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1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2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3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4页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管理学、社会工作、社区服务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熟悉国家社会保障、民政工作、社区工作和物业管理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人际协调能力、一定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具备社区管理与社区服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事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民政工作、社会保障、物业管理和心理辅导等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要求能够在城乡社区、民政、工会、公益团体、中介机构等从事社区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工作、公关工作。二、学制三年三、培养规格(一)素质要求(1)懂得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备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热爱祖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2)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基本理论和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社区工作与管理、服务的各项基本素养;(3)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服务观念,有爱心、同情心等道德素养。(二)能力要求(1)具备运用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并获得发展的能力;(2)具备对社区房屋、公共设备、设施和场地进行日常维修、养护的能力;(3)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能够及时、准确处理各类社区公共事务,具备应对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4)具备在社区范围内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的基本能力;(5)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以及较好的组织、管理和宣传、协调、沟通、公关以及一定的心理救助能力;(6)具备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和管理及基本的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的能力;(7)具备基本的外语表达、沟通能力。(三)知识结构要求(1)掌握较为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及必要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2)具有扎实的、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3)了解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四)毕业要求(1)职业技能要求实施专业技能培养与职业标准对接,学生在学习期间需获得下列资格证书中的2个。社会工作者(4级);物业管理员(4级);助理社会工作管理师证书;秘书资格证书;心理咨询师(3级)。(2)拓展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具备条件的同学可争取获得如下证书。英语B级;英语A级;英语四级;国家计算机二级;国家计算机三级四、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一)课程设置及教学学时分配表项目学时数百分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14周16周16周16周18周14周理论学时分配公共必修课37028.86%9010464112专业必修课78261.00%126208256192专业选修课705.46%70公共选修课604.68%202020小计1282100.00%278296224278集中实践学时分配军训、入学教育等694.67%3周课程实践53436.15%实践教学周85157.62%2周2周2周18周13周毕业论文(设计)231.56%1周小计1477100%考试安排1周1周1周1周总计2759100%18周19周19周19周18周14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1:1.4(二)课堂教学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时安排各学期课堂教学周数和周学时分配考核方式一二三四五六考试考查总计学时理论学时课程实践14周16周16周16周必修课公共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5428262*14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72482433大学英1432 41.3大学体育112169622*142*142*141-4计算机应用基础5628284*142大学语文3216162*164职业生涯和发展规划1610621就业指导221662*84艺术欣赏6226361111军事理论36363*12形势与政策6226361111*小计7043703341213912专业必修课社区管理6456843社会学概论5648841社区工作原理与实务9660363334人力资源管理48301832物业管理实务64541044民法学48282032社区环境管理32181423社会政策概论3230222管理学原理42321031房地产经营与管理32201223现代城市管理学3230222社会心理学3224823社会调查与统计48341432社会保障制度32266 24团体工作3226623小计690516174781512选修课专业选修课逻辑学2824421政治经济学2826221公关与礼仪32161624会计学基础48202832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32102224小计16896722504公共选修课60600合计1622104258021252428注:教学计划说明:本计划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贯彻产学结合的思想,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第二、三、四学期各安排2周的专业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实训主要内容是紧扣社会需求,到校内、校外实训、实习基地进行岗位的认识、实操训练,使学生对本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有明确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第五、六学期安排31周的专业顶岗实习环节和1周的毕业设计环节,顶岗实习是学校安排学生到社区、相关政府工作部门、物业服务企业、社会机构等实习单位从事专业实习,增强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锻炼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实现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初步)表实践类别实践教学内容各学期集中实践教学时间安排考核方式一二三四五六专业技能训练社区管理处组织机构及岗位设置识别0.5周见习表现社区服务人员礼仪认识与学习0.5周见习表现小区管理与服务职业道德认识与学习0.5周见习表现居委会日常工作认识0.5周见习表现小区物业日常养护实操1周见习表现、综合考核公文编辑与处理1周见习表现、综合考核智能楼宇日常养护实操1周见习表现、综合考核社区商业物业经营与维护实训1周见习表现、综合考核小计2周2周2周综合技能训练军训及入学教育3周平时表现、会操考核顶岗实习18周13周实习鉴定、综合考核毕业论文(设计)1周答辩、成果评定小计3周18周14周合计3周2周2周2周18周14周五、主要课程简介(一)专业课程社区管理、社会学概论、社区工作实务、物业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实务、社区经营与社区服务、社区环境管理、公共关系学、逻辑学、管理学原理、社区法律与法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房地产估价、咨询心理学、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政治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保障制度、现代礼仪。(二)主要课程简介1.社区管理(64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区管理与服务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社区概述;社区行政管理;社区规划管理;社区建设管理;社区环境卫生管理;社区文化管理;社区人口管理;社区安全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2.社会学概论(56学时)社会学概论是一门应用性十分广泛的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中的各种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社会工作、社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方面面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使人们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在这种环境中各种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形成对社会整体的认知的一门学科。3.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64学时)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系统地介绍社会调查研究的原理、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及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等一系列内容。同时将社会调查的基本原理、概念及方法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学生既掌握一种方法论,又对社会达到一定的认识。4.社区工作原理与实务(96学时)本课程主要介绍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并列为社会工作直接服务的三大基本方法的社区工作,讲解其发展历程、定义、理论、过程与技巧、社区工作在中国的发展和现状等,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社区工作的基本原理、理论、基本工作方法和技巧等,并在学习过程中适当地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合格的专业社区工作者。5.社会管理学(32学时)管理学原理是一门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介于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本课程的内容大体上分为三部分:(1)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习、研究方法;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2)通过阐述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配备人员、指导和领导以及控制等五大职能的概念、性质、内容、目的、结构特点,以及执行职能的方法、技术、手段和应遵循的原则,系统介绍一般管理学的基本原理。6.物业管理实务(64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物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运作,初步能用物业管理理论方法分析和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本课程的主要内容:物业管理的产生和发展;物业管理的任务和基本环节;物业管理企业的组织;物业管理团体和管理规约;物业管理的招标与投标;前期物业,管理服务;物业综合管理服务;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物业管理经费与财务管理;物业管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物业管理小区的社区文化;物业管理现代化。7.社会心理学(32学时)心理咨询与辅导是运用有关的理论和方法解答人们提出的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并提供帮助的过程。本课程主要介绍心理咨询与辅导的基础理论和相应的技术、方法。8.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3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办公室管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掌握常用应用文的写作理论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在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各种文体文章的写作能力。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办公室管理的主要事务、工作程序和要求;现代办公室管理工作的特点、要求和技能;公务文书(包括公文、事务文书);学术文体(包括学术文体、其他科研应用文及传志);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包括书信、读书笔记);社会活动应用文体(包括演讲稿、应试作文);其他应用文体(包括新闻、财经、法律文书)的写作。本课程重视写作实践训练(包括作文、讨论和讲评)。9.公共与礼仪(32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技巧,熟悉公关礼仪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公共关系的定义、特征和意义;公共关系学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公共关系主体的含义,主体形象的作用,主体形象的塑造、维护和发展;公共关系对象的含义,公众特征,确定公共关系公众的步骤,处理公关公众关系的原则;公共关系手段的基本概念,公共关系传播的功能,公共关系传播活动;公共关系的指导思想;公共关系的实施过程;公共关系活动的前期准备;公关专题活动、公关广告、制造新闻、公关助销、公关危机处理等公共关系实施形式;公关礼仪、沟通技巧、公关文书等公共关系实施技巧;公共关系机构;公共关系人员。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一)主要实践环节按照“三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需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识岗:主要利用第一、二学期的集中和分散实习时间,对学生对本专业岗位群认识方面的训练,以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认识,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2)试岗:主要利用第三、四学期的集中和分散实习时间,将学生安排至校内外实习基地的不同实习岗位,具体从事各类专业相关的工作,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3)顶岗:主要利用第五、六学期集中实习的时间,将学生安排至校外实习基地不同实习岗位,使学生面对真实工作岗位和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