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权威资料]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1.gif)
![《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权威资料]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2.gif)
![《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权威资料]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3.gif)
![《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权威资料]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4.gif)
![《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权威资料]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4-9/23/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bafa94ad-4334-453c-af8d-fc583432db7b5.gif)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 要】文章以老子十七章、五十七章、八十章为主要分析对象,考察老子政治理想国的建构路径。老子面临战国时代政治动荡的社会现实,以 “ 人性自然 ” 为出发点,提出了 “ 小国寡民 ” 理想国的构想,统治者无为而治,让人民返璞归真,回到自然秩序的状态下,以此天下大治。 【关键词】人性自然;自然秩序;小国寡民 老子自然政治思想落实到政治实践层面,即是对政治理想国的构建 。老子十七章对政治统治作了好坏的分类,认为最好的政治统治方式,人民只是能感觉到政府的存在。在五十七章中指出了政治统治 “ 自然无为 ” 的好处和“ 有为干预 ” 的坏处。战国时代政治动荡,自然秩序被破坏的社会状况是老子政治理想国构建的现实基础。老子以 “ 人性自然 ” 为出发点,在八十章中提出了 “ 小国寡民 ” 的理想国。 一、老子政治理想国的人性论基础 老子对人性没有作价值判断,没有指出人性是善( the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还是恶( The evil of human nature)。老子认为 “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 (二十五章),在 “ 道、天、地、人 ” 宇宙四大之中,“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二十五章)。这宇宙 “ 四大 ” 并不是各自成为独立体系,而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所以人效法于地,地效法于天,天效法于道,道的本质就是自然。因此, “ 人法自然 ” ,人性就是 “ 自然 ” 。“ 自然 ” 是一个主谓短语,不应当理解为形容词或名词。“ 自 ” 是主语,指出描述对象是百姓自己。 “ 然 ” 是谓语,是针对主语的修饰词或者动作,理解为 “ 就是这样 ” 。它包含有具体的内容,即老子文中所提到的 “ 自 ” 句式,例如五十七章中的 “ 自正 ” 、 “ 自化 ” 、 “ 自富 ” 、 “ 自朴 ” 。 “ 然 ” 概括地指代一种理想状态,一种美好境界。王弼老子道德经注中即指出: “ 自然,其端兆不可得而见也,其意趣不可得而睹也 而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也。 ” “ 自然 ” 之人的主要特点是 “ 朴 ” (三十二章),“ 无知无欲 ” (三章),重点强调 “ 无欲 ” 。老子并不是公开主张 “ 愚民 ” ,君主不是要通过 “ 愚民之术 ” ,让百姓摒弃文化知识,将它们限制在一个无知的世界里。如果理解为 “ 愚民 ” ,就无法解释老子自然政治 “ 无为而无不为 ” 之目的。 “ 无知无欲 ” ,王弼注: “ 守其真也 ” ;河上公章句解释为: “ 返璞守淳 ” 。因此, “ 自然 ” 之人应当抛弃巧诈、争夺的欲望,守护自己的真善美。老子也从反面指出人在 “ 非自然状态 ” 下的状态: “ 争 ” 、“ 盗 ” 、 “ 乱 ” (三章)。 二、 “ 国 民 ” 自然秩序及其破坏 老子倡导政府无为,始终以 “ 自然政治 ” 的标准来衡量君主的行为。作为统治者的君只是辅助指导作用,“ 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 (六十四章),而人民自我化育,自己走上正轨,生活富裕,民风质朴: “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 (五十七章) 老子揭示了君王政治干预的坏处,将 “ 有为 ” 的坏处和 “ 无为 ” 的好处作了强烈地对比,竭力肯定人民之自然自化的能力,而降低了君主的作用。在 “ 国 民 ” 自然秩序中,统治者要 “ 以正治国 ” ,用自然之道来治理国家;“ 以奇用兵 ” 以灵活应变的方式使用兵力,而非简单的暴力蛮横; “ 以无事取天下 ” ,不折腾才能赢得人民的拥戴。自然 状态下的 “ 国 民 ” 秩序是 “ 弱政府,强个人 ” ,包含两方面的特征: 第一,对非权力领域的重视。老子主张不仅要看到权力领域的作用,更应当注重权力未伸及领域的作用。“ 有 ” 与 “ 无 ” 相互作用, “ 有 ” 之所以能够体现它的功能,是因为 “ 无 ” 的支持,这样万物才有了自身的价值和作用。 “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 (十一章)。禁忌和法令本来是政府用来规范社会秩序,但老子认为禁忌和法令反而带来许多的负面作用,使人民拥有巧 诈的心智,利用权谋互相争夺。 “ 坚强者死之徒 ” ,强权只会加速灭亡。因此,“ 大成若缺 ” (四十五章)完美理想的社会秩序,往往看起来有所缺失,这里的缺失是指政府权力的缺失。 第二,秩序的习惯性和自发性。老子抨击儒家的“ 礼 ” ,墨家的 “ 尚贤 ” ,以及法家的刑政,认为这些制度非自然形成,只是君主为了统治的需要而人为设计的。忌讳太多,法令繁杂,制度设计的利益诱惑使人民互相争夺,破坏了自然秩序的习惯性和自发性。最好的统治仅仅是人民了解知道而已, “ 太上,下知有之 ” (十七章)。 在老子所处时代的 “ 国 民 ” 自然秩序被破坏:“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 ” (七十五章)自然政治秩序被破坏的原因在于 “ 其上食税过多 ” ,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人民不堪重负; “ 其上之有为 ” ,统治者过度干预老百姓,胡作非为; “ 其上求生之厚 ” ,统治者物质生活的奢靡,导致民不聊生。剥削高压 “ 非道也哉! ” 的政治社会现状构成了老子政治理想国构建的现实基础。 三、老子政治理想国的构建 老子对政治理想国的构建同当时的政治现状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对政 治统治方式进行了分类: “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十七章) 在最好的政治统治状态下,老百姓只是仅仅知道统治者而已, “ 下知有之 ” ,等到政治社会进步,统治者功成身退,老百姓却说: “ 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啊 ” 。这种顺乎于自然的理想统治模式,其具体实践就是 “ 小国寡民 ” 的理想国方案: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八十章) (一)小国:古典中国的守夜人政府 守夜人政府,只履行守夜人或交通警察之类的功能。在老子那里守夜人政府履行的是守护人民自然秩序的功能。 “ 小 ” 是指政府权力干预领域小,强调了国家权力的有限性。联系老子全文,大多数内容指向统治者,如果仅仅理解为地域狭小,蕞尔之地不确切。河上公本解释为:“ 圣人治大国,犹以为小,简约不奢泰 ” 。政府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指导力量存在,其权力领域越小越对人民有利。儒家需要用礼法来规制整 个社会,并且不断修正和加强,使用的是 “ 加法法则 ” ,而老子对政府权力的构建使用的是“ 减法法则 ” ,不断地取消或者限制政府干涉,人民的生活秩序才会走向正途。 以守护自然秩序为职责的守夜人政府应当做到如下三点: 1. “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 。 “ 器 ” 本文认为既指贵重器物,象征奢华的物质生活,民众为一己之利而对奢华的物质争夺追逐;又指器械,兵器,象征战乱。物质纷争和战乱都是因统治者为了满足个人欲望,造成人民困苦,互相争夺。人民有许多的器物器械,理想国里真正有道的统治者要避免人民使用这些利器。 2. “ 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 。老子指出物质文明所带来的危害: “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 (十二章)因此统治者应该 “ 去甚 ” 、 “ 去奢 ” 、 “ 去泰 ” ,以身作则,让人民返璞归真,珍惜自己的生命,不要冒险去追逐私利。统治者能够为民兴利除害,各得其所。无为而治,民众安分守己,各安其业,各司其职,便不会远走他乡,颠沛流离。 3. “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 。周易 系辞下有:“ 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 河上公本解释为: “ 去文反质,信无欺也 。 ” 让人民回到结绳记事的年代,因为在那个年代统治者和人民不追逐声色犬马,也没有战事。人民互相协作信任,没有欺诈。统治者能够结绳而治,万事清平,这一方面带有空想主义色彩。 综上而言,本文认为老子之 “ 小国 ” 是一种通过统治者权威影响力回到自然状态下的国家构建,它包括了三方面的特征: 1. 有限的政府权力领域,政府作为指导性的权威,而非主导干预性的权力而存在。 2. 作为旁观者的君主是具有崇高精神的,政治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统治者。以恢复和守护人民自然秩序为主要职责。 3. 政府具备人文主义关怀的品质,对人民生命的重视和保护。 (二)寡民: “ 少私寡欲 ” 之人民 在理想国里的人民 “ 少私寡欲 ” ,没有私利的争夺和无止尽的欲望, “ 知其文明,守其朴素 ” ,人民只是保留“ 人之常情 ” : “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 人民安居乐业,尽情享受丰富可口的食物,衣着美丽大方得体,并不刻意追求奢华,享受着自己的质朴之俗。淳朴的品质建立在富足的生活状态之上,饮食、衣着和住所一应俱全,世间风俗淳朴,老百姓自得其乐,这样宽裕殷实的生活状态,就不需要政府过多的干预,保持这种自然的状态即可,政治干预过多会影响自然状态的维系。统治者应当 “ 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 (六十五章),不要教导人民精明欺诈,而是要保持纯朴。 “ 愚 ” 在此并非愚民之意,而是使民淳朴不虚伪,顺其自然而已。老子更希望在 “ 愚 ” 这一方面统治者能够以身作则, “ 我愚人之心也哉 ” (二十章)。 (三)治理方式: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描述了理想国的社会状况: “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其基本特征有: 1. 以地域为基础存在,人民依附于所在的地域。 2. 地域容量小。 3. 缺乏地域间的分工和协作。 4. 地域内的人民极端放任,是一个完整的团体,自组织能力和风险规避能力极强。老子的理想国里,后天生成的文明、传统和经验的价值得不到深刻体现, “ 小国寡民 ” 常常被误解为封闭愚民的国家,表面上国家是封闭自首的,实际上国家里的人民却极端自由。 在理想国里政治家拥有指导性的权威,暗示了回复“ 自然状态 ” 是有道之人所为,其原因与老子承认君权政治息息相关。有道之人的治理模式是: “ 治大国,若烹小鲜 ”(六十章)。河上公本解释为: “ 烹小鱼,不去肠,不去鳞,不敢挠,恐其糜也。治国烦 ,则下乱。治身烦,则精散。 ” 用 “ 烹小鲜 ” 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政治统治应当张弛有度。这种治理模式是保证地域内人民自我组织的完善。地域内自由放任,无需与其他地域内的人民互相争夺有限的资源。地域间缺少沟通是因为人民内心的无欲,不贪图,无争夺。如果政府和君主干预过多,则人民会超越自己的地域,人与人之间的纷争就多了起来。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提供了一种难以具体执行的治理方法,缺少实际的标准,未能提出行之有效的观点,这是老子的不足之处。 四、结语 老子以 “ 人性自然 ” 为出发点,控诉了战国时代政治社 会的乱象,揭示了统治者自私贪婪,巧取豪夺对自然秩序的破坏。统治者抽象地制造出 “ 礼制 ” ,不仅让人民循规蹈矩,丧失了个人自由和无限的创造力,而且人为地划分等级,造成高低贵贱之别,也会使人民丧失质朴无欲之心,平常心变得不平常,平等相处变得不平等。因此,为了避免乱象的发生,老子构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国,在这个理想国里有一个普遍试用的法则:自然政治。最好的社会规制,就是百姓的自我约束和习惯自觉。老子的自然政治原则至今仍对国家治理和公共管理有重要启示, “ 治大国,若烹小鲜 ” 这句政治名言在中国政治思想史和长期的中国政治实践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 M.北京:中华书局, 2011. 2 宋 麻沙本 .老子道德经 河上公章句 M.三章,故宫博物院影印,民国二十年( 1931) . 3 美 本杰明 史华兹著,程刚译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4 胡适 .中国哲学史大纲 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5 冯友兰 .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8. 6 萧公权 .中国政治思想史 M.北京:新星出版社,2010. 7 美 本杰明 史华兹著,程刚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4. 作者简介:彭绍骏( 1990.03- ),男,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012 级硕士研究生,政治学理论专业。 文档资料:老子政治理想国之构建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论网络小说社区迷文化的性质与文化功用 浅析名利场杨必译本的翻译 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孔孟管 理道德思想的关系 1950 年以来两岸南海政策分析与展望 影视植入 让广告传播潜移默化 冷战以来菲律宾中国观的演变研究 研究美学在服装表演造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广东省广州市高三下学期练习物理试卷4(解析版)
- 2025年商场工作总结(5篇)
- DB13-T5005-2019-商务诚信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河北省
- 2025程序员个人工作总结(20篇)
- 防拐演练活动总结(4篇)
- 2025至2031年中国企业信息档案管理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纸排钉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行业标准化改革的预算与造价咨询合同
- 大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全面剖析
- 养生美体美容仪企业县域市场拓展与下沉战略研究报告
- T-CHSA 082-2024 上颌窦底提升专家共识
- 《集中用餐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解读与培训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27届联考(一模)数学试题 含解析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文本(完整版)餐饮
- 传染病防控与报告课件
- 食堂食品卫生管理领导小组及职责
- 电厂安全管理制度
- GB/T 10810.1-2025眼镜镜片第1部分:单焦和多焦
- 克布尔碱十二号矿井专家意见的认定
- 外科补液课件
- JJF(新) 122-2024 石油钻修井指重表校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