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学案语文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学案语文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0课《论修身》学案语文版必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修身一、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孔子的思想,进而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激发热爱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2积累常用的文言实词及虚词,达到逐字逐句理解并翻译文章的能力。二、基础知识1正字音逾矩(y) 朝闻道(zho) 松柏(bi) 胫(jn) 宰予(y)杇(w) 曾参(shn) 匿怨(n) 輗(n) 軏(yu)夷狄(d) 俨然(yn) 文质彬彬(bn)2通假字幼而不孙弟(孙,通“逊”,顺从长辈。弟(t),通“悌”,尊敬兄长。)3词语积累穷君子亦有穷乎(困窘,走投无路)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不得志,不显达)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用尽,用完)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到尽头)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边际)穷居而野处(穷困)过过而不改(有过错)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经过)不过三十日(超过)面刺寡人之过(错误)无乃尔是过与(责备)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拜访)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游览)于是丑之去卫,过曹(往去)患祸患常积于忽微(灾祸,祸害)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危害)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担心,忧虑)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忌讳)兴从者病,莫能兴(起来)大楚兴,陈胜王(复兴) 遂发命,遽兴姜戎(征发)诸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于”是介词)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相当于“之乎”,“之”代词,“乎”是疑问语气助词)4词类活用朝闻道,夕死可矣(名词作状语,朝,在早晨;夕,在晚上)左丘明耻之(耻,意动用法,认为可耻)5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倒装句:不患人之不己知(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己知”的正常语序是“不知己”)三、问题探究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12题。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选自论语微子篇第十八)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译文: (2)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译文: 2子路的一番议论,体现了什么样的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34题。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注】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事:从事,照着去做。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译文: (2)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译文: 4孔子认为“礼”与“仁”具有怎样的关系?(用自己的话回答)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56题。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价篇第三)【注】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商:子夏名商。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译文: (2)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译文: 6孔子想用“绘事后素”来向子夏说明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文后79题。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篇第四)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译文: (2)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译文: 8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这段话所表明的观点。 9论语中的修身养性思想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思想财富,宋初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平天下治天下之说。今天,我们学习论语的现实意义何在呢? 1(1)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米饭给子路吃。 (2)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怎么能废弃呢?2体现了“要牢记君臣大义,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的主张。【参考译文】子路跟随孔子出行,落到了后面,途中碰到一个老人,用拐杖挑着除草工具。子路问道:“您看见我的老师了吗?”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你的老师呢?”说完,便拄着拐杖除草。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老人便留子路到他家住宿,杀鸡、做米饭给子路吃,又叫他的两个儿子出来相见。第二天,子路赶上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说:“这是位隐士。”叫子路返回去再见他。子路到了那里,老人却走了。子路说:“不做官是不合义理的。长幼间的关系,是不可以废弃的;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怎么能废弃呢?他想不玷污自身,却忽视了君臣间的大伦理。君子出来做官,是为了实行道义。主张不能实行,我早就知道了。”3(1)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别人吗? (2)我虽然愚笨,请让我按照您的这些话去做。4仁是内在的道德观念,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人们的语言行动都能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参考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这就是仁。有一天做到了克制自己,符合于礼,天下就都赞许你是仁人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请让我按照您的这些话去做。”【评析】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5(1)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打扮得楚楚动人啊。 (2)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6说明仁先礼后的道理。(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参考译文】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打扮得楚楚动人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7(1)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 (2)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8仁是取舍一切的标准,是人须臾不可离的道德。(面对个人利欲该如何取舍,仁义应当是取舍的标准。)9论语一书,确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提出孝、悌、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完整的道德规范。在论语中,有关修身养性的道德学说之义最为殊胜,核心就是以德润身,特别强调为仁由己、身体力行,从而启发每个人的自觉道德精神。今天我们读论语,要做到继承吸取其精华,并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以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才是学习、研究论语的现代价值所在。“富润屋,德润身”,是古人一向倡导的思想。我们每个人都要严于自律,注重修身养性,用高尚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影响、感染社会和他人,共同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做到明是非,讲道德,懂礼仪,知上进,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参考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四、拓展阅读人生的罗盘 成功的向导水从高原由西向东流,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行。它的游技很精湛,一会儿冲过浅滩,一会儿划过激流,它穿过了湖泊中的层层鱼网,也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逆行了著名的壶口瀑布,堪称奇迹;又穿过激水奔流的青铜峡博得众鱼们的喝采;它不停地游,最后穿过山涧,挤过石够,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却冻成了冰。我们不能不说这是一条勇敢的鱼,一条有本领的鱼,但它的逆行使它不可避免地成了高原上永久的化石。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跋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人歧途的人。”只有伟大的精神没有正确的方向,最后不可能得到成功。无数成功的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必然有正确的人生目标。范仲淹忧国忧民,心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向,成为一介忠臣,千古流芳。文天祥高喊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忍受着南宋朝廷的误解中伤,历经九死一生的危难,依然一身正气,救亡图存,这位民族英雄日月经天的作为,使千年后的我们敬佩不已。周恩来自幼读书,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也正是这个高远的志向支持着周恩来走上救国救民的道路,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理,得到世界人民的钦佩和敬仰。正确的方向,使这些人穿越几千年时空,成为永不褪色的榜样。而相反,目标方向错误的人,只能品尝失败的苦果。爱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丰硕,但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大科学家在量子力学的初级阶段成为其顽固反对者。他不仅口头上对量子力学理论进行批驳,而且行动上也停止了对量子力学的研究。结果是他从此再也没有获得过这方面的成果。错误的方向给爱因斯坦造成了倒退和失误因为从此他便在孤独中误人歧途。战国策中“南辕北辙”的故事,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清代魏源书古微序中道:“南辕北辙,诬圣师心,背理害道,不可胜数。”实际上,偏颇的方向就会导致失败,更何况是相反的方向呢!当你准备好行装,准备走上旅途时,请辨清哪里是正确的方向,只有这样,才不会误人歧途。生活中也一样,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通向成功,因为正确的方向是人生的罗盘,成功的向导。点评:结构清晰是本文突出的特点,清晰的结构源于作者对事理思考的清晰,清晰的结构源于作者把自己的看法表达得更清楚,也更易于被人理解。作者以童话故事为切入口,承故事而展开理性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