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其系统实现的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 摘 要摘 要 学习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一 部分。学习需要评价,没有评价的学习是盲目的学习。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 基础课程之一,其开设的目的是为更好地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公共体育课在学生发展和在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重 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然而,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现行的学习评价内容和方式等明显暴露出它的弊端,与新型 的教学指导思想相背离。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教育评价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教育评价的历史脉络、 国内外对教育评价的界定、学习评价的创新方法、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和目的等方面进行了阐述。由于公共体育课学习本身的特殊性,其评价的内容、方 式都有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因此,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从而真正 起到评价的激励、反馈等功能,本文应用了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法来进行学 习评价。 基于评价理论和模糊综合评判理论,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隶属度的确 定、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构建了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 确定了评价体系各子指标的权重,研究出了公共体育课学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 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探讨了该模型在公共体育学习评价中的应用。 最后,基于已构建的评价体系和构建的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模型,在 windows 系 统环境下, 以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为后台数据库, 利用 visual basic 语言程序,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系统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关键词:公共体育课 学习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系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 abstrac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to learn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modern education activities as part of an indispensable. learning needs assessment, there is no evaluation of the study is blind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is one of the aims set up for the better students into the moral, intellectual, physical, the beauty, such as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in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students an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work of an important rol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in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onduct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 however, the current evalu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the teaching reforms, the existing learning content and methods of evaluation obviously exposed the fact that the drawbacks of it, with a new type of teaching goes against the guiding ideology. first of all,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theory and theory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in history,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on the definition of educational evaluation, evaluation of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learning, public evalu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learn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objectives, etc. are described. physical education as a result of the public to learn their own particularities, and its evaluation of the content, methods are complex and comprehensive nature. therefore,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nd objective, this paper, the fuzzy math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o evaluate learning.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of theory and theory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y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he determination of membership,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o identify, build a learning evaluation system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using the evaluation system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sub-indicators, developed the study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model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based on mathematical models to explore the model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public evalu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has been built and construction of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n the windows system environment to microsoft sql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iii server 2000 database for the background, using visual basic language program to study physical education in publ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ducted a study evaluation system . key words: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study appraisal fuzzy mathematics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system 独创性声明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_ 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本论文属于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 1 绪论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 21 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 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放眼整个世 界,几乎每个国家都将教育提升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位置;都将教育的重心置 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实际发展上。在知识经济和创新意识作为社会发展主导的今天,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地开展。由于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进入社会后其素 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与基础教育相比,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就更加 直接。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教育专家泰勒就认为教育过程有三个重要因素组 成,即目标、活动与评价。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下文简称公共体育课)是高校课 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过程亦由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三个重要 因素构成。在教育改革过程中,教学评价一直是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话题,由此, 对教育教学评价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1.2 问题提出问题提出 学习评价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导向和反馈作用, 对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新的教育评价观应该凸显教育评价的 发展性功能,强调评价主体的互动与参与,评价内容与方式的多元化以及评价内容 的动态发展等。 1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评什么,怎样评,直接关系到体育教学目标的 实现和体育教学的方向、理念。 目前,公共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内容大多是对技能的评定,其形式过分地 强调学生技术技能等量化指标,其评价的方式都是以期末考试一次性考核,至多再 与学生平时的出勤相结合,得到的分数作为学生公共体育课学习成绩。用这样的方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2 法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成绩,既难以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兴趣情感等 学生个性方面的情况,也不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实际水平与教育 目标要求的差距无法显现出来,阻碍了教育目标的整体实现和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现行的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学习评价模式从评价的内容、评价的目标、评价的 理念都出现了严重的偏差,存在着评价内容狭窄、评价方法单一和评价过于传统等 问题,这些问题与体育选项课教学理念、方法、目标设定等的不合理有着密切的联 系,使得本应为体育教学工作提供正确导向、服务和激励功能的体育教学评价在很 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发展 2。 今天评价学生的基点己不再是获得知识的多少,也不再是某一种技能的熟练程 度,而应是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尤其是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新的评价体 系要淡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强化评价的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公共体育课学 生学习的评价己经引起了高等教育工作者乃至相关专家的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看, 还多集中于对考试、考核成绩的再评价,即对评价的分析和方法研究,对评价方法 是否合理的研究等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经验研究的水平上。 基于以上的现实问题,本研究试图以公共体育课为支点,从评价的科学性和客 观性入手,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些探讨,以求 能够为评价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1.2 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相关研究与文献综述 尊重历史,根据文献资料来证实说明是科学研究的前提。研究普通高校公共体 育课学习的评价也是如此。我国关于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高 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不断前行,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也成为体育工作者长期研 究的课题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公共体育课学习的评价 问题己经成为我国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各种专著和文献大量涌现,研究论文更是 层出不穷。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检索的情况来看,2000 年至 2008 年间以学习评价 为题的论文就有 896 篇,以学生评价为题的论文共有 1634 篇,以体育学习评价为题 的论文共有 60 篇。下面围绕所搜集资料中较有影响的文献进行梳理与评述。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3 1.2.1 价值取向方面研究价值取向方面研究 湖北经济学院袁莉萍等人撰写的 谈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 , 该文通过 对传统体育教学评价的分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新的体育教学模式的特征, 并指出传统体育教学评价与新型体育教学评价的区别。作者指出在体育教学评价体 系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从学生的选项、教师的评 价、评分体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闻兰等人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内容 ,该 文作者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群组ahp等研究方法,在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作用与局限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的指导思想、目的及原 则,构建了体育课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4。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闻兰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 该文以体育课 程学生学习效果为切入点,通过对体育课程评价目的构建依据、评价目的的哲学思 考的分析,指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目的的内容是检验学生体育锻炼效果、掌握 学生健康状况、分析影响学生体育素质的因素、激励学生自我发展、完善评价体系 等内容,并分析了体育课程评价目的对评价体系要素的影响 5。 黔西南民族师专体育系谢山撰写的调整培养目标建立新的体育评价标准, 该文对学生身体、心理存在的问题、我国学校体育所存在的问题和应试教育存在的 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指出要调整学校体育培养目标,建立科学的学校体育标准 6。 淮阳职业技术学院王宗亚撰写的浅议体育教学中的评价 ,作者指出体育教学 是对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否达到目标要求的检验,是检查教学工作,评定教学效果, 总结教学经验,改进教学方法,是评价学生的体质以及对所学知识、技术、技能的 掌握程度,所以搞好体育教学的评价对体育教学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作者从评价价 值取向出发对体育教学评价进行了研究 7。 辽东学院于杰的探研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 ,作者对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内 容、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从体育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内容、评价方法上构 建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该文指出体育教师一定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体育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4 学习评价方法,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新体系,使评价更加合理、 更加完善,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真正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与发展 8。 1.2.2 评价方法研究评价方法研究 平原大学基础部张德广的论文关于体育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探讨 , 文章指出以 形成性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分别对建立正确的评价思想、形成性 评价的思想和特点、评价的主体进行了分析。说明形成性评价能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9。 徐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柳方祥学校体育教学与目标达成度评价的改进 ,该文 提出了一种新的相对性评价目标达成度评价,并认为此评价方法具有相对性、 个体差异与区别对待、激励性、公平公正和动态性等优点 10。 渤海大学体育教研部钱伟等人撰写的对我校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的分析中, 采用问卷法,对学校有关体育课成绩评价方法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体育课成绩评价 内容已基本改变了过去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评价的现象,体现了“健康第一,以 学生为本”的指导思想,评价方法趋于多样化 11。 成都市金牛教育研究培训中心蒋丰等人体育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与奖惩性评价 的思辨,文中认为发展性评价和奖惩性评价各自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两种方 法的结合更有利于体育教学 12。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高升等人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评价方法研究 ,文 中对我国高校体育考核评价方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作者就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考核评价方法、建立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等进行探讨 13。 内蒙古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张京平等人的 “发展性评价”在评定学生体育学习中 的应用研究 ,文章认为学生自评、互评、进步度评价占有重要作用,真正体现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学习发展为价值取向的“发 展性评价”方案。建议转变教师的观念,由指挥者变为指导者,由评价者变为评比 者;整合评比资源,充分利用师生评比的共同资源,使评分人性化、公平化、公开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5 化,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利和评价权利 14。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王润平等人新时期体育课程质量的发展性评价 ,该文首先 分析了当前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作用和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发展性评价对体育 课程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体育课程质量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作 者认为发展性评价体现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15。 蒋惠珍等人普通高校发展性学生体育评价方法的实验与探索 ,该文通过对学 生体育课程学习发展性评价与耐力素质“三阶段”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实验,以 此来说明发展性评价在体育评价的作用,并得出采用发展性评学习评价有着良好的 效果 16。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闻兰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研究基于 定积分学思想的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该文指出以往对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方法 的不足,基于定积分学思想,探讨了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构建思想和构建方法,提 出了以学习变化率作为体育课成绩评定依据的新的体育课程成绩评定方法 17。 皖西学院体育系王文辉等人进步度评价法在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评价中的应 用 ,作者运用实验研究法对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如何实施进步度评价进行了实验研 究,并指出通过进步度评价法对身体素质成绩评价得到的分值要比终结性评价法要 高,使学生懂得了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与成绩的正比关系,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体 育学习的积极性 18。 1.2.3 评价体系研究评价体系研究 温州师范学院体育系张秀华的对增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研究论大学体育课 程体系与评价体系改革中指出:大学体育教学的评价体系,应以学生的身心健康 与终身体育教育为目标,建立一个科学、合理、有效、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指标体系。 作者确定六大类 18 项评价指标,即健身理论知识、学习态度、生理机能、心理评价、 运动能力、适应能力。每一类评价指标的分项权重和总体权重采用带信任度的特尔 菲法,确定了各项指标的分项权重和总体权重 19。 陕西师大体育学院李振斌,杨小帆的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效果评价体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6 系的研究 ,作者认为建立评价主体多向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 价过程系统化的评价体系,提出了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的四 种主体评价模式;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 5 个方 面并重的评价内容体系。强调评价过程要以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三者结合,关注学生的进步度和特长发展,进而构建科学的,适合地方性的、促进 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评价体系 20。 广西大学体育教学部陈坚华等人的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 体化学习评价体系研究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法、测试分析对比法,结合教学改革实 践和相关理论,对我国部分高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体系的实 践背景、发展过程、实施效果及发展方向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以实践效果评价的 若干理论问题和个体评价标准为方向,对学习评价体系标准的设计,评价的目的与 内容,评价的方式与评分方法进行实践性的探讨研究 21。 长春税务学院张利丽等人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构, 作者通过对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现状的调查,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 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学生体育学习的基本要求,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普 通高校学生学习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制定突出过程性评价和人文素质内容的评 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布 22。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贺超等人的对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体 系的研究,该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及统计法进行研究说明终结性评 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教师的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 潜能,为学生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观提供重要保证 23。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体育部任俊杰的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的再思考 ,该文 首先指出当前高校体育课成绩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评价目的偏移、内 容片面单一、方法不合理以及标准缺乏弹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在分析存在问题的 基础上,指出了构建新型评价体系的思路,分别就转变评价目的、改变评价重点等 方面进行了分析 24。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7 1.2.4 体育课学习评价的对比研究体育课学习评价的对比研究 浙江大学体育部黄明教等人的体育多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本研究运用 相关系数归一化、标准百分类比和多类多级判别分析的排序评价理论,对这三种方 法作为评价手段进行相互比较,并指出相关系数的归一化评价方法较其它两种评价 方法合理 25。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屈东华等人在论文中、日、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的比 较研究中,作者提出体育学习的目标是多元化的,一般包括认知、情感、技能等 方面;体育学习评价必须以学习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衡量标准,同时要把体现情感的 有关内容纳入体育学习评价之中;重视过程性评价,并把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不 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效性;优化评价过程,建议“达标”与体质测量有机 结合,变“体能达标”为“体质达标” ;重视自我评价和对学生积极性评价 26。 河北工业大学于鸿雁等人的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比较研究,该文以 文献综述和逻辑分析方法对国内外体育学习评价的现状进行比较,提出了我国的体 育课学生学习的评价趋势 27。 广东教育学院张细谦等人的中日美体育学习评价的比较,文中首先对日本、 美国的体育学习评价概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其发展的趋势。然后就我国体育学 习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就体育课学习评价改革提出了思路 28。 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的陶涛的中、英、美、澳4国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较 研究,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中、英、美、澳四国体 育学习评价内容进行比较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初步构建了中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内 容,并对评价内容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策略进行了分析 29。 张军波的国外体育教学评价面面观,该文对美、日、英、法、德、韩等国 家的教学评价进行了对比,指出各自存在的优势及不足,借鉴国外体育教学评价的 经验,对探讨我国体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0。 深圳大学体育部谭沃杰的深港两地大学生对体育教学效果评价比较研究 ,该 文通过对814 名深圳大学学生使用seeq问卷对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效果评价,并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8 以此与724 名香港大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指出seeq问卷具 有较好适用性,深港两地学生对有效体育教学评价标准的认同比较一致,主要体现 在体育教学热情和体育教学组织,但在学科价值、上课活力与风趣、做示范与教学 水平的关系的认同程度略有差异,并对今后研究作了展望 31。 1.2.5 近年来高校硕博论文研究近年来高校硕博论文研究 近年来,研究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的硕博士学位论文也不断增多。 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及不同的方法探讨了公共体育课学生学习评价的诸多问题。 其中一些主要的研究阐述如下: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李卫东撰写的论文论体育课程观 ,该文运用文献资料研 究法、面访等方法分析了体育课程观的问题。认为我国现行的体育课程评价存在诸 多问题,总的来说重视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评价体系机械化,各类评价内容 千篇一律数据化,以致本来一些不应该作定量分析的内容被强行进行数据处理。指 出应该将人文主义课程观和科学主义课程观相结合,在这些问题之中学习评价较为 严重,关系到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并认为体育隐含着不容忽视的过程价值是有必要 评价的,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总合运用是全面的,以理解为基础的评价实现 了完全、真正意义上的过程性评价 32。 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朱少华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实证研究 , 该文在理论上构建了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并对相应的评价量表进行了实证 研究。作者采用文献、归纳分析、理论演绎等方法,针对现存的问题,从构建新的 评价基本理念出发,构建出较科学、合理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最后,对 9 省市 20 所高校教师和 142 名学生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新构建的评价体系具体一定 的科学性,符合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 33。 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黄宝宏撰写的论文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应用诊断与效果 检测 ,笔者从微观的角度,针对评价方法及其在应用过程中的不足进行分析,探讨 了高校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的发展趋势,着重利用模糊综评价法、主成分与因子分 析法、马尔可夫链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了常用体育教学评价方法的诊断与检测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9 的利弊,指出应设计好的评价方案,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评价的不平 34。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费云生撰写的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 价研究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论证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就高职院校体育 课学习评价进行了研究,指出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作者从构建体育课的指导思想 入手,针对现存的问题,对构建体育课学习评价的基本范式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最 后,对新构建的评价体系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新评价体系体现了 “健康第一,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的指导思想和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并认为新的评价体系真 正实现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 35。 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谭洪论撰写的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学习评价研究 ,本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高校 的网球课学习评价进行了分析。 作者分析了学习评价的内涵, 探讨了学习评价的内容, 构建了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建立的普通高校网球教学中学习 评价指标体系,以江苏大学网球选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并指出新 构建的评价体系设计科学,能够反映学生在网球学习中存在的优点和不足 36。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杨传彬撰写的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生学习成绩评 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该文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 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 分别就学习评价的认识、 评价的主体、 评价的内容和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指出构建新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最后就新构建新的评价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新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和 有效性进行了研究。j 最后,作者指出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学习评价存在一定的不 足,根据指导纲要思想构建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37。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新宝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 价体系的构建与实验研究中,主要针对现行新课程内容及教学目标的不足,旨在 构建一套评价内容和主体多元,方法和手段多样的整体动态的评价体系。该评价内 容以运动参与、生物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高校公共体育 课学习评价体系。通过采用新构建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新评 价体系及评价方式得到实验组学生的认可和赞同 3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0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潘健撰写的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构建与研究 ,本文以 6 所普通高校 30 名高校体育教师和 120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进 行了分析,初步构建一个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学生学习评价体系,并就新旧评价指 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新旧评价体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39。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杨志勇撰写的高校公体教学学生成绩实施进步度评 价的实效研究 ,作者对现行的评价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 访问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等研究方法,对公共体育课进步度评价 法进行了研究。该文对河北北方学院 1500 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 验前和实验后两评价法的定量和定性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了分析。指出采用进步度 评价法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有着 特殊的作用 40。 1.2.6 研究现状的总结与思考研究现状的总结与思考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 究者围绕新的评价理念,分别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传统与现代两个角度进行论 述,对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理念也进行了探讨。经整理可以看出,其研究大 多集中在四个方面,即对于体育教学评价价值取向的理论的探讨、对评价方法的研 究、评价体系的筛选和评价的对比研究。在体育教学评价值取向方面,研究者分别 对现行的评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学 习目标、评价内容、评价原则。然而,不足的是缺少对公共体育课学习的特殊性即 内在矛盾进行研究,没有对学习评价价值取向进行哲学方面的升华;在评价方法研 究方面,研究者指出了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的评价方法(例如:发展性 评价、形成性评价、目标达成度评价、进步度评价等)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各个新 型评价方式的优越性,然而,他们都是对各自评价进行研究,而没有进行综合性评 价的研究;在评价体系研究方面:研究者分别对现行的评价体系不足之处进行了分 析,采用各种方法(如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1 究,然而大部分是从理论方面进行研究,构建的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还有等于提高。 在评价的对比研究方面,研究者分别从评价的评价方法、中日美等国家的评价体系 和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然而不足的是,由于各国的评价背景的不同,对体育课的 要求也不同。因此,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学校进行对比的可比性还有待于研究。 从以上可以看出,尽管新的评价指导思想和理念基本得到认同,新型评价方式 与技术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于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是 新兴领域,而且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目前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系统的体系。 新课程评价改革的整体水平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研究成果的内容与层次都显得 相对单薄,在研究中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目的 理论方面:初步构建普通高校体育学习评价体系,研究出客观有效、综合性强 的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方法、指标,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学评价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实践方面:研究出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及操作内容, 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设计以及方法的实施。 1.3.2 研究的意义研究的意义 1、激发学生运动潜能和运动兴趣,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从而促进 学生的全面的发展。 2、通过评价体系的研究,使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更加科学,结果更加准确、合 理,从而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反馈和激励功能。 3、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2 1.4 研究方法及内容设计研究方法及内容设计 1.4.1 研究思路及方法研究思路及方法 本研究首先从理论上来理清学习评价的本质以及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问题如指 导思想、内容等;其次,从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现状分析入手,指出其存在的 问题;最后,立足于我国的现实,系统构建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便于教师操作的学 习评价体系。因此,本研究将重点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1)文献分析法 文献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与研究课题有关情报 的方法。 41为确保本研究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进行本研究的过程 中,笔者广泛地浏览了大量中外文期刊、书籍,并详细阅读了重要文献资料,通过 查阅相关资料,理清学习评价的发展性本质以及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问题,并从我 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的现状分析入手,了解我国体育学习评价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困 境。 2)模糊综合评价法 2)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是把模糊数学应用到判别事物和系统优劣领域的新方法,根 据给出的评价标准和实测值,经过模糊变换后对事物或系统做出综合评价 。42公共 体育课的本质特征使得其评价有着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征。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引用 到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客观地反映学生 学习的实际状况,从而实现评价的反馈、激励等作用。 3)调查研究法 3)调查研究法 调查研究法是调查者根据课题规定的目的,有意识的运用语词回答的各种科学 方法和手段搜集有关社会现象的资料,并由此进行分析、研究,来探索社会现象的 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方法。 43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的研究的关键是要能够保证 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因此,本研究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全国普通高等 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专家进行调查,参考专家的意见,从而确保评价体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3 系的科学性。 4)层次分析法 4)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 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采用 ahp法对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指标 体系中所含的诸因素进行分层处理,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和确定每一指标因 素的相对重要程度及其权重值,从而解决体育学习评价中指标选择的核心指标和普 通指标之间的关系并得出各自的权重。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体育学习评价的指标 进行分析,为设计评价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1.4.2 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内容 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系统地阐述教育评价理论的历史沿革,探讨分析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革趋势。主要说明了课题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课题的 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课题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是评价的理论研究。该章围绕评价理论就教育评价、学习评价和公共体 育课学习评价进行了分析。首先,就教育评价概念的界定以及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 其次是对学生学习评价特征的分析,重点就新型的评价方式(包括发展性评价、过 程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进行了分析;最后,就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的指导思想、 评价目的和评价内容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是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的研究。对模糊综合评判法理论的数学基础、权重 的分析进行了研究。着重对层次分析法的过程、权重的确定以及隶属度的确定进行 了探讨,为下文的应用做好了铺垫。 第四章是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建立。 通过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 会公体组专家的调查,征询专家对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构建的意见和建议,构 建了公共体育课学习评价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公共 体育课学习课学习评判模型;最后结合模糊综合评判理论进行了实例研究。 第五章是学生学习评价系统的设计与研究。本章对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在 windows 环境下利用 visual basic 语言和 sql 数据库对已完成的评判模型进行系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4 软件的制作研究。在系统设计完成的基础上,介绍了教师、学生和管理人员系统登 录的界面。 第六章是研究的总结与展望。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对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 研究进行了展望。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5 2 评价理论研究评价理论研究 2.1 教育评价研究状况教育评价研究状况 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由于评价对教育的导向、激励、纠正等功能,使得教育评价的研究,与教学基本理 论研究、教育发展研究并列,成为当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愈来愈得到 教育界的重视。怎样理解教育评价、解释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评价理论的重要问 题。然而,何谓教育评价,目前学术界仍未达成一致的看法。 2.1.1 国外对教育评价的界定国外对教育评价的界定 泰勒在 20 世纪 40 年代初将教育评价解释为: “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 何种程度的过程 44。 ” 日本学者进一步把它界定为: “教育评价就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上测量或 从性质上描述儿童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教育目标的一 种手段 45。 ” 20 世纪 60 年代,克龙马赫(l.j.cronbach)于 1963 年在通过评价改进课程 一文中提出:教育评价是“一个收集和报告对课程研制有指导意义的信息过程 46。 ” 斯塔弗宾(d.l.stufflebeam)于 1966 年在对泰勒评价理论提出异议的前提下, 认为: “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证明(prove) ,而在于改进(improve) 。评价是一种为决 策者提供信息的过程 47。 ” 日本学者辰野千寿认为:教育评价是依据教育目标和指导计划,使用一定的指 导方法,教育那些具备输入条件(能力、适性、兴趣、学习态度等)的学生,并且 参照最初的教育目标对教育成果(输出)予以评价,把借此而获得的信息反馈给作 为指导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者的学生,从而调整指导方法,以便更有效地达到教育 目标 48。 20 世纪 70 年代,斯克里文(michael scriven)和豪斯(e.r.house)把教育评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16 价定义为: “评价是一种对优缺点和价值的评估,是一种既有描述又有判断的活动 49。 ” 20 世纪 80 年代,布卢姆(b.s.bloom)提出: “据我们看来,评价乃是系统收集 证据用以确定学习者实际上是否发生了某些变化,确定学生个体变化的数量或程度 50。 ” 1981 年美国教育评价标准联合委员会对教育评价进行了综合性的界定,他们认 为“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目标和它的优缺点与价值判断的系统调查、教育决策提供依 据的过程 51。 ”库巴和林肯又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认为: “评价描述的并不是事物真 正的、客观的状态,而是参与评价的人或团体关于评价对象的一种主观性认识;评 价结果就是这些人基于这种认识整合而成的一种共同的、公认的主观看法 52。 ” 2000 年,斯塔弗宾在其再版的评价模式一书中提出:评价意味着设计一个 研究(方案)并引导评价听取人评定(assess)对象的优点和价值。并强调这一定义 已得到广泛认可。在这里,作者用的“assess”一词,来自拉丁词根“assidere”,意为 “旁边就坐” ,可理解为教师紧扣教学目标,并为学生创造机会展示自己进步与能力 的具体行为 53。 从以上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各国都不断加强对教育 评价的研究。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对教育评价的概念有着不同解释。但总的来说 都是围绕着目标的实现、信息的收集和价值的判断进行论述的,从而也为我国对教 育评价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2.1.2 国内有关教育评价界定国内有关教育评价界定 1961 年台湾学者李聪明认为:“教育评价是利用所有可行的评价技术评量教育的 所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