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8《登快阁》学案 语文版必修.doc_第1页
高中语文:2.8《登快阁》学案 语文版必修.doc_第2页
高中语文:2.8《登快阁》学案 语文版必修.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登 快 阁高考资源网写作背景 黄庭坚被任命为吉州太和县知县后,于元丰四年(1081)到达任所。这是他人仕以来首次担任地方官,处理公事十分认真负责。他亲见人民的种种疾苦,而王安石新法在实行过程中受到扭曲,并不能给人民带来实际好处,甚至有时还加重他们的负担。黄庭坚对这一切深感忧虑而又无能为力,所以时时生出归隐之念。元丰五年(1082)秋天的一个傍晚,他在处理公事之余,登上赣江边上的快阁,目有所见,心有所感,即将其所见所感写入了登快阁这首诗。 层次结构 诗人登临之阁以“快”命名,全诗即以“快”字为脉络,生发出层层诗意。诗共八句,可分四层: 首联入题。写登阁的时间和心境。因为厌倦官务,故欲求快意,于是以登上快阁为快事。“倚晚晴”点明登阁时间在傍晚,由“晚晴”二字转出下面两句的景物描绘。 颔联绘景。写登阁远眺所见山水胜迹,画出一幅高远明净的秋景图,从中求得快意。 颈联抒情。从远眺景物回到自身处境,抒写世无知音、唯有借酒浇愁的心情,透射出兀傲不群的性格。 尾联述志。由眼前江水展开联想,拓展诗境,表述了摆脱拘束、追求精神自由的意愿。 内容述评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抒发的是个人的感受和情怀,并未直接反映当时的时事政治和民生疾苦。但是,却真实记录了封建社会中比较正直的知识分子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苦闷和追求,显示出他们的个性和人格。 诗中首先表现了厌倦官务的情绪。“痴儿了却公家事”一句,把自己称为“痴儿”,即带有自我嘲讽的意味。由于官位低下,公务冗杂,诗人急欲排遣心中的失意无聊之情,于是登上快阁,在“倚晚晴”之际,追求精神上的放松与舒展。 其次,诗人在深感落寞孤独的处境中,又保持着自我人格的兀傲不群。这主要体现在“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二句中。世无知音,空白拨弄朱弦,又有谁来赏识?还是像阮籍那样,到美酒中去讨生活吧。苦闷、孤寂,知音难觅,情怀难解,只有借酒浇愁,聊宽心胸。“青眼”二字,显示了作者与现实的格格不入及其人格的兀傲不群。 诗的最后两句更表明了诗人的一种人生追求。“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表面看来只是反映了一种倦于世事、归隐故园的意愿,实质上是表明了他想摆脱纷扰现实的拘束,追求一种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他想成为自然界没有机诈之心的白鸥的盟友,过一种纯朴的、没有猜忌的生活,这正透露出他对尔虞我诈的现实社会的不满。 综上所述,可见这类登临抒怀之作也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 艺术特色 一、写景传神达情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是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前一句,使人想起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句子,后一句又使人想起谢跳的名句“澄江静如练”来,但意境并不完全相同。“落木”句写山,因为秋叶落尽,更显出天空的高旷;“澄江”句写水,因水波澄澈,益见得月色分明。这样一幅特征鲜明、气象高远的山水秋色图,决不是仅袭用前人成句所能写出,而是得之于诗人对眼前景物之神韵的真切感受,是创造的产物。不唯如此,这样一种宁静澄澈的山水境界,又恰好与诗人此时的特定心境相契合,其中实蕴含着诗人急欲摒绝尘俗、追慕快意的情思,因而是景中含情的佳句。 在具体表现手法上,这两句又有动静映照、开合变化的特点。“落木”句写山上落叶萧萧而下,富于动感;“澄江”句写江水澄澈,月色分明,又颇显静态。“落木”句是放眼眺望所见,境界显得开阔辽远,这是开;“澄江”句是居高临下所见,是视线收回的结果,这又是“合”。如此写景,颇有变化之妙。 二、用典、炼字颇见功力 “朱弦”二句用了伯牙、阮籍两个典故,用典十分贴切,恰当地表达了寂寞不欢、知音难觅、与世相违、不愿苟且的意蕴。“朱弦”与“青眼”相对,对仗非常工致,而且富有色彩美。黄庭坚又善于炼字,能将寻常字点铁成金,显得新颖别致。诗中“快阁东西”中的“东西”二字,本来只是方位词,但用在句中,便使诗人在快阁中徘徊瞻眺、优游自得的神情宛然可见。“倚晚晴”的“倚”字,既写诗人倚阁的动作,也表达了欣赏晚晴的意思,同样在寻常字面中见出诗人的意态。 三、对仗严整,意思流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中间两联都是对仗。尤其是“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一联,“朱弦”对“青眼”,“佳人”对“美酒”,“绝”对“横”,对仗严整,可谓一丝不苟。中间又连缀以“已为”和“聊因”,就把上句的知音难觅与下句的借酒浇愁两层意思呼应、贯通起来,不仅显示了情致的起伏跌宕,音韵也显得抑扬流转。这就是前人所谓的“寓单行之气于排偶之中”。(方智范) 参考资料 东莱先生吕居仁爱豫章少年时作泰和县楼诗:“木叶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然白乐天亦有江楼夕望诗云“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之句。(宋吴鲁能改斋漫录沿袭) 此诗见山谷外集,为太和宰时作。吕居仁谓山谷少年诗已气骨成就,是也。山谷生昀批:起句山谷习气,后六句意境殊阔。此佳人乃指知音之人,非妇人也。(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登览类,附纪昀刊误) 起四句且叙且写,一往浩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