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专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海州矿退出问题战略研究.pdf_第1页
(采矿工程专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海州矿退出问题战略研究.pdf_第2页
(采矿工程专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海州矿退出问题战略研究.pdf_第3页
(采矿工程专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海州矿退出问题战略研究.pdf_第4页
(采矿工程专业论文)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海州矿退出问题战略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t 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的退出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难题。由 于资源型企业的共性特点,它的退出已经不可避免。 它的兴衰不仅仅是 企业本身的问题,而且事关区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煤炭 工业宏观经济形势,通过对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比较,非煤相关产业 的链接,确立了资源型企业退出过程中的战略选择:文中探讨了下岗职工 管理、残煤开采、接续项目开发等问题,以海州露天矿实际情况为例,研 究了资源型企业退出后国土资源综合整治与利用,为资源型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资源枯竭国有企业退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 b s t :r a c t t h ew i t h d r a w a lo ft h e r e s o u r c e d e p l e t i n gc i t y h a sb e e nad i f f i c u l t p r o b l e mo fa d j u s t m e n to fe c o n o m i cs u u c t u r eo fo u rc o u n t r ya l lt h et i m e p e r p l e x i n ge c o n o m i cr e s t r u c t u r i n go fo u rc o u n l r ya l lt h et i m e b e c a u s eo ft h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c o m m o n n e s so f t h er e s o u r c e - t y p ec o r p o r a t i o n , i th a sb e e na t r e a d y u n a v o i d a b l e t h er i s ea n dd e c l i n eo f i tn o to i 衄ae n t e l 3 r i s e i so w nq u e s t i o n sb u t a l s oc o n e , e r ae c o n o m i c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s o c i a ls t a b i l i t yo fa r e a t h ea r t i c l e a n a l y s et h ep o s i t i o no f m a c r o - e c o n o m ya n d e s t a b l i s ht h es w a t a g e mc h o i c ei n t h ep r o c e s so ft h er e s o u r c e - o r i e n t e dc o r p o r a t i o n sw i t h d r a w a lt h r o u g ha n a l y s i s a n dc o m p a r i s o nt oi n d u s t r ys t r u c t u r ea n dl i n k so fc o r r e l a t i o nn o n - c o a li n d u s t r y t h e q u e s t i o ni sd i s c u s s e di n c l u d i n gt h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 c o m i n g o f fs e n t r yd u t y e m p l o y e ea n dt h em i n i n go fr u d i m e n t a l c o a la n dt h ec o n t i n u a n c ei t e m e x p l o i t a t i o na n ds oo n b a s e do nt h ea c t u a ls i t u a t i o no f t h eh a i z h o uo p e n c a s t c o a lm i n e ,t h ea r t i c l ei n v e s t i g a t et h ei n t e g r a t e dm a n a g e m e n ta n du t i l i z i n go f n a t u r a lr e s o u r c e sa f t e rr e s o u r c e - o r i e n t e de n t e r p r i s e sw i t h d r a wa n dp r o v i d e f e a s i b i l i t yp r o g r a m m e s f o rs u s t a i n a b l e d e v e l o p m e n to fr e s o u r c e s - b a s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概述 1 1 资源开采型企业的特点 任何企业都有一个诞生、发展、壮大和衰退甚至消亡的过程,这是市场经济中 的自然现象。一些企业通过不断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使企业 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资源枯竭型企业却无法回避随着资源枯竭而衰退和消亡的现 象。企业的进入和退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此有很大不同。在计划经济条件 下,企业是按照国家战略的需要和计划而建立的,也是按照国家的战略转移的需要 而退出,从生产资料的供给,到生产任务的安排,都是按照国家的计划进行,生产 出的产品由国家统购统销。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是按市场的需求而产生、发 展和壮大,也是由于市场需求的相对萎缩而衰退和消亡,企业的生产经营和产品销 售都受市场竞争的影响和需求的制约。 资源枯竭型企业的退出是一种典型的现象,象矿山采掘、石油开采、森林采伐 等企业,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随着资源的枯竭,企业必将面临破产、重组和倒闭。 资源枯竭型国有企业在退出的过程中,在职工安置方面不同于非国有企业。由于长 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形成了比较僵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甚至塑造了比较封 闭的人的性格,国有企业的职工易于满足现状,依赖国家,依赖政府,遇到困难就 伸手向上等靠要,问题得不到解决又怨天尤人,这几乎形成了一种习惯。在我国资 源枯竭型国有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相当大的比重,这些企业一般人员臃肿,历史 较长,也都为国家做过一定的贡献,而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职工心理承受能力 非常脆弱。因此,要审慎处理这类企业在破 产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职工的安置问题,一旦处理不妥,有可能引发 各种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的稳定。 1 2 海州露天矿概况 1 2 1 企业自然概况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位于医巫间山余脉北麓,傍细河南岸。地理坐标:东经1 2 0 。4 l ,北纬4 1 。5 97 。露天采场面积6 平方公里,东西长3 9 公里,南北宽1 8 公里,地表标高为海拔1 7 5 米,现开采最深高为海拔负1 4 0 米,现开采深度3 1 0 米, 全矿总占地面积2 6 8 2 平方公里,其中,排土场和排矸场1 4 8 平方公里,工业广场 3 8 4 平方公里,住宅及生活设施2 1 8 平方公里。 1 2 2 百年历史沿革 海州矿煤田发现于1 9 1 3 年。起初,由民涮用原始方法开采。1 9 2 3 年归奉天省 实业所管辖。“九一八”事变后,由南满铁道株式会社经营。1 9 3 4 年,归属满州炭 矿株式会社。1 9 3 6 年,由阜新矿业所管辖。1 9 4 6 年,归属国民党政府,阜新解放 辽宁【: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后,中国共产党派人接收矿匮。1 9 4 9 年,由孙家湾煤矿、太平煤矿合并为海州煤矿。 1 9 5 3 年7 月1 日定名为海州露天煤矿。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海州露天煤矿被列入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计划中1 5 6 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露天煤矿设计由原苏联列宁格勒煤炭设计院承担,基本建设 总投资经济为1 9 9 3 0 2 7 万元,截至2 0 0 2 年基本建设总投资达到3 9 8 3 6 2 9 万元。 露天矿工程建设从1 9 5 0 年8 月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原苏联专家 的帮助和全国各行业的大力支持下,全矿广大工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各级干部共同 努力,仅用两年半的时间,一举建成了全国解放后第一座电气化准轨铁道运输的大 型露天煤矿。于1 9 5 3 年7 月1 日正式移交投入生产,设计年产量3 0 0 万吨。当时 为亚洲最大,世界闻名,“新中国大露天”犹如雄狮怒吼坐落在世界的东方。 1 2 3 矿田地质及生产流程 海州露天矿系倾斜多煤层凹型露天矿,丌采三个复合煤层,煤层倾角1 8 。2 2 。,累计平均厚度8 2 米,最大厚度1 2 0 米,原设计的最大剥离量2 1 5 7 万立方米, 最大发展时期均衡生产剥采比7 1 吖6 8 立方米吨,平均剥采比4 4 立方米吨, 最终开采深度3 5 0 米,服务年限为6 0 年。 海州露天煤矿的生产流程主要有装、拉、翻、选四大环节( 也可按穿爆、采 掘、运输、排弃、选煤五个环节来分) ,原采用冲击式穿孔机穿孔,后改用潜孔钻; 导爆索启爆爆破;单斗挖掘机装车;电气化准轨铁道运输:轨道吊车铺道;挖掘机 和推土犁排土;水洗和重介质选煤;斜井管道排水。全矿拥有铁道线路1 7 6 9 1 3 公 里,电气化铁道接触网络2 1 2 9 4 3 公里,信号2 0 8 座2 4 5 组、手动信号1 3 0 架1 0 6 组、自动区间6 9 架9 6 区间,手动信号站所3 5 处,挖掘机、潜孔钻、电机车、自 翻车、蒸汽机车等大型设备7 8 8 台,变配电设备4 1 2 台,此外,还有选煤设备2 7 2 台,矿井设备1 0 6 9 台,工厂设备2 5 3 台,2 0 0 2 年未全民职工8 8 3 7 人,集体职工 7 5 3 2 人,科室3 1 个,基层厂( 场) 段1 5 个,车间( 队) 6 1 个,生产班组6 7 2 个, 工种2 3 3 个,整个露天矿形成了“多工种、大兵团、全方位、立体交叉、联合作业” 的大生产环境。 1 2 4 发展过程及经验教训总结 海州露天煤矿自投产之曰起,即以巨大的步伐,一步一个脚印地跨越了整整半 个世纪的历程。5 0 年来,矿自始自终地抓住“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的这个关键, 不停顿地实行采场改造、运输环节改造、排土能力改造和选煤系统改造。通过一系 列的露天总体技术改造,使开采工艺有了很大的改进,机械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煤炭生产通力和经济效益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基本解决了露天采场煤与选煤厂洗选 量的矛盾。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在中全会以后,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方针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导下,在继续强化露天煤矿技术改造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调整整顿,深化 了企业内部改革,围绕提高企业素质和经济效益创造性的开展推行现代化管理活 动,使煤炭年产量最高达6 1 3 1 4 万吨,上缴利润最高年份达到2 8 亿元。 然而,海州矿人也清醒地看到,在前进中有挫折,有胜利也有教训。露天开采 像其它事物一样,也有它有身特定的客观规律性,而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露天生 产的开拓采程序,即露天开采的法规。这个法规就是保证露天生产的根本大法,也 是衡量露天生产面貌和生产准备工作的准则。遵守这一法规,就能避免采剥关系失 调。正确处理采剥关系,就能保证露天矿均衡生产和长远接续。反之,就会造成采 剥关系失调和采区接续紧张的被动局面。这是我们从两次较大的采剥失调中,总结 出的一条深刻教训。 实践证明,凡是尊重客观规律,严格按开拓开采程序办事,正确处理采 剥关系,生产就会均衡稳定发展。否则,就会导致采剥关系失调。当然,开拓开采 程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开采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否则就会失掉指导生产 的意义,但是也不能随心所欲地更改。无论是“程序”的制定还是修改,都必须尊 重客观规律,使之逐步科学合理和完善,以保证露天煤矿生产正常的接续和发展。 进入2 0 0 0 年以后,矿进一步加大了改革步伐。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勇于仓u 新,继往开来,找准结合点,营造新机制。全面推行“末位淘汰”制度,并以其带 动企业整体工作。把改革与管理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叉在降成本、增效益这条主线上 面。把人事公配制度的变革效应延深到生产系统、安全系统、机电系统、分配系统 等,逐渐形成了健康运行的专业管理微观机制,并得到了扎实有效的实施。这一改 革,对全矿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出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 3 退出问题的产生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 ) 客观规律使然。由于企业开发的对象是不可再生的煤炭资源,矿山总有 一天会因资源采尽挖绝而关闭,这是客观而又现实且又回避不了的问题。这个问 题现在已经成为决定海州露天矿今后命运的一个关键问题。 ( 2 ) 经济规律的作用。一般而言,资源枯竭就是资源已被开采殆尽,从物质 角度看,再也没有可采的了。但现实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物质资源还存在,但从 经济角度看,由于其投入大产出少,成本不断增高,这样的资源已经没有开采价值 了,与资源枯竭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也就视同为资源枯竭。海州露天矿已经开采了 五十多年,资源已经枯竭,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开采成本也将越来越高,企业已经 进入衰退期。 ( 3 ) 阜新市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煤炭开发对于阜新市这样城市的经济发展 无疑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但煤炭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它又有着内在自身的发展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律。资源随着开发年限的增长而减少,最后资源枯竭导致企业衰亡,城市因此而受 波及。煤矿关闭,不但直接影响矿工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由于城市负载过重压力很 大,对社会的安定也构成威胁。阜新市的经济一向以煤炭为主,经过长时期的开采, 煤炭产业已经走向衰退,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繁重。近年来,阜新市政府一直 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阜新矿务局的产业接续问题给予 了特别的关注,现已将其纳入了全市整体经济的转型规划。从长远来看,资源总是 要枯竭的,对于阜新这样因煤而立的城市,终究需要考虑替代产业。 ( 4 ) 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矿山企业随着矿产资源的开发进程,由兴起到鼎 盛再到衰落这是客观规律。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许多百年企业并不是一直以某个 特定行业为主业的,而是逐渐地从利润低的产业退出并进入新的利润高的产业。海 州露天矿也是一样。 在阜新矿务局现有的生产煤矿中,盈利的较少。很多年份,一直是海州露天矿 在独擎利润大旗。2 0 0 0 年还好,五龙矿产量达到2 0 0 万吨创历史记录,企业略有盈 利。清河门矿不亏不盈,其余矿全亏。总体上,矿务局盈亏持平。应该说,这是一 个勉强维持的局面,但来得也不容易,这完全得益于海州矿每年过亿元的利润。现 在令人担忧的是,海州露天矿的寿命已经不长,企业从煤炭产业退出势在必行,届 时占矿务局3 0 多的煤炭产量锐减,大旗一倒,阜新矿务局将面i i 岛严峻的考验。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自1 9 5 3 年7 月l 同正式投产以来,累计完成采煤2 0 7 8 4 万 吨,累计工业总产值9 6 9 8 亿元,向全国煤炭行业输送了大批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从1 9 9 6 年开始,海州矿的煤炭生产逐渐跨越了鼎盛时期,临近萎缩的边缘,产量 逐年递减,人员的逐步转移和安置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本文介绍了海州矿发展的百年历史,对煤炭工业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 比较和分折了煤炭企业产业结构,结合海州露天矿破产重组的实际,提出了资源型 企业退出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对资源型企业退出后国土资源的综合整治与利用提出 了建设陛意见,为有关部门在制定资源型国有企业破产政策时提供参考。 2 煤炭工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 1 煤炭产业背景分析 2 1 1 国际煤炭产业现状 煤炭是世界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它曾作为第一 能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虽然近几十年 来石油工业崛起,使煤炭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减弱,但2 0 世纪7 0 年代后发生的两 次石油危机,各国普遍开始重新认识未来能源中煤炭的战略地位,制定了相应法规 和政策,并明显加大了对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1 9 9 9 年,全球煤炭总消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律。资源随着开发年限的增长而减少,最后资源枯竭导致企h p 衰亡,城市网此而受 波及。煤矿关闭,不但直接影响矿工的工作和生活,而且由于城市负载过重压力很 大,对社会的安定也构成威胁。阜新市的经济一向以煤炭为主,经过长时期的开采, 煤炭产业已经走向衰退,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非常繁重。近年来,阜新市政府一直 把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为经济工作的重点,尤其是对阜新矿务局的产业接续问题给予 了特别的关注,现已将其纳入了全市整体经济的转型规划。从长远来看,资溉总是 要枯竭的,对于阜新这样因煤而立的城市,终究需要考虑替代产业。 ( 4 ) 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矿山企业随着矿产资源的丌发进程,由兴起到鼎 盛再到衰落这是客观规律。国内外的实践也证明:许多百年企业并小是一直以某个 特定行业为主业的,而是逐渐地从利润低的产业退出并进入新的利润高的产业。海 州露天矿也是一样。 在阜新矿务局现有的生产煤矿中,盈利的较少。很多年份,一直是海州露天矿 在独擎利润大旗。2 0 0 0 年还好,五龙矿产量达到2 0 0 力吨电u 历史记录,企业略有盈 利。清河门矿不亏不盈,其余矿全亏。总体上,矿务局盈亏持平。应该说,这是一 个勉强维持的局面,但来得也不容易,这完全得益于海州矿每年过亿元的利润。现 在令人担忧的是,海州露天矿的寿命已经不长,企业从煤炭产业退出势在必行,届 时占矿务局3 0 多的煤炭产量锐减,大旗一倒,阜新矿务局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阜新海州露天煤矿自1 9 5 3 年7 月lf 1 正式投产以来,累计完成采煤2 0 7 8 4 万 吨,累计工业总产值9 6 9 8 亿元,向全国煤炭行业输送了大批的管理和技术人爿。 从l g 年开始,海州矿的煤炭生产逐渐跨越了鼎盛时期,临近萎缩的边缘,产量 逐年递减,人员的逐步转移和安置已成为企业和社会的沉重负担。 本文介绍了海州矿发展的百年历史,对煤炭工业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了分析, 比较和分析了煤炭企、j k 产业结构,结合海州露天矿破产重组的实际,提出了资源型 食业退出过程中的战略选择,对资源型企业退出后国土资源的综合整治与利用提出 了建设性意见,为有关部门在制定资源型国有企业破产政策时提供参考。 2 煤炭工业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 1 煤炭产业背景分析 2 1 1 国际煤炭产业现状 煤炭是世界的重要能源之一,也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化石能源,它曾作为第一 能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历史性贡献。虽然近几十年 来石油工业崛起,使煤炭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减弱,但2 0 世纪7 0 年代后发生的两 次石油危机,各国普遍开始重新认识未来能源中煤炭的战略地位,制定了相应法规 和政策,并明显加大了对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1 9 9 9 年,全球煤炭总消费 和政策,并明显加大了对煤炭开发利用技术的研究力度。1 9 9 9 年,全球煤炭总消费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3 4 5 亿吨,占能源总消费的2 5 ,世界的电力3 7 来自煤炭。7 0 的钢铁生产使 用煤炭。国际能源机构在2 0 0 0 年提出了2 0 2 0 年最新的世界能源发展展望,在2 0 2 0 年世界一次能源化石燃料占9 0 的情况下,尽管煤炭在一次能源总需求中的比例将 减少2 ,但随着发展中国家煤炭消费量的增长,世界煤炭消费的绝对量将增加近 一半;到2 0 2 0 年,世界发电量将以平均2 7 的年率增长,在世界发电业中,煤炭 仍将保持其主导地位。可见,煤炭在能源生产、消费中仍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现在,全球探明可采煤炭储量1 0 3 1 6 1 亿吨,按目前生产水平可开采2 0 0 年以 上,而石油仅4 5 年,天然气仅6 5 年;世界范围内煤炭资源分布均衡,1 0 0 多个国 家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而油、气的7 0 分布在中东和前苏联。 但是,目前国际市场煤炭供大于求,呈现买方市场,竞争激烈。国际煤炭市场 供应者除原有的澳大利亚、美国、俄罗斯、中国、加拿大以外,新兴的煤炭出口国 如印尼、越南、哥伦比亚等纷纷崛起,各煤炭出1 3 国普遍有扩大出口的倾向。从煤 炭进口看,各煤炭进口国普遍重视节能与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控制煤炭进口数量, 煤炭市场竞争白热化。国际煤炭市场供大于求,对我国煤炭出口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高新技术使煤炭生产实现了高产高效,发达国家的煤炭工业实现了由劳动密集 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转化。近2 0 年来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 的新技术革命的成果,迅速渗透到煤炭领域,发达国家在实现煤炭生产工艺综合机 械化的基础上,正向遥控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煤炭 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效益,使煤炭实现了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和高强度开采。以 美国为例,1 9 8 0 年到1 9 9 5 年,煤炭产量由7 4 7 亿吨增加到9 3 7 亿吨,职工总数由 2 2 5 万人减少到1 1 4 万人,全员效率由1 4 8 嘲工提高到4 3 2 4 吨,工。劳动生产率 的大幅度提高,大大降低了煤炭开采成本,使其更具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近年来,世界煤炭企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趋势:一是通过兼并联合,企业向大 型化、集团化、多元化发展,竞争力显著增强。主要产煤国家中,前三四家煤炭企 业市场占有率都在4 0 以上。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炭公司,通 过合并或购买煤矿股份等方式,实现了跨国经营。二是大型煤企发展煤化工、煤路 港航等综合经营,主要石油跨国公司拥有煤矿股份,企业发展迅速,实力增长很快。 我国的煤炭企业在国际市场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整体竞争力不强( 兖矿、神 华等个别企业除外) 。纵然国际煤炭市场的蛋糕很诱人,但我们的企业要想在激烈 的竞争中增加市场分额并站稳脚跟,还有相当一段路要走。 2 1 2 国内稿i 炭产业状援 ( 1 ) 基本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工业不仅为相关行业提供了大 辽宁t 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量的就业机会,而且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长期发挥了基础和支柱作用。我国煤炭工 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包括地质勘探、煤矿建设、设备制造、煤炭开采、洗选加工、 产品销售以及科研、设计、信息服务和非煤产业。目前,我国的煤矿分为国有重点 煤矿、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三大类,全国约有2 8 万个煤矿,其中国有重点煤 矿9 4 家、国有地方煤矿2 0 0 0 多家、乡镇煤矿约2 6 万家。企业规模处于集约化、 大型化、现代化的矿井与数量众多、分散的小矿井并存的格局。近些年煤炭市场供 大于求。 经过5 0 年的发展,我国能源工业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多能互补的能源生 产体系,在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约为:煤炭7 5 ,石油1 7 ,天然 气2 ,一次电力( 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 6 。全国直接燃烧煤炭占总煤耗量 的8 4 :与世界能源构成相比,我国煤炭的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 倍以上。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煤炭工业的发展。经过5 0 多年的开发建设,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产量迅猛增长,到2 0 世纪8 0 年代中期,结束了长 达3 0 多年的煤炭供应紧张局面。1 9 8 9 年首次突破产量1 0 亿吨大关,1 9 9 6 年原煤 产量达到1 3 7 4 亿吨。煤炭产量的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 支持和保证作用。 近几年,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节能技术的推广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 提高,对不符合生产布局和环保要求的小煤矿实施了关井压产,我国煤炭总量大幅 回落,从1 9 9 7 年底到2 0 0 0 年,全国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4 7 3 万多处,相应压产 3 4 8 亿吨。经过关井压产,煤炭行业的产量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结构有了根本性变化。 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的比重由1 9 9 7 年的不足4 0 ,提高到了2 0 0 0 年的约5 6 。2 0 0 0 年全国煤炭总量为9 5 1 0 6 亿吨,比1 9 9 9 年减少9 2 5 7 万吨,下降幅度8 8 7 ;与关 井压产前1 9 9 7 年的1 3 2 5 亿吨相比,下降幅度约2 8 。从2 0 0 0 年4 月份开始,煤 炭价格煞住了连续2 9 个月一路下滑的趋势。重点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减少。但由 于煤矿数量和产量基数偏高,目前煤炭市场总供给仍然大于总需求。煤炭价格增长 幅度很小,不少企业年底销售价格尚未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货款拖欠仍然相当严 重。多数国有大中型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差,有的亏损严重。煤矿普遍投入不足,矿 井抗灾防灾能力持续下降,重大事故隐患增多,缺乏发展后劲。总体上看,煤炭经 济仍处于低位运行状态。 ( 2 ) 面临的形势 加入w t o 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 t o ,为煤炭工 业发展带来机遇。一是与国际经济接轨,有利于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二是我国具有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靠近主要进口国家和 地区的优势,特别是目前我国在亚洲煤炭贸易市场中仅占有2 0 的份额,煤炭出口 增长潜力较大。 加入w t o 后,我国能源供应将在一个更加开放的体系中配置,国外石油、天 然气等优质能源进口量和价格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国内煤炭市场的供求关系。钢铁、 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品关税下降,国外同类产品以价格、质量优势进入国内市场, 进口量可能增加,将间接减少国内煤炭消费。我国外贸体制将逐步与国际接轨,实 行外贸经营资格登记注册制度,逐步对各类企业进出口贸易的放开经营,对我国现 行的煤炭出口贸易管理体制将产生重要影响。 加入w t o 后,我国煤炭企业首先面临的是环境保护与企业发展的关系问题。 国际上,开发利用、消耗大量的煤和石油等燃料,极大地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境,己成为世界环保的议题。在国内,许多城市已加大环保力度,控制高硫煤进城, 这为洁净煤的推广提供了广阔使用空间。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加 “十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预期年均增长7 左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 持续增长。特别是我国人均用能水平较低,仅为世界人均用能水平的二分之一。国 家将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均用能水平将迸一步提高。同时,实施 西部大开发战略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将进一步增 加。 能源生产及消费结构将发生变化 能源需求的持续增长,对煤炭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但煤炭在一次能源生产结 构中的比重将有所下降。一批大型水电站的建设投产,将提高水电在一次能源生产 中的比重,如三峡工程总装机容量1 8 2 0 万千瓦,按7 0 的运转率,全部投产后, 每年将减少用煤5 0 0 0 万吨。西气东输工程建成后,年供气1 2 0 0 亿立方米,将减少 用煤近3 0 0 0 万吨。特别是在一次能源的消费结构中,由于石油进口将持续增长, 煤炭下降的幅度将会更大些。 “十五”期间,火力发电对煤炭的需求持续增加。冶金行业对高炉喷吹煤的需 求有所增加。部分化工企业将由“油化工”改为“煤化工”。建材行业的用能 结构将发生变化,水泥和墙体材料的生产将开发多种能源的利用途径。居民生活用 能向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能等方面发展,用煤量将逐步减少。 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 1 9 8 0 - - - 2 0 0 0 年,我国节能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了 6 0 左右,年均节能率达到4 5 左右。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十五”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期间,节能效果将更为明显。到2 0 0 5 年,“两控区”( 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 区)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将比2 0 0 0 年减少2 0 ,这意味着“两控区”用能形式将发 生变化和对煤炭的洁净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节能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更高 电力行业年用煤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近半,其管理体制的改革将影响煤炭行 业。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电力体制改革方向是要打破垄断,全国联网,厂网分开, 竞价上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引入竞争后,电厂要千方百计降低成本,而煤炭在火 力电厂成本中占7 0 左右,其采购形式将对煤炭行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我国煤炭企业近6 0 的煤炭是通过铁路运输实现销售的,在铁路货物运输总量 中,煤炭占4 0 左右。煤炭离不开铁路,铁路也离不开煤炭。但长期以来,部分单 位和个人利用铁路垄断经营的特点,损害了煤炭企业的利益。国家“十五”计划纲 要提出,要加快铁路垄断行业的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网运分离”。中国加入w t o , 外商可以进入铁路货运经营,开办中外合资企业但不能控股:到2 0 0 3 年,允许外 商控股;到2 0 0 6 年,允许外商独资经营铁路货运业务。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也 明确指出,“凡是对外资开放的领域,内资均可进入”。因此,煤炭企业要抓住铁路 运行体制改革的机遇,与铁路企业合资组建煤炭运输公司,以提高运营效率,降低 运营成本,提高煤炭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国内煤炭行业在供过于求和能源消费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还 将面对加入w t o 的冲击,海州露天矿在煤炭行业中像一个辛勤劳作了一生且又身 背重负的老人,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已经力不从心、回天乏术了,只能利用本身的 资源和特定的优势去研发和解决企业退出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 2 2 煤炭产业发展趋势 能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在产业革命后的2 0 0 年中,煤炭一直是世 界范围内的主要能源。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石油在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不断 增加,于2 0 世纪6 0 年代超过煤炭。此后,石油、煤炭所占比例缓慢下降,天然气 比例上升,新能源、可再生能源逐步发展,形成了当的的以化石燃料为主和新能源、 可再生能源并存的格局。 ( 1 ) 煤炭仍是世界能源战略的关注重点。在新世纪世界能源形势的大背景下, 今年以来美国、日本等西方工业国家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轻对进 口石油的过度依赖,重新制定了扩大煤炭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的新能源政策。美国总 统布什于今年5 月1 7 日公布了一项新的能源政策,其核心是扩大煤炭的使用范围 和消费量。日本政府亦在推广煤炭的清洁型使用方法。世界煤炭需求量的增加导致 煤价上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产煤国,刚刚公布的煤炭工业“十五”规划表明,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煤炭产业的发展受到政策的倾斜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石油消费缺口的一部分将由 “煤变油”来替代。 ( 2 ) 全球未来煤炭需求总量增加,比重有所下降。据预测,2 0 2 0 年同1 9 9 6 年 相比,世界原煤的需求量将由4 7 亿吨增加到6 9 亿吨,增长4 6 ;然而,原煤在世 界能源结构中所占比重将由2 4 7 下降到2 2 6 。在未来若干年中,美国、加拿大、 巴西和亚洲某些国家的原煤需求量将略有增加,美国消耗的原煤1 9 9 6 年为8 9 2 亿 吨,2 0 2 0 年将增加到1 2 3 9 亿吨。加拿大由于已决定在2 0 1 0 年后逐步关闭一些核 电站,并用热电站取而代之,增加了煤炭的需求量。日本将减少对原煤的依赖,但 该国对原煤的需求量仍将从1 9 9 6 年的1 3 l 亿吨增加2 0 2 0 年的1 5 6 亿吨。同期, 韩国的需求量将由5 3 0 万吨增加到8 2 0 万吨。 由于对生态环境的严格要求,以及天然气竞争力的提高,欧洲国家消耗的原煤 将有所减。1 9 9 6 - - 2 0 2 0 年,德国消耗的原煤将由2 6 3 亿吨减少到2 1 9 亿吨,英国 由7 2 0 万吨减少到2 5 0 万吨,意大利由1 7 0 万吨减少到1 5 0 万吨。在今后2 0 年中, 世界原煤的贸易额将增长2 5 。世界原煤的出口量将由1 9 9 7 年的4 8 l 亿吨增加到 2 0 2 0 年的5 9 8 亿吨。在今后1 0 年中,尽管欧洲对原煤的需求呈现下降趋势,但由 于许多煤矿将被关闭,欧洲进口的原煤将增加1 0 0 0 万吨,达到1 1 8 亿吨。 亚洲的进口需求将有所增长,主要进口者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而主 要供应国是澳大利亚、南非和中国( 内地) 。澳大利亚的供应量将由1 9 9 7 年的1 2 7 亿吨增加到2 0 2 0 年的1 9 亿吨,在亚洲市场上位居榜首。 ( 3 ) 煤炭在我国的基础能源地位短期内不可动摇。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可以 预见的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性, 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在最近完成的中国可 持续能源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2 0 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 0 1 0 年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中占6 0 左右;到2 0 5 0 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 于5 0 。“十五”计划要求g d p 保持7 左右的增长速度,煤炭消费还有相当大的 增长潜力。尽管在一定阶段,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绝对量还要增 加,预计“十五”期间煤炭每年需求将增加2 0 0 0 力| 吨左右。 煤炭在各种能源中占有储量优势。目前我国已探明的煤炭资源约8 7 万 亿吨,相比较我国的石油天然气后备可供开采的资源严重不足,储量小而且开采成 本很高。石油总资源量为9 4 0 亿吨,截至1 9 9 8 年剩余可采储量只有约2 4 亿吨,居 世界第1 2 位,按年采1 6 亿吨计算,只可开采十余年。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 8 万亿 立方米,截至1 9 9 8 年剩余可采储量约9 4 0 0 亿立方米,总量居世界第2 4 位,人均 辽宁j 二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资源量排在世界第4 6 位,年产量按5 0 0 亿立方米计,现有资源仅可开采2 0 年。可 见,煤炭是我国最有保障的能源。 煤炭是具有竞争力的能源。煤炭的基础性地位还体现在,与其他能源相比, 煤炭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在所有石化能源中,煤炭是最便宜的一种能源,同等的 发热量,用煤的成本只相当于用油的3 0 ,天然气的4 0 。专家预测到2 0 1 0 年, 使用石油、天然气的成本将是煤炭的8 倍,甚至更高。煤炭在价格上相对于石油和 天然气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也是目前煤炭这种“不洁净能源”在西方发达国家能 源消费结构中依然占有一定比例的主要原因。如果依靠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来解 决中国能源问题,那是不切实际的。 煤炭消费很有潜力。目前,我国几十万个火电厂、工业锅炉燃用煤炭,多数 城市特别是中小城市居民生活,以煤炭为主要能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农 民生活中6 0 以上的能源仍靠柴草,农村从使用生物能源向矿物能源转变是必然的 趋势,这将进一步扩大对煤炭的需求。从长远发展看,煤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 占据能源市场的重要位置。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煤炭的 依赖程度仍很高。1 9 9 9 年,我国全社会煤炭消费仍高达1 1 5 亿吨。煤炭提供了7 5 的工业燃料和动力、7 6 的发电能源、8 0 的民用商品能源及6 0 的化工原料。权 威部门预计,煤炭在今后2 0 年内,仍将继续控制着未来的电力燃料市场。 ( 4 ) 现代科学技术为煤炭工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 发展,煤炭有可能转化成为新型洁净能源,减少开发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煤 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煤炭成为洁净能源创造了条件。目前,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在国 外已经商业化,而直接液化,美国已完成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正在中试。发电 新技术大大提高了煤炭的利用效率。美国开发的先进燃烧发电系统的效率将由目前 的3 3 ( 平均值) 提高到2 0 1 5 年的6 0 ,燃料成本比现有煤粉锅炉低1 0 - - 2 0 , 二氧化硫、粉尘排放量也降低到标准的十分之一。煤气化燃料电池技术,不仅可以 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而且大幅度减少大气污染。水煤浆技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 熟,目前我国的研究开发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另外,煤炭清洁开采技术和洗选新技 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煤的质量,减少了污染,为煤炭开拓了广阔的市场。 目前我国已经研究出脱硫、脱氮、除尘以及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的应用基本上能够达到环保要求,从而树立起全 新的形象。此外,煤炭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正在逐步摆脱单纯的一次性能源形象。 在煤化工方面,目前已经可以从煤炭中提炼出硅、焦油、苯等上百种化工产品。煤 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开发,使煤炭改变了其原始的固体形态,使用领域相当 广阔。 辽宁t 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煤炭转化为新型洁净能源,可以减少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并且大大降1 氐 生产成本和提高热效率,达到鱼和熊掌兼得,从而扩大煤炭使用范围,提高煤炭本 身价值,形成新的产业,实现煤炭工业的综合发展。目前,我国成熟的技术是煤炭 洗选技术,正在完善发展的是水煤浆技术,正在产业化的技术有煤炭液化技术和地 下气化技术,正在进行工业性试验的有联合循环发电技术和煤气化多联产技术。 从战略角度,煤炭是不可或缺的,煤炭还是有市场的:在发展趋势上,大力推 广清洁能源,开发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为本来附加值不高的煤炭拓展了应用领域 和增值空间,这对包括海州矿在内的所有煤炭企业都是一个利好。 3 煤炭企业产业结构分析与比较 产业结构调整指煤炭企业通过扩张、收缩、改组、创新等方式,不断优化各非 煤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制约关系和数量关系,其实质是对各产业进行动态的资源 配置,以新的主导产业代替老的主导产业,促使非煤产业结构合理化,以保证企业 非煤产业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煤炭企业非煤产业发展的过程就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是非煤产业由安 置型向安置效益型,再向效益型转变的过程,是企业在政府支持下向自主发展的过 程,也是非煤企业管理体制不断变革的过程。 3 1 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 ( 一) 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系绕陛 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煤炭企业是个复杂的经济系统,此经济系统有着独自的 特征,包含着许多产业类型,每个产业发展的涨落变化,都会影响系统整体效能的 发挥。非煤产业结构调整就是要通过对非煤产业结构的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一 经济系统的整体效能。 ( 二) 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多元性 煤炭企业非煤产业结构调整是多目标决策问题。在安置员工的同时,要考虑 产业及产品发展的市场前景,要考虑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要考虑资源的充分利用, 要考虑保护生态环境,要考虑企业长远的发展,要保持矿区社会稳定,实现环境、 人口、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要实现这些目标的先 后顺序是变化的。非煤产业发展的初衷是安置矿区富余人员,随着煤炭企业改革的 深化,以及社会保障体制的不断完善,非煤产业逐步朝效益型的方向转变。因此, 当前考虑非煤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考虑煤炭的综合利用,将部分产业做大做强, 而舍弃一些不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增强煤炭企业活力,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辽宁t 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 三) 非煤产业结构调整方案的动态性 煤炭企业非煤产业结构调整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 企业在不同的阶段,其生态环境、资源、劳动力、管理、技术水平、资金等方面表 现出不同的特征。而且,外部环境也是变化的,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非煤产业必 须根据其特点,不断地进行产业和产品结构的调整,采取有效的措施,重组各产 业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 ( 四) 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局限性 在煤炭企业中,煤炭开采按照先易后难原则渐次进行,煤炭开采成本会不断增 加。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煤炭产品价格波动大,产业增长不稳定:而且,矿 区煤炭资源的储量又有限,总有一天会消耗殆尽。因此,煤炭矿区作为产业部门的 空间聚合体,其相关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随着主导产业部门的衰退, 与主导产业部门前后向联系的产业部门也随之衰退,使煤炭矿区陷入衰退的境地。 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产业链延伸发展模式属于相关多元化成长模式,有着独 特的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也就是说,通过产业链延伸方式来发展,将使整 个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更加依赖于资源,一旦资源衰竭或资源的开采成本大幅度增 加,会使得整个矿区的发展重新陷入困境,会使矿区内经济、社会、环境、人口、 资源的矛盾更加突出,煤炭产业对相关产业具有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波及效果。 从宏观上讲,如果国家不对煤炭企业的产业链延伸加以指导和控制,任凭企 业选择综合开发项目,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出现煤炭综合开发相关产业的生产能 力过剩问题,会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市场经济 体制尚不健全,资本市场发育不够完善,企业投资融资体系改革不到位,煤炭企 业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各种方式,整合现有的生产资源,进入相关产业,又存 在一定的困难,增加了产业链延伸的不确定性。 ( 五) 非煤产业调整方案的差异性 煤炭企业非煤产业涉及面广,企业类型较为复杂,结构调整方案应该因产业、 因企业而异。不同的煤炭企业处于不同的区域,有的地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有的地方信息闭塞,有的地方经济发达,有的地方经济落后。因此,从行业的角 度讲,并不存在统一的、千真万确的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而且,一个煤炭 企业非煤产业也涉及较多产业和企业。从企业规模上看,大中小企业并举;从企业 所有制性质上看,有全民、集体、个体等多种形式;改制形式又涉及到承包制、股 份制、租赁制、股份合作制等。另外,不同产业也有着不同的发展演变规律,有 着不同的竞争结构。这些都表明,煤炭企业非煤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庞大的系统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程。 3 2 非煤产业结构调整的比较研究 3 2 1 衰老矿区的多元模式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衰老矿区煤炭产业情况比较复杂,问题较多, 不能期望用同种模式解决所有问题,必须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种多样的产业 结构调整方式与途径。但不论采取哪种方式,都是充分利用煤炭衰退企业的资金、 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或借助外部力量,建立起基本不依赖原有的全新产 业群。具体来讲,可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高起点创新型。对于依托于工业基础较好,现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城市或地 区的煤炭企业,在非煤产业结构调整上,可充分利用其所在城市或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