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完美版.pdf_第1页
2018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完美版.pdf_第2页
2018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完美版.pdf_第3页
2018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完美版.pdf_第4页
2018北京东城高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完美版.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 页 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东城区 2017 - 2018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 2018.4 6手工制作工艺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下列手工艺品用金 属材料制成的是 7下列物质投入水中发生化学反应,水做氧化剂的是 A.钠 B氧化钠 C碳酸钠 D过氧化钠 8我国科学家利用蜡虫肠道菌群,将塑料降解时间从 500 年缩减到 24 小时,并用同位素示 踪法证实了聚乙烯 降解为 CO2。下列有关该过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B只涉及碳碳键的断裂 C同位素示踪法是从微观角度识别物质的变化 D该研究成果有利于缓解塑料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 9下列有关水处理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沉淀法:加入 Na2S 处理含 Hg2+废水,Hg2+ S2- =HgS B中和法:加入生石灰处理酸性废水,H+ OH- =H2O C氧化法:加入次氯酸处理氨氮废水,2NH4+3HC1O =N2十+3H2O+5 H+ 3C1- D混凝法:加入明矾K2SO4Al2(SO4)324H2O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发生凝聚, Al3+3H2O =Al(OH)3+3H+ 10.下列实验、现象与结论相符的是 第 2 页 共 7 页 11.我国自主研发对二甲苯的绿色合成路线取得新进展,其合成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 i 发生了加成反应 B中间产物 M 的结构简式为 C利用相同原理以及相同原料,也能合成邻二甲苯和间二甲苯 D该合成路线理论上碳原子 100%利用,最终得到的产物易分离 12.利用如下实验探究铁钉在不同溶液中的吸氧腐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上述正极反应均为 O2+4e-+2H2O=4OH- B在不同溶液中,Cl 是影响吸氧腐蚀速率的主要因素 C向实验中加入少量(NH4)2SO4固体,吸氧腐蚀速率加快 D在 300 min 内,铁钉的平均吸氧腐蚀速率酸性溶液大于中性溶液 第 3 页 共 7 页 25.(16 分)合成药物中间体 M 的流程图如下。 (1)芳香烃 A 的核磁共振氢谱有 种峰。 (2)在一定条件下,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步骤反应物 C 含有官能团的名称是氨基、 。 (4)步骤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序号)。 (5)步骤可得到一种与 G 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将其结构简式补充完整: (6)H 的结构简式是 。 (7)将步骤中合成 M 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第 4 页 共 7 页 26.(13 分)用钒钛磁铁矿为原料冶炼铁,产生一种固体废料,主要成分如下表。 通过下列工艺流程可以实现元素 Ti、Al、Si 的回收利用,并得到纳米二氧化钛和分子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中进行分离操作的名称是 , (2)下列固体废料的成分中,不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TiO2 b.MgO c.SiO2 d.CaO (3)熔融温度和钛的提取率关系如下图,适宜温度为 500,理由是: 。 (4)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 (5)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6)将步骤中制取分子筛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根据成分表中数据,计算 10 kg 固体废料,理论上应再加入 Na2 Si03物质的量的计算式是 n( Na2SiO3)= mol (摩尔质量/g/mol :SiO2 60 Al2O3 102)。 第 5 页 共 7 页 27.(13 分)氢气作为清洁能源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含硫天然气制备氢气的流程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I转化脱硫:将天然气压入吸收塔,30时,在 TF 菌作用下,酸性环境中脱硫过程示意图如右。 (1)过程 i 中 H2S 发生了 (选填“氧化”或 “还原”)反应。 (2)过程 ii 的离子方程式是 。 (3)已知:Fe3+在 pH=l.9 时开始沉淀,pH=3.2 时沉淀完全。 30时,在 T.F 菌作用下,不同 pH 的 FeS04溶液中 Fe2+的氧化速率如下表。 请结合以上信息,判断工业脱硫应选择的最佳 pH 范围,并说明原因: 。 蒸气转化: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蒸气将 CH4氧化。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4)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比较压强 P1 和 p2 的大小关系:P1 p2(选填“”“”或“I2。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合理,分析原因:实验应有 I2 生成,但却生成了 Agl 沉淀,因此推测实 验中 I2的生成,与 Cul 沉淀有关,故不能确定氧化性:Cu2+I2, 并用右图装置进行验证。K 闭合后,较长时间发现两侧溶 液均无明显变化。乙同学为了进一步判断 Cu2+和 I2 的氧化性强弱,将左侧电极改为 Cu 电极,并向右侧溶液中加入少量 _(填试剂),发现指针偏转,且左侧溶液颜色加深,证明 该条件下氧化性:Cu2+ I2(选填“”或“”)。 (4)该小组同学进一步分析认为,实验没有发生 2Ag+ 2I- =2Ag+I2的反应,原因是生成 AgI 沉淀,反应物浓 度 迅 速 降 低 , 不 利 于 该 反 应 进 行 ; 请 分 析 实 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