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pdf_第1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pdf_第2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pdf_第3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pdf_第4页
(应用心理学专业论文)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西方心理学对于自我研究的重视固然与其个人主义价值观倾向有关,然而自 我在整个人格结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才是心理学家们关心的焦点。身体自我作为 自我结构的重要基础,是伴随儿章最早发展起来的,贯穿人整个生命全程的观念。 人体的物质属性,例如相貌、体整合能、健康状况等都是透过身体自我整合到整 体的自我观念中,同时,这种看法还具有评价性,它以社会为参照,对人的自尊、 自信、自我效能都会产生持久的影响。 目前国外对身体自我的研究同益增多,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型和测量工 具,然而国内对此的研究还相当缺乏,除个别对身体能力知觉的研究以外,仅有 的研究大多停留在对整体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身体自我成分的探讨。 本文从用眼动仪念监测瞳孔直径的变化,探索个体对身体自我认知水平( 即 身体自尊高低) 所导致的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趋势这么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研究个 体的身体自我,得到了这样的假设( 1 ) 被试在观看无关刺激( 他人形象) 和靶 刺激( 本人形象) 的时候,瞳孔直径大小会发生变化。( 2 ) 高身体自我概念的个 体在观看无关刺激时的瞳孔直径比观看靶刺激时的瞳孔直径要小。( 3 ) 低身体自 我概念的个体在观看无关刺激时的瞳孔直径比观看靶刺激时的瞳孔直径要大。 关键词:自我概念;身体自我概念;瞳孔直径;眼动仪 a b s t r a c t w e s t e r np s y c h o l o g yf o rs e l f - s t u d yc o u r s e ,w i t hi t se m p h a s i so ni n d i v i d u a l i s m , t h et e n d e n c yo ft h ev a l u e s ,b u ta tt h ee n t i r ep e r s o n a l i t yo ft h es e l f - s t r u c t u r ei sa n i m p o r t a n tp o s i t i o ni nw h i c hp s y c h o l o g i s t sa l et h ef o c u so fc o n c e r n p h y s i c a ls e l fa s t h ee s s e n t i a lf o u n d a t i o no fs e l f - s t r u c t u r ei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e a r l yd e v e l o p m e n to f c h i l d r e n ,t h r o u g h o u tt h ee n t i r el i f eo ft h ew h o l ep e r s o nc o n c e p t n e b o d y sm a t e r i a lp r o p e r t y , s u c ha sa p p e a r a n c e p h y s i c a li n t e g r a t i o no fe n e r g y , s t a t eo fh e a l t ht h r o u g ht h ep h y s i c a ls e l fa r ei n t e g r a t e di n t ot h eo v e r a l ls e l f - c o n c e p ta t t h es a m et i m e ,t h i sv i e wa l s oh a se v a l u a t i v e ,i ti st h el i g h to fs o c i e t y , t h ep e r s o n s s e l f - e s t e e m ,c o n f i d e n c e 。s e l f - e f f i c a c yw i l lh a v eal a s t i n gi m p a c t a tp r e s e n t ,f o r e i g nt o t h eb o d yi n c r e a s i n gt h es e l f - s t u d y , h a v eh a ds o m eo ft h em o r es o p h i s t i c a t e dm o d e l a n dm e a s u r e m e n ti n s t r u m e n t b u tn a t i o n a lr e s e a r c hh a sa l s oac o n s i d e r a b l el a c ko f , i n a d d i t i o nt o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p e r c e i v e da b i l i t yo ft h eb o d yr e s e a r c h t h es t u d yo n l ya tt h e m a j o r i t yo ft h eo v e r a l ls e l f - c o n c e p ti ns e l f - c o n t a i n e dc o m p o n e n t so ft h eb o d y i nt h i sp a p e r , r e a db ye y et r a c k i n gs y s t e mt om o n i t o rc h a n g e si np u p i ld i a m e t e r , a n d e x p l o r et h ei n d i v i d u a ll e v e lo fp h y s i c a ls e l f - a w a r e n e s s ( t h a ti s ,s e l f - e s t e e ml e v e l o ft h eb o d y ) c a u s e db yc h a n g e si np u p i ld i a m e t e rs i z eo ft h et r e n do fs u c han e w p e r s p e c t i v et os t u d yt h ei n d i v i d u a l sp h y s i c a ls e l f , t ob es u c ha s s u m p t i o n s ( 1 ) s t i m u l a t i o nt e s th a s n o t h i n gt od ow a t c h i n g ( a n o t h e ri m a g e ) a n d t h et a r g e ts t i m u l i ( m y i m a m ) ,t h ep u p i ld i a m e t e rc h a n g e ( 2 ) p e o p l ew i t hh i g hp h y s i c a ls e l f - c o n c e p tw a t c ha t t h ei n d i v i d u a lu n r e l a t e dt os t i m u l a t ep u p i ld i a m e t e ra tt h et i m eo ft h et a r g e ts t i m u l u s t h a nw a t c hw h e np u p i ld i a m e t e ri ss m a l l e r ( 3 ) p e o p l ew i t hl o wp h y s i c a ls e l f - c o n c e p t w a t c ha tt h ei n d i v i d u a lu n r e l a t e dt os t i m u l a t i o nt h a nt h ev i e w so ft h ep u p i ld i a m e t e r a tt h et i m eo ft h et a r g e ts t i m u l u s ,t oal a r g ep u p i ld i a m e t e r k e yw o r d s :s e l f - c o n c e p t ;p h y s i c a ls e l f - c o n c e p t ;p u p i ld i a m e t e r ,e y et r a c k i n gs y s t e m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取得的研究成 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 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 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捧怕7 日 j|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武汉体育学院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 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 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并编入有关 数据库。 名:卑新鳓毖卜叩予日 身体白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自我概念是罗杰斯人格自我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他把个人对自己及其与 相关环境的关系的了解和看法称为自我概念( 或自我观念) 。身体自我作为自我+ 系统中最早发展起来的部分是个人对自己身体方面的看法是整体自我概念中一 个基础而重要的部分。身体自我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 评价,同样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同时身体自我也不是一个自然人的个体对其身体的认识,而是一个社会的个人对 其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受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评价影响的。目前国外对 身体自我的研究日益增多产生了一些较为成熟的模型和测量工具,然而国内对此 的研究还相当缺乏,除个别对身体能力知觉的研究以外,仅有的研究大多停留在 对整体自我概念中所包含的身体自我成分的探讨。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是 外界信息进入人脑的主要通道。有人把眼睛比做心灵之窗。西方对眼动的研究已 有1 0 0 多年的历史。j a v a l 在1 8 9 7 年曾用一面镜子直接观察被试的眼动,m i l e s 在1 9 2 8 年改用窥视孔法研究眼动。此后,方法不断改进,质量不断提高。而国内 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本文主要是使用眼动仪监测瞳孔直径的变化,探索个 体对身体自我认知水平( 即身体自尊高低) 所导致的瞳孔直径大小的变化趋势, 试图探讨身体自尊高低与瞳孔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尝试为身体自我概念提供一种 可能的行为测量手段,另一方面也可进一步丰富身体自我概念对个体行为影响的 有关知识。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 、国内外研究概况 2 1 自我 在早期的一个口头报告中,杰西尔德( j e r s i l d ,1 9 5 2 ) 告诉我们,l 个人的 自我就是“该个体所有方面的总和。自我包括一系列的观念体系、态度、价值观 以及责任与义务。自我是一个人总难题的主观环境;是经验和意义的中枢。自我 构成了一个人的内在世界,从而与其他人和事物构成的世界区别开来。 卡尔霍 恩( c a l h o u n ) 和艾克塞拉( a c o c e ll a ) ( 1 9 8 3 ) 也如此定义自我:“自我是一个 假想的结构,它涉及到个体一系列复杂的身体过程。 研究者们进一步描绘了自 我的5 个方面: 1 、身体的自我( 身体及其生物过程) 。 2 、过程的自我( 认知、反应、问题解决以及自我的动作因素) 。 3 、社会的自我( 角色父亲、学生、共和党人、勤奋的工人、领导和妻 子等) 。 4 、概念的自我( 或成为自我概念,也就是卡尔霍恩和艾克塞拉所说的“心 ,理自我形象 ) 。 5 、理想的自我( 如果没有一切阻碍,一个人将会是什么样的) 。 所有的这些结构中,最易理解的且研究最广泛的可能就是自我概念了。 另一个研究自我的专家是罗杰斯,他的人格理论通常被称为自我理论( 或自 我论) ( s e l f - t h e o r y ) 。他认为自我可以分为两大类: ( 1 ) 主体自我( s u b i c e t i v es e l f ) 指人的行为和心理经验的主体,它是行 动者和观察着,相当于英文“我”的主格“i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自我( e g o ) 就是主体自我。 ( 2 ) 客体自我( o b j e c t i v es e l f ) 指人对自己本身的看法和想法( 态度、 感情、知觉等等) ,也称自我概念( 或自我观念) ( s e l f c o n c e p t ) ,此时自我 是被动者和被观察着,相当于英文“我”的宾格“m e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 身”,前一“吾 字是主体自我,后一“吾 字是客体自我。 2 2 自尊和自我概念 传统上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包含较广的概念,自尊是其中的一个成分。这种 观点提出的自我概念的定义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 ( r o s e n b e r g ,1 9 7 9 ) 。自我概念除了认知成分以外,还包括情感成分( 自尊等) 和意志成分( 自我监督等) 。作为自我概念情感成分的自尊,则体现个体的需要 和自我概念的积极程度。也有人( r h o d e w a l t & a g u s t s d o t t i r ,1 9 8 6 ) 认为:自 尊是一个人你对自己更为特定的评价。 如果自我概念被认为是人格的一部分,自我概念就是一种稳定的特质,那是 否还具有状态的特质你呢? 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测量的准确性。有两种 不同倾向的意见,多数研究者强调自我概念的稳定物质( g r e e n w a l d ,1 9 8 0 : 0 m a l l e y b a c h m a n ,1 9 8 3 :s w a n n & r e a d ,1 9 8 1 ) 。一项间隔两年对自我概 念的重复测试结果的相关系数为o 7 8 ( e n g e l ,1 9 5 9 ) 。爱泼斯坦( e p s t e i n ,1 9 7 3 ) 。 认为,自我概念具有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是“所有人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其自我概念 2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不丧失和不改变,就像所有人倾向于回避焦虑一样”。与之相反的观点认为,自 我概念具有状态特征,是容易改变的,具有情境特异性( g e r g e n ,1 9 7 1 :s a v i n w i l l i a m s & d e m o ,1 9 8 3 :s n y d e r ,1 9 8 2 ) 。进来的看法倾向于涵括两方面性质, 即自我概念一方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受情境影响。 2 3 自尊和自我表现 我们已经认识到,某些人有着消极的自我概念。我们也称之为低自尊。一个人 的自尊( s e l f e s t e e m ) 是对自我的概括性评价,以及由此获得的与自我概念相 关的价值感。自尊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与父母相关的童年形成期经历,我 们自己的标准( 或理想自我) ,以及我们的一般文化( m i l l e r ,1 9 9 9 ) 自尊对思 维、情绪、行为都有强烈的影响。低自尊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描述为对自我的偏 低肯定。当要求高自尊和低自尊被试在许多特质维度( 诸如逻辑性、聪慧性、讨 人喜爱的) 上对自己进行评定时,结果不出所料,低自尊被试对自己各方面的评 价普遍较低( b a u m g a r d n e r ,19 9 0 ) 。 然而,当被试还要对他们的评价划出上下限时,低自尊被试的波动幅度更大。 和高自尊被试相比,他们的自我感准确度比较差。因此,低自尊的某些表现也许 会给人以对自己了解不多的感觉。缺乏自知之明致使难以预测一个人能否经过努 力取得成功。d 有证据表明,大多数都会尽力维护自尊,以及保持自我概念的完整性 ( s t e e l e ,1 9 8 8 ) 。人们会采用多种形式的自我提高( b a n a j i & p r e n t i c e ,1 9 9 4 ) 。 例如,当你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完成某项任务时,你也许会采取自我妨碍行为 ( s e l f h a n d i c a p p i n g ) 。 自我妨碍现象也提示了自尊的某些重要方面和自我表现有关。当人们知道结 果要公开的话,采取自我妨碍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s e l f ,1 9 9 0 ) 毕竟,既然你所 面临的困难是那么明显,人们又怎么会降低对你的好感呢? 类似的自我表现问题 有助于解释高自尊与低自尊之间的行为差异( b a u m e i s t e re ta 1 ,1 9 8 9 ) 。高 自尊者展现给人们的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有进取心的冒险者形象。低自尊者展现 出的是小心、谨慎。这种态度的目的是公众面前的表现,这就是其中的关键。 高自尊和低自尊 高自尊的迹象 你 低自尊的迹象 你 喜欢自己在镜中的模样吗? 大多数时候对自己感到满意吗? 享受成功的滋味吗? 把失败看作是学习的机会吗? 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吗? 听从别人所说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优雅的接受赞扬吗? 会在适当的时候信任别人吗? 避免照镜子吗? 大多数时候对自己不满意吗? 过分自夸,或为成功感到愧悔吗? 会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吗? 保留自己的观点吗? 试图是别人相信你的观点吗? 拒绝被表扬,或证明自己值得这样的表扬? 妒忌别人并用讽刺和留言羞辱他们吗? 3 身体白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对自己的要求实现吗? 慷慨地给出和接受感情吗? 对自己的要求过多或过少吗? 由于害怕受到伤害而克制自己的感情吗? 2 4 理论模式 有另个理论模型是兼顾了自我概念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 1 ) 流动w b - - 核心自我概念理论 马克斯和孔达( m a r k u s k u n d a ,19 8 6 ) 不将自我概念看成是一个单一体, 而是看作一个空间、结合体或自我概念系统。他们提出:自我概念有两个维度, 一个是流动的自我概念( w o r k i n gs e l fc o n c e p t ) ,一个是核心自我概念( c o r e s e l fc o n c e p t ) 。核心自我概念是稳定的,流动自我概念是可变的。流动自我概 念由外界环境诱发,始终以动态处于在思维和记忆之中,随思维的流动而变化。 流动自我概念受过去、当前和未来事件的影响,与主体的情境、心境和思维保持 一致。 ( 2 ) 浮动一基线自我概念理论 与流动- - m r 核心自我概念理论相似,该理论( r o s e n b e r g ,1 9 8 6 ) 提出自我 概念的两个方面:浮动自我概念( b a r o m e t r i cs e l fc o n c e p t ) 和基线自我概念 ( b a s e l i n es e l fc o n c e p t ) 。前者更具有时间性和情境性,是个体在不同时刻 体验到态度的迅速变化和波动。相反,后者变化缓慢,维持较长时间。即使核心 自我概念不变化,浮动自我概念也可能剧烈变化。 2 5 自我概念的核心特征 自我概念的批评者抱怨说传统的心理学把自我概念看成是一件紧身衣,一旦 形成就拒绝任何改变。批评者们认为更恰当的做法是把它看做一件宽松而合身的 外衣,随着经历不断改变。实际上,两种观点都有正确之处。在这一部分,我们 将讨论自我概念能够改变,以及确实坐车改变的主要方面。 自我概念的核心一旦形成,就会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正如我们看待自己的 方式随时间流逝仍保持一致( r o b e r t s $ d o n a h u e ,1 9 9 4 ) 。然而,自我的外围 能够而且确实发生着迅速的改变。自我的核心是由我们认为很重要的几个方面组 成,这个核心往往会延续下去。从根本上讲,自我概念起了过滤器的作用,它可 以过滤我们看到或者听到的每一件事情( c h r i s t e n s e n ,w o o d b a r r e t t ,2 0 0 3 ) 。 所以自我概念对我们的经历施加了选择性影响,从而我们往往以和自我概念相一 致的方式来感知、评价和行事7 。 2 6 自我概念理论结构模型及实证研究进展 威廉詹姆斯( w i l lj a mj a m e s 。1 8 9 0 ) 是关注自我研究的最坚定的早期倡导 者。詹姆斯将自我经验分为三个部分:物质我( 与周围物质客体相伴随的躯体我) , 社会我( 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 ,以及精神我( 监控内在思想与情感的 自我) 。詹姆斯认为,一切与自身相关的事物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自我的一部 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其朋友或者家庭成员自我的一部分一收到打击时会 做出防御性反应。“自我 概念也是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核心。自我领悟是弗洛伊 德理论中精神分析治疗的重要部分。荣格则强调,要想自我得到充分发展,个体 4 身体臼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就必须接受并整合其意识和无意识经验的各个方面。 现代理论又是如何阐述自我的呢? 首先,我们将从认知的角度描述自我:自 我概念和可能的自我。然后,我们要考查一下人们将自我展现给外界的方式。最 后,我们来看一看不同文化对这个重要主题有哪些不同看法。 自我概念( s e l f - c o n c e p t ) 是一个动态的心理结构,它引发、解释、组织、 ,n 、 传递、调节内心及人际的行为和活动”7 。自我概念包括几个部分,它们是:关于 你自己的记忆,关于你的特质、动机、价值以及能力的信念,你最想成为的理想 自我,你预期要扮演的可能自我,对你自己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自尊) ;以及关 于别人怎么看待你的信念( b r o w n ,1 9 9 8 :m cg u i r e $ m cg u i r e ,1 9 9 8 ) 。你的自 我概念包括关于自我的图式一自我图式。自我图式让你能组织有关你自己的信 息,正如其他图式使你可以管理你经验中的其他部分( m a r k u s ,1 9 7 7 ) 。然而, 自我图式不只是影响对有关自己信息的加工方式。有研究表明,这些你经常用来 解释自己行为的图式也会影响你对有关别人信息的加工方式( c a n t o r k i h l s t o r m ,1 9 8 7 :m a r k u s s m i t h ,1 9 8 1 ) 因此,你是根据对自己的了解及信 念来解释他人的行为。 自我感中另一个重要的认知成分或许是相对于当前自我概念的其他的可能 自我。黑兹尔马库斯( h a z e lm a r k n s ) 和她的同事将可能自我( p o s s i b l es e l v e s ) 定义为“我们非常想达到的理想自我,也是我们可能达到和害怕实现的自我” ( m a r k u s & n u r i u s ,1 9 8 6 ) 。可能自我让你考虑你的“自我”能向何方去,是 更好还是更糟。 马腾斯( 1 9 7 5 a ,1 9 7 5 b ) 认为自我概念有3 个要素:认识的、情感的和行为 的。认知因素指的是用来描述我们自己的那些词汇聪明、有吸引力、迟钝、 健壮等。情感要素,亦即自尊,指的是我们对自己所作的认知归因如何感受。行 为要素指的是我们以与认知和感情因素相一致的方式去行动的倾向,吉尔拉德 ( 1 9 7 4 ) 对行为要素进行过阐述,他曾将自我概念定义为自我实现预言: 一个人形成自我概念后,就给自己下定义,对他的天性不会描述太多,因 为他发誓要继续保持以往和现在的样子。个人的自我概念不会对经验和行为描述 太多,因为它是约定俗成的。自我概念是一种承诺。 5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q 1 c l 圈1a b c 三种自我概念结构模受 言语数学物理化学- - - 自我自我自我自我- 概念概念概念概念- 一 社会情感 自我自我 概念:概念 身体 自我 概念 身体身体身体身体运动身体- 一 健康协调肥胖外貌能力外表一- 田2m a r s h 和s h a v 幽自我概念结构模式圈 6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3 身体自我概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大与深化,特别是新 的理论工具与统计软件的运用,自我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有了相当的进 展,在这当中,s h a v e l s o n ”等人提出的多维度自我概念模型被认为是最具代表 性的成果。s h a v e l s o n 等人认为要从以下7 个维度来阐释自我概念以及其定义: 最开始的层次上是稳定的,随着层次的加深,更加依赖于特定的环境,从而变 得越来越不稳定;组织结构性;多层次性;多维度性;可以与其它结构 相区别;既是描述性的又是评价性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维度会增多。在这 种理念下,s h a v e l s o n 等人将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和非学业两种其中,非学业 自我概念又分为社会的情绪的和身体的自我概念三部分,而每一部分还可再分, 比如,身体自我概念由身体能力( p h y s i c a la b i l i t y ) 和相貌( p h y s i c a l a p p e a r a n c e ) 组成。 从另一角度来看,自我的社会特性是c o o l e y 之后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更强调 的一个侧面,他们认为自我仅仅是多个社会角色的综合,是对我们所依据的日益 多样化的社会的反映。从这一角度也揭示出社会评价对自我研究的影响。尤其是 在身体领域,毕竟人不仅仅是个生物体,他还会通过身体的外表、健康、体能、 衣着传递社会信息。 对自我的了解加深了我们对身体自我的认识。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 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 基础部分。身体自我涉及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同样 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同时,身 体自我也不是一个自然人的个体对其身体的认识。而是一个社会的个人对其身体 的认知和评价,是受社会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评价影响的对自我的了解加深了 我们对身体自我的认识。身体自我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它是个体 自我意识中最早萌发的部分,是自我概念的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身体自我涉及 个体对自己的相貌、体格、体能等的看法和评价,同样是多维度,多层次的,并 且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显示出不同的特点。同时,身体自我也不是一个自然人 的个体对其身体的认识。而是个社会的个人对其身体的认知和评价,是受社会 文化的支配和重要他人评价影响的。 3 1 身体自我的模型和结构 在对身体自我的研究中,s o n s t r o e m 是最早建立身体自我有关模型的心理学 家之一,他与其同事07 在研究身体健康与自我价值感的关系时,强调身体能力 知觉是联系训练与自我价值感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变量。他们认为,对体育活动的 参与会导致身体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自我价值感,在这当中,对身体能力的评 估以及活动的兴趣导向会激发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他们将这一模型命名为”体育 活动参与的心理模型”。在随后的研究中,s o n s t r o e m 提出了训练与自我价值 7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感模型( 见图1 ) ,将他们作为一个自我系统,用以解释身体训练如何能够产生总 体自我价值感。这一模型假定身体能力知觉与自我接受是建立自我价值感的两个 基本要素。自我接受表示了个体对他们自己的关心和喜爱而不论知觉到的能力如 何。在这一模型中,自我效能被定义为对身体能力整体水平的自我评估,与身体 能力知觉联系更紧。这一模型的一大特点在于不仅仅具有静态的层次结构,还具 备时间维度的变化,这意味着此模型还可以代表一种能力发展假设,这种假设认 为随着时问的推移,上升的自我效能感会引起身体能力知觉的增长从而导致整体 自我价值感的上升。 在h a r t e r 和s h a v e l s o n 的影响下,f o x 7 等人对此模型做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以多维度的身体自我知觉剖面图发展了训练和自我价值感模型。f o x 等人的研究 表明,一般意义的身体自我价值感由四个维度组成,分别是运动能力知觉、身体 状况,身体吸引力和力量。f o x 认为自我知觉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水平,最高一层 是整体自我价值感,它包含不同的领域( 比如身体) ,然后还有低一层的领域( 比 如体育能力) ;还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层面( 比如足球能力) 和次级层次( 射门能 力) 以及状态( 我能够罚球命中) 。 特 涮试1 测试2 测试n 时间 隔1训练和留戮价值感模蠡芝 ( 幕自s o n s t r o e m ,1 9 8 9 ) m a r s h 9 将多维度自我概念模型应用到身体自我概念的研究中,得出身体自 我概念的九个成分,分别是力量、胖瘦、活动性、耐力、运动能力、协调性、健 康、相貌、柔韧性。 8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j 仁学位论文 总的来说,对身体自我的模型构建从单一维度到多维度,从单一层次到多层 次,从而使人们认识到身体自我的内涵的复杂性,但在这些维度和层次中不同个 体对其评价的权重显然是不同的,对这个问题有深入和具体探讨的必要。 3 2 身体自我的测量 历史上大多数对身体自我的测量都集中于身体意向和身体自信方面,在运 动和训练科学中的心理测试录( d i r e c t o r yo fp s y c h 0 1 0 9 i c a lt e s t si nt h e s p o r ta n de x e r c i s es c i e n c e s ) “”一书中,列举了作者搜集到的从1 9 6 5 年到 1 9 8 9 年间运动和训练领域中的测量工具,在所有的1 7 5 个测量工具中,并没有专 门的身体自我概念量表;有1 4 个是关于个体对他们的相貌、身材和活动态度的评 价以及对身体自我价值感和整体满意感的测量。这些测验大多应用范围有限,只 有少部分有测量学指针和结构效度的支持。有1 9 个测验用以评估知觉到的活动自 信、身体健康自信心、体育能力知觉、以及与体育成绩和身体能力相关的自我效 能。其中的1 1 个有理论基础,1 2 个得到了因素分析的支持。 在身体自我研究中,身体评估任务是类特殊的测量方法,c a s h 和b r o w n “ 在综述身体评估任务时,将身体评估任务分为两类,即身体部件评估和整体评估。 前者要求被试用两点间的距离长短来尽可能地估计一个身体特定部件的尺寸;而 后者的评估过程则是呈现一个人的整体形象( 例如通过变形的镜子、录像带、身 体的投影) ,被试可以通过对其大小的调节来估计自己身体的形态。因为这类方 法具有纸笔测验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测评技术显示了良好的引用前景,特别是 对学龄前儿童。 s h a v e l s o n 等人和w y l i e 1 2 分别对自我概念的测量做了综述,他们都认为, 以往大多数的自我概念量表都是集中于对整体自我概念和自我价值感的研究,尽 管其中的一些量表包含了身体技能和相貌等项目,但对于身体自我的探索依然是 片面的。 m a r s h “”认为,近来身体自我研究的最重要的进展得益于三个多维度身体 自我概念量表的编制,他们就是身体自我知觉剖面图、身体自我概念量表和身体 自我描述问卷。我国学者张力为也对身体自我认知的测量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 他认为身体自我的测量方法包括问卷调查、形象选择、形象调节、画人测验、行 为观察和计算机实验等6 种。其中,问卷调查的施测过程简单,不受样本规模限制, 可直接测试被试者的主观感受,因而是身体自我测量中最常用的方法。关于身体 自我认知的问卷或量表达2 5 种之多。其中最著名、最常用的三个也是身体自我 知觉剖面图( p h y s i c a ls e l f p e r c e p t i o np r o f i l e ,简称p s p p ) 、身体自我概 念量表( p h y s i c a ls e l f c o n c e p ts c a l e s ,简称p s c ) 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 p h y s i c a ls e l f d e s c r i p t i o n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简称p s d q ) 。其他的一些量 表还有诸血h t e n n e s s e e 自我概念( t e n n e s s e es e l f c o n c e p t ) 、p i e r s h a r r i s 自 9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我概念( p i e r s h a r r i ss e l f c o n c e p t ) 等等。 3 3 身体自我描述问卷( p s d q ) 的介绍与修订 自我概念作为人格结构的核心成分,对个体的生活适应和心理健康有重要的 意义。一直以来受到心理学家、社会教育心理学家的重视。由于每个人对自我的 看法差异很大,因此有关自我概念的理论研究有很多而且各有不同,这些理论假 设往往支配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其中m a r s h 等人( m a r s h , r i c h a r d s ,j o h n ,r o c h e s t r e m a y n e ,1 9 9 4 ) u 纠町的研究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 体育领域,m a r s h 曾将身体自我概念定义为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评价。 从w i l l i a mj a m e s ( 1 8 9 0 ) u 提出身体自我概念开始,对自我概念的测定 通常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让被试自己描述自己的某些特征,这种方法欠缺客观评 价标准,只限对个案的研究:二是使用标准化量表,目前后者是了解自我概念的 重要方式,它不仅有科学量化指标,而且随着人们对自我概念的认识和不断深化, 量表制作也更加严谨和完善。这种测量方式对自我概念结构的认识齐了推动作 用。 身体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由多种成分构成,m a r s h 的理论把人 的身体自我概念分成1 1 个维度,并依次编制了身体自我概念描述问卷( p s d q ) ( m a r s h ,e ta 1 1 9 9 4 ) 2 。 问卷由澳大利亚m a r s h 教授提供英文版,将问卷进行中英文互译,由徐培和 李安民将英文与原量表进行核对,结果表明,中英文量表一致性很高。该问卷共 包括7 0 个题目,1 1 个维度,即身体健康,身体力量,身体耐力,身体灵活性,身 体肥胖,身体活动,身体外表,身体协调性,身体运动能力,整体身体,自尊等 自我概念,采用6 点制评分。 表2 分量表之间的相关( n = 1 4 3 ) 2 3 4567 8 9 l1 0 0 2 3 3 21 0 0 3 3 0 5 2 7 81 0 0 4 3 3 3 1 1 8 3 9 21 o o 5 3 0 4 1 8 0 1 2 9 2 1 31 0 0 6 0 8 0 2 3 2 2 7 5 1 2 7 2 1 61 0 0 7 2 5 5 2 5 7 2 6 7 2 4 1 0 8 9 1 2 21 0 8 3 3 1 3 5 7 5 3 2 4 0 8 1 2 7 1 6 5 3 5 9 3 7 5 4 5 0 5 5 6 3 7 0 0 3 2 3 4 9 3 6 1 0 4 5 9 4 0 3 4 0 8 2 9 5 1 7 6 1 0 7 4 1 1 3 3 9 1 9 4 1 6 5 3 4 1 1 2 9 0 2 1 1 o o 5 6 41 0 0 7 6 2 1 5 0 41 0 0 3 9 3 4 4 3 2 6 4 4 7 71 0 0 1 0 身体白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 学位论文 为考察p s d q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情况,杨剑( 2 0 0 2 ) “”对我国6 6 4 名( 2 8 0 名来自体校,3 8 4 名来自普通学校;男3 4 0 名、女3 2 4 名,平均年龄1 5 1 0 岁) 中学 生进行了调查,以考察该问卷在我国中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中的适用性及自我概念 发展的特点。 杨剑通过对6 6 4 名中学生进行身体自我描述问卷的调查,对样本数据进 行内部一致性和重测性信度检验,发现全量表的稳定性系数大部分在o 6 0 一o 8 5 之间。对部分被试采用间隔1 个月后进行p s d q 重测,结果重测信度大部分在 o 6 5 0 8 0 之间。这表明,各个分量表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较理想。 对p s d q 的测量结果进行主成分因素分析,采取极大方式旋转后,抽取1 1 个因 素,累计贡献率达6 3 ,与m a r s h 等分析结果略低,但与理论构想基本符合,说明 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理论效度和结构效度。 表3 题目与分量表2 _ n 的相关心= 1 4 3 ) 分量表题目相关系数分量表题目相关系数 身体健康 身体力量 身体灵活 整体身体 身体自尊 1 1 身体耐力 身体外表 运动能力 身体肥胖 身体协调 4 1 9 6 7 9 9 5 9 2 6 2 8 8 3 4 2 5 2 1 2 0 9 3 2 o o份卯徊铝碣缸弛弛鲐酡碑以弱侣以他笱钙斛弱配 殂砣躬钳砸7掩凹加钮酡5垢鲳钞4:。拍”钙钞2 b 甜笱 9 4 6 0 8 7 3 o 6 2 5 4 9 7 8 6 9 9 5 o 4 9 6 3 q 7 6锹锄砌醐掰“砌砌以拟妤田趵秘卯钻铊舛硒乃他趵钉 1佗为弘钻弘研的8侈如札亚毋9孔乾舄甜6勰”如缸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十学位论文 2 2 3 3 4 4 5 5 6 6 6 8 7 0 身体耐力 1 0 4 6 5 7 身体活动3 1 4 2 5 3 6 4 7 5 8 为验证量表的有效性,进一步做了分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在1 1 个分量表相 关矩阵中,相关系数从总体上看都很低,大多数都在0 4 0 以下。彼此间相关不高, 说明各分量表相对独立,具有良好结果效度。 对p s d q 的信效度检验结果表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 度,是一个较为理想和可靠的身体自我评价问卷。 表4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 n = 7 2 ) 分量表 信度身体身体身体身体身体身体 健康力量能力耐力肥胖活动 一致7 67 56 98 17 2 3 5 重侧6 6 7 65 48 0 6 4 6 4 身体 外表 7 6 6 9 身体身体整体 自尊 协调灵活身体 6 4 8 6 3 8 6 8 4 6 7 1 6 1 7 7 1 2 舛8 8 8 3 8 4 m删堋粥仍m舛似 巧 5 1 2 8 4 7 8; 3 锄讹讯似m渤m 仍 身体自我概念水平对个体瞳孔直径变化的影响研究2 0 0 9 武汉体育学院硕+ 学位论文 4 眼动实验原理 4 1 视觉系统 视觉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为复杂、+ 高度发展和重要的感觉。视觉能力好 的动物具有极大的进化优势。精细的视觉能力有助于动物察觉到远处的猎物和 天敌。人类的视觉使得他们意识到物理环境中特点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行为。 视觉是研究最为惯犯的感觉道。人眼就像一个照相机。照相机通过具有收集和 会聚光线能力的透镜观察世界。眼也同样具有收集和会聚光线的能力一一光线 进入到角膜,眼睛前面透明的凸起。然后光线通过眼前房,里面充满了眼房液。 之后光线通过瞳孔,不透明的虹膜上的开口。对于照相机,你可以移动透镜接 近和远离物体。为了会聚光线,豆状晶状体通过改变形状聚焦物体,变薄聚焦 远处物体和变厚聚焦近处物体。为了控制进入照相机的光线量,你要改变透镜 的开口。对于人眼,可以利用虹膜内肌肉的舒张和收缩改变瞳孔的大小,瞳孔 是光线进入眼睛的小孔。照相机的后部是记录通过透镜进入光线变化的感光胶 片。同样,人眼中,光线通过玻璃体液,最后投射到视网膜。 眼球 脊椎动物眼中由巩膜、角膜及其内容物组成的大体上像球状的眼的主要 部分位于眼眶内,后端有视神经与脑相连。眼球的构造分眼球壁和内容物两 部分。 ( 一)眼球壁分3 层,由外向内顺次为纤维膜、血管膜和视网膜。 1 纤维膜:厚而略韧,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为眼球的外壳。可分为前 方的角膜和后方的巩膜。 角膜( c o r n e a ) :占眼球前部约1 5 ,为透明的折光结构,呈外凸内凹的 球面。周缘较厚,中部薄,嵌入巩膜中。角膜表面被有球结膜。角膜内面与 虹膜之间构成眼前房,内有眼房水。 巩膜( s c l e r a ) :占眼球后部约4 5 ,乳白色,不透明。巩膜前方接角膜, 交界处有环状的巩膜静脉窦,是眼房水流出的通道,起着调节眼压的作用。 巩膜的后腹侧,视神经纤维穿出的部位有巩膜筛板。 2 血管膜:是眼球壁的中层,位于纤维膜与视网膜之间,富含血管和色 素细胞,有营养眼内组织的作用,并形成暗的环境,有利于视网膜对光色的 感应。血管膜由后向前分为脉络膜、睫状体和虹膜3 部分。 脉络膜( c h o r o i d e a ) :呈棕色,衬于巩膜的内面,其后壁除猪外有一呈青 绿色带金属光泽的三角区,叫照膜( t a p e t u m ) ,由于这一区域的视网膜没有色 素,所以反光很强,有助于动物在暗光环境中对光的感应。 睫状体( c o r p u s c i l i a r e ) :是血管膜中部的增厚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