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图.dwg
零件图.dwg

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3264623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011.03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9-12-19 上传人:机****料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关 键 词:
推动 加工 工艺 夹具 设计
资源描述:

压缩包内含有CAD图纸和说明书,均可直接下载获得文件,所见所得,电脑查看更方便。咨询Q 197216396 或 11970985

内容简介:
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4)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30 铣端面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3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6132J-0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1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49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粗铣32+00.027mm右端面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650.212210.49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1)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5)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40 铣端面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6132J-0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2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83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1铣16+00.029mm孔左端面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650.212310.342铣32+00.027mm孔左端面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650.212210.49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6)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50 铣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6132J-0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3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1.18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smm/rmm机动辅助1铣16+00.029mm孔右端面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1000.332210.222精铣32+00.027mm右端面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1000.331.2110.96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7)页 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60 钻、扩、铰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钻床Z535J-02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4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1.18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1钻32+00.027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2750.430.71510.32扩32+00.027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扩孔钻1950.321.20.87510.213粗铰32+00.027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铰刀1000.1720.0910.3 4 精铰32+00.027mm孔 专用夹具,高速钢铰刀 100 0.17 1.6 0.035 10.375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8)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70 钻、扩、铰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钻床Z535J-02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5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302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1钻16+00.029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5300.420.57.510.112扩16+00.029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扩孔钻4000.3310.42510.06253铰16+00.029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铰刀2750.2310.1510.13 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10)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90 钻、扩、铰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69.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钻床Z535J-02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6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462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1钻10+00.1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7500.390.4510.122钻16+00.032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5300.420.57.510.113扩16+00.032mm孔专用夹具,高速钢扩孔钻4000.3310.42510.06254 铰16+00.032mm孔 专用夹具,高速钢铰刀 275 0.23 1 0.15 1 0.135 钻6.8mm底孔 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 1100 0.39 0.3 3.4 1 0.04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9)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80 铣 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6132J-01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7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17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铣27mm圆柱上端面 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1250.331.6310.175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11)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100 钻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69.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钻床Z535J-02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8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037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16000.50.2310.0375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12)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110 铣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69.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铣床X52KJ-03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09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6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铣深9.5mm宽6mm的槽专用夹具,高速钢直柄铣刀7500.240.0759.510.6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13)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120 攻丝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69.5507111设备名称设备型号设备编号同时加工件数 攻丝机MJ412J-041夹具编号夹具名称切削液Z-10专用夹具 乳化液工位器具编号工位器具名称工序工时 (分)准终单件0.0925工步号工 步 内 容工 艺 装 备主轴转速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进给次数工步工时r/minm/minmm/rmm机动辅助丝锥攻丝M8-6H专用夹具,钒钢机用丝锥4000.17110.0925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检验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14)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金130检验HT200序号检验内容及技术要求 设备及工艺装备备注名称代号1检验外观及表面粗糙度2检验尺寸内孔量具L22-0232内孔量具L22-0104内孔量具L22-0104内孔量具L22-01036内孔量具L22-0102M8-6H塞规、通规12游标卡尺15游标卡尺60游标卡尺3检验形位公差垂直度检具L97-0279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巩刚2013.5.1工 艺 规 程(机械加工)零部件代号 B6065-11 零部件名称 推动架 编制 2013.5.1 校核 审查 共14张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2)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铸10铸造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311技术要求 1. 毛坯精度等级CT为10级 2.时效处理 180-200HBS 3.未注铸造圆角R2-R3 4.铸造表面应无气孔、缩松、沙眼等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2013.5.1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产品型号B6050-11零件图号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推动架零件名称 推动架 第(3)页车间工序号工序名称材 料 牌 号铸20人工时效HT200毛 坯 种 类毛坯外形尺寸每毛坯可制件数每 台 件 数铸件171.5507311人工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时效后达到180-200HBS设 计(日期)校 对(日期)审 核(日期)标准化(日期)会签(日期)标记数量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巩刚2013.5.1机械加工过程卡片产品型号 B6050-11零(部)件图号 TDJL-01 共(14)页产品名称 推动架零(部)件名称 推动架 第(1)页材料牌号 HT200毛坯种类 铸件毛坯外型尺寸 171.55073每毛坯可制件数 1每台件数1备注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车间工段设备工艺装备工时准终单件10 铸造铸造毛坯铸20 人工时效人工时效处理铸 30 铣粗铣32+00.027mm右端面金卧式铣X6132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0.49min 40 铣铣16+00.029mm孔左端面,32+00.027mm孔左端面金卧式铣X6132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0.83min 50 铣铣16+00.029mm孔右端面,精铣32+00.027mm右端面金卧式铣X6132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1.18min 60钻、扩、铰钻、扩、粗、精铰32+00.027mm孔,倒角45金立式钻床Z535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高速钢扩孔钻,高速钢铰刀1.185min 70钻、扩、铰钻、扩、铰16+00.029mm,倒角45金立式钻床Z535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高速钢扩孔钻,高速钢铰刀0.3025min 80 铣铣27mm圆柱上端面金卧式铣X6132专用夹具,高速钢圆柱铣刀0.175min 90钻、扩、铰钻10+00.1mm孔和钻、扩、铰16+00.032mm孔,钻6.8mm底孔金立式钻床Z535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高速钢扩孔钻,高速钢铰刀0.4625min 100 钻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金立式钻床Z535专用夹具,高速钢复合钻头0.0375min 110 铣铣深9.5mm宽6mm的槽金卧式铣X52K专用夹具,高速钢直柄铣刀1.01min 120 攻丝丝锥攻丝M8-6H 金攻丝机 MJ412专用夹具,钒钢机动丝锥0.0925min130 检验按图纸要求检验金设计(日期)审核(日期)标准(日期)会签(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巩刚2013.5.1摘 要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在零件生产制造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制定可行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和设计合理的夹具才可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生产出合格的产品。本设计的内容可分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机床专用夹具设计两大部分。先对B6065刨床推动架零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其作用及加工要求。制定了两套工艺路线,通过分析、比较,最终确定了工艺路线方案,确定出加工余量和工序尺寸,选择了合适的加工设备,确定出了切削用量,计算了加工所需的基本工时。又运用夹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拟定夹具设计的方案,针对零件加工中的铣槽工序专用夹具。本设计的加工工艺合理,夹具可行、高效、省力,能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保证其加工质量。关键词: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专用夹具;推动架 II目 录1绪论1 1.1题目背景及研究意义1 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 1.3本课题主要内容42零件的分析5 2.1零件的作用和结构5 2.2零件的工艺分析5 2.3零件的生产纲领73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8 3.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8 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8 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9 3.4工序尺寸的确定11 3.5加工余量的确定12 3.6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13 3.7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144铣槽专用夹具设计384.1问题的提出38 4.2研究原始质料38 4.3定位基准的选择39 4.4夹紧方案的选择39 4.5切削力和夹紧力计算40 4.6定位误差分析40 4.7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405 结论41参考文献42致谢431 绪论1 绪论1.1题目背景和研究意义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生产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对生产效率和制造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就对机械加工工艺等提出了要求。在实际生产中,由于零件的生产类型、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等条件不同,针对某一零件,往往不是单独在一种机床上用某一种加工方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因此,我们不仅要根据零件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方法,还要合理地安排加工顺序,一步一步地把零件加工出来1。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夹具是能够使产品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准确定位和牢固夹紧的工艺装置,它主要用于保证产品的加工质量、减轻劳动强度、辅助产品检测、展示、运输等2。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夹具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好的夹具设计可以提高产品劳动生产率,保证和提高加工精度,降低生产成本等,还可以扩大机床的使用范围,从而使产品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企业信息化的要求下,企业对夹具的设计及制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工件的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是工艺工程师必备的专业素质。本课题的目的是通过完成毕业设计,使学生掌握机械加工的流程,对培养学生尽早成为合格工艺工程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4。我还认为这次“推动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以及专用夹具的设计”的毕业设计是完成了大学全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运用。我希望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的专业知识、技能有进一步的提高,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以后从事专业技术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2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2.1发展历史44毕业设计(论文) 夹具从产生到现在,大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在夹具与人的结合上,这时夹具主要是作为人的单纯的辅助工具,是使加工过程加速和趋于完善。第二阶段,夹具成为人与机床之间的桥梁,夹具的机能发生了变化,它主要用于工件的定位和夹紧。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夹具与操作人员改进工作及机床性能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对夹具引起了重视。第三阶段表现为夹具与机床的结合,夹具为机床的一部分,成为机械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5。1.2.2发展现状、趋势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时间驱动”为特征的市场竞争、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商品需求的多样化、用户素质的提高等使制造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特别像推动架这样不规则零件的加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现阶段像推动架的加工还没有达到现代自动化的水平6。在现代的中小批量生产中,它的加工工艺还需用人工画线的方法来保证其精度,而对工件的装夹也是通过人工的方法进行的。因此目前我国对推动架加工还处于效率低、成本高的阶段7。a. 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在产品设计方面,普遍采用计算机辅助产品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加工技术方面,已实现了底层(车间层)的自动化,包括广泛地采用加工中心(或数控技术)、自动引导小车(AGV)等近10余年来,发达国家主要从具有全新制造理念的制造系统自动化方面寻找出路,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造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并行工程、敏捷制造等8。 (1)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 它是在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及其软件,将制造厂全部生产活动所需的各种分散的自动化系统有机地集成起来,是适合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总体高效率、高柔性的制造系统。首先在功能上,它包含了一个工厂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即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加工工艺、制造、管理至售后服务以及报废处理的全部活动因此它比传统的工厂自动化的范围要大得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工厂自动化的发展方向9。其次,在集成上,它涉及的自动化不是工厂各个环节自动化的简单叠加,而是在计算机网络和分布式数据库支持下的有机集成。这种集成主要体现在以信息和功能为特征的技术集成,即信息集成和功能集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CAD/CAM技术。 (2) 智能制造系统(IMS) 是指将专家系统、模糊逻辑、人工神经网络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制造系统中,以解决复杂的决策问题,提高制造系统的水平和实用性。人工智能的作用是要代替熟练工人的技艺,学习工程技术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并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将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多年来积累起来的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保存下来,在实际的生产中长期发挥作用。智能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人工智能。(3) 并行工程(CE)又称同步工程或同期工程,是针对传统的产品串行开发过程而提出的概念和方法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各种过程的系统方法。该方法要求开发人员从设计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因素,包括产品制造工艺、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等。并行工程通过组成多学科的产品开发群组协同工作,利用各种计算机辅助工具等手段,使产品开发的各个阶段,既有一定的时序又能并行,同时采用上、下游的各种因素共同决策产品开发各阶段工作的方式,在产品开发的早期就能及时发现产品开发全过程中的问题,从而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竞争能力并行工程强调在集成环境下的并行工作,因此,它是CIMS进一步发展的方向10。 (4) 敏捷制造(AM) 又称灵捷制造、迅速制造和灵活制造等,它是将柔性生产技术、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和知识的劳动力与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相互合作的灵活管理集成在一起,通过所建立的共同基础结构,对迅速改变或无法预见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时机作出快速响应11。敏捷制造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标准化和专业化的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基础结构,以分布式结构连接各类企业,构成虚拟制造环境,以竞争合作为原则,在虚拟制造环境内动态选择合作伙伴,并通过组成虚拟企业来适应持续多变、无法预料的市场变化敏捷制造的核心是虚拟公司,虚拟公司映射为虚拟制造系统,虚拟制造系统是敏捷制造的关键敏捷制造是一种战略决策,它是能使各合作伙伴既保证各自的利益,又能获得共同利益的一种全新的生产组织模式和制造模式。目前,敏捷制造仍在发展研究中12。 b.机械加工工艺的未来发展趋势 (1) 集成化发展趋势 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逐渐推广,机械制造工艺不断趋向于集成化,原本分散型的加工模式也逐渐向集成化靠拢,机械制造开始具备连续性和规模性。目前在机械制造业中集成化的利用主要是连续性加工和机电一体化,它们主要是针对零件加工的一次性完成,而集成化今后的发展趋势则是使整个成品集体化生产13。 (2) 微纳化发展趋势 在机械制造工艺中提高加工材料的性能,对加工工艺过程进行优化是促进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主要途径,对加工进行精密化更是提高加工零件使用寿命的关键,纳米技术的发展使得机械制造工艺已逐步趋向于微观化。 (3) 自动化发展趋势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中的运用使得机械制造工艺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加工质量还是加工效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改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脚步加快,提高机械制造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就变得尤为重要,而自动化技术也将成为机械制造业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这也是建立自动化制造工厂的必要条件。 (4) 数字化发展趋势 数字化作为机械制造工艺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决定了生产的准确性和系统的工作效率,对机械制造工艺进行数字化还体现在设计环节和生产过程当中,数字化的设计使得整个机械制造工艺过程更加完整高效。除此之外,对生产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也是生产的一个基础条件,它可以引导企业逐渐走上科学发展道路14。随着机械工业的迅速发张,对产品的品种和生产率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使多品种,中小批生产作为机械生产的主流。为了适应机械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必然对机床夹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像推动架零件的加工还处于落后的阶段。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广使用组合夹具、半组合夹具、可调夹具,尤其是成组夹具。在机床技术向高速、高效、精密、复合、智能、环保方向发展的带动下,夹具技术正朝着高精度、高效、模块组合、通用、经济等方向发展15。1.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推动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以及专用夹具设计,详细讨论推动架从毛坯到成品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分析总结推动架零件的结构特点、主要加工表面,并制定相应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针对推动架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设计专用夹具。2 零件的分析2 零件的分析2.1零件的作用和结构该零件为B6050刨床推动架,是牛头刨床进给机构中的零件,mm孔安装在进给丝杠轴,靠近mm孔左端处装一棘轮。在棘轮上方即为mm孔装棘爪。mm孔通过销与杠连接。把从电动机创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零件绕mm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使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自动进给。推动架三维模型如图2.1所示图2.1 推动架三维模型2.2零件的工艺分析由零件毛坯图2.2可知,其材料为HT200,该材料为灰铸铁,具有较高强度,耐磨性,耐热性及减振性,适用于承受较大应力和要求耐磨零件,根据零件加工要求制定出可行的工艺路线和合理的夹具方案,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零件的加工质量,要可靠地达到了图纸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并尽量提高生产率和降低消耗同时还尽量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使其有良好的工作条件。推动架主要作用是把从电动机传来的旋转运动通过偏心轮杠杆使推动架绕其轴心线摆动,同时拨动棘轮,带动丝杠转动,实现工作台的自动进给。在设计推动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时要通过查表法准确的确定各表面的总余量及余量公差,合理毕业设计(论文)选择机床加工设备以及相应的加工刀具,进给量,切削速度、功率,扭矩等用来提高加工精度,保证其加工质量。一个好的结构不但应该达到设计的要求,而且要有好的机械加工工艺性,也就是要有加工的可能性,要便于加工,要能保证加工的质量,同时使加工的劳动量最小。设计和工艺是密切相关的,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设计推动架的加工工艺来说,应该选择能够满足内孔及表面加工精度的加工方法及设备。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较低的机床。 由零件图可知,mm、mm的中心线是主要的设计基准和加工基准。该零件的主要加工面可分为两组: (1) mm孔为中心的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mm的两个端面及孔和倒角。 (2) 以mm孔为加工表面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mm的端面和倒角及内孔mm、M8-6H的内螺纹,6.6mm的孔。这两组的加工表面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1) mm孔内与mm中心线垂直度公差为0.10;(2) mm孔端面与mm中心线的距离为12mm。零件毛坯图如图2.2所示图2.2零件毛坯图 由以上分析可知,对这两组加工表面而言,先加工第一组,再加工第二组。由参考文献16中有关面和孔加工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可知,上述技术要求是可以达到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也是可行的。2.3零件的生产纲领 (2.1)其中,产品的年产量Q=4000台/年,每台产品中该零件的数量n=1件/台,零件备品率a=4%,零件的废品率b=1%。 件/年 (2.2)从此结果可知,该零件为中批生产。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3.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零件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和方案选择,首先要保证加工表面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另外还要考虑生产率和经济方面的要求,在选择时,应根据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及经济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结合零件的特点和技术要求,应慎重决定。3.1.1基准的选择基准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设计之一,基准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会问题百出,使生产无法进行。基准的选择正确,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否则,加工过程会出现很多问题,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批报废,包括废品和撞刀等事故。粗基准是机械加工工序中的第一道工序中用未经加工过的毛坯作为定位基准,在随后的工序中,用加工过的表面作为定位基准,则成为精基准。a.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一般的轴类零件来说,以外圆作为基准是合理的,按照有关零件粗基准的选择原则:当零件有不加工表面时,应选择这些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当零件有很多个不加工表面时,则应当选择与加工表面要求相对位置精度较高的不加工表面作为粗基准。b.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主要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选择加工表面的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称为基准重合的原则。采用基准重合原则可以避免由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不重合引起的基准不重合误差,零件的尺寸精度和位置精度能可靠的得以保证。为使基准统一,先选择mm的孔和mm的孔作为精基准。3.2制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制定工艺路线得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1 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毕业设计(论文)工序2 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工序3 粗铣mm孔右端面工序4 铣mm孔左端面,铣mm孔左端面工序5 铣mm孔右端面,精铣mm右端面工序6 粗铣27mm圆柱上端面工序7 铣深9.5mm宽6mm的槽工序8 钻mm孔,钻mm孔,钻6.8mm底孔工序9 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工序10 钻、扩、粗精铰mm孔,倒角45工序11 钻、扩、粗精铰mm,倒角45工序12 丝锥攻丝M8-6H工序13 检验工序14 入库 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1 一箱多件砂型铸造工序2 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工序3 粗铣mm右端面工序4 铣mm孔左端面,mm孔左端面工序5 铣mm孔右端面,精铣mm孔右端面工序6 钻、扩、粗、精铰mm孔,倒角45工序7 钻、扩、粗、精铰mm孔,倒角45工序8 粗铣27mm圆柱上端面工序9 钻mm孔和扩、粗、精铰mm孔,钻6.8mm底孔工序10 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工序11 铣深9.5mm宽6mm的槽工序12 丝锥攻丝M8-6H 工序13 检验工序14 入库以上工艺过程详见“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上述前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两个加工方案都是按先加工面再加工孔的原则进行加工的。方案一是先钻mm孔和扩、粗精铰mm的孔,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距离12mm钻、扩、粗精铰mm的孔,倒角45。而方案二却与此相反,先钻mm的孔,倒角45,然后以孔的中心线为基准钻mm孔,两种方案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先加工mm的孔,以孔作为基准加工mm的孔,然后再以mm的孔作定位基准加工mm孔,mm孔和钻6.6mm的底孔,这时的垂直度容易保证,并且定位和装夹都很方便,并且方案二的加工孔是在钻床Z535上加工的,这样避免了不必要的拆卸、搬动和装夹,节约了工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选用方案二是比较合理的。最后确定工艺方案如下表3.1:表3.1 加工工艺路线工序号工序内容简要说明1一箱多件沙型铸造2进行人工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3粗铣mm孔右端面先加工面4铣mm孔左端面,铣mm孔左端面5铣mm孔右端面,精铣mm孔右端面67钻、扩、粗、精铰mm孔,倒角45钻、扩、粗、精铰mm孔,倒角458粗铣27mm圆柱上端面9钻mm孔,钻、扩、铰mm孔,钻底孔6.8mm10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11铣深9.5mm宽6mm的槽,倒角4512M8丝锥攻丝13检验14入库3.3.1工序基准的选择工序是在工序图上以标定被加工表面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的基准。所标定的位置尺寸和位置精度分别称为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工序尺寸和工序技术要求的内容在加工后应进行测量,测量时所用的基准称为测量基准。通常工序基准和测量基准重合。工序基准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几点:a. 选设计基准为工序基准时,对工序尺寸的检验就是对设计尺寸的检验,有利于减少检验工作量。b. 当本工序中位置精度是由夹具保证而不需要进行试切,应使工序基准与设计基准重合。c. 对一次安装下所加工出来的各个表面,各加工面之间的工序尺寸应与设计尺寸一致。3.4工序尺寸的确定加工长度为50mm,毛坯的余量为5mm,粗加工的单侧余量为2mm。根据参考文献16表2.3-21加工的长度为50mm,精加工余量为1mm。加工长度为35mm,毛坯的余量为5mm,粗加工的单侧余量为2mm。根据参考文献16表2.3-21加工的长度为35mm,精加工余量为1mm。加工长度27mm,粗加工余量为2mm。(1) mm的孔毛坯为空心,通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参考文献16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 钻孔:30mm. 2z=0.85mm扩孔:31.75mm 2z=0.18mm粗铰:31.93mm 2z=0.07mm精铰:32H7(2) mm的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7IT8之间。查参考文献16表2.3-9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15mm. 2z=0.85mm扩孔:15.85mm 2z=0.15mm铰: 16H8(3) mm的孔 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查参考文献16表2.3-9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15mm 2z=0.85mm扩孔:15.85mm 2z=0.15mm铰: 16H8(4) 钻螺纹底孔6.8mm的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介于IT8IT9之间。查参考文献16表2.3-8确定工序尺寸及余量。钻孔:6.8mm 2z=1.2mm攻丝:M8-6H(5) 钻6mm孔毛坯为实心、不冲出孔,孔内要求精度较低。钻孔:6mm3.5加工余量的确定根据零件材料确定毛坯为灰铸铁,通过计算和查询资料可知,毛坯重量约为0.72kg。生产类型为中小批量,可采用一箱多件砂型铸造毛坯。此外,为消除残余应力,铸造后应安排人工时效进行处理。根据零件图资料,分别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余量及毛胚尺寸。由参考文献16可知,查得该铸件的尺寸公差等级CT为810级,加工余量等级MA为G级,故CT=10级,MA为G级。用查表法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总余量如表3.2所示:表3.2 加工表面的总余量表 加工表面基本尺寸/mm加工余量等级加工余量数值/mm说明27的端面92H2.0顶面降一级,单侧加工16的孔16H16.0底面,孔降一级,双侧加工50的外圆端面45G2.5双侧加工(取下行值)32的孔32H32.0孔降一级,双侧加工35的两端面20G2.5双侧加工(取下行值)16的孔16H16.0孔降一级,双侧加工由参考文献16可知,铸件主要尺寸的公差如表3.3所示:表3.3 尺寸的公差表主要加工表面零件尺寸/mm总余量/mm毛坯尺寸/mm公差CT27的端面924.0943.216的孔1616162.250的外圆端面455502.832的孔3232322.635的两端面205252.416的孔1616162.23.6选择加工设备与工艺设备3.6.1机床的选择工序3 粗铣mm孔右端面,考虑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故选用卧铣,选择XA6132卧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4 铣mm孔左端面和铣mm孔左端面,考虑工件的定位夹紧方案及夹具结构设计等问题,因定为基准相同,成批生产要求不高的生产效率。故选用卧铣,选择XA6132卧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5 铣mm孔右端面,精铣mm孔右端面,宜采用卧铣,选择XA6132卧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6 钻粗、精铰mm,倒角45。选择Z535立式钻床,专用钻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7 钻粗、精铰mm孔,倒角45。选用Z535立式钻床,专用钻夹具和内径千分尺。工序8 粗铣27mm圆柱上端面。选用XA6132卧式铣床,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 。 工序9 钻10mm孔,钻mm孔,钻M8底孔6.8mm。选用Z535立式钻床,专用钻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10 钻6mm的孔,锪120的锥孔。选用Z535立式钻床加工,专用钻夹具和游标卡尺。 工序11 铣深9.5mm宽6mm的槽,倒角45。选用X52K卧式铣床加工,专用铣夹具和游标卡尺。工序12 M8丝锥攻丝,机用丝锥,选用量具为螺纹塞规、通规。3.6.2夹具的选择本零件除铣及钻孔等工序需要专用夹具外,其他各工序使用通用夹具即可。3.6.3刀具的选择a. 铣刀依据参考文献资料16,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及直径为d=50mm,齿数z=8及切槽刀直径d=6mm。b. 钻mm、钻mm的孔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c. 钻mm孔,钻mm,钻底孔6.8mm,钻6mm孔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d. 扩孔选用高速钢直柄扩孔钻,铰孔选用高速钢铰刀。 e. 攻丝M8-6H ,选用M8丝锥。3.6.4量具的选择 本零件属于中批生产,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通用量具。根据零件的表面的精度要求,尺寸和形状特点,参考相关资料,选择如下:a. 选择加工面的量具 用分度值为0.05mm的游标卡尺测量,以及读数值为0.01mm,测量范围100mm125mm的外径千分尺。b. 选择加工孔的量具因为孔的加工精度介于IT7IT9之间,可选用读数值0.01mm,测量范围50mm125mm的内径千分尺即可。c. 选择加工槽所用量具槽经粗铣、精铣两次加工。槽宽及槽深的尺寸公差等级为:粗铣时均为IT14;精铣时,槽宽为IT13,槽深为IT14。故可选用读数值为0.02mm,测量范围0mm150mm的游标卡尺进行测量。3.7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的确定3.7.1工序3的设计本工序为粗铣mm孔右端面。已知工件材料为HT200,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根据参考文献16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ao=12,=45。机床选用XA6132卧式铣床。 (1) 切削深度ap:ap=2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71和2.4-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依据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铣削宽度ae=50mm,铣削深度ap=2mm,耐用度T=18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4,切削速度v取v0.21m/s。机床主轴转速n: (3.1)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6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3.2)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2mm/z0.3mm/z,现取af =0.2mm/z。 则 (3.3) (3.4) (5) 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当af =0.2mm/z ap=2mm,ae=50mm, v=0.21m/s时由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3.5kw Pct=0.8kw。根据XA6132型立式铣床说明书可知,机床主轴主电动机允许的功率 (3.5) 因此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6) 基本时间tj (3.6) 被切削层长度l:l=50mm 刀具切入长度l1: (3.7) 刀具切出长度l2: l2=13 取l2=2mm 所以 3.7.2工序4的设计本工序为铣mm孔左端面,铣32mm孔左端面,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根据参考文献16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a=12,=45。机床选用XA6132卧式铣床。 a. 铣mm孔左端面 (1) 切削深度ap:ap=3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71和2.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依据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铣削宽度ae=35mm,铣削深度ap=3mm,耐用度T=18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4,查得切削速度v取v0.2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6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2mm/z0.3mm/z、现取af=0.2mm/z。 则 (5) 校验机床功率 依据上道工序校验的方法,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2.3kw,Pct=0.8kw,Pcm=7.5kw可知机床功率能够满足要求。 (6)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35mm 刀具切入长度l1: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b. 铣mm孔左端面 (1) 查参考文献16表得:ap=2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根据参考文献16表2.71和2.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依据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铣削宽度ae=50mm,铣削深度ap=2mm,耐用度T=18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4,查的切削速度取v0.2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6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2 mm/z0.3mm/z、现取af =0.2mm/z。 则 (5) 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当af =0.2mm/z ap=2mm,ae=50mm,v=0.2m/s时由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3.5kw Pct=0.8kw。根据XA6132型立式铣床说明书可知,机床主轴主电动机允许的功率 因此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 (6)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50mm 刀具切入长度l1: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3.7.3工序5的设计本工序为铣mm孔右端面,精铣mm孔的右端面。已知工件材料为HT200,选择高速钢圆柱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根据参考文献16选择铣刀的基本形状,a=12,=45。机床选用XA6132卧式铣床。 a. 铣mm孔右端面 (1) 切削深度ap:ap=2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71和2.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依据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铣削宽度ae=35mm,铣削深度ap=2mm,耐用度T=18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4查的切削速度v取v0.27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2 mm/z0.3mm/z、现取af =0.2mm/z。 则 (5) 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当af =0.2mm/z ap=2mm,ae=35mm,v=0.3m/s时由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3.5kw Pct=0.8kw。根据XA6132型立式铣床说明书可知,机床主轴主电动机允许的功率 因此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 (6)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35mm 刀具切入长度l1: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b. 精铣mm孔的端面查阅参考文献16,由铣削宽度ae=50mm,选择=63mm的高速钢圆柱铣刀,齿数z=10。机床选择卧式铣床XA6132。 (1) 切削深度ap:精加工,余量很小,故取ap=1.0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71和2.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2-0.3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依据铣刀直径d=63mm,齿数z=10,铣削宽度ae=50mm,铣削深度ap=1mm,耐用度T=18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4,查的切削速度v取v0.3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12 mm/z0.20mm/z、现取af =0.12mm/z。 则 (5) 校验机床功率 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铣削时的功率(单位kw)为:当af =0.12mm/z ap=1mm,ae=50mm,v=0.3m/s时由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3.5kw Pct=0.8kw。根据XA6132型立式铣床说明书可知,机床主轴主电动机允许的功率 因此机床功率能满足要求。 (6)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50mm 刀具切入长度l1:l1=d=63mm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3.7.4工序6的设计本工序为钻扩、粗铰、精铰mm孔,倒角45。 a. 钻mm孔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30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1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8-1.2mm,耐用度T=7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43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27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8,f=0.67-0.83mm/r,由于孔径和深度都很大,l/d=45/30=1.53,取f=0.7mm/r。则 (3.8)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45mm刀具切入长度l1: (3.9)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查参考文献16表2.4-41,Mc=140.77Nm,由机床数据知Mm=144.2Nm,所以McMm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b. 扩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直柄扩孔钻,直径d=31.75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87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1,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9-1.4mm,耐用度T=7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53,查的切削速度v取v0.26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9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2,f=1.2-1.5mm/r,由于孔径和深度都很大,l/d=45/31.75=1.423,取f=1.2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45mm 刀具切入长度l1: (3.10)由选择的刀具得kr=60。 刀具切出长度l2:l2=24 取l2=3mm 所以 c. 粗铰孔刀具选用高速钢铰刀,直径d=31.93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09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7,铰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0.9mm,耐用度T=8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60查的切削速度v取v0.13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8,f=1.6-3.2mm/r,由于孔径和深度都很大,l/d=45/31.93=1.413,取f=2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45mm 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45。 刀具切出长度l2:查参考文献16表2.5-8 取l2=13mm 所以 d. 精铰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铰刀,直径d=32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03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7,铰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0.9mm,耐用度T=8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60查的切削速度v取v0.13mm/s。 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0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8,f=1.6-3.2mm/r,由于孔径和深度都很大,l/d=45/32=1.43,取f=1.6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45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45。 刀具切出长度l2:查参考文献16表2.5-8 取l2=13mm 所以 3.7.5工序7的设计本工序为钻、扩、铰mm的孔,倒角45。刀具:铰刀选用15.95mm的标准高速钢铰刀,铰孔扩削用量,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o120。 a. 钻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15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7.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4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45mm/s。 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530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8,f=0.45-0.56mm/r,l/d=20/15=1.333,所以取f=0.5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 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mm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查参考文献16表2.4-41 Mc=30.9Nm,由机床数据知Mm=144.2Nm,所以McMm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b. 扩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直柄扩孔钻,直径d=15.85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42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1,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0.9mm,耐用度T=3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53查的切削速度v取v0.34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4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2 f=0.9-1.1mm/r,取f=1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60。 刀具切出长度l2:l2=24 取l2=3mm 所以 c. 铰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铰刀,直径d=16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1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7,铰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4-0.6mm,耐用度T=3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60查的切削速度v取v0.19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27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8 f=12mm/r,取f=1mm/r。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45。 刀具切出长度l2:查参考文献16表2.5-8 取l2=13mm 所以 3.7.6工序8的设计本工序为粗铣27mm圆柱上端面,选用XA6132卧式铣床。选用高速钢圆柱铣刀,刀具直径d=50mm,齿数z=8。 (1) 切削深度ap:ap=2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资料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12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84查的切削速度v取v0.3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A6132型卧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25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XA6132型卧式铣床的功率为4kw,工艺系统刚性为中等。查参考文献16表2.4-73 每齿进给量af =0.12mm/z0.2mm/z,现取af =0.2mm/z。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7mm 刀具切入长度l1: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机床功率 依据上道工序校验的方法,根据参考文献资料所知,切削功率的修正系数k=1,则Pcc=2.3kw,Pct=0.8kw,Pcm=4kw可知机床功率能够满足要求。3.7.7工序9的设计本工序为钻mm和钻、扩、铰mm孔,以mm孔为定位基准,钻M8螺纹底孔6.8mm。选择高速钢复合钻钻头d=10mm,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后角o120。 a. 钻mm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10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2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41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75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f=0.35-0.43mm/r,所以f=0.4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30.5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查参考文献16表2.4-41 Mc=10.104Nm,由机床数据知Mm=144.2Nm 所以McMm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b. 钻mm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15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7.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4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45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53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8 f=0.450.56mm/r,所以取f=0.5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查参考文献16表2.4-41 Mc=30.9Nm,由机床数据知Mm=144.2Nm,所以McMm 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 c. 扩mm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直柄扩孔钻,直径d=15.85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42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1,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6-0.9mm,耐用度T=3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53查的切削速度v取v0.34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4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2 f=0.91.1mm/r,取f=1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60。 刀具切出长度l2:l2=24 取l2=3mm 所以 d. 铰mm孔 刀具选用高速钢铰刀,直径d=16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0.15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7,铰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4-0.6mm,耐用度T=3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60查的切削速度v取v0.19mm/s。 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275r/min 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58 f=12mm/r,取f=1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0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45。 刀具切出长度l2:查参考文献16表2.5-8 取l2=13mm 所以 e. 钻M8底孔6.8mm 刀具选用高速钢复合钻头,直径d=6.8mm,使用切削液,选用Z535立式钻床。 (1) 切削深度ap:ap=3.4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2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42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1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f=0.270.33mm/r,取f=0.3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9.5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 Mc=2.884Nm,由机床数据Mm=144.2Nm,所以McMm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3.7.8工序10的设计本工序为钻6mm的孔,锪120倒角,选用Z535立式钻床加工,刀具采用选择高速钢复合钻头,钻头采用双头刃磨法,使用切削液。 (1) 切削深度ap:ap=3mm, (2) 选择钻头磨钝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37,钻头后刀面最大磨损量为0.5-0.8mm,耐用度T=25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41查的切削速度v取v0.52m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Z535钻床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16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根据参考文献162.4-38,f=0.2-0.24mm/r,取f=0.2mm/r。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7mm刀具切入长度l1: 由选择的刀具得kr=120。 刀具切出长度l2:l2=14 取l2=2mm 所以 (6) 校验扭矩功率查参考文献16表2.4-41 Mc=1.923Nm,由机床数据知Mm=144.2Nm,所以McMm。故满足条件,校验成立。3.7.9工序11的设计本工序为铣深9.5mm,宽6mm的槽。所选刀具为高速钢直柄立铣刀,铣刀直径d=6mm,齿数z=3.已知铣削宽度ae=6mm,铣削深度ap=9.5mm,故机床选用X52K立式铣床。 (1) 切削深度ap:ap=9.5mm, (2) 选择铣刀磨损标准及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71和2.72所知,铣刀刀齿后刀面的最大磨损量为0.15-0.2mm,耐用度T=60min。 (3) 确定切削速度 依据铣刀直径d=6mm,铣削宽度ae=6mm,铣削深度ap=9.5mm,耐用度T=60min时,查参考文献16表2.4-89查的切削速度v取v0.23m/s。机床主轴转速n: 根据X52K型立式铣床主轴转速表查取,n=75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4) 确定每齿进给量af,进给量f,进给速度vf查参考文献16表2.4-78 每齿进给量af=0.008 mm/z0.015mm/z,现取af=0.015mm/z。 则 (5) 基本时间tj 被切削层长度l:l=27mm 刀具切入长度l1: (3.11) 刀具切出长度l2:l2=13 取l2=2mm 所以 3.7.10工序12的设计本工序为M8丝锥攻丝,工件材料HT200,选用钒钢机动丝锥。 (1) 丝锥耐用度 根据参考文献16表2.4-114所知,耐用度T=30min。 (2) 确定切削速度 查参考文献16表2.4-105查的切削速度v取v0.163m/s。机床主轴转速n: 取n=400r/min丝锥回程转速n回=400r/min则实际切削速度v: (3) 确定进给量f,进给速度vf 由参考文献16表2.4-105选取螺距P=1mm,所以f=1mm/r 则 (4) 基本时间tj (3.12) 被切削层长度l:l=9.5mm 刀具切入长度l1: (3.13) 刀具切出长度l2: (3.14) 所以 5 铣槽专用夹具设计4 铣槽专用夹具设计4.1问题的提出本夹具主要用来铣深9.5mm,宽6mm的槽,为了保证加工,最关键就是找到定位基准。同时,选择夹紧方案,考虑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劳动强度。4.2问题的提出与研究原始质料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本夹具主用用来铣槽,本工序的加工条件为X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推动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3264623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