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 祈使是语言重要的功能之一,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运用俄语表达祈使意愿的时候,通 常会用直意来表达,而不大会用间接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但是在俄罗斯人日常的交 际中,更多的是使用各种语法手段间接的表达祈使意愿。运用这样一类表达手段不但会 使语气变得委婉,而且更能体现发话人礼貌、客气的态度。因此,深入系统的研究间接 表达祈使的各种旬式,不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图,同时通过正确的运用这 类句子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一种全新的语用学理论,是对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与完 善,在日常生活交流中的应用是极其重要的,用它来指导人们的交流方式,能使对话顺 利而有效地进行。本文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描述俄语中隐含祈使意 义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旬及影响其理解和选择的语用因素。 本论文共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和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第二部分:探讨俄语中隐含祈使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具体的主要指陈述式、 疑问式、愿望式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情况。 第三部分:分析影响规约性间接言语理解和使用的因素,主要是语境因素和社会文 化背景因素。 第四部分:对俄语教学的几点思考。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熟悉俄语中规约性间接 言语行为及其主要特点,学会正确使用规约间接言语行为句,同时也要提高校教师的双 重文化能力。 第五部分:结论。 关键词:祈使;间接言语行为句;语用因素;语境 第一章、序言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对语言中各种表达祈使意义的句子进行理论上的学习或研究,对母语使用者来说可 能未必有太大的必要,然而对于把这种语言作为外语的人来说,却有着很实际的意义。 大多数中国学生在运用俄语表达祈使意愿的时候,通常会选用其最基本的表达手段 第二人称命令式,但是在俄罗斯人日常的交际中,尤其是口语中,更多的是使用各种语 法手段( 如带情态词的陈述式,疑问祈使句等) 间接的表达祈使意愿。因为运用这样一类 表达手段不但会使语气变得委婉,而且更能体现发话人礼貌、客气的态度。因此,深入 系统的研究间接表达祈使的各种旬式,不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意图,同时通 过正确的运用这类句子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 目前对间接表达祈使意义这一问题虽有所涉及,但很少能从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角度 予以阐释,对其表达手段的描述也限于无序的罗列,很少有系统性的研究,因此对该题 目的深入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旨在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结 合国内外研究间接表达俄语祈使的成果,对俄语中各种间接表达祈使意义的句式和影响 其使用的语用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解决中国学生在使用和理解该类句子时的难 题。 二、理论基础 ( 一) 言语行为理论 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论基础是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的奠基人为牛津大学道德 哲学教授约翰兰索奥斯汀。1 9 5 5 年,奥斯汀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了一系列讲座,题为 论言有所为( h o w t od om i n g s 、i t hw o r d s ) ,言语行为理论就源于这一系列的讲座。【1 】 言语行为理论( p 钮e b o 嚣a l c t ) 的主要内容是:人们说话就是用语言做某件事,完成一定 的行为。这无疑对于当时己将注意力转向言语活动分析的6 0 年代后半期的语言界是一 大贡献。首先,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是以“人的因素”为中心环节,阐述交际单位不 是句子,而是表达说话人一定意图的语句,将语言的使用与一定的说话者联系起来,将 语言符号的使用同“自我”对应起来。此步 ,它将说话目的和结果同时包括在交际语音 模式之中,将交际主客观因素揉和起来,将言语行为为目的指向作为区别其他语句的重 要特征之一,同时它也是言语行为分类的重要标准。言语行为理论的第三大特点是提出 了语句的三层结构:言内行为( o k y 瓶聃m ia k t ) ,言外行为( 咖删肿h 耐a 神和言后行为 ( n e p o k y r b h 诚a k t ) 。使人们从语句的字面意义、语义意义转到其语用意义,使人们 1 在交际活动中注重的不是对方“说什么”,而是指的是什么。这对揭示语句的蕴含机制, 确定间接言语行为提供了理论根据。1 2 j ( 二) 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塞尔。他修正了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之处,使其 系统化,严密化,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言语行为理论。1 9 6 9 年,塞尔发表了重要著作言 语行为:语言哲学论文。在研究语言的基础上,他于1 9 7 5 年首次提出了间接言语行为理 论,从言语行为视角看,塞尔认为间接语言现象实际上是“通过实旌另一种言语行为来 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3 】塞尔指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是:说话人如 何通过“字面意思”来表达间接的“言外之意”,或者说,听话人从说话人的“字面用 意”中,如何推断出间接的“言外之意”。【4 j 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基于以下的假设:a 显性施为旬或明显的施为用意可以根据施 为动词辨认出来;b 传统句法上所讲的甸子三大类型:陈述旬、疑问句和祈使句都有各 自的功能,分别表示“陈述”、“询问”和“命令”,这实际上就是这些句子的施为用意; 这些用意传统上被看作是字面用意,从而与间接的施为用意区别开来。后者来自前者的 结构形式以及说话人使用这些结构形式时所表达的功能,听话人可以通过推理锝出说话 人真正要表达的施为用意。 塞尔把间接言语行为理论又进一步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语 行为。【5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对字面意义作一般分析就可推断出话语真正用意的间 接言语行为。一般根据旬子的句法形式,词语表示的字面意义,按习惯可立即推断得出 话语当中潜在的实际意义,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的应用,主要 出于对听话入的礼貌。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相反,非规约性言语行为不是按习惯就可 以推断出句子的间接的言外之意,而是主要依靠说话双方共知的语言信息和所处的语境 来推断,话语的字面意义与话语的语用意义之间没有固定的联系。f 6 】 那么,在间接言语行为中,说话人与听话人又是如何沟通的,听话人是如何能够明 白话语中字面意思之外的用意? 塞尔认为这主要依靠双方具有的背景知识。这种背景知 识包括语言和非语言的,还有听话人所具有的一般的分析推理能力。 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本文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的指导下,主要研究隐含祈使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句, 包括隐含祈使的陈述式间接言语行为旬、隐含祈使的疑问式间接言语行为句、隐含祈使 的愿望式间接言语行为句以及影响其使用的语用因素;最后,对于如何在俄语教学中提 高学生运用间接言语行为的能力作出的几点思考。 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阐释方法、选择实例分析法、文献法和对比分析法, 并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大量的图书、期刊资料和电子阅览室中的电子图书资料阅读相关内 容,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资料,进行资料考据,辨出真伪整 理资料,归纳前人观点,在此启发下,系统地进行论述。 2 c a m a 墼墼! ! 渔墼望! ! 鳗曼壁壁鹜! 墼墨坠! ( o h c p a ) k a j i c b3 ap q h h y ) ( 2 墼墅如罂巴塑k ! q 且黼b 搬a j i o c t b 且髓h oh eb 印1 0 一皿bt b o i o 珏hb t 玷m - t o ( t e h 叩l 跚c o b k o h q h h a ) ( 二) 不带情态词者 不带情态词的陈述式一般为意动性祈使( 中a 埘帅h 翘瑚y 3 a i 脚) ,即祈使言语行为的 肇事人为说话人,说话人意在敦促受话人在话语时刻或话语之后完成行为,多用在非正 式场合,有坚决、果断或亲呢、随便的色彩。使用这种表达手段时,说话人的社会地位 高于受话人,因此,多用来实施命令言语行为。不带情态词的间接表达祈使意义的陈述式 主要指陈述式完成体将来时、未完成体现在时( 将来时) 以及某些完成体过去时复数( 较 少单数) 表达祈使意义的情况。 1 陈述式现在时和将来时 很多学者认为,第二人称陈述式可以表达祈使意义。a b h c 婀e h k o 和m k m 助b 的观点更加具体、明确:“陈述式完成体将来时经常表达祈使意义”。“未完成体现在时、 将来时也表达祈使意义,但不如完成体多见。”【1 3 】例如: q e p e 3 吼cx m y p 诚b o 摧e ) | m o bo 啦c k a j i ) k b h b l 叮:一如壁望生c o 瑚。蕴 ( t e h p h k o b t p hm e k ac o p h o 盘e h 目 q e r d ) k e t a m6 扭y 且e a t b ? 一! l 婪复翌昌曼! 望四【1 2 1 h ac t y e ,一- k o m a i i 皿o b a j if y 丑o b m ,一h ab c e ,t r i db a m6 ) r 且y t m b o p h t b ,曼踏蛆坚曼璺璺匹b 咖皿曲y b 1 6 m 螽 ”i r m 的b t e 哪a _ i i b h h 酋p o m a h ) 一般而言,陈述式完成体将来时表达的祈使意义与第二人称祈使式表达的意义相 同,它们在同一语句中可以同时出现,此时,祈使意义可能因为上下文中并用的命令式 形式而有所加强: b 印h h t e c b ,鲤垦互曼熙ch 删 0 3 b o 肌c e 螽q a cb o 钮酬y b 朋醐3 明3 a 6 0 e 砬o m h c c 印,at me m 盟出型酗垩垒 陈述式实施命令言语行为时,通常省略第二人称代词主语,例: h o b o c e b e bc t 印i e m yc 硪i y :b o tt e 6 ec o p o ki c 0 e e k ,圈翌匡四鱼且b a a 研am o o k a hh e3 a ;) 饵b ( c j i y 搬e 6 h b 虚p o m 姐) k 唧h 盯,b o j i 哪,mh e 碉0 6 珏o b o j i q 珥1 y 的6 h o 1 m q ! 型婪磐垒,k a k 且) k h b y h y ,且p o yt 嘲,i c a p h h a ! ( m b c 诅c e 3 a m hh eb 印h t ) 甥t e 6 e ,6 a 6 k a ,c t y 砌k b b m e c y ,y 耶印e 酋幽凹盟哩巴垒a 3 且e c b h e o 0 黼h 0 h h k a k ( t b 且p 舡c o b p a c j i a t a ) 若不省略,应置于动词谓语之前,例如:t b i 墅墅【罂坠c e r o 糊b 啪yca h h o 盏句 子其他成分的位置相对自由,动词多用完成体将来时。陈述式表达命令意义时,原则上 不与语气词连用。 7 除了词汇的完整、上下文、语境、特定的语调等条件外,有的学者还着重强调疑问 式实施请求、劝告、建议等祈使言语行为时,“必须有否定词的参与”3 ,否定词是俄语 疑问祈使式专门的形态标志。那么,带和不带否定词的疑问式在意义上有何差异呢? 试 比较:b hh e m o r 廊妇p h 最t h k 丑州bc y 6 6 d r y ? 和b m m 咖h 6 h n p h 珏t 螽k h 眦bc y 6 6 0 t y ? 前句表达邀请,后旬则是提问,表示说话人询问想邀请的所有人星期六是否方便,以确 定大家都同意的时间;同样,t hh em o r6 ho 且。珊m _ bm h ec t op y 6 e 越聃m e c 跚? 和t b lm o r 6 m0 且o 姗吣m h ec t 0p y 6 e 前? 前句表达请求,后句则是提问。说话人不一定需要一百卢 布,这样问的目的是预备万一;还有h em o r h6 mb mh r p 踟飞h 姗p ? ab hh o k 啪p h h r p 羽湛m o 咖6 m ? 前句依然是表达请求,后句则是提问。 由上可以看出,疑问式表达请求意义时,否定词是必须的,不管受话人拒绝还是同 意完成请求。换言之,没有否定词的参与,一般不表达请求意义,即便表达其他祈使意 义,也只能用在某些特定的语用场合。如说话人认为,受话人早该完成行为,旬中经常 出现h 踟h c ,b 瑚i i e h i i o b ,l 。0 r 皿a 髓6 y r b 等词语: 且a6 p o c 珏t e 皿b b i 曼盥四呈靶基骂鲣 b 咖ym ”珈印? ;n o 兹口噔m bj l l it h 壁墼蛆! e 墼l3 ax j i e 6 0 m ? ;且o e u t b i 筌蛆强曼= 鲤鲤幽堕c b o 盏c y ? 现代俄语中,某些带否定词的疑问式己经规约化,专门用来实施请求言语行为。如 模式h 盯埘yb a c ? b a ch e3 a t p y 珏明t ( 佃) 疆e + 情态词+ ? 或h 时情态词+ 6 m ? 等。【切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疑问祈使句式外,还有“n 明e m y6 b i h e ? ,q t o 黼? ”等形式的句子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转为疑问祈使旬,表达委婉的建议、邀请等祈使意义,常用于熟人之 间。本章就非代词性疑问句和代词性疑问句来研究这类疑问句。 ( 一) 非代词性疑问句 1 h e h 这是最常见的疑问祈使式。述谓中心是第二人称完成体动词将来时或不定式,意同 第二人称命令式。这种形式可以表达建议、邀请、请求等意义。在这种框架结构中可以 使用: ( 1 )全意动词( n o 删0 3 h 删e h 盯e 肺h m er a m b i ) ,表达有礼貌的请求。如: 旦星璺曼塾望四曼匹垒丑望t h h c b m o 皿e y k e ? 一h a i i p a c o ! t a i c 壁盐醚墅墼曼斓a p n i l obr o c t h ? h j i 蛐m 0 6 耵e 印y r h e k 舢 h h 6 洒h r p b i ? j :脚h h o ,k a l 煳? 蜀m 嫡。口m a c t e p m 【暑 呻p t 对 一m o o i 遗l 醒延e 篮型婪垒罂,x 0 3 舶o m x a ? ( t e 珏印b k o h 唧h a ) 丛曼墅兰曼q 基l ! 里莹凸望t e e p bo t 丑o x h y r b ? ( c a j i t 啪b i u 唧h ) ( 2 ) 不定式形式,并且在h 后加b 踟( t e 6 e ) ,通常表达建议。如: 36 ”b r h 眦t b ,m e j i a 珥m q 州玷h o c t b q 咖o b 盹e c k 曲圣a m pb身3 m k e c 0 m 州y h h k a 岬, m 0 且鲫b h o c r b ,a e 豇睇h c ( m 】m ,1 9 9 2 1 l o 9 b h 旦璺鲤型! 竖堕幽o 皿b h y i 五h e 删o r db i 驴a b o ? 有时这种形式在词序上有变动,变为h em o r h6 hb m ? ”如: 珏量丛垒幽哩垒迤曼垡o p e 鼬m e h 皿o b a t bt n d - h h 6 y 丑b 且e e b j i e ? 旦曼丛垒婴望互婪曼丛o k 踮羽七阳b 苎p ,硒t 0 咖 c a 坝卸凹6 mc 3 t o :i i0 6 耶肋螽? 2 带“t p 坤o ”的疑问式和其他带否定词的疑问式 带“t p y h o ”的疑问式模式主要有:b a ch e3 a r p 隅 x ( b ”哑h h ) ( ) m q 塑盟婪! 垒,t c 8 m ac k a 擞e b ,j h l 3 a ? p b 期越) 国) 殛鬯丛曼丛垡,t hc 丑0 p o n ii 嗍。搬e m b c h ,衄a ? ( b i i i y k h h ) 这种疑问一祈使旬体现了发话人谨慎的态度,往往含有尊重对方之意。另外表达委 婉的建议时,具有一定的回旋余地,即使被对方谢绝也不致于使自己感到难堪。如: 玎e 6 ex o p o m ob l i 皿c h3 印阻? m 壁銎墼互丛垡,n o m e 聃e m 伽m e c t 蹦h ? - h e t ,c 珏a c h 6 0 ,b c 岜) p o o 有时候旬中的6 m 量可省略,如: ( i 氆鱼2 墼竖,o c j i 觚6 hm m 皿h y3 a 删m h ? ( 墓胁旺h 啪髓h i i ,丛鲤匪曼t o 咖3 蛆e p h 芒m c 且聃o 哪y ? ( 二) 代词性疑问句 1 a i l o q e m y ( o 啊e r _ 0 l 霉i 孳舔i 章重簧警爱塞i 塞 x h e ( r 巾h 矾a c l 仃e ) i r p h r 豇a m a 洳r eh a n h t b c 藏q a ? ;q i d 搬eh e p h 酃i 朗( 坤l r r e 3 蕊a d t c ) kh a m ? 表 达礼貌意义时,该类旬中不适合用未完成体动词。 此外,含有代词成语a t n oe c 且的动词不定式疑问句也有祈使意义。如: ( i ) ! 业鲤望o p 0 6 d b a t b ? c r p 姐髓) 3 置q 星业望c e 兹q a c 0 3 b o h l n 五k p b i j i o h y ? 三、隐含祈使的愿望式 除前述的陈述式和疑问式间接言语行为句外,由动词过去时+ 6 h 构成的愿望式 ( o i i t 棚b h o eh a k 儿o h e h h e ) ,也可间接实施祈使言语行为。众所周知,愿望语义内涵与 祈使语义内涵相近,二者较难区分。t h p a c 0 o b a 形象地将愿望称之为“过渡地带” ( e p 鼬唧觚3 0 h a ) ,即愿望经常介乎于愿望意义与祈使意义之问。那么,在什么前提下, 愿望式不表达愿望意义而表达祈使意义? 愿望式表达祈使意义有无形态上的标志? 若从 语义角度解释,“祈使式p a c c k 伽0 e 挑猫表示动作,而愿望式t h6 hp a c c 娜a j i 则意 味着j i y 咖1 e6 ht hp a c c k a 3 a j i 强调变换动作方式”。口6 l 按我们的理解,“变换动作方式” 意为:愿望式能使事态向良好、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又赋予语句评价意义,【2 7 l 仞如: k a t e p h h a ,k a km o m a ,h 掣珀m ae r d ) 吓e m a t b :at hh b a h ,c x ) 且h _ l i6 mkc o c e 皿c l m y 印e 皿c e 明j i l o m o ) 壬c t o t 皿a o k 0 c h t b ,b e c y - t 0 ( b e 皿o b p h b b r 蛆o e 皿e o ) 在该例中,说话入使用愿望式c x q 阴6 b i ,明显地表达了y q e6 m ( 3 t o6 b u i o6 h 0 p o o ,啪6 b u i o6 h y 叫l e ) 的意愿。同时,说话人认为,受话人若完成行为,会改变 现状,使事态向有利于受话人的方向发展。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愿望式表达祈使意 义的内涵是祈使式无法比拟的有时甚至是祈使式无法取代的。受愿望式本身语义内涵的 限制,说话人多用其实施请求、劝告、建议言语行为。例如: a ! 丛坚塑! 堡g 里凸蟹l 班,h r 弓m o h ,一一e 伪班驵卿娶壁珏e q 璺班a 印e c a 蛋吗hr o j i o ce r o c t a j it p e b o 勰h ( b ”r a i c d b b e r ) ( 请求) ( 星毽鹜垦鳖鬻匹銎避垒bk a l 明旦坚巳垒基琶墼:亟匹,一坚乜丝皿幽区h 啪y 王b 越i o 班玛y k o m 跖明pk 盯e p a ( k o t 埘c b a ) ( 建 议) a 卫鲢 丛呈旦塾丛呈星 互丛 ch b a h o m b h 6 j i o h o b b i m ,卫壁星空壁竺堂皇丛t e e n i h 讲髓b b i a o 蕴) ( 劝告) 愿望式中,完成体动词的语义与第二人称祈使式中的完成体相同,如例中的a 6 b im 唧o i 巧r c i = 0 y c t hm e h 且;例中的b h6 b ic y c 埘c bb 唧= c y c t h t e c bb 蚓;例中的a 珊c m e h h j i c 且融ch b 瓶伽b h 6 n o h o b 删= c m e h h c bch 聃h o m b h 6 j i o h o b b i m 。然两,愿望式中未完成体动词的语义则不同于祈使式中的未完成体。未完 成体祈使式有敦促受话人迅速做某事之意,而未完成体愿望式则无此意,只表达对业已 存在行为的态度和愿望,例如: ( ! ) ! 曼q 乜丛匹望丛b mt 衄e t h 扮演很多角色。进入特定的交际语境,交际双方都有一个角色认识、选择和适应的过程。 因此,在言语行为交际中,表达者要把握准自己的身份、地位和文化修养所形成的形象 和客观要求。【3 6 】听话者作为支配言语行为的重要因素,说话者在选择表达方式与手段以 实现交际意图时,也必须考虑受话人的身份、地位与说话人的关系等。 不同的角色身份直接决定了人们对言语行为的理解或传达各有不同,尤其在间接言 语行为中对角色身份的要求更高,在间接言语行为的理解或传达中,说话者必须通过依 据他和听话者各自拥有的、由角色身份所特定的语言或非语言的背景知识和信息,以及 通过听话者的合理推理来把握说话者的交际信息或意图。 ( 二) 母语因素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一方或双方使用非母语进行交际,其所使用的第二语言就或 多或少会受到母语文化特征的影响,而这些文化差异在言语行为和言语使用规则方面的 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文化差异,不同语言在表达同一言语行为时所选择的话语形式会有 所不同,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的表达形式也不同。:例如,由于俄语“形合”的特点和汉语 “意合”的特点,俄语的言语行为大都通过句法形式表现,而汉语的言语行为则多通过 词汇形式表达。 以请求言语行为为例,我们试比较一下:汉语中的“请求”可以用祈使句也可以用 疑问旬,礼貌程度主要取决于词汇的选择,可以使用“麻烦你”、“请”、“劳驾”等词语 来表示礼貌。而俄语文化中则惯用疑问句型表示“请求”,是一种表示礼貌的方式。俄 汉语在表示“请求”方面的差异,常引起交际上的失误。一方面,有的中国人在用俄语 表“请求”时受汉语的影响,不分场合都用带“第二人称命令式+ o 搬a 蟑c t a ”的祈使 句,以为和汉语的“请”字有相等的礼貌程度,实际上却给人不够礼貌的感觉。其实在 社会地位不高于听话人,而又要求对方做有利于自己的事情时,说话人就要选择一些隐 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委婉地来表达请求意愿,以显示出对听话人的尊重。另一方面, 有的人虽然知道用疑问句表达“请求”的礼貌习惯,却不会在实际语境中选择适当的言 语形式,对亲密的朋友也使用语用含义过分客气的句型,这些语用失误都是因为所使用 的话语形式的“言外之力”与说话人的真正意图不合。 总之,一个社会群体普遍接受的文化范式,不太容易改变,因此人们对于违背传统 文化范式的言语行为是较难接受的。因此,我们在平日的学习中,要注意研究因民族文 化差异而导致的不同,要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交际者的语言习惯和特点采取不同的 言语行为方式,以免导致语用失误。 第四章、对俄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中国学生在俄语交际中的失误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缺乏足够的听、说、读、写能力, 而是因为学生还不会使用俄语中的各种句式间接、得体而又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祈使意 图,所以不能进行有效的、得体的交际。为了提高学生俄语实际交际能力,我们有必要 做到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了解熟悉俄语中间接言语行为及其主要特点 作为俄语教师,我们必须利用各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和熟悉俄语中间接言语行为及其 主要特点,使学生增加对这一语言现象的感性认识。一方面,一种形式可以表达多种功 能,如,从语法上讲是疑问旬,但是在交际实践中,它既可以用来“询问”,也可以 用来表达“请求”等。另一方面,语言的某种功能还可以有多种形式来实现,以“请求” 为例,不仅可以由祈使句,也可以由疑问句来实现。 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了解间接言语行为中语句的形式与功能,语句的字面 意思与说话人的真正用意之间存在着的不一致、不对应现象,要让学生懂得不能将语句 的三大类型与相应的语言功能之间的联系绝对化。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灵活地运用俄 语在交际中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理解别人间接表达的意图。 二、让学生学会使用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旬 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是指约定俗成的习惯性间接言语行为。俄语中有大量的已被习 惯地用以表达间接言语行为的句子,它们已成了某些间接言语行为的习惯表达句,语句 的字面意思与说话人的真实用意之间的脱节程度较小,且它们的用法和意义较为固定。 我们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交际,扎实的语言知识则是交际成功的基 础,但并非准确无误的语句在交际中都是得体的,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 的内容是不相同的,它在这一场合可能是恰当的,用在另一个场合可能就是不恰当的。 海姆斯说过:“不懂得语言的运用规则,语法规则将变得毫无用处。”因此,我们在向学 生讲授正确形式,让学生了解并熟记俄语中不同类型的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旬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反复操练这些句型,并告诉学生如何在不同的语境中得体地运用这些形 式。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常规间接言语行为句,才能在实际交际中运用自如。 1 8 结语 本文以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为基础,借助了大量前人在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俄语祈使 表达手段方面研究的资料,结合大量例句,对俄语中隐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进行了 系统的研究,得出以下的结论: 1 间接言语行为是以一种以言行事通过另一种以言行事的表达方式间接地实现 的,是言语交际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分为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间接言 语行为。本文所要研究的是俄语中隐含祈使的规约性的间接言语行为句,它的使用受语 境影响较少,句子的主语行为和次要意向行为之问有体系性联系,以某意向行为在某 语境中阃接表示另一意向行为己是约定俗成、习惯性的用法,带有程式化特点,似乎是 使用语言的人的共同“规约”。 2 本文所探讨的规约性隐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具体主要指陈述式、疑问式、 愿望式实施间接言语行为的情况。实施祈使言语行为的陈述式分为带情态词和不带情态 词两种情况。情态词又称模态词,带情态词的陈述式指有道义模态和实用模态的情态词 问接实施祈使言语行为。带模态词的陈述式实施祈使言语行为时,应具备两个条件:语 句为现在时,而命题p 表达将来行为;由受话人完成命题p 。带模态词的陈述式主要实 旖劝告、建议、请求、准许、禁止等祈使言语行为;不带情态词的间接表达祈使意义的 陈述式主要指陈述式完成体将来时、未完成体现在时( 将来时) 以及某些完成体过去时 复数( 较少单数) 表达祈使意义的情况。不带情态词的陈述式一般为意动性祈使,即祈 使言语行为的肇事人为说话人,说话人意在敦促受话人在话语时刻或话语之后完成行 为,多用在非正式场合,可有坚决、果断或亲呢、随便的色彩。使用这种表达手段时, 说话人的社会地位高于受话人,因此,多用来实施俞令言语行为。 在俄语中,用疑问式表达祈使意义是最具典型的,被称为疑问祈使式,它可以表达 4 i 同的祈使意义,如请求、劝告、邀请、建议、禁止等。疑问祈使式会改变祈使程度, 它或者加强祈使语气,使其更加决断、强硬;或者缓和祈使语气,使其婉转、客气。疑问 式表达请求意义时,否定词是必须的,不管受话人拒绝还是同意完成请求。换言之,没 有否定词的参与,一般不表达请求意义,即便表达其他祈使意义,也只能用在某些特定 的语用场合。但在没有否定词的疑问式中,含有情态词m o m t6 w 。( m o t ) 及完成体动 词的非代词性疑问旬也可以表示委婉的请求、和气的建议等意义,通常用于熟人之间。 俄语中,某些带否定词的疑问式己经规约化,专门用来实施请求言语行为。本文从非代 词性疑问旬和代词性疑问句两方面来研究疑问祈使式。 由动词过去时+ 6 b i 构成的愿望式,也可间接实施祈使言语行为。从语义角度解释, 由动词过去时+ 6 构成的愿望式,也可间接实施祈使言语行为。从语义角度解释, 2 参考文献 1 刘润清,史蒂夫麦基,赵桐,等现代语言学名著选读 m ,下册测绘出版社, 1 9 8 8 4 3 0 2 3 何兆熊主编新编语用学概要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 0 0 2 9 2 ,1 2 3 1 2 7 4 6 王灵玲,董雪峰间接言语行为及其会话含义 j 齐齐哈尔大学学 报,1 9 9 9 ( 2 ) :4 2 4 3 5 s e a l l ej r ,e x p r e s s i o na n dm e 趾i n g :s t i l d i e si nt h en e o r yo fs p e e c ha c t s f o r e i g n l a l l g i l 4 9 et e a c h i n g 姐dr p s e a r c hp r e s s j 】,2 0 0 1 1 6 。 7 信德麟,张会森,华劭俄语语法 m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 0 0 2 3 7 3 8 1 8 1 9 2 1 2 7 孙淑芳隐含祈使的间接言语行为句 j 外语学刊, 2 0 0 1 ( 3 ) :5 4 6 0 9 1 0 1 1 1 2 孙淑芳模态词与间接祈使言语行为 j 中国俄语教学,2 0 0 0 ,1 9 ( 4 ) :1 5 1 8 1 3 2 4 2 5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