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doc_第1页
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doc_第2页
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doc_第3页
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doc_第4页
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1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 长:宋树才副组长:张喜凡 付景武 翟国海成 员:李作义、李铭兴、庄文发、李玉文、吴耀明、刘 勇、张建勋、柏云江、王 彪、何永涛、张吉涛、张世伟、曹 东、周晨阳、孙永祥、李延山、朱国兴、汪春乾、李延春、武长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畜牧产业处,庄文发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工作指导组:产业指导组: 组 长:李铭兴 成 员:何永涛、张吉涛、张世伟、汪春乾、李延春、武长胜防疫指导组: 组 长:李玉文 成 员:吴耀明、刘 勇、曹 东、周晨阳、孙永祥畜产品安全指导组: 组 长:张建勋 成 员:柏云江、李延山、朱国兴附件2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评估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建设,提高示范区建设质量和水平,规范示范区评估管理,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辽宁省内以县(市、区)为单位的生猪、肉牛、奶牛、蛋鸡、肉鸡、肉羊、绒山羊现代畜牧业示范县(市、区)建设评估。第三条 现代畜牧业示范区是指某个优势品种畜禽产业规模大、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高、产业保障体系健全、管理制度科学完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县(市、区)。第二章 示范区条件第四条 生猪、蛋鸡、肉鸡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40%以上,肉牛、奶牛示范区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30%以上,肉羊、绒山羊示范区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0%以上。第五条 有示范品种的现代化产品加工企业,或其专业合作社占畜牧业合作社的40%以上。由加工企业和合作社建设的养殖基地或采取合同、订单等形式形成的产业化率达到:生猪60%、肉牛60%、奶牛80%、蛋鸡70%、肉鸡90%、肉羊50%、绒山羊50%。第六条 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生猪70%、肉牛70%、奶牛90%、蛋鸡90%、肉鸡95%、肉羊55%、绒山羊60%。第七条 畜禽良种化率达到:生猪100%、肉牛100%、奶牛100%、蛋鸡100%、肉鸡100%、肉羊80%、绒山羊90%。第八条 示范区内的饲料兽药企业管理规范、产品优质安全、资源高效利用。优质商品饲料使用率达到:生猪90%、肉牛60%、奶牛90%、蛋鸡100%、肉鸡100%、肉羊60%、绒山羊55%。第九条 畜禽饲养、屠宰加工等场所达到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第十条 有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年度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监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按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督察。畜禽强制免疫密度100%,免疫抗体水平常年维持在70%以上。第十一条 流通的动物及其产品附有检疫证明、畜禽标识、验讫标志。畜禽标识符合畜禽标识及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规定。规模养殖场出栏的畜禽检疫率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第十二条 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应达到以下要求:(一)畜产品安全监管覆盖率100%。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二)实行畜产品质量安全快速监测,对肉牛等动物出栏前开展瘦肉精等批批检测。(三)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监测比例达到100%,经营单位监测比例不低于30%和3%;兽药、饲料使用单位监测比例不低于3和5。肉类每100吨监测1个批次;蛋类每1000吨监测1个批次;奶类每250吨监测1个批次,覆盖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四)兽药、饲料生产企业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按相关标准组织生产,兽药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第十三条 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0%;农产品地理标志用标率达30%以上;生鲜乳收购站达到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第十四条 具有健全的畜牧兽医组织体系。(一)有列为本级政府职能部门或工作机构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二)有县、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三)有独立的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四)有达到国家标准并通过省级验收的兽医实验室。(五)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具备常规动物疫病采样能力。(六)有符合要求的外引动物隔离场所。(七)及时为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更换车辆,为村防疫员配备冰箱、保温箱、电动自行车。第十五条 有健全的畜牧兽医管理制度。(一)有畜禽场备案管理、种畜禽及商品畜禽场建设管理、统计监测管理制度。(二)有畜禽免疫、监测、消毒、检疫申报、疫情报告、畜禽标识、国家规定的动物疫病净化、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制度。(三)有动物引入审批、指定通道进入、隔离饲养、申报检疫制度。(四)有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和不合格兽药、饲料及违禁药物通报、公示制度。(五)有从业人员管理、岗位培训制度。第十六条 养殖场(小区)种畜禽来源、畜禽养殖、免疫、监测、消毒、兽药饲料使用等档案或记录完整规范。第十七条 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严格按有关规定使用管理。 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达到省有关标准。第三章 申报与评估第十八条 示范区县(市、区)所在市畜牧兽医部门按标准自行评估同意后,示范区县(市、区)向省畜牧兽医局申报有关材料。省畜牧兽医局对材料预审通过后,示范区县(市、区)再正式申报。第十九条 示范区县(市、区)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管)局向省畜牧兽医局提出正式评估申请。(一)申报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应提供以下材料:1.县(市、区)畜牧兽医(动物卫生监管)局出具的申报评估文件。2.本办法第二章规定的有关内容的总结和证明材料。3.其它需要提供的材料。以上材料须采用a4格式打印,装订成册,一式肆份。(二)申报截至时间为每年的3月10日。第二十条 省畜牧兽医局组织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估专家组,到申报县(市、区)进行评估。示范区应提供与评估工作有关的全部材料的原件或复印件。第二十一条 申报材料中凡符合统计项目的以统计局数据为准,其他数据以业务统计数据为准。第二十二条 省畜牧兽医局对通过评估的示范县(市、区),在评估结束20个工作日内,以文件形式正式公布。省畜牧兽医局对通过评估的示范县(市、区)授予相应畜禽品种“示范区”牌匾。示范区有效期5年。第二十三条 示范区实行动态管理。由市畜牧兽医局对示范县(市、区)资格进行年审。年审于3月末前完成,4月10日前向省局报告年审情况。年审不合格的,市畜牧兽医局须于4月20日前下达整改意见书,责令示范县(市、区)在3个月内完成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市局提请省畜牧兽医局同意后取消示范区资格。第四章 附则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辽宁省畜牧兽医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件3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现场评估表评估项目序号评估内容评估结果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存在问题及缺陷产业发展1产值比重2合作社比重3产业化率4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5良种化率疫病防控6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7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8督察制度9强制免疫情况10流通的动物及其产品附有检疫证明、畜禽标识、验讫标志11畜禽标识及防疫档案管理12规模养殖场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质量安全13饲料兽药企业管理14优质商品饲料使用率15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16畜产品安全监管覆盖率17畜产品快速监测18肉牛等出栏前瘦肉精等批批检测19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监测20兽药、饲料经营单位监测21兽药、饲料使用单位监测22肉、蛋、奶监测批次23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24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用标率 25生鲜乳收购站要求组织体系26畜牧兽医主管部门27县、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28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29兽医实验室30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采样能力31外引动物隔离场所32为乡镇监督所更换车辆,为村防疫员配备冰箱、保温箱、电动自行车制度建设33畜牧产业管理、统计、监测制度34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制度35动物引入管理制度36兽药、饲料使用管理制度37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制度38生产、防疫、安全等档案或记录完整性资金管理39项目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40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配备情况 注:具体评估方法及公式详见说明。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现场评估表说明1.产值比重计算公式:示范品种产值/全县畜牧业产值100%产值以省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2.合作社比重计算公式:示范品种合作社数量/全县畜牧业合作社数量100%3.产业化率计算公式:(加工企业饲养量+合作社饲养量+合同饲养量+订单饲养量)/全县示范品种饲养量100%核查示范县(市、区)内注册资金50万以上的示范品种加工企业和示范品种及全部畜牧业合作社名录,加工企业、合作社自养及加工企业、合作社与养殖户签订的合同、订单户的养殖档案。4.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计算公式:抽查场(小区)饲养量/20%/全县示范品种饲养量100%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示范品种场(小区)的20%,对抽查的场(小区)实地核查,确定示范品种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5.良种化率计算公式:良种畜禽数量/被抽查畜禽数量100%。专家组随机现场抽查10个畜禽饲养场,对存栏畜禽进行现场鉴定。6.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现场检查市、县畜牧兽医局备案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申请表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编码情况,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屠宰加工场所是否全部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结合省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情况,检查动物隔离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所是否全部取得省畜牧兽医局颁发的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并对抽查的场所进行防疫条件现场核查。7.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现场检查县畜牧兽医局,是否下发了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年度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病监测、应急及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预案)。是否按照疫病监测方案,完成监测任务;是否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并按要求进行应急物资储备。8.督察制度现场检查是否下发督察通知(文件),及每次督察后是否有督察总结报告。全年要求完成4次定期督察。9.强制免疫情况现场检查县级冷链建设情况,疫苗保存情况。禽流感、口蹄疫、猪蓝耳病、猪瘟免疫密度要达到100%,抗体合格率要达到70%以上。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的20%养殖场(小区),对抽查的养殖场(小区)实地核查强制免疫病种免疫率、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情况,并随机抽取禽、猪、牛(羊)场(小区)各2个,采样进行抗体监测。免疫密度和抗体合格率的评估,要结合平时督察及省本级自主采样监测情况。 10.流通的动物及其产品附有检疫证明、畜禽标识、验讫标志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示范品种场(小区)的20%,对抽查的场(小区)实地核查畜禽标识佩戴情况。随机抽查2个屠宰加工场所,检疫持证率是否达到100%,动物产品是否全部加盖验讫标志。随机检查2个畜产品交易市场,动物产品是否都有检疫证明并加盖验讫标志。必要时结合省本级平时下乡督察掌握情况。11.畜禽标识及防疫档案管理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的20%养殖场(小区),对抽查的养殖场(小区)实地检查免疫档案是否齐全、是否规范,核查猪、牛、羊的二维码标识佩戴情况。猪、牛、羊的二维码标识佩戴情况及养殖场(小区)畜禽防疫档案建立情况的评估,要结合平时督察掌握情况。12.规模养殖场出栏的畜禽检疫、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计算公式:规模养殖场上报的出栏量/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检疫合格证明存根的产地检疫量100%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示范品种场(小区)的20%,对抽查的场(小区)计算畜禽检疫率,并实地核查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记录是否填写完整,了解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发生动物死亡是否会主动报告,并按国家规定实施无害化处理。13.饲料兽药企业管理饲料兽药生产企业企业管理制度健全,各项记录真实、规范,出厂产品100%合格,兽药生产企业达到gmp标准,依法取得经营许可。饲料兽药经营单位不经营假劣饲料兽药产品和违禁物质。14.优质商品饲料使用率计算公式:(商品饲料实际使用量/出栏数平均出栏体重料肉比)100%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示范品种场(小区)的20%,对抽查的场(小区)实地核查,计算其平均商品饲料使用率。15.落实畜产品安全监管责任核查示范县(市、区)落实省局畜产品安全责任相关文件,落实属地管理、辖区负责制度,畜产品安全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情况。制度、措施齐全,落实良好的为“符合”;制度、措施缺失或不全,判定为“基本符合”或“不符合”。16.畜产品安全监管覆盖率随机抽查示范县(市、区)内管理相对人20个,查验畜产品安全监管记录。监管记录健全,占所抽数量达到95%以上判定为“符合”;不低于85%判定为“基本符合”;低于85%判定为“不符合”。17.畜产品快速监测查验省畜产品快速检测试纸卡项目中,生猪、肉牛、肉羊、奶牛等品种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快速检测情况。示范县(市、区)养殖场和屠宰场等快速监测记录档案完整、规范的判定为“符合”;监测记录档案基本健全、基本规范的判定为“基本符合”;无监测记录档案、档案造假的判定为“不符合”。18.肉牛等出栏前瘦肉精等批批检测核查示范县(市、区)的肉牛等“瘦肉精”快速检测记录档案。按省局要求,达到批批检测比例,检测记录完整,判定为“符合”;基本达到批批检测,记录档案基本完整规范,判定为“基本符合”;未开展批批检测,检测记录不完整、可疑,判定为“不符合”。19.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监测计算公式:监督抽检兽药饲料生产企业数/兽药饲料企业数100%核查示范区内兽药饲料生产企业监督抽检单,监督记录。20.兽药、饲料经营单位监测计算公式:监督抽检兽药饲料经营单位数/兽药饲料单位数100%核查示范区内兽药饲料经营单位监督抽检单,监督记录。21.兽药、饲料使用单位监测核查示范县(市、区)内兽药、饲料使用单位(养殖场、小区)监测记录档案。监测比率达到3%和5%,判定为“符合”;不低于2%和4%,判定为基本符合;低于2%或4%,判定为“不符合”。22.肉、蛋、奶监测批次检查市、县监测记录档案。达到肉类每100吨监测1个批次,蛋类每1000吨监测1个批次,奶类每250吨监测1个批次,覆盖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辆标准的,判定为符合;达到监测要求70%以上的,判定基本符合;低于70%的,判定为不合格。23.兽药、饲料生产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兽药经营企业通过gsp认证随机抽查10家兽药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并结合日常考核情况综合判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项判定为不符合:存在无证生产经营兽药、饲料的;饲料生产企业未按要求开展检验工作的;兽药生产企业未按照兽药gmp要求组织生产的;2011年底兽药经营企业未全部通过gsp认证的。24.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用标率认证比例:示范县(市、区)示范品种畜产品认证年出栏量(吨、万只、万头) /该地区示范品种年出栏量(吨、万只、万头)。以农业部、省局颁发证书为准,示范县无公害畜产品认证比例高于全省平均认证比例30%的,判定为“符合”; 20-30%的,判定为“基本符合”;低于20%的,判定为“不符合”。示范县畜产品地理标志用标率达到地理标志产品生产量的30%(包括30%),判定为“符合”;达到20-30%(不包括30%)的,判定为“基本符合”;低于20%的,判定为“不符合”。25.生鲜乳收购站要求抽取示范县(市、区)内生鲜乳收购站10家(收购站总数低于10家的,全部抽查),按照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进行核查。核查项目达标程度高于90%的,判定为“符合”; 达标程度80-90%之间,判定为“基本符合”;达标程度低于80%的,判定为“不符合”。26.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核查县政府或县编办批准成立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文件。27.县、乡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核查县政府或县编办批准成立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的文件。28.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核查示范县(市、区)县级兽药饲料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机构编办批文及工作开展情况。独立设置监督机构,有人员、办公场所、设备、经费并开展工作的,判定为“符合”;独立设置监督机构,具体项目稍有不符,基本开展工作的判定为“基本符合”;未成立监督机构的判定为“不符合”。29.兽医实验室核查省畜牧兽医局颁发的兽医实验室考核合格证。通过的,为符合;未通过的,为不符合。30.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常规动物疫病采样能力核查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采样设施设备,现场考核工作人员采样情况。有设备,3人以上考核合格的为符合;有设备,2人(含2人)考核合格的,为基本符合;无设备或2人以下考核合格的,为不符合。31.外引动物隔离场所各市、县至少要建设1个动物隔离场。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要有相对独立的引入动物隔离舍和患病动物隔离舍。32.为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更换车辆,为村防疫员配备冰箱、保温箱、电动自行车核查更换车辆和配备设备的发票或财务记录,现场核查车辆及设备。完全具备的,为符合;缺一样即为不符合。33.畜牧产业管理、统计、监测制度 核查示范县(市、区)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34.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制度现场检查示范县(市、区),是否印发了相应制度。35.动物引入管理制度现场检查示范县(市、区),是否印发了相应制度。36.兽药、饲料使用管理制度以示范区所报的全部养殖场(小区)名单为基础,随机抽查名单中示范品种场(小区)的20%,对抽查的场(小区)实地核查建立制度及执行情况。是否有兽药、饲料、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记录,是否有防止使用不合格饲料兽药和违禁药物的措施,是否有不合格兽药、饲料及违禁药物通报、公示。建立制度并依照制度执行的判定为“符合”;建立制度,但管理相对人落实制度差的判定为“基本符合”;未建立使用管理、公示、通报制度的判定为“不符合”。37.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制度核查示范县(市、区)从业人员管理培训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38.生产、防疫、安全等档案或记录完整性核查示范县(市、区)落实省养殖档案情况,结合抽查的养殖小区(场)养殖档案填写情况,综合衡定。39.项目资金到位、使用、管理情况按项目指标文件、项目县拨款凭证核查项目资金到位情况,要求项目资金在规定时间内到位率100%。项目单位要按项目资金规定用途使用项目资金,完成项目建设内容,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县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保存上级或同级财政或畜牧主管部门指标文件备查,保存资金拨款凭证复印件备查,记录每个项目单位建设内容完成情况备查。40.人员和工作经费纳入配备情况检查同级财政预算指标文件,重点看乡镇站人员和工作经费应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村防疫员补贴以村为单位,每年应达到3000元以上。附件4现代畜牧业示范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生猪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生猪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生猪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生猪示范区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猪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2.饲养杜洛克、长白、大约克、辽宁黑猪、pic、斯格及其杂交品种。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猪舍采用轻钢或砖混等结构封闭舍。水泥、半漏缝或全漏缝地板等地面。2.猪舍建筑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二)设施与设备1.供料、供水。采用全自动饲喂系统或人工饲喂系统。利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给自来水管网供水,配备自动饮水器。2.猪栏。分娩舍、保育舍采用高床式猪栏。3.采暖。猪舍设置供暖设施,哺乳仔猪采用电热板或红外线等取暖。4.清洁、消毒。选配高压清洗机、水枪组成的可移动高压冲水系统水冲清洁。选配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和火焰消毒器等设备消毒。5.病死猪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加工间、仓库、办公室、门卫、值班室等辅助建筑。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猪场应至少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二)制度健全1.猪场有人员出入管理、生猪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管理、禁用药目录、动物诊疗、隔离、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后备种猪、种公猪、空怀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哺乳仔猪、保育猪及生长育肥猪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建立免疫程序,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等档案,并装订成册。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猪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生猪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施加畜禽标识;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生猪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五、产品安全化(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立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杜绝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执业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出栏生猪兽药残留符合规定。接受并配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记录。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按照规范生产经营。申报、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六、环境整洁化(一)场址选择新建猪场(小区)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的地方。远离厂矿、居民区、其他畜牧养殖场、铁路、干线公路等。(二)猪场布局1.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栏),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2.管理区、生产区分开,各区之间有隔离设施。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地面硬化。(三)粪污无害化处理1.猪场设置固体粪便和污水贮存设施。粪污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雨、防渗、防溢流处理。2.雨水和污水分离。3.鼓励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环境卫生场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无垃圾和杂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肉牛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肉牛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肉牛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肉牛示范区肉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牛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牛场。2饲养辽育白牛等优良品种。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 牛舍采用砖混等结构的封闭或半封闭舍。2.牛舍建筑面积应达到每头存栏牛占5平方米,总面积不低于1500平方米。(二)设施与设备1.供料、供水。有现代饲养设备。采用全自动饲喂系统或人工饲喂系统。有独立饲槽、饮水槽或饮水器。有青(半干)贮设施设备。2.清洁、消毒。选配高压清洗机、水枪组成的可移动高压冲水系统水冲清洁。选配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和火焰消毒器等设备消毒。3.采暖、通风。牛舍设置供暖设施。牛舍以自然通风为主,辅以机械通风。4.病死牛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加工间、干草棚、仓库、办公室、门卫、值班室等辅助建筑。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牛场应至少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二)制度健全1.牛场有人员出入管理、肉牛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管理、禁用药目录、诊疗、隔离、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种牛和商品肉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建立免疫程序,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牛无害化处理等档案,并装订成册。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肉牛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肉牛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施加畜禽标识;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肉牛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牛进行无害化处理;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五、产品安全化(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立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杜绝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执业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出栏肉牛兽药残留符合规定。接受并配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记录。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按照规范生产经营。申报、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六、环境整洁化(一)场址选择新建牛场(小区)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的地方。远离厂矿、居民区、其他畜牧养殖场、铁路、干线公路等。(二)牛场布局1.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栏),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场门口挂牌。2.管理区、生产区分开,各区之间有隔离设施。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地面硬化。(三)粪污无害化处理1.牛场设置固体粪便和污水贮存设施。粪污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雨、防渗、防溢流处理。2.雨水和污水分离。3.鼓励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环境卫生场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无垃圾和杂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奶牛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奶牛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奶牛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奶牛示范区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奶牛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牛场。2.饲养荷斯坦等优良品种。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牛舍采用轻钢或砖混等结构封闭或半封闭舍。地面铺砖等防滑。栏杆及其他设施无尖锐突出物。 2.单栋百头牛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00平方米,每头牛6平方米以上。(二)设施与设备1.供料、供水。采用现代饲养设备。建有青贮壕(窖),并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饲草(料)种植面积。采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供水。2.保温、防湿。舍内设有通风口,冬季封闭保温,夏季敞开通风散热。3.防火、防鼠。设置专用的消防泵与消防栓及相应的消防设备。草料库、青贮壕(窖)、饲料加工车间配有灭鼠器。4.挤奶厅。有与奶牛存栏量相适应的挤奶厅,配备牛奶收集、贮存、冷却和运输等配套设施。5.运动场。有与奶牛存栏量相适应的运动场。6.病死牛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牛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变配电室、仓库、办公室、门卫、值班室等辅助建筑。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牛场应至少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二)制度健全1.牛场有人员出入管理、奶牛和生鲜乳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管理、禁用药目录、动物诊疗、隔离、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种牛和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建立免疫程序,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奶牛无害化处理等档案,并装订成册。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奶牛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奶牛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施加畜禽标识;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奶牛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奶牛进行无害化处理;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五、产品安全化(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立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杜绝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执业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生鲜乳兽药残留符合规定。接受并配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记录。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按照规范生产经营。申报、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三)生鲜乳收购站生鲜乳收购站要达到生鲜乳收购站标准化管理技术规范要求。六、环境整洁化(一)场址选择新建奶牛场(小区)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的地方。远离厂矿、居民区、其他畜牧养殖场、铁路、干线公路等。(二)场区布局1.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栏),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2.管理区、生产区分开,各区之间有隔离设施。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地面硬化。(三)粪污无害化处理1.牛场设置固体粪便和污水贮存设施。粪污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雨、防渗、防溢流处理。粪便要日产日清。2.雨水和污水分离。3.鼓励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环境卫生场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无垃圾和杂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蛋鸡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蛋鸡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蛋鸡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蛋鸡示范区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鸡应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2.饲养海兰、海赛克斯、罗曼等优良蛋鸡品种。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鸡舍应采用轻钢或砖混结构的有窗鸡舍或密闭式鸡舍。水泥或砖铺地面。2.鸡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250平方米。3.鸡舍跨度为612米,长度根据需要而定,一般不超过100米。(二)设施与设备1.供料、供水。采用自动上料和饮水设备。2.鸡笼。采用全阶梯式、半阶梯式或重叠式鸡笼。3.采暖、通风。采用热风炉或暖风机式供暖通风设备,夏季采用湿帘降温。4.清洁、消毒。选配高压清洗机、水枪组成的可移动高压冲水系统水冲清洁。选配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和火焰消毒器等消毒。5.病死鸡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饲料加工间、仓库、办公室、门卫、值班室等。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应至少具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二)制度健全1.有人员出入管理、蛋鸡和鸡蛋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禁用药目录、诊疗、隔离、病死鸡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种鸡或商品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建立免疫程序,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蛋鸡无害化处理等档案,并装订成册。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蛋鸡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蛋鸡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蛋鸡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五、产品安全化(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1.建立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杜绝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执业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鸡蛋兽药残留符合规定。2.接受并配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记录。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按照规范生产经营。申报、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六、环境整洁化(一)场址选择新建蛋鸡场(小区)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在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的地点。远离厂矿、居民区、其他畜牧养殖场、铁路、干线公路等。(二)场区布局1.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栏),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消毒室、车辆消毒通道。2.管理区、生产区分开,各区之间有隔离设施。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地面硬化。(三)粪污无害化处理1.鸡场设置粪便贮存设施。粪污贮存设施须进行防雨、防渗和防溢流处理。2.雨水和污水分离。3.鼓励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环境卫生场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无垃圾和杂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肉鸡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肉鸡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肉鸡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肉鸡示范区肉鸡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鸡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2饲养专门化肉用型鸡种。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鸡舍采用轻钢或砖混等结构的有窗封闭式舍。舍内地面硬化。2.网上平养,全进全出,饲养密度合理。鸡舍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二)设施与设备1.供料、供水。采用全自动饲喂系统。利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给自来水管网供水,配备自动饮水器。2. 光照、采暖、通风。配备有光照设备。采用水帘降温、暖气等设施设备降温、取暖。鸡舍采用机械通风。3.清洁、消毒。选配高压清洗机、水枪组成的可移动高压冲水系统水冲清洁。选配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和火焰消毒器等设备消毒。鸡舍门口有消毒盆。4.病死鸡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鸡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药品储备室、饲料加工间、仓库、办公室、门卫、值班室等辅助建筑。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鸡场应至少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分工明确,无串舍现象。(二)制度健全1.有人员出入管理、肉鸡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管理、禁用药目录、诊疗、隔离、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种鸡和商品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有品种、来源、数量、日龄等引种记录;有饲料、兽药来源、使用对象、使用时间、用量等投入品记录;有日死淘、日饲料消耗、出栏等生产记录;有免疫、抗体监测、消毒、诊疗、死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记录。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肉鸡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肉鸡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肉鸡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接受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动物卫生监督检查;发生疫情时,及时上报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进行确诊,并配合采取控制及处理措施。五、产品安全化(一)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建立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管理制度。有杜绝违禁药物、违禁添加物使用的质量控制措施;在执业兽医指导下使用兽药,遵守兽药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执行休药期规定,确保出栏肉鸡兽药残留符合规定。接受并配合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和抽检,并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建立可追溯的生产档案记录。建立贯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生产控制技术规范,并按照规范生产经营。申报、通过无公害畜产品认证。六、环境整洁化(一)场址选择新建肉鸡场(小区)不得位于畜牧法明令禁止的区域。应选择地势高燥、通风良好、交通便利、水电供应稳定、隔离条件良好的地方。远离厂矿、居民区、其他畜牧养殖场、铁路、干线公路等。(二)场区布局1.生产区四周设围墙(栏),大门出入口设值班室、人员更衣室、消毒室和车辆消毒通道。2.管理区、生产区分开,各区之间有隔离设施。3.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地面硬化。(三)粪污无害化处理1.鸡场设置粪便和污水贮存设施。粪污贮存设施必须进行防雨、防渗、防溢流处理。2.雨水和污水分离。3.鼓励农牧结合、资源化利用。(四)环境卫生场区内环境干净、整洁,无死禽、鸡毛、粪污等污染物。现代畜牧业示范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为提高辽宁省现代肉羊示范区新建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改造完善现有肉羊养殖场(小区),提升现代肉羊示范区建设质量,制定辽宁省现代肉羊示范区肉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标准如下:一、繁育良种化1.种羊来源于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羊场。2.母羊以小尾寒羊、东北细毛羊或其它高繁殖性能的品种为主,公羊以德国肉用美利奴、萨福克、道赛特、夏洛莱、杜泊等专门肉用品种为主。二、养殖设施化(一)标准舍1.采用封闭式、半封闭式砖混等结构羊舍。2.羊舍建筑面积为每只存栏羊2平方米,总面积不低于1000平方米。(二)设施、设备1.供料。羊舍内设有专用饲槽,在运动场设补饲槽。有饲料粉碎、秸秆加工机具。有与饲养规模相适应的青贮壕(窖)。2.供水。利用水塔、蓄水池或压力罐供水。羊舍内应设有自动饮水器或饮水槽,运动场设饮水槽。3.消毒。选配手动背负式喷雾器、踏板式喷雾器和火焰消毒器等设备消毒。4.病死羊无害化处理。配备焚烧炉或化尸池等病死羊无害化处理设施。(三)辅助建筑有更衣室、消毒室、兽医室、药浴池、饲料加工间、草料库、办公室、门卫等。三、生产规范化(一)技术力量 羊场应至少有1名中专以上学历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饲养员应经过培训。(二)制度健全 1.羊场有人员出入管理、肉羊出入场管理、卫生防疫、消毒、兽药饲料采购、使用、管理、禁用药目录、动物诊疗、隔离、无害化处理、疫情监测登记报告、产品质量追溯、产品销售、档案管理、岗位责任、岗位培训等制度。2.制订种羊或商品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三)档案规范建立免疫程序,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消毒、免疫、诊疗、防疫监测、病死羊无害化处理等养殖档案,并装订成册。上述记录完整、保存两年以上。四、防疫制度化(一)防疫条件符合标准羊场(小区)选址、布局合理,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饲养人员、兽医人员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持有健康证明。(二)防疫措施全面落实羊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率达100%;施加畜禽标识;自主(或委托)开展强制免疫病种的免疫效果监测;接受并配合动物防疫机构开展疫病监测和疫病检疫工作;肉羊出栏或引入时,按规定报检、报批、报验和隔离检疫;按规定及时对病死羊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