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1页
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2页
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3页
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4页
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脑卒中院前救治培训,Acutestrokepre-hospitaltreatmentprogram,WangW,etal.Circulation.2017Feb21;135(8):759-771.,由此推算,我国每年有240万新发卒中,110万卒中相关死亡,有1110万卒中患者,NESS-China研究:2013年开展的一项全国性入户调查研究共纳入31个省市、155个城市或农村地区、480687名年龄20岁的成人,卒中是我国巨大的医疗负担,2,中国老龄化的问题已经呈现,人口抚养比正在快速攀升(如2010年老年抚养比为19%,2020年将达到33%,2030年达到40%),如果届时一大批中年人由于脑卒中而早死或残疾的话,将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严重影响引自筛查和干预中年人的“中风”风险刻不容缓,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平均发病年龄比美国提前10余年,脑卒中患者中,4064岁劳动力人口占近50%,偏瘫、肢体麻木、偏盲、语言障碍、抑郁状态记忆力下降、口眼歪斜、吞咽困难、呛食呛水、共济失调、头晕头痛、慢性疼痛,脑卒中致残率高达75%是引起成人残疾的首要原因,脑卒中患者重返社会困难,脑卒中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显,致死/残率高,3,(1)过去20年里,高收入国家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降低13%和37%,美国自2008年起,卒中就从多年的第3位死因降至第4位,实现了AHA/ASA10年前的承诺,即到2010年卒中、冠心病和心血管风险下降25%。成功的原因:预防措施改善、卒中发病初期救治流程的改善。(2)而中低收入国家病死率却仍在上升。近年来,中国急性脑卒中致死率、致残率已居国内慢病首位。(3)“院前延误”是患者无法及时接受溶栓治疗的主要原因我国80%AIS患者不能在发病3h内到院(中国脑卒中医疗质量评估协作组CHINA-QUEST、中国国家卒中登记CNSR,Stroke2011),脑卒中全球疾病负担状况,4,患者不能及时到达医院的原因主要是卒中知识匮乏:不了解卒中早期症状发生疑似卒中症状后如何做出正确反应在美国呼叫911的卒中患者中,不到半数能在发病1小时内呼叫,而这些呼叫者中也只有不到1/2认识到自己症状是由卒中引起美国密歇根州一项调查显示,仅1/3的被调查者知晓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溶栓为卒中的治疗手段,仅1/6知晓溶栓时间窗,公众健康教育缩短院前延误,5,虽然多项研究表明通过院前急救医疗服务(EMS)转运患者可减少院前、院内时间延误,增加实施溶栓和进入卒中单元的可能性但美国近年调查显示,卒中患者只有53%使用EMSCNSR资料显示,我国仅19%的患者采用了呼叫急救车的模式到达急诊,公众健康教育缩短院前延误,6,脑梗死急性期最有效的治疗: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7,进一步压缩院前及院内延误,缩短发病至溶栓时间(ONT),则要求建立绿色快捷的卒中急救通道。,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是唯一有效的药物治疗;静脉溶栓时间窗3-4.5小时;研究显示,每缩短15分钟可使卒中院内死亡减少5%。,大血管闭塞6小时内可通过机械取栓或动脉溶栓或支架植入等方法达到血管再通;(IA推荐)大血管闭塞6-24小时可经过多模式影像学评估,如有较大缺血半暗带仍可血管内治疗。(IA、IIB推荐),时间就是大脑Timeisbrain,8,缺血性卒中患者,症状4.5hrs,4.5hrs症状6hrs,症状6hrs,IVtPA,IA机械或动脉溶栓,支架成型,常规治疗,有溶栓禁忌,多模式影像评估存在缺血半暗带或后循环,重度狭窄低灌注,NIHSS8,疑似大血管闭塞,规范化的多模式血流重建决策,9,静脉溶栓和动脉取栓都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10,1、Detection:发现,识别卒中的症状和体征。(目击者及病人,社会培训)2、Dispatch:派遣,拨打急救电话,EMS优先派遣。(120调度,MPDS)3、Delivery:转运,迅速运输,院前通知医院。(院前救护车-有救治能力医院)4、Door:到院,立即急诊分诊。(院前与院内)5、Data:数据,急诊评估,迅速进行实验室和CT检查。(院前可以直接送达)6、Decision:决策,诊断和决定适合的治疗。(院前提前谈话,先入为主)7、Drug:用药,给予适当的药物和其他干预措施。或转诊(边溶栓边转运)。8、Dispositon:安置,及时收入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室。或转诊(救护车)。,院前,交接,院内,国际卒中生命链“8D”,院前急救几乎需要干预所有环节,11,DoortoNeedleTime(DNT),OnsettoNeedleTime(ONT),脑卒中绿色通道,12,院前与急救系统无缝对接,加强急救人员的卒中知识培训,制定当地的急救地图,实现区域协同救治,1.能尽快识别卒中患者2.确定卒中发病时间3.区域协同救治4.现场救治策略5.准确与急诊交接,2017年10月15日中国卒中急救地图正式发布全国各省市、地区陆续开展区域卒中急救地图,急救无缝对接:完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13,“三个问题”,是不是卒中病人?,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取栓的医院,“三个目标”,在电话受理中:通过精心设计的询问流程以及呼救人对应的回答,MPDS知识体系能够准确地产生出对病人情况的评估。在救护车到达之前:提供清晰地、易于遵从的指令指导现场人员力所能及地采取措施自救和互救,以稳定病人的情况。在派车时:给予被救助的病人区分轻重、急缓的响应,做出不同的调派决定(如救护车种类、响应时间分级等)。,院前急救处理-调度中心医疗优先分级调派系统MPDS,15,如遇突发昏倒、持续头晕、头痛、麻木、言语不清或自诉中风电话回拨:1.患者意识清楚吗?(人知道吗?)2.言语清楚吗?(能说话吗?)3.微笑一下脸对称吗?(牙齿呲开脸歪吗?)4.双手同时抬起有一边掉下来吗?如怀疑卒中:请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护并安慰患者,不要自己服药,等待救援。,院前急救处理-调度中心,16,院前急救处理-处理流程,处理气道、呼吸和循环问题;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供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94%;对于意识障碍且舌后坠影响气道通畅者应放置口咽通气管。获得简要病史:询问发病时间;近期患病史、既往病史(既往卒中、癫痫、糖尿病、高血压、房颤、外伤史等);近期用药史(降糖药、抗凝药、药物滥用等)鉴别非血管性病因(脑外伤、中毒、血糖异常、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引起的昏迷如肝性昏迷、肾性昏迷、肺性脑病等),转运,院前急救处理-体位管理,卒中患者最佳体位尚不确定,对可以耐受平躺且无低氧的患者取仰卧位;对有气道阻塞或误吸风险及怀疑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建议床头抬高15-30;急救人员应根据具体病情分析选择,并兼顾患者的耐受性。,急性期24h内血压升高应谨慎处理,对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避免血压急剧下降。对有低血压(指血压显著低于病前状态或收缩压120mmHg)的疑似卒中患者,保持头位放平和使用等渗盐水可增加脑灌注,院前急救处理-血压管理,19,低血糖会导致类卒中样发病,每一位可疑卒中患者必须测血糖,如发生低血糖应尽快纠正。严重及持续性的低血糖会造成永久性脑损伤,对于血糖低于60mg/dl(3.3mmol/L)的患者给予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对无低血糖患者进行过多葡萄糖输液可能加重脑组织损伤,因此在需要补充液体时,应使用0.9%氯化钠溶液。,院前急救处理-血糖管理,20,建议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及心电监测,院前心电监测有助于发现导致卒中及卒中并发症的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对患者现场建立静脉通道,不仅便于院前药物和液体的输入,同时可达到缩短急诊治疗时间的目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在转运途中采集患者的血样,以便到达医院时立即将血样送检,以缩短实验室检查时间。,院前急救处理-心脏监护、静脉通路,21,应注意以上任何救治措施的进行都不应延误对患者的运送,可在转运途中完成。能叙述病史和发病情况的代理人应陪同患者一同前往医院就诊。转运过程中可介绍静脉溶栓或动脉取栓概念。,院前急救处理-处理流程,22,是不是卒中病人,23,是不是卒中病人,今天天气不错,1、,2、,3、,见到乏力、麻木、言语含糊、头晕、头痛、嗜睡、视物模糊、抽搐症状,使用FAST评分,是不是卒中病人,是不是卒中病人,辛辛那提院前卒中量表(cincinnatiprehospitalstrokescaleCPSS),让其微笑,举起双臂并维持,连贯说短句(1分钟内识别卒中),是不是卒中病人,洛杉矶院前卒中筛查LosAngelespre-hospitalstrokescaleLAPSS,卒中识别-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缺损症状体征,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双手握手、摸手背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额纹对称否、伸舌歪斜否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自己或家人感觉说话不一样双眼向一侧凝视;需要关注、提示大血管闭塞一侧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眩晕伴呕吐;持续性眩晕伴眼震、共济失调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或抽搐压眶或疼痛刺激一侧肢体回缩,28,发病时间是什么时候?-最后一次看起来正常的时间,1.从几点钟开始?当时在做什么?有人看到吗?患者本人还是家属提供病史?(精确到半小时内)2.怎么不对的?(关注面瘫、凝视、口齿不清、偏瘫、偏身麻木)3.以前有没有这种情况?(既往梗死后遗症状还是新发症状)醒后卒中或意识障碍:最后一次见到患者正常的时间。一般为入睡时间,如中途有起床活动要询问患者起床时有无异常。,是不是怀疑大血管闭塞(LargeArteryOcclusionLAO),卒中现场评估分诊量表FAST-ED4分,是不是怀疑大血管闭塞(LargeArteryOcclusionLAO),洛杉矶运动评分LAMS4分,是不是怀疑大血管闭塞(LargeArteryOcclusionLAO),动脉闭塞快速评分RACE4分,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取栓的医院,急救车组接到派遣指令到救护车出发时间,快速、准确地将患者转送至可行急诊静脉溶/取栓的医院,卒中中心24h进行急诊CT检查和具备溶栓条件高级卒中中心具备24h取栓条件,院前处置,国家卒中急救地图APP、微信端院前急救,35,病人,医疗机构,院前急救系统,患者与医疗机构建立连接的首要媒介,提供现场救治,开通绿色通道,与急诊人员交接,急救车溶栓,联系开通绿色通道,收集信息,交接给急诊,急救无缝对接,36,护理麻醉团队,值班主诊组,血管急诊组长,宁波二院卒中值班电话622268、宁波二院卒中中心区域协作微信群卒中预警辅助决策,预检台,影像科,抢救室,导管室,卒中团队早期干预,37,38,时间就是大脑的概念,要求把专业化卒中诊疗尽可能应用到病程最初阶段全球范围内,将各种诊断治疗措施转移到院前的兴趣不断增加多项相关研究已在国外开展,未来方向-院前诊断与治疗,39,MobileStrokeUnits(MSU)始于2003年,于2010年呈现临床可行性急救车装备:小型CT、床旁化验和远程医疗系统,可把CT影像、临床检查视频实时传输给院内专家急救团队:急救员、神经科医师、放射科医师或技师各一人治疗:MSU在现场确定诊断后,可予溶栓治疗、针对病因病情精确转运患者至神经介入中心或神经外科中心,并在途中提前启动后续院内处置,未来方向-院前诊断与治疗移动卒中单元MSU,40,未来方向-院前诊断与治疗移动卒中单元MSU,41,2016年一项研究表明:美国Cleveland市MSU急救车上不再配置神经科和影像科医师,而是通过远程医疗系统取得相关专科医师的决策指导,降低了人员成本MSU组100例患者DNT(进入急救车-给药时间)为32分钟,比对照组56例患者进行院内溶栓DNT58分钟显著缩短,未来方向-院前诊断与治疗远程移动卒中单元,42,宁波市第二医院卒中中心,43,2005年尝试卒中单元管理模式2009年起开展缺血性卒中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2016年起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取栓术开展神经介入检查治疗,主要有脑血管造影(DSA)术、颈动脉及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TCD微栓子动态实时监测等;每周一上午设有脑血管病介入门诊;每周四上午设有脑血管病专病门诊。,宁波市第二医院卒中中心,44,2009年起开始静脉溶栓,制定了完整的卒中绿色通道流程,不断改进,优化溶栓流程;从2012年DNT平均97min到2014年DNT平均78min;2017年平均72min;2018年至今平均小于60min。我院建立了完整的卒中团队,开设卒中单元,2015-2017年开展静脉溶栓150余例,静脉溶栓比例为3.7%,治愈好转率92.45%。,宁波市第二医院卒中中心-静脉溶栓,45,针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大血管狭窄闭塞或超溶栓时间窗患者,我中心自2016年起开展急性缺血性卒中动脉内取栓术,至今已完成急诊脑动脉取栓术50余例。2008年起开展脑血管介入治疗,包括脑血管造影术、颈动脉及椎动脉支架植入术、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近三年介入治疗例数335例,其中支架植入术58例,动脉瘤和血管畸形治疗277例。,宁波市第二医院卒中中心-脑血管病介入治疗,46,脑卒中发病率、致残率较高,时间窗内急性期静脉溶栓、动脉取栓血管再通获益巨大。院前急救为连接患者与医院的桥梁,在缩短发病至再通时间中起关键作用。调度中心可通过询问症状早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