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ppt_第1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ppt_第2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ppt_第3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ppt_第4页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案例分析,陕西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是一组雄伟壮观的仿唐建筑群,占地约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它汇集了陕西文化精华,展现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鉴于陕西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国家共投资1.44亿元人民币,兴建了陕西历史博物馆,于1991年6月建成开放。总设计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张锦秋。馆舍为“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唐风建筑群,主次井然有序,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浑庄重,融民族传统、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于一体。,该馆现有藏品37万件,基本反映了陕西出土和传世文物的概貌。,按展出库存文物30万件的1/30考虑陈列部分的规棋。国外一般一件展品所占展览面积的指标为1平方米。考虑到有利于提高陕博的展示效果,故采取1平方米件(号)的指标,陈列区建筑面积相应为10900平方米。,馆区占地65,000平方米业务研究用房9700平方来公共眼务设施7100平方米行政管理用房2600平方米设备用房5300平方米库区7800平方米陈列区10900平方米其它2400平方米汇总以上各项面积全馆总计45800平方米。库区、陈列区面积之和占总面积的40%。,1,2,3,4,5,1.主馆2.文物保实验楼3.地下车库4.水池5.辅助建筑,陕西历史博物馆总平面,观众主入口面南,临主干道小寨东路,距红线50米,观众次入口面东,临次干道翠华路。工作人员入口面北,距兴善寺街红线30米,其间为城市绿带。文物及其他货运之出入口在场地西北角之西门。为了保证馆区的良好环境,将锅炉房另行安排在兴善寺街以北距此场地一百米的另一块基地上。主馆布置略向东偏,使西侧留有70米宽的绿地以供远期发展扩建之用。,主馆:文物库、陈列厅、公共服务设施、行政用房、业务用房,设备用房,建筑物采取了相对集中的布局,从而最大限度地争取了绿地面积,使主馆处于绿化环抱之中。,小寨东路,翠华路,兴善寺东路,规划路,首层平面图,建筑设计按基本功能分为前后二大部分。“前台”:前部是对观众开放、直接为观众服务的区域。包括基本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陈列区以及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全部对公众开放的设施围烧主庭布置,以空廊相联。进入陈列区的三个入口分设在庭院北面,在布局上为观众提供的选择参观的自由度较大,从南大门入馆后可通过庭院或连廊直接进入三者中任一部分。观众也可在序厅与其两侧的休息厅所构成的室内枢纽空间内对参观路线作灵活的选择。提供接待、视听设施的东南角楼与提供购物和餐饮的西南角楼分置于庭院二角,亦便于观众自由选择参观前后的去处。这样一个环绕庭院布置的“前台”为观众提供了开阔灵活的文化休息场地。,从序厅平台看商业楼,文物前处理在库区一层,西侧对室外有便于装卸的文物入口,处理后的文物通过库区内的专用电梯及楼梯运往一、二、三层及地下室的文物库。库区通过陈列准备室与基本陈列部分的陈列厅直接相通。专题陈列及临时陈列所需文物则通过地下库区通道经由这二部分陈列准备室的电梯运至陈列厅。与临时陈列厅配套还设置了供外单位使用的临时文物库。,文物库及文物前处理所构成的库区是博物馆的心脏,是“后台”中最直接邻近“前台”的部分,被布置在陈列厅与其它业务用房之间。在建筑布局上既要充分考虑安全防护的要求而使之与其它用房截然隔断,同时又要使各业务部门与之有方便的联系。,东侧临时陈列厅外景,文物实验楼与业务楼北门,“后台”的第二部分是名目众多的业务用房,其中主要有陈列工作室、历史研究室、电子计算机房、中央控制室、情报资料室等。除情报资料室单独布置在东北角楼外,其它均集中设置在紧贴库区的多层办公楼内。文物保护试验室业务开展有相对独立性,故使其自成一栋三层小楼,作为主馆后楼置于北部。它与主馆的业务办公部分出入口分开设置,各不相扰。,“后台”的第三部分是行政办公用房。因工作性质与业务办公不同,单独设置在西北角楼。它与东北角楼一样均有连廊与业务办公部分相通。,“后台”的第四部分是设备用房,包括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变配电站、水泵房等均设置在主馆中部的半地下室中。该区设有单独的出入口,便于维修管理锅炉房如前所述移至馆区外另一场地。,屋顶采用唐代盛行的灰绿色琉璃瓦显得华贵庄重,古朴大方。墙面材料为仿石棉砖门窗则采用大块茶色玻璃和铝合金框架传统宫殿建筑的造型特征,即以飞檐翼角为母题,在建筑各个转角部分一再出现。这些出澹深远、曲率舒展的造型对于建筑艺术风貌的整体构成起到了提纲拿领的作用。,西南角楼外景,从东南小院看东回廊,从庭院一角看大门入口,从东回廊看主展厅,从主展厅石灯看东南角崇楼,主展厅外景,陕博挑愉下的椽子、斗拱不仅造型简洁,而且在结构上都是受力构件建筑的墙面根据内部功能需要,该实则实,该虚就虚,大胆运用实墙与玻璃窗的对比。许多部位采用了大型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这些不仅意味着传统的艺术形式可以与现代化的功能、技术相结合,还进一步尝试了传统艺术手法与现代艺术手法的结合,从而有利于探索创造健康的、中而新的博物馆建筑形象。,展示内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多达37万多件,上至远古时代人类初始阶段的石器,到近现代的各类文物,时间跨度长达100多万年。其中国宝级文物18件(组),一级文物762件(组)。收藏的4700多件青铜器种类齐全,多友鼎、五祀卫鼎等都是著名的重器,铭。收藏的唐墓壁画多达1000余平方米,题材极为广泛,包括礼仪、建筑、出行文价值极高,四足扁、日己献、牛尊等也都是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历代陶俑更为千姿百态,充满生活气息,是研究古代服饰等方面的绝佳资料、游猎等,形象而生动,使人有如临其境之感。该馆收藏的唐代金银器数量、等级均居全国之首,制作工艺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基本陈列厅“陕西古代史陈列”是常设的基本陈列,经历史进程为线索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以2000多件文物精品展示了从100多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到1840年的陕西历史,体系完整,规模宏大。专题陈列厅根据藏品特点,还先后举办了“陕西青铜器精品展”、陕西历代陶俑精华展”、“唐代妇女服饰展”、“唐代金银器大观”等高水平的专题陈列。临时陈列厅还同北京、内蒙、河南、山西、青海、广西、云南等省、市、自治区兄弟文博单位合作,举办了一些兄弟单位的文物展览。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举办了“古印度青铜雕塑展”、“古罗马文物展”等大型国外展览。该馆临时展览厅已独立开放,每年接待各种社会展览10多个,拓宽了展览范围,扩大了社会影响。,展示方式,博物馆是文化建筑,因此要具有高格调的、文化气氛较浓的室内外环境。陈列区以突出文物为主,休息厅要让观众视线能得到放松休息,均不作过多装饰。会议楼是学术活动场所,应该简洁大方。只有商业楼稍为变化活泼一些,但也区别于一般市井商店而具有高雅的格调。馆区内室外场地除道路、广场、铺地外全部进行绿化。铺设草坪3500平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