验,就会被修正或淘汰。科学的真理性,正是由其可检验性加以保证的。(三)效益的间接性科学的社会效益体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科学知识,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科学作为生产力的要素,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技能、优化生产资料、提升管理效能,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物质文明发展。但相对于技术来说,科学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其作用往往具有间接性。一般来说,这个过程要经历一个“由科学到技术再到生产”的发展阶段。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社会效益具有间接性。(四)内涵的多维性科学理解为知识体系、社会活动、社会建制的统一体。科学的内涵进一步拓展,除前面所讲的三方面外,很多学者将科学文化、科学方法、科学的精神气质也纳入对科学内涵。科学是一种文化。他们从人类文明史的视角,指出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知识生产方式和精神创造方式,是人类文化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还有学者认为,科学是一种方法。他们从认识论角度指出,科学的本质在于追求真理,科学方法即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运用数学方法与理性思维,形成科学概念和科学理论的一种独特的认识方法。科学方法中的实证方法、理性方法和臻美方法,都能很好地运用于各个领域。还有学者认为,科学是一种精神气质。作为一种社会事业的科学,不能仅仅以盈利为目的,科学的社会建制会从科学家的社会角色、科学共同体的规范结构等方面全面协调科学与社会的关系,展现科学活动的文化价值和对人类文明的推动作用。默顿认为,科学的精神气质包括四种作为惯例的规则普遍性、公有性、无私利性和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的精神气质不仅维护了科学共同体的稳定秩序,保障了科学自身的长足发展,它还符合人类社会普遍认可的道德标准。它内化为科学家的良心,有助于推进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它也成为人们对科学内涵理解的一个重要方面。可见, 科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涉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多维性。(五)逻辑的严密性科学作为一种认识活动,有其特殊的认识手段(科学仪器、实验设备等)和认识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归纳演绎法等)。科学作为认识成果,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即由基本概念、基本定律、科学事实、科学假说以及由逻辑推理和实验检验建立起的科学理论等构成。科学理论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相对正确的认识,是经过逻辑论证和实验检验并由一系列概念、判断和推理表达出来的知识体系。科学理论是从基本科学概念和基本科学定律出发,借助推理规则和辅助假设,推演出的由一系列定律或结论构成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在这个逻辑体系中,包括三个基本的知识元素基本概念,联系这些概念的判断( 即基本原理、基本定律),由这些概念、原理、定律推演出来的逻辑结论(即各种具体的规律和预见)。科学理论是科学成果的系统体现,零散的知识堆积在一起不能成其为科学理论。科学理论必须具备系统性、完备性、逻辑性和自洽性,必须通过明确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和严密的证明加以表述。科学理论既是科学活动过程的高级阶段成果,又是形成新的科学认识的起点。科学理论不是凝固的、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发展的。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科学理论的客观真理性、逻辑严密性、系统全面性和理论完备性都会面临种种挑战,这种挑战也进一步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正如列宁所说,认识是思维对客体的永远的、没有止境的接近。新的科学理论,只会在逻辑上更严密,在内容上更符合经验事实。因此,逻辑严密性是科学理论的重要特征。2.2结合大家科研体会科学理论对提升个人修养的作用。答:科学理论是见过实践检验的系统化的科学体系、是由科学概念、科学原理以及对这些概念、原理的理论论证所组成的体系。科学理论建立方法: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有多种方法,其中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公理化方法、逻辑的和历史的相统一的方法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是将科学研究已经获得的结果(概念、原理、规律等),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抽象到具体的上升过程加以系统化,从而构造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方法。,应用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构造科学理论体系时,需要遵循下述方法论原则:第,上升起点的简单性。即构成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或初始“细胞应是简单的抽象规定,如电磁学中的电荷、电势等。它是最简单、最原始、最抽象的独立要素,但它并不是主观随意确定的、空洞的抽象,而是反映对象共有的一般属性和关系,是真实的东西,从而蕴含着发育为最复杂、最高级、最具体的完整“机体”的一切胚芽。第二,上升过程的层次性。即上升过程的内在逻辑机制按序展开。从起点开始,思维程序应从简单内容到复杂内容,从较低层次上升到较高层次,从抽象规定推演到具体结果,依次展开,不能跳过中间环节和相邻层次。每上升一步,初始“细胞”便以扬弃的形式包含在上升的结果中,而结果又包含着进一步上升的机制,直至理论体系的建立。第三,上升结果的具体性。它不是对“感性具体”的简单复归,而是把它当作一个“精神的具体”在思维中完整地复制出来,这种具体是客观现实内容和主观思维形式的统一。因此这种上升过程不能局限在纯思维领域凭借逻辑演绎来推导和证明上升的结果,还需“不断接触现实”,补充实际例证,并用科学事实来验证每一步上升结果的真理性。这就是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不仅仅是一个演绎过程,而且也是一个综合过程,这是科学的上升法不同于纯粹演绎法的地方。2、公理化方法:构建科学理论体系是该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重要作用之一,它是从尽可能少的基本概念、公理、公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规则,推导出一系列的命题和定理,并依次排列建立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满足条件:1、无矛盾性2、完备性3、独立性。3、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所谓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客观发展过程,也可推广为人类对它的认识的发展过程。所谓逻辑,是指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亦即历史的东西在理性思维中的再现。所谓“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指历史的东西是第一性的,是逻辑的客观基础;逻辑的东西是第二性的,是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