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权威资料]_第1页
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权威资料]_第2页
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权威资料]_第3页
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权威资料]_第4页
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白砂糖贮存期间结块的原因,指出:白砂糖结块是由包装温度、砂糖含水量、砂糖颗粒大小及均匀度等多因素影响所致。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解决方案,以为其持续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数据参考。 关键词:精炼白砂糖 储存管理 结块 TS247 A 1672-5336( 2014) 10-0077-02 1 引言 中国是世界第三产糖大国, 广西更是制糖大省,产糖量位于全国的前列,糖业是广西重要的支柱产业。广西东亚精糖厂采用全新的设计理念,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设备,日榨甘蔗能力 10000 吨,是国内首家采用二步法工艺生产白砂糖的制糖企业。主要生产流程为:第一步采用压榨提汁、石灰法澄清、五效压力 -真空蒸发、三系煮糖生产 VHP 原糖,第二步由原糖回溶、糖浆采用二氧化碳饱冲、糖膏煮制、分蜜、干燥、包装工序组成。该厂立足为客户生产和提供高端产品白砂糖的宗旨,经过持续的发展,其产品质量已得到稳步提高。尽管如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客户要求的不断提高,该厂从 07/08 年榨季投产以来,一直被产品结块的问题所困扰,结块投诉的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结块是白砂糖颗粒结聚在一起变硬成块,这个问题在国内外屡见不鲜,对糖业的影响非常大。对于采用碳酸法饱冲脱色生产的精炼白砂糖,其结块尤其严重,已成为产品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因素。 2 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成因分析 蔗糖具有吸潮的特性,白砂糖(蔗糖含量达 99.65%以上)晶粒内的水分和空气中的水分不平衡,导致空气中的水分进入晶粒里去,或水分从晶粒跑到空气里去,形成结块。造成以上现象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尤其是在温度变化大时,空气的湿度伴随着变化,使糖晶粒水分和环境水分平衡产生波动,晶粒表面吸潮造成结块。这在冷热交替的天气体现尤其明显。( 2)白砂糖装包温度的影响。装包温度高,在入库储存过程中温度下降,伴随着晶粒水分继续蒸发在包装袋内面产生水珠,局部糖晶粒吸潮形成结块。( 3)糖晶粒干燥时间。干燥时间不充分,晶格内水分蒸发不完全,装包后的晶粒在包装内袋存在继续蒸发水分现象,蒸发水分被晶粒表面吸收而出现结块。( 4)糖晶粒的颗粒度。晶粒大小以及均匀度决定包装后糖在内袋的接触面积大小,晶粒大而且均 匀,晶粒接触面积少,晶粒小或不均匀,由于晶粒表面接触面积增加,出现水分不平衡波动时糖晶粒表面吸潮,增加结块风险。( 5)储存时间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延长,糖包互相挤压,以及储存环境条件的交替变化,如经历雨天、酷热天、早晚温差及不同时间段的温差,出现多次水分不平衡,也能使晶粒结块的程度增强。 3 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改善与发展 3.1 该厂干燥设备配置及运行情况简介 该厂回溶原糖能力 750 吨 /日。干燥设备配置情况:为一台干燥能力为 30 吨滚筒干燥机、一台冷却能力为 30 吨 /日的流化床。以下 是设备改进前运行情况如图 1。 各点的运行参数如表 1。 存在问题:( 1)一般糖厂产品装包温度控制为 38 以下,实际装包温度高于控制值较大;( 2)干燥时间低于设备设计值,导致干燥不够充分,装包后砂糖晶粒内水分继续蒸发。( 3)储存不到 10 天就存在轻微结块,其中以幼砂糖尤为严重。粒径小于 0.6mm 的幼砂糖结块尤其严重,储存 2 个月结块硬度不能用摔包方法处理使白砂糖松散。 3.2 精炼白砂糖干燥改善方案的构思 为解决以上问题,并达到延长白砂糖结块时间的目的,于 2013 年对干燥系统 提出优化的方案设计如表 2。 通过对工艺设备加以改善,同时优化其储存的流程,改善仓库条件,对仓库进行先进先出原则,达到延长储存时间、减少结块的目的。 3.3 干燥系统改善前后对比 干燥系统改善后,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其实施结果如表 3。 3.4 干燥系统改善后运行效果的对比分析 通过两个榨季干燥系统的运行对比: 13/14 榨季滚筒干燥机提高热风干燥温度,将其温度提高至 88-90 后,砂糖晶粒水分平均在 0.032%,比 12/13 榨季平均水分 0.034%有所降低。同时白 砂糖在干燥机内停留时间延长,使砂糖晶粒内水分干燥更加充分了,提供冷干空气进入流化床冷却白砂糖,使砂糖装包温度比 12/13 榨季降低,榨季期接近设计目标值,对砂糖装包后入仓储存结块有所改善。仓库储存结块跟踪情况如下。 ( 1)颗粒度 0.60mm 以下的幼砂糖库存 10 15 天出现轻微结块,比 12/13 榨季储存 7 10 天出现轻微结块有所延长。幼砂糖存放 20 天出库白砂糖糖包部分需要摔包处理,12/13 榨季储存 15 天后部分需要摔包处理。储存 50 天结块硬度不能用摔包方法处理使白砂糖松散。 ( 2)颗粒度 0.6mm 以上的中砂糖入库后储存 30 天出现轻微结块, 12/13 榨季该类糖储存 15 天出现轻微结块。部分中砂糖储存 3 个月只有假性结块。 ( 3) 13/14 榨季同期出库白砂糖数量接近,客户投诉数量明显减少。客户投诉 5 起,比 12/13 榨季同期客户投诉18 起大幅减少。 ( 4)白砂糖出库需要进行摔包处理同期比也明显减少。如表 4 所示。 从装包温度记录来分析, 13/14 榨季最高的装包温度为52 ,与去年同期对比,榨季期间基本较为接近,进入炼糖期由于外部气温上升,由于今年投入了除湿机与冷冻机,白糖温度 比去年低 2 左右,大部分在 45 上下波动。 13/14 榨季的干燥热风温度在 85 90 , 12/13 榨季 75 80 。 3.5 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的改善方法的探讨 ( 1)从其颗粒方面入手改善和预防。从以上对比分析可以知道,通过对设备进行改造及控制适当的参数,对白砂糖结块有明显改善,特别是颗粒度大于 0.6mm 孔径的中砂糖,结块时间明显延长。但从颗粒孔径小于 0.6mm 的幼砂糖试验跟踪看,结块情况不容乐观,储存 50 天已经不能用普通的摔包方法处理使其松散度能够达到要求,原因是该厂 13/14榨季根据客 户需要,必须生产大量的幼砂糖,而且幼砂糖颗粒孔径小于 0.45mm 所占比例平均为 26.25%,对比 12/13 榨季的所占比例 18.12%明显增加,因此幼砂糖结块情况没有改善,从这也说明颗粒越小,越容易结块。为预防幼砂糖结块,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控制好糖的结晶,尽可能使糖晶粒形状规则。如果糖晶粒不规则,晶粒易断,所含水分比规则的晶粒多 2 3 倍。 尽可能的把糖粉分离出来。因为小颗粒糖粉更容易吸收水分,糖粉中细小晶粒吸潮将较大的糖晶粒连接起来而使结块加重。 ( 2)从控制湿度和温度方面入手改善和 预防。下面是某二步法糖厂进行的导致白砂糖结块的水分、湿度和温度的差别的研究。 白砂糖样本情况: A 样为分蜜后干燥之前包装的白砂糖,温度 40 45 、水分 0.250%; B 样为干燥之后包装的白砂糖,温度 45 50 、水分 0.040%; C 样为干燥冷却之后包装的白砂糖,温度 25 、水分 0.008%。 试验流程:用糖袋包装的以上三类白砂糖, 25kg/袋每 10 包叠放,在温度为 25 、相对湿度为 52%恒温恒湿控制室内存放三个月,每七天分析其湿度和出现的情况特征。 结果如下: A 样结块严重,水分含量下降到 0.06%; B、 C 样 本均无结块, B、 C 样本在储存过程水分平衡到基本一致。 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白砂糖在密闭容器内控制一定的湿度温度可以达到预防结块的目的。目前普遍的做法是白砂糖在干燥之后经过降温,然后存放在密闭式的仓库内,并控制温度约 25 、相对湿度 60%,消除存放白砂糖逐渐释放的水分,达到预防结块目的。 另外在仓库管理方面,从控制湿度和温度方面入手预防精炼白砂糖结块,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加以应用:( 1)使用可以防止水蒸汽渗透的包装袋来包装。( 2)装卸白砂糖应该在相对湿度 60%以下进行,超过 60%应该在仓库内 进行装卸。( 3)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出入仓,减少在仓库存放时间。( 4)定期进行翻包,在白砂糖包装未完全硬化时使用外力使其松散。 4 结语 吸潮是蔗糖的特性,白砂糖储存结块一直是制糖行业比较难解决的问题,笔者探讨的以上许多方法,很多已经在糖厂应用,但应用的效果各有不同,但这是我们的一些应用和试验的经验,在国内精炼糖厂增加,生产精制幼砂糖量加大,结块问题更加凸显这个大环境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朱少明 .白砂糖结块问题的探讨 .甘蔗糖业, 1982.( 1): 2. 2杨海耀 .白砂糖贮存过程中增色和结块问题初探 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20 03.( 1): 38-40. 3霍汉镇 .制糖工艺与装备的新概念与新实践 .全国甘蔗糖业信息中心, 2002. 文档资料:二步法生产精炼白砂糖储存结块问题改善的探讨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碱性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协同水解大豆蛋白的研究 关于中式烹饪的科学化与营养化思考 乙烯吸收剂对金线莲的保鲜作用研究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对策分析 卤牛肉保质期测试与天然保鲜剂应用 桩基检测中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实践应用 湖南出口黑茶生产加工中有害微生物危害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 关于酱油质量的鉴别分析 浅谈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基层食品检测实验室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发酵法生产番茄红素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