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增收对策思考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朱菊萍 1,潘时常 2(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泰州分院,江苏泰州 225300;2 泰州市社科联,江苏泰州 225300)摘 要: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要点,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江苏省泰州市为例,从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收入差距等角度分析了农民收入的现状,并从高效设施农业、农产品深加工、农村劳动 力、农业生产风险等方面研究了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最后从促进充分就业、推动创业致富、创新体 制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环节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关键词:农民收入;制约因素;增收对策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志码:a论文编号:2014-0155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ers income and countermeasure for income incensement-a case study in taizhouzhu juping1, pan shichang2(1taizhou branch jiangsu provincial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2taizhou federation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circles, taizhou 225300, jiangsu, china)abstract: to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s a core element ofsannongwork, and also the focus of the whole society. based on the example of taizhou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rmers incom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income level, income structure and income gap. furthermore, restrain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farmers income increment are studied from the aspects of high- efficiency agriculture, deep process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rural labor force and risk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finally,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rom the taches of promoting maximum employment, driving entrepreneurship and wealth acquirement, innovating system and mechanism, improving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o on.key words: farmers income; restraining factor; countermeasure for income incensement0 引言增加农民收入,既是稳定农业基础,也是扩大内 需、开拓农村市场的关键,更是促进城乡经济关系的良 性互动、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 来,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际增 幅将由前 20、30 年的高速增长回落到中速增长,加上 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发展背景,如何保持农民收入持 续增长成为各级政府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改革开放30 多年来,中国学者对农民收入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积累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体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农民增收影响因素研 究。佟光霁等1 以安徽省肥西县为研究样本,研究认 为,现阶段以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交通便捷程度为主 的“外生带动型”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而以农民 综合素质为主的“内生自主型”因素对农民收入影响相 对较少。姜长云2研究认为,从中长期趋势来看,城镇基金项目:2013 年江苏省社科研究学会专项课题“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重点难点研究”(13sxh-087)的阶段性成果。第一作者简介:朱菊萍,女,1973 年出生,博士,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管理。九三学社社员。通信地址:225300 泰州市鼓楼南路 299 号,tele-mail:1715650835。通讯作者:潘时常,男,1956 年出生,江苏泰州人,副研究员,本科,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通信地址:225300 泰州市鼓楼南路 299 号 泰州市社科联、江 苏省社科院泰州分院,tele-mail:37853998。收稿日期:2014-03-15,修回日期:2014-05-22。109化、老龄化、信息化和新型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资源和要素资本化及垄断深化、特殊困难地区的扶贫 问题等因素,都会对农民增收形成重要影响。二是关 于农民增收机制研究。吕美晔等3 通过分析长三角 沪、杭、苏、锡四市农民收入现状、特点等,研究认为,发 达地区应从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收入、财产性和转移 性收入等多方面着手,挖掘农民增收潜力,不断完善农 民收入增长的长效化机制。苏植权等4 结合广东省 情,从体制机制创新、政策体制设计和市场环境营造等 多角度,综合研究农民收入增长保障长效机制建设问 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三是关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问题研究。马斌等5 研究认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 距最有效的途径是缩小城乡居民人均物质资本。施会 文6 以江苏省为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 分析,并指出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中,第一产业 产值占 gdp 比重以及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 均有显著的负效应。总体上看,在相关文献中,以新兴 的工贸城市为研究对象、从农民收入水平、收入结构、 收入差距 3 个维度进行分析的研究为数不多,本文借 鉴有关研究成果,以泰州市为例,在通过与市级有关部 门召开座谈以及抽取农户展开调查而获得第一手资料 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目前泰州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制约 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提供参考。1 研究地概况泰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北岸,南部与苏州、无 锡、常州三市以及镇江市所辖扬中市隔江相望,东临南 通,西接扬州,东北部、北部毗邻盐城、淮安。辖靖江、泰 兴、兴化 3 个县级市和海陵、姜堰、高港、高新四区。泰 州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盛产水稻、小麦、水产品等,是 全国重点粮棉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2012 年 1 月, 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3 年末, 泰州市土地面积5787 km2,户籍人口507.8 万人,常住人 口 463.4 万人,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59.0%。2013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006.9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4917 元,三次产业结构为 6.8:52.4:40.8;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9112 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982 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8:1;全市农村劳动力总量210.25 万人,转移劳动力总量 152.99 万人,转移比重 72.77%, 其 中 劳 务 输 出 总 量 83.39 万 人 ,输 出 比 重 39.66% 。2012 年底全市耕地面积 29.853 万 hm2,农村家庭人均 承包地约 0.067 hm2、户均面积约 0.333 hm2。随着城镇 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加上粮食种植的比较效益较 低,目前泰州 7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已经转移到二、三 产业就业,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务农老龄化趋势愈 发明显。2 泰州农民收入现状分析2.1 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收入增幅逐渐降低2000 年以来,泰州农民收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不断提高,人均纯收入由 2000 年的 3549 元增加到2012 年的 12493 元,年均增长 11.0%,扣除物价后年均 实际增长10.2%。2.1.1 收入增幅从高速增长至放缓态势 “十一五”期 间,泰州农民收入稳步提高,增速均保持在两位数以 上,从 2005 年的 5102 元增至 2010 的 9324 元,增长了82.7%,年均增速达 16.3%,扣除物价后年均实际增长12.3%。由表 1 可知,农民人均纯收入“十一五”期间总 增幅高于“十五”期间 5.1 个百分点,2011、2012 年仍保 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但 2013 年上半年增速不及 10%, 表现出趋缓态势。2.1.2 从横向比较来看,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江苏省平均水平 12202 元仅多291 元、比苏州低 6903 元,与苏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 距;在苏中地区,与扬州的差距不太大,但近年来与南 通的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见表 2),成为苏南苏中 的洼地。可见,泰州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面临“标兵越来 越远,追兵越来越近”的逼人形势,任重而道远。表 1 20102012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情况%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6.412.111.511.613.613.411.51412.711.2数据来源:泰州统计年鉴(20012013)。表 2 2012 年泰州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苏南及苏中地区比较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49312202193961850916737132311268614518数据来源:2012 年各市统计公报。地区泰州省平均苏州无锡常州南通扬州镇江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110朱菊萍等: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增收对策思考2.2 收入结构逐渐优化,但增收后劲不足2.2.1 收入增速相对提升 2011、2012 年农民人均纯收 入分别实际增长 12.7%、11.2%,高于 19962010 年平 均增速 8.8%的水平。2013 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 入达到 9355 元,同比增长 11.6%,剔除物价因素实际增 长 9.5%,既高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 个 百分点,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0.6 个百分点,同时比南 通、扬州分别高0.8、0.1 个百分点。2.2.2 收入结构逐步优化 由表 3 可以看出,泰州农民 人均纯收入来源总体特征为各个构成部分较快增长, 除家庭经营收入占比不断下降以外,其它三大类收入 占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与 2000 年相比,2012 年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收入占 33.0% ,下降12.2 个百分点,这与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高效设施 农业面积占比仍较低、农业规模化程度低等密不可分; 工资性收入占 57.2%,提高 9 个百分点,这与农村劳动 力不断转移有关;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提高1.5 个、1.7 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合筹资标准、报销比例和保障水 平稳步提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农民土地 流转收益得到增加7,截至 2012 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 积达 8 万 hm2,占家庭承包土地面积的 35.2%;农村征 地补偿制度不断完善,征地补偿标准提高,农民从中得 到的收入稳步提高。2.2.3 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呈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的 势头 自 1996 年地级市组建以来,泰州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与 gdp 一样快速增长,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同向不同步显著,20002009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11.9%,比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 9.8% 高 2.1 个百分点。自 2010 年以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 设的加速推进,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升,20102013 年上半年泰州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幅分别比城镇居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出 2.3 个、4.2 个、0.3 个、2.6 个百分点。同时,20092012 年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 距由2.37:1 下降到2.13:1(见表4),呈现出城乡居民收 入相对差距逐步缩小的良好态势。2.2.4 收入结构相对单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加速 推进,农民收入来源呈现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家庭经营性 收入为辅的态势。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相对于城镇居民 水平要低得多。2012 年泰州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 324 元,占总收入的比重是2.6%,银行存款、房屋出租、土地征 用与集体经济项目分红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来源。2.3 各市(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由于各市、区资源禀赋差异等原因造成其经济发 展速度不尽相同,因而导致地区间收入差距不断扩 大。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看,2007 年,最高的靖江 是 7094 元,最低的兴化是 6176 元,绝对差额是 918 元;2012 年,最高的海陵是 14465 元,最低的兴化是 11827元,绝对额扩大到2638 元。3 当前影响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3.1 高效设施农业扩面增效难3.1.1 农民思想观念保守 一方面,农民对发展高效农 业持有不信任感,因可获得粮食直补而对种植稻麦比 较执着。另一方面,由于存在有些农民考虑基本口粮表 320002012 年泰州农民收入来源占比情况%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48.248.853.053.352.855.054.955.555.655.556.056.043.042.142.940.339.537.937.937.736.034.733.01.11.00.51.01.01.06.77.2数据来源:根据各年泰州统计年鉴计算而得。年份工资性收入/总收入经营性收入/总收入财产性收入/总收入转移性收入/总收入111表 4 19962012 年泰州城乡居民收入比情况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542556306057675370057439778885179695111221268214940171981914321359243442657429513140325134023549364938344079457450125695646973388080932411046124931.841.791.861.981.972.042.032.032.312.342.372.292.22.13数据来源:泰州统计年鉴(19962013)。问题、对土地流转费标准期望值过高以及早期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因年龄、专业技能难以适应用工需求 而开始返乡务农等种种原因,部分农户不愿流转承包 的土地,直接导致规模难以做大。3.1.2 生产技术落后 通过“三资”引进投入、新发展的 规模项目,技术问题普遍突出。据了解,由于投资人过 去大多数从事建筑业或三产服务业,对农业技术基本 不懂,主要通过农业部门指导、临时聘用、现学现用等 来指导农业生产,尤其招收的劳动工人也没有技术,不 能按照技术人员的要求操作。技术基础不牢靠,技术体系不健全,技术应用不到位,生产管理不科学,导致经济效益大打折扣。3.2 农产品深加工较为滞后泰州家禽产业和稻米产业是农业优势较强的产 业,生产基地规模大,加工企业也多,但精深加工业的滞后,严重制约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1)农产品供应仍以原料产品和初级产品为主,再加工率低,在农产品再加工上获得的增值较少,农民收益也较少。(2)较大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虽然农业 企业数量增加较多,但往往企业各自为政,联不成整体 规模,形不成强有力的带动。(3)精深加工企业数量不多。从泰州加工业的分 布来看,从事粮油等粗加工的较多,而畜禽制品加工的 企业相对较少,蔬菜的精深加工更是屈指可数。3.3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作为农业生产中的经营主体,其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农业生产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8。近年 来,泰州积极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取得一定的成 效。但是总体来看,农村劳动力妇女化、老龄化倾向严 重,农村劳动力素质仍然偏低。就文化状况而言,“不 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 “大专及以上”占比分别为 4.3%、28.5%、47.8%、11.8%、2.1%、5.5%,从表 5 可以看出,泰州农村劳动力中“初中表 5 泰州农村每百个劳动力文化程度占比/%4.328.547.8数据来源:根据泰州统计年鉴(2013)计算而得。文化程度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大专及以上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城乡收入比112朱菊萍等:农民收入现状分析及增收对策思考及初中以下”的占80%,文化水平偏低。3.4 农业生产风险较高相对其他产业来说,农业生产周期长,生产决策与 产品销售在时间上被分割,当农产品供求不平衡时就 会出现农产品价格波动的状况7。除市场风险外,在 目前生产条件下,传统农业仍然改变不了靠天收的状 况。种植业上病害增多,如 2011 年小麦赤霉病的爆发 造成泰州夏粮减产。畜禽生产上,猪高热病、禽流感每 年都有发生,尤其是 2013 年 4 月份突发的人感染禽流 感事件,对家禽市场带来创伤,极大影响农民的增收。 因此,农业生产面临市场与自然的双重风险。4 对策建议4.1 促进充分就业,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政府应将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进 一步贯彻落实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使 其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从 鼓励发展中小企业入手,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 面,发挥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劳动力多的优势行业,从 根本上解决就业矛盾突出问题9。特别要支持发展现 代服务业,满足具有一定学历的新生代农村劳动力体面 就业的需求。优化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培育一批中小企 业特色产业集群,使中小企业在农民增收中发挥主阵地 的作用。加强农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自身综合素质, 使其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4.2 推动创业致富,稳定农民经营性收入要把农民外出打工促进增收的思路,转变为推动 农民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从而有效促进农民增收10。 充分利用各级农广校、各类职校技校,推行系统性的农 业专业技能培训,培养较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推 进规模化种植,提高土地产出率。因地制宜发展土地 集中型、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适度规模经营;加 快产业化经营,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加大对农户增收 的带动能力。引进和培育一批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加强农产 品质量安全建设,提升农副产品档次,提高收益11;创 新农业生产保险条款,拓展保险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降低农户自缴费比例,扩大高效设施农业保险的覆盖 面,从而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加快中心城市建 设,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提升县城及中心镇建设 水平,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引导农民进城发展二、 三产业12-13;加大宣传力度,把创业优惠政策送到农民 手中,营造全社会支持和扶持创业的氛围和环境。4.3 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化农民土地房产收益制度改革,加快建章立制,推进农村耕地、宅基地和农民房产流转,是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一是加快农村土地经 营权流转机制改革,完善农地承包、出租、转租制度。 允许农民在不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改变土地用 途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参股合作等 形式获得土地收益。同时建立政府主导的公益服务中 介组织,加强引导和服务,条件成熟时支持农民成立土 地经营管理组织(协会),代理农民流转土地的收益和 管理,并以部分收益设立土地流转善后保障基金,帮助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后农民转岗创业就业。二是建立 农民房产和宅基地流转制度,盘活农村土地资源。进 一步规范农民房产及宅基地收益,使其成为稳定的重 要收入来源之一。建立与城市同地同权机制,按照依 法自愿有偿原则,推进农村住宅及用地市场化流转,按 市场价格交易补偿农民14-17。4.4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农民转移性收入增加财政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对农业、农民直接补 贴标准。全面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补 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补贴政策18-20。争取上级各项 补助,充实财政资金;加快建设城乡协调的社会保障体 系,切实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居民公共服 务均等化;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 帮扶和捐助活动;引导商业保险体系的健康发展,发挥 商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加快构建城乡统一 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低收入农户帮扶制度,逐步实 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参考文献佟光霁,张林.农民增收的核心影响因素分析j. 统计观察,2013 (13):92-95. 姜长云.中国农民增收现状及其中长期影响因素j.经济与管理 研究,2013(4):5-13. 吕美晔,金高峰.发达地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研究基于沪杭 苏锡四市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4):69-74. 苏植权,冯杰.广东农民增收保障长效机制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 管理研究,2012,32(22):226-229. 马斌,张富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 经济,2008(2):53-59. 施会文.江苏省城乡收入差距成因和变动趋势分析j.经济研究 导刊,2011(8):21-23. 张红宇,张海阳,李伟毅,等.当前农民增收形势分析与对策思路j. 农业经济问题,2013(4):9-14.陆慧.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博士论文,2004. 陈峰燕.南通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基础、难点及对策j.经济 师,2012(3):216-218.12345678911310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的 通 知 eb/ol./gbbg/2012- 05/22/ content_25446919.htm. 李平,刘立仁,包宗顺.注意研究农民增收思路的转型升级广 东、浙江两省的考察建议j.江苏农村经济,2011(9):8-9. 李平,刘立仁,包宗顺,等.粤、浙两省农民增收转型升级j.群众,2011(9):92-93.泰州市统计局.泰州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杜华章.江苏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江西农业学 报,2012,24(11):139-144. 崔新进.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的制约因素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 报,2012(5):88-89. 黄健.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可行性分析j.统计科学 与实践,2013(1):15-17.17张建春. 苏州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8):93-95.邢涛,罗剑朝.提高陕西省农民收入途径分析j.陕西农业科学,2013,59(4):247-250.孙燕. 云南省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建议j. 安徽农学通报,2013(3):4-37.刘谷金,龙立珍“. 十二五”湖南农民收入倍增途径探讨j.调研世 界,2012(9):24-27. 胡振华,宋姗姗.农民收入现状及增收对策分析以河南省为 例j.2012(9):45-50.2012 年农民收入增速再度超过城镇居民eb/ol.http:/business. /20130121/n364140869.shtml. 崔新进.关于农民收入倍增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2012(5):34-36.181119122013211422152316(上接第 74 页)是蔗糖积累型,这可能与多个因素有关。综合而言,黄金菠萝和金菠萝是品质上乘的 鲜食品种,其中黄金菠萝最优。这一结论和严程明 等18的结论一致,它们均可在江门地区顺利过冬,这 2 个品种具有在江门地区推广的良好前景。8刘传和,刘岩,易干军.不同有机肥影响菠萝生长的生理生化机制j.西北植物学报,2009,29(12):2527-2534. 马海洋,石伟琦,刘亚男.氮、磷、钾肥对卡因菠萝产量和品质的影 响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40):901-9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居纺织品数字化销售渠道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复古风格经典凉鞋复刻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供应链管理经理工作计划与库存优化方案
- 环保包装产品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工业气体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药品质量管理体系GMP执业药师继续教育试题答案
- 精密零部件制造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参考)
- 除尘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模板)
- 2025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测验试题及答案
- 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分析报告
- DB4105∕T 227-2024 甲骨文广播体操动作规范
- 江苏的历史文化课件
- 矿山修复培训课件
- 住房公积金政策培训课件
- 胶水培训课件
- 中国铁塔安全管理制度
- 产品防护管理制度
- 医院安全后勤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高效消泡剂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T/CECS 10046-2019绿色建材评价树脂地坪材料
- T/CAQI 210-2021果蔬清洗装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