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辉1炜2杨( 1.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 , 广西 桂林,陈541004; 2.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 , 广西 桂林541004 )摘要 :佛教素食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对其进行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省位于中国的西南地区 ,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 。对贵州省佛教素食文 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分析 ,并针对当前贵州发展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进一步推动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关键词 :贵州 ;佛教 ;素食文化 ;旅游开发中图分类号 : f592. 7文献标识码 : a文章编号 : 1673 29329 ( 2008 ) 05 20054 205一 、贵州佛教发展概况魏晋南北朝时期 ,佛教开始影响贵州东部和西 北部。到了唐朝时期 ,中原人氏牛腾在贵州北部传 播佛教 ,此时贵州才有佛寺的兴建、佛像的塑造和僧 人的活动。宋元时代 ,佛教在贵州逐步传播开来 :一 方面在贵州东北部 ,佛教继续着强势的发展态势 ;另 一方面在贵州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 ,在当地土官的 影响下 ,那里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信仰佛教 ,他们建立 佛寺 ,寺内有常住僧人。明清时期 ,贵州佛教进入了 一个繁荣时期 ,各地建立了大量的寺院 ,同时也产生 了一些闻名全国的名僧 ,在这些名僧的影响下 ,贵州 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平民百姓都开始信仰佛教。但 是到了清末 ,贵州佛教由于杂入其他外教而出现衰 落之势 ,具体表现在寺院无人管理 ,寺院规矩败坏。 民国年间 ,贵州佛教随着全国佛教的复兴而有了一 定程度的发展 ,大量的佛教刊物和佛教团体兴起 ,并 且出现了一些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爱国高僧 ,他们组 织集会说法 ,号召大家团结抗战 ,给为国捐躯的将士 做法事。佛教在贵州经过了长期的发展 ,并逐渐与 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 ,这使得贵州省的佛教 文化具有多融性的文化特色。总体看来 ,贵州省的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括佛教素食、佛教建筑、佛教名 山和佛教节日活动等几种类型 ,这些佛教文化旅游 资源与当地秀丽的自然风光相结合 ,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二 、佛教素食文化及其特点素食 ,又称素菜 ,是我国汉传佛教众僧日常饮 食的一大特色。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佛 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饮食体 系的一大流派。素食通常指佛教寺院用植物油、蔬 菜、豆制品、面筋、竹笋、菌类、藻类和干鲜果等植物 性原料烹制的菜肴 。素食以植物性原料为主制作 , 少油腻 、较清淡为其基本特点。素食制度是中国汉 族僧尼特有的禁止食肉制度。按照佛教的戒律 ,佛 教徒是禁止杀生的 ,是讲究以慈悲为怀 ,因果轮回 , 众生平等的。因为食素不杀生 ,不杀生则恶念消、 善念长 ,这体现出了大慈大悲的心怀 ,此乃一大功 德。在中国的佛教经文中 , 如佛说十善戒经 、梵网经 、涅 经 等经书中明确提出了禁止吃 肉和食素的好处。在中国 ,汉族僧人具有吃素的习 惯 ,这是由梁武帝萧衍根据大般涅 经 等经文 的提倡而普遍流行起来的 。但中国藏蒙族的喇嘛 僧人不在此例 ,因为他们那里自古以畜牧业为主 , 气候不适合于种植蔬菜 ,所以食肉已经成为他们的 生活习惯 。在贵州西南部的一些少数民族佛教僧 人中 ,他们可以吃“三净肉 ”(不是我杀的肉 ; 不是 我听见杀的肉 ;不是我看见杀的肉 ) 。这是因为贵 州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僧人的饮食 ,一般寺院 收稿日期 : 2008 - 09 - 03作者简介 :杨 辉 ( 1984 - ) ,男 ,广西桂林人 ,广西师范大学文旅学院 2007 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宗教文化旅游研究 ; 陈 炜 ( 1977 - ) ,男 ,广西桂林人 ,桂林工学院旅游学院副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第 5期杨 辉 ,陈 炜 :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55不自备伙食 ,伙食是接受当地信众的供养 ,信众供养什么 , 他们就吃什么 , 所以他们不分素食和肉 食 1 。1. 营养丰富 ,疗疾健身 。素食所选用的豆制品 原料 ,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胡萝 卜素、维生素 b 1、b 2 以及铁、磷、钙等维持人体生 命活动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 2 黄豆中氨基酸组 成与牛奶 、鸡蛋等所含氨基酸相等。100 g腐竹含 蛋白质 50 g,其蛋白质含量相当于牛奶的 15 倍 ,鸡 蛋的 3 倍 ,瘦猪肉的 3 倍。豆腐中含有丰富的钙、 磷、铁和 b 族维生素 , 能保持人体的弱碱性 , 提高 人体的免疫力。100 g豆粉中含有 680m g磷 , 这对 人的大脑神经有益。再者 100 g 豆粉中含维生素b 0. 94m g,有助于减轻忧伤和暴躁易怒的心情。豆 制品赋予血管以弹性 ,可防止血栓形成。据研究 , 豆制品还能抑制二级胺 ,亚硝酸钠等致癌物质 。 3 喝酒时吃点豆制品 ,有助于肝脏氧化 ,分解酒精 。2. 制作精细 ,种类繁多 。素食所用的原料极为 广泛 ,到处皆是 ,再加上制作精细 ,其品种之多无法 统计。无论是经济小吃 、喜庆素宴、高级素筵 ,还是 冷盘热炒 、花色造型菜、大菜汤菜 ,都可配套成龙。3. 新鲜淡雅 ,注重时鲜。素食的原料 ,主要是 三菇元耳 ,花卉瓜果 ,鲜蔬芹豆 ,豆腐面筋等。尤其 以四季时鲜蔬菜为主 ,有清爽脆嫩 ,软滑淡雅 、醉香 素净的味觉感受。三 、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1. 开发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可以继承和发展贵 州素食文化市场。说到素食 ,人们总会联想起养生 , 特别是当今社会“三高 ”疾病处处危害着人们的健 康 ,促使人们更多地关注和消费绿色食品、素食食 品 ,而历史上有许多长寿的人都是素食主义者 ,因此 素食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其实素食并非一定要 与信仰挂钩 ,它也并非佛教徒的专利。既然素食有 那么多的好处 ,为了健康、环保或养生 ,人人都可以 奉行素食。从古到今 ,世界各地涌现了不少“新素食 主义者 ”,如有历史记载的第一位素食主义者 ,是生 活在公元前 6 世纪末期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 斯 ,他主张杜绝肉食 ,代之以豆类及其他素食。大科 学家爱因斯坦也主张杜绝肉食 ,代之以豆类及其他 素食 ,旨在创造一种包括禁止杀生在内的普遍适用 的法律 ,以禁止粗暴的流血。特别是动物祭祀以及倡导“永远不吃肉 ”。在当代美国 ,有 1 200 多万食素者 ,食素者由总人口的 2. 1%增长到 4. 3% ; 在香 港 ,有 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 ;而在台湾素食馆更 是遍布城乡。如今 ,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到尊 重动物的生命和生存权利 ,减少残忍的杀戮 ,以及节 约地球资源 ,减少饥饿与贫困 ,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 的因素 ,从而赋予现代的素食主义一层崭新的色彩。 可见 ,佛教素食如能与这样的新趋势相呼应 ,也会拥 有自己更大的市场 ,而只要开发合理 ,一定会取得好 的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近些年来 ,贵州各地寺院 每年都要接待大量的国内佛教信徒和海外的佛教信 徒游客 ,这些游客中有很多人会在他们游览的寺院 中用斋饭。仅贵阳的觉院 ,每年到了旅游的高峰期 , 寺院都要供应大量的素面和豆花饭给前来游玩的游 客品尝 ,贵州的素食得到了海内外佛教徒和游客的 普遍欢迎和称誉。2. 贵州佛教旅游资源丰富 ,开发贵州佛教素 食文化可以促进贵州佛教旅游的发展。佛教寺院、 佛教名山从古到今一直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吃 ” 是旅游的六大构成要素之一 ,因此寺院素食是佛教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 源。贵州佛教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中国五大佛教名 山之一的梵净山 ,是集秀丽自然风光和悠久历史文 化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 , 是弥勒菩萨的道 场。山上的弥勒殿、释迦殿 、雷音寺等都是著名的 佛教寺院 。贵阳市著名的寺院如弘福寺 、栖霞寺、 觉园、观音寺等 ,每年前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毕 节市拥有贵州最集中、规模最大的佛塔如法华塔、 观文塔 、奎风塔 ;六盘水附近的丹霞山在历史上曾 与梵净山齐名 ;遵义的湘山寺 ,始建于元朝大德年 间。明朝以后是贵州规模最大的寺院 ,有“天下第 一丛林 ”之美誉 ;还有安顺的东林寺、天台山寺、高 峰寺等都是贵州地区有名的佛教寺院。贵州省如 此多的佛教旅游资源 ,有的已经成为贵州有名的旅 游胜地 ,有的还有待开发和利用。佛教素食文化是 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发佛教食文化 ,无疑 对发展贵州的佛教旅游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 开发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有助于进一步保护 贵州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 。贵州佛教素食非物质 文化遗产经历千年传承至今 ,昭示着贵州人民的文 化身份 ,连接着贵州佛教文化的过去和未来。随着56凯里学院学报第 26卷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贵州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遭受到严重的威胁 ,每分钟都有一种佛 教素食 ,一首佛教歌曲 ,一本佛教经书消失的危险。 因此 ,保护和开发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对贵州省非 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大的意义。经全国人 大的批准 ,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公约 ; 2005 年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 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 ; 2006 年 ,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 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 ,接着于同年 6 月 10 日举行了全国第一 个“文化遗产日 ”。在政府和社会的参与下 , 贵州 省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轰轰烈烈的 展开。首先 , 200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贵州 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 见 ,要把贵州佛教素食作为一个特色的产业加以 大力扶持发展 ,培育成支柱产业 ,使佛教素食的发 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调整佛教素食产业结 构 ,创新佛教素食发展模式 ,这为贵州省的佛教素 食文化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其次 ,国家和贵州省 政府非常重视对贵州佛教文化古迹的保护 ,先后将 弘福寺、黔明寺 、觉园 、湘山寺等著名的佛教寺院列 为全国或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每年投入大量的 资金对此进行修缮和维护 。最后国家和省政府非 常重视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 , 从 2000 年到 2004 年 ,国家和省政府对贵州旅游业投资共计 4. 03 亿 元 ;从 2005 年开始 ,每年拨出 2 000 万资金建立贵 州旅游发展专项资金 ,这对完善贵州佛教旅游基础 建设 ,加大佛教旅游宣传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4. 开发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可以大力弘扬贵州 茶文化。贵州是我国最早饮茶、植茶和出现茶叶市 场的地区之一。秦以后饮茶的习俗才传入我国其 他地区 ,贵州的茶叶的质量和产量在唐宋的时候都 居全国前列 。贵州地区有很多名茶 ,产于贵州都均 的毛尖 ,始于汉代 ,有“仙茶 ”之称 , 是贵州的三大 传统名茶之一 ;羊艾红茶 ,产于贵阳市羊艾农场 ,曾 获得 1979 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红茶冠军奖 ; 产于 贵阳市郊的赵司茶 ,泡茶汤色黄绿 ,清香扑鼻 ;产于 贵定的云雾茶 ,茶汤浓酽 ,汤色碧绿 ,滋味醇厚 ,香 气浓烈 ,有独特浓厚的蜂蜜香 ,此茶有降脂降压之 功效 ; 产于遵义的毛峰茶 , 茶片紧细圆直 , 白毫显 露 ,色泽翠绿油润 ,内质嫩香持久 ,汤色碧绿明净 ,滋味清醇爽口。遵义毛峰不仅品质优秀 ,还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 :条索圆直 ,锋苗显露 ,象征着中国工 农红军战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 满披白毫 ,银光闪 闪 ,象征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贵州不仅是最早 产茶、饮茶的地区 ,还是最早开始茶叶贸易的地方。 贵州同时又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之一。 通过“茶马互市 ”和各国间的交往 , 茶流传到了各 少数民族地区和世界各国 ,成为了世界三大饮料之 一 ,影响远及海外 。佛教在中国兴起后 ,茶叶很快 就成为僧人坐禅不可缺少的饮料 ,僧徒的生活需要 又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佛教认为茶有三德 :1)坐禅时可以通夜不眠 ; 2 ) 满腹时 , 帮助消化 ; 3 ) 茶为不发 (抑制性欲 ) 之药。因此 , 喝茶就成为佛 教徒饮食生活中不可缺少之事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甚至比吃饭还重要。所以僧人爱种茶、饮茶 ,在许 多寺院旁出现了茶园。如今 ,大家都知道有“僧茶 不分家 ”之说 ,灵隐寺僧人嗜茶如命 ,每日必饮 ,故 有“宁可三日无粮 ,不可一日无茶 ”之说。可见 ,饮 茶是佛教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佛教的发展也 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深化了茶文化的内容。所以 开发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对弘扬贵州茶文化具有积 极的意义 。四 、贵州佛教素食文化的开发现状素食在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 ,在黔味菜中已经 在中国饮食文化当中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贵州的 可食用的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这就为素食提供了广 阔的菜源 。贵州有很多著名的佛教寺院提供素食 , 如贵阳的弘福寺、黔明寺、觉园 、观音寺和栖霞寺 ; 遵义的湘山寺、禹门寺和白云寺 ;安顺的天台山寺、 东林寺和高峰寺等 。这些寺院不仅接待大量游客 , 而且素食也做得十分出色。特别是贵阳的觉园 ,在 殿前街房内开设豆花饭店 , 主要经营豆花饭和素 菜。由于注重卫生和质量 ,价廉物美 ,特别是豆花 , 鲜嫩可口 ,贵阳民众及外地来宾 ,慕名到觉园品尝 豆花饭者颇多。现任住持藏青法师 ,将现代管理机 制运用于素餐馆的管理 ,派人到重庆罗汉寺学习素 食烹饪技术 ,加强内部管理 ,使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此外贵州著名的素食馆还有座落于贵阳市南厂路142号的净心园 ,占地面积 3 万多平方米 ,集素食、 茶楼、高尔夫练习场为一体。净心园从 2003 年 5 月 28日成立发展至今 ,成功地接待了新加坡 、马来第 5期杨 辉 ,陈 炜 :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研究57西亚、美国 、日本、德国等世界各地国际友人及香港、台湾的高僧 , 得到了佛教界人士的高度评价。2003年上半年荣获“全国首届伊尹杯烹饪大赛金 奖 ”“中国民族民间华西美食节烹饪大赛特金奖 ”。 此外 ,贵州有名的素斋馆还有位于贵阳市富水北路11号的觉缘斋 ; 贵阳市神奇路 8 号的禅悦酥院和 省军区园内的静心园素食。贵州佛教寺院内僧人的饮食是一日三餐。早 餐一般是豆浆稀饭和馒头油饼 ; 中餐和晚餐为米 饭 ,配上几个素餐和一份清汤 。寺院每年举办法会 如水陆法会等节日 ,还要备置宴席。贵州佛教寺院 著名的素食有豆花饭、素金钱腿、素火腿 、素鸡肉、 素糖醋鱼 ,菠萝汤、素虾仁等。贵州寺院佛教素食 的做工十分精细 ,营养十分丰富 ,高蛋白低脂肪 ,特 别是含有多种维生素 ,对人体有降血压 ,防止得冠 心病等功效 。当然 ,贵州开展佛教素食文化旅游也存在一些 劣势 ,主要有 :首先 ,贵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知名 度不高。如几乎没有享誉全国的佛教寺院和佛教 素食餐馆 ,使其难以与国内闻名的佛教素食餐馆如 上海功德林 ,白云观 ; 北京法源寺 ,碧云寺 ; 杭州灵 隐寺等相提并论。致使人们对贵州的佛教素食文 化旅游资源感觉较为陌生。其次 ,贵州佛教素食文 化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贵州有着丰富的 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 ,但是外省游客对此却了解 不多 ,原因在于其对贵州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宣传 不多 ,知名度不够高 ,影响力不够大 。再次 ,贵州佛 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 。贵州省佛教素 食文化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内 ,交通方便。但一 些县和乡镇尽管拥有丰富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 源 ,但是分布却非常零散 ,加之交通的不便 ,影响了 贵州省佛教素食文化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 ,使很多游客对贵州的佛教素食文化“望路兴叹 ”。五 、进一步推动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开发的 策略1. 贵州著名的佛教寺院旅游景点应兴建一些 向旅游者开放的素食餐馆。佛教的名山、名寺是贵 州重要的旅游资源之一 , 寺院素食驰誉全国的不 少 ,如贵阳的弘福寺、黔明寺、觉园、栖霞寺 ;遵义的 湘山寺等寺院素食 ,用料广泛 ,手艺精细 ,在游客中 享有盛誉 。但总的来说 ,贵州佛教寺院经营商业素食的仍然很少 ,也未形成一定的规模 。为满足国内外广大旅游者的需要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今天 , 有必要对贵州佛教寺院素食资源进一步挖掘 、整 理、开发与利用 ,变潜在的旅游资源为现实的旅游 资源 ,为发展贵州旅游业服务。因此 ,贵州当地著 名的佛教旅游景点 , 均应设有对外开放的素食餐 厅。在适当的地方 ,如旅游者相对集中、游客量大 的名胜地设立旅游定点的素食餐厅。一来可方便 游客用餐 ,二来可推进贵州的素食文化 ,打造贵州 素食品牌 。在黔南 、黔东南 、黔西南、毕节等少数民 族地区 ,在主要旅游景点和游客多的地方设立旅游 定点的少数民族餐厅 ,让游客既能游得尽兴 ,同时 又能品尝到正宗的贵州少数民族风味 ,体味少数民 族地区的佛教饮食文化。2. 开展佛教素食文化体验游 。将僧人的素食 饮食制度引入素食餐厅 ,使游客对贵州佛教素食文 化感同身受。佛教僧人的素食饮食制度属一种修 行教化型的饮食文化 ,它在加强自我修心养性和接 受教化众生方面起到的身教作用是不可言语的。 僧人进食所作的各种观想 ,反映了佛教对饮食的态 度及其作用与目的的看法 ,体现的是一种出家佛弟 子节俭律己、宽大慈悲的精神。僧人用食的各个过 程分别有不同观想和祝愿。饮食乃为增益身心 ,不 可拣挑美食 ,故佛陀教诫弟子于饭食时 ,需作五种 观想 : ( 1 )计功多少 ,量彼来处 ; ( 2 )忖己德行 ,全缺 应供 ; ( 3 )防心离过 ,贪等为宗 ; ( 4 )正事良药 ,为疗 形枯 ; ( 5 ) 为成道故 , 应受此食。笔者建议可以在 游客用餐时有少数僧人带领 ,宣读佛教素食的用餐 制度 ,让旅游者感受佛教对待食物的态度和独特的 贵州佛教饮食文化 。在景区景点的佛寺餐厅 ,采用 这种分餐的方式为游客供应饮食 , 一方面干净卫 生 ,另一方面也便于餐厅的经营管理 ,简化和固定 供餐程序 。3. 加大对外宣传 ,开拓境外旅游市场。目前 , 贵州进行的佛教素食文化旅游的游客主要还是以 当地人为主 ,消费水平有限 。因此有必要大力开拓 境外客源市场。可在国内经济发达的大城市 ,沿海 经济开发区发放贵州佛教素食文化旅游的宣传手 册 ;在中央台和地方电视台播放贵州佛教素食文化 旅游的宣传片 ;在国外的发达国家举行贵州佛教素 食文化旅游展览 ,进行佛教艺术文化表演等等。此58凯里学院学报第 26卷外 ,贵州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每年在旅游节期间可以举行旅游文化节如观音诞等大法会 ,扩大其 影响力。如 2007年 8 月 27日 ,铜仁梵净山佛教文 化苑大佛金寺奠基仪式举行的同时 ,还举办了梵净 山摄影大赛 ;梵净山太极拳邀请赛 ; 黔东民族文化 论坛等活动 ,这样吸引了大量不同类型爱好的游客 前来贵州铜仁旅游 ,扩大了铜仁梵净山佛教文化的 影响力和知名度 , 增加了当地佛教文化旅游的 收入。4. 旅行社要自觉充当餐饮部门和旅游消费者 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当前旅行社与烹饪界联系 不紧密 ,也是阻碍中国菜品进一步走向旅游市场的 一个主要原因。举凡大大小小的烹饪学术研讨会 之类的活动 ,或者全国性、地区性的烹饪大赛 ,很少 有旅行社派出专门的市场开发人员与会或到现场 进行观摩 。其实类似于这样的大型烹饪活动 ,正是 旅行社掌握烹饪前沿动态的绝佳机会 ,可为日后设 计诸如“美食之旅 ”一类的旅行线路提供第一手资 料。同时 ,旅行社掌握大量旅游者最新的旅游饮食 消费信息 ,通过对烹饪界反馈这些信息 ,又可以使 烹饪界在适应旅游饮食消费市场的变化上掌握主 动权。在这方面做得好的是贵州印江县 。印江县 于 2004年 9 月 23 日召开了“梵净山佛教文化讨论 会 ”,与会代表有国家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齐晓飞、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学诚法师 、当地县政府的领 导班子以及当地的导游协会成员等 。会议的目的 在于“挖掘开发利用 ”梵净山的佛教文化 , 大力发 展佛教文化旅游 ,促进当地的经济快速发展。此会 议的召开 ,对推动当地佛教素食文化旅游的开发与 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 要以贵州佛教素食文化为依托 ,开发贵州茶 文化产品 。贵州作为种茶 、饮茶的发源地之一 ,茶 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运动防护用具的体育产业与体育科技创新考核试卷
-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行业的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控考核试卷
- 木片在能源储存技术的应用考核试卷
- 船舶修理中的绿色维修与资源回收考核试卷
- 航空公司航班机组人员协作与沟通考核试卷
- 液化石油气生产过程安全监测考核试卷
- 绢纺和丝织的产业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分析考核试卷
- 临床医学专业认识
- 文艺演出项目签约演职人员合同范本:排练与演出规定
- 国际房地产投资风险评估与咨询合同
- 2025-2030年中国温泉特色酒店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家政合伙合同协议书
- 机械设备产品质量保证承诺书范文
- 《智能安防系统》课件
- 安监考试试题及答案
- 【绥化】2025年黑龙江绥化市“市委书记进校园”企事业单位引才1167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合肥市2025届高三年级5月教学质量检测(合肥三模)历史试题+答案
- 肯德基假期兼职合同协议
- 货运司机测试题及答案
- 意识形态单选试题及答案
- 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宣贯培训课件2025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