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拟试题1、在图1-1所示电路中,已知US=1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A )。 (A)-18V (B)18V (C)-6V (D)+6V2、电路如图1-2所示,US=2V,IS=2A。则以下关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正确描述是(D)。 (A)电压源发出功率、电流源吸收功率 (B)电压源吸收功率、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吸收功率 (D)电压源和电流源均发出功率 3、图1-3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 C)。 (A)12V(B)-12V(C)0(D)6V4、图1-4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若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则该等效电源是(D )。 (A)电压源(B)理想电压源 (C)电流源 (D)理想电流源 5、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间( B)。 (A)有等效变换关系(B)没有等效变换关系(C)有条件下的等效变换关系(D)不能确定等效变换关系 6、R,L,C串联电路接入恒压源瞬间,三个元件上的电压uR,uL,uC和电路中的电流i这四个量中,不能跃变的是( B)。 (A)i, uL和uC(B)i,uR和uC(C)uL, uR和uC (D)i,uR和uL 7、在图1-5所示电路中,当IS1单独作用时,电阻RL中的电流IL=1A,那么当IS1和IS2共同作用时,IL应是(C )。 (A)2A(B)1A(C)1.5A (D)0.5A8、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1-6所示,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1-7所示,其中US值为( B)。 (A)6V (B)4V (C)2V (D)1V9、图1-8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 A)。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电压源 (D)电流源 10、在图1-9所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5A,R1=3W。当US单独作用时,R1上消耗电功率27W。那么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R1消耗电功率为(B。 (A)50W(B )3W (C)0W (D)30W11、已知图1-10中的US2V。用图1-11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1-10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 (A)IS=1A,R=2W(B)IS=1A,R=1W (C)IS=2A,R=1W (D)IS=2A,R=2W 12、图1-12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C)。(A)0.5ms(B)0.1s(C)0.1ms(D)0.05ms13、若图1-13中电流的有效值为I,则图1-14中电流的有效值为(D)。 14、工程上认为图1-15所示电路在S闭合后的过渡过程将持续( C)。 (A)(3050)ms(B)(37.562.5)ms(C)(610)ms (D)(24)ms15、在图1-16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为I11A,I21A,I33A,则总电流i的有效值I(B)。 16、图1-17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B)。 17、图1-18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瞬时值伏安关系的表达式为(C)。 18、图1-19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D)。 19、图1-20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阻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A)。 20、提高感性负载电路的功率因数,通常采用的措施是(A )。 (A)在感性负载的两端并接电容(B)给感性负载串联电容 (C)增大感性负载的端电压(D)减小感性负载的端电压 21、如图1-21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为(D。 (A)4.5W(B)2.5W(C)1.5W(D)0.5W 22、如图1-22所示电路为(B)滤波器。 (A)高通(B)低通(C)带通(D)带阻 23、如图1-23所示理想变压器可看作一个二端口网络,它的传输参数矩阵T为(C )。24、在纯电容负载作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电路中,各相XC=38W,电源线电压为380V,则三相负载的无功功率是(D)。 (A)3.8kVar(B)5.37kVar(C)6.58kVar(D)11.4kVar25、某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电压为,电流,则其三次谐波的功率P3为(A )。 (A)25.95W (B)45W (C)51.9W (D)77.85W二、(10分)在图2-1所示电路中,分别说明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其结点数和支路数各为多少?KCL、KVL独立方程数各为多少?(1)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2)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 解:(1)结点数和支路数:b=12、n=7; KCL、KVL独立方程数:KCL6个、KVL6个。 (2)结点数和支路数:b=9、n=5 ;KCL、KVL独立方程数: KCL4个、KVL5个。 三、(11分)电路如图3-1所示,画出网孔电流,并列出用网孔电流法求解电流i5的方程。 解:标出每个网孔电流 四、(14分)电路如图4-1所示,开关原合在位置1已稳定,t=0时开关由位置1合向位置2,求t0时电感电压。 解: 等效电阻Req的求解,采用外施电源法,如下图所示: 五、(15分)电路如图5-1所示,已知试用网孔电流法求解:相量模型和网孔电流如下图所示: 1.(单选题) 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a)图1-1 (b)图1-2 (c)图1-3图1-1 图1-2 图1-32.(单选题) 在图1-4所示电路中,US,IS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a)电压源发出功率 (b)电流源发出功率 (c)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3.(单选题) 图1-5所示电阻元件R消耗电功率10W,则电压U为(A )。(a)-5V (b)5V (c)20V图1-54.(单选题)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是一条(A )。 (a)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 (b)不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曲线 (c)通过电压电流平面直角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5.(单选题) 图1-6所示为一族独立直流电源的外特性曲线,其中理想电压源的外特性曲线是( A)。图1-66.(单选题) 理想电流源的外接电阻越大,则它的端电压(A )。 (a)越高 (b)越低 (c)不能确定7.(单选题) 图1-7所示电路中,当R1增加时,电压U2将(C )。(a)变大 (b)变小 (c)不变图1-78.(单选题) 在图1-8所示电路中,已知电流I11A,I32A,则电流I2为(A )。(a)-3A (b)-1A (c)3A图1-89.(单选题) 图1-9所示电路中电流I2为( C)。(a)7A (b)3A (c)-3A图1-910.(单选题) 在图1-10所示电路中,电流I为(C )。(a)8A (b)2A (c)-2A图1-1011.(单选题) 在图1-11所示电路中,U、I的关系式正确的是(C )。(a)U=US+R0I (b)U=USRLI (c)U=USR0I图1-1112.(单选题) 在图1-12所示电路中,已知US=12V,IS=2A。A、B两点间的电压UAB为( A)。(a)-18V (b)18V (c)-6V图1-1213.(单选题) 电路如图1-13所示,US=2V,IS=2A。电阻R1和R2消耗的功率由( C)供给。(a)电压源 (b)电流源 (c)电压源和电流源图1-1314.(单选题) 图1-14所示电路中,电压UAB为(C )。(a)12V (b)-12V (c)0图1-141.(单选题) 在图2-1所示电路中,电阻R40W,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AB为(A )。(a)10W (b)20W (c)40W图2-12.(单选题) 图2-2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均为8W,则等效电阻RAB为(A )。(a)3W (b)4W (c)6W图2-23.(单选题) 用?Y等效变换法,求图2-3中A、B端的等效电阻RAB为(B )。(a)6W (b)7W (c)9W图2-34.(单选题) 图2-4所示一端口网络的输入电阻为( A)。(a) (b) (c)图2-45.(单选题) 图2-5所示电路中A、B两点间的等效电阻与电路中的RL相等,则RL为(C )。(a)40W (b)30W (c)20W图2-56.(单选题) 在图2-6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10V,电阻R=30W,则电流I值为( C)。(a)3A (b)2A (c)1A图2-67.(单选题) 图2-7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B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图2-78.(单选题) 已知图2-8中的US1=4V,IS1=2A。用图2-9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图2-8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a)6A (b)2A (c)2A图2-8 图2-99.(单选题) 图2-10所示电路中,对负载电阻RL而言,点划线框中的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源代替,该等效电源是(A )。(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不能确定图2-1010.(单选题) 已知图2-11中的US1=4V,IS1=2A。用图2-12所示的理想电压源代替图2-11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为( B)。(a)4V (b)4V (c)-2V图2-11 图2-1211.(单选题)已知图2-13电路中的US=2V。用图2-14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2-13所示的电路,则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B(a)IS=2A,R=1W (b)IS=-2A,R=1W (c)IS=2A,R=2W图2-13 图2-1412.(单选题) 把图2-15所示的电路用图2-16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则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A)。(a)US=4V,R=2W (b)US=1V,R=0.5W (c)US=-1V,R=0.5W图2-15 图2-1613.(单选题) 把图2-17所示的电路用图2-18所示的等效理想电流源代替,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 C)。(a)2A (b)-4A (c)-2A图2-17 图2-1814.(单选题) 图2-19所示电路中,供出功率的电源是( B)。(a)理想电压源 (b)理想电流源 (c)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图2-191.(单选题) 在图3-1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支路数和结点数分别为(B )。(a)8和4 (b)11和6 (c)11和4图3-12.(单选题) 在图3-2所示电路中,如果把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图中结点数和支路数分别为(A )。(a)8和4 (b)11和6 (c)8和6图3-23.(单选题) 在图3-3所示电路中,如果把每个元件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A )。(a)6和6 (b)4和5 (c)6和5图3-34.(单选题) 在图3-4所示电路中,如果把电压源(独立或受控)和电阻的串联组合、电流源和电阻的并联组合作为一条支路处理,则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B )。(a)6和6 (b)4和5 (c)4和6图3-45.(单选题) 在图3-5所示电路中,各电阻值和US值均已知。欲用支路电流法求解流过电阻RG的电流IG,需列出独立的KCL和KVL方程数分别为( B)。(a)4和3 (b)3和3 (c)3和4图3-51.(单选题) 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用叠加定理。在计算线性电阻电路的功率时,叠加定理(B )。 (a)可以用 (b)不可以用 (c)有条件地使用2.(单选题) 图4-1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C )。(a)变大 (b)变小 (c)不变图4-13.(单选题) 图4-2所示电路中,电压UAB=10V,IS=1A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将(B )。(a)变大 (b)为零 (c)不变图4-24.(单选题) 在图4-3所示电路中,已知:IS=5A,当IS、US共同作用时,UAB=4V。那么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电压UAB应为( A)。(a)-2V (b)6V (c)8V图4-35.(单选题) 在图4-4所示电路中,已知:US=9V,IS=6mA,当电压源US单独作用时,通过RL的电流是1mA,那么当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通过电阻RL的电流IL是(A )。(a)2mA (b)4mA (c)-2mA图4-46.(单选题) 在图4-5所示电路中,当IS1单独作用时,电阻RL中的电流IL=1A,那么当IS1和IS2共同作用时,IL应是( C)。(a)2A (b)1A (c)1.5A图4-57.(单选题) 在图4-6所示电路中,已知:US=15V,IS=5A,R1=3W。当US单独作用时,R1上消耗电功率27W。那么当US和IS两个电源共同作用时,电阻R1消耗电功率为(B )。(a)50W (b)3W (c)0W图4-68.(单选题) 已知图4-7中的US2V。用图4-8所示的等效电流源代替图4-7所示的电路,该等效电流源的参数为(C )。(a)IS=1A,R=2W (b)IS=1A,R=1W (c)IS=2A,R=1W图4-7 图4-89.(单选题) 把图4-9所示的电路用图4-10所示的等效电压源代替,该等效电压源的参数为( B)。(a)US=1V,R=2W (b)US=2V,R=1W (c)US=2V,R=0.5W图4-9 图4-1010.(单选题) 实验测得某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在关联参考方向下的外特性曲线如图4-11所示,则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参数US和R0分别为(B)。(a)2V,1W (b)1V,0.5W (c)-1V,2W图4-1111.(单选题) 某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如图4-12所示,已知:US1=1V,IS1=2A。该网络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如图4-13所示,其中US值为(C)。(a)1V (b)2V (c)3V图4-12 图4-1312.(单选题) 图4-14所示为一有源二端线性网络,它的戴维宁等效电压源的内阻R0为(B)。(a)3W (b)2W (c)1.5W图4-141.(单选题)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阻Ro是(B )。(a)无穷大(b)零(c)约几百欧姆2.(单选题)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开环电压放大倍数是( A)。(a)无穷大 (b)零 (c)约120dB3.(单选题) 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是(A )。(a)无穷大 (b)零 (c)约几百千欧4.(单选题) 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C )。 (a)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5.(单选题)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5-1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短路是指(A )。(a) (b) (c)=0图5-16.(单选题)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模型如图5-2所示,在线性区、理想运放条件下,其虚断路是指(C )。(a) (b) (c)=0图5-27.(单选题) 如图5-3、5-4、5-5、5-6所示电路中,符合电压跟随器电路条件的是( A)。(a)图5-3 (b)图5-4 (c)图5-5 (d)图5-68.(单选题) 电路分别如图5-7、5-8、5-9所示,满足uO=(1+K)ui运算关系的是( B)。(a)图5-7 (b)图5-8 (c)图5-9图5-7 图5-8 图5-91.(单选题) 在图6-1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B )。(a) (b) (c)图6-12.(单选题) 在图6-2所示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C)。(a) (b) (c)图6-23.(单选题) 在图6-3所示电感电路中,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C)。(a)u=Li (b) (c)图6-34.(单选题) 在图6-4所示电感电路中,电压与电流的正确关系式应是( B)。(a) (b) (c)u=-Li图6-45.(单选题) 电容器C的端电压从U降至0时,电容器放出的电场能为( A)。(a) (b) (c)6.(单选题) 流过电感L的电流从0升至I时,电感L吸收的磁场能为(A )。(a) (b) (c)7.(单选题) 图6-5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C)。(a)10F (b)6F (c)1.6F图6-58.(单选题) 图6-6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 C)。(a)7.5H (b)4.5H (c)1.2H图6-69.(单选题) 图6-7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感为(A )。(a)10H (b)6H (c)1.6H图6-710.(单选题) 图6-8所示电路中a、b端的等效电容为( A)。(a)7.5F (b)4.5F (c)1.2F图6-81.(单选题) 图7-1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为( A)。(a)-6V (b)6V (c)0V图7-12.(单选题) 图7-2所示电路在换路前处于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则为(C )。(a)0.6A (b)0A (c)-0.6A图7-23.(单选题) 在图7-3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则=( C)。(a)0.1A (b)0.05A (c)0A图7-34.(单选题) 在图7-4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 A)。(a)10V (b)8V (c)-8V图7-45.(单选题) 在图7-5所示电路中,开关S断开前已达稳定状态,在t=0瞬间将开关S断开,则( B)。(a)2A (b)-2A (c)0A图7-56.(单选题) 在图7-6所示电路中,开关S在t=0瞬间闭合,若,则( A)。(a)1A (b)0.5A (c)1/3A图7-67.(单选题) 图7-7所示电路在稳定状态下闭合开关S,该电路(A )。(a)不产生过渡过程,因为换路未引起L的电流发生变化 (b)要产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发生换路(c)要发生过渡过程,因为电路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图7-78.(单选题) 图7-8所示电路在达到稳定状态后改变R2,则该电路(A )。(a)因为换路后C的稳态电压要发生变化,要产生过渡过程(b)因为换路后C的电压稳态值不发生变化,不产生过渡过程(c)因为有储能元件且发生换路,要产生过渡过程图7-89.(单选题) 在图7-9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的时间常数为,断开后的时间常数为,则和的关系是( B)。(a) (b) (c)图7-910.(单选题) 图7-10所示电路在开关S断开后的时间常数值为( C)。(a)0.5ms (b)0.1s (c)0.1ms图7-1011.(单选题) 工程上认为图7-11所示电路在S闭合后的过渡过程将持续( C)。(a)(3050)ms (b)(37.562.5)ms (c)(610)ms图7-1112.(单选题) 图7-12所示为一已充电到的电容器对电阻R放电的电路,当电阻分别为1kW,6kW,3kW和4kW时得到4条曲线如图7-13所示,其中对4kW电阻放电的曲线是( C)。图7-12 图7-1313.(单选题) R,L串联电路与电压为8V的恒压源接通,如图7-14所示。在t=0瞬间将开关S闭合,当电阻分别为10W,50W,20W,30W时所得到的4条曲线如图7-15。其中10W电阻所对应的曲线是(D )。图7-14 图7-1514.(单选题) R,L,C串联电路接入恒压源瞬间,三个元件上的电压uR,uL,uC和电路中的电流i这四个量中,不能跃变的是(B )。(a)i, uL和uC (b)i,uR和uC (c)uL, uR和uC1.(单选题) 电流幅值与有效值I的关系式适用于( C)。(a)任何电流 (b)任何周期性电流 (c)正弦电流2.(单选题) 2、交流电气设备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通常用其(B )来表示。 (a)平均值 (b)有效值 (c)幅值(最大值)3.(单选题) 3、已知两正弦交流电流,则二者的相位关系是(C )。(a)同相 (b)反相 (c)相差1204.(单选题) 4、某正弦电流的有效值为7.07A,频率f=100Hz,初相角j = -60,则该电流的瞬时表达式为(C )。(a) (b)(c)5.(单选题) 5、与电流相量A对应的正弦电流可写作i=( A)。(a) (b) (c)6.(单选题) 6、用幅值(最大值)相量表示正弦电压时,可写作 ( A)。(a) (b)(c)7.(单选题) 7、如图8-1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施加于图8-2所示感抗XL=5W的电感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相量=( C)。(a) (b) (c)图8-1 图8-28.(单选题) 8、如图8-3相量图所示的正弦电压施加于图8-4所示容抗XC=5W的电容元件上,则通过该元件的电流相量=( A)。(a) (b) (c)图8-3 图8-49.(单选题) 9、图8-5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阻元件时,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B)。(a) (b) (c)图8-510.(单选题) 图8-6所示正弦电流通过电容元件时,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C)。(a) (b) (c) 图8-611.(单选题) 图8-7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的相量形式是(B )。(a) (b) (c)图8-712.(单选题) 图8-8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电容元件的伏安关系相量形式是( C)。(a) (b) (c)图8-813.(单选题) 在图8-9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为I11A,I21A,I33A,则总电流i的有效值I为( C)。(a)5A (b)3A (c)A图8-914.(单选题) 在图8-10所示正弦交流电路中,已知:UR=80V,UL=100V,UC=40V,则电压U为(A )。(a)100V (b)220V (c)161V图8-101.(单选题) 在正弦交流电路中,容性器件的复阻抗可表示为( C)。(a) (b) (c)2.(单选题) 已知复阻抗,则其阻抗角j为( C)。(a) (b) (c)3.(单选题) 已知复阻抗,则其阻抗为(C )。(a) (b) (c)4.(单选题) 复阻抗与并联,其等效复阻抗为( C)。(a) (b) (c)5.(单选题) 复阻抗与串联,其等效复阻抗为(A )。(a) (b) (c)6.(单选题) 图9-1所示正弦电路中,相量A,电感电压有效值UL=25V,则阻抗Z为( B)。(a) (b) (c)图9-17.(单选题) 图9-2所示正弦电路中,且与同相,则复阻抗Z为(B )。(a) (b) (c)图9-28.(单选题) 4W的电阻和3W感抗串联,接到的电源上,则电感电压uL为(B )。(a) (b) (c)9.(单选题) 图9-3中30W电阻与40W容抗并联接到的电流源时,则为( B)。(a) (b) (c)图9-310.(单选题) 在图9-4所示R,L,C并联正弦交流电路中,各支路电流有效值I1I2I310A,当电压频率增加一倍而保持其有效值不变时,各电流有效值应变为( C)。(a)I120A I220A I320A(b)I110A I220A I35A(c)I110A I25A I320A图9-411.(单选题) 图9-5所示电路中,AB间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的电压源的内复阻抗ZS为( B)。(a)-j2W (b)-j7.5W (c)j7.5W图9-512.(单选题) 图9-6所示电路中,AB间的戴维宁等效电路中,理想电压源为(B )。(a) (b) (c)图9-613.(单选题) 已知某负载无功功率Q=3kVar,功率因数为0.8,则其视在功率S为(C )。 (a)2.4kVA (b)3kVA (c)5kVA14.(单选题) 已知某电路的电压相量,电流相量,则电路的无功功率Q为(B )。(a)500Var (b)Var (c)250Var15.(单选题) 某感性负载用并联电容器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后,该负载的无功功率Q将(A )。 (a)保持不变 (b)减小 (c)增大1.(单选题) 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10-1所示。在开关S闭合瞬间,若电流表指针正向偏转,则(A )为同名端。(a)a与c端 (b) a 与d 端 (c)b与c端图10-12.(单选题) 判断耦合电感同名端的实验电路如图10-2所示。若测得,则( A)为同名端。(a)a与c端 (b) a 与d端 (c)b与c端图10-23.(单选题) 某单相变压器如图10-3所示,两个原绕组的额定电压均为110V,副绕组额定电压为6.3V,若电源电压为220V,则应将原绕组的( A)端相连接,其余两端接电源。(a)2和3 (b)1和3 (c)2和4图10-34.(单选题) 一个RL=8W的负载,经理想变压器接到信号源上,信号源的内阻R0=800W,变压器原绕组的匝数N1=1000,若要通过阻抗匹配使负载得到最大功率,则变压器副绕组的匝数N2应为(A)。(a)100 (b)1000 (c)5005.(单选题) 如图10-4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为 B(a)0.5W (b) 1.5W (c)2.5W图10-46.(单选题) 如图10-5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感抗为( A)。(a)0.5W (b) 1.5W (c)2.5W图10-57.(单选题) 如图10-6所示电路中,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ab为(A )。(a) 7H (b) 11 H (c) 15 H图10-68.(单选题) 如图10-7所示耦合电感元件的等效电感Lab为(C )。(a) 7H (b) 11 H (c) 15 H图10-71.(单选题) 如图11-1所示电路的电压转移函数Hu为(B )。(a) (b) (c) 图11-12.(单选题) 收音机原调谐至600kHz,现在若要收听1200kHz电台的节目,则可变电容的电容量应调至原来的(C )。(a)2倍 (b)倍 (c)倍3.(单选题) 在电源频率和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节L使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则该电路的电流将(A )。 (a)达到最大值 (b)达到最小值 (c)随L增大而减小4.(单选题) 如图11-2所示电路正处于谐振状态,闭合S后,电流表A的读数将B (a)增大 (b)减小 (c)不变图11-25.(单选题) 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角频率w0与电路参数的关系是( C)。(a) (b) (c)6.(单选题) 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时,个别支路的电流有效值(A )超过电源供给电路的电流有效值。 (a)可能 (b)不可能 (c)一定7.(单选题) 在电源频率和电压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调节C使R,L,C并联电路发生谐振,则该电路中总电流将( B)。 (a)达到最大值 (b)达到最小值 (c)随C增加而增大8.(单选题) 如图11-3所示电路处于谐振状态时,电流表A的读数应是(C )。(a)IL+IC (b)I (c)0图11-39.(单选题) 如图11-4所示电路已达谐振状态,且i,iR和iL的有效值均为1A,则iC的有效值为( C)。(a)-1A (b)-0.41A (c)1A图11-410.(单选题) 如图11-5所示电路为( B)滤波器。(a)高通 (b)低通 (c)带通图11-511.(单选题) 如图11-6所示电路为( C)滤波器。(a)高通 (b)低通 (c)带通图11-61.(单选题) 已知某三相四线制电路的线电压,当t=12s时,三个相电压之和为( B)。(a)380V (b)0V (c)2.(单选题) 三相交流发电机的三个绕组接成星形时,若线电压,则相电压uA=(A )。(a) (b) (c)3.(单选题) 在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对称的条件是(C )。(a) (b) (c)4.(单选题) 某三角形连接的三相对称负载接于三相对称电源,线电流与其对应的相电流的相位关系是(B )。 (a)线电流超前相电流30 (b)线电流滞后相电流30 (c)两者同相5.(单选题)如图12-1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出资合同协议书范本
- 物流公司的采购合同范本
- 门面房车位出租合同范本
- 消防施工协议合同书范本
- 汉中酒店承包联营协议书
- 电商app开发合同范本
- 申请延期的补充合同范本
- 派出所门面出租合同范本
- 父子结婚房子协议书范本
- 污泥处理外包合同协议书
- 公选副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自我血糖监测系统行业市场深度研究及发展前景投资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高压氧舱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趋势与投融资报告
- 公路施工组织与概预算教学课件汇总整本书电子教案全套教学教程完整版电子教案(最新)
- 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应知应会
- 一九七二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 0上海市康复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推荐病史及记录单
- (完整word版)sppb简易体能状况量表
- 2022届宝山区中考英语一模
- 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管理规定培训考试
- AHRI 的标准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