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课题 桃花源记课型新授课主备人 授课人授课时间课时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品味语言。3.理解作者理想社会的实质教学重点积累主要的文言知识和文言现象;教学难点掌握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法思想教法学法朗读法、品析法、提问法、自主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有位英国文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即便是在最痛苦的时候也能找到美好的因素。”生活在东晋的著名诗人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生活充满坎坷磨难,但他却把希望寄托在美好的憧憬之中。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桃花源记就表达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渴望二、简介作者和本文写作背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大文学家,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做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写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当然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序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桃花源记就是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传奇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三、读课文,整体感知。1.听课文录音,注意断句与感情。2.自由朗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3.指名朗读,读准字音,准确断句。四、结合注释阅读,自己独立翻译课文,可以同时质疑。五、交流翻译情况,进行互相评价。六、综合体会。1.把握古今异义词。(1)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3)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4)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5)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连词,条件不同和结果不变。2.出自本文的成语。(1)落英缤纷:鲜花盛开,花瓣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2)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3)无人问津:没有人来询问渡口。比喻没人过问,受到冷落。(4)世外桃源: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指空想的不存在的世界。七、思考讨论,要求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l、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他进入桃花源之前见到了怎样的景象?(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复前行,欲穷其林。”2.渔人在桃花源见到的景和人有何特点?桃花源人对外界社会情况了解吗?用原文回答。(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人们根据渔人作的标志再去寻找桃花源,结果怎样?“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八、根据以上问题,理清课文结构。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发现桃花源。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的见闻。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再寻桃花源的经过。九、巩固与创新性应用。1.复述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2.用下列词语造句:(1)无人问津(2)豁然开朗(3)怡然自乐十、作业。1.总结出古今异义的词语。2.背诵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新课。指名学生朗读,学生听读,想象画面。思考:桃花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二、师生共同学习体味桃花源“美丽、快乐、奇异”的特点。1.桃源之“美丽”。(1)指名朗读描写桃源外部环境美和内部环境美的句子。(2)桃源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请选择一个景点描绘出在你脑海中浮现的画面。参考:桃花源土地平坦如砥,名花香草遍覆其上,房屋整齐,土地肥沃,美丽的池塘中鱼儿恣意畅游,桑林竹树之间鸟儿尽情欢唱。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之间鸡犬相闻。男男女女往来耕作,乐其业。老老小小无忧无虑,安其居。环境优美富饶,宁静祥和。(3)教师小结:在大家的描绘中,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桃源是美丽的:它环境幽雅,风景秀丽,资源丰富,静谧祥和。2.桃源之“快乐”。(1)桃源是美丽的,也是充满欢乐的,哪些人感受到了桃源的“快乐”?他们分别因什么而快乐?老人和孩子。老人衣食无忧,颐养天年。孩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2)学生小结:桃花源的快乐在于这里民风淳朴,和平安定,丰衣足食。3.桃源之“奇异”。(1)引导:美丽而神秘的桃源在何处呢?(2)评说:学生进行自由发言,教师可作适当启发。“景”奇,桃林美景奇、桃源内环境奇。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人”奇,如:“悉如外人”“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等等。“踪”奇,后人再去寻找桃源,都一无所获,不见踪影。(3)教师小结:这些奇异之处,使课文情节曲折跌宕,使桃花源充满了神秘感,更增强了人们对桃花源的好奇和向往。三、深层研讨。1.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处处志之”,而后来太守等人寻找桃源“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作者为什么将桃花源写得若真若幻,可望而不可即?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理想社会,现实社会中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隐含了无力改变社会现实的无奈慨叹。2.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该怎么看?(1)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社会平等,和平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生活自由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的理想境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2)作者的这一理想是对当时的黑暗社会的否定和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根本无法实现。四、巩固与创新性应用。要求学生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五、作业。1.研究性作业:查找有关陶渊明的资料及其诗文,分析陶渊明的特点,以“我眼中的陶渊明”为题总结出来。2.基础性作业:背诵课文。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我们常把理想中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地方称为什么?(板书:世外桃源)相传有一群人在秦朝时躲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那时候起,这群人就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直到东晋末年才被一个渔人发现。这个隐匿了五六百年的神秘地方就是桃花源。这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为什么千百年来它一直吸引着人们,具有如此长久的魅力呢?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跟随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踏上快乐的“桃源之旅”吧!(板书标题,作者)二、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见教学设计一)。三、老师范读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速适中,语句流畅,注意音韵优美。四、对照注释,理解课文。五、文章简析。第1段,写渔人偶逢桃花林。第2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及所见到的美好景象。第3段,写渔人在桃花源受到的热情款待。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太守寻而不得和刘子骥往而无果。从文章各段的叙述看,第1、4、5段是略写,只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结果,与第2、3段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突出故事的传奇色彩和神秘感。第2、3两段详写了桃花源中安乐自由的生活环境和热情淳朴的社会风尚。如详写这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写了良田、美池、桑竹,“阡陌交通”和鸡犬之声,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一个和平宁静的社会环境;详写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热情款待和与渔人的诚恳交谈,表现出这里没有战乱,没有剥削压迫,民情淳朴,是一个令作者向往的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充分表达了文章的中心意思。六、找出文中令人产生疑惑的地方,理解本文层层设疑的写法和好处。1.发现桃源过程离奇(令人生疑)。2.进入桃花源的情况奇(令人生疑)。3.桃花源之景奇(令人生疑)。4.“不复出焉”的经历奇(令人生疑)。5.终难问津的结局奇(令人生疑)。作者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将本文写成一个似有似无的仙境,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兴趣,引人入胜。七、作业。背诵全文。第二课时一、请同学复述课文。二、请同学对课文进行评价。1.这是一篇内容新奇、文字优美的散文。文章按时间先后顺序,从渔人发现桃花源的情况写起,第2、3自然段是全篇的中心,先着重写渔人看到的景象,后写渔人了解到的内情。最后两段写桃花源一现而转瞬即逝的奇特情况,使桃花源蒙上神秘的色彩,如真似幻,可望而不可即。2.作者调动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一个远离人世的理想境界。这个理想境界通过作者的笔,写得又真实又虚幻。同是桃花源,真实的一面,写得自然真切,且充满人情味;虚幻的一面写得迷离恍惚,若隐若现,无从追寻。这两方面的结合,更加突出了桃源仙境的美妙,是浪漫与现实的有机结合。3.文章描写景物,能够用很少笔墨做到生动逼真优美。例如写通向桃花源的路,是“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写桃花源内,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我们读了,会感到其中的诗情画意,仿佛置身于美好的意境之中了。4.作者的语言也有自己的特色,不雕琢,不藻饰,简洁平易,淳朴自然。用这种风格的语言记事写景,使得整个桃花源亲切而真实,给人以美的陶冶。三、深入研讨课文。1.桃源胜境究竟在什么地方?是真有实景还是纯属虚构?作者为什么要虚构?本文纯属虚构。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为了寄托其政治理想。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呈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在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有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了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桃花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纷扰,人人各得其所,生活得幸福安康。这是黑暗现实的鲜明对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也是千百年来被压迫人民的理想境界。2.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有人说桃花源记体现了作者积极的理想追求,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可让学生讨论,形式不拘一格,可集体讨论,也可分组讨论。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评价,能自圆其说即可。四、延伸阅读桃花源诗,诗文对照阅读,深入体会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法。1.教师分发文字资料桃花源诗,并指导学生理解诗意。资料内容如下:桃花源诗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注释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无道,造成战乱,贤人们都逃离世间。嬴氏,指秦王朝。天纪,指合理的社会秩序。黄:夏黄公。绮:绮里季。秦末汉初时高士“商山四皓”中的两人。全句意思是桃源中的人就在此时也离开了世间。伊人,指桃源中人。云,语助词,无义。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初进山的路渐渐湮没。迹,足迹,代“路”。来径:来时的路,与“往迹”同指,但角度不同。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励致力于耕田。肆,尽力。憩:休息。这两句的意思是春天养蚕,丝尽归己;秋天庄稼熟了,也不用缴纳租税。靡,无。全句意思是按古制进行祭祀。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游诣:游玩。纪历志:岁时的记载。这两句的意思是桃源中人的奇异踪迹从秦末到晋已隐没了五百年,却被渔人在这一天发现了。五百年,约数。敞,开放。神界,仙境。这句意思是桃源中的淳厚风俗跟浮薄的世风,二者本源不同。这句意思是渔人离开不久,它又隐没了,指记中的“遂迷,不复得路”。游方士:游于方内的人,指世俗中人。这句的意思是世俗中人不能测知尘世以外的事。尘嚣,指尘世。言:语助词,无义。契:契合,指志趣相合的人。教师点拨:诗文对读,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构成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为作者所向往的理想社会。诗比文更真实全面地反映了桃花源中的社会实况。2.结合诗与文,谈谈你对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旗委办工会活动方案策划(3篇)
- 保障廉洁施工方案(3篇)
- 气囊封堵专项施工方案(3篇)
- 跑团沙龙活动策划方案(3篇)
- 钳工考试题库及答案大全
- 护理教学亮点课件模板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题库及答案
- 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房地产公司建筑模型制作合同书
- 重阳节传统作文1000字(7篇)
- 2025年传动部件行业当前市场规模及未来五到十年发展趋势报告
- HBV感染中宿主细胞免疫应答与临床转归的关联探究
- 2025年福建省宁德市北京师范大学宁德实验学校公开招聘新任教师8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试(汽车驾驶员·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小学科学新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造房子教案(共6课)(2025秋)
- 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 全媒体运营师-国家职业标准(2023年版)
- 深圳市失业人员停止领取失业保险待遇申请表样表
- 急诊急救说课比赛课件-心肺复苏术(课件-)
- 浮筒液位计演示教学课件
- (完整版)内孔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