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针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腹针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腹针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腹针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腹针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腹针疗法常用的经穴,腹部的腧穴虽然很密集、很多,在腹针治疗中,选用很少的腧穴来治疗广泛的疾病,是特效腹针疗法的特点之一。腹针治疗共选用22个腧穴,其中十四经穴17个,经外奇穴1个,新穴4个。腹针选用的腧穴数量少,便于学习,更便于术者掌握,更有利于推广和普及这一有效的针灸技能。,1,(一)任脉的腧穴,1中脘(RNl2)胃腹募穴;八会穴之腑会;任脉、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交会穴;手太阴肺经起点。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吞酸、腹胀、食不化、泄泻、黄疸;咳喘、痰多、失眠、癫狂等。中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口部;八廓取穴中脘主心与小肠。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或不同程度浅刺。,2,2下脘:足太阴脾经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食谷不化、呕吐、泄泻、虚肿、消瘦。下脘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颈部之第七颈椎。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深刺。,3,3、水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九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浅动、静脉网。深层有第九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反胃、呕吐: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腹针用其治疗水肿,并治疗软组织的肿胀、充血、水肿,水分亦具有镇痛作用。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4,4神阙,定位:在腹中部,脐中央。解剖:皮肤一结缔组织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胸神经前支的分支。主治:传统主治腹痛、久泻、脱肛、痢疾、水肿,虚脱等。神阙穴腹针用于定位。操作:禁针;可灸。腹针用灸治,可壮元阳。,5,5气海,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一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脐周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阳痿、遗精、闭经、痛经、崩漏、带下、阴挺、疝气;中风脱症、虚劳赢瘦等。气海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腰部。操作:传统针刺10一20寸;可灸。孕妇慎用。,6,6、关元:小肠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主要布有第十二胸神经前皮的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分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虚劳赢瘦、中风脱症;阳痿、遗精、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带下、不孕、遗尿、小便频数、癃闭、疝气;腹痛、泄泻;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关元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下腰、骶部;八廓取穴关元穴主肾与膀胱。操作:传统针刺1020寸;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7,7中极:膀胱腹募穴;足三阴经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白线一腹横筋膜,再深为腹膜外脂肪一腹膜壁层。浅层有骼腹下神经的前皮支和和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骼腹下神经的分支,骼腹股沟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癃闭、遗尿、尿频、月经不调、带下、痛经、崩漏、阴挺、遗精、阳痿、疝气等。操作:传统针刺10一15寸。需在排尿后针刺;可灸。孕妇慎用。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8,8商曲: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下脘穴旁开05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脏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淡动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泻、便秘等。商曲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颈部。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9,9、石关: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3寸建里穴旁开05寸。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主治:传统治呕吐、腹痛、便秘;不孕等;石关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颈部。操作:传统针刺10l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或浅刺。,10,10、阴都: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上腹部,中脘穴旁开05寸。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脉,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上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七、八、九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主治:传统主治腹痛、腹胀、便秘;不孕等;阴都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头部-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不同程度浅刺。,11,11、气穴:冲脉交会穴,定位: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关元穴旁开05寸。解剖:针刺层次为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浅层布有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及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腹壁下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第十、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相应的肋间动、静脉。主治:传统主治月经不调、带下、经闭、崩漏、小便不利;泄泻等。气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腰骶部。操作:传统针刺10I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12,(三)足阳明胃经的腧穴,12滑肉门定位:在上腹部,水分穴旁开2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一腹直肌鞘后壁。浅层布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八、九、十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胃痛、呕吐、癫狂。滑肉门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肩都操作:传统针刺0812寸;可灸。腹针可选中、不同程度浅刺。,13,13、天枢:大肠腹募穴,定位:在腹中部,神阙穴旁开2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和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泻、痢疾;癥瘕、月经不调、痛经等。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深刺。,14,14、外陵,定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阴交穴旁开2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及腹壁浅动、静脉。深层有第十、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腹痛、痛经、疝气等。外陵穴腹针定位相当于人体之髋部。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不同程度浅刺。,15,15、大巨,定位:在下腹部,石门穴(脐中下2寸)旁开2寸。解剖:同外陵穴。主治:传统主治小腹胀、小便不利、疝气;遗精、早泄;惊悸不眠。操作:传统针刺10l5寸;可灸。腹针用中刺。,16,16、水道,定位:在下腹部,关元穴旁开2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直肌鞘前壁一腹直肌。浅层布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的前支和第一腰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第十一、十二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肋间动、静脉,腹壁下动、静脉分支或属支。主治:传统主治水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痛经、不孕、疝气等。操作:传统针刺10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17,(四)足太阴脾经的腧穴,17大横daheng(SPl5)阴维脉交会穴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薄氏主张距脐中35寸。解剖:皮肤一浅筋膜一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浅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外侧皮支和胸腹壁动、静脉的属支,深层有第九、十、十一胸神经前支的肌支和伴行的动、静脉。主治:传统主治泄泻、便秘、腹痛等。大横穴腹针八廓取穴左大横主下焦。右大横主肝胆。操作:传统针刺10一15寸;可灸。腹针可选中刺或深刺。,18,新穴:,1上风湿点:水分穴旁开2.5寸上0.5分。主治:肘关节疼痛,肘臂麻木,屈伸不利,网球肘等症。2上风湿外点:水分穴旁开3寸主治:腕关节炎,手关节活动不利,麻木等症。3上风湿上点:下脘穴旁开3寸。主治:手腕及手指僵直、活动不利,麻木等症。4下风湿点:气海旁开2.5寸。主治:膝关节疼痛、鹤膝风、膝关节活动困难。5下风湿内点:气海旁开1.5寸。主治:膝关节内侧疼痛、无力、活动困难等。6下风湿下点:石门穴旁开3寸。主治:小腿外侧疼痛,无力、活动困难等。,19,20,21,22,五实用腹部微针疗法介绍,现在临床实用针刺技术已不单纯是在手法及对症治疗上的简单复制了,它实际上是一门综合智慧与操作技术掌控能力在治疗过程中达到一种“形”“神”互动完美瞬间的具体体现过程了,腹部针灸是建立在传统中医理论上的一种全新的微针疗法,其通过针刺腹部的特定腧穴对人体机能进行有序化的调整,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腹部微针疗法本着中医“治病必求于本”的基本原则,在治疗上强调整体的调理,从平衡五脏气血,疏通经脉入手加上病灶部位的定位针刺治疗。由内到外整体综合治疗疾病。近十几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腹部微针疗法的治疗范围广,疗效稳定,方法简单,便于操作,且安全无痛,因此深得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及患者的青睐。,23,针灸是中医临床使用的基本技法之一。临床医生只需几根银针施术于患者身上便能取得立竿之影的治疗效果,这一神奇的特点使中国针灸术在国外广受关注及推崇。但传统针灸术强调针刺后酸,麻,胀痛的感觉(即让患者得气),这也使得许多病人难以接受,而几百个穴位及复杂的针刺手法又让从医者难以掌握。相比腹部的微针疗法,就解决了上述患者惧针及医生难于掌握的弊端了。,24,腹部微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基础上产生的新的针刺疗法,它继承了传统针灸术疗效快,适应范围广等优点,与传统针法相比,它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简便易学,传统针灸穴位有三百多个,且手法复杂,实用腹针仅采用了腹部二十六个穴位,且手法简单便于掌握。2、安全无痛(或微痛)实用腹针采用微细针且施术于人体腹区的浅层。从西医解剖来看我们大多数人的腹部皮下脂肪层和其它各部位比又是最厚。微针浅刺病人无痛,易于接受,不会发生滞针,晕针,折针的事故。另外,从操作上讲腹针刺入最深部位也仅到达腹肌层,绝不允许刺入到腹腔,因此不会伤及脏腑,也不会有酸,麻,胀痛感,故十分安全。3、易于操作,不论何种疾病治疗时,只需暴露腹部,针后将腹部遮盖即可,不用病人暴露其他部位。,25,实用腹部微针疗法临床治疗应用广泛,对一些老年病,慢性病的治疗如:颈、腰椎等退行性改变疾病,慢性劳损性疾病,增生肥大性关节炎,腰肌劳损,中风后遗症,前列腺疾病,早衰,性腺机能衰退等的调理。非感染性及部分感染性疾病,如:红眼病,中耳炎,上感,鼻炎,面瘫及反复性的泌尿系统感染,盆腔炎等。另外对内分泌系统的紊乱或衰退引发的:更年期综合征,性功能障碍,黄褐斑,暗疮,肌肉松弛以及由于各种压力导致的疾病的窗口期“未病”亦即西医所谓的“亚健康”更有着神奇的效果。另外,对一些免疫系统疾病及怪病,均有着很好的治疗作用,此不一一例举。,26,六【特效无痛腹针疗法特点】,无痛:腹针一般不要求针感,用针较细(直径0.150.20毫米),入针较浅(约35分),不捻转不提插,所以无痛且容易掌握;特效:对脏腑调理可达到匪夷所思的效果,如糖尿病引起的水肿、女性手脚冰凉、癌症手术后恢复、妇科病、各类痛症、亚健康调理等均可达立竿见影的效果;安全:腹针针刺深度在皮下浅筋膜,深至不过腹横肌,按照老师所讲要求操作不会出现任何问题,所以成为了全世界最安全的针法之一。,27,天地针组成及适应证,天地针是一组腹针常用处方,由中脘、关元组成。腹针以神阙为中心,中脘为天,关元为地。中脘是胃之募穴,胃与脾相表里,有水谷之海之称;关元是小肠募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二穴合用可调补脾肾。,28,引气归元的组成及适应证,引气归元由中脘、下脘、气海、关元4穴组成。中脘、下脘理中焦,调升降,且因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故兼有主肺气肃降之功能。气海为气之海,关元培肾固本,而肾又主先天原气,因此4穴含有“以后天养先天”之意,故名引气归元。主要功效为治心肺,调脾胃,补肝肾。,29,腹四关、调脾气、风湿点的组成及适应证,腹四关由滑肉门、外陵左右共4个穴位组成,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使气血上输下达作用,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的四个穴位。临床用于治疗全身性疾病,与引气归元或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