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精简篇) .doc_第1页
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精简篇) .doc_第2页
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精简篇) .doc_第3页
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精简篇) .doc_第4页
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精简篇)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县农业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汇报材料 十二五 以来,我县坚持 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整合要素达均衡、统筹城乡共发展 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明显加快。2016年末,初步形成了甘蔗、 两烟 、石斛、茶叶、核桃、畜牧等农业优势产业群体,基础设施逐步改善。主要表现在: 一、夯实发展基础,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农村经济值增幅明显。201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7.55亿元,比2016年的14.29亿元增加3.26亿元,增长22.8%,年均递增4.19%。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增加。2016年实现4044元,比2016年的3376元增加668元,增长19.7%,年均递增3.67%。 (二)稳定粮食基础产业。2016年实现产量180万公斤,比2016年的11000万公斤增1180万公斤,增10.7%;人均占有粮食435千克,比2016年的398.5千克增36.5千克。全县粮食生产总量处于安全水平线之上。以龙稷精米厂为龙头,依托优质稻基地建设,加速优质米加工厂的改扩建,年加工优质稻525万公斤。 (三)巩固甘蔗产业。2016/2016榨季全县甘蔗面积13万亩,产量44万吨,产值15400万元,分别比2016/2016年的31.08万吨、8400万元增.92万吨、7000万元,增41.6%、83.3%。农民人均增收267元。提升蔗糖加工业,充分发挥xx康丰糖业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速蔗糖业产业化进程,提升白砂糖品质。实现年产白砂糖3.72万吨以上,酒精0.4万吨。 (四)提升茶叶产业。2016年全县茶叶面积10.5万亩,总产量620.45万千克,产值7875.5万元,分别比2016年611.6万千克、7067万元,增加8.85万千克、808.5万元,增1.4%、11.4%。农民人均增收31元。改造和提升茶叶产品加工业。以振兴茶厂、小河茶厂、松山龙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实施精制茶叶加工项目,改进加工设备和工艺,扩大生产规模,提高茶叶品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年加工精制茶叶产量达150万公斤。 (五)推进 两烟 产业。在国家和省市 双控 指令性指标指导下,全县烟叶生产采取优化烟区布局,提高烟叶科技水平,提高烟叶质量和效益,特别是在54个县级烤烟专业合作社的努力下,烤烟产业得到了较好的巩固和提升。 2016年,全县烤烟面积6.11万亩,比2016年的4.7万亩增加1.41万亩,增30%;全县烤烟产量13万担,比2016年的万担增加1万担,增8.3%;实现产值13725万元,比2016年8600万元,增55万元,增59.6%,农民人均增收196元。完成香料烟种植11062.9亩,收购烟叶3.41万担,实现产值2633.3万元,农民人均增收101元。 (六)畜牧业较快发展。2016年实现畜牧业产值6.01亿元,增长32.1%。农民人均增收381元。肉类总产量完成2.54万吨,增1727吨,增长7.3%。存栏分别达:牛7.5万头、生猪27.1万头、黄山羊7.2万只、家禽75.5万只,出栏分别达:牛1.16万头、生猪21.3万头、黄山羊3.8万只、家禽88.3万只。xx黄山羊入选 xx六大名畜 。 (七)石斛产业快速发展。石斛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植89.5万平方米,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实现产量600吨,产值1.2亿元,比上年增长1.2倍;农民人均增收382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石斛产业发展论坛,中国中药协会授予xx 中国紫皮石斛之乡 称号, xx紫皮石斛 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批准。 (八)夯实农业基础设施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物质基础。以项目为抓手,2016年完成农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28840万元,其中:完成 两烟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2988万元;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基本口粮田建设、坡改梯建设、全国增粮工程、村容村貌整治、农村沼气池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250万元;完成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602万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九)着力培育龙头企业。目前,我县现有龙头企业11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3家,xx县振兴茶厂、xx县林源石斛有限责任公司、xx县富民石斛专业合作社;市级龙头企业5家,xx县碧寨金戈土特产品加工厂、xx县云河石斛有限责任公司、xx县永根酒厂、xx县龙稷精米厂、大树种养场。县级成长性龙头企业3家,xx县小河茶厂、xx县松山龙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xx县龙山镇阿昌情土锅酒厂。企业从业人数6650人,实现销售收入25487.9万元,实现利润2726万元,上缴税金130余万元,带动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抓保障。县委、政府高度重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立了xx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协有关领导为副组长,农业、林业、财政等部门领导为成员。年初,县委、政府出台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指导性意见,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措施。同时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对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典型事例重点宣传,做到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报纸上有字,努力营造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氛围。 (二)因地制宜抓调整。县委、政府按照工业化理念谋化农业发展的思路,把培育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为主的龙头企业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从政策上优惠、资金上倾斜、服务上强化,培育龙头企业11个,完成农产品加工总量2.5万吨,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51个,碧寨源丰核桃精炼油加工生产线1条,石斛产品加工生产线2条,龙稷精米加工生产线1条,带动农户4.2万户,占全县农户数的72.4%。目前各条生产线运行平稳,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 十二五 以来投入龙头企业扶持资金60万元,主要用于基地建设、加工厂改扩建、市场培育等,有力的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进程,初步形成了 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 的产业化经营格局。 (三)政策引导抓投入。 十二五 以来,农业部门积极争取农业产业化资金3870万元,龙头企业扶持资金60万元,产业化扶持20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3610万元,具体产业资金为:烤烟2714.6万元,香料烟309.4万元,茶叶440万元,甘蔗70万元,咖啡10万元,石斛10万元,其他56万元。按照国家、省、市的要求,做到政策落实到位,确保政策不截留、不缩水、不走样。重点实施了高优生态茶叶建设项目、糖料基地建设项目、两烟育苗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挥了项目对高原特色农业的支撑作用,实现了农民增收:2016年实现茶叶产量6204吨,产值7875.5万元,涉及茶叶产业人均收入562.5元;实现甘蔗产量44万吨,产值15400万元,涉及产业人均实现收入1504元;实现烤烟产量13万担,产值13725万元,涉及产业人均实现收入1460元;实现香料烟产量3.41万担,产值2633.3万元,涉及产业人均实现收入1350元。 (四)高产创建抓成效 。以高产创建为载体,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科技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一是甘蔗万亩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根据省、市高产创建的总体要求,明确了高产创建示范区的主导品种: 新台糖10号、16号、22号 等品种。二是实现了良种与良法配套。在选择确定示范推广品种的同时,加强品种栽培技术的集成与配套,实现良田良制、良种良法,推广机械化深耕5.5万亩,秋冬植蔗9376亩,地膜覆盖9376亩,甘蔗测土配方施肥180亩,实施 槽植法 秋冬植示范2000亩,带动全县 槽植法 秋冬植栽培甘蔗20000亩。三是提高了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按照 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村有技术能人 的要求,发挥示范样板的作用,推广水稻、马铃薯、甘蔗等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病虫草鼠害防治技术进行强化培训,共举办种植现场会147场次,培训农民13617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3617份。四是实施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2片,20000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区2片,20000亩,甘蔗高产创建示范区1片,10000亩。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区域布局不够优化, 一村一品 的特色优势不够明显,处于 零、散、小 的状况,规模效应不突出。二是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部分高原特色农业龙头企业缺乏流动资金,不能满负荷运转,不能达产达标;龙头企业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不强,附加值偏低,对农业的支撑带动作用还不够强。三是产业化市场运作机制不够规范。企业、基地、农户三者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四是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推行标准化生产,致使产品质量提高缓慢,产业化经营中品牌意识不强,名、优、新、特产品少,缺乏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五是农业投入乏力,导致农业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善,农业科技措施得不到有效推广,农民增收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省委提出的 两强一堡 发展战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机遇,把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以加快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施 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文化旅游名县、科教兴县 四大战略,不断调整和充实农业 422 工程,以项目为抓手,进一步优化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强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优势产业集聚,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抓好劳务输出增收项目,在做大、做强、做活、做优上做文章,重点培植粮食、甘蔗、茶叶、烤烟、香料烟、马铃薯等产业,努力打造特色林畜生态县。 (一)明确发展目标。力争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批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农业产业化原料基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44万亩,实现产量14万吨,产值3.78亿;甘蔗面积13万亩,平均亩产5吨,实现产量62万吨,产值2亿元;茶叶面积达11万亩,实现产量0.85万吨,产值2亿元以上;蔬菜面积达5万亩,实现产量5万吨,产值1.2亿元;烤烟实现产量30万担,产值2.5亿元;香料烟产量4万担,产值0.32亿元;油料播种面积1.5万亩,实现产量0.2万吨,产值0.2亿元;石斛面积达800万平方米,产量4000吨,产值10亿元以上。生猪存栏33.1万头,出栏30万头;牛存栏9.4万头,出栏2.9万头;羊存栏9万头,出栏6万头;家禽存栏0万只,出栏140万只;肉类产量达4.5万吨,畜牧产值突破9亿元。核桃发展到50万亩,实现产量2500吨,产值0.6亿元;油茶发展到25万亩。林产业、水产基地初具规模。 (二)制定扶持政策,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县级财政对 三农 工作投入的资金比例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从2016年起,每年安排100万元的专项资金,采取贴息、以奖代补方式,在关键环节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建立投入长效机制,国有土地出让纯收入扣除法律法规规定的开支项目的部分,重点用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抢抓机遇谋发展。紧紧抓住省委提出的 两强一堡 发展战略、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战略机遇,抓紧做好调查研究和项目储备,千方百计使xx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项目进入 桥头堡 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盘子。准确把握国家高度重视 三农 工作的机遇,及时编报项目,整合项目资金,着力破解基础设施薄弱导致产业开发滞后的 瓶颈 问题,着力搞好田间工程、山区坡改梯工程建设,完善灌排体系,重点是加强高稳产农田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推进我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夯实基础。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培植龙头企业。按照工业化理念谋划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路,积极配合各相关部门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农产品加企业落户xx。进一步强化服务,支持康丰公司、振兴茶厂、小河茶厂、松山龙魁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大的龙头企业,并引导企业和农民按市场法则,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真正实现一个龙头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五)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龙头企业形成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相互协作 的联结机制,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加快形成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 、 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 等组织形式,大力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业风险,不断提高农民组织化经营程度,让企业与农户结成更为稳定、更加紧密的利益关系。 (六)加大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