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1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2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3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4页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论文)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中中 文文 摘摘 要要 指导教师:周典明指导教师:周典明 研究生:王晓林研究生:王晓林 体育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体育专业设置中是历史最长的一个专业。长期以来,尽 管我国学校体育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体育教育专业以学科为中心的课 程设置和按竞技项目实施分类教学的传统模式仍未发生根本变化。 高等院校的任何一 个专业,如果不对迅速变化的社会做出快速的反应,不根据社会用人标准的变化调整 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其专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制约。因此,从高等教育改革的 大趋势和社会的需求来看,对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实施综合化改革已势在必行。 本研究在调查和总结山东省 6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以培 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为切入点, 分析归纳其课程设置特点, 据此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旨在为进一步深化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提供参考。 本文运用文献资 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剖析现阶 段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 探究其中的一般规律性和特 殊性。以便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结论与建议: (1)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可将培养目 标以培养中等体育师资为主,扩大为培养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等复合型体育人才。 (2)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与培养目标协调一致,与教育部 2003 年颁布的新课程方案的有关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3)与国内外相比,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选修课程设置总门数上仍存在一定的差 距。反映了必修课设置太多,选修课太少,学生选课的灵活性不大,有碍于学生个性 的发展。 (4)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相适 应。要开设一定的教育类课程,加强人文教育,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适应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发展的需要。 (5)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缺少特色专业课程和新型课程的开设。建议 山东省体育院系根据各个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各地的民间风情开设不同特色的专业课 程和新型课程。 关键词:关键词: 山东省山东省 体育教育专业体育教育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课程设置 research on cultivating objects and courses ,setting up for specialty of p.e. in higher schools of shandong province (abstract) tutor:zhou dianming postgraduate:wang xiaolin physicial education specialty has the longest teaching history in the higher physici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for a long time,althought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school sports have great changes in our country,courses ,setting that is centered on subjects and traditional pattern which is classied to teach according to competitive project haven ,t made basic changes.if all specialty in higher institutions don ,t give immediate response to those changes and don ,t adjust elit cultivative pattern and standar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of society,it ,s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will be restricted.as far as higher education is concerned,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provide the more possible space for students , furture.so from the point of tend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and social necessary,it ,s urgent for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s curriculum design implemented furthur reform. nowadays,for higher education reform,the main topic is to speed up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based on the investment and summary of the current uandergraduat teaching plan about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six institutions of shandong provice,with the view of traning and curriculum reform,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urizes their features,then it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s about reform to make references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in higher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interview questionair,logic analysis,comparison analysis and math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pecific situation of curriculum design and finds out the generality and personality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pirits of new “curriculum scheme” which is issued by ministry of education.meanwhile,according to the new goal of elite training that emphasizes on students ,all-round quality,creative consciousness and practical ability,this paper makes a furthur research to the goal of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design of uandergraduate program in physical education of shandong province,then it draws a condusion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that are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to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conclusion and discussion: (1)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nt adapted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 currently. so it should transform its training objectives from junior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o enlarge the scope of training talents, such as sports administrant and comprehensive talents. (2)the arrangement of optional courses in shandong province cant serve the purpose of training tal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gaps between the arrange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new courses arrangement promulgated by education ministry in 2003. (3)contrast with other places and countries, the arrangement of optional cour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still exists some shortcomings. they reflect too many compulsory courses, few optional courses; also there are lack of flexibility when students select courses, which are hindra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4)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shandong province hasnt adapted to the “physical and health”. in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so it should set up some educational courses, strengthen humanism education and establish the idea of “health first, base to human” to satisfy the need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from the examination education to quality education. (5)the training object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ecialty in shandong province lacks characteristic courses and new course arrangement. so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physical institu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ser up different specialty and new pattern courses. key words: shandong province specialty of p.e. cultivating objectives course ,setting up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1 1 前言前言 1.1 选题依据选题依据 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猛,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适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世界各国都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摆到了十分重要的战 略地位上。诚如所知,人类文明演进的一跬半步,各学科领域的每一个进展和收获, 都将引起高等学校教学内容的汰旧更新,引起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某些调整,应当 说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具有前沿性, 因而及时调整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就 显得颇为重要, 也只有把这一重要调整举措 “放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中, 放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潮中, 放在世界科技发展与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 大环境中思考,才能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当今时代对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 【1】 。 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在向纵深推进。由于“我国已进入了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经济正处在起飞、转型时期,社 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而且呈现多层次、多规格、多样化的特点” 。所以必须在“体 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改革为先导”的总体思路下,及 时调整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2】 。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这方面的改革 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 山东省是教育大省,也是体育大省,特别在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方 面处于全国前列。尽管如此,但由于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 设置, 仍存在着不能适应区域社会对体育人才日益增长的要求。 鉴于这一实际, 调查、 分析和研究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现状, 探索不背离国家教 育部新课程方案且又符合山东省区域特色的改革途径,显得十分必要。 培养目标是国家依据教育目的的总体要求和不同类型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对受教 育者提出的特定规格标准。 高等体育教育一切活动的宗旨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 要的高质量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科学完整的培养过程,而这一过程的每一环节 都应当以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为依据,这既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出发点,又是人才培养 工作的归宿 【3】 。山东省体育院系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确立得恰当与否,直接 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直接影响着山东省高校体育的发展乃至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 年第 3 期 【2】袁吉林等人.当代职业教育大趋势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年 11 月 【3】 刘红,赵建强.21 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 5 月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2 和社会的发展。而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的。课程设置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学科发展需要,又要考虑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课 程是载体和中介。随着比较体育学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国外同类专业课程方案的比较 研究较多,这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有一定的启示。在概括国内外高 校体育教育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和课程设置改革经验和发展趋势的基础 上,依据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适应的终身体育和素质教育理念,研究山东省高校体育 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 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分布地区广、不同地区间社会发展水 平差异大和省内各地区高校贯彻教育部新课程方案有所不同的实际情况,本研究 在调查和总结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系、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和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等 6 所高等体育院 系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以教学计划为切入点,全面深入地剖析现阶 段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现状,探究其中的一般规律性和特殊性, 结合国内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特点, 重点对山东省高校体育教 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旨 在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肩负 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求它必须不断改革与完善,尤其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方面要 不断深化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培养出新时期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体育专门 人才。 体育教育专业在专业目录中仍为教育学类专业, 这也是迄今为止体育本科专业中 办学时间最长、布点最多、人数最多的专业。专业目录从我国教育发展的远景以及体 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和对培养人的作用,阐述了体育教育人才的重要性: “体育是教育 的组成部分,是根据教育规律和人体身心生长发育规律,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与技术、技能,培养道德品 质的一个教育过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了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 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迫切需要大批教育学类专业人才。 ”现在列为教育学类专业只有 体育教育专业。专业目录中对此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从事中等学校体育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3 教育和科研的体育教师 【1】 。 专业目录中对体育教育专业业务培养规格确定为: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较系统的 教育、心理、人体科学、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较广泛地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从事体育教学、组织与指导课外体育锻炼、运动训 练及竞赛工作。 ”同时具体指出该专业学生应获得以下知识和能力: “教育、心理科学 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人体科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育教学的一般规律与教学法;组 织与指导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能力;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并规定专业的 主干学科为教育科学、人体科学、体育教育学。在培养目标指导下制定的培养规格, 是我们从事专业办学的具体依据 【2】 。 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必须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来设置。 高校体育院系的课程 改革是一项琐细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课程内容的革新;二是课程 结构的优化。课程结构是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 的核心内容, 也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 要形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 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结构,必须进行课程设置整体优化。课程设置受学科结构和学生 心理结构的双重制约。目前,各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往往是在围绕政府要求,征求本 学科专家意见的基础上,来确定本学科的核心课程及其它的课程设置,普遍带有很强 的计划性色彩,其适应性、可变性、调节性均受到限制。如何从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 量上去检验其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佳化水平,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全面系统的衡量标准 【3】 。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近年来, 国家教育部课题组和国内的部分专家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 设置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对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究 起到重要的理论依据和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综述如下: 1.2.1.1 黄汉升,季克异 【4】在“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 析”文中,调查和总结全国 60 所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现行教学计划的基础上, 以课程开设的总门数为切入点,对各院系现行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分 析,总结概括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据此提出一些改 【1】陈宁.关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4):4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r.1998 【3】俞丽萍,李树屏,魏家骏.优化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400 【4】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1):1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4 革的意见,得出了:课程开设的门数明显增多;增加了与教师职业技能相关的课程; 课程内容整合;特色专业课程的开设;新型课程的开设等。 1.2.1.2 王凯珍,刘海元 【1】论述了建国后高等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由单一的“中等 学校体育教师”向多元化的“教师” 、 “科研人员” 、 “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方向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课时分配呈现“三少二多”的现象,即课程总 学时在减少,必修课比例在减少,术科比例减少,选修课、学科比例在增加。 1.2.1.3 周登嵩 【2】在“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综览”中论述到,在高等体育教育 专业教育研究方面,对高等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进行重新定位,提出了“宽 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在专业设置上结合社会的实际需要, 不断探索新型专业的开设;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度,扩大学生学习的 范围和领域,加强了实践环节培养。 1.2.1.4 李靖 【3】对体育院校、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认为体育 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已不是名副其实的体育教师的摇篮, 而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师则逐 步由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来取代; 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是围绕着体 育,为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确立和设置的,师范院校则是围绕教育,为培养体育师资而 确立和设置的;师范院校的学生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基本功、教学效果及综合 素质均好于体育院校学生,但运动技能比体育院校学生差。 1.2.1.5 安儒亮等人 【4】在预测分析 21 世纪初社会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 20002010 年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趋势进行研究,认为 21 世纪初社会对体育专门人才的总需 求状况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1 世纪初社会对体育师资的需求日趋平缓, 城市学校和 大学已呈饱和态势,农村、偏远落后地区学校尚处“缺编”状态;21 世纪初社会对体 育科研人员、 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康复保健人员将成为人才市场的一大热点; 21 世纪初 社会对体育竞技人才、体育管理人才的需求保持平稳或缓慢下降。 1.2.1.6 陈武山等 【5】在“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一文中指出: 改革体育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扩大学生学习的范围和领域,提高获取知 【1】王凯珍,刘海元.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历史回顾与展望.第七次体育科学大会文集.2004 年 10 月 【2】周登嵩.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综览.第七次体育科学大会文集.2004 年 10 月 【3】李靖.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比较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9 年 4 月 【4】安儒亮等.21 世纪初体育高级专门人才需求趋势预测兼析体育院校专业调整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西安体育 学院学报.1999 年 7 月.国家部委课题 【5】陈武山等.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39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5 识的能力是当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改革的重点。 目前我国体育高等院校的课程设置趋 向合理, 但仍存在课程与社会发展、 人才培养目标不能协调一致, 课程结构不够合理、 课程设置单一,学生学习的自由度较小等问题。在我国必修课程实际上是指定必修课 程,而在国外必修课程除极少课程是指定性的,大部分必修课程仍然是同类课程内的 选择课程,都可完成必修学分。课程设置包括显性课程、隐性课程和虚拟课程。但我 国体育院校的课程设置几乎全部是显性课程,必然造成课程数量增多,教学计划总学 时增加,加重了学生负担,限制学生选课的自由度,使学生个性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因此,要重视隐性课程和虚拟课程的设计。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世界各国,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都很重视对课程设置的研究和改革。为了较全 面地了解世界各国体育学院(系)课程设置的状况和发展趋势,借鉴当今各国体育学 院(系)课程设置改革的有益经验,通过对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教育制度、不同文化 传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学院(系)课程设置比较分析,发现其共同点和 不同点,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为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深化改革提供 理论和实践依据。黄汉升,林顺英 【1】在“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 、李加奎【2】 的“日、英、美三国体育教育专业比较研究”等文对世界部分国家的课程设置的论述: 1.2.2.1美国 一般来说,美国体育本科专业学生要求在4年内修满120140个学分。课程结构 主要包括4大类: 1.普通教育课程:也称自由教育或通识教育,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 学等导论性课程。此类课程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在学习时间上约占学士 学位课程计划的一半,占总课时的1/3以上,学分大约为4060。 2.专业教育课程(包括教育科学课程和学科科学课程) :一般要修满2030个学 分,其中教育科学课程占总课时的1/5以上,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 教学法和教学实践(一般安排在课程计划的最后,实习期限较长,约15周左右) 。学 科科学课程占总课时的25%45%。 3.专业技术实践课:一般要修满2025个学分。术科课程(身体练习类课程)是 实现体育目标、发挥体育功能的直接手段,有很强的实践性。 【1】黄汉升,林顺英.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国际比较j.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2】李加奎.日、英、美三国体育教育专业比较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3):13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6 4.自由选修课程:由于各类课程的名称和内容各州的各大学并不完全一致,也不 要求学生全部修读,大多数的体育专业都采用主、辅修制,除本专业的必修课、专业 课和规定必修课外,通常设置一些与本专业无关的其它科学领域的课程供学生选修, 以便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高等院校的学制一般为4年,但 不少院校通过延长学习年限来加强教师教育课程建设,大学4年学习其它文理科专业 课程,之后的1年或2年学习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并把课程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1.2.2.2加拿大 加拿大体育学院(系)四年制开设课程主要有社会学、人文科学、生物科学、职 业学(专业学) 、活动课和水上运动项目6大类。以阿尔伯特大学体育系为例,在体育 学学士学位课程中,要求学生修120个学分,其中,学位核心课程(公共基础课程) 54学分,占总学分的45%;专修领域包括5个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由27学分的课 程组成,通常还包括一个实习机会,占总学分的22.5%,学生在第2年选择专业方向; 水上运动项目要求学生在毕业前必须达到规定的水上运动证书的最低标准。 选修课为 24学分,可在本系内选修,也可到外系选修,其中,要求至少12学分从外系选修。活 动部分的科目主要集中于1项体育活动或1组活动。 1.2.2.3英国 表表1 英国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三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英国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三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课程设置(学分) 一年级 必修单元(120) :人体运动心理学 :运动控制与学习(20) ,人体生理学(20) ,生 物化学与细胞生理学(20) ,体育社会学(20) ,运动技能(20) ,体育与运动心理学 基础(20) 二年级 必修单元(100) :运动生理学,应用体育心理学,实用解剖学与生物力学,人体运动 生物力学,研究方法与统计学 选修单元(100) :应用体育科学与健康合格检查(20) ,体育营养学(20) ,人体运动 心理学 :知觉与行动(20) ,农村娱乐(20) ,运动生理学实验(20) 三年级 必修单元(40+20) :实验或基础学科领域(对单科荣誉学生而言,40学分) ;文学评 论学科(对联合荣誉学生而言,20学分) 选修单元(200) :肌肉疲劳、疼痛、损伤(20) ,运动焦虑:理论与运用(20) ,健康 心理学(20) ,训练过程中的心肺功能调节(20) ,娱乐经营,运动控制神经生理学, 运动中的应用力学,体育与运动环境的诱因,身体活动:益处与局限性,运动生物化 学与限制因素 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1)课程以单元形式开设, 第1学年的课程都是必修单元,第2、3学年逐步被选修单元所取代。2)注重和强调5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7 大类基础课,即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力学和生物化学,这5大类基础课贯穿整 个3年学习时间。3)课程设置对于身体健康和娱乐问题予以一定的重视,为使学生毕 业后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表1) ,该学院本科学制为3年,第1年提供内容广泛 的基础知识,第2年侧重分析方法和技能,第3年将知识和分析的技能结合起来,写出 研究和阅读计划。学生的运动以俱乐部的形式开展,学生修满规定的学分并通过毕业 论文答辩可获得科学学士学位(bachelorofscience,简称b.sc)或艺术学士学位 (bachelorofart,简称b.a) 。 1.2.2.4日本 日本综合性大学体育学院(系)的课程主要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改革的要求 进行设置的。在教学内容方面,目前政府的设置基准只规定本科毕业必需的学分为 124,不再对科目区分及相应的学分做出规定,把此权限交给大学。以筑波大学体育 专门学群为例,开设了7大类课程:专业类(包括技术理论和技术) 、基础理论类、体 育类、综合类、外语类、国语和情报处理类。第1专业方向为运动技术专业;第2专业 方向为学科专业,分为体育学和健康教育学。各专业领域研究的重点在于掌握体育科 学的基础知识。 学生必须从体育学和健康教育学所包含的众多学科中挑选一个学科作 为第2专业(表2) 。 表表2 日本筑波大学体育专门学群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一览表 日本筑波大学体育专门学群学科专业研究领域一览表 专业研究领域 体育学 体育学体育原理,体育课教育,体育史,武道论,体育社会学, 体育经营学,体育心理学,体质评定,运动力学,运动生理学, 体力学,运动学,运动方法学和训练论等 健康教育学 健康教育学解剖学,生理学,营养学,卫生学和健康管理学等 1.2.2.5 德国 大学师范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大体上分4大部分:1)教育科学核心部分。课程设置 相当广泛,门类丰富多样,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民俗学和 神学等,除一些必修课外,许多学科学生可自愿选修;2)学科教学论部分。主要依 据将来执教科目或学习范围而定,通常为23门专业学科及其教学论;3)2门执教学 科,其设置与中、小学开设的学科相对应,一般以中等教育第1、第2阶段教师专业或 各类中等学校教师专业为方向的师范生要求主攻2门, 其中1门要求较高, 1门次之; 4) 学校实践课。 包括教育实践和教学实践, 通过教育实践主要掌握教育原理、 教育规律、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8 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实践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进行,有的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 有的分散在平时,分几次进行。 1.2.2.6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行联邦政府和州、地区分级管理教育体制,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可自行确定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本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有权授予各类文凭和学位。高 等教育院校学制一般为4年,通常实行的是1学年2个学期,如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 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学制为4年,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1)在课程分配形式上一、 二年级普通研究课程是学习的重点,专业课程比例较小,越向高年级发展其专业课程 的比例越大;2)注重和强调4大类基础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数学与科学、语言 与文化(表3) 。要获得教育学学士,学生必须修完144学分的课程,其中,必修核心 课程为108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4.5学分,普通研究课程22.5学分,另外的学分来自 于其它普通研究课程、专业课程选修或任意选修课程。 表表3 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四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四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第1学期 第2学期 一年级 (40.5个学分) 普通教育学, 语言、 文学与数学 能力导论, 现代信息文化, 协商 研究,专业实践与反馈 技能与技术,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与实践,数学与科学 二年级 (36个学分) 普通教育学, 技能, 体育与健康,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专业实践与反馈,社会、环境与健康,英语语 言与文化,数学与科学 三年级 (31.5个学分) 专业实践与反馈, 英国语言与文 化/数学与科学 普通教育学, 专业方向选择, 澳大利亚土著居 民,当代教育影响 四年级 (36个学分) 专业实践与反馈, 伦理、 教育与 认知,从中选1门:选修课程, 普通教育学,专业研究 专业实践与反馈,伦理、教育与认知,从中选 1门:选修课程,普通教育学,专业研究 综上,国内外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对本研究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尽管有一些关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 究,但涉及不多,研究不深,因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可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东体育学院(1998 年 7 月) 、山东师范大学(2003 年 7 月) 、 曲阜师范大学(2000 年 4 月) 、烟台师范学院(2003 年 7 月) 、聊城大学(2003 年 7 月) 、临沂师范学院(2003 年 7 月)等 6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及 1997 年和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8 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实践课一般安排在学期中进行,有的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进行, 有的分散在平时,分几次进行。 1.2.2.6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实行联邦政府和州、地区分级管理教育体制,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 可自行确定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本校所开设的各类课程,有权授予各类文凭和学位。高 等教育院校学制一般为4年,通常实行的是1学年2个学期,如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 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学制为4年,其课程设置的主要特点:1)在课程分配形式上一、 二年级普通研究课程是学习的重点,专业课程比例较小,越向高年级发展其专业课程 的比例越大;2)注重和强调4大类基础课程,即教育学、心理学、数学与科学、语言 与文化(表3) 。要获得教育学学士,学生必须修完144学分的课程,其中,必修核心 课程为108学分,专业任意选修课4.5学分,普通研究课程22.5学分,另外的学分来自 于其它普通研究课程、专业课程选修或任意选修课程。 表表3 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四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南澳大利亚大学教育、艺术与社会科学部门四年制课程设置一览表 第1学期 第2学期 一年级 (40.5个学分) 普通教育学, 语言、 文学与数学 能力导论, 现代信息文化, 协商 研究,专业实践与反馈 技能与技术,普通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理论 与实践,数学与科学 二年级 (36个学分) 普通教育学, 技能, 体育与健康, 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 专业实践与反馈,社会、环境与健康,英语语 言与文化,数学与科学 三年级 (31.5个学分) 专业实践与反馈, 英国语言与文 化/数学与科学 普通教育学, 专业方向选择, 澳大利亚土著居 民,当代教育影响 四年级 (36个学分) 专业实践与反馈, 伦理、 教育与 认知,从中选1门:选修课程, 普通教育学,专业研究 专业实践与反馈,伦理、教育与认知,从中选 1门:选修课程,普通教育学,专业研究 综上,国内外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文献综述,对本研究有重 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尽管有一些关于山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研 究,但涉及不多,研究不深,因而为本研究的进一步探讨提供了可能。 2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东体育学院(1998 年 7 月) 、山东师范大学(2003 年 7 月) 、 曲阜师范大学(2000 年 4 月) 、烟台师范学院(2003 年 7 月) 、聊城大学(2003 年 7 月) 、临沂师范学院(2003 年 7 月)等 6 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及 1997 年和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9 2003 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 。注: (括号内的年 份为教学计划制定或修改的年份) 2.2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研究需要收集并查阅了 高等教育学 、学校体育学 、体育社会学 、学 校体育改革热点探究 、 区域大学的使命 、 体育科学 、 中国体育科技 、 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等相关领域的专著和文献资料,及国内外一些体育院系有关体育师资培 养和教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和学籍管理等文件汇编,收集了国内外课程设置的研 究成果和我国体育专业教育方面的有关政策与规定,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基础,在对相 关文献资料做重点分析的基础上,注重相关文献资料之间的相互补充,使得获取的相 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根据研究目的,走访了 14 名体育教育专家,针对研究的内容预先设计好了专 家访谈提纲 ,对问题进行访谈。为本研究获得了宝贵的意见。 (专家情况见表 4) 表表 4 访谈专家的组成访谈专家的组成 专 家 职 称 工 作 单 位 及 职 务 周典明 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队竞技训练处处长 葛春林 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院长 田以麟 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教研室 王华倬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教研室主任 姚 蕾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教研室 孙 平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党支部书记 尹洪满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 高子琦 副教授 北京体育大学排球教研室 于 涛 教授 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 孙晋海 教授 曲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院长 丁玉玺 副教授 烟台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办公室主任 宋廷山 教授 聊城大学体育学院原院长 刘善言 教授 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 丁兆峰 副教授 临沂师范学院体育系副主任 2.2.3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在遵循社会统计学问卷制定的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研究的需要,调 查的对象为主管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工作的 16 名领导专家和 120 名老师(其中本 省高校毕业的老师 85 名) 。专家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情况:第一轮发放专家问卷 16 份,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10 回收 16 份,回收率 100%;第二轮发放专家问卷 16 份,回收 16 份,回收率 100%。 老师问卷发放 120 份,回收 107 份,回收率 89.17%。 问卷的效度检验,采用专家评判法,16 名专家对问卷进行评价,均认为问卷合理 有效。 (具体见表 5) 表表 5 专家的构成及对问卷的评价结果专家的构成及对问卷的评价结果 专家的构成 很完善 比较完善 一般完善 不太完善 很不完善 教 授 5 1 3 0 0 0 副教授 11 3 7 0 0 0 合 计 16 4 10 0 0 0 问卷的信度检验,采用重测的方式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问卷重测的相关系数 r=0.89,p0.01,说明可靠性显著,两者存在高度相关,问卷的信度完全符合社会学 调查的要求。 2.2.4 逻辑分析法 本课题在研究中运用了演绎法、归纳法等,对山东省体育院系培养目标和课程设 置的特点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 2.2.5 比较分析法 本课题通过对山东省6所体育院系有关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及社会需求状况的比 较研究,找出其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2.6 数理统计法 本课题收集、 整理和统计了山东省 6 所体育院系的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和课程设 置的资料,在问卷获得的数据基础上,采用了符合统计学原理的统计,作为本研究的 重要依据。 3 研究结果与分析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分析 3.1.1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修订的指导思想分析 根据山东省各体育院系教学计划中的规定,由表 6 可知,各校修定教学计划的指 导思想的特点是: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精神和要求;体现“三个面向” 的时代精神;加强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其不足之处:没有很好 地结合本校实际,统一性和地方性的结合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北京体育大学硕士学位 (毕业) 论文 山东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研究 10 回收 16 份,回收率 100%;第二轮发放专家问卷 16 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