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内容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 积累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 朗读全文,借助注释,疏通文意,把握论证思路。3、让学生认识孟子超人的智慧和对国家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教学重点1、理清论证思路,把握说理方法。教学难点1、把握论证结构。教学时数一教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内容及过程二次备课1、 激趣导入:播放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 提问:同学们,刚才这首歌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主题?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正如歌中唱到的,历史上的雍正是一位勤政爱民的皇帝,“施仁政,察民情,顺民意,得民心。贤明智慧的李世民也明确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战国时期的孟子就早已提出了这一思想。2、 回顾文言文学习基本方法:(1) 初读 其主要目标是:读准字音,准确停顿,把握节奏;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具体做法是:(1)查阅工具书,结合注释给生字生词注音。(2)根据教师范读或课文录音清楚准确地朗读课文。(3)结合课文注释和语文工具书,了解有关作家作品常识。(4)结合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从整体上了解课文。(5)通过解题和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和文体特征。 (2) 二读 其主要目标是:熟悉课文,自学存疑,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具体做法是:(1)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生字生词与名言警句。(2)勾划或抄写课文中的难句。(3)记录在阅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难问题。(4)阅读或摘抄(或作提要、目录)与课文相关的辅助材料。(3) 解读 其主要目标是:通过语言分析,具体地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表现出来的作者的观点、态度或思想倾向。 具体做法是:(1)结合语境,从句子结构和上下文去深入理解疑难词语和句子的含义。(2)利用古汉语常识具体分析文中特殊的语言现象。(3)翻译(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课文或课文片断,以求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文章。(4)课堂专题讨论,分解重点难点。(4) 品读 其主要目标是:就思想内容、章法结构、表现技法、语言艺术、艺术风格等方面对文章进行文学鉴赏性阅读。 具体做法是:(1)从文体特征出发,总体上把握文章作为一种“类型”的基本特征。(2)比较阅读,从内容和形式方面对文章的具体特征和作者的艺术个性进行分析。(5) 诵读 其主要目标是:加深理解,强化记忆,丰富语言,积累材料,训练语感,培养素质。 具体做法是:(1)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力求熟读成诵。(2)朗读品味,背诵名篇、名段和名句,准确记忆。(3)扩展阅读,研读与文章相关的材料,扩大知识面以求更为全面深刻地理解课文。3、 简介作者(多媒体演示走进名人)孟子:名轲,字子舆。他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尊为“亚圣”。孟子生活在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的年代。面对这样一个社会,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重视人民的作用;强烈反对不义战争,宣扬“仁政”、“王道”,并将这一希望寄托在统治阶级发“仁心”上。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等合著的。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孟子的文章自成风格,其文思想深刻,说理透彻,气势充沛,开合自如,长于论辩,有很强的说服力。写作背景: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4、 走进文本(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郭(gu) 粟(s) 亲戚(qng qi) (2) 听读课文,注意停顿。1、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 顺之。 (3) 读懂文句(小组合作译读课文,掌握文意)1、 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流畅,能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2、文言知识大比拼。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古今异义: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委而去之 亲戚畔之 池非不深也 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译句子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B、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C、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D、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E、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4) 研读课文(学法指导:根据文体学习文章。)文章属于什么样的文体?(议论文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 研读第二段: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原因何在? 3、 研读第三段: 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如何? 战争结果如何?为什么?全文论述的中心句是哪一句?作者围绕它展开论述,其意图借论战争来阐明什么?【明确】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第二段中守城一方城小易攻,“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板书) 攻城一方攻势很大,“环而攻之”。 结果攻城失败。“环而攻之而不胜”。(板书)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也”。3、 第三自然段中,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板书) 结果是守城一方“委而去之”。(板书)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也”。4、 由战争引申到治国,得出人和的实质:施行仁政。【小结】论证过程:文章开篇提出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援引战例,以攻城而未取胜的例子来论证“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人和”的重要性,最后引申到治国,得出结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全文采用了逐层论证的写法。理清结构: 本文按“提出论点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顺序给本文划分层次。(5) 品味语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方法指导:从字词运用、句意、修辞、句式、语言结构、语气、语势等角度进行赏析。)【明确】双重否定句;排比修辞;极力强调这种条件的优越,以示理应守住。运用了排比修辞。运用排比,使文章气势更雄壮、奇伟,使人感觉到一种不容怀疑,无可置辨的论辨力量。5、 小结本课:孟子的这一主张,强调做任何事情必须要顺乎民心,反映了孟子在那个历史发展特定阶段中的远见卓识。 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化学模拟题及解析
- 2025年金融行业从业资格认证考试指南及模拟题解答
- 电力基础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2025年炼钢工初级技能水平测试试题库
- 2025年炼钢工艺中级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初中地理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与预测题
- 电剪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物资储备与管理专业面试指南及模拟题集
- 2025年跨越时代的传承AR技术下皮影雕艺人专业预试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详解高中地理
- NBT 33018-2015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供电系统技术规范
- 全册(教案)人教精通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科技英语翻译方法》课件
- DL-T5455-2012火力发电厂热工电源及气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 公司自行车管理制度
- TSG-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宣贯解读
- 《剧院魅影:25周年纪念演出》完整中英文对照剧本
- 蒋诗萌小品《谁杀死了周日》台词完整版
- 6G网络中的垂直通信和切片技术
- 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手册
- 标签印刷工艺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