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文摘要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熔岩基质上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对亚气生蓝藻 的种类组成特征与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对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标本馆馆存的1 0 6 号采自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 上的亚气生蓝藻进行鉴定和对相关采集记录分析后,共鉴定出蓝藻植物5 0 种,隶属于6 科1 5 个属。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蒙古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因此这一课题有其特殊 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 本底资料。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阿尔山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 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编制了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 索表。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本文分析了阿尔山亚气生蓝藻种类的组成特 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在进一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 阿尔山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普通念珠藻和小真枝藻对恶劣环境的适应 能力强于其它蓝藻,可以尝试利用它们在积累有机质、涵养水分等方面的生态作用,在 火山熔岩的拓殖中,将其作为先锋植物。 关键词:亚气生蓝藻;火山熔岩台地;阿尔山;内蒙古 a b s t r a c t i nt h i sp a p e rw es t u d i e dt h es p e c i e sc o m p o s i t i o no fs u b - - a e r i a lb l u e - g r e e na l g a eo nl a v ao f a e r s h a n ,a n d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a n ds p e c i e sc o m p o s i t i o n w e r ea l s o d i s c u s s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g a t h e r i n ga n dr e c o r d i n ga n da n a l y z i n gt h e1 0 6p i e c e so fs u b a e r i a lb l u e g r e e na l g a eo n l a v ao fa c r s h a n , w h i c hb e l o n g st os a m p l eh a l lo ft h es c h o o lo fl i f e ,n o r t h e a s t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t h er e s u l ts h o w st h a tt h e r ea r e5 0s p e c i e so nl a v ao fa e r s h a n w h i c hb e l o n gt o6 f a m i l i e s ,1 5g e n e r a t h es t u d yo ft u x o l o g ya n de c o l o g yo fs u b a e r i a lb l u e - g r e e na l g a eo fn e i m e n g g uw a s c o m p a r a t i v e l yd e f i c i e n ti nt h ep a s t a sar e s u l t ,m yr e s e a r c hw i l ls u p p l yd a t a t o s t u d yt h e p a r t i c u l a rf u n c t i o no fs u b a e r i a lb l u e - g r e e ni nt e r r e s t r i a le c o s y s t e m i n t h i s p a p e rt h es p e c i e s c o m p o s i t i o no fs u b a e r i a lb l u e g r e e na l g a eo nl a v aw a sr e s e a r c h e d ,a ni n d e xo ns u b a e r i a l b l u e - g r e e na l g a ew a sc o m p i l e d i na d d i t i o n ,t h er e l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s p e c i e sc o m p o s i t i o n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f a c t o r sw a r ea l s od i s c u s s e da n da n a l y z e d a f t e rad e t a i l e dc o m p a r eo ff r e q u e n c i e s o fs e v e r a ls p e c i e s ,i ti sd i s c o v e r e dt h a tn o s t o cc o m m u n ea n ds t i g o n e m am i n u t u mh a v em o r e e x c e l l e n t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a nt h eo t h e r st og r o w0 1 1l a v ao fa e r s h a n t h e ye n h a n c et h e w a t e r - h o l d i n gp o w e ro fs o i la n da r eg o o ds o u r c e so fo r g a n i cm a t t e r , t h e r e f o r ew ec a nr e a c h t h ec o n c l u s i o nt h a tn o s t o cc o m m u n ea n ds t i g o n e m am i n u t u mc a nb ec o n s i d e r e da sap i o n e e r i nt h ei m p r o v e m e n to f l a v a k e yw o r d s :s u b - a e r i a lb l u e g r e e na l g a e ;o nl a v a :a e r s h a n ;n e i m e n g g u i 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 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 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东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 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显笙渔日期:趔】:王:翌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东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 文的规定,即:东北师范大学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 交学位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东 北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谗本筮盘指导教师签名:磋盟皇薹 日 期:之z ,玉,彩日期:2 2 :垡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后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电话: 邮编: 引言 一、蓝藻分类学的研究现状 藻类是一类具有叶绿素、营自养生活、植物体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生殖器官是 单细胞的、用单细胞的孢子或合子进行生殖的低等植物。蓝藻植物是在自然界的各种环 境中普遍存在的自养生物,是一种极其古老而原始的原核生物,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 据考证,大约在3 5 3 3 亿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蓝藻。蓝藻的分布极广,高山、海洋、 悬崖峭壁、两极、赤道、土壤、树皮等等,都有蓝藻的踪迹。蓝藻的形态多样,有单细 胞的、群体的、丝状的、囊状的等等,大小差别也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的构 造都十分简单,都没有真正的根茎叶分化,无细胞核和质体分化,这与高等植物明显不 同。 近百余年来,很多学者对蓝藻分类系统提出了各自的观点,这些观点多是从现在生 存在地面上蓝藻类的形态体制的简单和复杂,以及它们间的异同点作为出发点的。还有 一些学者认为,蓝藻分类系统的依据应该配合蓝藻类的化石资料,即古代的化石蓝藻类 从远古的地质时代出现后其遗体埋藏在不同地层中的序次。各家对于蓝藻分类系统的 见解,虽有不少出入,但基本上以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化石蓝藻资料的研究进展 为依托。蓝藻的分类系统理论在不断的探索与探讨中发展,并将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飞 跃日益改进与成熟。 由于蓝藻植物体微小不易观察,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形态 又是千差万别,所以关于蓝藻的分类现在还不完整。现存蓝藻分类系统所采用的标准一 般是根据各属种之间形态上的差异进行比较观察,如异形胞的有无、胶被的颜色及形态、 细胞极化、藻丝分化、细胞的形态等等,当然要更全面地了解藻类的系统演化情况,还 必须了解蓝藻化石在地质史上发展过程中的演化情况。我国蓝藻植物分类及区系调查起 步较晚,在1 9 3 0 年以后才在全国组织人力、物力有计划地进行这方面的工作。依据细 胞及植物体由简单到复杂以及在地质史中化石出现的顺序,我们把蓝藻门蓝藻纲全部属 种归属为三个耳,即:色球藻目、段殖体藻目和管孢藻目嘲。约有5 0 个属,1 5 0 0 种。 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从事藻类分类及相关研究的工作者必将 更深入地进行蓝藻的分类,越来越多的蓝藻新种必将被不断发现,蓝藻的分类也将越来 越完善。 迄今为止,国内对蓝藻植物的研究多集中于对某个属种的报导,对特定陆地生态系 统中蓝藻的专门研究较少,而对于阿尔山陆地生态系统中火山熔岩这一特殊基质上蓝藻 的分类学研究尚无人企及。 二、蓝藻的生态学研究概况 蓝藻在自然界当中分布十分广泛,在各种环境中都普遍存在,虽然林奈时期的人们 1 对它投以极大的关注,但对于藻类植物的生态作用却研究甚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 的不断进步,藻类的生态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早期v o r o n i n ( 1 8 8 0 ) 通过对水生的 罗氏金光藻进行观察,发现了光照与藻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随即人们发现了蓝藻群落 的存在,发现了浮游生活的藻类植物对环境的变化有指示作用,发现了藻类的生物检视 作用,并用这种方法对环境变化进行定性、定量化的研究。 由于蓝藻自身一些生理生化的特点,他们往往是贫瘠土壤的先锋植物,在土壤区系 的建立过程中和腐殖质的积累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土壤的形成和熟化。其 主要作用表现为几个方面。1 :、它们能向体外分泌以多糖为主的物质,从而粘结沙粒 和土壤颗粒,形成藻结皮;、蓝藻有助于保持土壤湿度;、蓝藻在氮的合成方面有 重要的贡献。总之蓝藻在固定沙丘、促进沙漠土壤化、防止土壤流失等方面起到重要的 作用。我国对陆生蓝藻生态学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近十年来取得了一定成果。洪英 等人( 1 9 9 2 ) 对柴达木盆地荒漠土壤藻类群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报道;周志刚( 1 9 9 5 ) 对 沙漠结皮藻类生态进行了报道“1 ,从藻结皮的含水量、藻结皮对温度的影响、对土壤p h 的影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测量,其测量结果表明藻类对流沙的固定作用很 大,在理论上给藻类在固沙工作方面指明了方向;另外胡春香等在2 0 0 0 年、2 0 0 1 年、 2 0 0 2 年对沙漠藻类结皮的种类组成和分布及藻结皮对固沙植被的影响进行了报道”1 1 。 在对蓝藻结皮的研究过程中,这些学者从藻类组成、藻结皮结构和藻结皮功能等方面进 行了探讨,并且在实验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将石蜡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 技术相结合,从微观角度对结皮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荒漠藻结皮的一些特征。荒 漠藻结皮明显地成层分布,藻类与沙砾总是交织在一起,没有单独的藻丝层,其优势种 以n o s t o cs p 、s c y t o n e m a j a v a n i c u m 等抗性强、固氮能力大的种类为优势种,聚集能力 强的m i c r o c o l e u s 、p h o r m i d i u m 属种在结皮中间,总之,荒漠藻与基质间的结合方式直 观地揭示了数毫米的藻结皮抵抗强大风沙、增加地表径流的根本原因,荒漠藻在微米间 的精细分布说明了荒漠藻不仅在代谢生理方面,而且在生态位方面也具有相应的策略。 土壤藻的这些特征对微藻固沙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启示。 总之,在本世纪初,有关藻类的一些术语如生物层、藻席、生物组合、蓝藻种群、 蓝藻群落、蓝藻植被等不断被提出,蓝藻的形态学、分类学和分布学都已取得了大量成 果。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微藻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已取得一定进展,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 代后,已有4 0 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藻类生态学方面的研究,但大部分对生长于地表 之上的贬气生蓝藻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而我国对亚气生蓝藻的研究起步则较晚。 三、蓝藻与人类的利害关系 蓝藻植物在地球上分布极广,和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 绝大多数蓝藻植物含有色素,能够利用太阳光制造有机物质,海藻每年生产的有 机总碳比陆生高等植物生产的有机总碳约高7 倍之多。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是大气中 氧的极其重要的来源。基于对蓝藻应用前景的展望,如果能够建立起以稻藻为主的农业 生态模式,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蓝藻中的地木耳( n o s t o cc o m m u n e ) 、发菜( n o s t o e f l a g e l l i f o r m e ) 、海雹菜 ( b r a c h y t r i c h i ab a l a n o 等都能作为食料,而且发菜还是东南亚国家的珍贵食品。目前螺旋 藻作为食品的培养已在国内外形成高潮,如墨西哥具有世界上最大的生产螺旋藻工厂, 每天可产1 2 吨,每年生产藻类蛋白3 0 0 吨左右;其他国家,如泰国、德国、印度等 都在大量培养。我国的螺旋藻培养工作也在广泛开展“”。 生活在江河湖海、塘堰水库中的浮游藻类,是一些鱼、虾、贝的天然饵料,即 使那些不直接以藻类为饵料的经济水生动物,它们所食的浮游动物或其他小型水生动 物,也是直接或间接以藻类为饵料。浮游藻类是水生生物链最基础的一环,人们称为“原 初生产”。因此,水体中浮游藻类的丰富程度可以决定鱼或其他经济水生动物的产量。 我国以以鱼腥藻作为饲料的研究已取得了多项成果。 利用固氮蓝藻的提取液浸种和喷雾处理春小麦、玉米、水稻等,可提高产量 7 1 0 。固氮蓝藻具有固氮酶,能够固定不能为绝大多数生物所利用的空气中的氮气, 把游离氮转化为有机氮,因此蓝藻植物可以改良土壤、使作物增产。针对我国农田普遍 氮肥不足的状况,黎尚豪提出在稻田放养固氮蓝藻为晚稻补充肥料的设想,通过从稻田 选育优良藻种、切实可行的生理调控和大量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反复实践,终于在晚稻田 放养固氮蓝藻获得成功,达到使晚稻田增肥、提高产量的目的。一般利用固氮蓝藻作为 肥源,提高稻产量可达1 5 。该研究迅速在大江南北得以推广,1 9 7 7 年施用近1 0 万亩, 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化石藻类对分析地层和研究沉积等方面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蓝藻类的化石 研究,早在1 9 5 0 年左右就被古生物学者加以极大的重视了,目前,从地面上各国地层 中发掘出来已定名的、可以比较肯定的化石蓝藻标本,己达1 0 0 种以上。在这些化石标 本中,从前寒武纪中发掘出来的,不但属种多,而且占这个地质时代化石标本中的绝对 优势。前寒武纪这个地质学名词,由于保存着大量蓝藻化石的原因,已被人们公认这个 地质时代为蓝藻类世纪“1 。 在医药方面,临床试验表明:螺旋藻粉对肝病( 肝炎,肝硬化) 、慢性胰腺炎、 糖尿病、青光眼和白内障等都有有益的效果。并且,螺旋藻粉由于可消化性高,因此营 养性能可得到增强。 在淡水池塘、养鱼场所及湖泊中,有些蓝藻如铜绿微囊藻( m i e r o c y s t i s a e r u g i n o s a ) 、水华鱼腥藻n a b a e n a f l o s a q u a e ) 等能产生毒素,它们在自然环境中通常形 成一个混合群体,在各种各样生态条件的刺激下( 如淡水生境的富营养化) ,大量繁殖, 集聚水面,形成水华。蓝藻水华对饮用水体的最大危害是产生有毒分子,包括神经毒素 和肝毒素。这些毒素不仅造成野生和饲养动物的死亡,而且通过食物链引起人类多种急 性和慢性的致病效应。另外蓝藻在墙壁、水沟、湿地等也造成一定的污染。 不难看出,藻类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等很多方面都与人类密切相关,因此更需 要我们对其进行鉴定,从种类及生态分布方面了解蓝藻,趋利避害,充分地利用它为人 类造福。 3 四、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所选的实验基地阿尔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大兴安岭中段,是全 国纬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该地火山喷发时,炽热的岩浆奔涌而出,凝固后形成千姿百态 的火山熔岩地貌。本文即在火山熔岩采集藻类标本,通过对该地亚气生蓝藻的实地考察 及对所采藻类标本的实验室鉴定、种类分析,总结在火山熔岩这一特殊基质上的陆地生 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生态特征,探讨影响其种类组成、生态特征的生态因 子。 阿尔山火山群是中国第七大活火山群,火山遗迹规模较大,保存完整,是天然的火 山博物馆,国家已正式批准建立阿尔山火山温泉国家地质公园。目前,国内学者对内蒙 古亚气生蓝藻的分类及生态研究较少,对阿尔山亚气生蓝藻的研究极少。因此这一选题 有其特殊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在对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阐明了阿尔山以火 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并初步研究了阿尔山亚气生蓝 藻种类的组成特征与其陆地生态系统中相关生态因子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亚气生藻类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详细功能提供了本底资料。同时,通过比较所鉴定各属的频度,分 析了阿尔山以火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藻类的种类组成规律及影响此 规律的因素,在迸步比较几种蓝藻的频度后,推测在阿尔山的火山熔岩台地上普通念 珠藻和小真枝藻在涵养水分、积累有机质和固土固沙方面的生态作用强于其它蓝藻,其 先锋拓殖作用显著。 4 第一章技术途径与研究方法 1 1 实验基地的选择 阿尔山隶属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地处大兴安岭脊中段,被呼伦贝尔、锡林郭勒、 科尔沁、蒙古四大草原所环抱。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蒙语意为“热的圣水”。1 9 9 6 年设立县级市,是一座新兴的边境旅游疗养城市。是内蒙古东部旅游热线的精华之地, 是呼伦贝尔一兴安草原生态游的重要支撑点。是联合国规划的中国阿尔山一蒙古乔巴山 铁路的交汇处,是拟建的两伊铁路的汇合处,并将成为中、日、韩等东北亚连接欧洲的 捷径。阿尔山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 阿尔山海神圣泉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 a 级景区,阿尔山被国家滑雪协会认定为国家 滑雪队训练基地,2 0 0 5 年阿尔山市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总面积7 4 0 8 7 平 方公里,总人5 6 万。地理坐标为东经1 1 9 。2 8 一1 2 1 。2 3 ,北纬4 6 。3 9 - - 4 7 。3 9 7 ,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寒冷湿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年平均气温一3 2 。c , 年平均降水量4 4 8 8 毫米,平均海拔1 1 0 0 米。阿尔山植被覆盖率为9 5 ,森林覆盖率 6 4 ,境内峰峦叠嶂,群山拱翠。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绝佳的生态旅游环境 使阿尔山成为“天然氧吧”、“避暑胜地”。古老频繁的火山运动为阿尔山造就了世之罕 见、闻名遐迩的功能性矿泉群和奇特的火山熔岩地貌,7 6 眼温泉群星璀璨,7 个高位火 山口湖云蒸霞蔚,数十个火山堰塞湖碧波荡漾,樟松林溢绿流翠,玫瑰峰姿态万千,石 塘林幽深恬静,中蒙界河哈拉哈河源远流长。阿尔山火山群又称哈拉哈火山群,是大兴 安岭地区重要的火山群之一。火山群集中的区域面积达3 5 0 0 平方公里, 其中有5 0 余 个火山锥,上百个火山丘,7 个高位火山口湖( 天池) ,数十个熔岩堰塞湖,著名的有松 叶湖、杜鹃湖、乌苏浪子湖、鹿鸣湖等,以及多姿多样的熔岩地貌。 本论文选择内蒙古阿尔山作为实验基地,在火山熔岩上采集藻类标本,通过对该地 亚气生蓝藻的实地考察及对所采藻类标本的实验室鉴定、种类分析,总结在阿尔山以火 山熔岩为基质的陆地生态系统中亚气生蓝藻的种类组成、种类组成特征,分析影响其种 类组成和种类组成特征的生态因子。 1 2 实验材料与设备 1 2 1 实验材料:采自内蒙古阿尔山的亚气生藻类标本1 0 6 号。 1 2 2 仪器设备:光学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眼科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培养 皿。 1 2 3 实验药品:蒸馏水,二甲苯,香柏油 5 1 3 实验方法 1 3 1 标本采集方法 在2 0 0 4 年8 月藻类生长季节中,在阿尔山的火山熔岩上用无菌小铲采集藻类标本, 大约每隔l o 米选取一个样方( 4 c m 2 左右) ,用无菌铲直接刮取,连同其生长基质( 如岩 石、土壤等) 一起装入牛皮纸袋中,置于阴凉处干燥保存。 1 3 2 种类鉴定方法 ( 1 ) 将标本先置于实体镜下观察,将有蓝藻生长的标本小块放入培养皿中用蒸馏水 浸泡数小时。 ( 2 ) 用镊予或解剖针挑取针尖大小的藻团,置于载玻片中心,滴加一滴蒸馏水,盖 上盖玻片,轻轻按压后置于光学显微镜下镜检。 ( 3 ) 对所观察到的蓝藻进行描述,并查阅检索表,作记录。对新种则写出特征描述, 并画图。 ( 编写内蒙古阿尔山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表。 1 3 3 生态研究方法 ( 1 ) 将每一标本号所记录的藻类进行分类整理,以亚气生蓝藻的属为单位,1 0 6 号 标本为样方总数,统计每一属出现的次数( 即每一属出现的样方数) 及频度。比较丝状 体蓝藻和球状体蓝藻各自的出现次数及频度。从气候、基质等方面分析所得结果的生态 原因。 ( 2 ) 统计各种亚气生蓝藻的频度,将其中几种频度较大的种类作对比,分析频度大 的种类具有较强生存能力的原因。 第二章实验结果与分析 2 1 种类鉴定的结果 2 1 1 阿尔山火山熔岩上的亚气生蓝藻概况 目前,国内学者对内蒙古蓝藻的分类研究较少,国内资料中很少有内蒙古亚气生蓝 藻分类研究的相关记录。 将2 0 0 4 年8 月在内蒙古阿尔山火山熔岩上采集的亚气生藻类的标本进行鉴定,共 鉴定亚气生蓝藻5 0 种,隶属于6 科1 5 个属( 见表2 1 、表2 2 ) 。 表2 1 内蒙古阿尔山风景区火山熔岩上亚气生蓝藻的属、种数目 、 属数目种数目 颤藻科 ( o s i c i l l a t o r i a c e a e ) 51 8 真枝藻科( s t i g o n e m a t a c e a e ) 1 8 伪枝藻科( s c y t o n e m a t a c e a e ) 2 8 念珠藻科( n o s t o c a c e a e ) 1 4 色球藻科( c h r o o c o c c a c e a e ) 41 0 蓝柄藻科( c y a o s t y l o n a c e a e ) 22 表2 2 内蒙古阿尔山风景区火山熔岩上的亚气生蓝藻 l 美丝鞘丝藻l y n g b y a p e r e l e g a n sl e m m _ 2 阿氏鞘丝藻l y n g b y aa l l o r g e if r e m y 颤 鞘 3 马氏鞘丝藻l y n g b y am a n e n s i a n am e n e g h 藻 丝 4 铜色鞘丝藻l y n g b y aa e r u g i n e o - c o e r u l e a ( k i i t z ) g o m 藻 5l y n g b y as c o r if r i t s c h 科 属 6 鞘丝藻l y n g b y a s p 7 鞘丝藻l y n g b y a s p 8 鞘丝藻l y n g b y a s p 7 席 藻 9 窝形席藻p h o r m i d i u m f a v e o l a r u m ( m o n t ) g o m 属 颤1 0 阿氏颤藻o s c i l l a t o r i aa g a r d h i ig o m 藻 11 灿烂颤藻o s e i l l a t o r i a s p l e n d i d ag r e y 属 1 2 0 s c i l l a t o r i as u b b r e v i ss c h m i d t e 裂 须 1 3 绚丽裂须藻s c h i z o t h r i xs p l e n d e n sh x x i a oe tx i u 藻 1 4 米氏裂须藻s c h i z o t h r i x m u e l l e r i n a g 属 微1 5 具鞘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v a g i n a t u s ( v a u e h ) g o m 鞘 1 6 沼地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 p a l u d o s u s ( k i i t z ) g o m 藻1 7 集合微鞘藻m i e r o c o l e u ss o c i a t u sw e tqs w e s t 属1 8 扭曲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s u b t o r u l o s u s ( b r e b ) g o m 1 9 小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m i n u t u m ( a g ) h a s s 2 0 拟链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h o r m o i d e s ( k i t z ) b o r n e tf l a h 真真 2 1 扩展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e x p a n s u my m l i ne th x x i a o 枝枝 2 2 毡毛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 p a n n i f o r m eb o r n e tf l a h 藻藻 2 3 雅致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 c o n c i n n u my m l i ne th x x i a o 科属 2 4 泥沼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m r f a c e u m ( b e r k ) c o o k e 2 5 脆弱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 f r a g i l ey m l i ne th x x i a o 2 6 拟伪枝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s c y t o n e m a t o i d e sg a r d n e r 伪 枝 2 7 伪枝藻s c y t o n e m a s p 伪 藻 2 8 伪枝藻s c y t o n e m a s p p 2 9 伪枝藻s c y t o n e m a s p p p 枝 属 藻 堕 3 0 小单歧藻t o l y p o t h r i xt e n u i sk i i t z 科 歧 3 1 t o l y p o t h r i xc e y l o n i c a 藻 3 2 t o l y p o t h r i xa r e n o p h i l a 3 3 t o l y p o t h r i xc a m p y l o n e m o i d e sg h o s e 属 3 4 t o l y p o t h r i xc e y p o n i c as c h m i d l e 念念 3 5 普通念珠藻n o s t o cc o m m u n ev a u c h 珠珠 3 6 微型念珠藻n o s t o cm i c r o s c o p & u mc a r m 藻藻 3 7 灰色念珠藻n o s t o em u s c o r u ma g 科属 3 8 点形念珠藻n o s t o c p u n c t i f o r m e ( k i i t z ) h a r l o t 粘 球 3 9 滴岩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g r a n o s a ( b e r k ) k f i t z 藻 4 0 黑色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a t r a t a ( t u r p ) k f i t z 4 1 居氏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k i i t z i n g i a n an 她 属 隐 球 4 2 土栖隐球藻a p h a n o c a p s am u s c i c o l a ( m e n e g h ) w i l l e 色 藻 4 3 山地隐球藻a p h a n o c a p s a m o n t a n ac r a m e r 球 属 藻 隐 杆 科 4 4 卡氏隐杆藻a p h a n o t h e c ec a s t a g n e i ( b r e b ) r a b e n h 藻 属 星 4 5 高山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a l p i n ac h e n g e tc a i 球 4 6 褐色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b r u n n e a y m l i ne th x x i a o 藻 4 7 红色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r u b r ac z w a n g 属 4 8 球绞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 t r o c h i s c i o i d e s ( j a o ) c h u 蓝 柄 蓝 藻 4 9 蓝柄藻c y a n o s l y l o n 妒 柄属 藻 柄 科球 藻 5 0 小柄球藻s t i l o c a p s al i l a c i n ax i u e th x x i a o 属 2 1 _ 2 阿尔火山熔岩上亚气生蓝藻的分类检索 经鉴定,内蒙古阿尔山内的亚气生蓝藻隶属于6 科1 5 个属。现将这6 科的分类检 索表编写如下: 1 植物体为单细胞或群体,无段殖体2 1 植物体为丝状体,藻丝细胞紧密相连3 2 藻丝不分枝m o*lo 色球藻科c h r o o c o c c a c e a e 2 藻丝由少数细胞包围在具分枝形念的胶柄中蓝柄藻科c y a n o s t y l o n a c e a e 3 藻丝真分枝,藻丝细胞常为多列真枝藻科s t i g o n e m a t a c e a e 3 藻丝不分枝或假分枝,藻丝细胞常为单列4 4 藻丝具假分枝,藻丝直径一致伪枝藻科s c y t o n e m a t a c e a e 4 藻丝不分枝5 5 没有异形胞颤藻科o s c i l l a t o r i a c e a e 5 有异形胞念珠藻科n o s t o c a c e a e 2 1 3 阿尔山亚气生蓝藻中几个较大科的分类检索表 经鉴定,内蒙古阿尔山内的亚气生蓝藻中色球藻科,真枝藻科,念珠藻科,颤藻科 种类较多,现将这些科的分类检索表分别编写如下: 一色球藻科c h r o o c o e c a c e a e 1 群体胶被大都均匀不分层,无明显个体胶被2 1 群体胶被大都具规则及不规则层次,有明显个体胶被4 2 细胞球形3 2 细胞杆形,细胞直径2 3 5pm 卡氏隐杆藻a p h a n o t h e c ec a s t a g n e i 3 细胞直径2 3pm 土栖隐球藻a p h a n o c a p s am u s c i c o l a 3 细胞直径2 5 5 l a m 山地隐球藻a p h a n o c a p s a m o n t a n a 4 个体细胞及群体胶被都无疣状突起5 4 个体细胞及群体胶被都有疣状突起7 5 植物团块黑色或黑紫色黑色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 a t r a t a 5 植物团块黄褐色或红色6 6 细胞胶被无层理滴岩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s t e g o p h i l a 6 细胞胶被有层理居氏粘球藻g l o e o c a p s ak f i t z i n g i a n a 7 细胞直径在5um 以下8 7 细胞直径在5um 以上9 8 细胞直径在3 3 4um ,群体直径2 6 5 0 i tm 红色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r u b r a 8 细胞直径4 5 5 2pm ,群体直径2 5 2 5 0hm 高山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d p i n a 9 细胞直径5 2 7 8um ,胶被褐色褐色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b r u n n e a 9 细胞直径8 1 2 ( 1 5 ) | im ,胶被金色以致金黄色 球纹星球藻a s t e r o c a p s at r o c h i s c i o i d e s 二真枝藻科s t i g o n e m a t a c e a e 1 成熟丝体的藻丝细胞单列,偶有个别细胞纵裂为二2 1 成熟丝体的藻丝细胞通常二至多列3 2 丝体宽1 4 3 1 9 5pm ,成熟后其胶被具分叉状层理 雅致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c o n c i n n u m 2 丝体宽7 1 5 i im ,成熟后其胶被不具分叉层理 拟链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h o r m o i d e s 2 丝体宽1 7 2 5 | lm ,侧枝较长,藻鞘具层理,黄褐色 拟伪枝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s c y t o n e m a t o i d e s 3 藻丝细胞2 列以及l 列毡毛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 p a n n i f o r m e 3 藻丝细胞2 至多列4 4 丝体宽度不超过3 0um 5 4 丝体宽度超过3 0um y 6 5 直立丝体不粘合成束,胶被扩展扩展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e x p a n s u m 5 直立丝体不粘合成束,胶被不扩展小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m i n u t u m 6 丝体宽2 7 3 7i tm ,两侧分枝泥沼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t u r f a c e u m 6 丝体宽4 5 7 8um ,两侧分枝脆弱真枝藻s t i g o n e m a f r a g i l e 三念珠藻科n o s t o c a c e a e 1 群体胶被柔软而不定形,丝体排列紧密点形念珠藻n o s t o c p u n c t i f o r m e 1 群体胶被具一定形态0 0 q 600 bd 0 b6 00e l 2 2 植物体为膜状灰色念珠藻n o s t o cm o s c o r u m 2 植物体为球状或其他形状3 3 细胞直径4 5um 普通念珠藻n o s t o cc o m m u n e 3 细胞直径7 8u ”微型念珠藻n o s t o c c o e r u l e u m 四颤藻科o s i c i l l a t o r i a c e a e 1 丝体具鞘2 l 丝体不具鞘7 2 每个鞘内具几条藻丝”r 。3 2 每个鞘内仅具一条藻丝9 3 丝体鞘分枝4 3 丝体鞘不分枝5 4 胶被分层,细胞宽5l ai n 绚丽裂须藻s c h i z o t h r i xs p l e n d e n s 4 胶被不分层,细胞宽5 9 um 米氏裂须藻s c h i z o t h r i x m u e l l e r i 5 陆生,藻丝末端细胞具帽状体具鞘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v a g i n a t s 5 水生,藻丝末端细胞不具帽状体6 6 藻丝宽2 7 31 1m ,细胞横壁收缢集合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s o c i a t u s 6 藻丝宽5 2 1 1m ,细胞收缢扭曲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 s u b t o r u l o s u s 6 藻丝宽5 7t tn l ,细胞横壁不收缢沼地微鞘藻m i c r o c o l e u s p a l u d o s u s 7 末端细胞不具帽状体o s c i l l a t o r i as u b b r e v i s 7 末端细胞具帽状体8 8 末端弯曲呈镰刀状或螺旋状灿烂颤藻o s c i l l a t o r i as p l e n d i d a 8 末端略弯曲但不呈螺旋状阿氏颤藻o s c i l l a t o r i a a g a r d h i i 9 丝体鞘坚固,厚而分层1 0 9 丝体鞘薄,粘质窝形席藻p h o r m i d i u m f a v e o l a r u m 1 0 藻丝宽度小于3um 1 1 1 0 藻丝宽度大于3um 1 2 1 1 藻丝宽l 1 - 5 | lm ,细胞横壁两侧各具一颗粒 美丝鞘丝藻l y n g b y a p e r e l e g a n s 1 1 藻丝宽2 3l am ,细胞横壁无颗粒l y n g b y as c o t t i 1 2 藻丝宽3 5 4um 阿氏鞘丝藻l y n g b y aa l l o r g e i 1 2 藻丝宽4 6 l am 铜色鞘丝藻l y n g b y aa e r u g i n e o c o e r u l e a 1 2 藻丝宽6 1 0um 马氏鞘丝藻l y n g b y am a r t e n s i a n a 2 2 阿尔山火山熔岩台地上亚气生蓝藻的生态分析 2 2 1 各属出现的次数及频度 以1 0 6 号标本为样方总数,统计各属出现的次数( 即各属出现的样方数) 及频度。 见表2 3 和图2 - - l 。 表2 3 阿尔山火山熔岩上亚气生蓝藻各属出现的次数及频度 科属出现次数频度( ) 星球藻属( a s t e r o c a p s a ) 3 57 9 色球藻科 隐球藻属( a p h a n o c a p s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德州历史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
- 可用性测试方法创新-洞察及研究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卷考试参考答案
- 2025秋季开学典礼小学校长致辞:让“加减乘除”伴我们快乐成长
- 2025年高级会计师考试题目+参考答案
- 新疆政史考试题库及答案
- 人行金库账户管理办法
- 《警衔管理办法》违法
- 营业外收入管理办法
- 课程成绩管理办法江西
- 《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安宁疗护症状护理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单元测试卷(湘教版)
- 食品安全规章制度模板打印
- FusionCloud私有云计算平台测试方案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及答案
- 人居环境科学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微课金奖课件
- 2023译林版新教材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Unit 1 Food matters
- 脑膜瘤的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
- 高职应用语文教程(第二版)课件 1《老子》三章
- 药物临床试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