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送东阳马生序》(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鄂教版.doc_第1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送东阳马生序》(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鄂教版.doc_第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送东阳马生序》(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鄂教版.doc_第3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送东阳马生序》(第3课时)学案(无答案)鄂教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送东阳马生序(三)课题送东阳马生序(三)学习目标1、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和体会作者好学的态度和求学的艰辛。2、通过探究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以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刻苦读书的态度。学习要点重 点难 点考 点易 错 点把握文章的中心观点,理解和体会作者好学的态度和求学的艰辛。通过探究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以坚强意志克服困难、刻苦读书的态度。文言文“内容理解”。不能准确把握文本内涵。知识链接3-5链 接 内 容链 接 方 式中考新视野文言文篇章贯穿课堂牵引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指导设计一、学生自由开声朗诵课文。二、小组合作探究。一、情景导入。二、明确本节课文言文阅读训练的目标。三、引导学生朗诵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些什么内容?能否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概括?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教学指导设计三、展示交流小组探究成果。1、由各组6号同学开始发言,结对同学补充。2、其他组有质疑的提问、争辩。四、分组朗诵全文,各组2号学生(副组长)总结全文,组长评价补充。五、独立完成检测题。四、引导学生分组探究课文内容。1、作者求学之“艰”表现在哪里?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一点的? 2、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作者是怎么学习的?文章怎么具体表现“勤”? 五、请学生总结全文:你认为作者最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靠的是什么? 六、布置课堂检测题。学生课堂学习笔记:(请用红色笔)学生课堂巩固练习识记、理解、运用题(必做)阅读下列两段选文,独立完成文后习题:【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勉勤勉,努力。学生纠错与分析改 错 纠 正(请用红色笔)分 析 小 结(请用红色笔)学生课堂学习反馈检测5-8识记、理解、运用题(必做)1、下列语句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或遇其叱咄 或:有时 B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若既不出户2、下列选项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既加冠 若既不出户 B故余虽愚 虽有子羔、原宪之贤C俯身倾耳以请 夫以孔子之圣 D益慕圣贤之道 曾益其所不能3、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4、甲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