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引论PPT课件.ppt_第1页
儿童文学引论PPT课件.ppt_第2页
儿童文学引论PPT课件.ppt_第3页
儿童文学引论PPT课件.ppt_第4页
儿童文学引论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文学引论 1 1 课程性质此课程主要阐述有关儿童文学的一些基本原理 着眼于提高学员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并训练学员学习编写一般的儿童读物 一 课程概况 2 2 课程学习的目的要求了解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 了解儿童文学特别是童年期儿童文学的特点 扩大学员关于儿童文学的知识面和阅读面 提高他们的儿童文学修养 一 课程概况 3 3 重点培养分析和鉴赏当代中外儿童文学作品的能力 掌握独立分析中短篇作品 儿歌 儿童诗 故事 小说 童话 寓言 散文 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基本方法 能针对作品内容形式的特点 撰写简析 概要评论 初步学会创编儿歌 短小的故事和童话 一 课程概况 4 一 课程概况 4 课程教材及辅导 1 主教材 儿童文学引论 儿童文学作品选读 2 辅导教材 儿童文学课程学习指导书 5 一 课程概况 各章节内容第一编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婴幼儿文学第三章童年期文学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6 一 课程概况 第二编儿童文学的文体第一章儿歌第二章儿童诗第三章儿童故事第四章童话第五章寓言第六章儿童小说第七章儿童散文第八章儿童报告文学第九章儿童戏剧文学 7 一 课程概况 第三编儿童文学的鉴赏与批评第一章儿童文学鉴赏第二章儿童文学批评第三章儿童文学评论的写作 8 儿童文学与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文化科学 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 的教育 就是按照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的教育 也即完整意义上的树人教育 9 儿童文学在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中怎样实现自己的功能价值 1 儿童文学能让儿童读者扩大视野 增长见识 并帮助他们提高感知生活的能力 2 儿童文学对发展儿童读者的想象力 训练他们的思维方式 具有很好的开启作用 3 儿童文学对少年儿童性格 兴趣 爱好等个性特征的形成 能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儿童文学有助于儿童读者陶冶情操 健全人格 10 绪论 一 教学要求1 理解什么是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2 理解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和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四个特点 3 了解儿童文学母题对把握儿童文学题材的意义 4 了解儿童文学创作的特点和语言上的特殊要求 5 了解成人儿童文学作家进行儿童文学创作取材的特点 11 绪论 二 内容要点1 儿童文学内容的构成 2 儿童文学的最大特征在于富有儿童情趣 3 儿童文学有别于成人文学的其他四个特征 韵文性 直观性 幻想性 叙事性 4 儿童文学题材的广泛性与处理题材的特殊性 儿童文学的三大母题及其对把握儿童文学的意义 5 儿童文学在艺术手法上的 四多四少 6 儿童文学对语言的特殊要求 7 成人儿童文学作家创作的取材方向 12 绪论 三 重点难点1 重点 儿童文学的主要内容构成 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2 难点 文艺理论的几个基本概念 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题材与体裁 母题 13 绪论 一 儿童文学的内容结构儿童文学一一指为少年儿童所理解 所喜爱 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文学作品 内容结构1 以少年儿童为主人公或以成人为主人公文学作品 2 为孩子们所理解 所喜欢文学作品 3 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文学作品 14 绪论 二 儿童文学的特征儿童文学的最大特点 儿童情趣 韵文性 直观性 幻想性和叙事性是儿童文学样式上的四大特征 这就是人常说的儿童文学的五个基本特征 也是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的最大区别 儿童情趣一一指与儿童心理特点相适应的儿童语言 行为的情调趣味 15 绪论 儿童文学题材儿童文学题材一一指儿童文学作品中具体描绘的社会生活事件或现象 是作品内容的最主要因素 即 广泛性特殊性方向性儿童文学母题 母题是指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因素 或事件 或场面 或手法 或意象 也可以指反复出现的主题或题材 三大基本母题 爱的母题 顽童的母题 自然的母题 16 绪论 儿童文学的艺术表现手法即 四多四少 1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多用 心理描写 环境描写少用 2 生活流手法多用 意识流手法少用 3 描写 对话多用 议论 叙述少用 4 顺序多用 倒叙 插叙少用 17 绪论 儿童文学的语言的要求1 通俗易懂 深入浅出 2 简短精练 切忌长句 3 规范优美 避免语言上的随意性和粗鲁化 18 绪论 儿童文学的作者 取材作者 儿童自身有志于儿童文学的成人取材 1 民间故事 2 回忆自己的童年 3 儿童的观察 了解和认识 4 有意识搜集和整理有关材料 19 第一编儿童文学与儿童年龄发展阶段的关系 20 第一章概述 21 一 教学要求 1 了解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年龄段的划分 2 掌握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密切关系 3 了解儿童对文学的接受特点 儿童文学 第一章概述 22 二 内容要点1 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年龄段的划分 2 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3 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接受 第一章概述 三 重点难点1 重点 儿童年龄特点与儿童文学创作和阅读的密切关系 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特点 2 难点 确定儿童年龄特点的三个决定因素 文学接受 概念的特殊含义 儿童文学 23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决定儿童年龄特点的基本因素和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一 儿童年龄特点和确定这些特点的基本因素即 心理因素 生理因素 社会化程度 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是儿童发展的物质因素 它为人的活动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心理因素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反应 心理因素主要包括认知因素 情感因素和意志因素 社会化 指人由 生物人 成长为 社会人 的过程 是一个人在与社会交互作用中学习技能和行为规范 以取得社会适应性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最核心的是人际交往 儿童文学 24 儿童文学 第一章概述 二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即 婴儿期 1 3岁 幼儿期 3 6岁 童年期 6 12岁 少年前期 12 15岁 少年后期 15 18岁 25 第一章概述 第二节儿童年龄的特点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 即 婴幼儿文学 童年期文学和少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的三大层次与儿童的年龄阶段有着密切的对应关系 因为儿童文学是文学 要求读者必须有听讲或阅读文学作品的能力 而儿童的这一能力是由其所受的教育水平所决定的 因而在儿童年龄阶段与儿童文学三大层次之间的关系是通过教育水平来联系的 儿童文学 26 儿童年龄阶段 教育水平与儿童文学的关系 27 第一章概述 第三节儿童对儿童文学的接受 1 文学接受一般原理 从心理学方面来说 是先有需求 再有注意 然后才去听讲或阅读作品 社会学方面来说 接受 便是作为社会成员的读者 依照自己所习惯的社会行为规范 价值观 文化传统的影响 来认可作品 2 儿童对文学作品的接受 也必然遵循文学接受的一般规律 即 需要 注意 阅读 兴趣 儿童文学 28 第一章概述 作业一 名词解释 儿童文学 儿童情趣 儿童文学题材 生活流手法意识流手法二简答题1 儿童年龄阶段的划分 2 儿童接受儿童文学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儿童文学 29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 30 一 教学要求1 了解婴幼儿文学的范围和要求 2 了解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二 内容要点1 婴幼儿的年龄特点 2 婴幼儿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 婴幼儿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 儿童文学 31 第一节了解婴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 语言发展特点 生理特点 社会化程度 第二节掌握婴幼儿文学的基本要求游戏性 趣味性 直感性 幻想性 儿童文学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 32 第三节婴幼儿文学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及意义作用常见样式 儿歌 幼儿诗 短童话 小故事 幼儿散文 幼儿戏剧等 常见的表现手法 拟人 夸张 反复三种 意义 打开认识社会 认识自然的大门 扩大了视野 提高了认识 促进自己健康成 功能 愉悦功能 认识功能 教育功能 审美功能 儿童文学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 33 儿童文学 第二章婴幼儿文学 我吃水果身体壮邹昌政 圆圆苹果树上长 尝一尝 甜又香 梨花白 梨儿黄 咬一口 水汪汪 砍下香蕉一大串 小朋友们吃的香 橘树林里金灿灿 好象满树金铃铛 水果水果千百种 我吃水果身体壮 34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35 一 教学要求1 了解童年期儿童生理 心理及社会化发展程度的特点 2 了解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 掌握童年期儿童特点对这时期儿童文学的要求 3 掌握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4 理解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36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二 内容要点1 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生理的 心理的社会化程度 2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4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37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三 重点难点1 重点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法 童年期儿童文学的意义和作用 2 难点 童年期儿童文学与婴幼儿文学和少年前期文学界限的划分 38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词解 1 童年期儿童文学 指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学 2 幽默手法 一种使人发笑并在笑中引起联想和推断 领悟其中含义的艺术手段 3 写实手法一一真实地去描写作品所反映的对象 39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节童年期儿童的年龄特点一 童年期儿童的生理特点二 童年期儿童的心理特点三 童年期儿童的社会化 第二节童年期文学的范畴及其基本要求范畴 是一切适合童年期儿童发展的文字 基本要求 浅显性 真实性 趣味性 讲究艺术手法的运用 40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三节童年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法意义作用常见样式 儿童诗 英雄故事 科幻作品 小说 童话 寓言和散文等 常用手法 写实手法 夸张手法 幽默手法等 意义作用 有认知作用 教育作用 娱乐作用 陶冶情操的作用 宣泄作用 41 第三章童年期文学 例题分析一天 国王问阿凡提 如果你的这边放着金子 那边放着真理 你要那一样呢 陛下 我要金子 阿凡提回答说 国王说 多蠢呀 金银财宝算得了什么 而得到真理可就不容易了 我如果是你的话 是要选择真理的 陛下 您的话对极了 阿凡提说 谁缺少什么就需要什么 咱们各得其所呀 分析1 本文采取了什么创作体裁 样式 2 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 这种表现手法分了那几步 儿童文学 42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43 儿童文学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一 教学要求1 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 了解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二 内容要点1 少年前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2 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 少年前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44 词解 1 成人感一一指儿童已开始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孩子而产生的个体成熟的体验 2 自我意识一一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45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节少年前期儿童的年龄特征一 生理特点步入青春期 性成熟为主要特征 二 心理特点注意思维情感道德三 社会程度化 成人感 是最显著的标志 46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二节少年前期文学的范畴和要求范畴 少年前期文学不同于童年文学 但又有相似相通之处 有向成人文学飞跃的趋向 又不同于成人文学 要求 真实性 深刻性 新奇性 艺术性 47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三节少年前期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常见样式主要是 诗歌 小说 童话 散文 科幻作品 剧本等表现手段 写实 夸张 象征 幽默 抒情手法 48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补充内容少年期文学的意义首先 少年期是童年的 合法延缓期 也是儿童期的最后阶段 迈过这个阶段 儿童就是成人了 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有双重任务 一是要解决童年期未完成的发展任务 二是要为即将到来的成人期作必要的发展准备 49 第四章少年前期文学 儿童文学 少年期文学的意义其次 少年期文学对少年期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哪些积极的促进与引导作用呢 简言之 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较全面深刻地认识社会 人生和自然 认识艺术本身 第二 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建立起适应社会的道德感 正义感 责任感 第三 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养成健康 高尚的情操和美感 第四 少年期文学有助于少年宣泄不良情绪 排遣情感负荷 50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51 儿童文学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一 教学要求1 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2 了解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表现手段 52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儿童文学 二 内容要点1 少年后期儿童的年龄特征 2 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范畴和要求 3 少年后期儿童文学的常见样式和常用表现手段及其意义作用 53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儿童文学 名词解释 1 少年后期一一指十四五岁到18岁这一阶段 大致相当于高中阶段 这一阶段又叫青年初期 它是整个儿童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也是青年时期的开始阶段 其个体特征是在生理 心理上接近成熟 2 人格一一指人的性格 气质 能力等特征的总和 它包括个体生理 心理上的成熟和社会化的完成 少年后期是人格形成时期 除生理 心理基本成熟外 在社会化程度上 初步形成了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人格 或者说人在少年后期才有了人作为权利 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54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儿童文学 第一节少年后期儿童的年龄特征一 生理特点 身体发育基本成熟神经系统逐步发展成熟二 心理特点心理上的断奶期 学习趋向专门学科 智力发展基本成熟 注意力基本接近成人 记忆力仍处于上升 思维更抽象 理论 情感进一步发展 55 儿童文学 第五章少年后期文学 情感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