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_第1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_第2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_第3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_第4页
货币银行学期末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货币制度:又称币制,是一国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2金银复本位制:当政府明确金银都是法定币材。(没划)3无限法偿: 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没划)4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没划)5格雷欣法则:在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金银有一定的兑换比率,当金银的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时,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高的金属货币(良币)将逐渐减少,而市场比价比法定比价低的金属货币(劣币)将逐渐增加,形成良币退藏,劣币充斥的现象。 (劣币驱良币)6商业信用: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7消费信用: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面所需货币的信用。(没划)8银行信用:指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没划)9直接融资:直接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转移的融资活动10间接融资:资金通过中介机构实现在最终投资人和最终筹资人之间的转移的融资活动。简答题:1货币制度的主要内容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本国货币的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货币政策的内容一般有:1币材的确定2确定货币单位3规定流通中货币种类4规定货币铸造和发行的流通程序5对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的规定6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规定2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有哪些?交易的价格利率交易的对象货币资金交易的工具信用工具或金融工具、金融产品交易的主体居民个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交易的组织方式交易所交易组织方式、柜台交易组织、中介交易组织方式交易的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信用交易1期权合约:是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约定的时间期内的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2期货合约: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期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方式。(期货交易所为期货交易而制定发行的一种交易双方在将来约定时间按当前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或指标的标准化的合同)3票据贴现:汇票的持票人将已承兑的未到期的汇票转让给银行,银行按贴现率扣除自贴日起到到期日为止的贴息后付给持票人现金的一种行为。4政策性银行:多由政府创立、参股或保证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不以营利为目的,并且根据具体分工的不同,服务于不同行业的金融机构。5商业银行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指形成其资金来源的业务。)6商业银行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聚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 7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8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9回购协议:是指由卖方将一定数额证券临时性地售予买方,并承诺在日后将该证券如数买回,同时买方也承诺在日后将买入的证券回售给卖方的协议。1简要分析金融市场的功能答:金融市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提供产品的市场,另一类是提供生产要素的市场,进行劳动力和资本的交易。金融市场属要素类市场,专门提供资本。金融市场进行资金的融通,实现金融资源的配置,最终帮助实现实物资源的配置。具体功能:1.便利投资和筹资。 2.合理引导资金流向和流量,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 3.方便资金的灵活转换。 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 5.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灵活性。6.有利于加强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和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2什么是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主要有哪些?答: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凡银行并不需要运用自己的资金而代理客户承办支付和其他委托事项,并据以收取手续费的业务。主要的中间业务有传统的汇兑、信用证、代收、代客买卖、承兑等业务。3简述我国商业银行的性质和体系我国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我国商业银行的体系:1国家银行体系: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2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恒丰银行3城市商业银行:全国112家4简述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和资产业务。商业银行的主要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通过对外负债方式筹措日常工作所需资金的活动,是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基础。主要有:吸收存款:(1)活期存款,指那些可以由存户随时存取的存款(2)定期存款,指那些到确定的到期期限才准提取的存款(3)储蓄存款,主要针对居民个人的货币积蓄而开办的一种存款业务。其他负债业务:(1)从中央银行借款,资金不足,必要时可向中央银行借款。(2)银行同业拆借,指银行相互之间的资金融通(3)从国际货币市场借款,广泛地通过各种方式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资金(4)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在为客户办理转账结算等业务过程中可以占用客户的资金(5)发行金融债券,经过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面向社会发行金融债券,为制定用途筹集资金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是指将自己通过负债业务所筹集的货币资金加以运用的业务,这是取得收益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1.贷款,又称放款,是银行将其所吸收的资金,按一定的利率贷给客户并约期归还的业务。2.贴现,就是商业银行根据客户的要求,买进未到付款日期票据的业务。3.投资,指购买有价证券的经营活动。5简述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代表国家管理金融,制定和执行金融方针政策,对所赋予的特定金融行政管理职责采取通常的行政管理方式,其主要管理职能都寓于金融业务的经营过程之中,就是以其所拥有的经济力量对金融领域乃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分为:1发行的银行:就是垄断银行券的发行权,成为全国唯一的现钞发行机构。2银行的银行:是指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为业务对象,提供金融服务,主要是指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基本业务往来。3国家的银行:指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贯彻执行财政金融政策,代理国库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6简要分析制约商业银行存款货币创造的因素K=D/C+Rd+E+rt*T M1=B*1/c+rd+e+rt*tC为现金漏损 D活期存款 E超额准备金 Rd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现金漏损率c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在现实生活中,活期存款总会有一部分以现金形式被提走,流出银行体系,因此银行就不能利用它来扩张贷款定期存款比率t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化(t)对存款创造也会产生制约超额准备进率e银行并不会将其全部超额准备金用来放贷或购买证券法定准备金率rd和rt由中央银行决定,准备金率上升,货币乘数变小,反之,变大。1货币需求: 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2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强力货币”、“初始货币”,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通常是指流通中的现金与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之和。3货币供给:是一国货币量的形成机制和控制机制的总和。4货币乘数:也称为货币扩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收回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创造机制,使货币供应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5派生存款:从银行的放贷、贴现和投资行为中派生出来的存款,又称衍生存款。6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7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没划) 8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工具到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作用过程,即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施,使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变量影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简答:1简述凯恩斯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将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和利率理论称为流动性偏好理论。人们对流动性的偏好强,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当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求时,利率上升;反之,流动性偏好转弱时,对货币的需求下降,利率下降。利率由流动性偏好曲线与货币供给共同决定。2简述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纳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重要思想,但在货币需求函数中考虑的因素更复杂,把预期物价变动作为一个独立变数,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作用,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货币量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只能影响总体经济中货币部门的名义量,不能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量Md/P=f(y,w,rm,rb,re,1*dP/P*dt;u)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w为分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或得自财产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rm为货币预期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1*dP/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反映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3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认为人们持有货币出于三种动机: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即经济单位、个人及家庭为应付商品与劳务支出,在收入与支出的一段时间内,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预防动机,即为防备不时之需,必须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投机动机,即为了随时根据市场行情变化购买债券进行投资谋利,必须保持一定数量的货币。货币的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称为货币的交易需求M1,收入越多,需求量越多。投机动机形成的货币需求被称为资产性货币需求M2,货币资产需求和利率呈反方向变化。M1+M2=L1(Y)+L2(i)(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采纳了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重要思想,但在货币需求函数中考虑的因素更复杂,把预期物价变动作为一个独立变数,确定了预期因素在货币理论中的作用,严格地将名义量和实际量加以区分。货币量的变化从长期来看只能影响总体经济中货币部门的名义量,不能影响实质部门的真实量Md/P=f(y,w,rm,rb,re,1*dP/P*dt;u)Md代表名义货币需求量,P代表物价水平,rb代表固定收益的债券利率,w为分人力财富占个人总财富的比例或得自财产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例;rm为货币预期收益率;re为非固定收益的证券利率, 1*dP/P*dt为预期物价变动率;u为反映主观偏好、风尚及客观技术与制度等因素的综合变数。)没划(比较凯恩斯和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没划)(一)货币需求函数分析的出发点凯恩斯货币需求函数是从货币需求的动机和目的出发进行分析,除了强调投机性需求外,外包括交易性需求和预防性需求,分析思路较为宽阔。现代货币数量论推导其货币需求函数,主要是将货币作为一种资产,同债券、物质一样,都是持有财富的可替代形式。(二)利率与货币需求的关系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上。凯恩斯学派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归结为收入和利率,利率是决定货币需求的重要因素。现代货币数量论则将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进行扩展,引入更多的变量,细分为规模变量、机会成本变量、其他变量。从本质上来说,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则认为永久性收入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三)货币需求的稳定性凯恩斯货币理论认为,货币需求是不稳定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是货币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现代货币数量论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极为稳定的。)4列举三个金融工具,并说明它们的原理。1债券是由债务人发行的承诺在未来某个时间以约定的利率还本付息的债务凭证。两个特点:一是通过券面载明的资产内容,表明财产权;二是权利义务的变更和债券的转让同时发生。权利的享有和转移,以出示和转让证券为前提。2期货是指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的价格、交割地点、交割方式等条件,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期货合约的交易多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合约的内容,如相关资产的种类、数量、价格、交割时间和地点等,都有标准化的特点。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和投资三大基本功能。3股票是由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权益凭证,表示其股东按其持有的股份享受权益和承担义务的可转让的资产凭证,是股份公司融资的重要工具,也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投资工具。股票市场是专门对股票进行交易的市场,包括股票的发行和转让,主要是集中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交易转让,也可以再场外市场进行交易。股票市场主要通过竞价成交由经纪人办理交割过户。5何谓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并简述其优缺点。1)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 2)公开市场业务的优缺点优点: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主动权在中央银行,可以经常性、连续性地操作,并具有较强的弹性;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灵活安排可以用较小规模进行微调,不至于对经济产生过于猛烈的冲击; 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促使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有效结合和配合使用。 缺点:需要以发达的金融市场作背景,如果市场发育程度不够,交易工具太少,则会制约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效果; 必须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存款准备金制度,这一工具是无法发挥作用的。 论述题:1阐述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D=R*1/R;D=L+R。D为经过派生后的存款总额,R为原始存款,r为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例,L为贷款总额。K=1/r,K为存款货币创造的乘数,r为必要的铸币库存对存款的比例。扩展的存款货币创造模型和创造乘数K=1/(rd+t*rt+c+e),K为货币乘数,rd为活期存款法定准备率,rt为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c为现金漏损率,t为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之比,e为超额准备金率。(1)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商业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影响(3)居民对货币供给的影响(4)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2论述货币乘数模型,并根据模型分析居民、企业和商业银行的行为对货币供给的影响Ms=m*B m=(C/D+1)/(C/D+R/D)B取决于中央银行根据货币供给的意向而对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和法定准备金率的运用。C/D也即通货与存款比率,取决于居民、企业的持币行为。R/D是由法定准备金率rd和超额准备率e两者构成,特别是其中的e,取决于存款货币银行的行为。企业行为既有力地作用于R/D,也直接影响B的形成。(1) 居民持币行为与货币供给当居民普遍增加现金也即通货持有量时,通货对活期存款的比率C/D简称作通货化提高;反之,下降。它与货币供给量负相关。对居民持币行为,从而对通货存款比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财富效应、预期报酬率变动效应、金融危机及非法经济活动规模等几方面(2) 企业行为与货币供给企业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在于:对于资金的供给方进行投资或资产选择与居民遵循共同的规则;作为资金的需求方,企业经营的扩大或收缩及经营效益的高低影响企业对贷款的需求,从而影响货币的供给(3) 商业银行行为与货币供给银行影响货币供给的两种行为:一是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二是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1调节超额准备金的比率。在准备金总额不变时,银行保有超额准备金越多,货币乘数就越小,相应地,货币供应量也越小;如果银行减少了超额准备金的保有数量,货币乘数会变大,货币供给也相应增加。2调节向中央银行借款的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业银行增加中央银行借款会扩大货币供应量,减少中央银行借款会减少货币供应量。3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1) 公开市场操作公开市场操作时指货币当局在金融市场上出售或购入财政部和政府机构的证券,用以影响基础货币。具体来说:中央银行购入证券,增加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售出证券,减少流通中现金和银行的准备金。(2) 贴现政策贴现政策是指货币当局通过变动自己对商业银行的所持票据的再贴现率来影响贷款数量和基础货币量的政策。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机制:贴现率(上升)-商业银行借款成本(增加)-货款数量(减少);贴现率(下降)-商业银行借款成本(降低)-货款数量(增加)(3) 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以影响商业银行的行为,从而影响货币供给。当货币当局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一定比率的超额准备金就会转化为法定准备金,商业银行的放款能力降低,货币乘数变小,货币供应量就会相应收缩;当降低法定准备金率时,则出现相反的调节效果,最终会扩大货币供应量。4如何用货币政策三大工具来控制通货膨胀(1) 公开市场业务:卖出债券 B(下降)-Ms(下降)-AD下降- AD=AS时 P(下降)(2) 再贴现率(上升)-COB借款成本增加-贷款(下降)-B(下降)-Ms(下降)-AD(下降 消费 投资)(3)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升)-m(货币乘数 下降)-Ms(下降)-AD(下降)5分别从总需求和总共给的角度试述通货膨胀的可能成因。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出了社会潜在产出水平之后引起的价格水平连续上涨的情形。引起这种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总需求的变动。投资、政府开支或净出口的变化,都可以使总需求发生变动,并推动产出增长,使其超出潜在的生产能力。只要总需求的增长速度超出经济潜在生产能力,就会发生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使物价上升以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当一国依赖发行货币来维持支出时,经常可以看到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货币供给的扩张的确是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唯一根源。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成本上升引起了总共给曲线的上移。论述了两种类型的成本推动,即工资推动型和利润推动型。所谓工资推动型,是指一些发达国家中,工会的力量日益强大,作为一个垄断性的组织。工会提高了工人的谈判能力,使得工人有可能获得高于均衡水平的工资,这种过高的工资要求推动了总供给曲线的上移从而造成了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所谓利润推动,是指一些垄断性的经济组织控制了某些重要原材料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垄断性组织为了获得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提高价格,使得总供给曲线的上移,从而导致通货膨胀。3)供求混合推动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通货膨胀的论点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说和成本推进共同作用而引发的。计算题:1大伯拿1000元存3个月,一家年利率为10%。 (计息按月或按日)月: 1000*10%/12 *3日: 10%/360 *92(90、91) 英国是365天为基数,通行为360天如果存一年: 10%/360*365(瑞年366)2贴现1000元 贴现率为10% 20天到期,卖给银行20/360*10%*1000 日利率*(天数)选择题1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2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货币银行学考试题型:1名词解释 6*42不定项选择 6*23计算题 5*24简答题 5*75论述题 1*19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this end, Hong Haiquan Nanxun home decided to temporary shelters, but just the Nanxun, Japanese xuanfu class traitors of Nanxun from Divisional Investigation Team, sent to flood home visits. Forced Hong Haiquan to zhenze, temporary residence his fathers tea shop. In April, agreed by the Zhuang Shaozhen, Hong Haiquan defected to anti-Japanese base area of southern Jiangsu Province. In October 1940, the KMT brewing for the second wave of anti-communist, Wujiang County political team was withdrawn, replaced by youth team. Zhuang Shaozhen published before the new identi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