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1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2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3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4页
(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植物学专业论文)拟南芥mg2转运基因家族中atmgt3基因的功能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a t m g t 是一个包含1 0 个成员( 彳t m g t i j 们的m 9 2 + 转运蛋白家族 ( l ie ta 1 ,2 0 0 1 ) ,可能在维持细胞内环境m 9 2 + 的离子动态平衡方面 起很重要的作用。拟南芥基因组测序( a g i ) 表明,彳姗刀位于第二 条染色体上,编码一个含有4 2 1 a a 的蛋白质。结构分析表明其具有 a t m g t 家族的一些共同特征,如:含有两个疏水的跨膜区,且第一个 跨膜区上含有保守基序g m n 。到目前为止,a t m g t 家族十个成员中已 有四个成员被鉴定具有镁离子转运功能。本研究克隆a t h l g t 3 基因并 初步鉴定其功能。 1 通过r t - p c r 克隆彳姗豫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a g i 预测的 序列一致。将彳t m g t 3 基因的c d n a 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 t r c 9 9 a ,重 组载体转化沙门氏杆菌突变株m m 2 8 1 。m m 2 8 1 功能互补和液体生长曲 线结果表明a t m g t 3 功能互补细菌m 9 2 + 转运突变株,具有m 9 2 + 转运能力。 2 m m 2 8 1 功能互补、液体生长曲线结果表明,a t m g t 3 介导m 9 2 + 的 低亲和性吸收,是一个低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同时,a t m g t 3 可能还 能转运f e 2 + ,但转运f e 2 + 浓度超出了正常的生理浓度。在正常生理条 件下,a t m g t 3 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m 9 2 + 转运蛋白起作用。 3 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以及缺m 9 2 + 的生理条件下,与野生型材料比 较,突变体植株的s o d 活性升高而叶绿素含量降低,表明a t m g t 3 和 m g z + 含量之间存在相关性。这可以间接的推测a t m g t 3 具有m 9 2 + 转运能 力。 4 表达模式分析表明:a t m g t 3 在拟南芥的根、茎、叶、花、角 果中均有表达,但在花中表达量最高,在根中表达量最少。 5 a t m g t 3 与绿色荧光蛋白( g f p ) 融合,在共聚焦显微镜下显示 这种蛋白定位在细胞质膜上。 6 g u s 染色表明a t m g t 3 主要在花药、根、叶中表达,在花药和 叶中的表达具有时间上的特异性。 7 构建和筛选了t - d n a 插入基因敲除突变体植物和a t m g t 3 过表 达等转基因植物。但进步的分析未发现与野生型明显的表型差异。 关键词:彳姗飓功能互补分析,低亲和m 矿+ 转运蛋白 h a b s t r a c t a t m g t g e n ef a m i l yw a si d e n t i f i e db yl ie ta 1 ( 2 0 0 1 ) ,w h i c h c o n t a i n s1 0 一m e m b e r sd e s i g n a t e da sa t 黼t 卜a t m g t l o a t 艟g tg e n e s e n c o d e sp u t a t i v e m 9 2 + t r a n s p o r t e r s ,w h i c hm i g h t p l a y a n e s s e n t i a lr o l ei nm a i n t a i n i n gm 9 2 + h o m e o s t a s i so ft h ei n t e r n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i nt h ec e l1s a 芒嬲7 7l o c a t e so nt h es e c o n d c h r o m o s o m e ,e n c o d i n ga4 2 1 a ar e s i d u e sp r o t e i n s t r u c t u r a l a n a l y s i sr e v e a l st h i sp r o t e i nh a st h ec o m m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t h ea t m g t s ,e 髟,c o n t a i n i n gt w oh y d r o p h o b i ct r a n s m e m b r a n e ( t m ) d o m a i n s ,a n dag m nc o n s e r v e dm o t i fi nt h ef i r s t t r a n s m e m b r a n ed o m a i n f o rt h eti m eb e i n g ,4 - m e m b e r so fa t m g t w e r ef o u n dt of u n c t i o n a ll yc o m p l e m e n tt h eb a c t e r i a lo ry e a s t m 9 2 + 一d e f i c i e n tm u t a n t s ,s u g g e s t i n gap o t e n t i a lr o l e i nm 9 2 + t r a n s p o r ti na r a b i d o p s i s t h i ss t u d ys h o w ss o m er e s u l t so f a t 硒7 3g e n ec l o n i n g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z a t i o n 1 t h ec d n ac l o n i n gw a so b t a i n e db yr t p c r ,a n dt h e n s e q u e n c e d i ts h o w e dt h ei d e n t i c a ls e q u e n c et ot h a to ft h e p r e d i c t e db ya g i t h e nc d n aw a ss u b cl o n e dt op t r c 9 9 aa n d t r a n s f o r m e dt ot h es a l m o n e l l at y p hi m u r i1 1 1 ym u t a n tm m 2 81w hic h l a c km 9 2 + t r a n s p o r tc a p a b i l i t ya n dc a n n o ts u r v i v ei nt h em e d i u m w i t ht h em 9 2 +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b e l o wl o m m o l l t h er e s u l t ss h o w e d t h a ta t m g t 3c a nf u n c t i o n a l l yc o m p l e m e n tt h eb a c t e r i a lm u t a n t 2 t h er e s u l t so ff u n c t i o n a lc o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dli q u i d g r o w t hc u r v ea n a l y s i ss h o w e dt h a ta t m g t 3m e d i a t e dl o w a f f i n i t y t r a n s p o r to fm 9 2 + f u r t h e r m o r e ,a t m g t 3m ig h tt r a n s p o r to t h e r d i v a l e n tc a t i o n sl i k ef e 2 + b u t ,t h e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r e q u i r e df o r i i i t r a n s p o r to ff e 2 + i sb e y o n dn o r m a l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r a n g e u n d e r n o r m a l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r a n g e s ,t h em a j o rp h y s i 0 1 0 9 i c a lf u n c t i o n o fa t m g t 3ism 9 2 + t r a n s p o r t 3 u n d e rt h en o r m a la n dl a c k i n g m 9 2 + p h y s i o l o g i c a l r a n g e s ,c o m p a r e dt ot h ew il dt y p e ,s o da c ti v it yb eh i g h e ra n d c h l o r o p h y i i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b el o w e ri nt h em u t a n t ,w ec a nf i n d t h a ta t m g t 3a n dm 9 2 + a r er e l a t e d i ti n d i r e c ti m p r o v e dt h a t a t m g t 3c a nt r a n s p o r tm 9 2 + 4 t h e e x p r e s si o np a t t e r ni n d i c a t e dt h a t :彳芒彬刀 t r a n s c r i p t sw e r ee x p r e s s e di nr o o t s ,s t e m s ,l e a v e s ,f l o w e r s , a n ds i l i q u e s ,b u te x i s tm o s ta b u n d a n t l yi nf l o w e r s ,l e a s t a b u n d a n tl yi nr o o t s 5 m e a n w h il e ,t h et r a n s g e n i cp l a n t st r a n s f o r m e dw i t ht h e a t m g t 3 :g f pf u s i o nc o n s t r u c t sw e r ed e t e c t e dw i t ht h ec o n f o c a l f l u o r e s c e n c em i c r o s c o p e t h er e s u l ti n d i c a t e dt h a ta t m g t 3 l o c a t e si nt h ep l a s m am e m b r a n e 6 g u se x p r e s s i o no fa t m g t 3m a i n l yi na n t h e r s ,r o o t sa n d l e a v e s ,w h il et h ee x p r e s s i o no fa n t h e r sa n dr o o t sh a v et h e s p e c i f i c i t yo ft i m e s 7 t - d n ai n s e r t i o n a la t m g t 3g e n ek n o c k o u tm u t a n tp l a n t s a n dat m g t 3o v e r e x p r e s s i o nt r a n s g e n i cp l a n t sw e r es c r e e n e da n d t h e i rp h e n o t y p ew a s a n a l y z e du n f o r t u n a t e l y ,t h e r ei sn o o b v i o u sp h e n o t y p ef o u n d k e yw o r d s :a t m g t 3 ;f u n c t i o n a lc o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a n a l y s i s : l o w - a f f i n it ym a g n e si u mt r a n s p o r t e r i v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 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 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 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 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矛带侄、 卿年口月日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师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 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本学位论文属于 l 、保密囱,在一一兰一一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 、不保密口。 (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力) 作者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砷年2 月7 日 日期:年 月 日 拟南芥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冈的功能研究 第一章引言 拟南芥( a r a b i d o p s i st h a i a n a ) 隶属于十字花科拟南芥属,二 年生草本,成熟个体高1 5 - - - 4 0 c m 。基生叶有柄呈莲座状,叶片呈倒 卵形或匙形;茎生叶无柄,披针形或线形。总状花序顶生,花瓣4 片,白色,匙形。长角果线形,长l 1 5 c m 。其广泛分布欧、亚、 非、澳和北美洲,与甘蓝、花椰菜、辣根等经济作物同科。 拟南芥在基因组分析方面有很多优势:( 1 ) 植株很小:一般株高 1 5 - - 一4 0 c m ,所占空间很少。取材十分方便,生长条件十分容易控制。 ( 2 ) 生活周期很短:从种子萌发,经生长发育,再形成种子,完成一 个生活周期只需要6 , - 8 周时间,且生长无明显季节性。在一年之内 繁殖许多代,为其生物学和遗传研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 3 ) 繁殖系 数高:每株可产籽3 0 0 0 粒以上,多者可达万粒,种子十分小,使它 成为理想的诱变实验材料。( 4 ) 典型的自交繁殖植物:自交和远源杂 交可育。( 5 ) 基因组小:只有5 对染色体,5 条染色体测序结果全长 为l 1 0 8 b p ,是高等植物中基因组最小的物种之一。d n a 重组分析和 随机选择基因克隆表明,拟南芥叶绿体基因组有非常低的重复序列, 仅有1 0 - 1 4 是高度重复或回文重复序列;核基因组中的单拷贝比 例更高。由于它具有植株小,生育周期短,种子量大等特点以及开 花植物的全部特征:自交亲和、远缘杂交可育、基因组小、重复序列 少、可被农杆菌转化等特点,故作为植物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 子生物学研究的模式显花植物,被称为植物“果蝇 。 m g z + 是高等植物细胞中最丰富的二价阳离子之一,其在植物生长 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m 9 2 + 是构成叶绿素的主要组成成分和酶 的活化剂,参与脂肪代谢,促进磷素的转运以及某些维生素的合成; 参与维持细胞膜的稳定豫1 ;m 9 2 + 对植物液泡离子通道以及叶绿体r n a 的稳定性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口1 。在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金属离子 中,m 9 2 + 的化学特性也是独一无二的。植物缺镁时表现出叶片失绿、 坏死等症状。但迄今为止对m 9 2 + 的转运及其动态平衡的调节机制却知 硕士学位论文 之甚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经从植物中克隆到 多种镁离子转运蛋白基因,并对这些镁离子转运蛋白的结构、生化 功能、生理功能等进行了研究。 1 1m 9 2 + 的特性 镁易与氧形成共价键,而不易与氮和硫形成共价键n 1 。在溶液中 和生物环境下,m 9 2 + 与水分子或别的分子结合的键角都接近9 0 。,成 规则的几何形状。其键角的灵活性不如其他的阳离子。m 矿+ 不仅具有 以上几何特性,也具独特的化学性质。m 9 2 + 具有最高的电荷密度、最 大的水合半径和最小的离子半径。其水合半径是其离子半径的4 0 0 倍,而c a 2 + 和n a + 的相应半径比是2 5 倍,k + 的相应半径比最小,仅为 4 倍。因此m 9 2 + 与水分子的亲和力比c a 2 + ,n a + 和k + 大得多,并且经常 会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来维持其水合半径的稳定喳1 。由于m 9 2 + 具有独 特的几何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人猜测其转运系统也具有独特性。细 菌中的研究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嘲。 1 2m 9 2 + 的重要生理作用 1 2 1m 9 2 + 对液泡离子通道的影响 1 9 9 5 年m a r s c h n e r 用挪威云衫研究证实液泡是调节胞质和叶绿 体中m 9 2 + 动态平衡的主要细胞器h 1 。m 9 2 + 进入细胞后,大部分游离m 9 2 + 进入液泡,通过液泡的调节来达到离子的动态平衡阳一1 。当植物中m 9 2 + 过剩或短缺时,液泡可起容量缓冲库的作用。保卫细胞液泡膜中存 在两种类型的离子通道,它们是c e + 离子一通透性的阳离子一选择性的 慢速液泡通道( s v ) 和快速液泡通道( f v ) 口一引。这两种通道受到钙离 子、钙调蛋白、蛋白激酶和磷酸酶等许多因子的调节。钙离子浓度 低时,缺乏m 9 2 + 不能激活s v 通道;缺乏钙离子,m 9 2 + 不能单独激活 s v 通道。因此在s v 通道中钙离子和m 9 2 + 之间存在协作作用。液泡内 m 9 2 + 浓度的增加,可抑制f v 电子流。无论在正负电势下,液泡m 9 2 + 对f v 通道都是负调节西】。 1 2 2m 9 2 +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m 矿+ 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类囊体酸化过程和光合作用 中一些酶的调节。以前的研究表明m 9 2 + 在类囊体酸化过程中主要参与 拟南芥m 孑+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因的功能研究 维持类囊体膜两侧的电荷平衡j 2 “引。m 9 2 + 的变化可调节基质中的酶。 黑暗中细胞的淀粉需求下降,m 9 2 + 可激活光合作用中的酶,防止淀粉 降解产物再合成淀粉。光作用下,m 9 2 + 浓度的增加可激活1 、6 - _ 磷 酸果糖,1 、7 一二磷酸景天庚酮酶;引起核酮糖一1 、5 一二磷酸酶接受 c 0 2 。m 9 2 + 也激活核酮糖一1 、5 一二磷酸酶碳酸酶等,驱动这些酶的羧化 导致t c o :的固定n 引。基质p h 值高,可激活c 0 2 吸收酶,但高p h 值的维 持受胞液中m 9 2 + 浓度影响。 m 矿与叶绿体膜表面的负电荷结合,降低了k + 穿过叶绿体膜的电 导系数。m 9 2 + 通过抑$ 1 j k + 转入到基质,引起h + 转出的受抑,这阻止了 基质的碱性化,导致了光合作用的抑制。m 9 2 + 是胞液中主要的游离二 价阳离子;并且是叶绿体膜主要的生理阳离子,胞液中m 9 2 + 浓度增加, 可引起渗透压消失,细胞表面失水,从而抑制了光合作用n 引。 1 2 3m 矿对高等植物叶绿体r n a 稳定性的调控 关于质体r n a 降解激发的分子机制目前了解很少,迄今为止, 只有几个m r n a 顺势调控元件在高等植物中在基因水平上被描述。 m a r t i n 畸1 等人的研究表明除了一些蛋白外,二价的m 9 2 + ( 作为一个非 蛋白因子) 对叶绿体r n a 的化学稳定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自由m 9 2 + 的浓度在叶绿体发育期间一定范围内的提高可充分的授予基因专一 的m r n a 稳定性的调控。处于最高稳定状态的是编码p s i i 中d 1 反应 中心蛋白的m r n a 。 用滴定实验分析m 9 2 + 对不同r n a 的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 1 6 s r r n h 在低m 9 2 + 浓度( 2 5 5 m m o l l ) 下就可保持稳定。而 p s b h m r n h 、r b c l m r n h 则显示出一个内部调节特征,在补充5 l o m m o l lm 9 2 + 时就可变得稳定3 。 对于m 9 2 + 为何诱导叶绿体r n a 稳定,一个推测是m r n a 上的切割 位点被m 9 2 + 保护。分析了在有或无m 9 2 + 存在的情况下p s b h m r n h 的降 解产物,结果发现,在m 9 2 + 不存在时,多出一些降解片段,它们是 m 9 2 + 存在时所没有的,推测在m 9 2 + 存在时,一些切割位点可得到保护, 另外的一些位点活性也有所降低。另外一个推测是m 9 2 + 影响蛋白与 m r n a 的u t r 区域的结合。m a r ti n 3 证明了c s p 4 1 ( 一种内切核酸酶) 硕士学位论文 的结合亲和性随m 9 2 + 的增加而降低。 1 3m r 转运的研究现状 目前整个生物界已发现了五大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c o r a 家族、 m 9 2 + h + 交换体、离子通道、p 型磷酸酶和m g t e 家族n 司( 见表1 - 1 ) 。 主要的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是细菌中的c o r a 基因家族n 。其中 c o _ r a 在s a l m o n e l l at y p h i m u r i u m 中以单基因座存在,编码一个3 7 k d 膜蛋白。通过蛋白拓扑分析,发现其有独特结构:n 端有一个大的 亲水性区域,c 端有2 个疏水的、螺旋性很强的跨膜区( d o m a i n ) ,是 m 9 2 + 跨越双层膜的重要d o m a i n 。但c o r a 仅含2 个跨膜片段单体,不 足以构成一个离子通道,因此c o r a 蛋白可能以一个寡聚体的形式参 与m 9 2 + 转运。c o r a 序列上存在保守基序g m n ,是c o r a 具有m 9 2 + 转运 能力所必需的。如果g m n 有一个氨基酸突变,其m 9 2 + 转运功能将丧失 【1 8 】 o a l r i 和a l r 2 是在酵母中发现的两个抗铝毒性的蛋白,其结构与 c o r a 有一定的同源性。而且它们是酵母在低m 9 2 + 浓度条件下生长所 必须的,这暗示a l r 具有m 9 2 + 转运的功能n 引。另一个酵母蛋白m r s 2 , 其结构也与c o r a 有一定的同源性,可能在线粒体内膜上有转运m 9 2 + 的功能瞳引。酵母的a l r i 、a l r 2 、m r s 2 与细菌中的m 9 2 + 转运蛋白c o r a 有结构上的相似性:都有一个高电荷的n 端d o m a i n ,c 端有两个疏水 表l - 1 五大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 4 拟南芥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冈的功能研究 d o m a i n ;在靠近第一个疏水区域的末端有一保守的g m n 基序。对c o r a 在这一区域的突变分析证明了g m n 保守基序是转运功能所必须的。 在5 :t y p h i m u r i u m 中发现了另外两个具m 9 2 + 转运活性的基因: 始纠和m g t b 两个基因都编码大的复合跨膜蛋白,属于p 一型a t p a s e 家族雎。虽然c o r a 和m g t a m g t b 系统都可以转运其它的二价金属离 子如:n i 2 + 和c 0 2 “忉,但是从陆值及离子浓度分析来看,这些基因的 生理功能是作为m 9 2 + 的转运系统n 引。 1 4 植物细胞中m 9 2 + 的动态平衡 植物细胞内各种离子( 包括m 9 2 + ) 和营养物都必须达到良性的动 态平衡,这样才能保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m 9 2 + 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 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对植物体内的离子平衡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 土壤中不断变化的m 9 2 + 含量及应付其它形式的胁迫,植物必须在整体 水平和细胞水平上严格控制m 酽+ 的转运,以达到动态平衡。m 9 2 + 动态 不平衡将会强烈影响胞液和叶绿体中关键酶的活性,从而影响植物 光合速率、碳水化合物的运输、矿物质和水分的运输以及蛋白质的 合成。如果m 9 2 + 对膜转运的正确调节受到干扰,会导致植物出现生长 缓慢和缺m 9 2 + 的症状恤3 。m 9 2 + 通过影响液泡离子通道和光合作用,来 达到自身平衡和植物内环境的稳定哺1 。植物最佳生长时要求的m 9 2 + 浓度是植物有关生长部位干重的0 1 5 - - 一0 3 5 。在叶子受干旱胁迫 时,其中高含量的m 9 2 + ( 占叶子干重的1 5 ) 严重损害光合作用。高 水位条件下,在含不同m 矿+ 的培养条件下,植物生长时的光合效率虽 然一致,但在脱水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在m 9 2 + 含量高时受到严重抑制 h s 。植物中过量的m 9 2 + 可能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特别是在脱水 期。另一方面,植物叶片缺乏m 9 2 + 同样会降低光合速率。细胞中结合 到叶绿体的总m 9 2 + 比例依赖m 9 2 + 的供应,在正常植物叶片约为6 , 在缺m 9 2 + 的植物叶片中供应高达25 35 汹1 ,这会导致出现生 长缓慢和缺m 9 2 + 的症状。叶片萎黄病是m 9 2 + 缺乏的主要视觉症状。同 时,植物中缺乏m f + 也会削弱碳水化合物的运输,这可能受依赖m 9 2 + 的质子融的抑制,导致了贮藏组织中淀粉含量的降低乜引。缺乏 m 9 2 + ,叶片高度感光,根生长削弱,因而影响矿物质和水分的运输。另 硕士学位论文 外作为核糖体亚基集装的架桥元素,m 矿+ 在蛋白质合成中是必须的, 当游离的m 矿+ 不足或存在过量的k + 时,核糖体亚基分离,蛋白质合成 停止汹1 。m 9 2 + 缺乏也会干扰m 孑+ 对膜转运的正确调节。植物缺乏m 9 2 + 受某些生态因子如土壤酸化( 高h + ) 的影响,还受与根质外体的负电 荷结合的其它阳离子的影响,特别是a 1 3 + 、m n 2 + 、c a 2 + 、n a + ,由于阳 离子的竞争引起的m 9 2 + 缺乏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汹1 。 1 5 植物中的m 9 2 + 转运蛋白 如前所述,整个生物界中已发现有五大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到目 前为止,在高等植物中已鉴定出二类具m 9 2 + 转运活性的转运蛋白: m 9 2 + h + 交换体是一类质子依赖性转运蛋白;另一类是c o r a - li k e 镁离 子转运蛋白。 1 5 1m g h + 交换体 1 9 9 9 年s h a u l 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克隆到一个在液泡膜上编码 转运蛋白的基因- a t 幽t i x oa t m h x 是第一个从多细胞有机体中克隆到 的m 9 2 + 转运蛋白,也是在植物中首个被发现的m 9 2 + h + 交换蛋白。其位 于液泡膜上,作为一种m 矿+ ( z n 2 + ) h + 交换蛋白发挥作用乜7 l 。n o r t h e r n 杂交分析显示,a t a g v xm r n a 在拟南芥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所 有成熟植物器官中,a t a g t x 的m r n a 主要存在于木质部导管中。s h a u l 的研究表明当植物中m 9 2 + 和z n 2 + 数 量过剩或短缺时,a t m h x 可起容量 缓冲作用。由于a t m h x 位于液泡膜 上,其虽然不改变细胞中离子的总 量,但能影响m 矿+ 和z n 2 + 在植物各器 官间的分配矧。 1 5 2c o r a - ii k e 镁离子转运蛋白 c o r a 家族是五大m 9 2 + 转运基因 家族最大的一个n 引,其广泛存在于 细菌、真菌、酵母、哺乳动物和 图1 - 1 :a t m g t 家族成员的系统进化树 高等植物中,其蛋白具有独特的拓扑结构。2 0 0 2 年l i 等在拟南芥中 鉴定出一个与细菌c o r a 同源、蛋白结构相类的a t m g t 家族嘲1 。此家 拟南芥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因的功能研究 族有l o 个成员,成员的氨基酸序列多样,氨基酸的同源相似性范围 从1 5 到8 9 。在家族的系统发育中,a t m 6 t 1 和a t m g t 2 , a t m g t 5 和彳芒肥陨彳嬲限a t m g t 8 和a t m g t 9 各自成簇,亲缘关系较近。 而d t m g t i o 在系统发育中另外分支,与其它成员亲缘关系较远呦1 ( 见 图i - i ) 。 目前a t m g t 基因家族已有的研究表明,a t m g t 家族存在二种m 9 2 + 转运蛋白:高亲和性m 矿+ 转运蛋白和低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 1 5 2 1 高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 高亲和性m 9 2 + 的转运是在低浓度范围内进行的,其主要依靠转运 体来完成。拟南芥a t m g t 家族中的a t m g t l 、a t m g t 2 和a t m g t i o 这三 个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上都含有2 个疏水的跨膜区,并且第一个跨膜 区上都有保守基序g m n ( 图卜2 ) ,已鉴定属于高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 a t m g t l 功能互补细菌m r 转运突变体,定位于细胞质膜上,不仅能 转运m 9 2 + ,还能转运别的二价阳离子如:f e 2 + 、m n 2 + 、c u 2 + 、c 0 2 + 等。但 转运这些阳离子的浓度都超出了植物正常生长的生理浓度,因此该 基因的功能主要是进行m 9 2 + 转运。a t m g t 2 定位于线粒体内膜上,在 线粒体内膜上转运m 9 2 + ,参与呼吸作用啪30 a t m g t i o 功能互补酵母m 9 2 + 转运突变体,定位于质膜上嘲】。 知t 翻瞄瑚n 删越c l 嗣魁磁删:卫弱缮i 臻| 墨蠕雕嘲黜略m 搿蜀宙黝帕晴懈e 鳍咽瑚锵:拍瓣嬲吼瑚晴” ,- 锄黼x 一l 翻巴勰托时w c 豇啪站蕊k 口限范i 瑙:e 鞠踊墨比! c 强n :汛: 胤s : o 酩钾:盟自l _ ”n f 竹:嵋0 :s t w 一 暑p 醵h 如戤期期蝴l 扣艄勰z 竞咻j 锩:瞳融昧嘎圪正孔n 0 托盘凹5 w s :w 瞳嗡鸷- 瓣蛰薯 t :馕3 i f 讯一 螂嘟 i = - 一吡l 职m 噼嗍0 啪泔暇i 瞩i 州静氮砒爵肿i 忾腰曩伪懿l 册瞳阿嘲稍粥删悲i 嗡w l 懈搠b 删 i t 躲rz 融删椒l l 椰吖v i c 贽咀l 住泪m 疆住翼i 】c 瀚衙弘田豫上 n 镩w i 静册c i 册e :0 册:罾搿r 予嚣一瓯w 姒 1 鹫竹曩强烈:鼬_ 鲥 强铷壕l t 钍甜:o 喇饼i 麓:镰湘嘞泓她妣朋m 址咖m 期曙:d h 黜聊l :i ,弘口v :羁 - 址翳髓m 蕊:啦地盥 伽骶l 娠l s 纵n 潮骰腻蝴r 酣撕m l 潮哪l 腿脚卞髑珊口miz :瓶m 勰默ll 獭巴舭口砒埘耽工懿啉埘m 册m m 帆黜湖l 渊讹卅吼懈心工 眦糯z ? :搿勰瓣辣r 3 州:嚣。s i 懈 船晰,- 嚣d :懈i 幽朋躲夥豫臻:l 豫崩:菇仡枷就滩蹦乱z 耽燃l 啪嚣 m g 坩 糍愀p :口聃0 搏一- d l 阳州锄! :c i v ”埘一 l t 晦l 蹰w 强屯l u 即烈静棵1 l ? 竹盯i r e ,期虹嫩怒扎:湖m 。? i 坫r a :u p 啊z j 篁柏毗鹭扎y 嚣舡一加了弼s 开 【c r v l p 孵 肛焉订t 田翻引棚耵r 瓣懈讥认盯i 职歌玎l 髓娴瑚。l i 口量苫:跚s 舒| c i 悍胜x l 托t 聊泔m :般昏一w p i w w 0 :燃r v l m j i 暾日:- 酬v n 忱匮“嘲阳盯弧懈i 髓t ;i 豫豫粥拼q 喁甄f 。l 硼曙“【豫i c v 蚤n s 1 m 磁嘲z p 即猎瑾i - 麓”埘诌柙c i 竹。 髓禹订i - - 昏n u 臣【跏嘲j 啊t 椰0 t 。玎| l g t i d d 他硎r h i 讧翔职聊0 【o 镰:一诗孵v c l 一澍_ j f 袁v 瓤;:,既吖n 煳硼靠m 翟0 0 r f a 1 矾玎 峨订ol 瑟娃n l 叠出嘲乜:;c i 践i 羽山岱 珏瞳笛埘随蕊娃啦啦晦谢剞计阳f v g l j 加碍- 瞄t 让i 卜一赫轴t m z l t 6 :壤吼 图l - 2 :a t m g t 家族的跨膜区分析 1 5 2 2 低亲和性m g “转运蛋白 低亲和性m 9 2 + 转运是在外界m 矿浓度为m m 级进行转运,且在生 理浓度范围内不会达到饱和。现已从a t m g t 基因家族中鉴定出第一 个低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 a t m g t 7 呦1 。通过m m 2 8 1 功能互补发现 硕士学位论文 a t m g t 7 转运m 9 2 + 的能力受到p h 值的影响瞳0 1 。本研究的对象a t m g t 3 亦属于低亲和性m 9 2 + 转运蛋白。 1 5 3 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的生理功能 多个转运蛋白基因与m 9 2 + 转运有关,它们可能在植物细胞不同的 膜上起作用。除了质膜外,细胞中还有很多其它细胞器膜,如线粒 体膜、叶绿体膜、液泡膜、高尔基体膜等。已知a t m g t i 、a t m g t 7 和 a t m g t l o 定位在质膜上,a t m g t 2 定位在线粒体内膜上,a t 姗x 在液 泡膜上介导m 9 2 + 的转运;其它的m 9 2 + 转运蛋白基因也有可能在其它细 胞器膜上发挥。然而,即使某些基因定位在相同的膜上,它们也可 能在植物的不同组织中,或者相同组织的不同发育时期起到m 9 2 + 转运 功能。以上还只是m 矿+ 转运机制的初步研究。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的转 运机制,以及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尚需更进一步的研究。 1 6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研究以a t m g t 3 基因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鉴定a t m g t 3 蛋白 的转运特性,进而分析a t m g t 3 的蛋白结构与转运以及转运亲和性的 高低之间的关系,探讨a t m g t 3 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 为进一步的揭示m 9 2 + 转运机制打下基础。 植物中m 9 2 + 的动态平衡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其对液泡离子通道以及光和作用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调控叶绿体 r n a 的稳定性。但目前而言,对介导这种m 9 2 + 的动态平衡的分子机制 了解甚少。m f + 通过哪种转运蛋白进入根共质体,从木质部装载,在 韧皮部卸载,转运出液泡,通过别的组织膜进入或转出;植物在缺 镁胁迫下如何引发内部的调控机制去适应这种逆境,目前都尚未清 楚。m 9 2 + 具有独特的化学特性,而且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 用,但是至今,对其转运机制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因此通过对 模式植物拟南芥中的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成员a t m g t 3 的研究来探索植 物中m 9 2 + 的转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拟南芥m 矿+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因的功能研究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2 1 材料 2 1 1 主要实验仪器 p c r 仪( e p p e n d o r f 、m jp t c - 1 0 0 、b i o m e t r at 1 ) 、移液器 ( e p p e n d o r f ) 、冷冻离心机( e p p e n d o r f ) 、微型离心机( e p p e n d o r f ) 、 凝胶成像系统( k o d a kg e ll o g i c l 0 0 ) 、生化培养箱d t y 一2 5 0 ( 北京 德天佑科技有限公司) 、制冰机( s a n y os i m - f 1 2 4 ) 、全温振荡器( 东 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d y y - i i 型电泳仪( 北京六一仪器厂) 、 超净工作台( a i rt e c h ) 、细胞电穿孔仪( b t xe c m 6 3 0 ) 电子天平 ( m e t t l e rt o l e d oa b 2 0 4 - n ) 、p h 计( m e t t l e rt o l e d o3 2 0 一s ) 、全 自动高温灭菌锅( h i r “枷a ) 、恒温循环器( 北京博医康技术公司) 、 超低温冰箱( t h e r m of o r m ) 。 2 1 2 缓冲液和培养基 5 0 xt a e : 2 4 2 9t r i s 碱 5 7 1 m l 冰乙酸 l o o m l0 5 me d t a ( p h 8 0 ) 加去离子水至1 0 0 0 m l d n ae x t r a c ti o nb u f f e r : 0 2 mt r is h c i ( p h 9 0 ) 2 5 i n me d t a 1 s d s o 8 ml i c i l b 培养基: 胰化蛋白胨l o g 氯化钠l o g 酵母提取物5 9 加去离子水至总体积为1 0 0 0m l ,调p h 值至7 0 。 9 硕士学位论文 o 5x m s :参考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妇 取a 、b _ c 、d 储液 加1 蔗糖 用k o h 调p h5 7 加1 b a c t oa g a r 并灭菌 农杆菌渗透培养基: o 5 m s 5 0 9 蔗糖 l o l l6 - b a p ( 终浓度l oug m e ) l m lg a m b o r g sv i t a m i n s ( 终浓度1 ) 2 5 0 儿l 7 7s i l w e t 1 0 0 0x g a m b o r g sv i t a m i n s : 肌醇l o o m g m l 烟酸1 o m g m l 盐酸吡哆醛( b 6 ) 1 o m g m l 盐酸硫胺素( b 1 ) 1 0 o m g m l 2 1 3 菌株和质粒 t y p h i m u r i u m 突变株m m 2 8 1 m m 2 8 1 :一种沙门氏杆菌突变株,丧失c o r a 、m g t a 、m g t bm 9 2 + 转运系统,因此不能转运m 9 2 + ,只能生长在m 9 2 + 浓度在l o m m 以上的 n - m i n i m a lm e d i u m 上,远高于植物细胞对环境中可利用的m 9 2 + 浓度 因此可利用此突变系统通过功能互补来进行m 9 2 + 转运基因的功能研 究。 大肠杆菌ec o l id h 5 a 、p t r c 9 9 a 、p m d l - g f p 、p b l l 2 1 、p b i1 0 1 1 均为本实验室保存;p m d l 8 - tv e c t o r 购自t a k a r a 公司。 本实验所用载体特征介绍如下: p m d l 8 一tv e c t o r :该载体是线状d n a ,大小为2 7 k b ,是一种高 效克隆p c r 产物( t ac l o n i n g ) 的专用载体。它由p u c l 8 载体改建 而成,在多克隆位点处的x b a i 和, c a l l 识别位点之间插入胡y 识 别位点,用& o 詹v 进行酶切反应后,再在两侧的3 端添加“t 而 拟南芥m 9 2 + 转运基因家族中a t m g t 3 基因的功能研究 成。可插入p c r 产物,插入位点两侧有常用限制性内切酶位点和t 7 、 s p 6r n a 聚合酶转录起始位点,可对插入序列进行正反向测序,此载 体具有a m p 抗性基因。 p t r c 9 9 a - 原核生物表达载体,大小为4 1 7 6 b p ,含有t r c 启动子, 1 1 个多克隆位点,原核表达时需要1 - s m mi p t g 诱导,具有筛选标记 a m p 抗性基因。 p m d l - g f p :双元载体,具有3 5 sc a m v 启动子,x b ai 和b a m l l l 两个酶切克隆位点,酶切位点后紧跟g f p 的融合基因,能应用于农 杆菌转化植物进行亚细胞定位,具有筛选标记k a n 抗性基因。 p b l l 2 1 :有3 5 s 启动子,含有x b ai 、b a m h i 和s m ai 三个克隆 位点,酶切位点后具有g u s 融合基因,”应用于农杆菌转化植物进行 过表达分析,具有筛选标记k a n 抗性基因。 p b i l 0 1 :此载体多克隆位点有6 种常见的内切酶序列:胁口r i i i 、 p s ti 、s a li 、x b ai 、b a m l - i i 、s m ai ,在多克隆位点后面有一段 g u s 序列。此载体在多克隆位点前不含启动子序列,并含有k a n 抗性 基因,可以作为载体用于分析启动子等。 2 1 4 酶类和试剂盒 r t a qd n a 聚合酶( a m b i o g e n 公司) 、r n a 提取试剂盒( a m b i o g e n ) 、 质粒提取试剂盒( a m b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