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博士/硕士论文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 选项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曲阜师范大学攻读博 士/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论文中除注明部分外 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工作做出重要贡献的 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的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 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根据学位论文类型相应地在“”划“”) 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现状的调查与研究系本人在曲阜师范大 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硕士学位论 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曲阜师范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他 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曲阜师范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 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曲阜师范大学,可以采用影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 文,可以公开发表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ii 中文摘要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华夏民族祖先社会生产和实践智慧的结晶,是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武术的学习和锻炼不仅能够强身健体,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 武术的修养能够培育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另外,武术文化的学习对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 化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武术教学已经被列入 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但是,山东省高职院校的武术课的开展状况不容乐观,以至于严重 影响了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改革的力度和速度。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 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开展现状进 行了调查和分析,其结论如下: 1.部分高职院校的领导仍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中“重文轻武”思想的影响,对武术在高 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科学的认识,制约了武术教学工作 在高校的进一步开展与深化。 2.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师队伍呈现年轻化特点;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数 量较少;武术教师的科研能力较低。 3.学生对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的认知还较为肤浅片面,武术基础薄弱,学习武术的动机 较为实际、理性,教师教学内容单调、教学方式陈旧,与学生所期望的学习内容有较大差 距。 4.武术场地、器材配备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制约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的提升。 5.山东省高职院校大部分都并没有根据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具有实际针对性 的特色教材。 6.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课的评价体系仍是以教师评价为主的终结式绝对评价,不能给 教师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反馈信息,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教师进行即时的教学调 整与改进。 为了解决武术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更好地推进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学的 进一步发展,笔者以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为依据,结合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 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建议和对策: 1.学校领导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思路,提高对武术选项课的重视程度。 2.加强建设具有高素质的专业化武术教师队伍。 3.深化武术教学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丰富化,教学形式多样化。 4.充分合理利用现有武术教学资源,保证武术场地、教学器材的经费投入。 5.编写高质量、有针对性和时代性的规范化、科学化特色教材。 6.建立全面、科学、规范、实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武术选项课 现状 调查 研究 iii abstract chinese martial arts is a valuable national culture heritage with a long history, which was accumulated and developed from the long-term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ving practices. training martial arts is playing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ncreasing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nurturing students outstanding moral character and promoting chinese treasurable culture. nowadays, to vigorously promote quality education, our nation had listed martial arts instruction in all levels of the schools compulsory curriculum. however, its run is not much ideal i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which seriously hindered the martial arts reform of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writing conducted and analysed the status of martial arts courses of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using some comprehensive ways like documentation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y, delphi technique, logical analysis and mathematical-statistics and the conclusions as follows, 1. some colleges leaders perversely remain “intellectual infusing abov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neglect the function of martial arts in colleges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result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works labour along in colleges. 2. teaching staff presents a character of younger. there are lack of teachers with higher-education and higher-professional titl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apacity of existing martial arts teachers is commonly low. 3.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martial arts is relatively superficial as well as weak marcial arts foundation. their motivation of training martial arts is inclined to practicality and rationality. but the dull teaching contents and dated teaching methods have a largely disparity with students expectation. 4. the training field and supplies are not well equipped and cannot meet the teaching needs, which have restricted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5. most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have not compiled pointed special education materials according to their own practical conditions. 6. the evaluation system still remains completely teacher-driven model,which cannot provide teachers realistic and effective feedback and is not good to stimulating students training and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s. to deal with series of problems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and promote further developing of martial arts teaching of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in shandong province , the advises and countermeasures as follows, 1. the college leaders should transform the educational ideas and lay more emphasis on martial arts teaching. iv 2. to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high-quality martial arts teaching staff. 3. to deepen the course reform, 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diversify the teaching method. 4. to make full use of the existing fields, equipments and ensure the investments on these matters. 5. to compile high-quality, pointed, standardized and scientific education materials. 6. to establish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evaluation system. key words: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s martial arts teaching status conduct research v 目录 1前言 . 1 11 选题依据 . 1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 2 121 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研究 . 2 122 对武术教育的理论研究 . 3 123 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研究 . 4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4 131 研究目的 . 4 132 研究意义 . 5 2研究对象与方法 . 5 21 研究对象 . 5 22 研究方法 . 5 221 文献资料法 . 5 222 问卷调查法 . 5 223 访谈法 . 6 224 逻辑分析法 . 7 225 数理统计法 . 7 3研究结果与分析 . 7 31 对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师状况的调查分析 . 7 3.11 武术教师专项结构分析 . 7 312 武术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 8 313 武术教师年龄、教龄结构分析 . 9 314 武术教学工作者发表科研论文情况分析 . 10 315 武术教师组织教学的现状分析 . 11 316 武术选项课教学评价的调查分析 . 14 32 对山东省高职院校学生的调查分析 . 15 321 学生对武术的了解情况调查分析 . 15 vi 322 学生对武术课的兴趣情况调查分析 . 16 323 学生武术基础情况调查 . 17 324 武术选项课学生的期望学习内容与老师教学内容的对比调查分析 . 18 325 学生学习武术动机的调查分析 . 20 326 学生课后练习武术状况的调查分析 . 21 327 对学生学习武术的评估方式的调查 . 22 33 对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 . 23 331 高职院校体育负责人对武术选项课的重视程度 . 23 332 对教学器材、场地的调查分析 . 24 333 对武术选项课选用武术教材的调查分析 . 24 334 对武术选项课教学目标的调查分析 . 25 335 学校举办武术赛事情况 . 26 4结论与建议 . 26 41 结论 . 26 42 建议 . 27 参考文献: . 30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2 致谢 . 33 附件 . 34 1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武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它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极具社会 群众基础。武术寓健身性、技击性和艺术性等综合特点于一体,是一种具有广泛社会文化 价值和民族文化历史价值的特色体育运动项目。同时,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宝贵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与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和逐渐积累发展 起来的 。中华武术的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自 1949 年新中 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各个方面为武术的发展提供支持,为武术的发展提供 更加广阔的空间, 武术现在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 武术也已经被列为国家正式的体育竞赛项目。国家体委还设置了专门的武术组织,进行武 术方面的研究,编写了以武术为主要内容的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各有关学校还把武术列入 了教学大纲,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专业体育院校、系科还设立了武术专业, 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武术专业相关人才,通过高等教育平台来传承中华武术。国家教育部新 颁布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草案)中规定,武术教材是高等学校普通体 育课教学的基本教材之一,高等学校的武术课程教育的目的首先是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宝 贵文化遗产,将中华武术发扬光大;其次,通过武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来发展学生们身体的 柔韧性、协调性、灵敏性、和速度性等素质,提高学生身体各部位的机能,锻炼学生强健 的体魄;再次,利用武术教学来培养造就学生坚忍不拔、勇敢机智和不怕吃苦的性格品质, 以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 育教育也是高等体育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正处在学校体育向社会体育过 渡的重要阶段,高职院校要抓住机遇,加强学校体育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 发展。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同时,也使学生树立了 终身体育的良好意识。在教育培养学生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德才兼备、体魄强健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武术作为一项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在学校体育中有着广泛的教育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近几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大力推动和倡导下,武术教育在国家高等教育院校的开展已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成绩。相应的,对武术教育教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普通高校 中也是日趋增多。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一部分,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无论是学校的规模 还是学校的数量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高职院校的数量已经占据了高 等教育院校数量的大半个江山。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表现,国 家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对我国高校武术选项课的发展也提出了很多完善的建议,但是 改革现状一直不乐观。当前我们对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始终处于一个比较低 的水平,尤其是有关于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研究就更加薄弱。事实上,高职院校也是中 体育运动学校武术教材编写组.武术m. 北京市: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孟升,丁丰斌,谭鹏主编.高职体育新教程m.北京市:原子能出版社,2007. 2 华武术传承推广与普及发扬的重要阵地之一,对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明,贯彻落实全民健 身计划,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欲通过多种研 究方法对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深入分析研究山东省 高等职业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高等职业院校的 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能够更好的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进 而推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武术教学的发展,为武术的教学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1.2 研究现状及相关文献综述 通过检索清华同方 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 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北京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权威 认证的网络电子资源库,并在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进行论文相关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查阅工 作。根据研究需要,阅读了大量的有关书籍、期刊、学位论文等,了解了我国高等职业院 校武术教学的开展现状以及学生学习武术和对武术的认识情况等。 目前关于我国高校武术教育教学的研究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发展和弘扬中华武术有 着极大地意义。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期开始,已有很多学者陆续对学校武术进行了研究, 有的对各地中小学武术的开展进行了深入调查,并提出了更好的开展武术的具体措施,还 有一些学者对大学的武术开展进行了研究。但是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武术教育情况进行研 究的比较少。 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防身自卫、 修身养性、锻炼意志等功能。高职院校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技术人才,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 展科学技术的生力军,应该在刻苦钻研、勤奋学习的同时,努力锻炼身体,学习掌握武术 理论知识、武术技术和技能,使武术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因此要使武术的近期效益和长远 效益结合起来,既要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健康地、精力充沛地学习、生活,又要 有利于毕业后能继续科学地进行锻炼,从而为祖国、为人民健康高效地工作。 1.2.1 中国武术发展的理论研究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不断碰撞冲击,竞争激烈的时代,全球化视野下,西方资本主义 的文化、意识形态也在不断地向中国渗透,在这样一个全球文化背景下,每一个中国人都 应该高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命运。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体现着我们 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也就利索当然地应该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与重视。上海体 育学院的邱丕相教授在其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这样说道:中国武 术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全球化经济时代,其发展面临着诸多的挑战。这其中不仅有消费 时代,国内文化导向的影响,而且,欧美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外来武技的影响也使得武 术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全球范围内的文化竞争所导致的武术文化的争夺、流失、自信 和自觉,需要武术界的注意和广泛关注。 苏州大学的王岗教授在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 徐培文.高职院校武术教育的内容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5. 邱丕相.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6). 3 与发展的新策略中尖锐地指出: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侵入、扩张和企图占领,已经极大 地冲击和伤害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体育文化遗产,甚至造成了中、西体育意识文化在华夏人 心目中主客体移位的尴尬境遇与局面。在经济发展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 华武术的持续弘扬发展问题,已经成为武术界必须加紧应对的重大问题。 王铁新老师在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一书中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中华武术的发展现状。书中 说,中华武术中的精髓思想诸如, “感悟、修身、自娱” 、 “天人合一”等正在被人们逐渐 舍弃,取而代之的却是充满利益色彩的“锦标月奖牌” ,武术的利益欲望日趋显著,在很 多的人的心目中,现代武术和竞技武术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商标。在这样一个文化流失严 重的时代,负载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武术也在遭受着流失甚至消亡的命运。如何保 护和发展武术这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体育形式,是当前武术界应该积极面对的严 肃而沉重的问题。研究与拯救中华民族的传统武术和武术精神文化遗产已经迫在眉睫,需 要我们采取实际有效的行动来捍卫和还原武术和传统武术文化的荣誉和尊严。 1.2.2 对武术教育的理论研究 文化的发展靠教育,武术教育事关武术文化发展乃至整个武术事业的全局,重视和发 展武术教育,加强武术的教育推广,是武术文化建设和做大做强武术事业的一项基础性工 程。但就目前而言,武术教育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邱丕相老师在关于中国武术发展战 略的几点思考中说: “尽管早在 1916 年时武术就已经进入学校教育领域,在不同的历史 发展时期又被陆续地编入教学大纲、列入教学课程、被编订进教材。但是,不可否认的事 实是,至今为止武术在学校教育中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普及和推广,甚至在一些学校里“名 存实亡” 。 武术以及武术文化目前的发展普及和推广弘扬状况十分严峻。邱丕相教授还在 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中提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各 门课程当中,武术,是组成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同样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文化 的重任。武术教育是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学校在进行武术教育过程中,可以很 好地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武术教育的各个方面和环节里都应该贯穿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 教育。 蔡仲林老师在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这篇文章中指出, 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品质和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支撑,武 术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深厚的底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精髓,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品质非常必要。 陈福刁教授在中国武术文 化及其教育作用中认为:武术文化的实践教学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改善,而且 能够很大程度上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促进学生自身健全人格的发展并提高其 生活文化品味;另外,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体悟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 王岗,邱丕相. 中国武术尴尬的境遇与发展的新策略j.体育与科学,2006,27(4). 邱丕相,戴国斌. 弘扬民族精神中的武术教育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5,23(4). 蔡仲林,施鲜丽,葛耀. 论高校武术文化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6). 4 力和文化素养。 栗胜夫老师的一篇文章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 作用中指出: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经久不衰的主要动因就在于它的深厚的民族精神内核 和出色的教育价值。随着党和政府对武术运动和武术教育的大力倡导和支持,武术教育的 改革也必将不断深入和发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武术教育对国民素 质的整体提升也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1.2.3 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的研究 王建华等在普通高校武术公共课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高校武术公共 课教材使用的周期过长,内容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以及趣味性;由于武术教材内容的局限 性,武术教学的“传习”模式长期以来也缺乏改进。对此,他强调要加强武术选项课教材 研究,革新武术教学内容,突破传统的武术教学模式,改进授课方式,加强武术教师的业 务学习和素质的提高,以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杨涛在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 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中指出:武术教学目标的定位仍受传统思维习惯的束缚,武术教学内 容突出了健身性,但忽视了技击性,还不够完善;武术的理论教学内容偏少,且一般得不 到教师的应有重视;专业教师不足,而且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还有待提高;学生的武术基 础也不容乐观,学习期望与学习结果有一定反差;场地、器材的建设滞后于高校的扩招改 革步伐;武术选项课教学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全面,评价方法不够科学完善。 舒宗礼在普 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与对策中指出高校武术教学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武术 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与中学武术教学内容脱节;武术教材陈旧,内容单调乏味、 缺少创造性,不适合当前大学生的学习要求,内容的实效性亟待提高,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创新。 综上所述,目前在关于高等院校武术教学的各类研究中,涉及高校武术教育教学改革 的成果较多,对高校武术选项课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教学改革及武术对大学生的身体机能、 道德素质影响展开,而对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研究却相对薄弱。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武术选项课的教育教学现状应该得到研究者的关注与思考。本文以山 东省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研究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和建议,希望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武术在高职院校的继承与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文化在塑造大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 促进人格完善和体格锻炼,树立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弘扬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 表现出比其他体育项目更大的优势和作用。武术在中华民族悠悠历史长河发展中,始终葆 陈福刁.中国武术文化及其教育作用j. 广西社会科学,2005, (5). 栗胜夫. 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25(1). 杨涛. 山东省普通高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3). 舒宗礼,夏贵霞. 普通高校武术教学内容改革趋势与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22(增刊). 5 有“武艺以养德” 、 “尚武崇德”的优良传统,它的教育价值和功能历来为人们所重视,通 过武艺和德育的培养,不仅能使大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有助于大学 生道德修养、思想素质的提高,进而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而且我国教育部制订的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是高等院校进行体育课程教 学的指导思想和教学指南。 大纲中,武术已经被作为基础选项课纳入到普通体育课教 学体系之中。高等职业院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大纲的规定,武术选项 课也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中应有的题中之义。因此,为了了解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武 术选项课的教学现状,总结好的经验,为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更好发展提供一些 理论上的建议,笔者进行了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现状的课题研究。 1.3.2 研究意义 当前高职类院校的武术教学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课题的研究不仅可以全面 了解山东省高职院校的武术教学现状,并根据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和 建议,为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教育教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的依据,完善武术教学 目标和教学评价体系,结合时代发展和武术教学的需要充实武术教材内容,改进完善教学 方法和教学模式等。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们学习、练习武术的兴趣和热情,引导大学生们 传承武术文化,这对树立大学生健康的思想理念,培养其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养成良好的 体育锻炼习惯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增强大学生对武术精神内涵及其教育内涵的认识 和理解,这对于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进当代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 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推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和现实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运用随机抽样法,抽取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中的 10 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理工职业学 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烟台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 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论文的研究需要,作者于所在大学图书馆做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查阅和检索工作, 同时通过计算机网络搜索清华同方 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清华同方 cnki博 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nki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阅读并了解了近 十年内与本研究有关的期刊、学位论文,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2.2.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笔者根据本论文所涉及到的调查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按照体育科研方法中对调查问 卷设计的相关基本要求,并广泛咨询专家老师之后,设计了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现 6 状调查(体育负责人部分) 、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现状调查(老师部分) 、山东省高 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现状调查(学生部分)等三份问卷。 2.2.2.2 问卷的效度检验 为了确保本次调查问卷的设计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笔者对所涉及的问卷的 效度进行了检验,特请教对本课题研究内容较为熟悉的有关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了全面 的审核和评定。将问卷效度设计为“高、较高、一般、较低”四个层次,结合专家对问卷 设计的意见进行反复的修改后再次请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价。从各位专 家最终的评定结果来看,本次论文研究所设计的调查问卷能够有效地反映所调查的问题, 具备进行本课题研究的有效性。问卷效度反馈的结果见表 1。 表 1 问卷效度检验评价结果(n=10) 高 较高 一般 较低 合计 n % 3 30 6 60 1 10 0 0 10 100 (n 代表人数,%代表百分比) 2.2.2.3 问卷的信度检验 为了保证本次问卷材料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在进行问卷的信度检验时采用了测量 再测量的信度评价方法,对两次测量检验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三份问卷的信度检验 结果分别为 88.6%,92.7%,94.3%,三次测量的结果一致性较高,说明本次设计的问卷所 涉及材料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符合论文研究的需要。 2.2.2.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对于本次论文的问卷发放,笔者采用了实地发放与邮件寄送发放两种形式,对山东省 10 所高职院校的武术选项课现状进行了调研, 本次问卷共计发放 600 份, 问卷回收 584 份, 问卷回收率达到 97.3%,经检查核对,所获有效问卷为 567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 97.0%, 详见表 2。 表 2 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统计 问卷类型 发放问卷 回收问卷 回收率 有效问卷 有效回收率 负责人问卷 老师问卷 学生问卷 合计 13 28 559 600 13 26 545 584 100% 92.8% 97.4% 97.3% 13 24 530 567 100% 92.3% 97.2% 97.0% 2.2.3 访谈法 在导师、同学和朋友的帮助下,对山东省 10 所高职院校的部分武术教研组领导老师 进行了访谈,获得了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教学开展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并与学校武 术任课老师和学生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对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存在的问题以及 7 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本次论文的写作研究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2.2.4 逻辑分析法 运用科学研究的逻辑分析方法对问卷调查所获取的有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归纳、 推理,总结得出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选项课的发展现状,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结合武术 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的实际发展状况提出相应的完善对策和发展建议。 2.2.5 数理统计法 利用计算机功能完善的 spss13.0 和 excel 软件对调查问卷得出的最初数据信息进行 统计和处理,并运用百分数、分类汇总、求平均值等多种运算,对最后结果重复运算,以 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以便为本次论文的研究提供更加可靠客观的数据参考和支持。 3.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了山东省不同区域的 7 所开设武术选项课的高职院校(济南职业技术学 院、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烟台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山东电力高 等专科学校、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武术教研组负责人、武术选项课任 课老师、和大学二年级武术专项选修班的学生,并对 7 所高职院校公共武术选项课教学开 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之后得出以下调查结果: 3.1 对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师状况的调查分析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 望在教师。组织建设一支政治素质稳定、业务素养良好、结构配备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推 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古人常说,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 这充分显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作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用。教师具有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独特性,一方面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是多个角色的综合 扮演者:管理者、传道者、授业者、示范者、知己、朋友等;另一方面,国家的教育教学 大纲、教育改革深化政策、各个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等都依赖于教 师的执行和组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始终处于主导性地位。因此,可以这样认 定,武术教师较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将对学校武术教学工作和武术教育的发 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首先对山东省高职院校武术教师的现有状况进行了调 查、分析。 3.1.1 武术教师专项结构分析 表 3 学校开课情况与教师专业情况调查 高职院校(10 所) 武术教师(18 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通知z.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2. 8 开设武术选项课 (7 所, 占 70%) 未开设武术选项课(3 所,占 30%) 专业(13 人,占 72.2%) 非专业(5 人,占 27.8%) 调查结果显示:在本文进行调查的山东省 10 所高职院校中,有 7 所学校开设了武术 选项课,占调查学校总数的 70%,另外 3 所学校未设置武术选项课,占了调查学校总数的 30%。这一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在山东省内,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忽视了武术选项课 的教育教学工作,在高校体育课中未曾设置武术选项课。在接受调查的所有开设武术选项 课的 7 所高职院校中,共有 18 名武术教师担任了学校武术选项课的教学工作,占 7 所高 职院校体育选项课教师总数的 14.6%;18 名从事武术教学工作的教师中,武术专项毕业教 师 13 名,占总体的 72.2%,非武术专项毕业的教师 5 名,占总体的 27.8%,具体情况如表 3 所示。 对武术教师专项结构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高职院校的武术选项课开展情况不够理 想,影响了各院校的武术教育开展;从事武术选项课教学的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不 是武术专业科班出身,可能是为了适应学校的课程设置要求改教武术的,这样,武术选项 课的教学质量就很难保证。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具 有极其浓厚的文化底蕴。武术的教学演练不仅要把单个的武术动作展示出来,更要体现出 内在的精、气、神,再加上武术技术动作复杂,只掌握一两套简单的拳术套路是不能很好 的完成教学任务的。 再有, 教师的示范演练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这就对武术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非武术专项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非武 术专项教师没有进行系统的武术理论和技术学习,会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武术的开展与普 及。所以本文认为:一方面,武术选项课教师自身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不断加强武术 理论学习,注重武术专业技术技能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学校也应该引进高素质的 武术专业人才或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充实武术教学队伍。 3.1.2 武术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分析 表 4 武术教师学历、职称调查统计 学历 人数 百分比 职称 人数 百分比 专科 本科 硕士 博士 0 13 5 0 0 72.2% 27.8% 0 助教 讲师 副教授 教授 12 3 2 1 66.7% 16.7% 11.1% 5.5% 尽管学历指标不能当作衡量一名武术教学工作者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唯 一参考,但是武术理论相关知识的讲解、武术作为一门学科的建设、武术课程的深化改革 以及武术研究领域的科研创新等与武术教学工作者的理论知识素养和知识储备结构等有 着十分密切的关联。对山东省开设武术选项课的高职院校武术教师学历、职称的结构调查 9 显示(表 4) ,18 名武术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教师 5 人,占总体的 27.8%;本科 学历教师 13 人,占总体的 72.2%;而 18 名武术教师没有一人具备博士学历。这表明山东 省高职院校中高学历的武术教师较少,结构分配不合理,师资学历配备状况与国家教委对 高校体育学科建设所要求的“研究生学历教师比重占体育教师学历总数的 40.0%以上”存 在较大的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教师一方面 应不断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和业务训练,以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国家电投集团浙江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农发行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2025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农发行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2025秋招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农发行运城市稷山县2025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环保设备制造业2025年市场趋势预测与产品技术创新趋势报告
- 2025年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法规与智能驾驶车辆售后服务体系报告
- 农发行绍兴市嵊州市2025秋招笔试行测高频题及答案
- 2025制造业数据治理策略:数据治理在智能生产设备智能服务中的应用报告
- 2025年氢能产业投融资市场动态与趋势报告
- 双姿培训课件
- GB/Z 41082.2-2023轮椅车第2部分:按GB/Z 18029.5测得的尺寸、质量和操作空间的典型值和推荐限制值
- 实施项目经理岗位的工作职责描述
- 医院物业服务投标方案
- 中频操作评分标准
-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说明-培训课件
- 生活中的理财原理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暨南大学
- GB/T 22588-2008闪光法测量热扩散系数或导热系数
- GB/T 22237-2008表面活性剂表面张力的测定
- GB/T 13298-1991金属显微组织检验方法
- 《绿色建筑概论》整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