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防溢板的设计[含CAD高清图纸和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3221265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8.7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18
上传人:好资料QQ****51605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孙**(实名认证)
江苏
IP属地:江苏
45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CAD高清图纸和说明书
液压
防溢板
设计
CAD
图纸
说明书
- 资源描述:
-
【温馨提示】====【1】设计包含CAD图纸 和 DOC文档,均可以在线预览,所见即所得,,dwg后缀的文件为CAD图,超高清,可编辑,无任何水印,,充值下载得到【资源目录】里展示的所有文件======【2】若题目上备注三维,则表示文件里包含三维源文件,由于三维组成零件数量较多,为保证预览的简洁性,店家将三维文件夹进行了打包。三维预览图,均为店主电脑打开软件进行截图的,保证能够打开,下载后解压即可。======【3】特价促销,,拼团购买,,均有不同程度的打折优惠,,详情可咨询QQ:1304139763 或者 414951605======
- 内容简介:
-
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 目: 液压防溢板的设计 前言 现代机械一般多是机械、电气、液压三者紧密联系,结合的一个综合体。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并列为三大传统形式,液压传动系统的设计在现代机械的设计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液压传动课程是工科机械类各专业都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既是一门理论课,也与生产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学好这样一门重要课程,除了在教学中系统讲授以外,还应设置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液压传动系统设计的技能和方法。液压传动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综合运用液压传动课程及其他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生产实际只是,进行液压传动设计实践,是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机密结合起来,从而使这些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加深提高和扩展。 2、在设计实践中学习和掌握通用液压元件,尤其是各类标准元件的选用原则和回路的组合方法,培养设计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嫁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通过设计,学生应在计算、绘图、运用和熟悉设计资料(包括设计手册、产品样本、标准和规范)以及进行估算方面得到实际训练。防溢板液压系统的设计一、题目的拟定防溢板的的作用是保护中间罐车在行走过程中以免钢水的溢出,在中间罐车到达终点时,又要将防溢板提起,以便将钢水倒出。该系统通常采用双油缸工作,工况如下:防溢板下降盖紧中间罐车保压防溢板升起工况参数:防溢板下降速度:V=30,防溢板的自重:G=11T,防溢板升降行程:H=740mm,最大压紧力:F=100KN。要求:1、升降速度可调,保压过程中油泵卸荷。2、设计计算液压系统。3、画出原理图;选择液压元件。4、画出集成块图。二、明确系统设计要求1、主机的用途、主要结构、总体布局;主机对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在位置布置和空间尺寸以及质量上的限制。2、主机的工艺流程或工作循环;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式(移动、转动或摆动)及其工作范围。3、主机各液压执行元件的动作顺序或互锁要求,各动作的同步要求及同步精度。4、液压吃性元件的负载和运动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范围。5、对液压系统工作性能(如工作平稳性、转换精度等)、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6、液压系统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如周围介质、环境温度、湿度、尘埃情况、外界冲击振动等。7、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液压装置在外观、色彩、经济性等方面的规定或限制。三、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1、 分析系统工况对液压系统进行工况分析,就是要查明它的每个执行元件在各自工作过程中的运动速度和负载的变化规律,这是满足主机规定的动作要求和承载能力所必须具备的。液压系统承受的负载可由主机的规格规定,可由样机通过实验测定,也可以由理论分析确定。当用理论分析确定系统的实际负载时,必须仔细考虑它所有的组成项目,例如:工作负载(切削力、挤压力、弹性塑性变形抗力、重力等)、惯性负载和阻力负载(摩擦力、背压力)等,并把他们绘制成图。2、负载与运动分析要求设计的防溢板实现的工作循环是:快进工进快退停止。主要性能参数与性能要求如下:最大压紧力F=100KN;防溢板的自重G=11T;下降速度,工进速度,快退速度,防溢板快降行程,防溢板慢降形成,防溢板上升行程:H=740mm;启动制动时间,液压系统执行元件选为液压缸。根据技术要求和已知参数对液压缸各工况外负载进行计算,结果如下:工况计算公式外负载(N)快降启动加速825N快降匀速0慢降(工进)2500N保压50000N快速回退启动55660N快速回退匀速55000N快速回退制动54340N根据已知参数,各工况持续时间近似计算结果如下:工况 计算式 时间/S快降 500/40 12.5()慢降 240/25 9.6()上升 740/30 25()由以上数据,并在负载和速度过渡段作粗略的线性处理后,可得到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负载循环图和速度循环图3、确定液压缸主要参数,编制工况图根据液压传动系统及设计可选液压缸的设计压力,将液压缸的无杆腔作为主工作腔,考虑到缸下行时,滑块自重蚕蛹液压方式平衡,则可计算出液压缸无杆腔的有效面积,取液压缸的机械效率cm=0.9。液压缸内径:按GB/T2348-1993,取标准值D=80mm。又由,可推出d=46.1,则d=45mm,即为标准值。由此计算两腔面积: 因此,液压缸在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计算如下:工作阶段计算式负载F/N工作腔压力P/输入流量L/min快降启动8252700006.12快降匀速00慢降25007350003.06保压5000016.30上升启动5566012.3MPa6.0匀速上升5500012.2Mpa制动5434012.0Mpa液压缸各阶段的压力和流量(图)循环中各阶段的功率计算如下:快速下行阶段:匀速下行阶段:慢降阶段:保压阶段:上升启动阶段:匀速上升阶段:制动阶段:4、液压泵的选择 由液压缸的工况图,可以得出液压缸的最高工作压力在保压时出现,考虑泵至缸的进油路压力损失,由液压传动第二版P241表11-4估取为,则最高工作压力实际为。液压泵的最大供油量按液压缸的最大输入流量()进行估算,若回路中泄漏按液压缸输入流量10%估计,则,两个缸的流量则为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查阅手册或产品样本,选用规格相近的,选取CBF-E型齿轮泵,其额定压力16,最高压力20,排量10.8,额定转速2500。最高转速3000,驱动功率8.5。5、液压缸的选择由以上第四点计算结果所选泵的参数情况,及系统各个阶段功率计算的结果可知,系统的最大功率出现在防溢板上升阶段,此时液压泵的最大理论功率为:,由表5-13取泵的总效率为,则液压泵的实际功率即所需电机功率为,查表5-14并考虑液压泵的驱动功率为8.5,则满足液压泵驱动功率的电动机类型为,其额定功率为,转速为,额定转矩为。或Y160M1-2其额定功率为,转速为,额定转矩为。同时考虑到流量则选电动机Y160M1-2型.按所选电动机转速和液压泵的排量,取液压泵的容积效率,则液压泵的最大理论流量为:,故大于计算所需流量,满足使用要求。6、确定油管各元件间连接管道的规格按元件接口处尺寸决定,液压缸进、出油管则按输入、排出的最大流量计算。由于液压泵具体选定之后液压缸在各个阶段的进、出油量已与原定数值不同,所以要重新计算如下表所示。表中数值说明,液压缸快进、快退速度与设计要求相近。这表明所选液压泵的型号、规格是适宜的。流量、速度快进工进快退输入流量/L 3.06排出流量/L运动速度/m根据上表中数值,当油液在压力管中流速取时,按课本中式(7-9)算得与液压缸无杆腔和有杆腔相连的油管内径分别为:这两根油管都按GB/T2351-2005选用外径内径的无缝钢管。 7、确定油箱油箱的容量按式估算,其中为经验系数,低压系统,=24;中压系统,=57;高压系统=612。现取=6,得按JB/T 7983-1999规定,取标准值V=100L。四、确定系统原理图系统设计要求:1、升降速度可调,保压过程中油泵卸荷。2、设计计算液压系统。3、任意位置可停。4、要求两缸同步,但精度要求不高。现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防溢板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下:系统原理图根据所选择的液压泵规格及系统工作情况、系统原理图、系统的最高工作压力和通过各阀类元件及辅件的实际流量,查阅产品样本,选出的阀类元件、辅件元件以及其他液压元件,由于两条支路上的液压元件完全相同,所以现只选一条支路即可,一并列入下表中:序号元件名称型号规格额定压力额定流量说明1电接点压力表KF3-E1B16-可测压力点数:12压力继电器42050公称通径6mm,灵敏度1.5Mpa。3溢流阀YF-L10H40调压范围3.514Mpa,公称通径10mm4液控单向阀2025公称通径10mm5二位二通换向阀22DF3-E5B1625公称通径6mm6调速阀1625公称通径8mm。公称流量25L/min7三位四通换向阀34DY-B10H-T2130滑阀机能Y,ABO连通,双电磁铁8单向阀2125公称通径10mm9溢流阀YF3-E10L63调压范围0.516,卸荷压力0.4510换向阀22DF3-E5B1625公称通径6mm五、验算液压系统性能1验算系统压力损失由于系统管路布置尚未确定,整个系统的压力损失无法全面估算,估算阀类元件的压力损失、待设计好管路布局后,加上管路的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即可。但对于中小型液压系统,管路的压力损失甚微,可以不予考虑。压力损失的验算应按一个工作循环中不同阶段分别进行。(1) 快进时在防溢板快进时,进油路上油液通过换向阀7的流量是9L/min,换向阀5的流量是25L/min,通过液控单向阀4的流量是25L/min,并进入无杆腔。因此进油路上的总压降为此值不大,不会使安全阀开启,故能保证泵的流量全部进入液压缸。 回油路上液压缸双缸有杆腔中的油液通过电磁换向阀7的流量都是29.85L/min,经过换向阀7直接回油箱此时有杆腔和无杆腔的压力差为: ,因为是1条支路的压力差,所以需要乘以2,则此值小于估计值,所以是安全的。(2) 工进时工进时,油液在进油路上通过调速阀6的流量是5.05L/min,其流量损失为0.6L/min,通过液控单向阀的流量是5.65L/min,因此在液压缸回油腔的压力为:考虑到压力继电器动作需要压差,故实际回油腔压力为:,同样的,两条支路总共的回油腔压力为1.01此值小于原估计值,所以是安全的。(3)快退时快退时,在进油路上,电磁换向阀7进无杆腔。在回油路上,油液通过液控单向阀、电磁换向阀5、电磁换向阀7返回油箱。在进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此值较小,所以所以液压泵驱动电动机的功率是足够的。在回油路上总的压力损失为:所以,快退时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应为:由此可得所选液压泵的额定工作压力满足最大工作压力,即安全。2、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根据各工况持续时间近似计算结果表:工况 计算式 时间/S快降 500/40 12.5()慢降 240/25 9.6()上升 740/30 25()由上述工况时间表可知,本液压系统在整个工作循环持续时间中,快速回退(即:上升)动作所占时间最多,所以系统效率、发热和温升可用快速回退时的数值来粗略计算。快速回退阶段的回路效率为:泵卸荷时通过溢流阀所产生的压力损失为,因此它的数值为:取泵的总效率,现取液压缸的总效率为,杂可计算本液压系统的效率为:可见快速回退时液压系统的效率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溢流损失造成的。快速回退工况液压泵的输入功率为:由系统的发热量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