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文学院导师—— 张鸿声教授简介.doc_第1页
中传文学院导师—— 张鸿声教授简介.doc_第2页
中传文学院导师—— 张鸿声教授简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注考研辅导一对一第一品牌 张鸿声,男,河南开封人,1963年11月生。文学博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博士后,省部级优秀专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负责人,省部级新世纪优秀人才,兼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0年破格晋升教授。 科研方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当代城市题材文学研究(1949-1976),主持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主持国家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主持北京文学的旅游创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项目,20072010年),承担国家社科项目20世纪中国工业文学史,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守望与重塑:当代历史文学创作的实践、体制与历史观,承担国家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主持省级项目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格局、当代中国的文化格局、未来河南省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等,承担厅级项目近十项。出版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1997年初版,2009年再版)、中国新文学中的文化精神、文学中的上海想像等个人学术专著部,主编并合著北京文学地图、河南文学史(当代卷)、西方自然主义与世纪中国文学、名城、老开封等5部,合作出版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等教材4部(3部在台湾),主编河南老城市、新人文、语言文学前沿等丛书3种。在文学评论等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另有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全文复印或转载。获浙江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获省文学艺术大奖一等奖,省部级社科二等奖三等奖、青年奖多项,以及厅级奖多项。科研事迹在文艺报“学科带头人报道”、“理论与争鸣”两栏目和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知名中青年学者介绍”上作专文介绍。 科研成果一、论著与教材(近年来)1、都市文化与中国现代都市小说,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初版,2009年再版;2、中国新文学的文化精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3、文学中的上海想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4、河南老城市老开封(文化史著作,合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河南文学史(当代卷)(主编、合著),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年;6、经典河南名城(合著),大象出版社,2006年;7、主编新人文:语言与文学研究丛书,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2009年;8、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9、主编文化史著作河南老城市丛书五种:河南老城市 老开封,河南老城市 老安阳河南老城市 老南阳,河南老城市 老洛阳,河南老 城市老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10北京文学地图(主编,合著),中国地图出版社2011年;1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程(主编、合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12、语言文学前沿(第一辑,第二辑,主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2011年。13、当代历史文学生产体制和历史观问题研究(合著,编委),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二、论文(近年来)1、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文艺报2004.10.24;2、时间状态与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中国现当代历史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3、奥尼尔与曹禺悲剧观念比较研究,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4.6;4、文学中的上海想象,文学评论2005 .4,新华文摘2005.10摘要;6、当代文学中日常性叙事的消亡,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5. 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2005.12全文转载;7、文化的缺失当代城市小说论略,理论与创作2005. 48、时态呈现与历史观的表达,福建论坛2006 .49、城市文化与城市文学,文艺报2004 .10.2410、现代文学史叙述中的记忆与遗忘,文艺报2004.12.2811、在理想光芒的照耀下,文艺报2005.1.2712、大运河与刘绍棠,文艺报2005.4.1413、文学不能缺少道德感,文艺报2006.7.2814、启蒙的坚执与变异,江汉论坛2006.615、现代民族国家想象与上海城市身份叙述,上海文化2006.5,人大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71全文转载16、批判我们夫妇之间在当代文学中的意义,郑州大学学报2005.317、茅盾小说的乡土想象,文艺理论与批评2006.518、中国的公共领域及其他,首都师大学报2006.619、女性生存的新与旧之间,华文文学2005.520、早期海派的空间想象,中国现代文学论丛,第一卷1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1、“文学中的城市”与“城市想象”研究,文学评论2007.1,人大复印资料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4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7年4月26日转摘;22、“新上海”城市形象的国家意义,上海文化2007.123、茅盾的上海想象,中国左翼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汕头大学出版社,200724、中原文化与河南当代文学,光明日报20074525、19501970年代上海城市政治身份的叙述,上海师大学报2007.2,新华文摘2007年12期转载;26、一种新的艺术与文化现象,艺术杂志2007.227、从启蒙现代性到城市现代性,郑州大学学报2007.4;人大复印资料2007年11期全文转载;28、上海怀旧与新的全球化想象,文艺争鸣2007年10期;29、新感觉派小说的乡土想象,学术论坛2007年12期,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5期全文转载;30、现代与乡土,光明日报2007年9月16日;31、大众文艺与和谐社会.,光明日报2007年11月5日;32、文化传播的民族性与民族使命,文艺报2007年9月15日;33、中原文化影响下的世纪河南文学,中原论剑第二届华文文学论坛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34、道家文化与豫东道情戏,文艺争鸣2008年3期;35、晚清文学的上海叙述,学术论坛2009年1期;36、海派文学的小叙事传统,郑州大学学报2009年1期;37、红楼梦的连环图画作品,红楼梦学刊2008年3期;38、周氏兄弟的戏剧观与戏剧家齐如山,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8年6期;39、文学中的底层叙事,光明日报年月日;40、赛金花故事的性别想像,上海文化2008年4期;41、新文学初期上海城市现代性表达中的日本因素,中国现代文学论丛,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1期;42、论,文艺争鸣2009年4期。43、城市的公共性想像与日常性的消失,学术月刊2009年3期。44、城市性的延续与现代性的建立老舍话剧中的“新北京”,福建论坛2009年6期;45、新感觉派小说人物的符码特征,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4期;46、城市空间与“革命史”的政治意义“十七年”影、剧中的外滩与南京路,当代电影2009年6期;47、世俗的现代性论柏杨创作的品格,华文文学2009年2期;48、文学中的“新北京”城市形象,扬子江评论2009年5期;49、工业题材与国家工业化的想象对“十七年”与“文革”上海文学的一种考察,十七年文学历史评价与人文阐释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年;50、一本书与一个红色报人的一生,光明日报2009年11月211日;51、红色经典与宏大叙事,光明日报2009年12月5日;52、十七年与文革时期文学中上海的城市空间叙述,文学评论2010年2期;53、乡土写作的可能性,光明日报2010年7月1日;54、女性生存的新与旧之间,美华文学2010年春季号;55、学科的整体性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海南师大学报2010年三期;56、中国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文艺报2010年7月7日;57、对待文学经典应有的态度,文艺报2010年4月14日;58、,韩国Th Journal Of Humanities 2007.859、公共领域、绅商社会与国家性,东亚汉学回顾与展望(日本长崎中国学会会刊)2010年7月;60、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现代文人笔下的北京(上),扬子江评论2010年5期。61、先飞与执着-我的城市文学研究之路,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7日。62、永远的中轴线与消失的城垣现代文人笔下的北京(下),扬子江评论2010年6期。63、城市人民公社与文学中的女性独立主题以茹志鹃大跃进时代小说为例,南方文坛2011年3期;64、当代山寨文化解读,艺术百家2011年2期。高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3期转载;65、关于杂志编辑理念之争以与为例,中国出版2011年4期下,人大复印资料2011年4期全文转载;66、十七年与文革城市文学中的工业伦理问题,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3期;67、何其芳藏红楼梦版本考证批语辑录,红楼梦学刊2011年3期;68、近代上海城市形象的讨论与传布,现代传播2011年4期;69、城市资产阶级文化遗存的人格化表现,城市文化评论2011年6月;70、何其芳藏书研究,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6期;三、承担项目(近年来)1、北京文学的旅游创意,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影视、动漫等研发与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的子课题项目,20072010年;2、博士后特别资助项目上海十七年文学研究,2008;3、第批国家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十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