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壳污染的治理思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对策以福建省惠安县为例.pdf_第1页
牡蛎壳污染的治理思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对策以福建省惠安县为例.pdf_第2页
牡蛎壳污染的治理思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对策以福建省惠安县为例.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1 (5) : 59 - 61 journal of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u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收稿日期 2008 - 05 - 15 作者简介 陈春祥(1971 - ) , 男。研究方向:农业资源 与区划。 牡蛎壳污染的治理思路及资源化综合利用对策 以福建省惠安县为例 陈春祥 1 ,詹 玲 2 (1. 福建省惠安县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福建 泉州362100;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要 通过对惠安县牡蛎生产及牡蛎壳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了牡蛎壳污染的主要危害,提出了牡蛎壳综合治理的基本 思路,即强化管理、 集中储埋、 鼓励利用;以及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1)积极探索牡蛎壳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2) 抓紧制定中长期开发利用计划。 关键词 惠安县;牡蛎壳;污染治理;资源化利用 中图分类号 f326.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26922(2008) 0520059203 control of oyster shell contam ination and its recycling use taking hui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as a case chen chun2xiang 1 , zhan ling 2 (1. office of huian agriculture regional planning comm ittee, huian, fujian362100, 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 ics and developm ent,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100081, china ) abstract: based on investigation of oyster production and oyster shell contamination in hui an county, fujian province, the har m of oyster shell contamination is analyzed, and its control and recycling use are proposed as follows .(1) the approach for recycling use of oyster shell should be explored.(2) a medium - to - long - ter m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plan should be worked out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hui an county; oyster shell; contamination control; recycling use 近年来,随着牡蛎“ 垂下式养殖法 ” 1 技术的推 广和市场需求的扩大,福建省惠安县牡蛎的养殖规 模和生产加工能力得到大幅提高,成为沿海牡蛎产 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但是,牡蛎生产加工过程 中残留的大量牡蛎壳,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和妥善处 理,严重污染乡村环境,直接影响了城乡人居环境 的改善和新农村建设。最近,笔者通过对惠安县牡 蛎生产及牡蛎壳污染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了牡蛎 壳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几点建议。 一、 牡蛎生产和牡蛎壳污染情况 福建省惠安县地处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 季风气候,海岸线曲折绵长,海水温度适中,浮游生 物丰富,是理想的牡蛎生产区。据笔者统计, 2007 年惠安县沿海9个乡(镇)、46个行政村实际养殖 牡蛎面积0. 2万公顷,年产牡蛎9. 5万吨,产值 8500万元,从业户数2400多户(含养殖场 ) , 从业人 员5300多人,户均实现产值3. 5万元。 牡蛎生产加工的迅速发展,带来了牡蛎壳的大 量残留。根据笔者实地调查测算,当年生带沙土褶 牡蛎,其牡蛎和牡蛎壳的比例为107,按此比例估 算,惠安县年产牡蛎达9. 5万吨,排壳量约6. 7万 吨,折12. 1万立方米,日均184吨,折331立方米。 除部分作为生产原料返海再生产或煅烧白灰外,每 年尚有约4. 7万吨,折8. 5万立方米,未能有效利 用或妥善加以处理,大部分由环卫部门作为生产垃 圾收集填埋,或被加工者直接倾倒在公路两旁、 闲 杂空地或废弃沟渠里,成为城乡环境的重要污染源 之一。尤以沿海乡村为甚,村里村外,房前屋后,公 路两侧,牡蛎壳随处可见。据初步统计, 2001年以 来,惠安县累积未利用的废弃牡蛎壳,约有45万 吨,折81万立方米以上,如按0. 1米厚度堆积,约 占地809公顷,相当于该县耕地面积的3. 6%。仅 惠安县螺城镇内,就有相对集中的现场撬卖牡蛎摊 点60多处,年排放牡蛎壳约0. 5万吨,折0. 9万立 方米,对城区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二、 牡蛎壳污染的主要危害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 垂下式养殖法 ” 技 术的广泛推广,牡蛎的养殖范围扩展到浅海,面积、 产量和质量及收入都得到提高,排壳量亦大幅增 长;同时,由于以牡蛎壳为原料生产的白灰,其固有 的理化性能难以满足现代建筑的质量要求,随着水 泥的普遍使用,白灰市场不断萎缩,当地灰窑由80 年代的60多家减至5家,对牡蛎壳的需求和消纳 量也相应地减少,导致蛎壳“ 产 ” 、 “ 消 ” 失衡,牡蛎 壳的废弃及累积达到相当程度,已超过了环境的承 载能力,成为城乡新的污染源。其主要危害表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一)造成环境污染 牡蛎壳理化性状稳定,不易自然分解,随意倾 倒,不但有碍观瞻,影响村容村貌,而且污染土壤, 造成碱化板结。同时,牡蛎撬割取肉后残存在牡蛎 壳上的肉体和液体,经6 - 18小时后便腐烂,散发 出刺鼻的腥臭味,会引来大量苍蝇和蚊子,成为病 菌繁殖和传播的温床。尤其是台风季节,抢收的牡 蛎大量堆积于公共空地,来不及撬剥的牡蛎和撬剥 后牡蛎壳上残余的牡蛎肉、 牡蛎汁腐烂变质,滋生 大量蚊蝇,更是臭气熏天,污水遍地,直接威胁人民 群众的健康。 (二)占用大量土地 在惠安县,多年废弃累积的牡蛎壳,已达饱和 程度,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此外,牡蛎壳还继续 以每年4. 7万吨(折8. 5万立方米)的速度增长,持 续与人争地。特别是倾倒在近海滩涂上的牡蛎壳, 不断蚕食有限的海域资源,危及湿地保护。 (三)引发邻里矛盾 在主要产蛎村,新产生的大量蛎壳无处倾倒, 邻里间因倾倒蛎壳而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惠安 东部某村,每年因牡蛎壳产生的纠纷达数十起,约 占该村民事纠纷总量的四分之一。 “ 蛎壳纠纷 ” 已 影响到“ 和谐乡村 ” 构建,成为产蛎村社会不安定因 素之一。 (四)构成安全隐患 堆放在道路两侧的蛎壳,直接影响了交通秩 序,造成交通安全隐患;由于蛎壳不易分解,倾倒于 溪河或沟渠中,会造成溪沟阻塞,危及行洪和农田 灌溉。 (五)增加公共支出 清理蛎壳,需要增加公共开支。据调查,仅惠 安县螺城镇环卫部门每年处理该镇区地面上的蛎 壳,费用支出约30万元,浪费了人力、 物力和财力。 牡蛎壳污染治理迫在眉睫,如果放任自流,污 染面将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2007年,泉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已将泉州湾近海 水域蛎壳污染治理列为年度督办件之一。 三、 牡蛎壳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基 本思路和对策建议 牡蛎素有“ 海中牛奶 ” 之美誉,含有多种维生 素、 牛黄酸、 肝糖、 碘、 钙、 磷、 镁、 锌、 钾、 铜、 硫等多 种营养成分。牡蛎壳含碳酸钙80% - 95% ,并含有 少量的磷酸钙、 硫酸钙、 氧化铁、 铝、 镁、 钾、 铜和硅 等生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及1. 72%有机质,是 一种宝贵的无机盐资源,经特殊工艺加工处理后, 在医药、 食品、 化工、 建筑和农业生产上都有一定的 利用价值。牡蛎壳污染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是一件 “ 功在当代,利延子孙 ” 的实事,也是一个区域性(沿 海地区)的重要课题和难题。 (一)牡蛎壳污染治理的基本思路 在进行有效的资源化开发利用之前,组织开展 牡蛎壳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1.强化管理。加强市场管理,可参照厦门市和 泉州市区的做法,结合水产品净化上市工作和创建 省级文明县城工作,推行“ 净肉进城、 保鲜上市 ”,并 采取“ 先集中,后取缔 ” 的办法,对县城零散的现场 牡蛎撬剥摊点进行治理整顿。加强对加工企业、 加 工者的管理,对新产生的废壳实行定点堆放、 统一 收集、 集中处理,同时按照环境保护法律、 法规的规 定,对加工企业、 加工者的排污行为,可收取适量的排 污费,以减少并逐步杜绝随意乱堆弃牡蛎壳行为。 2.集中储埋。结合新农村建设“ 清洁家园行 动 ” 和“ 清洁田园行动 ”,加快对集镇和乡村堆积的 牡蛎壳进行集中清理;结合惠安县外走马埭围垦回 填工程,或其他适宜地块,抓紧进行填埋;用作公 路、 铁路建设的路基垫层;也可利用矿山开采后形 成的“ 闭坑 ” 就近储埋,表面覆土后栽树种草或耕 作,以恢复生态景观、 保持水土。 3.鼓励利用。制定扶持措施,奖励、 鼓励加工 企业或农民对废牡蛎壳进行简易可行的回收利用。 (1)制作牡蛎壳串回海再生产; (2)结合“ 测土配 方 ” 和中低产田改造工作,生产农家肥,用于改造土 壤,培肥地力 ; (3) 加工生产牡蛎壳粉,用作简易饲 料添加剂; (4)对传统的小灰窑进行技术改造,达标 后许可生产白灰系列产品。通过这些利用方式,预 计每年可消化牡蛎壳4万吨以上,占惠安县年牡蛎 生产排壳量的60%以上。 (二)牡蛎壳资源化利用的对策建议 牡蛎壳资源化利用,古来有之,从先秦的煅制 06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 第11卷 工艺,到后来道家的“ 炼丹术 ” 和洛阳桥的“ 种蛎固 基 ”,无不与之相关。据有关部门估算,惠安县如果 每年综合利用4. 7万吨废弃牡蛎壳,开发生产为药 品原料,就可直接创造产值达10亿元以上;如作为 化工原料开发利用,每年可创造产值达3000万元 以上,同时减少治理费用300万元。牡蛎壳的资源 化利用,无论是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都是相当可 观的。 1.积极探索牡蛎壳资源化综合开发利用途径。 (1)医用生物钙原料。牡蛎壳中的碳酸钙是一种活 化了的天然物质,含有以生物活性钙为主的多种微 量元素,会以蛋白质结合型钙形式蓄积在骨骼中, 极易被人体吸收,是一种优越的营养素,既可以平 衡人体营养,起到保健作用,又可治疗多种疾病,具 有较高的医疗利用价值。明代医学家龚延贤药性 歌括四百味 指出:“ 牡蛎微寒,涩精止汗,崩带肋 痛,老痰祛散。 ” 2 本草纲目 也注明牡蛎具有“ 清 泻肺热,解毒止痒 ” 3 的功效。牡蛎壳单独或与其 他中药材复合使用,可治疗头晕目眩、 遗精滑精、 自 汗盗汗、 崩漏带下、 肋痛、 颈项痰核、 心烦失眠、 脱发 等疾病。根据这一特性,国内外已成功地从蛎壳中 提炼出生物活性钙粉,并开发出以此为主要原料的 系列保健品、 药品和化妆品。如武汉健民药业集团 有限公司的龙牡壮骨冲剂,江苏兹露药业有限公司 的牡蛎碳酸胶囊。(2)化工原料。碳酸钙是一种廉 价的无机填料,既能大幅降低产品的成本,又能有 效地提高成品的性能和品质。牡蛎壳中含有丰富 的碳酸钙,在工业上用途非常广泛,可适用于塑料、 薄膜、 油漆、 油墨、 橡胶、 胶粘剂、 密封胶、 建材、 电 线、 电缆、 造纸、 人造革、 制鞋、 粉笔、 合成木材、 污水 处理剂、 脱硫剂等化工产业。(3)土壤改良剂。牡 蛎壳属碱性,含有钙、 镁和磷等植物生长所需的多 种微量元素,还可中和土壤中的酸性,因而是酸性 土壤的营养剂和最佳改良剂 4 。如中国海洋大学 发明的土壤调理剂,以牡蛎壳粉为主( 50% - 70% ) ,与聚天冬氨酸盐(2% - 5% )、 壳聚糖(1% - 3% ) 或其衍生物,生物全部或部分粉末、 发酵物混 合使用,以调整土壤微生物结构,增加有益菌数量, 培肥地力,并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率,增强农 作物的抗病害能力,提高其生长速度、 产量和产品 品质。尤其是对改善当地花生“ 空壳果 ” 现象有显 著效果。(4)白灰。煅烧白灰是牡蛎壳传统的利用 途径。白灰可作为建筑材料,也可以在皮业生产上 用作清除动物表皮油污的洗涤剂,也可与桐油混合 作为造船业中船缝的填充料,还可以入药,治疗疔 疮肿痛、 痄腮肿痛、 痰核瘰疠、 疣痣、 创伤出血、 疥 癣、 烧烫伤等。(5)饲料添加剂。牡蛎壳经机械粉 碎或特殊化工工艺处理后可制作成饲料的不同等 级的钙源添加剂,按1% - 8%的比例与饲料混合, 用于补充禽畜生长所需的生物钙及其他微量元素, 既能提高对饲料营养的吸收利用率,又可增强免疫 力,还可以促进其快速生长 5 。泉州和昌饲料公司 在饲料生产中,就已改用牡蛎壳粉取代传统的骨 粉,市场反应良好。此外,牡蛎壳经加工还可作为 食品添加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