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光临 化学系网 第一章思考题1-1 为了探讨某江河地段底泥中工业污染的聚集情况,某单位于不同地段采集足够量的原始平均试样,混匀后,取部分试样送交分析部门。分析人员称取一定量试样,经处理后,用不同方法测定其中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试问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答:不对。按该法测出的结果是整个河道有害化学成分的含量,不能反映污染物聚集情况,即分布情况,应将试样分河段进行分析。 1-2答:不对。因为镍币表层和内层的铜和银含量不同。只溶解表层部分镍币制备试液,测其含量,所得结果不能代表整个镍币中的铜和银含量。 1-3 怎样溶解下列试样: 锡青铜,高钨钢,纯铝,银币,玻璃(不测硅)。 答:锡青铜:可用硝酸溶解;高钨钢:可用高氯酸溶解(可将w氧化为h2wo4);纯铝:可用hcl或naoh溶解;玻璃:可用hf溶解。 1-4 下列试样宜采用什么熔剂和坩埚进行熔融: 铬铁矿,金红石(tio2),锡石(sno2),陶瓷。 答: 参见:中南矿冶学院分析化学教研室. 分析化学手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铬铁矿:用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金红石(tio2):用khso4熔剂,瓷坩埚熔融;锡石(sno2):用naoh熔剂(铁坩埚)或na2o2熔剂,刚玉坩埚熔融; 陶瓷:用na2co3熔剂,刚玉坩埚熔融。 1-5 欲测定锌合金中fe,ni,mg的含量,应采用什么溶剂溶解试样? 答:用naoh溶解。可将fe, ni, mg形成氢氧化物沉淀,可与锌基体分离,但溶解速度较慢。 1-6 欲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硅酸盐中fe,al,ca,mg,ti的含量。应分别选用什么方法分解试样? 答:测定硅酸盐中sio2的含量,用koh熔融分解试样;测定硅酸盐中fe, al, ca, mg, ti的含量,用hf-hclo4-h2so2混酸作溶剂分解试样。 1-7 分解无机试样和有机试样的主要区别在哪些? 答:分解无机试样通常采用溶解法和熔融法,将试样的组分溶解到溶剂中。对于有机试样来说,通常采用干式灰化法或湿式消化法。前者是将试样置于马弗炉中加高温分解,有机物燃烧后留下的机残渣以酸提取后制备成分析试液。湿式消化法使用硝酸和硫酸混合物作为溶剂与试样一同加热煮解,对于含有易形成挥发性化合物(如氮、砷、汞等)的试样,一般采用蒸馏法分解。1-8 误差的正确正义是(选择一个正确答案): a. 某一测量值与其算术平均值之差b. 含有误差之值与真值之差 c. 测量值与其真值之差d. 错误值与其真值之差 答:c。 1-9 误差的绝对值与绝对误差是否相同? 答:不相同。误差的绝对值是|ea|或|er|,绝对误差是ea。 1-10 常量滴定管可估计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在滴定时,耗用体积应控制为多少? 答:常量滴定管读数可准确到0.01ml,每次滴定需读数2次,则读数误差可达0.02ml,故要求相对误差0.1%,滴定时的体积应大于20ml,但要小于滴定管的容量。计算为: 设溶液的体积最少为x,则0.1%=0.02/x100%,故x=0.02/0.1100=20(ml) 1-11 微量分析天平可称准至0.001mg,要使称量误差不大于0.1%,至少应称取多少试样? 答:微量分析天平可称准到0.001mg,每个试样需称量2次(用递减称量法),则称量误差可达0.002mg,故要求称量误差0.1%,则称量试样的质量应多于2.000mg。计算为: 设试样的质量最少为x,则0.1%=0.002/x100%,故x=0.002/0.1100=2(mg) 1-12 下列情况各引起什么误差?如果是系统误差,应如何消除? a. 砝码腐蚀b. 称量时,试样吸收了空气中的水分 c. 天平零点稍有变动d. 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最后一位数字估测不准 e. 以含量为98%的金属锌作为基准物质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f. 试剂中含有微量待测组分g. 重量法测定sio2时,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 h. 天平两臂不等长 答: a. 会引起仪器误差,是系统误差,应校正法码。 b. 会引起操作误差,应重新测定,注意防止试样吸湿。 c. 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d. 可引起偶然误差,适当增加测定次数以减小误差。 e. 会引起试剂误差,是系统误差,应做对照实验。 f. 会引起试剂误差,是系统误差,应做空白实验。 g. 会引起方法误差,是系统误差,用其它方法做对照实验。 h. 会引起仪器误差,是系统误差,应校正天平。 1-13 下列数值各有几位有效数字? 0.72, 36.080, 4.410-3, 6.0231023, 100,998,1000.00, 1.0103, ph=5.2时的h+。 答:有效数字的位数分别是:0.0722位;36.0805位;6.02310234位;100有效数字位数不确定;9983位;1000.006位;1.01032位;ph=5.2时的h+1位。 1-14 某人用差示光度分析法分析药物含量,称取此药物试样0.0520g,最后计算此药物质量分数为96.24%。问该结果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 该结果不合理。因为试样质量只有3位有效数字,而结果却报出4位有效数字,结果的第3位数字已是可疑数字。最后计算此药物的质量分数应改为96.2%。 1-15 将0.0089g baso4换算为ba。问计算时下列换算因数中,选择哪一个较为恰当:0.5959,0.588, 0.5884。 答:应选用0.588。质量虽然只有2位有效数字,但是首位数字接近9,换算因数的有效数字位数可以选择3位。 1-16 用加热法驱除水分以测定caso41/2h2o中结晶水的含量。称取试样0.2000g,已知天平称量误差为0.1mg。试问分析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 答:通过计算可知,0.2000g试样中含水0.0124g,只能取3位有效数字,故结果应以3位有效数字报出。 1-17答:需称取k2cr2o7:0.020000.5000294.18=2.9418g 2.94180.1%=0.00294g,称量准确到第3位小数,即称取2.942g,便能保证称量质量有4位有效数字。 1-18 标定碱标准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khc8h4o4, m=204.23g.mol-1)和二水合草酸(h2c2o4. 2h2o, m=126.07g.mol-1)都可以作为基准物质,你认为选择哪一种更好?为什么? 答:选择邻苯二甲酸氢钾更好。因为邻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较大,称量误差较小。 1-19 用基准na2co3标定hcl溶液时,下列情况会对hcl的的浓度产生何种影响(偏高、偏低或没有影响)? a. 滴定时速度太快,附在滴定管壁的hcl来不及流下来就读取滴定体积 b. 称取na2co3时,实际质量为0.0834g,记录时误记为0.1824g c. 在将hcl标准溶液倒入滴定管之前,没有用hcl溶液荡洗滴定管 d. 锥瓶中的na2co3用蒸馏水溶解时,多加了50ml蒸馏水 e. 滴定开始之前,忘记调节零点,hcl溶液的液面高于零点 f. 滴定管活塞漏出hcl溶液 g. 称取na2co3时,撇在天平盘上 h. 配制hcl溶液时没有混匀 答:使用na2co3标定hcl的浓度时,hcl的浓度计算公式为:chcl=2mna2co3/(mna2co3vhcl)。 a. 由于vhcl偏高,chcl偏低; b. 由于mna2co3偏低,chcl偏低; c. 由于vhcl偏高,chcl偏低; d. 无影响; e. 因为vhcl偏低,chcl偏高; f. 因为vhcl偏高,chcl偏低; g. 由于na2co3易吸湿,应用减量法称量。称取na2co3时,在天平盘上,na2co3会吸湿,使mna2co3偏低,最终导致chcl偏低; h. 溶液没有混匀时,很可能的情况是上层较稀,因此chcl偏低的可能性较大。 1-20 假设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不纯的na2co3试样,若出现19题中所述的情况,将会对分析结果产生何种影响? 答:此题是用hcl测定na2co3的含量,na2co3=chclvhclmna2co3/mna2co3。除了出现d的情况相同外,其它情况时对na2co3的影响与19题相反。 1-21 答:用h2c2o4.2h2o标定naoh溶液的计算公式为:cnaoh=mh2c2o4.2h2o/(mh2c2o4.2h2ovnaoh )。 若将未密封h2c2o4.2h2o基准物质长期置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会使其失去结晶水。用它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偏高。根据计算公式可知,最终使结果偏低。 1-22 有6.00g nah2po4及8.197g na3po4的混合物,加入少量水溶解,加入2.500mol.l-1hcl 40.0ml。问所得溶液为酸性,中性,还是碱性? 答:nna3po4=8.197/163.94=0.0500mol,nhcl=0.0402.500=0.10mol,nhcl=2nna3po4,hcl与na3po4反应生成了nah2po4,溶液显酸性。第二章思考题2-1 在硫酸溶液中,离子活度系数的大小次序为:h+hso4-so42-,试加以说明。 答:可由德拜-休克尔公式解释。 h+,hso4-,so42-的水化离子的有效半径值分别为:900,400,400,h+和hso4-的电荷相同,故h+hso4-;so42-与hso4-的值相同,但so42-的电荷比hso4-高,故hso4-so42-。 2-2 于草酸溶液中加入大量强电解质,草酸的浓度常数ka1c和ka2c之间的差别是增大还是减少?对其活度常数ka10和ka20的影响又是怎样? 答:浓度常数kac受溶液的离子强度的影响,而活度常数ka0不受离子强度的影响。对于草酸来说, 因此,随着电解质加入,离子强度i增大,ka1c/ka2c会增大,即两者差别增大。主要是第二级解离出二价的c2o42-受影响较大。 2-3 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质子条件。 a. c1(mol.l-1)nh3+c2(mol.l-1)naoh b. c1(mol.l-1)hac+c2(mol.l-1)h3bo3 c. c1(mol.l-1)h3po4+c2(mol.l-1)hcooh 答: a.nh4+h+c2=oh- b.h+=oh-+ac-+b(oh)4- c.h+=3po43-+2hpo42-+h2po4-+hcoo- 2-4 在下列各组酸碱物质中,哪些属于共轭酸碱对? a. h3po4-na2hpo4b. h2so4-so42- c. h2co3-co32-d. nh3+ch2cooh-nh2ch2coo- e. h2ac+-ac-f. (ch2)6n4h+-(ch2)6n4 答:只有f是共轭酸碱对,其余的都不是。 2-5 判断下列情况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a.标定naoh溶液时,邻苯二甲酸氢钾中混有邻苯二甲酸; b.用吸收了二氧化碳的naoh溶液滴定h3po4至第一化学计量点情况怎样?若滴定至第二化学计量点时,情况又怎样? c.已知某naoh溶液吸收了二氧化碳,约有0.4%的naoh转变成na2co3。用此naoh溶液测定hac的含量时,会对结果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 a.使naoh消耗的体积增大,naoh浓度偏低。 b.naoh吸收co2后成为na2co2。在第一化学计量点时,ph=4.7,生成nah2po4和h2co3,转化的na2co3全部反应,故不影响测定结果。 第二化学计量点时,ph=9.7,生成na2hpo4和nahco3,转化的na2co3只部分反应,需消耗更多的naoh溶液,测定结果会偏高。 c.测定hac时,以酚酞指示终点,此时吸收co2生成的na2co3生成了nahco3,而naoh吸收1molco2消耗2molnaoh,故需多消耗1/20.4%=0.2%的naoh溶液,结果偏高0.2%。 2-6 与大气平衡的h2o的ph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7.0? 答:与大气平衡的h2o是指水的蒸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水的温度为100。由于解离过程是吸热过程,故水的解离度增其h+也增大,故ph7.0。 2-7 有人试图用酸碱滴定法来测定naac的含量,先加入一定量过量标准hcl溶液,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返滴定过量的hcl。上述设计是否正确?试述其理由。 答:不正确。因加入过量的hcl后,溶液为hcl和hac的混合液。应按滴定混合酸方法滴定hcl和hac,才能得到正确的结果。 2-8 用hcl中和na2co3溶液分别至ph=10.50和ph=6.00时,溶液中各有哪些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什么?当中和至phv2, v20b. v2v1, v10 c. v1=v2d. v1=0;v20 e. v10, v2=0 答: a. naoh+na2co3b. na2co3+nahco3 c.na2co3d. nahco3 e. naoh 2-12 设计测定下列混合物中各组分含量的方法,并简述其理由。 a. hcl+h3bo3b. h2so4+h3po4 c. hcl+nh4cld. na3po4+na2hpo4 e. na3po4+naohf. nahso4+nah2po4 答: a. hcl+h3bo3:因为h3bo3的酸性很弱,ka=5.810-10,可加入甘油或甘露醇,使其与硼酸根生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增加硼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使硼酸转变为中强酸,从而用naoh滴定。 取混合液一份,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橙色,消耗naoh体积为v1。hcl滴定为nacl,h3bo3未被滴定。以v1计算hcl的含量。 在上溶液中加入甘油,反应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浅红,消耗naoh体积为v2。以v2计算h3bo3的含量。 b. h2so4+h3po4:因为h3po4被naoh滴定为nah2po4的第一化学计量点的ph=4.7,此时是甲基橙变色,设消耗的naoh为v1;再加入百里酚酞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浅蓝色,nah2po4被滴定为na2hpo4,设消耗的naoh为v2。h3po4消耗naoh为2v2ml,h2so4消耗naoh为(v1-v2)ml。 c. hcl+nh4cl:因为nh4+的酸性很弱,ka=5.610-10,需要加入甲醛,生成质子化的六亚甲基四胺和h+,才能用naoh滴定。 取混合液一份,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橙色,设消耗naoh体积为v1。hcl滴定为nacl,nh4cl未被滴定。以v1计算hcl的含量。 在上溶液中加入甲醛,反应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浅红,设消耗naoh体积为v2。以v2计算nh4cl的含量。 d.na3po4+na2hpo4:因为na2hpo4的碱性很弱,不能直接被滴定,要在溶液中加入cacl2生成ca3(po4)2沉淀,将h+释放出来,就可用hcl滴定了。 取混合液一份,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滴定至无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1。na3po4滴定为na2hpo4,原有的na2hpo4未被滴定。以v1计算na3po4的含量。 另取一份溶液,加入cacl2,反应后,加入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浅红,设消耗naoh体积为v2。以(v2-v1)计算na2hpo4的含量。 e.na3po4+naoh:用hcl标准溶液只能将na3po4滴定至nah2po4,再滴定为na2hpo4。 取混合液一份,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滴定至无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1。naoh全部被滴定,na3po4滴定为nah2po4。 在上溶液中加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hcl滴定至红色,设消耗hcl体积为v2。以v2计算na2hpo4的含量。naoh消耗hcl体积为(v1-v2)。 f.nahso4+nah2po4:因为hso4-的酸性较强,可用甲基橙为指示剂,以naoh滴定,此时nah2po4不被滴定,再在上溶液中以百里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nah2po4为na2hpo4。 取混合液一份,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黄色。仅有nahso4被滴定,设消耗naoh体积为v1。以v1计算nahso4的含量。 在上溶液中加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滴定至浅蓝色,设消耗naoh体积为v2。以v2计算na2hpo4的含量。第三章思考题3-1 根据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性质,说明下列络合物中哪些是有色的?哪些是无色的? cu2+乙二胺,zn2+乙二胺,tioy2-, tiy-, fey2-, fey- 答:cu2+乙二胺:有色;zn2+乙二胺:无色;tioy2-:无色; tiy-:无色; fey2-:有色; fey-:有色。 3-2 h2o2能与tioy形成三元络合物tio(h2o2)y, 试问它使tioy的条件稳定常数加大了还是减少了?为什么? 答:ktioy=ktioytioy/(tiy),h2o2对ti、y影响不大; tioy=tioy/tioy,因tio(h2o2)y的形成,使tioy的浓度大大降低,tioy变大,故使得ktioy变大。 3-3 hg2+既能与edta生成hgy2-,还能与nh3,oh-继续生成(hg(nh3)y2-和hg(oh)y3-。若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hg2+,增大缓冲剂的总浓度(即增大nh4+nh3),此时lgkhgy值是增大还是减少?滴定的突跃范围是增大还是减小?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答:khgy=khgyhgy/(hgy),ph不变时,hg、y不变,而hgy=hgy/hgy,当nh3变大时,会使hgy变小,故使hgy增大。 lgkhgy增大,突跃范围随之增大。 3-4 高价金属离子一般较低价金属离子的edta络合物更为稳定。但对于ti()和ti()来说,kti()ykti()y,试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在水溶液中,ti()主要以ti3+存在,而ti()则因为电荷/半径大,所以没有简单的水合ti4+,而是以tio2+形式存在,其电荷比ti3+要小,稳定性较ti3+要差,故kti()ykti()y。 3-5 10-2mol.l-1的zn2+约在ph6.4开始沉淀,若有以下两种情况: a. 在ph45时,加入等物质的量的edta后再调至ph10; b. 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zn2+至终点。 当两者体积相同时,试问哪种情况的lgkzny大?为什么? 答:kzny=kznyzny/(zny),ph=45时,lgy)为8.446.45,ph=10时,lgy)为0.45。 在ph45时,加入edta后,zn2+已形成稳定的zny络合物,其受溶液的酸度影响较小,当调至ph10时,其kzny变化较小;但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时,zn2+已形成zn(oh)2沉淀,zn很大,使得lgkzny变得很小,故lgkzny是在a的情况时较大。 3-6 在ph10的氨性缓冲液中,用0.02mol.l-1edta滴定0.02mol.l-1cu2+和0.02mol.l-1mg2+的混合溶液,以铜离子选择电极指示终点。实验结果表明,若终点时游离氨的浓度控制在10-3mol.l-1左右时,出现两个电位突跃;若终点时游离氨的浓度在0.2mol.l-1,只有一个电位突跃。试简要说明其原因。 答:有两个突跃即是可以分别滴定,当两种离子的浓度相同时,要求lgkcuy-lgkmgy5。 mg2+不能与nh3络合,而cu2+能与nh3络合,使lgkcuy变小,显然,nh3越大,lgkcuy就越小。当nh3浓度为10-3mol.l-1左右时,cu2+与nh3的络合效应不严重,lgkcuy较大,lgkcuy-lgkmgy大于5,可以分别滴定,有两个突跃。当nh3浓度较大时,lgkcuy较小,lgkcuy-lgkmgy就会小于5,故只有一个突跃了。 3-7 ca2+与pan不显色,但在ph1012时,加入适量的cuy,却可用pan作滴定ca2+的指示剂。简述其原理。 答:用cuypan作指示剂时,是利用置换滴定法的原理。在滴定终点前,cuy与pan发生置换反应,cu2+与pan显色,但在终点时,cupan与过量的的y作用,置换出pan,生成了cuy,使溶液的颜色发生变化。由于滴定前加入的的cuy与最后生成的cuy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故加入的cuy不影响滴定结果。 3-8 kb指示剂为酸性铬蓝k与萘酚绿b混合而成的指示剂,其中萘酚绿b起什么作用? 答:萘酚绿b与酸性铬蓝k组成了混合指示剂,使其颜色变化更敏锐,由紫红变为蓝绿。 3-9 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fecl3溶液中的游离hcl时,fe3+将引起怎样的干扰?加入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可消除其干扰? edta,ca-edta,柠檬酸三钠,三乙醇胺。 答:因fe3+容易水解,当fe3+浓度为0.1mol.l-1时,在ph=2.8时即沉淀完全,生成的fe(oh)3沉淀会影响终点的观察,故要加入络合剂掩蔽fe3+,可加入edta或三乙醇胺。 3-10 用edta滴定ca2+,mg2+时,可用三乙醇胺、kcn掩蔽fe3+,但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则不能掩蔽fe3+。而在 ph1左右滴定bi3+时,恰恰相反,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可掩蔽fe3+,而三乙醇胺、kcn则不能掩蔽fe3+,且kcn严禁在ph6的溶液中使用。试简要说明原因。 答:三乙醇胺、kcn使用的条件是碱性,此时三乙醇胺、kcn以阴离子形式存在,可以和fe3+形成稳定络合物,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在酸性条件下可掩蔽fe3+,是因为抗坏血酸或盐酸羟胺是氧化还原掩蔽剂,以抗坏血酸为例,酸度增大,更容易将fe3+还原为fe2+。 3-11 由附表13可知,kfe()y在ph较大时,仍具有较大的数值,若cfe()=10-2mol.l-1,在ph=6.0时,lgkfe()y=14.6,完全可以准确滴定,但实际上并不在此条件下进行,为什么?。 答:ph过高,fe3+会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3-12 在ph=56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测定黄铜(锌铜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现有以下几种方法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 a. 以氧化锌作基准物质,在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铬黑t作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 b. 以碳酸钙作基准物质,在ph=12.0时,以kb指示剂指示终点,标定edta溶液 c. 以氧化锌作基准物质,在ph=6.0时,以二甲酚橙作指示剂,标定edta溶液 试问,用上述哪一种方法标定edta溶液的浓度最合适?试简要说明其理由。 答:c,这种情况下,试剂、指示剂、滴定误差均最小。 3-13 配制试样溶液所用的蒸馏水含有少量的ca2+,若在ph=5.5测定zn2+和在ph=10.0氨性缓冲溶液中测定zn2+,所消耗edta溶液的体积是否相同?在哪种情况下产生的误差大? 答:不相同,ph=10.0误差大,因为此时ca2+参与反应。3-14 试拟定一个测定工业产品na2cay中ca和edta质量分数的络合滴定方案。 3-15 以hcl溶解水泥试样后,制成一定量试样溶液。试拟定一个以edta测定此试样溶液中fe3+, al3+, ca2+, mg2+含量的滴定方案。第四章思考题 4-1 解释下列现象。 a. 将氯水慢慢加入到含有br-和i-的酸性溶液中,以ccl4萃取,ccl4层变为紫色。 b. ei2/i-(0.534v)ecu2+/cu+(0.159v),但是cu2+却能将i-氧化为i2。 c.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fe3+和aso43-都能氧化i-析出i2,因而干扰铜的测定,加入nh4hf2两者的干扰均可消除。 d. fe2+的存在加速kmno4氧化cl-的反应。 e. 以kmno4滴定c2o42-时,滴入kmno4的红色消失速度由慢到快。 f. 于k2cr2o7标准溶液中,加入过量ki,以淀粉为指示剂,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时,溶液由蓝变为绿。 g. 以纯铜标定na2s2o3溶液时,滴定到达终点后(蓝色消失)又返回到蓝色。 答: a、cl2+2i-=i2+cl-,i2首先析出萃取进入ccl4层显紫色。 b、i-和cu+生成cui使cu+变小,ecu2+/cu+增大。 c、加入nh4hf2后,fe3+与f-生成fef6+,eh3aso4/h3aso3=0.56v,ei2/i-=0.53v,需要较大酸度才能氧化i-,nh4hf2起缓冲作用,使ph维持在3.04.0,此时不能氧化,故不干扰。 d、这是由于诱导反应所致。kmno4氧化fe2+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mn的中间产物:mn(vi),mn(v),mn(iv),mn(iii),它们均能氧化cl-,因而加速了kmno4氧化cl-的反应。 e、反应本身速度慢,但反应生成的mn2+对反应起催化作用,故反应加速,褪色快。 f、cr2o72-与ki反应生成cr3+、i2,i2与淀粉显蓝色,加入s2o32-至终点后,生成无色的的i-和s4o62-,故蓝色褪去,显cr3+的绿色。 g、纯铜标定na2s2o3的反应是:2cu2+4i-=2cui+i2,i2与与粉显蓝色,滴定反应为:i2+2s2o32-=2i-+s4o62-,终点时,i2全部转化为i-,蓝色褪去,但i-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为i2,故又返回蓝色。 4-2 根据标准电势数据,判断下列各论述是否正确: a. 在卤素离子中,除f-外均能被fe3+氧化。 b. 在卤素离子中,只有i-能被fe3+氧化。 c. 金属锌可以将ti()还原至ti(),金属银却不能。 d. 在酸性介质中,将金属铜置于agno3溶液里,可以将ag+全部还原为金属银。 e. 间接碘量法测定铜时,fe3+和aso43-都能氧化i-析出i2,因而干扰铜的测定。 答: a、错误。efe3+/fe2+=0.771v,ei2/i-=0.54v,ebr2/br-=1.09v,故只有i-被氧化。 b、正确。理由同a。 c、正确。etio22+/ti3+=0.1v,ezn2+/zn=-0.763v,eag+/ag=0.7995v,故zn可还原,ag不能还原。 d、正确。e电池=0.7995-0.337=0.4625v,此值很大,可全部还原(参见p141的例7)。 e、正确。ei2/i-=0.5345v,efe3+/fe2+=0 .771v,eh3aso4/h3aso3=0.68v,故都能氧化i-,因此在测定时,要注意消除干扰。 4-3 增加溶液的离子强度,fe3+/fe2+电对的条件电势是升高还是降低?加入po43-, f-或1.10-邻二氨菲后,情况又如何? 答: 4-4 已知在1mol.l-1h2so4介质中,efe3+/fe2+=0.68v。1.10-邻二氨菲与fe3+, fe2+均能形成络合物,加入1,10-邻二氨菲后,体系的条件电势变为1.60v。试问fe3+与fe2+和1,10-邻二氨菲形成的络合物中,哪一种更稳定? 答: 4-5 已知在酸性介质中,emno4-/mn2+=1.45v, mno4-被还原至一半时,体系的电势(半还原电位)为多少?试推出对称电对的半还原电势与它的条件电势间的关系。 答: 4-6 试证明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h+参加反应和有不对称电对参加反应时,平衡常数计算公式(4-2)及(4-2a)都是适用的。 。 4-7 碘量法中的主要误差来源有哪些?配制、标定和保存i2及as2o3标准溶液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 主要误差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i2易挥发,在强碱性溶液中会发生歧化反应;二是在酸性溶液中,i易被空气中的o2氧化。配制、标定和保存i2及as2o3标准溶液时的注意事项:配制i2溶液时,先在托盘天平上称取一定量碘,加入过量ki,置于研钵中,加少量水研磨,使i2全部溶解,然后将溶液稀释,倾入棕色瓶于暗处保存。保存 i2 溶液时应避免与橡皮等有机物接触,也要防止i2溶液见光遇热,否则浓度将发生变化。标定i2溶液的浓度时,可用已标定好的na2s2o3 标准溶液来标定,也可用as2o3来标定。as2o3难溶于水,但可溶于碱溶液中,与i2的反应是可逆的,在中性或微碱性溶液中,反应定量向右进行。因此标定时先酸化溶液,再加nahco3,调节ph8。 4-8 以k2cr2o7标定na2s2o3浓度时,是使用间接碘量法,能否采用k2cr2o7直接滴定na2s2o3?为什么? 答:在中性或微碱性中,s2o32-和i2反应生成s4o62-,该反应定量进行但k2cr2o7与s2o32-的反应,在此条件下,作用不完全,有s析出,且反应速度较慢,故不能直接滴定。 4-9 用kmno4为预氧化剂,fe2+为滴定剂,试简述测定cr3+, vo2+混合液中cr3+, vo2+的方法原理。 答:在酸性介质中,kmno4将vo2+氧化为vo3-,过量kmno4在加入尿素后,用nano2滴定。然后用fe2+滴定vo3-。 cr3+可在碱性条件下加h2o2,氧化为为cro42-,过量的h2o2可煮沸除去,酸化后,用fe2+滴定cr2o72-。 4-10 怎样分别滴定混合液中的cr3+及fe3+? 答:fe3+用sncl2还原为fe2+,用hgcl2除去过量sncl2,然后用kmno4滴定fe2+。 cr3+可在碱性条件下加h2o2,氧化为为cro42-,过量的h2o2可煮沸除去,酸化后,用fe2+滴定cr2o72-。 4-11 用碘量法滴定含fe3+的h2o2试液,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滴定中,fe3+可氧化i-,应加入nh4hf2掩蔽。 4-12 用(nh4)2s2o8(以ag+催化)或kmno4等为预氧化剂,fe2+或naaso2-nano2等为滴定剂,试简述滴定混合液中mn2+, cr3+, vo2+的方法原理。 答:用(nh4)2so4(以 ag+催化)为预氧化剂,可使mn2+,cr3+,vo2+三者均氧化为高价态。过量氧化剂可煮沸使之分解。用 naaso2-nano2混合溶液滴定测得三者总量。用kmno4为预氧化剂,mn2+不干扰,可分别测定cr3+,vo2+两者含量,fe2+为滴定剂。方法见思考题第9题。4-13 在1.0mol.l-1h2so4介质中用ce4+滴定fe2+时,使用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误差超过0.1%,而加入0.5mol.l-1h3po4后,滴定的终点误差小于0.1%,试说明原因。 答:用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滴定fe2+时,终点稍提前,这主要是二苯胺磺酸钠指示剂的变色点在滴定突跃范围之外。加入h3po4后,生成无色稳定的fe(hpo4)+,使用efe3+/fe2+降低,突跃范围增大,二苯胺磺酸钠的变色点处于突跃范围之内,减少了终点误差。 4-14 以电位滴定法确定氧化还原滴定终点时,什么情况下与计量点吻合较好?什么情况下有较大误差? 答:当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电对的电子转移数n1=n2时,化学计量点位滴定突跃中点,此时吻合较好。而n1和n2相差较大时,化学计量点偏向某一端较多时,误差则较大。第五章思考题5-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2在ph=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2cro4在0.0010mol.l-1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mol.l-1k2cro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agcl沉淀要用稀hno3洗涤; d. 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 a、由于酸效应,caf2+2h+=ca2+2hf,酸度大时溶液度大。 b、两者均产生同离子效应,但溶解的影响前者与浓度的二次方有关,比后者(一次方)大。 c、因为baso4是晶形沉淀,agcl是无定形沉淀,无定形沉淀在洗涤时的平衡是: 而晶形沉淀无此平衡。 d、baso4为晶形沉淀,陈化可使小晶体长成大晶体、不完整晶体长成完整晶体,易于过滤和洗涤。而fe2o3.h2o是无定形沉淀,在陈化时长不大的,且陈化会吸附杂质。 e、baso4和agcl的溶解度很接近,但开始发生均相成核作用时所需要的临界cq/s不同,前者为1000,后者仅为5.5。因此,在通常情况下,agcl的均相成核作用比较显著,故生成的是晶核数目多而颗粒小的无定形沉淀,baso4则相反,生成的是晶形沉淀。 f、这是因为hgs沉淀的吸附作用,使其表面上的s2-或hs-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讲,此处的相对过饱和度显著增大,导致沉淀在hgs表面上析出。 5-2 某人计算m(oh)3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时,不分析情况,即用公式ksp=m3+oh-3计算,已知ksp=110-32,求得溶解度为4.410-9mol.l-1。试问这种计算方法有无错误?为什么? 答:不对。首先应考虑水解离的同离子效应;其次应相数据有无氢氧基络合物的存在;第三应查文献有无分子溶解度的数据。 5-3 用过量的h2so4沉淀ba2+时,k+, na+均能引起共沉淀。问何者共沉淀严重?此时沉淀组成可能是什么?已知离子半径: k+=133pm, na+=95pm, ba2+=135pm。 5-4 某溶液中含so42-, fe3+, mg2+三种离子,今需分别测定其中的mg2+和so42-,而使fe3+以fe(oh)3形式沉淀分离除去。问测定mg2+和so42-时,应分别在什么酸度下进行为好? 答:测定mg2+时,在fe(oh) 3沉淀后,希望在fe(oh) 3沉淀表面只吸附h+而不吸附mg2+,故应在酸性介质中进行为好;测定so42-,希望fe(oh) 3表面只吸附oh-而不吸附so42-,故在碱性介质中为好。 5-5 将0.5mol.l-1bacl2和0.1mol.l-1na2so4溶液混合时,因浓度较高,需加入动物胶凝聚,使其沉淀完全。动物胶是含氨基酸的高分子化合物(pka1=2,pka2=9),其凝聚作用应在什么酸度条件下进行为好? 答:由于bacl2过量,baso4沉淀颗粒带正电(吸附ba2+),应使动物胶粒带负电。氨基酸pkapka2时,带负电,故应在ph9的酸度下进行。 5-6 ni2+与丁二酮肟(dmg)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丁二酮肟镍ni(dmg)2沉淀,然后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测定:一是将沉淀洗涤、烘干,以ni(dmg)2形式称重;二是将沉淀再灼烧成nio的形式称重。采用哪一种方法好?为什么? 答:以采用第一种方法较好,因在第一种方法中,称量的是丁二铜肟镍,摩尔质量比nio大,ni的相对含量较小,称量的相对误差较小。 5-7 用银量法测定下列试样中的cl-时,选用什么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比较合适? (1) cacl2;(2) bacl2;(3) fecl2;(4) nacl+na3po4; (5) nh4cl;(6) nacl+na2so4; (7) pb(no3)2+nacl 答:(1) 三种方法都可以;(2) 不能用莫尔法,因会生成bacro4;(3) 不能用莫尔法,因莫尔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会生成fe(oh) 2;(4) 不能用莫尔法,因莫尔法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会生成ag3po4;(5) 三种均可;(6) 不能用莫尔法,否则会有ag2so4沉淀;(7)不能用莫尔法,否则有pbcro4沉淀。 5-8 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分析结果是准确的,还是偏低或偏高,为什么? (1) ph4时用莫尔法滴定cl-; (2) 若试液中含有铵盐,在ph10时,用莫尔法滴定cl-; (3) 用法扬司法滴定cl-时,用曙红作指示剂; (4)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cl-时,未将沉淀过滤也未加1,2-二氯乙烷; (5) 用佛尔哈德法测定i-时,先加铁铵钒指示剂,然后加入过量agno3标准溶液。 答:(1) 会使结果偏高,因在酸性下,cro42-+h+hcro4-,cro42-浓度减小,须多加ag+才能变色;(2) 会使结果偏高,因ag(nh3)2+的生成会多消耗ag+;(3) 会使结果偏低,因agcl对曙红的吸附大于cl-,会使终点提前;(4) 会使结果偏低,因返滴定时需加入更多滴定剂;(5) 会使结果偏低。因加铁铵矾的fe3+会氧化i-为i2。 5-9 在沉淀重量法中何谓恒重?坩埚和沉淀的恒重温度是如何确定的? 答:在经烘干或灼烧后,待称量物的质量不再改变。通常两次经2次烘干或灼烧后的称量差值不大于0.4mg。 5-10 何谓均匀沉淀法?其有何优点?试举一均匀沉淀法的实例。 答:均匀沉淀法是指沉淀剂在溶液内部缓慢、均匀地析出,与待沉淀离子形成沉淀的方法。其优点是可避免溶液中局部过浓现象,有利于生成晶形沉淀。 5-11 ca3(po4)2沉淀在纯水中的溶解度是否会受到溶解在纯水中的co2的影响? 答:由于h3po4的ka3=4.410-13,ka2=6.310-8,h2co3的ka1=4.210-7,即hpo42-、h2po4-的酸性很弱,或po43-、hpo42-的碱性较强,故co2可将ca3 (po4)2转化为h2po4-而使溶解度增大。 5-12 研究pbso4沉淀时,得到下面著名的实验曲线,试从理论上进行解释(提示:根据均相成核作用和异相成核作用进行解释)。 答:当浓度达到转折点以前,沉沉以异相成核进行,此时晶核数目基本不变,浓度增大,可使晶粒直径变大;而转折点后,产生均相成核,晶粒数目大辐度增加,使其平均直径变小。第六章思考题6-1 解释下列名词: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