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属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验证性 热处理实验 2019 12 20 1 实验内容 碳钢热处理后的组织铸钢 铸铁的组织不锈钢 耐热钢的组织铝合金 铜合金的组织轴瓦合金的组织 2019 12 20 2 碳钢热处理组织 20钢 930 淬火 含碳量小于0 25 的非合金钢 碳素钢 或低碳低合金结构钢经强烈淬火 获得80 以上甚至100 的低碳马氏体组织 这类钢统称为低碳马氏体钢 一般情况下 含碳量在0 15 0 25 范围内的钢淬火强化效果好 综合力学性能高 2019 12 20 3 碳钢热处理组织 45钢860 退火 45钢含碳量低于0 77 所以组织中的渗碳体量也少于12 于是铁素体除去一部分要与渗碳体形成珠光体外 还会有多余的出现 因此组织是铁素体 珠光体 碳含量越少 钢组织中珠光体比例也越小 钢的强度也越低 但塑性越好 2019 12 20 4 碳钢热处理组织 45钢860 正火 从实质上说 钢的正火是钢退火的一种特殊情况 由于正火的冷却速度比退火的冷却速度快 所获得的珠光体片层间距较小 组织较细 因而其硬度和强度也较高 适用范围 正火只适用于碳素钢和低 中合金钢 而不适用于高合金钢 因为高合金钢的奥氏体非常稳定 在空气中冷却也将得到马氏体组织 对共析碳素钢来说 正火可得到索氏体组织 对亚共析或过共析钢 正火组织中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先共析渗碳体 但与相应的退火组织比较 先共析相的量较少 正火是指 钢件加热到临界点Ac3或Acm以上的温度 保温一定的时间 见奥氏体化 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 2019 12 20 5 碳钢热处理组织 45钢860 淬火 片状马氏体 或针状马氏体 由片状马氏体与残余奥氏体组成 又称为孪晶马氏体 45钢860 正常淬火后组织为细小的马氏体 2019 12 20 6 碳钢热处理组织 45钢860 淬火后200 回火 低温回火所得到的组织是回火马氏体 马氏体及少量残余奥氏体 都是不稳定的组织 其性能是 具有高的硬度 HRC58 64 和高的耐磨性 因内应力有所降低 故韧性有所提高 这种回火方法主要用于刃具 量具 拉丝模以及其它要求硬而耐磨的零件 2019 12 20 7 碳钢热处理组织 45钢调质处理 调质处理后 组织为均匀细小的保持马氏体位向的回火索氏体 45钢调质后的组织形态首先取决于淬火组织 当然淬前原始组织也有影响 因加热不足而残留在马氏体组织中的块状铁素体 或因冷却不足而在马氏体晶界区形成的网状铁素体 均会保留到高温回火后的索氏体组织中 同时 淬火马氏体的粗细直接影响索氏体的粗细 2019 12 20 8 碳钢热处理组织 T10钢淬火 组织为较粗大的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针状马氏体呈竹叶状或凸透镜状 在空间形似铁饼 针状马氏体之间通常互成60 或120 角 一般限制在奥氏体晶粒内 最初形成的马氏体针贯穿奥氏体晶粒 后形成的马氏体较短 先形成的马氏体较易浸蚀 所以完全转变的马氏体为大小不同 分布不规则 颜色深浅不一的针状组织 2019 12 20 9 合金结构钢和滚动轴承钢热处理组织 合金元素的加入 使铁碳相图发生一些变化 但其平衡状态的显微组织与碳钢没有本质的区别 低合金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与碳钢没有根本不同 差别只在于合金元素加入后 使C曲线右移 除Co以外 即以较低的冷却速度也可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例如 40Cr钢经调质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和40钢调质后的显微组织基本相同 都为回火索氏体 GCr15钢840 油淬 低温回火后的显微组织 与T12钢780 水淬 低温回火后的显微组织也一样 为回火马氏体和碳化物 2019 12 20 10 合金结构钢和滚动轴承钢热处理组织 40Cr850 淬火 2019 12 20 11 合金结构钢和滚动轴承钢热处理组织 GCr15850 淬火 组织M K B下 M A 2019 12 20 12 高速钢热处理组织 高速钢是一种常用的高合金工具钢 例如W18Cr4V 因为它含有大量合金元素 使铁碳相图中的E点大大左移 虽然只含有0 7 0 8 的碳 仍可获得莱氏体组织 所以又称为莱氏体钢 虽然高速钢在铸态下的组织存在严重的成分和组织不均匀性 从而影响其性能 为此随后必须经过锻造和轧制 破碎莱氏体网络 促使其碳化物均匀分布 2019 12 20 13 高速钢热处理组织 高速钢铸态组织 高速钢在铸造状态下与亚共晶白口铸铁的组织相似 其中莱氏体由合金碳化物 马氏体 屈氏体以及残留奥氏体组成 2019 12 20 14 高速钢热处理组织 高速钢锻造退火组织 高速钢锻造退火组织为索氏体 碳化物 其中粗大的亮色晶粒为初生共晶碳化物 较细小的为次生碳化物以及索氏体基体中的极细共晶碳化物 退火后的的硬度为HB207 255 2019 12 20 15 高速钢热处理组织 高速钢1280 淬火组织 高速钢淬火加热温度一般为1260 1280 高温加热的目的是使较多的碳化物溶解于奥氏体中 淬火后马氏体中合金元素含量高 回火后钢的红硬性高且耐磨性好 淬火采用油冷或空冷 其显微组织为马氏体 未溶碳化物 残余奥氏体 尚有20 30 马氏体呈隐针状 其针形很难显示出来 但可看出明显的奥氏体晶界及分布于晶粒内的未溶碳化物 淬火后的硬度约为HRC61 62 2019 12 20 16 高速钢热处理组织 高速钢1280 淬火后三次回火组织 高速钢淬火后需经三次回火 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 碳化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约2 3 回火后硬度为HRC63 65 2019 12 20 17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为0 1 0 45 含铬量为12 14 典型钢号有1Cr13 2Cr13 3Cr13 4Cr13等 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气 蒸气等介质腐蚀的能力 常作为耐蚀的结构钢使用 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 常采用淬火 高温回火 600 700 得到回火索氏体 来制造汽轮机叶片 锅炉管附件等 而3Cr13和4Cr13钢 由于含碳量高一些 耐蚀性就相对差一些 通过淬火 低温回火 200 300 得到回火马氏体 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 HRC达50 因此常作为工具钢使用 制造医疗器械 刃具 热油泵轴等 2019 12 20 18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3Cr13的退火组织 2019 12 20 19 马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3Cr13的1000 淬火 250 回火组织 回火马氏体 2019 12 20 20 铁素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常用的铁素体不锈钢的含碳量低于0 15 含铬量为12 30 典型钢号有0Cr13 1Cr17 1Cr17Ti 1Cr28等 其显微组织始终是单相铁素体组织 图为0Cr17的退火组织 2019 12 20 21 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在含18 Cr的钢中加入8 11 Ni 就是的奥氏体不锈钢 如1Cr18Ni9是最典型的钢号 这类钢由于镍的加入 扩大了奥氏体区域 从而在室温下就能得到亚稳的单相 18 8型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呈现奥氏体 碳化物的组织 碳化物的存在 对钢的耐腐蚀性有很大损伤 故通常采用固溶处理方法 即把钢加热到1100 后水冷 使碳化物溶解在高温下所得到的奥氏体中 再通过快冷 就在室温下获得单相的奥氏体组织 但在450 850 加热 或在焊接时 由于在晶界析出铬的碳化物 Cr23C6 使晶界附近的含铬量降低 在介质中会引起晶间腐蚀 2019 12 20 22 奥氏体不锈钢热处理组织 1Cr18Ni9Ti固溶组织 2019 12 20 23 铸铁 按铸铁在结晶过程中石墨化程度不同 可分为白口铸铁 灰口铸铁和麻口铸铁 根据铸铁中石墨的形态不同 铸铁分为灰口铸铁 可锻铸铁和球墨铸铁 根据基体组织的不同 灰口铸铁可分为铁素体灰口铸铁 铁素体 珠光体灰口铸铁 珠光体灰口铸铁 2019 12 20 24 铸铁 白口铸铁 共晶白口铸铁 过共晶白口铸铁 亚共晶白口铸铁 2019 12 20 25 铸铁 灰口铸铁 P 片状G F P 片状G 2019 12 20 26 铸铁 可锻铸铁 可锻铸铁由白口铸铁经石墨化退火处理而获得的 其渗碳体发生分解而形成团絮状石墨 按其组织不同 可锻铸铁分为铁素体可锻铸铁和珠光体可锻铸铁两类 图为铁素体基体可锻铸铁和珠光体基体可锻铸铁的显微组织 其中石墨呈暗灰色团絮状 亮白色晶粒为基体 2019 12 20 27 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中石墨呈球状 金属基体强度利用率高达70 90 灰口铸铁只达30 左右 因而其机械性能远远优于普通灰口铸铁和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常常通过正火 调质和等温淬火来提高其机械性能 球铁正火的主要目的是增加基体中珠光体数量 从而提高球铁的强度和耐磨性 球铁调质处理后得到回火索氏体 从而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 球铁经等温淬火后的组织为下贝氏体 部分马氏体和少量残余奥氏体 这种组织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 而且具有很好的耐磨性 球铁淬火 400 等温淬火和280 等温淬火的基体组织见图4 11 2019 12 20 28 铸铁 球墨铸铁 球墨铸铁的显微组织 其中基体上分布着球状石墨 F P G F G P G 破碎状F P G 2019 12 20 29 铸铁 球墨铸铁 球铁淬火 400 等温淬火和280 等温淬火的基体组织 球状石墨 针状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上贝氏体 下贝氏体和残余奥氏体 2019 12 20 30 有色金属 铝合金 铸造铝硅合金的典型牌号为ZL102 含硅10 13 组织为粗大的针状的硅晶体和 固溶体组成的共晶体 以及少量呈多面体形的初生硅晶体 这种粗大的针状硅晶体严重降低合金的塑性 为了提高硅铝的力学性能 通常进行变质处理 处理后组织为初生 固溶体枝晶 白亮 及细小的共晶 Si 黑底 这是因为共晶中的硅呈细小点状颗粒 如下图所示 2019 12 20 31 有色金属 铝合金 2019 12 20 32 有色金属 铝合金 未变质处理 已变质处理 Al Si合金变质前后的铸态组织 属二元铝 硅合金 又名硅铝明 含Si 10 13 图14 1ZL102合金为未变质的显微组织 图14 2ZL102合金为变质的显微组织 初晶硅 共晶硅 固溶体 Si 共晶体 基体 相 2019 12 20 33 有色金属 铜合金 相图下部自左至右分别有 六个单相区 这六个相都是固相 其中 向 相是固溶体 都是金属化合物 液相和固相 固相和固相之间是两相区 合金在这些区域是两相共存 液相区的下界限相当于不同成分合金的凝固点 或者熔点 可以看出 液相区的下界限从左到右逐渐降低 也就是说 合金的含锌量越多 合金的凝固点越低 此外 液相区下面存在着几个液相和固相共存的区域 也就是说 合金的凝固不是恒温进行 结晶过程是在一个温度范围内进行的 固 液两相共存区域的垂直距离越大 合金结晶的温度范围越大 这种合金在结晶石的流动性就差一些 2019 12 20 34 有色金属 铜合金 相图最下面相当于室温的情况 可以看出 含锌量小于36 的铜 锌合金 室温下是单相 含锌量在36 46 5 之间 是 两相 含锌量大于46 5 就变为单相 由于 相得脆性很大 实用的黄铜含锌量不大于43 室温下的组织只有 相或 别称为单相黄铜和双相黄铜 下图是单相黄铜和双相黄铜的金相照片 单相黄铜的晶粒都是 相 在液态中结晶的晶粒好像树枝一样 称为树枝晶 由于开始结晶的部分含铜量高 后结晶的部分含锌量高 即成分偏析 所以表现出明暗差别 灰色部分是后结晶的 含锌量高 双相黄铜中的白色组织是 相 黑色组织是 相 2019 12 20 35 有色金属 铜合金 黄铜为Cu Zn合金 常用的黄铜为 单相黄铜和 两相黄铜 单相黄铜 含锌在39 以下的黄铜属单相 固溶体 典型牌号为H70 即三七黄铜 铸态组织 固溶体呈树枝状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后 枝晶主轴富铜 呈亮白色 而枝晶富锌呈暗色 经变形和再结晶退火其组织为多边形晶粒 有退火孪晶 由于各个晶粒方位不同 所以具有不同的颜色 2019 12 20 36 有色金属 铜合金 黄铜为Cu Zn合金 常用的黄铜为 单相黄铜和 两相黄铜 单相黄铜 含锌在39 以下的黄铜属单相 固溶体 典型牌号为H70 即三七黄铜 铸态组织 固溶体呈树枝状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后 枝晶主轴富铜 呈亮白色 而枝晶富锌呈暗色 经变形和再结晶退火其组织为多边形晶粒 有退火孪晶 由于各个晶粒方位不同 所以具有不同的颜色 2019 12 20 37 有色金属 铜合金 黄铜为Cu Zn合金 常用的黄铜为 单相黄铜和 两相黄铜 两相黄铜 含锌量为39 45 的黄铜为 两相黄铜 典型牌号有H62 即四六黄铜 在室温下 相较 相硬得多 因而可用于承受较大载荷的零件 两相黄铜可在600 以上进行热加工 两相黄铜显微组织 为亮白色的固溶体 是CuZn为基的有序固溶体 相 相 2019 12 20 38 轴瓦合金的组织 轴瓦合金主要用于汽车 拖拉机 空压机 柴油机等轴瓦 轴套 衬套等 轴瓦合金的侵蚀剂一般为2 5 的硝酸酒精溶液 轴瓦合金分为两大类 软基体 硬质点 如锡基 铅基 硬基体 软质点 如铜铅合金等 2019 12 20 39 轴瓦合金主要用于汽车 拖拉机 空压机 柴油机等轴瓦 轴套 衬套等 2019 12 20 40 典型金相组织 1 锡基轴承合金 锡基轴承合金是以锡为基础 例如Sb Cu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称巴氏合金 其显微组织为 Cu6Sn5相组成 图11 9铸态锡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 固溶体 Cu6Sn5相 固溶体 加入铜的目的是为了防止 相上浮减少合金的比重偏析 同时提高了合金的耐磨性 2019 12 20 41 典型金相组织 2 铅基轴承合金 铅基轴承合金是以Pb Sb为基础 加入Sn Cu等元素组成的合金 其显微组织为 Cu2Sb相组成 图14 11铸态铅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 Cu2Sb相 2019 12 20 42 典型金相组织 3 铜基轴承合金 图14 12铸态铜基轴承合金的显微组织 Pb 固溶体 铜基轴承合金Cu Pb二元系合金 其组织特点为硬基体 软质点 2019 12 20 43 典型金相组织 3 铜基轴承合金 铜基轴承合金Cu Pb二元系合金 其组织特点为硬基体 软质点 2019 12 20 44 实验报告填写 实验内容绘组织形貌图 要求用箭头和相应符号标识出相应物相 要求绘制的组织形貌图为 Al Si合金变质前 后的铸态组织 单相和双相黄铜退火态组织 F P灰铁组织 以及F P球铁退火组织 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固溶组织 以及3Cr13的1000 淬火 250 回火组织 45钢 860 退火 正火 淬火 淬火 200 回火组织 T10钢淬火 GCr15等温淬火组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核磁场起源机制-洞察及研究
- 知识管理在跨部门协作中的作用-洞察及研究
- 数字孪生在仓储优化-洞察及研究
- 海星再生医学应用-洞察及研究
- 电梯维保服务合同样本
-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与改进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方法
- 困境与突破:图们市凉水中学农村初中课堂管理的行动研究
- 产品市场调研报告分析模板
- 金融行业客户服务技能提升方案
- 蛋白质分离纯化及鉴定
- 2024年化粪池清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实用美术基础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债权债务法律知识讲座
- 南京财经大学《812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
- 基于教育培训行业的客户关系营销研究
- 肉制品工艺学-香肠类制品-课件
- 超全QC管理流程图
- 2广告实务课程标准
- 001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第二版) 第一章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