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_第1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_第2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_第3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_第4页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论文)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小原国芳是日本著名的玉川学院的创始人,终生致力于全人教 育实践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大正时期i 昭和初期民 主教育思潮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本世纪二三 十年代欧美各署同时出现的“新学校运动”的产物。他的理论体系博 大精深,研究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他的教育思 想丰富、深邃。他将西方和中华文化思想兼容并蓄,立足于日本近现 代教育实际,得出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凸现了近代日本社会多 元的文化追求。当然,他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这显然是不合潮流的,但瑕不掩玉。它所承载的意义,体现了整个社 会的文化取向和价值判断;其深刻的论述,精辟的见解,即使今天看 来,仍然闪耀着理性的光芒。 全文共分五章进行阐述: 第一章是导言,主要阐述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综述及本文的研 究思路。 第二章阐述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形成。“维新 思想的策源地九 州是小原的出生地,他自幼耳濡目染;京都帝大求学期间,邀游于书 山学海,广泛地涉猎大量西方经典,为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他批判地吸收了西方柏拉图、康德、卢梭、杜威等人的教育思 想,尤其对裴斯泰洛齐顶礼膜拜。孔夫子的教育思想对其影响至深。 第三章阐述小原国芳的主要教育思想。主要包括教育立国论、教 育改造论、宗教教育论、艺术教育论、教师论、道德教育论、母亲教 育论。并对其许多创造性的论述进行了挖掘、整理。 第四章阐述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精髓全人教育论。此为小原教育 思想的核心部分,并贯穿于全部著述中。他吸取了近代欧美教育思想 中用“全面发展来对抗近代社会对人格之片面模塑的思想精华,以 希腊大哲学家柏拉图的“和谐就是善”,裴斯泰洛齐的“和谐发展教 育”等思想为理论基础。他认为教育由学问、道德、艺术、宗教、身 体和生活六个方面构成。学问的理想是真,道德是善,艺术是美,宗 教是“圣”,身体是健,生活是富。并把这六个方面比作秋天盛开的 六瓣花大波斯菊。旨在促进人的多方面和谐、全面发展。文中还对其 现代价值系统做了评价分析。 第五章阐述小原国芳教育思想与我国的教育改革。鉴于我国教 育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指出学校教育应是全方位的, 培养“德、智、体、美、劳 全面发展的人,以及造就“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四有新人的教育。加强素质教育、道德教 育,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为创建一个 学习型社会而努力。 本文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等,从多视野的角度,对小原国芳教育 思想做了全面系统的梳理和阐述,深入挖掘了其教育思想的实质、特 征、哲学意蕴,同时对其思想进行了中肯的评价,最后结合我国的教 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小原教育思想的启迪。希望本文的努力能 够深化和推进对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小原国芳教育思想全人教育论 | 、 a b s t r a c t 0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o r 蜮n a t o r 硝o n eo f j a p a n e s en o t e dc o l l e g e sc a l l e d t a m a g a w ai n s t i t u t e ,i sa ne d u c a t o rd e v o t e dh i m s e l ft op r a c t i c i n gt h e o 巧 o fz e n j i i le d u c a t i o nt h r o u g h o u th i sl i f e h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i d e o l o g y4 n d p r a c t i c e s a r et h ec e n t r a l i z e de i i i b o d i m e n to fd e m o c r a t i ce d u c a t i a n t h o u 曲t si i lt a i s y o p e r i o da n de a d ys h o w ap e r i o d m e a n w h i l e ,t h e ya r e a l s oo u t c o m eo f “n e ws c h o o lm o v e m e n t o c c u r r e dc o n t e m p o r a r i l yb o t h i ne u r o p e a na n da m e r i c a nc o u n t r i e s 行o mw o r l d ,w a ro n et o1 9 2 0 s a n d 1 9 3 0 s h i st h e o r e t i c a ls y s t e mi sw i d ea n dp r o f o u n d ,t o u c h i n gu p o nt h e c o n t e n t so fv a r i o u sf i e l d sf 幻mp o l i t i c s ,e c o n o m i c s ,t op h i l o s 叩h y ,e t c m o r e o v e r h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 i d e o l o g yi sa b u n d a n ta n da b s t m s e ,c o n l b i n i n g t h ee s s e n c eo f 、s t e ma n da l i n e s ec u l t u r e b a s e do nt h e r e a l i t y o f j a p a n e s em o d e ma n dc o n t e m p o r 辞巧e d u c a t i o n ,h eh a so b t a i l l e dp l e n t y0 f c r e a t i v ei d e a s , p a r t i c u l a d ye n 灿d i e dt h em o d e r nj 印a ns o c i e t y sa l l r o u n d l yc u l t u r ep u r s u e a j t h o u g hh i st h e o r e t i c a lf o u n d a t i o ni si d e a l i s t i c , w h i c hi se v i d e n t l yo u t o f - d a t e d ,t h ev i r t u e sa n d m e r i t so fh i st h o u g h t s c o u l dn o tb eo b s c u r e db yt h o s ed e f e c t s i t s s i g l l i f ! i c a i l c e t h a th a s u n d e r t a k e se m b o d i e dt h ec u l t u r es e l e c t i o na n dv a l u e d e c i s i o no fw h o l e s o c i e t y ;l j e nt o d a y ;h i sp r o f b u n d l yi l l u s t r a t e da c c o u n t sa n dp e n e t r a t i n g o p i n i o n sa r es t i l ls p a r k i n gt h er a y so fr a t i o n a ll i g h t s t h i sd i s s e r t a t i o ni s p r o b e df r o mt h ef o l l o w i n gf i v ec h 印t e r s c h a p t e ro n ei s a ni d t r o d u c t i o n , e l a l b o r a t i n go nt h es i g n i f i c a n c e6 f i i l c h o o s i n gt h et o p i c ,t h eg e n e r a l i z a t i o no ff e s e a r c ha n do nt h et h o u g h t so f i n v e s t i g a t i o ni nt h i sp a p e r c h a p t e rt w oe x p o u n d st h e f b r mo fo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s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 t s k y u s h u ,t h eo r i g i n a lp l a c eo f “m e i j ir e s t o r a t i o n ”,i sa l s ot h e囊 b i r t h p l a c eo fo h a r a ,b e c a u s eo fw h i c hh ew a sc o n s l a n t l yi n n u e n c e db y w h a th es e e sa n dh e a r si nc h i l d h o o d d u r i n gh i ss t u d yi nk y o t oe m p i r e u n i v e r s i t y ,h eb r o a d l yt o u c h e du p o nal a 玛em i i 】如e ro fw e s l e r nc l a s s i c s , w h i c hl a i das o l i df o u n d a t i o nf o rt h eg e n e r a t i o no fh i si d e a s c r i t i c a l l y ;h e a b s o r b e dt h ei d e a s0 ft h o s ew e s t e m e r sl i k ep l a t o ,r o u s s e a u ,d e w e y a n d e s p e c i a l l yp a i dh o m a g et op e s t a l o z z i m o r e o v e r ,c o n f u c i u s s 妒e o l 9 9 y e x e r t e dd e e pi n f l u e n c eo nh i m n e h i r dc h a p t e rm a i n l yf o c u s e so nh i se d i l e a t i o n a l i d e a s ,i n c l u d i n g t h em e o r yo ff o u n d i n gan a t i o nb ye d u c a t i 砸,t h et h e o r y 0 fe d u c a t i o n r e f o 咖s ,t h e o 巧o fr e l i g i o u se d u c a t i o n ,t h e o 巧o fa r te d u c a t i o n ,t h e o 巧o f t e a c h e r ,t h e o r yo fo r a le d u c a t i o n ,a n dt h e o f yo fm o t h e re d u c a t i o n i ta l s o d e l v e si n t oa n da c c u m u l a t e sm a n yc r e a t i v ei 1 1 u s t r a t i o n s 1 m ef o u r t hp a nd i s c u s s e st h ee s s e n c eo fo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t h e o 巧o f z e n j i l le d u c a t i o n ,w h i c hi st h ec m c i a lp a r to fo h a r a st h o u g h ta n dm n s t h r o u g ht h ew h o l ee x p o s i t i o n h eb r o u g h ti n t h ei d e a so fw e s t e ma n d e u r 叩e a ne d u c a t i o nt h a t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r e s i s t st h em o d e m s o c i e t y t oo n e s i d e df o 砌n g p e r s o n a l i t y , a n dt a k et h o s et h o u g h t s “h a 姗o n yi sk i n d n e s s b 1 o u g h tf 6 刑a r db yp l a t o ,“d e v e l o p i n ge d u c a t i o n l v , h a r m o n i o u s l y ”,a d v a n c e db yp e s t a l o z z 量;a n ds oo na sh i st h e o 巧b a s e s i n a d d i t i o n , h e r e g a r d e d m a te d u c a t i o na r e c o m p o s e d0 fs i x a s p e c t s : k n o w l e 电e ,m o r a l i t y ,a r t ,r e l i 酉o n ,b o d ya n dl i f e ,w h i c hr e s p e c t i v e l y ,nleanst 叫t h ,k i n d 婶s s ,b e a u t y ,h o l i i l e s s ,h e a l t h ,锄dw 朗,l t h a n d h e c o i l l p a r e st h e s es i 】【a s p e c t sw i t hs i ) 【p e t a l sf l o w e r sb 培c o s m o sw h i c ha r e i nf u ub l o o m | i na u t t l i n n ,i 1 1o r d e r 1 0 + e x p l a i l lt h 参t h 伽眄p e r s 0 i l s h a r m o n i o u sa n d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 e v e l o p m e n ti i lv a r i o u sa s p e c t s i nt h e a n i c l e ,t h em o d e 玎:| v a l u es y 毒mo ft h et h e o r yi sa l s oc o m m e n t e da n d e v a l u a t e d c h 印t e r5e x p a t i a t e so n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i d e a so f0 h a r ak u n i y o s l l ia n d 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r e f b mi no u rc o u n t r y i nt e r m so ft h ep r e s e n ts i t u a t i o n a n dp r o b l e m s0 c c u r r e d ,锄ds e e l 【i n gf a c t sf 幻mr e a l i t y t h i st h e s i s 和i n t s o u ts c h o o le d u c a t i o ns h o u l db eo 姗id i r e c t i o n a la l l dc e n t e ro nc u l t i v a t i i l g s t u d e n t st od e v e l o pt h e i rm o r a l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p h y s i c a l ,a r t i s t i ca n dla _ b o r i n g a b i l i t i e s ,a n da i s oo nf o s t e r i n g s t u d e n t st oo w ni d e a s ,v i r t u e ,k n o w l e d g e a n dd i s c i p l i n e w r es h o u l dl a ys t r e s so nq u a l i t y - o r i e n t e de d u c a t i o n ,e t h n i c e d u c a t i o n ,f m l yd e v e l o p i n gt h ed o m i n a n tr o l eo ft e a c h e r s ,a n db u i l d i n g u p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a li d e o l ( 涎黟o f1 i f e l o n gs t u d ya n dm a k i n gg r e a te f o r t s ,o n c r e a t i n gas t u d y 。s t y l es o c i e t y n i sa r t i c l e 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 c o i l l b sa n de l a b o r a t e st h eo h a r a s e d u c a t i o n a lt h o u g h t sf r o mt h em u l t i f i e l d so fv i s i o na n g l eb yu s i n g m e t h q d so fl i t e r a t u r el a w sa n d c o i l l p a r i s o n t e s t se t c t h e e s s e n c e , v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a n dp h i l o s o p h y s p i r i t s 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a l t h o u g h t a r e t h o r o u g h l ye x c a v a t e da n ds i m u l t a n e o u s l yc a r r i e do nt h ec r i t i c a la p p r a i s a l i nt h ee n d ,i tc o m b i n e sw i t ho u rc o u n t r y sp r e s e n te d u c a t i o ns i t u a t i o n s a n de x i s t e dq u e s t i o n s ,e x p l o r e si n s p i r a t i o nf t o mt h eo h a r a se d u c a t i o n a l l 、 t h o u g h t h o p et h a tt h i sa n i c l e e f f o r t sc o u l dd e e p e na n dp u s hf b r 、a r dt h e r e s e a r c ha n de x p l o r a t i o nt oo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e d u c a t i o n a lt h o u g h t k e yw o r d s : o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e d u c a t i o n a lt h o u g h t s ;l h e o r yo fz e n j i n e d u c a t i o n ;ap r o b ei n t ot h et h o u g h l so fo h a r ak u n i y o s h i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第一章导言 1 1 问题的提出 勿庸置疑,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但也不再否认,在 任何一个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期,教育也是一个塑造人的个性、培养人的道 德情操、铸就人的理想信念的主要社会制度。中国社会的重教传统已经延 续了几千年,教育在社会的变革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甩。时下, 中国社会却被一些教育问题所困扰,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从教育思想 : 到办学机制、从考试制度到学校设置等等,如果教育问题得不到合理地解 决,那么它的影响就绝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领域,“在社会合格人才 的培养原则方面、社会道德准则的时代性方面、行为规范的张弛程度把握 方面,总是会出现歧异和迷乱,进而影响一个时代中整个社会的道德氛围、 人际关系状态、活跃程度、纪律和思想创新能力。 可见,教育领域的不 良影响对- 个国家而言,必然是全方位的、历史性的和灾难槛意净 我们不会忘记,邓小平同志1 9 8 9 年在总结中国改革的经验教训时,不 无感慨地叹息,“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而这个教育不是指知识 教育,主要是思想政治与思想道德教育。那么,究竟该如何处理知识教育 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如何有效地实现我国的教育方 针? 如何克服教育的失误,推进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等等,这些问题便是 本文所要探究的。 其实,古今中外的许多思想家、教育家都曾做过各种各样的努力,并 陆建华中国社会问题报告【m 】北京;石油e 业出版社,2 0 0 2 2 3 8 1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取得了许许多多令人瞩目的成就。比如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对古代 中国教育思想进行了完整而系统地阐述。论述教育的作用和地位时,提出 “为政以德”,认为通过文化教育把孝悌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 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方面,孔子提出“性裙近也,习相远也;“入一能 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也;孔子提出“有教无类、“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孔子在 有关道德伦理教育的科目中,最重视诗、礼、乐;教育思想方面,主张因 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由博返约等;道德教育思想方面,主张立 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言行一致、改过迁善等:在论 述教师问题时,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 则、身教重于言教等。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研究日本教育,多集中予对教育政策制度形成、变 迁的考察,教育思想的探讨是相对薄弱的研究环节。1 9 世纪末2 0 世纪初中 国留日学人通过日文转译夸美纽斯、卢梭手袭嘶泰洛齐、福禄培尔等近代 皇 教育家的著作,曾掀起过导入新教育思想的高潮,但这只是把日本作为中 转站去寻找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这一研究状况,不仅近代如此,在改革、 开放后出现的8 0 年代的日本教育研究热中也可看到类似倾向。但整体学界 动向是对日本教育思想研究不够重视。本文把关注的焦点定格在日本教育 家小原国芳身上,探析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及全人教育实践,希望通过这种 摹 政 庸 为 中 语货记氏强论阳礼季子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系统的研究,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实践有所启迪。 1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对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研究,在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成果,本人通过对 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尤其是全国 报刊索引数据库进行“小原国芳题名检索,得出国内的研究状况大致 如下: 1 9 5 0 年1 9 7 9 年,没有研究记录。 1 9 8 0 年1 9 9 2 年有3 条记录,即( 1 ) 周鸿志:日本著名教育家小 原国芳和他的全人教育思想外国教育1 9 8 5 年第2 期;( 2 ) 由剑光:小 原国芳评价日本研究论丛1 9 9 0 年1 期;( 3 ) 周鸿志:小原国芳的全人 教育论及其别具特色的教学原则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 9 9 1 年第2 期。 1 9 9 3 1 9 9 9 年有5 条记录,即 全人教育是活 的教育;( 2 ) 全人教育是自己开拓的教育;( 3 ) 全入教育是归于一元的教 育;( 4 ) 全人教育是公正妥当补偏救弊的教育;( 5 ) 全入教育是包摄主义 的教育,认为“全人教育论 者持对于世界和人类很是宽大的态度。从历 时性、共时性来看,中国学者研究和引进小原国芳的全人教育思想有如下 特点: 第一,上个世纪8 0 年代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小原的全人教育思想和教 育实践,但是未加入任何评价内容。 第二,进入9 0 年代后,众多学者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更进一步试 探性的研究。 杨贤江杨贤江全集( 二【m 】) 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 9 9 5 7 0 0 。 4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第三,2 0 0 0 年之后,尽管在日本研究不太景气的情况下,中国学者的 研究不再停留在原有水平,已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研究涉及的内容愈加 宽泛,更加注重理论的指导功能;研究形式更加多样化,横向与纵向的比 较,不仅有小原与杨贤江,小原与欧美教育家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初显端倪。 这些研究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依然存在不足,比如,对于小 原国芳教育思想作全面系统的梳理与阐述还远远不够;对小原国芳全人教 育思想的挖掘与思考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日本国内对小原国芳的研究比较多。现代的主要有: 石橘哲成:小原国芳i 二书i 寸石具体的全人像d 变遥玉川大学出版部 1 9 9 8 年;片山明:全入教育皂倜性尊重教育玉川学困高等部糸己要l l 号1 9 9 9 年;闩脐朗示:学校体育玉j l 学圆i :糟渺否体操口啦鼍日本体 育者第2 2 卷2 0 0 0 年:伊藤敏子:新教育遥勤家囝戟峙体制下教育一小原 国芳汇兄否女子教育八丧投苎l 三重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糸己要第54 卷 教育科学2 0 0 3 年;酒井繁:小原国芳全人教育谕 = 兄否健康教育成城 文芸1 9 9 9 年第三号;山崎亮太郎:今赫否小原国芳教育新同社2 0 0 2 年:参 本二夫:小原国芳意话否玉川大学学术研究所全人教育研究演讲会1 9 9 8 年等等。这些日本学者的研究,对于全面阐述和推介小原国芳的教育思想, 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1 3 本文的研究思路 本文从小原国芳教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谈起,阐述小原 国芳的种种教育思想,尤其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即全人教育思想, 深入挖掘其思想的实质、特征、哲学意蕴等,同时对小原国芳教育思想进 气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行中肯地评价,最后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及存在的教育问题,探索小原国 芳教育思想的启迪。希望这种研究能够深化对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研究, 并弥补以往学界对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研究之不足。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第二章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形成 2 1 小原国芳的生平及教育实践 小原国芳是日本著名的玉川学院的创始人,终生致力于全人教育的教 育家。他的全人教育不仅停留在一种理论学说上,而是毕生付诸教育实践, 而且获得了丰硕成果。他的教育实践分为以下几个时期阐述: 第一、青少年时期( 1 9 0 0 1 9 1 9 ) 。小原国芳1 8 8 7 年4 月8 日诞生于日 本九州鹿儿岛县川边郡的一个农村教师家庭。他的祖父茂右卫门是当地“寺 子屋”的先生,受祖父影响,小原国芳在童年时代就憧憬作一名教师。小 原国芳高小毕业后,投考了公费韵电气通信技术传习养成所,后被分配到 待遇较好的大隅半岛海底电信局当了一名技工。5 年后,为实现“想当老师 的宏愿”,1 8 岁的小原国芳毅然辞去待遇很好的电信局工作,并以优异的成 绩进入鹿儿岛师范学校学习。在中师毕业后,他破例没有经过尽两年教师 义务这一阶段而直接考入广岛高等师范学校英语系深造。毕业后,得到教 授的特殊推荐,应香川师范学校校长的邀请,成为该校的英文教师,同时 讲授心理学和教育史。 为了实现自己更远大的理想,他在香川师范学校任教两年之后,又考 入著名的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院哲学系教育专业。在大学中,他接受了当时 知名的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西洋哲学史教授朝永三十郎、教育学教授小 西重直等著名学者的熏陶和指导,为其后来创造全人教育理论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第二、成城学园时期( 1 9 1 9 年1 2 月一1 9 2 9 年) 。在京都大学毕业后, 7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小原于大正七年( 1 9 1 8 年) 应聘回到母校广岛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兼任 附属小学教务主任。他一方面继续努力教课,另一方面还与同事合作,共 同创作了“学校剧”。“学校剧 的成功,对小原此后进一步进行教学改革 增添了勇气和信心,使他更热衷于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教育理想。 然而,由于公立师范教育制度的种种限制,小原不能充分施展其才华。 当时有位资历深、威望高的教育家泽柳政太郎先生为革新学校教育特别筹 办了一所私立成城学园,急需一名能干的教务负责人。大正八年( 1 9 1 9 年) 十二月,小原应邀到东京私立成城学园任小学部主事。 怀着满腔热忱,渴望推进新教育运动的小原依照自己的理想对成城学 园作了重新设计。他利用业余时间四处演讲或著书写作,鼓吹新思想、新 观念。同时将个人相当可观的演讲酬金、版税及稿费等收入,全部用作筹 建新校舍的经费。经小原的努力,不久就在东京郊外韵空旷地区建成了新 校舍。一所依照他的理想建成的自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的私立新式 学园由此诞生了。该园以革新教育为旗帜,并实施自学辅导制( 道尔顿制) 。 为了更好地贯彻这一制度,学园曾两次邀请美国道尔顿制倡导入柏克赫斯 特女士亲自来园指导。另外,在办学宗旨上,小原还为成城学园提出了办 学的七大目标:和谐人格养成的教育;尊重个性的教育;自学自律的教育; 确立在学理根据上的教育;高效率的教育;尊重自然的教育;师生感情的 教育。此时成城学园已成为日本少数新教育改革的先驱学校之一。 然而事情未尽人意,以道尔顿为主要原则建立起来的成城学园不久即 暴露出一些问题。1 9 2 9 年4 月,已4 2 岁的小原国芳痛感成城学园已逐渐抛 小原国芳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上卷) 【m 】刘剑乔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7 。 8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弃原来办学的宗旨,尤其是受到部分家长的压力和无理干涉,几乎使该学 园无法保持新教育的特色,而沦落为帝国大学的预备学校。于是,他带领 几位志同道合的教职员工及学生,毅然离开了他一手经营且已初具规模的 成城学园,而到离东京郊区更远的天然树林中开辟新天地。就是今天的玉 川学园。 第三、玉川学园时期( 1 9 2 9 1 9 7 7 ) 。玉川学园初创时,学生人数共计 1 11 名,教职员工不足2 0 人。在谈到创办玉川学园的动机时,小原说,第 一是出于同情心,“为童年时期像我那样有着不幸遭遇的学生”提供学习机 会;其次,是要把宗教教育和“做中学 的原则贯彻到学校生活中去。这 是他在成城学园工作时由于遭到家长的反对而没能实现的“梦 。所以,玉 川学园的创办就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成城学园未能实现的理想。 经过几年的惨淡经营,小原不得不谋求自给自足的新办法。到昭和二 十二年( 1 9 4 7 年) ,在未接受外界任何财力支援的情况下,他终于把东京郊 外位于多摩丘陵地带的玉川学园办成了一所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 的综合教育机构。 在昭和四十八年( 1 9 7 3 年) 以前,小原国芳一直担任玉川学园园长。 他不仅亲自规划学园的建设,到处筹措经费,聘请教师,招募学生,制定 办学方针与宗旨,接待学生家长,到国外学习现代教育的先进经验,同时 向世界各国介绍了日本的新教育运动,而且还担任教学工作。1 9 7 7 年1 2 月 13 日,小原国芳以9 1 岁的高龄病逝于东京。 2 2 小原国芳的历史功勋 小原国芳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是大正时期、昭和初期民主教育思潮的 0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各国 同时出现的“新学校运动”的产物。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日本产生了巨 大影响,而且对世界的一些国家也有较大影响。全人思想是小原教育理论 的主干,他不仅对之有系统、详细、完整的阐述、而且一直在实践中认真 贯彻它,在理论上不断完善它。他锐意推行教育革新。在教学编制上,实 行2 0 人左右小班制;在教学方法上,推崇美国帕克赫斯特女士的道尔顿制, 实行自学辅导制;在办学宗旨上,提出“七大目标作为“教育信条”和 “实践信念 。他在总结成城学园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玉j i l _ 精神 ,应以“全 人教育 、“尊重个性 、“自学自律”,“劳作教育”为本,实行玉川办学方 针,即“十二教育信条 。这十二条分别是:1 、全人教育:2 、尊重个性的 教育:3 、自学自律;4 、高效率的教育;5 建立在学理根据上的教育;6 、 尊重自然:7 、师生亲密无问;8 、劳作教育;9 、对立的统一;1 0 、吃苦耐 劳,开拓人生;l l 、书塾教育;1 2 、国际教育。这十二条教育信条是玉川 在招收新教师时,要求只有实行全人教育的人,才配当老师,并要求按“全 人教育 方针实施教学。小原的全人教育没有停留在一种理论学说的水平 上,而是在他毕生的实践中得到了事业上的成果。 经过多年惨淡经营,小原国芳终于于1 9 4 7 年把当初不足一百名学生的 学校,建成一所拥有师生八千余人、占地3 6 0 0 万坪( 1 坪= 3 3 平方米) ,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学科齐全的真正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实现 了梦寐以求的“学园村 的梦想:学校应是地域文化的中心,校园里有郁 郁葱葱的小山,有小鸟的啾唧、绽放的鲜花,美妙的钢琴旋律,并且附近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上卷) 【m 】刘剑乔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8 。 1 0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有晴耕雨读的村民。自1 9 7 3 年以后,小原哲郎子承父业,严格遵循 父亲小原国芳的办学理念,经过7 0 多年的开拓与努力,现已发展成为包括 研究生院、大学、短期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函授教育部、成人教 育部在内的综合性教育机构,并成为一所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综合性私立 大学。 自1 9 4 2 年8 月在东京高师召开的“八大教育主张演讲会”上,小原第 一次公开阐明了全人教育主张之后,当时京都大学的小西重直先生颇为兴 奋,在学术杂志上盛赞玉川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玉川学塾”。东京大学伏 贝猛弥教授在儿童的半个世纪一书中不惜笔墨花数页称赞玉川精神。 在玉川,小原先生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迄今为止,也许 无人尝试过。小原国芳除了不辞劳苦在本国国内巡回演讲,宣传国内外新 的教育思想,呼吁教育改革外,还多次出国考察,向世界各地介绍日本的 新教育运动。他极力把丹麦体操和奥地利的滑雪运动引进日本,并加以推 广,对日本体育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由于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和国际友 好,1 9 7 5 1 9 7 6 年先后得到丹麦国王和墨西哥总统赠予的勋章。1 9 7 7 年病 逝之后,学校为他举行了“学园葬”,当时的众议院议员山中贞则先生致悼 辞,引用了当时的总理大臣福田赳夫一句话说:“小原先生应是文化勋章的 候选人,明治以来日本教育真正的开拓者除了福泽谕吉、大隈重信,该数 小原国芳。尽管勋章评定极为严格,但是小原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随后 追授其文化勋章。小原先生与福泽谕吉、大隈重信三者具有各自不同的特 【日】山崎亮太郎令蒜否全人教育【m 】日本:教育新闻社,2 0 0 1 1 5 。 【日】参本二夫,j 、原国芳老语否【m 】日本:玉川大学学术研究所全人教育研究演讲会,1 9 9 8 5 。 f 口】山崎亮太郎令赫弓全人教育【m 】日本:教育新闻社,2 0 0 1 3 2 。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质,但作为教育家,小原的教育性格更加突出。他一生致力崇高的教育事 业,年近九旬高龄,仍然执鞭讲坛,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那百折不挠 的殉道者的意志,忠诚教育的事业心,循循善诱的工作精神令人感佩。 小原国芳著述颇丰,均收入到小原国芳全集( 共计4 8 卷) 。小原先生还 主编出版了多种有关教育的百科大辞典,并挖掘、收集、整理、出版了大 量世界各地有价值的教育典籍。为后人留下了大量宝贵精神财富,大大丰 富了世界文化教育宝库。已经译成中文的有:日本教育史上海:商务印 书馆1 9 3 5 年版;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上下卷列匕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 9 9 3 年版:伟人的母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 9 9 4 年版。 2 、3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 3 1 “维新 器想的策源地- 九槲 小原国芳出生地久志地处九州的南端,九州历来就是日本对外交流的 窗口,早在中国唐代,这里便是日本的“遣唐使 、中国的使节、中日僧侣 以及中日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1 5 世纪6 0 年代至1 6 世纪6 0 年 代“南蛮贸易”和天主教传播的故地,葡萄牙对日文化输入和贸易进口的 重要港口。因而,自古以来工商业发达、科技先进、文化开化、思想进步、 宗教活跃、人才辈出。如果说日本从明治开始维新,那么这里早就开始了 “维新”,是“维新 思想策源地,并涌现大批“维新 志士。如主张“开 国”、兴办工商业的萨摩藩主岛津齐彬,参与结束幕府统治、实现维新大计 的岛津久光,维新重臣西乡隆盛、大隈重信、大久保利通,自由民权运动 活动家大井宪太郎,社会主义运动创始人界利彦,还有日本近代史上第一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上卷) 【m 】刘剑乔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7 2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届内阁中任文部大臣的森有礼。小原自幼耳濡目染,其“维新”思想的形 成与这块占天时地利地区的开放历史是分不开的。 2 3 2 民主主义思想的胎动京都帝国大学求学期 小原国芳历经了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动荡的年代。明治维新后的日 本,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潮涌进,“天赋人权”思想到处传播,“自由民权 运动 蓬勃发展,“建立立宪政体”等呼声四起,人民觉醒,农民暴动,工 人罢工,要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声浪此起彼伏。日本陷入民主大潮之中, 当局不得不对人民做出了让步。于1 8 9 0 年以天皇名义颁布了“宪法 。然 而,在通过“宪法 给予人民一定的民主权利的同时,也为日本军国主义 膨胀提供了法律依据。军部和统帅权独立于内阁之外,军国主义势力嚣张, 飞扬跋扈,凌驾一切之上,甚至走上了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恶道路。 民主思潮与军国主义势力的碰撞,不久锻炼了日本人的民主意识,也造就 了小原国芳的民主主义思想。特别是在京都帝国大学求学时期,小原求教 于学者名流,其中有为世界所称道的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西洋哲学史朝 永三十郎,宗教史、宗教学的松本文三朗、中国哲学史的高濑武次朗、达 到世界最高水准的宗教哲学的波多野精一先生这些享誉世界的教授阵 黎代剂嗍醪雕萌潲碲国大学。迄今日本共有十多位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 大多出自于京都大学,与其悠久的历史传统,百年来积淀的浓厚的学术文 化等不无关系。遨游于书山学海,接触到各种民主思想,涉猎了大量西方 经典著作,并做了潜心研究,有了深刻理解、形成了独到见解。他的“全 人教育”的基本构想始于京都大学时代,从他毕业论文及毕业后不久出版 的教育的根本问题一宗教及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中可以窥 1 气 在职人员同等学力硕士学位论文 见。这不仅为他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建立,也为他的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 坚实基础。小原国芳从此起步,步步走上了反封建专制,反军国主义、反 旧教育的教育革新道路。因此,特定的时代与环境给小原国芳思想形成以 决定性的影响。 2 4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 4 1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的特性 小原国芳学识渊博,思想深邃,他的著作涉及到哲学、宗教、文学、 艺术、历史自然学科等多个领域。小原国芳的主要教育思想共十篇,在第 三章节中,主要就教育立国论,教育改造论,宗教教育论,艺术教育论, 教师论,道德教育论,母亲教育论进行阐述;在第四章节中,主要就全人 教育思想进行剖析并就其现代价值进行中肯评价。 日本教育哲学家稻富荣次郎博士曾指出:“日本宛若教育哲学的百货 店,店中摆满了琳琅满目l 搀世界上的商品,无所不有。但是其中没有一件 是在日本扎下了根的,尽管绚烂无比,但只是从世界各地收集而来的剪枝 花。这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日本特有的现象。 日本教育哲学的“百货店” 特性或日“杂多性、“杂种性 ,恰恰是源自世界的优秀的人文精神和价值 观在教育哲学领域的再现。小原国芳的名著教育的根本问题哲学 中不难看出在哲学观点上,极力推崇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理性世界, 休谟的不可知论,黑格尔的辩证法。政治观点上崇尚“哲人君临天下”;认 识论上强调理性、精神、意识、怀疑、惊异的作用;方法论上主张精神与 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 上卷) 【m 1 刘剑乔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 9 9 3 4 - 5 张立文。和魂新思【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 0 0 1 1 8 4 。 1 4 小原国芳教育思想探析 物质、灵与肉、意识与存在的对立统一,甚至把“对立的统一”作为“教 育信条 。教育思想上,极力推崇卢梭的“回归自然”,福禄培尔的“人的 教育 ,第斯多惠的“教师论”,帕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