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权威资料]_第1页
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权威资料]_第2页
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权威资料]_第3页
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权威资料]_第4页
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权威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 本文档格式为 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的特点、来源及检测方法和要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对人的身体健康具有得大影响,所以开展室内环境空气检测工作十分必要。 关键词 甲醛 苯 甲苯 二甲苯 氨 TVOC X8 文献码 B 1000-405X( 2014) -8-191-2 0 前言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民 用建筑发展迅猛,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现今的建筑装修的材料及技术手段不可避免的带来有害气体及其他危害人身健康的有害物质,这形成了突出的矛盾,从而国家提出新建民用建筑都必须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出具正规检测报告。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空气的污染物主要是甲醛、苯、甲苯、二甲苯、氨和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等 1。 1 主要污染物的特点及来源 1.1 甲醛 甲醛是无色、具有强烈气味气体,能与蛋白质结合,吸入高浓度甲醛后,会出现呼吸道的严重刺激和水肿、眼刺痛、头痛,也可发生 支气管哮喘。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皮炎、色斑、坏死。经常吸入少量甲醛,能引起慢性中毒,出现粘膜充血、皮肤刺激症、过敏性皮炎、指甲角化和脆弱、甲床指端疼痛等。长期接触低剂量甲醛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女性月经紊乱、妊娠综合征,引起新生儿体质降低、染色体异常,甚至引起鼻咽癌 2。 甲醛主要来源为含有粘合剂的各种人造板材(刨花板、纤维板、胶合板等)。 1.2 苯 苯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液体,具有易挥发、易燃的特点,其蒸气有爆炸性。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有的 出现过敏性湿疹。长期吸入苯能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苯蒸气有毒,急性中毒在严重情况下能引起抽筋,甚至失去知觉;慢性中毒能损害造血功能。 苯主要来自建筑装饰中大量使用的化工原料,如涂料、木器漆、胶粘剂及各种有机溶剂。在涂料的成膜和固化过程中,其中所含有的甲醛、苯类等可挥发成分会从涂料中释放,造成污染 3。 1.3 TVOC(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是空气中三种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挥发性有机物和醛类化合物)中影响较为严重的一种。在常温下可以蒸发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它的毒性、刺激性 、致癌性和特殊的气味性,会影响皮肤和黏膜,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TVOC 中有些化合物具有基因毒性,能引起机体免疫水平失调,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出现头晕、头痛、嗜睡、无力、胸闷等自觉症状;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出现食欲不振、恶心等,严重时可损伤肝脏和造血系统,出现变态反应等。室内的 TVOC 总挥发性有机物含: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等。 室内的 TVOC 主要是由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材料及生活和办公用品等散发出来的。如建筑材料中的人造板、泡沫隔热材料、塑料板材;室 内装饰材料中的油漆、涂料、粘合剂、壁纸、地毯;生活中用的化妆品、洗涤剂等;办公用品主要是指油墨、复印机、打字机等; 此外,家用燃料及吸烟、人体排泄物及室外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也是影响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含有量的主要因素。 1.4 甲苯 甲苯是有机化合物,属芳香烃,在常温下呈液体状,无色、易燃。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 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 4。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甲苯主要来自与汽油有关的排放及工业活动造成的溶剂损失和排放。 1.5 二甲苯 属于芳香烃类,具有中等毒性,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的甲苯或二甲苯,会出现中枢神经麻醉的症状,轻者头晕、恶心、胸闷、乏力,严重的会出现昏迷甚至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主要来自于合成纤维、塑料、燃料、橡胶等,隐藏在油漆、各种涂料的添加剂以及各 种胶粘剂、防水材料中,还可来自燃料和烟叶的燃烧。 1.6 氨 氨是一种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极易溶于水。人体吸入氨轻度中毒症状为:眼、鼻、咽部有辛辣感,流泪、咳嗽、喷嚏、咳痰、咳血、胸闷、头痛、头昏、乏力,临床检查有眼结膜、鼻和咽黏膜充血,肺部可听及干 音。重度中毒症状为:肺水肿、脑水肿、喉头水肿、喉痉挛、窒息,抢救不及时可有生命危险 5。 主要来源为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添加剂,如防冻剂、膨胀剂;建筑材料中的胶粘剂、涂料添加剂及增白剂;人体代谢废弃物。 1.7 氡 氡是一种放射性的惰性气体,无色无味,能溶于水和脂肪,潜伏期长达 15-40 年。研究表明氡对人体的危害有:导致肺癌、白血病、使人丧失生育能力,胎儿畸形、基因畸形遗传等。氡可以通过人体脂肪影响人的神经系统,使人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有关专家称,氡气已成为家居健康的超级隐形杀手。高浓度的氡会导致机体血红细胞出现变化。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 氡的主要来源包括:房基土壤或岩石中析出的氡,氡气通过泥土地面、墙体裂缝、建筑材料缝隙渗透进入房间;大理石、花岗岩、砖沙 、水泥及石膏之类建筑材料,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从日常用水以及用于取暖和厨房设备的天然气中释放出的氡;从户外空气带入的氡。 2 主要污染物的检测方法及要点 2.1 检测方法 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计法等。 2.2 规范规定检测的时间为 ( 1)民用建筑工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至少七天以后、工程使用前进行。( 2)对个人装修家庭建议最好装修工程完工后一个月以后、全部家具完全到位一星期以后进行检测,这期间应保证充足的通风,以利于有害物质的散发,使检测 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时的状况。 2.3 封闭时间的规定为 (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采样应在对外门窗关闭 1小时后进行;( 2)对准备入住或已经入住的装修家庭,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规定的检测采样时门窗关闭时间: 12小时。( 3)由于每天路上交通需要时间等,一般我们会在约好的检测日上午 9 左右到达您需要的检测地点,因此当您与我们约好检测时间后,您应在约好的检测日的前一天晚上17: 00 22: 30 将你要检测的空间的门窗全部关好或根据约定好的检测时间 进行推算封闭房间,直到我们上门采 样完成后方可开门、开窗。 2.4 采样点的确定 ( 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规范规定:房间使用面积50 平方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3)具体到 1 套住房,一般厨房、卫生间不设检测点;一般两室一厅的住房设 3 个检测点,即两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 个检测点;三室一厅的住房设 4个检测点,即三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 个检测点;三室两厅、楼中楼等其他套型的住房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2.5 检测时机 距离装修竣工时间过短,按照我国国家规定进行室内空气检测的标准为 7 天。在 之内不进行空气检测验收。下雨天我们也不建议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验收,因为雨天气压低潮湿闷热往往数据异常。第三个需要检测空间内有多余的油漆及装饰材料,这对检测数据的准确性起到一定的负影响。 3 结语 室内环境空气的质量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类的一生中大约有 3/4 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生产的时间都是在室内进行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的增强,人们对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的舒适程度也越来越精益求精。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也正渐渐地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产业中一项朝阳产 业。这项事业的发展对解决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问题,能更有效的带动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存在更为重要的意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室内环境空气污染现状,确保人们生活在舒适清洁的室内环境,推动我国发展室内环境空气保护事业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伟明 .环境监测新技术应用 .离子色谱 J.环保科技, 2008, 1. 2孙宇 .关于我国室内环境空气监测与治理的研究 J.中国环境管理, 2011, 40-42. 3刘静玲 .环境污染与控制 M.化学工 业出版社 .2001. 4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控制规范S. 5龚容贤 .室内空气净化技术 J.福建环境, 2003,20( 2): 38-40. 文档资料:浅谈民用建筑工程筑室内环境空气检测 完整下载 完整阅读 全文下载 全文阅读 免费阅读及下载 阅读相关文档 :浅析全球定位系统在矿区地面测量中的应用 GPS 技术在建筑测量中的应用分析 工程地质勘察中滑坡的识别及其防治 应如何控制好城镇地籍调查中的成果质量 MapGis 技术在地质绘图中的应用 浅谈数字化地图测绘技术的应用 探析陶土板幕墙结构设计分析 江门台山市大江镇木业一条街网山边坡治理工程勘查 概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基于 EPS 平台的规划管理面积计算研究与开发 矿区水文地质勘探技术探讨 浅谈航空摄影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