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pdf_第1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pdf_第2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pdf_第3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pdf_第4页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论文)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 包含为获得鑫壅! 至整盘鲎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 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 翅盥蝉日期:巡上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 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 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导师签名: 试论平凡的世界中的悲剧美 摘要 作为一名西部作家,路遥深受家乡人民勤劳纯朴的优良传统影响。路遥的小说在催人 向上和感人泪下的同时充满了浓郁的悲剧美。悲剧美中又体现出浓重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其作品有一种黄土高原般的厚实感。小说平凡的世界主要描写“文革后 西部乡村 生活的变化情况和人们思想的变迁:在社会文化转型的特定时代,城市与农村生活的互相 影响与渗透,传统道德与现代文明纠缠不清的关系以及不可避免的冲突与碰撞。平凡的 世界中浓郁的悲剧美包含着深深的教育意义。 路遥对平凡的世界进行了精心的情节设计,运用朴实的手笔对小说主人公的经历 进行了生动描写。小说主要记述了孙玉厚一家人以及闸晓霞、金波、润叶姐弟俩等平凡人 的形象。作品通过平凡的事情展示了平凡的人物对待悲剧经历所具有的性格和品质,鞭挞 了社会的一些丑恶现象,弘扬了勤劳、自尊、善良、乐于助人等优良品质,揭示了悲剧中 人物的悲剧美,为人生的奋斗提供了榜样。 本文从路遥的代表作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中的悲剧主题入手,探讨其悲剧美的表 现及其实质,力图运用中西方的悲剧理论,从整体上对小说的悲剧意识及其体现进行分析 和阐述。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东西方的悲剧理论从婚姻方面探讨其中的悲剧美。第 二章,通过相关的悲剧理论从恋爱方面探讨悲剧美的主题和意义。第三章,运用相关的悲 剧理论从抗争命运的方面来系统分析它所包含的悲剧美。在以上分析中,揭示作者塑造的 主人公在不断地奋进和挑战中具有的人格美与人性美,揭示作品教育人、鼓舞人、净化人 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婚姻;恋爱;抗争;悲剧美 t r a g i cb e a u t yi n2 h ec d ? i 锄彻p r l d a bs t r a c t t r a g i cb e a u t yr e f e r s t ot h es t i r r i n gb e a u t ya st h es p i r i to fu n y i e l d i n ga n df a c i n gd e a t h u n f l i n c h i n g l ye m b o d i e db yp e o p l ew h e nt h e ya r ef a c i n gd i f f i c u l t i e s , f r u s t r a t i o n , 面e fa n de v e n d e s t r u c t i o n t h i sk i n do fb e a u t yi m p l i c a t e st h es t r u g g l i n gs p i r i t u s u a l l yi ti sa b l et oi n s p i r ep e o p l e , w h e nm o v i n gp e o p l et ot e a r s n o v e l so fl uy a oa lef i l l e dw i t ht h eh e a v yt r a g i cb e a u t y , i nw h i c ht h et h eb e a u t yo fh u m a n f e e l i n ga n db e a u t yo fh u m a n n a t u r ea l eo v e rr i c h t h i sp a p e rs t a r t sw i t ht h et r a g i ct h e m e sf r o mt h e c o m m o nw o r l d , t h er e p r e s e n t a t i v ew o r ko fl uy a o ,a n di ts t u d i e sd e e p l yt h et e c h n i q u e so f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n a t u r eo ft h et r a g i cb e a u t y f u r t h e r m o r e , i tt r i e st oc o n t r a s ta n dd e s c r i b et h ea u t h o r s t r a g i cv i e wi nd e t a i lw i t l lt h ee a s t e r na n dw e s t e r nt r a g i ct h e o r i e so nt h ew h o l e l uy a o ,a no u t s t a n d i n ga u t h o rf r o mt h ew e s tc h i n a , i si n f l u e n c e dd e e p l yb yt h ed i l i g e n c eo ft h e l o c a la n dt h eu n 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f i n et r a d i t i o n t h ea u t h o rd e a l tw i t ht h i n g sw i t ht m es u b s t a n c i a ls e n s e , t h en o v e le x p r e s s e dl i v i n ga n dt h o u g h tc h a n g e so fw e s tc h i n aa f t e rt h ec u l t u r a lr e v o l u t i o n d u r i n g t h ee r ao fs o c i a lc u l t u r e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t h en o v e ld e s c r i b e st h em u t u a li n f l u e n c eo fu r b a nl i f ea n d c o u n t r yl i f e , t h et e d i o u si n t e r c o n n e c t i o no ft r a d i t i o n a lm o r a l i t y a n dm o d e r nc i v i l i z a t i o n , t h e t r a g i cb e a u t yi nt h ei n e v i t a b l ec o l l i s i o n i nt h en o v e l ,l uy a om a i n l yd e s c r i b e sm a n yc o m m o nf i g u r e ss u c ha st h em e m b e r so fs u n y u h o u sf a m i l y , t i a nx i a o x i a , j i nb o ,t i a nr u i y ea n dh e ry o u n g e rb r o t h e r t h ea u t h o re l a b o r a t e l yd e s i g n e dt h en o v e lp l o lv i v i d l yd e s c r i b e sp r o t a g o n i s t se x p e r i e n c e si n t h en o v e lb ys i m p l ew o r d i n g t h r o u g ho r d i n a r ym a t t e r s ,t h i sp a p e rd i s p l a y st h ec h a r a c t e ra n dm o r a ls t a n d i n gt h a tc o m m o n p e o p l eo w n si nf a c i n gt r a g e d y , l a s h e st h ev i l es o c i a le v i l s ,p r a i s e sd i l i g e n c es e l f - e s t e e mg o o d n e s s a n dh e l p i n go t h e r s i ta l s or e v e a l st h et r a g i cb e a u t yo fn o v e lf i g u r e si nt r a g e d y , s u p p l i e sab e s tm o d e l f o rh u m a nl i f es t r i v i n g t h i sp a p e rs y s t e m a t i c a l l ya n a l y z e st h et r a g i cb e a u t yt h a tt h en o v e lc o n t a i n sm a i n l yf r o m m a r r i a g el o v ea f f a i r sa n ds t r u g g l i n ga g a i n s td e s t i n e df a t e ,r e v e a l sp r o t a g o n i s t s b e a u t yo np e r s o n a l i t y a n dn a t u r ei nm e i rs t r u g g l i n ga n dc h a l l e n g i n gi nt h en o v e l t h u st h ep u r p o s eo ft h ee d u c a t i o n i n s p i r a t i o na n dp u r i f i c a t i o no np e o p l ec o u l d b ea c h i e v e d k e y w o r d s :m a r r i a g e ;l o v ea f f a i r s ;s t r u g g l ea g a i n s t ;t r a g i cb e a u t y l i 目录 绪论平凡的世界的意义与“悲剧”内涵1 一路遥与平凡的世界0 0 0000 1 二悲剧与悲剧美0 0 0 0 00 2 第一章婚姻世界的悲剧美5 第一节孙少安一贺秀莲:“爱”“孝 难两全e oo o oe 5 第二节李向前一田润叶:固执与善良同行0 0 0eoo 8 第三节田润生一郝红梅:挑战不幸o b o0 00 1 2 第二章恋爱世界的悲剧美15 第一节孙少平一田晓霞:了无善果的真爱15 第二节金波一藏族少女:穿越空间的挚爱0 0 0000 1 8 第三章抗争命运的悲剧美0 0 0 00 000 60 00000oo oo0 0oe o06000 0 oqo000 2 0 第一节玉厚老汉:平凡中的默默抗争“2 0 第二节少安与少平:强者的抗争2 2 第三节田福军:领头人的抗争o 0 0000 00 000 0 2 6 结j 吾“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3 0 参考文献o o o00 0 0 000 o o 3 2 i l l 绪论平凡的世界的意义与“悲剧”内涵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代表作。这部作品以中国的十年变革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 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物的形象。在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中,劳动与爱情,t 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 人在那个年代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并以其悲剧美震撼人、感染人。 一、路遥与平凡的世界 当代著名作家路遥,原名王卫国。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是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 一。其作品影响了整整两代人。 路遥在他短暂的一生中用汗水和智慧创作了许多感人至深的作品。他的作品不仅会唤 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能够给人带来深刻的启迪。路遥出身于陕西清涧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 庭。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挫折当过农民,小学教员,编辑,还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 作。 1 9 7 3 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期间,他开始文学创作。1 9 8 0 年发表惊心动魄的 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 9 8 2 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一个农村知 识青年的人生追求和曲折经历,引起很大反响,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人生 改编成同名电影后,获第八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轰动全国。在困难的日子 里获1 9 8 2 年当代文学中长篇小说奖。 1 9 8 8 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当代城乡社会 生活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他的作品中一部长销不衰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册。 在8 0 年代涌现的众多取材于社会进步与变革的文学作品中,平凡的世界在社会中引起 了最强烈的反响。在这部作品中,路遥把国家大事、政治形势、家族矛盾、农民生活的艰 辛、新一代的感情纠葛、黄土高原古朴的道德风尚、生活习俗都真实而细腻地描绘了出来, 从而构成了一幅中国7 0 年代中期至8 0 年代中期农村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部作品既透露 出作者对家乡父老温馨动人的情愫,又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生富于 哲理性的深刻思考与理解。读来严峻悲壮、真切动人。这部作品是路遥为读者创造的伟大 精神财富。 这部小说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格调,全景式地展现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社会生活 和人们情感思想巨大变迁的小说,使路遥获得了1 9 9 1 年国内最高文学奖“茅盾文学 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坛上的文学地位。 路遥是一位用良知和生命进行创作的作家。他本人的创作经历及他作品中人物的经 历,都曾深深打动成千上万读者的心。路遥的小说并不依靠曲折的情节取胜。他充分运用 自己的才智,人生经历,以及对生活的深刻理解,用平凡的人所遭遇的日常细碎而平凡的 生活故事为读者演绎出了感人至深的传奇。这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透彻的理 解。 出身农村的路遥,写作素材基本是以农村生活为核心的。他始终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着 农民血统的儿子,是既带着农村味又带着城市味的人。他坚信“人生的最大幸福 也许在于创作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在他的思想中认为,人的充实来源于无比沉 重的劳动。, 路遥的追求与成功,他的忧思与矛盾,都同他的心理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被称为 “土著 作家。作为农民的儿子,他深深地爱着他的故乡,承袭和接受了传统文化和农民 文化的影响,以农民生活作为他取之不尽的源泉。他始终以深深纠缠的故乡情结和生命的 沉重感去感受生活,以陕北大地作为一个沉伏在他心中永恒的诗意象征。正是这样才使 我们看到了鲜花和掌声之后的艰难之路。 那个时代,是充满奋斗和变革的年代。人们在拼搏进取的过程中充满了坎坷与挫折。 这也造就了悲壮之美,让读者深深地体会到了人性与人情的重要性。读者在一处处的悲剧 中感受美丽的人情人性,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作品写出了那些平凡的人们崇高而伟大的心灵。书中人物以执着的信念和不怕付出、 不怕吃苦、不怕受罪的精神,努力拼搏,在艰辛的人生道路上,一路血汗向高峰攀登。在 人生的执着追求方面,路遥以他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和他对自己故乡的浓浓感情,着力刻 画了一群朴实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用奋斗和前进的精神,克服遇到的重重困难,靠自己 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他们平凡,但他们又有着不平凡的精神,有着各自不 同的悲剧历程。他们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着,然而他们的心灵却是那样崇高,那样圣洁。 他们拥有战胜一切的必胜精神和信念,他们在经历悲剧的过程中,展现了人类真正的人性 美和人情美。悲剧情节有时也是让人伤怀的。在书中主人公面前,悲剧是渺小和可以战胜 的。他们的拼搏精神,为当时的青年指明了前进方向。小说对读者所具有的震撼力量和净 化力量,主要来源于此。从平凡中写出伟大,是小说的一大成功,也使读者领悟了在平凡 的生活中应该具备的朴实善良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悲剧 与“悲剧美 悲剧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广义上来讲,悲剧指的是一种审美范畴,还被称为“悲 剧性 或“悲剧感”;从狭义上来讲,悲剧指的是一种具体的戏剧文体。 狭义悲剧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体裁。“悲剧以其深刻的真理性、壮丽的诗情和 英雄的格调让我们感受到人的伟大和崇高,激发我们摆脱庸庸碌碌、百无聊赖的生活的勇 气和力量。 悲剧源于古希腊,是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的。在悲剧 中,主人公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和磨难,甚至抗争会导致他们的命运更加悲惨抑或失败丧 命,但他们顽强的精神,执著的抗争,合理的意愿、动机、理想和激情却预示着胜利的到 来。悲剧在带给人们同情、怜悯和恐惧的同时,也会给人们带来精神和意志上的振奋与鼓 舞。 。郭乇生悲剧美学 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 版社,2 0 0 6 第9 l 页 2 在戏剧史上,根据悲剧所涉及生活范围的不同,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其一为英雄悲剧。 它往往表现政治斗争、阶级斗争、民族斗争中的重大题材。直接表现各派政治力量、不同 阶级之间的正面冲突。其二为家庭悲剧。表现家庭之间和家庭内部各种复杂的伦理关系, 以及不同的人生价值观念和道德法则酿成的激烈矛盾冲突等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其三为 表现“小人物 平凡命运的悲剧。与“小人物 相对立的是来自社会各个角落有形与无形 的巨网。最后一种悲剧表现的矛盾冲突贯串整个人类社会生活,展现着人类从必然王国走 向自由王国的艰难历程。 王季思在他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一书中,以题材作为划分标准主要列举了 两种类型的悲剧。一种是现实题材的悲剧;一种是历史题材的悲剧。第一种悲剧包括陈 州粜米等,反映的是现实即时出现的悲剧现象。后一种包括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 的赵氏孤儿等,展现的是借助历史题材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悲剧类型。张法“以仰观俯 察的方式来看中国悲剧意识,从客体方面显出四大类型:日常悲剧意识,政治悲剧意识, 历史悲剧意识,自然悲剧意识。一张哲俊以悲剧冲突表现形式的不同将悲剧划分为建立 在现实世界基础上的悲剧和建立在超现实基础上的悲剧以及二者交融的悲剧。圆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见悲剧的分法也不是绝对的,角度不同划分的结果各异。在同一部 剧作里也可能会有不同类型的交叉。比如说曹禺的雷雨,很难说它到底是哪一种悲剧。 另外,不同的人对悲剧的分类也不完全一样。中国研究者对于悲剧的分类主要是针对中国 悲剧的观察和研究的。既有从中国悲剧自身出发的,也有从中西悲剧的比较出发的。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多卷长篇小说,不属于狭义的“悲剧,属于悲剧的广义范畴, 即美学意义的“悲剧”。这一层面的“悲剧 ,是广泛存在于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 中的一种审美品格。它的具体含义是指:主体为了实现自身对现实的超越,或为了抗拒外 力的摧毁而陷入尖锐的冲突之中,处于无从选择的“两难 或“动机与结果完全悖反的 境地。但面对灾难做出殊死抗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将主体的精神风貌和超人意志提升到 崭新高度,展示人生的全部价值。著名学者、作家余秋雨曾谈到这种“悲剧”的内涵及其 意义:“在古代,悲剧表现为一种激情,在近代,悲剧表现为一种自省。悲剧的激情是人 类与自然搏斗、与命运周旋,与邪恶较量中的强烈震撼,震撼后的两难,两难中的净化; 悲剧的自省是民族和个人对自身存在状态和内心异质的突然发现以及发现后的清醒,清醒 后的无奈、疯狂或自虐。其实,悲剧的激情与悲剧的自省是互相交换的,最终表现为对人 类存在本身的接受和体认,一种无法接受后的终于接受,难于体认后的深刻体认。从这个 观点来看,研究悲剧,其实是在至深层次上研究人类。 固 平凡的世界这部作品的悲剧美,时而使人感到欢欣鼓舞、激动振奋,时而使人感 到豁然丌朗、境界提高。它能激发勇气,陶冶情操,愉悦情绪,鼓舞精神,震撼心灵。这 种美具有无可比拟的艺术感染力。本文主要探讨的是这部作品中悲剧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悲 张法中国文化与悲剧意识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 9 8 9 第l l 页 。参看张哲俊中l 】古典悲剧的形式 m 】卜海:上海古籍 f j 版社,2 0 0 2 余秋雨世界悲剧义学史序,谢柏梁著世界悲剧文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 9 9 5 第1 页 3 剧人物所体现出来的孝心、友爱、善良和抗争等等美学品质。 关于什么是美的问题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引用辩证唯物主义 原理上的一段论述:“美是真和善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统一的境界。美是最充分地以 主体尺度为标准的主客体高度统一。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美的超功利性和主体自主创造性 上。美感是人的一种无私的愉悦感、和谐感和自由感。美感的产生在于主体从客体那里充 分体验到了自己生活中积极、健康、和谐的内容和形式。 那作为悲剧,其中有什么积 极、健康、和谐的内容呢? 悲剧中充满了痛苦、无奈与挣扎,充满了命定神话,充满主人 公希望的破灭、悲惨,甚至死亡。其实在痛苦和毁灭中也包含有积极和健康的东西。我们 一旦承认悲剧中有积极和健康的东西,有真和善,在阅读之后能够深受启发和鼓舞。那么, 悲剧中就蕴含着独特的美学教果。悲剧美,言下之意就是悲剧所引发的美学效果,这也是 广义悲剧的主要内容。 , 在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不喜欢悲剧出现,但不同社会,不同时代,因为人类的社会 弊端和一些固有弱点,都会导致悲剧的发生。就是在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种种 原因,悲剧还是不断产生。不可能任何事都一帆风顺,有挫折就会伴随着悲剧的发生,悲 剧是人类抗争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摆脱的成分。因此,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艺术作品就必然 包含悲剧的内容。平凡的世界是我国作家路遥的一部具有重大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 小说。文中众多人物的悲剧经历,描写了生活中的冲突与搏击,无情揭露了人生所面对的 社会生活压力,以及人情世故中一些虚伪现象。同时弘扬了高尚的人生观。在两种道德的 冲突与对立中,强调了人们应该拥有的品质与美德,以及敢于抗争的精神。 小说平凡的世界情节曲折生动,布局严谨,语言个性化都十分突出。其中主人公在 平凡的奋斗历程中所表现的悲剧美更是感人至深。 肖前,李秀林,汪永祥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m 人民出版社,2 0 0 9 第5 2 页 4 第一章婚姻世界的悲剧美 婚姻是人生的必经之路。婚姻意味着成家立业,婚姻意味着不光为自己而活着,婚姻 意味着面对感情之外生活的残酷现实,婚姻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婚姻充满了幸福, 同样他也充满了艰辛与委屈。婚姻世界的悲剧美经常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在小说平 凡的世界中,人们就可以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悲剧美的震撼力。 第一节孙少安一贺秀莲:“爱”“孝难两全 悲剧文学的魅力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美学效果是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最突出的。我国著 名文艺理论家朱光潜教授说:“悲剧是最高形式的艺术 ,“悲剧在一定程度上是悲观的, 因为它表现恶的最可怕的方面,而且并不总是让善和正义获得全胜;但是,任何伟大的悲 剧归根结蒂又必然是乐观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表现壮丽的英雄品格,它激发我们的生命力 感和努力向上的意识。 锄悲剧具有一种深刻的美,悲剧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不只是为了搏 得人们的眼泪,而是要通过悲剧产生、发展、结局的整个过程唤起人们对生命意义的严肃 思索。 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遥先生为我们创作了一幅幅感人至深的婚姻画卷。这其中有 喜悦,也有悲伤,有幸福,也有泪水,有幸运,也有遗憾,使人回味无穷。在孙少安的婚 姻世界里,他没有能够和田润叶走到一起。他们两个人经历了几乎截然相反的婚姻生活。 在各自不同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和挫折,用他们的优秀品质演绎了一幕幕感 天动地的悲剧之美。孙少安没能和田润叶结合,究其原因,可以说主要的错误在孙少安。 田润叶是敢于去追求自己的真爱的。从两个人青梅竹马的感情来说,他们走到一起似乎也 是顺理成章的事情。根据孙少安的弟弟孙少平的想法,润叶姐是将来自己嫂子的最佳人选。 而孙少安则在这里暴露了作为一个农民的局限性和弱点。 孙少安带着遗憾的心情无奈地拒绝了田润叶的好感,去寻了山西姑娘贺秀莲。少安 和秀莲也是凭着彼此真挚的感情走到了一起。他们两个可以说也是天生的一对。他们都是 朴实坦率的人,彼此恩爱,甚至甜蜜到每天晚上去饲养室睡觉都必须相跟着一起去。他们 共同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努力开拓着自己的幸福生活。虽然过着很艰苦 的生活,吃不饱,穿不好,连住的地方都是临时借了饲养室的一间仓库,但他们却为拥有 对方而感到心满意足。他们心安理得地在一起艰苦奋斗。在这里,他们上进的精神,朴实 的性格,丰富的感情,勤劳的品质都极其美丽感人。正如席勒所说:“悲剧艺术的第一条 法则是表现受苦的自然。第二条法则是表现对痛苦的道德的反抗。 席勒在这里突出了 悲剧的冲突性,指出悲剧不仅包含着苦难,还包含对苦难进行的不屈抗争。孙少安和贺秀 莲婚后所面临的生活条件是他们的悲剧苦难。但他们正是在对贫穷的携手斗争中展示了 国朱光潜悲剧心理学 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 9 9 6 第1 7 页 。朱光潜悲剧一5 , n 学 m 合肥:安徽教育 l ;版社,1 9 9 6 第5 8 页 固( 德国) 席勒秀美与尊严 ,张玉能译北京:文学岂术i j 版社,1 9 9 6 第1 5 9 页 5 美,体验到了幸福和甜蜜。置身于这种蕴含在悲剧里的幸福美中,他们觉得任何苦难都不 再让他们惧怕。 在他们糟糕的生活条件映衬下,这些品质显得是那样伟大。条件再艰苦,只要能和自 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再苦再累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和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在生活中处处 向钱看,谈对象时总是满脑子看着对方的房子、汽车和存款是多么不一样啊! 孙少安和贺秀莲之间的爱情任何事情都难以撼动。这一点毋庸质疑。不过,虽然他们 的感情纯粹得能经受住一切考验,却也不是没有波折和冲突。诚然,冲突的双方都有他们 各自的理由。正如黑格尔所认为的一样“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中对立的双方各有他那一 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作为自己所峰持的那种目的和性格的真j 下内容的却只 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或破坏掉。因此,双方都在维护伦理理想之中而且就 通过实现这种伦理理想而陷入罪过中。 路遥将这种悲剧冲突在贺秀莲对孙少安深得不 能再深的爱情中演绎得炉火纯青,并将其塑造为秀莲对少安爱得过火导致的一种矛盾冲 突,使他们在“爱”和“孝一之间必须作出无奈而痛苦的选择。这种手法巧妙而真实。 他们恩爱的生活像蜜一般。就是睡觉前,贺秀莲也总是先用自己的体温把被子暖热, 才让她心爱的少安睡进去。秀莲觉得“只要跟了少安这样的男人,就是讨吃要饭也心满意 足。 圆这种爱是无可挑剔和让人羡慕的。然而他们的冲突却恰恰由这炙热的爱所引起。贺 秀莲心疼自己的丈夫,怕他饿坏了。吃饭时,每次给孙少安盛饭都给孙少安往碗里捞稠的。 孙少安却对此极为不满。他觉得“家大口多,七老八小,一锅饭里汤多粮少,能有多少稠 的呢? 要是他碗里稠了,那家罩其他人碗中就稀了。这太不像话! 父母亲年纪那么大,妹 妹年龄小,一天到石圪节上学还要往返跑路,而老祖母又半瘫在炕上,他怎么能在锅里捞 稠的吃昵? 孙少安觉得“秀莲对他好得也许有点太过分了。一少安在这时候非常矛盾。 少安爱秀莲,但他对家里人也是孝顺老的爱护小的。他从一开始含蓄地提醒,到后来发现 提醒不起作用就干脆在吃完一碗饭时不再把碗给秀莲,而是自己去盛饭。少安这样做不是 说他不爱秀莲,而是因为他不光爱秀莲还心疼老人和妹妹;但是他又不能责备贺秀莲,因 为秀莲这样做完全是出于对他的无私的爱和心疼! 他既想遵循尊老爱幼的伦理传统,又不 想伤害深爱自己的妻子。在这里孙少安所面对的是一种不可调和的冲突。他要照顾家里其 他人就得责怪妻子,不责怪妻子则要让其他家里人受委屈。路遥精心构造了这一“爱孝 难两全的矛盾,通过这一矛盾的展开也揭示了这一家人的朴实性格。 其实贺秀莲也是一个无私的人。来到孙少安的穷家,她毫无怨言地忍受着从小到大从 来没有受过的饥饿和贫穷。她满足于拥有孙少安这样的男人,“只要她和心爱的人在一起, 饿肚子心里也是畅快的! 这样看来,她不愿看到自己心爱的人挨饿不也是一般人的正常 心理吗? 如果她不这样认为,那么她肯定不爱孙少安。“对于秀莲来说,宁愿她自己饿肚 ( 德国) 黑格尔美学 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第2 8 6 页 圆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 l 版社,2 0 0 4 第3 1 0 页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4 第3 0 9 页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版社,2 0 0 4 第3 0 9 页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版社,2 0 0 4 第3 1 0 页 6 子,也不愿让少安吃不饱 。她这样做也有她的理由。她认为丈夫为家里出力最多,应该 吃稠些。在这里秀莲的内心开始积聚产生悲剧冲突的矛盾。她要在爱和孝道贤惠之问做出 抉择。她可能也知道她这样做不太合适,会让丈夫脸上无光,自己也违背了尊老爱幼的传 统。所以,秀莲绝不会给自己碗里盛稠的,只是给少安碗里盛稠的。她甘愿为所爱的人犯 错误。正如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 。圆 秀莲在维护孝道和爱护自己的男人之间作出了无可奈何的选择。秀莲并不是不孝顺, 而是不愿自己的男人受苦。这样她使自己在老人和孩子面前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有些“不 孝 的意味。这一切皆源自她对少安无私的爱。秀莲面对的冲突有几分咎由自取,同时也 是她的弱点所导致的过失。这也是小说中悲剧情节所体现的深爱之美的生动表达。 秀莲和少安在这里都遇到了“爱 和“孝难以两全的矛盾境地。恰恰是他们的对“爱一 和“孝 的不同侧重,使他们的矛盾进步升级。在悲剧情节中,他们的矛盾恰恰说明了 他们的美好心灵。作家在这里刻画出了真实的悲剧美。 其实,孙少安的家人是没有怨言的,尤其是少安的父母。尽管他们内心也存在矛盾冲 突,他们也会觉得秀莲这样做有些不妥,但是秀莲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他 们的亲生儿子。他们虽看不惯这种做法,但更高兴于她对儿子的爱护。即使秀莲是为自己 盛稠的饭,他们也不会说什么。能有这样不嫌他们家穷又很勤劳的媳妇已经让他们很知足 了。他们不怪儿媳妇,可以体现出他们同样很关心他们的儿子,同时秀莲也可以表达出对 少安的爱意。尽管这样会给他们带来一些委屈,可是作为父母,他们应该是心甘情愿的。 后来,矛盾冲突进一步升级。当秀莲把给奶奶蒸的“白面馍给他拿来一个时,少 安终于不能容忍了。这珍贵的白面馍连姐姐家的两个小娃娃猫蛋和狗蛋也不能随便吃。他 冷着脸把白面馍放回去,连饭也不再吃就独自回了住处。这是他第一次没和秀莲一起回住 处。后来秀莲怯生生地回来后,他又第一次打了秀莲。这是两人之间矛盾的爆发。结果也 有点儿悲剧性。但少安打完秀莲之后就后悔了。他知道她所作的一切都是因为心疼他。少 安的行为完全出于冲动。他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所以才会这样做。当秀莲痛哭后,睡在他 身边,告诉她自己怀孕时,少安带着惊喜“一下子翻过身,紧紧地搂住妻子,泪流满 面地在她脸上狂吻起来固 德国古典悲剧学说的主要代表黑格尔对悲剧学说的论述正好体现了他们的冲突性: “悲剧不是个人的偶然原因所致,而是两种实体性的伦理观念的必然性的冲突,冲突双方 作为两种伦理观念的体现者,都是合理的,但又都具有片面性,必然一方损害另一方,体 现一种单独的伦理力量的个人就必然被毁灭,才能使伦理实体得到拯救,永恒正义的 胜利才能够真正取得。 黑格尔的悲剧学说实质上反映了近代西方戏剧的“性格悲剧”中 的冲突。黑格尔的悲剧学说是自亚罩士多德以来悲剧学说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黑格尔认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4 第3 1 0 页 ( 古希腊) 亚拳。1 :多德诗学 m ,陈中梅详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9 6 第9 2 页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m 北京:人民文学h ;版社,2 0 0 4 第3 1 6 页 ( 德国) 黑格尔荚学 m ,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 9 8 1 第2 8 6 页 7 为悲剧冲突的解决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产物。最后以“永恒正义”的取得为目的。这里, 在秀莲身上就出现了黑格尔理论下对老人应该有孝心和爱自己的丈夫这两方面的冲突。可 以说无论是选择“爱 还是选择“孝 都是正确的,但冲突双方在事件中又都是片面的, 一方的实现只能以失去另一方为代价。最后,贺秀莲选择了“爱”,这样她作为个人也承 担了失去“孝而遭受的惩罚。秀莲没有错,她遭受惩罚也体现了伦理的正确,或者说是 体现了永恒正义,或者可以说是一种平衡理论。路遥在这里安排的情节充分体现了黑格尔 悲剧学说的重要意义。 在贺秀莲疼爱丈夫和违背孝顺的冲突中,出现了少安面对疼爱,本该感激,却因为孝 顺心理而打了秀莲的冲突。另一种冲突是孙少安的家人对秀莲爱少安的高兴心理和觉得秀 莲这样又有些不合适的心理冲突。而这一切矛盾皆来源于他们悲剧的唯一根源贫穷。 路遥通过这些矛盾冲突和苦难的生活,深刻揭示了秀莲对少安的爱,而且让人们真正理解 了什么叫“真爱 。秀莲对少安的爱毋庸置疑是非常纯粹和无私的。她为了爱人的幸福可 以付出一切。她也因此遭受了“不孝的惩罚。少安则为“孝 而委屈了妻子对他的“爱 和他对妻子的“爱一。这种爱情在以上冲突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深厚,更加热烈。同时也表 明了,在常常食不果腹的生活中,少安尊老爱幼的美好品德,和少安一家人的纯朴善良。 路遥在这里用平凡的事情表达出了孙少安一家人不平凡的人生。用小事情说明了大道 理。路遥经常写平常人的生活。但是在平常中,他总是能够给人们带来精神世界的伟大。 这其中,孙少安、贺秀莲的“爱 “孝一不可兼得等矛盾冲突凸显了悲剧中的爱情婚姻美, 孝心美以及家庭和睦之美。这也是路遥悲剧观的切实体现。 第二节李向前一田润叶:固执与善良同行 平凡的世界中,作者对田润叶和李向前的婚姻安排则与孙少安的经历完全不同。 相对于少安和秀莲一见钟情,到婚后幸福生活,再到秀莲患上癌症这一悲剧式的结果。田 润叶和李向前两人在婚姻初期则是相互间的冷战和打击。他们完全没有体验到婚姻应有的 幸福。尽管和孙少安比起来,李向前确实在家庭及条件上和润叶门当户对。但二人在有名 无实的婚姻中磕磕碰碰,甚至到了分居的境地。最后,李向前遭遇车祸失去双腿终生残疾 的结果却让他们找到了婚姻中难得的幸福。没有共享福,却可以共患难,这表明了二人特 别是田润叶善良的本性。两人都是善良的,但同时两人又都具有非常固执的性格。这两种 因素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了伴随着泪水的快乐。 二人的不幸婚姻不能怪他们两个之中任何人。田润叶在徐国强老汉的分析劝说下,违 背了自己并不爱李向前的意志而嫁给了他,所以对于润叶来说这段婚姻谈不上感情。她完 全是听从了徐国强老汉所说的“为了她二爸这个政治目的。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 实润叶是一个非常有牺牲精神的人。为了别人,她甘愿牺牲自己的感情。作者用这件事说 明了她善良和单纯的本性,宁愿自己受委屈,也不愿给别人添麻烦。这件事对她来说是婚 姻倒不如说是筹码。她是可怜的,不但没有得到自己心爱的人的感情,还为了亲人的命运 而痛苦地牺牲了自己。她是一个无私的人,同时她又是一个非常有个性而且固执的人。她 的固执使她的婚姻名存实亡。这些品质也导致了润叶后来的痛苦。田润叶有优厚的条件, 她完全配得上孙少安,但正是这优厚条件使他们分道扬镳。李向前的地位是多少女孩子排 着队想攀都攀不上的。可是润叶却对此不以为然。田润叶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女孩子,在 她心中没有丝毫的嫌贫爱富的思想。她的婚姻妥协是她失去少安后又一个悲剧的开始。 善良而固执的田润叶是可怜的。善良和固执也导致她在自己的婚姻上犯了错误。这引 发了她婚后很长时间的痛苦经历。她不想伤害李向前,但却给李向前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李向前对田润叶爱得非常执著。这执著也铸就了他苦痛的来源。在作者对二人悲剧式 婚姻描写中,将他们二人固执的弱点刻画得活灵活现。如果李向前改变主意,另找一个。 以他的条件,他完全可以,并且肯定可以获得非常幸福的生活。但他偏偏是李向前。他李 向前就偏偏只爱田润叶,宁愿受罪也不离婚:而且不顾田润叶对她的冷淡,对待田润叶和 她的家人仍然非常的关心。他虬一殷勤地把她门外冬天烧的煤块,重新垛得整整齐齐, 像精心设计的一座小小的建筑物。而且还把原来粗糙的劈柴块,加工得像精致的工艺品一 样一还热心地指导田润叶的弟弟学开车。作者在这里把李向前刻画成一个绝对的好 青年。向前没有因为自己高干的身份而产生自傲的心理,他一直是那样的朴实和正直,待 人也很热情诚恳。忠厚善良的李向前认为“人活在世上,就要多做点好事:做了好事,自 己才能活得心安一圆后来,连田润叶的弟弟都开始同情姐夫李向前。当李向前和金波 在沙漠中喝过酒为各自不幸的感情痛哭的时候,他不理解地想“姐姐为什么不和这样一个 好人在一块过光景呢? 固他开始劝姐姐和姐夫一起好好过日子。但田润叶此时仍一如既 往地坚持了自己固执的本性,丝毫不让步。她的执著和李向前对她死心塌地决不放弃的爱, 这一对冲突让他们给彼此之间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在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下,田润叶在固 执地等李向前放弃,而李向前则在固执地等她回心转意。两个性格固执的善良人,在不愿 伤害对方的前提下,却造就了对方的苦痛,同时也造就了自己的巨大痛苦。这一切都是由 于他们婚后彼此的善良而固执的性格特点所导致的。 在这不幸的婚姻中,他们也曾试图改变。饱尝婚姻之苦的田润叶为了躲避李向前并解 脱自己,从原西县来到黄原工作。从未体验到婚姻幸福的李向前则常常在野外开车的闲暇 时光独自饮酒浇愁。在李向前的记忆里“女人是酒,让你迷迷糊糊“女人又是水, 像中学化学书上说的,无色无味无情无义刀 痛苦是他们对自己婚姻的唯一感触。让人难以相信的是他们的执着竟然使这种婚姻状 态维持了几年。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人善良的本性。 为了向前,他的父母牺牲了自己的政治前程,来到黄原工作。然而却对向前的不幸婚 姻丝毫无补。李向前坚决不来黄原,依旧在原西县开车。后来,在开车的过程中遭遇了严 重车祸,被截掉双腿成了一个废人“他为爱情深深的痛苦了几年,最后导致了这个悲 页页页页 7 7 7 c u心凹盯盯第第第第阻 o o 0 o 2 2 2 2 9 社社社社版版版版出三三出出学学学学文文文文民民民民人人人人京京京京北北北北 m m m 龌 部部部部 一一= 一 第第第第界界界界世世世世的的的的凡凡凡凡平平平平 遥遥遥遥路路路路 惨的结局然而,李向前遭遇车祸却成了他们婚姻的转折点,成了二人化解冲突的 最后一道催化剂。 二人的感情在李向前遭遇车祸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李向前在这时候丝毫没有怨恨 润叶,而认为走到这一步全怪自己。这也再次证明他那善良的本性。由此可见,他对润叶 的爱情是深沉而真挚并且无邪的,是能够经受住任何风浪考验的真正感情。李向前没有对 自己遭遇悲剧而感到失望。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润叶能理解他对她的“一往情深 。 润叶和汽车是李向前最迷恋的。而他正是被“他所迷恋的这两个爱人最终结束了 他的生活 ,留作者塑造出了李向前这样一个真正的高原上男子汉的形象:憨厚,善良, 乐于助人,无怨无悔地做自己的事情,这与他的逆境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他不畏困难,乐 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他的挫折和痛苦面前更加光芒四射。残废之后,向前想到的是死,想 到的是和润叶“别了 然而他没有死,在润叶的照顾下,他又站了起来,重新找回 了生活的信心与勇气。不仅能够给家人做饭,他还练习修鞋,坚持自食其力。这里又体现 出了他总是替别人着想、甘愿牺牲自己的美好品德以及不服输的独立顽强的性格与精神。 他们的悲剧经历印证了诗学第六章,亚里士多德给悲剧所下的定义:“悲剧是对 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他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 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 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回 亚里士多德首先强调了悲剧本质上的严肃性,说明悲剧探讨的是庄重和正规的问题。 完整性指的是一部悲剧只写一个事物、事件或行动。同时指出了悲剧的媒介是经过“装 饰 的语言。对象是一定长度的行动。他还提出摹仿是以人的行动为中心来引起人们情感 的变化。 作者通过对李向前所遭遇的“完整行动的悲剧性,引起了人们对李向前的遭遇的 怜悯和对生活中残酷的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了疏泄。又通过李向前的顽强精神,很严肃 地表达出了他在悲剧中所体现出来地勇敢面对生活挑战的大无畏精神。这种悲剧美必定给 人们带来精神上的鼓舞。 田润叶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她对丈夫的受伤非常自责和悔恨。在进行一番 自我批判和斗争之后,她不但没有抛弃李向前,而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向前的责任。 田润叶是作家路遥在本书中塑造的最善良最温柔和最有责任感的人之一。她对李向前的伤 害从根本上来说也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