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六专题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六专题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六专题商山早行学案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商山早行学习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掌握虚实相生等表现手法。教学过程:一知人论世1.温庭筠1)有才。才思敏捷,外号“温八 叉”,且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2)不幸。奇丑,屡试不中,卷入政治斗争。3)有个性。不修边幅,与歌妓、纨绔子弟厮混;目中无人,得罪权贵;帮人作弊,强索报酬,大闹考场。作为晚唐著名诗人,温庭筠诗词俱佳,以词著称。温庭筠诗词,在思想意义上虽大多无较高的价值,但在艺术上却有独到之处,历代诗论家对温庭筠诗词评价甚高,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温庭筠的诗,写得清婉精丽,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之“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名句,千古流传。相传宋代名诗人欧阳修非常赞赏这一联,曾自作 “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但终未能超出温诗原意。 2.写作背景商山早行是温庭筠的一首比较著名的写景抒情诗。这首诗之所以为人们所传诵,是因为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这里。这首诗大概是作者离开长安赴襄阳投奔徐商,在商山途中所作。全诗紧扣“早行”二字,写景抒情,表达了羁旅中的愁思和人生的失意。3.读诗歌,了解大意。二读诗歌,赏早行之景。1.题目中的早行,在诗中是如何体现的?2.这首诗展现了两幅不同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并概括意境特点。3、这两幅不同的画面有何关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4.“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宋代著名词人梅尧臣说这两句诗是最好的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你能体会出诗中的“不尽之意”吗?体会这一联的写作特点。三巩固练习。 塞上听吹笛 (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1、写景有“虚景”和“实景”之分,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