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热烈祝贺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急诊影像技术专委会首届学术论坛“CT成像技术新进展及临床应用”国家级继教班湖北省医学会放射技术分会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胡军武,实用比较医学影像技术及临床应用,Dept.ofRadiology,TongjiHospital,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死亡率与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9,.,影像学表现:,超早期(1h6h),急性期(6h24h),亚急性期(1d7d),稳定期(7d14d),慢性期(2周以后),10,.,首选检查方法,急性期(6h24h):头颅CT首选。急性期及超急性期脑梗死诊断和鉴别诊断:行MRI检查时,不能仅仅进行常规T1WI、T2WI、T2flair序列扫描,DWI序列尤为重要。首选MRI的弥散加权成像。,11,.,比较医学影像技术,检查方法分析比较,入院即行CT检查优点:扫描速度快、操作简单、方便、价格低廉等,且通过CT检查筛选可排除脑出血患者。,12,.,CT,MR,CT检测成本较低、操作简单,脑梗死CT与MR检查优劣对比,MRI早期检出率及总检出率高于CT,检查方法分析比较,比较医学影像技术,13,.,案例一:,患者,男,33岁,主诉:吐词不清伴肢体乏力3天。我院急诊头部CT:左侧基底节低密度灶,性质待定,脑梗塞?肿瘤性病变?CO中毒?,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14,.,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患者病情逐渐加重,已收入ICU,紧急行MR检查,临床医生只开具了头颅平扫+增强扫描,增强强化不明显。,15,.,检查过程中,紧急联系临床医生,沟通DWI对病人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加开DWI检查。结果如图,病人最后确诊为左侧放射冠-基底节区梗塞(急性-亚急性期)。,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16,.,比较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案例二:肺转移瘤,患者男,77岁。2015年结肠癌术后。同年发现并活检证实右肺转移灶。此后行化疗。治疗后,右侧肺肿块曾经缩小;而2016年3月出现左肺小结节灶,并同时见右肺的肿块较前有增大。2016年4月下旬对右肺肿块做射频消融治疗。射频消融后于2016年5月11号复查评估疗效,胸部CT平扫加增强,效果不佳;5月20日又行胸部MRI平扫及灌注。,17,.,左图A、B、C、D分别为化疗期间2015年5、6、9、12月份CT平扫图像,提示转移灶缩小。,化疗期间评估疗效-CT平扫,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18,.,2016年3月CT平扫(右下肺肿块增大,另注意左肺新出现了结节灶)。4月下旬行右肺肿块的射频消融治疗,5.5mm,射频消融治疗评估疗效-CT平扫,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19,.,射频消融后20余天:2016年5月11日,CT平扫(冠状)。,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CT平扫,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0,.,5月11日CT平扫轴位:右肺肿块,5月11号CT增强后期轴位:右肺肿块,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CT平扫加增强,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1,.,平扫,增强,2016年5月11日CT,左侧结节,8.0mm,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CT平扫加增强,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2,.,冠状位:右下叶肿块平扫加增强,冠位重建后的CT增强能判断右下灶的治疗效果吗?,同样很难判断!,左肺结节灶CT增强图,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CT冠位重建,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3,.,右肺病变2016年5月20日MRI,轴位T1WI,轴位T2WI压脂,T2WI,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MR平扫,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4,.,由图可得:左肺结节的T2WI压脂与右肺病灶的信号明显不同,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MR平扫,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5,.,右侧肺肿块及左肺结节的DWI(b=800),由图可得:左侧肺结节弥散受限,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MR弥散,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6,.,MRI灌注检查:右侧肺肿物无明显强化,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MR灌注,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7,.,射频消融后评估疗效-MR灌注,MRI灌注检查:左侧肺结节明显强化灶,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8,.,CT检查:右肺转移瘤,射频消融后CT平扫除形态学外,不能提示任何更有意义的信息,CT增强扫描可判断其呈乏血供,间接说明治疗后的变性或坏死。而左肺的小结节CT平扫只能比较其大小,CT增强见其强化并不明确。MRI检查:T2WI明确的表明右肺肿块内的结构情况:中心区出血(与CT平扫的略高密度吻合)及坏死,实际上符合肺组织这种出血性梗死的病理改变;出血周围呈富水性而无明显强化,提示治疗后的坏死或变性改变。左肺小结节灶,DWI扩散受限、MR动态增强可见强化,具有定性价值。,病例分析:CT及MRI检查之比较,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29,.,众所周知,在评价肺部疾病尤其是原发性肺癌及转移瘤方面,CT平扫及增强相较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有极高的诊断价值,本病例射频消融术后临床根据惯性思维开具CT平扫及增强,结果非常不理想,经放射科沟通后开具肺部MRI平扫弥散加灌注扫描后,得出了临床满意的诊断结果,本病例CT与MRI结果的不同,究其根源在于对射频消融后病灶区域的病理改变相关,CT平扫只是病灶密度的改变,而CT增强只能看血供,在病灶密度无明显改变,且乏血供情况下,诊断价值不高,而MRI扫描因其扫描原理,对这种出血及坏死病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故MRI应为射频消融后疗效评估的首选检查手段。,病例分析:经验与教训,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0,.,比较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案例三:小肝细胞癌,女性,67岁,95年5月查体发现丙肝HBsAg(),丙肝抗体(+)AFP正常(参考值:020)US可见多发低回声,低回声晕病灶,高速A血流频谱,smallHCC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临床开具腹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CT诊断不明确后行MRI检查,31,.,CT诊断:可见多发低密度灶,有假包膜,门脉期:病灶中度强化,静脉期:病灶中度强化,延迟期无强化,smallHCC可能性大,炎性肉芽肿不除外,影像学诊断-CT平扫加增强,平扫,门脉期,静脉期,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2,.,影像学诊断-MR平扫加灌注,平扫,灌注,MRI诊断:可见多发病灶T1WI呈低信号,T2WI为稍高信号,可有假包膜;灌注动脉期:中度强化,门脉期:轻度强化“Wash-out”现象存在,延迟期:中度强化,小肝细胞癌,多血供型可能。,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3,.,US&CT检查:两者只能看出病灶低回声,低密度影,CT增强检查三期轻-中度强化,鉴别诊断意义不大,多种疾病具有此类征象,比如肝癌、肝转移瘤,本病例中,US后CT检查并未满足临床需求。MRI检查:灌注通过特异性的“washout”现象可以特异性的区分肝癌与其他疾病,且由于MRI扫描对软组织的分辩率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在肿瘤血供分析方面MRI检查较CT检查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病例分析:US、CT及MRI检查之比较,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4,.,腹部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般US为首选筛查手段,随着MRI技术的不断发展,LAVA技术的应用愈加广泛,尤其是肝脏特异性对比剂的大量应用,在肝脏疾病的鉴别诊断方面,MRI的鉴别诊断价值越来越高,但临床有相当一部分医生延续旧习,仍喜欢以CT为主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如本病例,CT检查并未提供满足临床需求的诊断,最终依靠的是MRI检查,所以需要通过详实的比较影像技术学研究,改变临床观点,使疾病的检出诊断更加合理化,并减少病人无谓的检查。,病例分析:经验与教训,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5,.,男14岁,发热伴头痛、呕吐2天。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38.6,口服柴胡口服液后体温降至正常,伴头痛、呕吐。血常规WBC15.3109/L。门诊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疗。患者症状无缓解。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查体:T37.2,神志清,精神差,体型消瘦,咽充血,扁桃体肿大,颈有抵抗。结合外院CT报告后临床开具头颅MRI平扫弥散加增强扫描。检查过程中发现图像不符合病毒性脑炎征象,查阅病史后怀疑代谢性疾病,加MRS序列后确诊线粒体脑病。,案例四:线粒体脑病-MELAS,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6,.,影像学诊断-外院CT,CT诊断:可见双侧苍白球钙化,病理性可能大。,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7,.,影像学诊断-MRI平扫弥散加增强,MR表现:左侧底颞枕叶大片状长T1长T2信号,未累及白质,FLAIR及DWI呈明显高信号,局部脑回肿胀,增强扫面无强化,不符合病毒性脑炎征象(占位效应、点、片状或弥漫性强化),结合CT怀疑代谢性疾病。立即加做MRS检查。,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8,.,影像学诊断-MRS检查,MRS表现:患者在MRI异常区域,Cho胆碱明显升高,但N-乙酰基天门冬氨酸NAA、Cr肌酸均明显下降;在MRI上未见异常脑区,NAA升高,Cho胆碱及Cr肌酸稍降低。符合线粒体脑病征象。,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39,.,本病例中,临床初期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按“病毒性脑炎”开具影像学检查,疾病检查流程与对症性治疗虽效果不明显,但流程正确,开具MRI平扫弥散加增强检查可以确定代谢性脑病征象,后期检查及治疗可根据代谢性脑病方面着手,而检查过程中加做MRS检查,直接确诊为线粒体脑病,缩短了临床诊断时间,赢得了治疗时间,治疗效果明显。,病例分析:针对病种的序列优化,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0,.,此病例提示我们,影像技术人员具有第一手的影像学资料,影像图像质量的好坏,已经远远超出了图像本身分辨率、有无伪影等的范畴,一个合格的影像技师,应该提供的是最大限度显示病灶的图像,一个良好的影像技师应该提供的是病灶对比度,区分度最好的图像,而一个优秀的影像技师应该提供的是针对不同病种选择不同检查方法,及时增加检查手段及序列,以减少无用检查、用最少的检查得到最佳的满足临床需求的图像。,病例分析:比较影像技术学应用,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1,.,这就需要我们不但要知道疾病的影像学表现,更需要知道不同疾病的病理变化在影像学上如何展现出来,在日常工作中合理应用,其次,临床对影像学检查知识及手段有滞后效应,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告知临床,正如本病例,临床后续开具检查就会将MRS检查作为评估治疗效果的手段。既服务于临床又使得影像技术应用愈加广泛。,病例分析:比较影像技术学应用,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2,.,患者,男,60岁,腹痛腹胀一周患者一周前冷饮啤酒后出现全腹部绞痛,持续不能缓解,伴腹胀明显,伴轻度呕吐,黄色水状呕吐物,伴发热,外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但腹部平片未见明显异常。门诊B超:肝肾间隙、左侧腹肠间隙及盆腔分别可见前后径0.3cm、3.2cm、2.5cm无回声区。门诊以“腹痛腹胀原因待查”收入院。,比较医学影像技术-临床应用,案例四: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43,.,影像学诊断-门诊增强CT,CT诊断:腹腔肠管改变,考虑IBD,伴多段可疑穿孔形成,肠间积液积脓形成可能。,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4,.,影像学诊断腹部MRI平扫+DWI,MR诊断:腹腔肠管改变,考虑IBD,伴多段可疑穿孔形成,DWI弥散受限,肠间积液积脓形成。,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5,.,患者,女,40岁,尿频、尿急、排尿不仅一年余,行盆腔B超:无明显异常。进一步检查:MR腰骶丛神经根成像,如图。诊断:双侧S2及左侧S3神经根异常,多考虑为神经束膜囊肿。,案例五:女性泌尿系统疾病(尿频、尿急、排尿困难),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6,.,患儿,男,7岁,入睡打鼾1年余MRI相较于传统的X线,更能清楚显示腺样体肥大情况和气道受压程度。,案例六:小儿鼾症,比较影像技术临床应用,47,.,患者,女,33岁,孕32周。胎儿B超:胎儿左侧侧脑室测值增宽,建议进一步检查。进一步检查MRI:胎儿左侧侧脑室宽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