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与与朱元思书检测试题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与与朱元思书检测试题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天人对话第7课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与与朱元思书检测试题无答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桃花源记与与朱元思书测试题一、 解释下面加点字31缘溪行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问津 林尽水源 仿佛若有光 才通人 豁然开朗 屋舍俨然 桑竹之属 悉如外人 具答之咸来问讯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遂与外人间隔 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辞去 既出 阡陌交通 便扶向路 及郡下 诣太守 欣然规往 未果 无论魏晋四、 解释下面的异词多义12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人道也 士卒多为用者 号为张楚 志:鸿鹄之志 处处志之 语: 卒中往往语 此中人语云 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寻:寻向所志 寻病终 五、 翻译下列句子(翻译后要仔细查对别字,标点,是否通顺。)181、 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2、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 3、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5、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6、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六、 课外文言阅读 杨氏入山之大穴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相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纱、麻枲(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勿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解释文中的黑体字)“之”的用法或含义。3入山之大穴 与众共之 杨谢而从之 。2( )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 )与老人同出。(划两处)2惟 计 口 授 地 以 耕 以 蚕 不 可 取 食 于 人 耳?由哪句话可看出来?3 5、穴中人为什么不让杨氏“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呢?36、本文和桃花源记所描写的生活是有共同之处的,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吗?你相信两文所写的是真实的吗?为什么?4一、解释加点的字。8分1、一百许里: 2、天下独绝 3、横柯上蔽: 4、泉水激石: 5、嘤嘤成韵 6、泠泠作响 7、负势竞上 8、急湍甚箭、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3+4+3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三、一词多义11分绝:1、天下独绝( )2、猿则百叫无绝( )3、沿溯阻绝( ) 4、 以为妙绝( )5、恸绝良久( )自:1、有朋自远方来( )2、自三峡七百里中( )3、其印自落( )4、自非亭午夜分( )5、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6、一板已自布字( )四、理解文章内容 6+4分1、随着沿江见闻,作者产生了联想,触景生情,生发感慨的语句是: 这些感慨用大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