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_第1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_第2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_第3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_第4页
(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伦理学专业论文)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企业执迷于对眼前利益和膨胀性货币资本积累的不懈 追求, 使得其行为具有极端功利性。 从而不但造成拜金主义盛行, 引起商业欺诈、 假冒伪劣等道德失范现象,导致企业生存环境恶劣和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而且 企业在丧失正确价值引导、增加交易成本、出现信用危机的同时,也面临着生存 和发展的瓶颈。这些现象都与企业的道德建设有关,于是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理 论应运而生。通过道德与资本的良性整合,以利益为趋动,道德为导向,促进企 业自觉自愿的进行道德资本积累。 这是企业调和其追逐利益的自然属性和服务社 会的社会属性两者关系的一种善生选择。 本文运用阐释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多学科综合法、调研法。采用 动态视角,从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企业内部、外部、社会等多层 次,人、道德、制度、法律等多维度,运用适当的案例说明,对企业道德资本积 累的理论和践行作了系统的探讨和研究。 首先,通过对道德资本进行全面的理论概述的基础上,厘清了资本、道德和 道德资本等相关概念,梳理了资本的发展历程和道德成为资本的理论研究脉落, 并系统分析了道德资本的普遍特点和企业道德资本的个性特征。 其次,进一步诠释了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相关理论,界定企业道德资本积累 的内涵,明确其积累的内容和原则。重视产品服务理念化、人际关系伦理化、管 理原则人本化、社会形象道德化,遵从权责相称原则、公平正义原则、自主经营 原则、民主管理原则、诚实守信原则以及和谐生态原则。 再次,从消减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填补法律约束的局限和发挥道德力量的 调节作用三方面分析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动因; 并从实力增强和利益增进两方面 论述企业进行道德资本积累的效用。 最后,引导出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即企业内在性道德资本积累途 径,企业外延性道德资本积累途径和企业社会性道德资本积累途径。按照由企业 内圈到企业外圈再到社会圈的利益层次分别阐述如何进行道德资本积累。 这一由 理论转向实践的研究将为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价值方向, 甚至提供必 要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企业,道德,道德资本,利益 ii research in the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and moral construction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enterprises preoccupy short-term interests and accumulate expansion of the business interests, which is an extremely utilitarian behavior. the behaviors cause some negative effect on morals such as worship of money damaging and commercial fraud and counterfeit. the phenomenon eventually damages the survival of companies and causes the chaos of the market economy. when the enterprises lose the correct value guidance, it will take the blames including increasing the trading cost and damaging the company credit .the worst consequence leads the company to the bottleneck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enterprises moral construction ,the theories about the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come into being. to encourage the companies accumulating the moral capital should focus on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s and capital and use interest-driven entice and moral-oriented pattern, which is an advisable choice for the companies. the paper use interpretation, data studies,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s, multi-disciplinary method, survey method. with dynamic perspective, to illustrate the point the paper using appropriate cases such as the subject (ethics,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the social level (internal companies and external companies structure), the relationship of human, moral and legal system .the paper studies the theories about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systematic. firstly, the conception of accumulation of moral conception is the foundation in this part. through previous theory, it helps to identify the other conceptions: capital, moral, moral capital .to comb the capit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cess of how the moral became the intangible capital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moral capital. meanwhile, it analyzed the common features of the moral capital and corporate moral capital. secondly, the conception of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had further interpreted. the meaning of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is to be limited, which makes sure what is the content and principles of accumulation. it pays attention to the product-oriented service concept, interpersonal ethics, people-oriented management principle, social image, demoralization, powers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comply with the principle of proportionality, fairness and justice principles, the autonomous principle, democrat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 iii trustworthiness, as well as a harmonious ecological principles. thirdly, to reduce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market economy and limit of legal binding and adjust the moral force will analysis the reason how to develop accumulation of business moral capital, which will enhance and promote the interests of both companies. finally, this part is to guide an effective way of capital accumulation, which is the internal external and social accumulation of companies. in order to accumulate the moral capital, it will mold benefit level from the he inner circle to outer circle and then to the community. the theory put into practice in correct value, which will contribute to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rovide feasible plan. key word: enterprise, morals, moral capital, benefit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 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本人授权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处, 将本人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部或 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 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版和纸质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 阅; 有权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 汇编学位论文。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日期: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1 第一章 引言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20 世纪 90 年代“道德资本”被提出,作为一个富于创造性的理论,引起了学 术界、企业界和政府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成果,但是目前的理论 研究由于研究范畴的广泛性而缺乏具体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道德资本匮乏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经济中出现了“损人利己是市场经济本质”的错 误认识,社会中出现了“经济增长而道德滑坡”的悖论问题,企业间出现了“仓禀 实而失礼节” ,缺德经营者“衣食足而不知辱”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市 场经济的负面效应与法律的某些局限性有关联,但更重要的是道德资本的作用没得 到重视和发挥。 在上述背景之下,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企业更容易执迷于对眼前利益和膨胀性 货币资本积累的不懈追求,使得拜金主义,极端功利主义盛行。突出的表现为:企 业内部“上梁不正,下梁歪” ;企业之间的背信弃义,毁约欺诈;企业为利侵害消 费者的利益,甚到剥夺了消费者生命的权利;企业逃避社会责任,偷税漏税,污染 环境等。这些都与企业的诚实、信用、正义等道德资本积累和道德建设有关。因此, 对企业道德资本积累和道德建设的研究成为必要。为了消除企业的道德失范行为,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营造和谐的市场经济环境,本文以利益为趋动,道德为导 向,通过对企业道德资本的理论诠释及道德资本积累的效用说明,引导出企业道德 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促进企业自觉自愿的进行道德资本积累。这一由理论转向实 践的研究将为我国企业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指明正确的价值方向,甚至提供必要 的可行性方案。 (二)选题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从中观层次的市场参与主体企业道德资本入手,通过对企业道德资本积 累与道德建设的研究,为从事伦理学、管理学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学者提供丰富的 理论素材。 其次,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在对传统的理论范式的转换过程中,既丰富了 对道德资本的研究内容,扩展了经济生活中的伦理之维,又为道德视角下的资本获 得与运行,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启迪。 最后,在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过程中,建立在大量的相关资料基础上的理 论成果的整合及深入研究,也将会弥补目前国内对企业道德资本积累这一领域研究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2 不足的现状。 2现实意义 首先,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有助于企业追求利益行为的道德化。企业在追 求利润最大化的内在动力与相关社会群体个人的动态视角监督下的外在压力共同 作用的结果必然在实践中体现出道德化取向的利益追求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于 企业来说,道德不再是无形的可有可无的存在,而是具有利益指向性的、可以创造 财富的、具有“目的性功能”与“工具性功能”的存在。道德资本的积累,将实现 企业道德与经济利益的良性整合,既使企业的道德行为利益化,也使企业的利益行 为道德化。 其次,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意识层次,企业 道德资本的研究有助于解决企业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利益与道德的“二元对 立”的难题,为矛盾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道德期望之间的企业提供正确的、合理的价 值引导,为企业的永续发展注入精神力量和道德灵魂。实践层次,它可以保证企业 团队精神,整合劳动力,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从而增强其全球竞争力;同时,道 德资本积累的过程也是企业挖掘长远经济价值和积聚经济利益的过程。因而,无论 从意识层次还是实践层次,从近期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来看,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都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因素。 最后,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双和谐构建。企业是市场 经济的主要参与者,道德与利益的冲突与较量最终会实现一种均衡,企业对道德资 本的积累必然是维持这种均衡的最优选择,将经济行为置于道德范式之中,从而净 化了市场经济中恶的德性,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 自由性,开放性,提高市场经济的规范性,道德性与人本性;更有利于减少经济中 不道德的投机行为,缓解经济领域中的“马太效应” ,对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长远的角度上看,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也有助于增加 社会的福利,提高人们的物质需求水平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更有利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学者的研究 我国将道德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本形态受到人们的关注是在 20 世纪末。 首先,我国对道德资本思想的探索从宏观上开始于对伦理学与经济学的交叉学 科经济伦理学的重要问题即道德与经济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 立与完善,关于道德“无用论” 、 “滑坡论” 、 “爬坡论” 、 “相悖论”的激烈讨论已尘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3 埃落定,最终确立了市场经济是有“德性”的经济。 其次,随着道德在经济中的作用引发人们的高度关注,80 年代末,我国开始了 对于企业伦理的研究。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与企业发展这一著作受到普遍关 注,还有厉以宁教授的经济学的伦理问题 ,张维迎教授的企业的企业家 契约理论等。国外的大量企业伦理相关著作也被翻译传入国内。20 世纪 90 年代 初王小锡教授在经济伦理学论纲中就独到而系统的提出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并 论证了道德是动力生产力;周荣华教授也认为道德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但不是动力 生产力。之后,王小锡教授相继发表了论道德资本 、 再论道德资本 、 三论道 德资本 、 四论道德资本 、 五论道德资本等多篇论文为这一理论的发展奠定的 稳固的理论基石。 再次,王小锡教授在论道德资本一文中系统而明确提出了“道德资本”这 一概念,对其理论范畴作了界定,对道德在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过程中的存在 性与功能作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在他的学术专著道德资本论中对企业道德资本 的形成作了论述。 最后,在道德资本这一新兴理论登上历史的舞台之后,学者们开始尝试从不同 的角度分析道德作为无形资本的经济效力,剖析道德资本在市场和企业中的现实运 作形态,并努力构建道德资本的生成和发展机制,以期不断完善道德资本的理论体 系等。然而,目前对于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这一理论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没 有显著的成果,大多学者并没有确切的提出企业道德资本的积累这一理论范畴也没 有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实践价值和财富创造力,而把视角集中在企业伦理,商业伦 理及伦理在经济环节中的作用这些精神价值层次的道德建设之上。因此对于企业道 德资本积累这一“年轻”理论还有待于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2国外学者的研究 西方作为企业道德资本的道德研究多开始于对企业伦理研究和企业经济利益 及资本获取的不断探索之中。 一方面,企业伦理的研究从管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于美 国。早期只是企业管理者在管理中不断的加入人性化的因素,后来伴随着西方企业 发展中的一系列企业与企业, 企业与政府, 企业与环境之间的多重复杂的恶性问题, 企业应具备的伦理与责任引发了人们的关注,1963 年 t.m.格瑞特等人编写了企 业伦理案例 ,霍华德鲍恩出版了企业的社会责任首先明确提出了企业社会 责任这一观点。之后许多研究成果相继问世。90 年代企业伦理向成熟的边缘学科迈 进并实现跨学科研究,结合了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 法。 另一方面,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道德进入了经济领域,弗兰克杰夫金斯在 公共关系中说“道德即有效经济” 。道德“经济化”可以说是道德资本出现的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4 一个证明。在事实上,道德已经被视为资本,成为企业追逐利润的有力手段和必要 条件之一。道德渗入到企业的组织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各个方面,马克斯韦伯 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也认为道德资本这一思想尤为体现在企业管理的 道德资本。虽然国外并没有显著的道德资本理论研究,但在西方人眼中,道德是具 有工具性的价值存在,道德已成为经济发展和创造财富的一种手段。其差别在于, 中国对于道德资本的研究意在使得经济道德化,而西方对于道德资本的研究意在使 得道德经济化。 (二)代表性研究成果简要评介 1关于道德资本的相关研究评述 首先,关于道德资本的相关研究。王小锡著的论道德资本 ,是对创建道德 资本理论的初步尝试,在书中除了对中西方及以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中关 于道德资本思想的归纳与论述,还对社会总生产过程中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 四环节中道德资本的存在性和独特作用作了理论性的分析和论证。他定义道: “所 谓道德资本,从内涵上看,就是指投入经济运行(生产)过程,以传统习俗、内心 信念、社会舆论为主要手段,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增进社会财富,从而实现 资本保值、增值的一切伦理道德精神” 。在六论道德资本兼评西松著领导 者的道德资本 一文中他进一步阐释道德资本的内涵、作用和运作方式。 “道德资 本之道德,是投入生产过程并能增进社会财富的有用的道德或称科学的道德,这样 的道德一定是一定社会生活中道德应然的体现,作为资本的道德也就是经济活 动中的应该 ” 。郑根成,罗剑成的试论道德的资本性特点兼论道德资本 一文中论述了道德资本性特点及其特殊性并强调“道德从来都具有着提高经济绩效 的功能,道德本身就是为满足人们之间利益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 其次,关于道德资本作用的相关研究。王小锡,朱金瑞,汪洁所著的中国 经济伦理学 20 年中系统展示了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我国的专家学者们对于经济 伦理领域相关研究的理论成果, “道德作为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其作用力无处不在, 它在促进产品质量提高的同时也能缩短单位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理性无 形资本,道德资本投入生产过程后不断地实现着有形效益,同时还在更完善意义上 实现着自身。 ”在整个企业获取财富和资本的过程中道德资本的存在是必然的。 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中说“财产的任何一种社会形式都有各自的道德与之 相适应” 。而作为资本,道德资本是最与之相适应的道德存在。乔治恩德勒的面 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中阐述了伦理在企业的实践行动中的作用“伦理可以促使底 线,保证团队精神,整合劳动力,提高效率,增强全球竞争力,激发创新方案并节 省很多不道德行为所带来的成本” 。 2关于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相关研究评述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5 乔法容、朱金瑞著经济伦理学中从企业伦理这一视角,对企业的伦理责任、 伦理规范、道德管理以及企业的道德精神作了相关论述。虽然没有提到企业道德资 本积累这一层次的理论,但却对这一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论素材。在王小锡著 的论道德资本中对于企业道德资本,他认为“企业经营机制的完善需要以道德 选择作为市场交换的起点,需要重视以道德资本作为竞争持久力的基础” ; “企业道 德资本的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企业道德精神的确立和追求” ; “企业道德精神是 企业道德资本的核心要件,决定着企业道德资本运作的成败。 ”而企业道德精神正 是道德资本积累的有效途径之一。 阿莱霍何塞g.西松所著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为什么美德如此重要中也 对道德资本给予了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为领导者的道德资本的投资与积 累。 “道德资本可以被定义为卓越优秀的品格,或者拥有并实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认为适合人类的各种美德。如今,道德资本的含义亦可被表述为诚信 ,即一种 让人联想到值得他人依靠或者信赖的人格上的健全性和稳定性的品质。具备美德或 者优秀的品质可以被视为道德资本,这不仅因为它们是一种财富形式,而且还因为 它们是在个人身上积累和发展起来具有生产力的能力或者力量,其积累和发展途径 是在时间、努力和其他方面的投资,其中也包括在资金方面的投资。 ” 三、研究方法和可行性论证 (一)研究方法 1阐释法。本文对企业道德资本的内涵界定、效用分析及企业道德资本积累 的途径作了深入的解释阐述,理论分析和把握。 2文献研究法。本文的文献主要来源于大量相关的学术专著和论文,注重从 国内外相关成熟研究中提取新的思想和新的理论,发现新的线索和理论维度,注重 实现对传统理论范式的思维转换。从而提高本文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 3比较研究法。本文在占有大量参考资料的基础之上,一方面,横向比较了 中外企业道德资本研究的现状及道德与资本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纵向比较了市 场经济建立以来,道德资本从提出到深化再到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研究的理论视角转 变过程。 4多学科综合法。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涉及到企业道德,企业资本和企 业管理等多维层次的分析和理解,因而其研究必须从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 科的理论以及这些学科的新方法和新模式中汲取营养。 5调研法。本文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动态视角下,在提升理论价值的同时, 更注重实践价值的创造,因而在研究时侧重于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理论状况分析及 对企业道德资本匮乏造成的不必要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等问题分析同时结合适当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6 的案例分析,提出积累企业道德资本的可行性实践途径。 (二)论文写作的可行性论证 对于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研究虽然还是一个“年轻”的理论,但丰富和深入研 究这一理论,正是本文选题的理论目的。一方面,大量的关于宏观道德资本的研究 及相关企业道德建设的理论成果,为本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 方面,笔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自己两年来的理论积累,已具备一定的理 论和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在收集和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对企业道德资本积累这 一问题有了系统、深刻的认识。因此本文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具写作的可行 性。 四、理论创新点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分析,对企业道德资本的研究 和关注都不是很多,也没有形成什么标志性成果。本文是建立在道德资本研究基础 上对企业道德资本积累这一理论维度的基础性理论研究。 首先,选题视角的独特性。当前学术界对道德资本研究主要从社会或经济领域 的道德资本这一宏观视角上把握,而本文则从中观层次的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研究入 手,打破传统研究视角的局限性,新颖的选题视角既具有独特性,具体性又具有实 践指导性。 其次,研究内容的系统性。本文的内容不但涉及了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前期理 论基础,如对资本、道德、道德资本的内涵和发展脉落的把握,而且对企业道德资 本积累的本身的内涵、内容、原则、积累动因,积累效用作了系统的论述,之后转 向企业道德资本积累的途径这一具有实践意义的理论之上。完成了从资本到道德资 本再到企业道德资本及其积累的理论阐释,更完成了由理论到实践的内容转换,因 而具有全面的系统性。 再次,理论范围的综合性。突破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研究经济伦理 时画地为牢的现象,充分体现了经济伦理学的学科交叉特点。经济学重利义、管理 学重谋略、伦理学重道德,以伦理为本体将这三个学科的相关内容的合理结合并吸 收,正是本文研究特色和理论特色的体现。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7 第二章 资本与道德资本基本概述 资本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而道德是伦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与道德应时代的发展而产生的契合点就是道德资本的存在空 间。道德资本并不是道德与资本两者之间的简单相加或机械组合,它是企业在长期 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善的德性与企业资本的良性整合,并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强 大的发展潜力和精神力量。因此厘清资本、道德、道德资本的内涵和关系是企业道 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的理论基石。 一、资本的内涵及维度 对于资本的内涵,虽然不同的经济家、专家、学者给出了形式多样的定义,但 是其定义的精髓和本质是不变的。这种普遍存在的精髓和本质也正是道德资本所必 然拥有的。而资本的维度正是从资本发展的动态角度对资本内涵的审视,从货币资 本到人力资本再到道德资本这些资本形式的出现,充分证明了资本的维度由物的维 度到社会关系维度再到精神生活维度的不断扩展。 (一)资本的内涵 从资本的词源上看, “据费尔南布罗代尔的考证, 资本一词源自后期拉丁 语 caput 一词,caput 作头部讲。到了 12 至 13 世纪,资本一词具有了资金 、 存贷 、 款项或生息本金等含义。它于 1211 年肯定已经问世,于 1283 年 以商行资本的含义出现。在锡耶纳的圣贝纳迪诺(1380 至 1444 年)布道词中见到 这种繁衍不息的赚钱手段,我们通常称之为资本 。该词含义逐渐发展为某家商 号或某个商人的资金,意大利往往还用 corpo 一词,即是本钱 。 ”1在这一过程 中,资本由最初的“债务的一部分”不包括利息或者收入演变成了财富的代名词。 从资本的样态来看,亚当斯密认为,资本是生产性财富,能够产生收益,被 储备起来。资本是重要的东西,它与财富和财产有关,它能用来赚钱,能带来利息 和利润。但是费雪认为财富是“物质化的恰当的客体”而财产是“对于这些客体的 权利” ,所以资本不等同于财富或财产,因而费雪定义为“一定期间内的财富即资 本” 。2可见,资本只是财富的瞬时状态。 从资本的本质属性来看,资本还有一个重要的特征是不可忽略的那就是资本能 够带来财富的增殖。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 值,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资料和货 1 陈宝,资本现代人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m,安徽:安徽人民 出版社,2008,第 18 页 2(西班牙)阿莱霍何塞g.西松,于文轩,丁敏译,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为什么美德如此 重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 8 页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8 币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有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即当它们为资本家占有,并用作剥削 手段时才成为资本,所以资本不是物,而是通过物来表现的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 系。 具体来说,资本它有三方面共性:第一,资本它不是天然存在的,是经过投资 而来的。这种投资以增加经济主体的财富创造为其目的,通过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 循环流动来创造出新的资本,再把新的资本作为存量投入到下一次的资本创造中 去,即用资本制造资本。第二,资本的本质不是物,或者说任何物都有可能成为资 本。资本是以物为媒介的动态资源,以物为载体从而勾画出其存在的维度。例如, 货币资本,从属于资本物的维度;人力资本,从属于资本的社会关系维度;道德资 本,从属于资本的精神维度。第三,资本是一种创造价值的能力,即资本能够带来 剩余价值,创造未来财富。这也是资本的根本目的和一般属性。总之,资本是通过 投资而来用到投资中去,经过不断的外延和积累而得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 (二)资本的维度 资本的自然属性是逐利性,资本的社会属性随着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不断的 外延和扩展,表现为资本维度的不断扩大。这种变化性遵从于资本投入商品和服务 的生产过程中并能够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一般属性,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入新 的标志性的资本形式,丰富着资本的内容。 1物化资本货币 资本首先存在于简单的货币形式里。因而物化的货币资本是资本的早期主要表 现形式。从资本范畴角度讲,它与消费品一起从属于资本的物的维度。货币的产生 根源于社会生产分工和交换实践的发展,在产品转化为商品时,商品就在同一程度 上转化为了货币,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虽然是财富的代表,然而只 有当劳动力成为商品时货币才真正转化为资本。 “一方是资本家有能力买,而且能 买到,一方面是工人愿意卖,而且必须卖。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是货币的占有者, 资本家只有在市场上找到出卖自己劳动力的自由工人的时候,资本才产生。 ” 3早期 的重商主义货币理论就认为只有货币形式的资本才是真正资本。它的局限性在于: 一方面它忽视了只有作为资本的货币才是真正的资本,才具有资本的基本属性,而 作为货币的货币并不是资本;另一方面它将资本的范畴局限于了实物形态和自然属 性之上,忽视了资本的价值形态和社会属性。货币之所以能够转化为资本并创出新 的财富和剩余价值,可以说这是与人类的思想和劳动分不开的。换言之,没有人类 以及人类的劳动介入,货币就不会转化为资本。然而在整个经济发展史中的相当的 长的时间里,人的劳动却仅仅被视为游离于资本边际的一种要素。 3 陈宝,资本现代人马克思资本理论的哲学意蕴及其当代意义m,安徽:安徽人民 出版社,2008,第 28 页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9 2有形资本人力资本 从属于有形资本的人力资本是资本范畴向社会关系维度扩展的一个标志。在早 期的工业经济中,大量未受过教育的非熟练手工工人以其较低的价格成为工厂的劳 动力,其劳动价值的计算量度就是“人力” ,此时的劳动只是一种商品。随着对人 类的独有特点及其对生产率影响的认识不断深入,人的作用得到了强化,人力以其 包含的人类的智力、知识、思想、劳动、能力、素质等因素开始被视为一种类似于 资本的东西,即人力资本。西奥多舒尔茨第一个有效的通过“人力资本”理念的 精准表述弥合了资本与劳动之间的鸿沟。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一样,人力资本既是投 资的产物也是一种生产手段,而这种手段由其自身生产: “这样我们就制造我 们自己,在这个意义上说, 人力资源是投资的产物,在诸多投资之中,教育具 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4以人为载体的人力资本是“活的动态资本”它将人的价值物 化于商品和服务之中获取效益,创造价值。人的内涵价值如智慧、经验、技术、能 力与劳动相分离,凝结成独立的高级商品,通过在市场经济中不断的流动,促进扩 大再生产的实现、 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快资本增值速度, 即用人的内涵价值创造价值。 随着人力资本的产生,人的各种内涵价值中的一种重要因素道德的力量也开始分化 出来生成一种新的资本形态即道德资本。 3无形资本道德资本 道德资本的生成是资本范畴向精神生活维度的延伸。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从道 德资本各种样态(社会资本,企业资本,个人资本)的精神层次中寻求和运用道德 资本。但是,随着资本势力的壮大,经济效益成为人生、企业、社会发展的目的, 道德被视为一种达到经济发展的手段,即道德经济化。在这种思想的漫延下,自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道德资本才开始逐渐从资本的其它样态中分化、演变、生成。 “科 学的伦理道德就功能来说,它不仅要求人们不断的完善其自身,而且要求人们珍惜 和完善相互之间的生存关系,以理性生存样式不断创造和完美人类的生存条件和环 境,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这种功能应用到生产领域,必然会因人的素质尤其是道 德水平的提高,而形成一种不断进取精神和人际间的和谐协作的合力,并因此促使 有形资产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和产生效益,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 5因此,道德 也是资本。道德将资本在市场经济中的博弈规定在道德的范畴之内,在宏观上可以 缓解社会马太效应,制约贫富分化。中观上促成企业间合作的纳什均衡,打破垄断。 微观上增强个人的人生价值。因而,道德是一种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个别资 本的增殖的隐性资本, 。 4(西班牙)阿莱霍何塞g.西松,于文轩,丁敏译,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为什么美德如此 重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 13 页 5 王小锡,21 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伦理学使命j,道德与文明,1999 年第 3 期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10 二、道德资本释义 道德资本是当代经济伦理学领域的一个新的范畴,它是从资本的角度来审视道 德,从中挖掘出道德潜在的经济价值。客观上,它也从道德的角度提升了资本的社 会价值,丰富了资本的内涵,改变了人们对资本的传统认知。 (一)道德资本的含义 从道德本身来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是具体 的历史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变化,并反映出不同民族生活方式的 特殊性。因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道德的标准和 要求是不尽相同的。教科书上最为普遍的定义是“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 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 所维系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 6道德无处不在 并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使得经济中充满“德性” ,减少交易中存在的道德风险。由 于道德的有效约束,大大减少了市场经济中“搭便车”的机会主义行为。因此,道 德与经济要素一样可以被投入到经济运行的各个过程中,通过构建有效的自律和他 律机制,提高资源有效配置率,加快资本的周转速度,从而获得与其它资本要素一 样的创造财富的能力。因而,从道德创造财富的能力来看,道德是可资本化的。 从道德与资本的关系来看,道德的本质是利人,资本的本质是利己,从利人中 可以利己,也可以从利己中得到利人。换句话说,资本尽管存在着追逐利益的自然 属性,然而“丑恶的事,不是追逐利益造成的,而是侵犯别人的利益,侵犯了别人 的私。 ” 7在合理利己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与资本也可以具有同一性。在以利己 为目的“经济人“的角色中嵌入了道德因素,在以利益为目的的交易中加入双方必 须遵循的道德规范,将利己的目的与利他的效果统一起来。尽管马克思在资本论 中曾写道: “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 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 处被使用;有 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 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 100% 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 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 的危险。 ” 8但这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联系的资本。现代社会的资本保值和增值 离不开道德的调节和理性精神的指导。从资本的获得也要嵌入道德因素来看,资本 也是可道德化的。 西松将道德资本定义为“卓越优秀的品格,或者拥有并实行特定的社会背景下 认为适合人类的各种美德。 具备美德或者优秀的品质可以被视为道德资本” 。 9然而, 6 李春秋,新编伦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第 27 页 7 茅于轼,道德 经济 制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第 5 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思全集m,第 2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 829 页 9(西班牙)阿莱霍何塞g.西松,于文轩,丁敏译,领导者的道德资本:为什么美德如此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11 道德与资本不仅体现为个人优秀品质这样的内在性的联系而且也存在着外在性的 联系,公平既是道德因素同时也是资本获得的必要因素。我国道德资本的代表者王 小锡教授从整个经济的运行角度对道德资本作了界定: “所谓道德资本,从内涵上 看,就是指投入经济运行(生产)过程,以传统习俗、内心信念、社会舆论为主要 手段,能够有助于带来剩余价值或增进社会财富,从而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的一切 伦理价值符号” 。10对于道德资本的研究,无论是要道德资本化还是要资本道德化, 都是在寻求一种道德与资本的良性互动与整合,而非在两者的绝对对立样态下来考 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二)道德资本的生成 道德资本理论在历史上以中国的义利之辩和西方的功利主义作为理论基石,由 亚当斯密问题引发的理论跨越,进入市场经济后德性经济的提出,为道德资本理 论提供了发展的大环境,随着人们对道德的重视和生产中道德作用的认识,道德成 为一种生产力。 道德力与道德的生产力相结合, 为企业和经济带来巨大的资本效益, 道德已经被视为一种资本而存在。 1历史上的义利之辩 历史上的道德资本思想主要体现在传统思想中调节人们利益关系,规范和评价 人们思想行为的道德观念和理论,集中表现在历史上的义利之辩中。儒家德性主义 代表者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 ( 论语阳货 )体现了义的高尚地位。但是, 我国传统道德跟市场经济道德有一定的差别,其最大的不同是,传统道德是里缺乏 了人与人平等的因素,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 论语里仁 )首先把人 分成了“君子”和“小人”两个等级。此外,墨家功利主义的义利观主张贵义尚利。 墨子提出“兼相爱,交相利”把“利人” “利天下”作为最高的目的和准则。道家 的自然主义义利观主张绝义弃利,既否定了道德,又否定了功利。 西方的道德思想从道德经济化角度,着重功利主义研究。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 学说认为“人生的目的是追求快乐,快乐是人生最高的善” ,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 的。有功利主义倾向的经验论思想家如培根的全体福利论、霍布斯的利己主义、爱 尔维修公共利益是道德的基础,都试图把这种苦乐观与资本主义发展联系起来,力 图将道德与功利结合起来,但是他们从人的欲望出发把个人利益视为道德原则的最 终目的。18 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亚当斯密给予义与利双重肯定, 他所著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形成了引起经济界和伦理界广泛讨论的“斯 密问题” ,在鼓励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获取的看似矛盾的两种观点中,斯密认为这 两者是可以结合的,追求个人利益可以增进社会利益。每个人的富有是整个社会富 重要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第 41 页 10 王小锡,华桂宏,郭建新,道德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第 6 页 企业道德资本积累与道德建设研究 12 有的条件。 2古典经济学大师的“道德情操论” 19 世纪“斯密问题”被广泛争论,使得经济伦理跨越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鸿沟 为道德资本之可能奠定了理论基石。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从人性善的道德 人假设出发,把源于人的同情和同感的利他主义情操作为人类道德行为的普遍基础 和动机;在国富论中从人性恶的经济人假设出发,把利己主义的个人利益追求 作为人类经济行为的基础和动机,这样一种人性本善的利他主义道义论与人性本恶 的利己主义目的论,就矛盾的共生于亚当斯密的理论之中。他认为无论人性的善与 恶都是人性的原始事实,最善者也会自保自利,最恶者也不乏同情之心。前者要求 每一个人兼顾他人福利,后者要求人努力追求自我的向上发展,这两者相互关联的 动机,促成了人类个体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内在关联。因对内(企业内部,市场经济 内部,社会内部)可以将个人的利己行为导向整体福利,对外(个体之外,企业之 外,经济之外)个体的充分自由竞争和创造也可以带来整体的福利。利己与利他的 共存,道德人与经济人的共生,个体目标与整体利益的实现,证明了道德资本之可 能。 3 “德性”经济的提出 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在不断的开放的市场经济中有两种力在起着调节作 用,一种是市场本身无意识的自发调节力量。以价值为尺度,通过价格的围绕价值 的上下波动来调节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的稳定度;而另一种调节是政府有意识的 调节,即宏观调控的力量。通过政府的政策导向和市场干预政策,来引导市场经济 向健康的方向发展。然而,长期以来还有一种力量同样受到经济学家和相关学者的 关注,它对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起着精神性的作用,那就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主体之 间的道德力的调节作用,它通过人的活动和主体意识,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正常 秩序。它不但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更存在于企业与政府与 社会之间。它通过诚信、正义、公平、民主等各种道德原则和规范,通过个人或个 体的道德自律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