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鹅皮杜妮.doc_第1页
傻鹅皮杜妮.doc_第2页
傻鹅皮杜妮.doc_第3页
傻鹅皮杜妮.doc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傻鹅皮杜妮系列作者罗杰杜佛辛(Roger Duvoisin),世界知名的图画书作家和插画家。他的说故事的才华和独特的画面语言,使他的图画书看上去十分与众不同,并为他赢得了1948年的美国凯迪克奖(Caldecott Medal)。杜佛辛的钢笔画有一种特别的韵味,在线条的粗细和疏密变化间流动着朴素的生活情味。他所使用的色彩明亮而干净,近于简笔的画风在叙述故事的同时,也仍然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1950年,当杜佛辛第一次把他笔下的“皮杜妮”形象呈现给读者时,这只傻气可爱的小母鹅立即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傻鹅皮杜妮(Petunia)是这一系列中的第一则故事。故事中的皮杜妮偶尔得到一本书,顿时变得骄傲起来。不识字的她开始显耀自己的知识“才华”,闹出了许多笑话,最后在自己所导致的不幸中反思道:“光把智慧夹在翅膀下,是不管用的,还得把书装进脑袋里才行。”皮杜妮的故事已经出版了近六十年,但直至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西方的经典童书架上找到它的重印本。幼儿情绪认知图画书系列作者为英国的莎拉曼迪娜文和乔布鲁克图,世界著名儿童心理学家、幼儿教育专家、童书作家和插画家。简单形象的图画和浅显童趣的文字,以一问一答的呈现形式,帮助孩子认识高兴、悲伤、生气、自豪、嫉妒、关爱等个人情绪的表现特征和利弊。这套书能够让孩子充分认知各种不同的情绪,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感与情绪变化,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我的感觉系列 畅销世界的儿童情感教育绘本,由美国专业儿童心理咨商师康娜莉雅史贝蔓撰写。其中,我的感觉1我好害怕:美国BCS电视台奖本书制作成晨间儿童节目,作为美国“911”事件后,帮助孩子处理恐惧情绪的最佳童书。 获得2003年河崖街学院童书委员会年度最佳童书(河南街学院成立逾80年,在美国儿童教育影响深广);美国奥本海姆玩具部长金童奖(美国影响力最大的评价图书、玩具和儿童用品的非赢利组织所评奖项);中国台湾中国时报“开卷”年度最佳童书。这套丛书汇集了孩子经常发生的七种情绪:思念、生气害怕、难过、嫉妒、自信、同理心。用彩图和易懂的故事展现出各种情绪的表现特征和相应的处理方式。它将使孩子形象地掌握调理自己情绪的可行办法。书虽是写给孩子看的,但大人也可以从中反省自身,抚平情绪,并正确地把握对待孩子的态度。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值得一读,并与孩子共读。从小培养管理情绪的良好习性,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将受用一生。班级阅读环境的习惯的培养计划 一、班上孩子现在阅读的实际情况如下:1、 孩子们喜欢看书,也乐意与人分享书中的情节。2、 孩子们在阅读过程中喜欢以游戏的形式开展活动。3、 孩子们看书内容的选择比较局限,只固定看一些书,阅读知识面比较小。4、 孩子们对书籍不太爱惜,经常有损坏书籍的现象。5、 看书和阅读书的习惯不好,不能安静的阅读,喜欢边聊天边看书。二、针对班级情况,制定具体的方法和措施:1、 以背诵儿歌、古诗,幼儿讲故事,听故事磁带等形式带动幼儿阅读,培养幼儿阅读的习惯。2、 教师在引导幼儿阅读时,精心设计游戏,如听读游戏、字图配对、走迷宫、与字宝宝捉迷藏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学习,做到完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还可以用游戏看图猜字,字图配对,点字圈字,在故事中找找出现较多的字等等,这些可以帮助幼儿学习获得前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培养他们喜欢认读的情感。3、 请家长做好配合。建议家长每隔12周带着幼儿去一次图书馆或书店,阅读或购买一些幼儿读物。这样日久天长,就能培养幼儿喜欢读书的好习惯,满足其求知欲和好奇心。4、创设“好书交流营”的活动,让孩子们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书与同伴们一起分享。5、班级组织幼儿进行“讲故事比赛”活动,让幼儿相互学习,提高阅读能力和兴趣。6、组织大带小的阅读活动即:哥哥姐姐带着自己喜欢的图书给小班弟弟妹妹讲故事。7、在班上设立“阅读区”引导幼儿自主阅读。8、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精心选择适合幼儿阅读的色彩鲜艳,形象具体直观,富于情趣的书籍。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提供具有故事情节,图文并茂的图书:这些书最能吸引幼儿。9、指导幼儿掌握看书的正确方法。教育幼儿爱护图书。如,通过“图书制作比赛”,让幼儿知道制作图书是非常艰辛的;开展“评选图书管理员”活动,选出爱护图书的小朋友当选图书管理员。10、培养幼儿阅读的技能。幼儿最初的阅读方式主要依靠成人的朗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开始尝试自主阅读。在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画内容,根据内容进行联想、推测。同时,还应知道幼儿在理解图画内容的基础上阅读相应的文字,培养幼儿对文字的敏感。 大四班 2009、102010年9月学前班英语教学计划September:第二周:目标: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候用语字母:Aa Bb Cc的写法单词:cat、bat、ant词组: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句子: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第三周:目标: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候用语,以及字母的基本写法,歌曲。单词:cat、bat、ant句子: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歌曲:whats your name?第四周:目标:让幼儿掌握基本的问候用语,以及字母的基本写法,歌曲和小故事的学习。单词:cat、bat、ant句子:Nice to meet you. Nice to meet you too. Goodbye!See you later.歌曲:whats your name?小故事:Our new house 亲爱的家长朋友: 感谢您抽空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一、介绍班级情况本学期教师配备:班主任何老师、配班谢老师、保育老师刘老师、英语杨老师二、本学期各项环节的工作安排教学活动(每天早上一般安排两课时,上课分为集体、小组、区域三种形式)英语活动:每周一、二、五早上:9:4010:10 外教时间:下午3:304:00户外活动:每天保证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是(早上是20分钟的晨练,40分钟的体能户外活动,下午也是一小时)三、幼儿园课程教学活动的安排A)课程教学的分配:音乐直笛教学、 语言、主题探究活动(由何老师执教)蒙氏数学、美术:(谢老师执教并讲解)四、全园本学期大型活动及每月活动安排九月份:1、全园家长会2、安全教育月活动3、班级环境评比十月份:1、全园歌唱祖国幼儿合唱比赛(请家长观看)2、体能综合训练活动展示(跳绳及空间平衡的训练是本学期的重点)十一月份:1、全园家长讲座2、家长开放日十二月份:迎新年、圣诞系列活动(初步拟定是亲子运动会)注:各项活动有微调变化的也将及时告知,具体时间会及时通知家长。六、家长需要配合的工作及要求1、双周五下午我们将发家园联系手册,上面会有幼儿在园该两周评析。周计划及食谱会每周五在本班博客中公布。周计划内容为:教学内容、家长配合工作等 四部分。2、本周兴趣班报名,9月6日开课,有愿意上的幼儿请家长及时报名,所有上兴趣班的幼儿均由老师负责送,家长按兴趣班结束时间来接。3、接送卡制度:接幼儿必须持接送卡及签字。代接幼儿要事先和本班老师沟通,代接人要持接送卡或身份证。本班放学时间为下午5:204、每天服药登记的要求:如幼儿带药,请家长一定要到医生处登记服药名称、次数和注意事项后必须签字。5、为让幼儿能参加晨间活动和不耽误正常的教学活动,希望各位家长能尽量让孩子在8:00前到园。如果因为一些特殊原因迟入园,请您轻声的和孩子道别、和老师交谈,不要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6、如果您的孩子在家出现情绪不稳或身体不适时,请您在送孩子入园时及时告诉老师,以便我们能多关注孩子,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7、因每天9:00要领牛奶,请晚来及请假的幼儿在9:00之前打电话到班级。8、幼儿请假要求。如幼儿请事假或病假请家长一定要给班级老师打电话通知。幼儿请假连续三天以上必须在班主任老师处交请假条。连续三天以上的伙食费统一学期末最后一个月办理退费。 工作中有不足和不周详的地方,请家长朋友多沟通及谅解! 谢谢你们对我们长期工作的支持和理解!从幼儿园回来,你提问了吗当您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什么呢?有人曾经做过调查,将中外父母的问话进行了对比:幼儿园老师对宝宝来说? 在中国,父母把孩子从幼儿园接回家时说的第一句话通常是:1、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2、你们今天学什么了?3、有人欺负你吗?4、今天老师布置作业了吗?国外父母问孩子的那一句话通常是:1、今天你快乐吗?2、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3、你有什么作品吗?4、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中国的父母比较多地关注孩子的 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而国外的父母则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交往上。前者的关心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变化、成功感的建立等。而后者的话,更容易让孩子有倾谈的欲望,有表达的意愿,会让孩子对自己的作为有所感触,并且会对今后的幼儿园生活产生向往。专家指出,父母每天接孩子回家时,是孩子思维最活跃、最兴奋的阶段,也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黄金时间,父母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开发孩子的思维,给孩子的表达创造良好的机会。譬如:可以提一些这样的问题:你今天最快乐的事是什么?为什么它是最快乐的事?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听见了/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事?你的好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 像这样的问题,提问内容具体,孩子知道从何而答。如果父母每天一出园第一句话就问:“你今天吃什么了?”在孩子思维最兴奋的阶段,他不会理清思路,回答一天三餐是什么,可能只给您一个简单的回答,比如面条,因为面条是孩子最易记住的词汇。如果您想了解孩子每天吃了什么,您可以把孩子领到园里的食谱园地,按照食谱问一问孩子,孩子就会把思路理清,认真告诉您。这样您不仅能了解孩子饮食情况,还能大大增加孩子的讲述欲望。孩子讲述的多,就有助于父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这样的问话,还能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孩子在表达的过程中,有时还会附带上他自己的见解,这会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父母在提问时,需要注意一点的是,提问时最好使用开放性的语言,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语言。因为,封闭性的提问容易造成孩子思维的惰性,而问“为什么”,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开阔孩子的思维,而孩子丰富的想象力也会得以发展。同时,这样的提问还能练就孩子寻找问题、思考问题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本领。儿童教育中的7条基本原则1、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举动所带来的后果 教会你的孩子正确举动一书的作者之一查尔斯斯卡尔菲教授认为,要采取一些办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意识。 一个三岁大的孩子就有能力明白基本的因果关系。他建议父母试着用一种“事实就是如此”的语气来陈述某种不寻常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比如:“如果你把玩具留在车道上,它们可能会被车辆碾过。”让这种自然发生的状况起到其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换掉那些损坏的玩具。小提醒:如果你永远都不想要你的孩子丢面子,那么他就永远都学不会自己振作起来。如果事情本身带来的结果可能非常危险(比如孩子用玩具敲打玻璃桌),或者可能代价昂贵(比如他忘了锁自行车),就给他另外安排些合理的后果。比如把玩具收缴,一个星期不准他骑车等等。父母常犯的错误:安排了一些与他的举动所造成的损害毫无关联的后果。如果你的孩子看电视时跳上沙发,用取消他的一次娱乐安排作为惩罚他是毫无作用的。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你需要他明白他的举动和造成的后果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必须关掉电视。2、给予正面的支持“抓住你孩子做出好表现的时机比如他和别人一起分享玩具玩耍,对别人表现得彬彬有礼,帮助做家务事等等就赞扬他,向他微笑或者拥抱她。”你孩子的健康一书的作者丹佛的儿科医生巴顿D施密特提到,“每天对孩子的批评和赞扬,要达到一定的平衡程度才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向孩子表达你明确的态度:“谢谢你在我通电话时保持安静”以及“对于你今天解决你和你弟弟之间的争端的方式,我感到非常自豪。”父母常犯的错误:把奖励当作贿赂来防止孩子的不正确行为。专家认为: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不应得到这样的款待。制止不正确行为,更好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停下,取消他们的某项优待特权。3、缓和孩子急躁的脾气畅销书了解你的孩子的作者之一儿童精神学家斯特拉切斯认为:孩子性情上的差异是造成教育子女不能一概而论的主要原因。四十多年来她对于131名儿童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而近年来有关个人特性的科学发现,比如基因等也支持了她的结论。切斯说:“仅仅出生几个星期后,婴儿就会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一个孩子的性情,影响了他的行为标准、专心程度、对新环境的反应以及他感情表达的激烈程度。研究者现在发现了试着改变这些人格特性是无用的,因为某些性情是与生俱来的。父母常犯的错误:为适应你的孩子而竭力改变周围的世界。如果你带着你精力旺盛的孩子走访亲戚,不要叫别人把所有易碎的东西移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相反你应该在走亲戚之前就训练孩子具有正确的行为;如果她要调皮捣蛋,马上把她带出去。4、把持底线任何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开心,不喜欢听到当你阻拦他的计划进行时他所发出的尖叫。父母教育中心的研究表明,教育在孩子六个月大时开始己初见成效。所以,你越早开始把持和孩子打交道的底线,效果越好。抚养一个没被宠坏的快乐孩子一书的作者、心理学家波顿L怀特说:“就算一个婴儿在哺乳过程中咬疼母亲,也应该把他拉开。如果用一种简单的、适合他们年龄的办法向学龄前孩子阐述道理,他们最终能做到遵守规则。”一个孩子要逐渐融入社会,他需要知道怎样区分自己和别人的合理权力。怀特说:“要想有效把持给孩子设定的底线,你必须学会面对孩子在某些情况下不快的哭泣。”明确可接受行为和不可接受行为的分界线,让你的孩子明白界线是什么,以及孩子跨过界线后会发生的后果。从今天做起,每天都做到,保持一致。父母常犯的错误:对孩子过分严厉。孩子们需要机会在经历中发现并学习经验,所以不要设置不必要的底线。比如你不该把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放在原地,而应该给他创造一个安全的游戏环境。5、别打击你的孩子当孩子的行为出现了问题,很容易引起了父母的反应,如命令式的:“立刻把你弄脏的地方打扫干净”、威胁式的:“如果下次再迟到,就惩罚你”、或者在冲动之下,带点讽刺味道:“如果你不能把头贴到肩膀上,那么也就忘了那事吧。”心理学家托马斯?哥顿父母教育效力训练项目的创始人,他认为:“这样的语言向孩子表达了一种责备的情绪,会使他们感觉不被父母爱护着,或者遭到了不公平的指责。”如果你这样说:“亲爱的,电视声音这么大让我难受。我和你爸爸都听不到对方说话了。”这样简单的语言,也比唠叨叨叨的埋怨好。孩子心里会想“妈妈在向我唠叨了,其实我并不想打扰他们谈话的。”父母常犯的错误:将“从我出发”的信息表达成了“从你出发”。很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语言以“我觉得”开头,而后面跟随着某种污辱性的语言,而当时你自我感觉正在进行有效的沟通。比如说“我觉得你很自私”与“你很自私”有一样的效果。试着向孩子表达具体的感情和具体的事情:“那些家务事本来你答应了要做的,现在让我做了,我感到精疲力竭。”6、让孩子按自己的步伐成长孩子第一一书的作者、闻名世界的英国心理学家珀涅罗珀里奇提到:“一些父母急不可待的要脱掉孩子的尿布,送他们去读这个班、那个班。那种认为走得最快的孩子走得最远的想法是一个很严重的误区。”里奇观察发现,急于求成反而把孩子推向失败。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你硬把孩子送进儿童钢琴班,而周围的学员都比她大一岁,她是班里最差的学员,那么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父母常犯的错误:因为你的急于求成,反而没能为你的孩子打开那扇通向成功的门。里奇还提到:“父母扮演的角色就如同登山指导员,不要靠脚踢、吼叫把你的小登山运动员逼上山顶,而是给他们指出通向顶峰的道路。”7、承认孩子的感觉“你怎么能说自己画得难看呢?画得很好啊。”父母往往采取这样的方式来缓和孩子的情绪。与孩子交谈、倾听一书的作者、教育学家阿德乐?法贝却提出,这些语言“忽略了孩子内心的痛苦,并且教他否定自己的感觉,或者为自己的感觉感到羞愧。他们同样也会从此断绝与父母的沟通。沟通在父母、孩子的关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种更有建设性的反应是:倾听孩子的表述时,感受他们表达的情绪,再将这种情绪反应给孩子。“儿子,我明白你在为爸爸错过了你的表演而心烦”,这样说能表达出你理解他,并且让他明白,心里对某个人感到不快的同时,仍然爱着那个人。父母常犯的错误:不动感情地分析情况。如果你的孩子正在为他最好的朋友损坏了自己的玩具而发怒。如果你用那种冷静的话语,比如你看上去有点生气,在他听来,就像只苍蝇在麦克风后嗡嗡嗡的叫。你的反应应该向他反馈出他感情的激动程度,这样孩子才明白你确实理解他。孩子分辨是非和自我控制的能力很差,家长要让孩子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怎样做,就一定要给孩子立适当的规矩。把日常生活中需要的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确定下来,并训练督促孩子执行,久而久之,就可以让孩子形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给孩子立规矩的同时,要让其建立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概念。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图书和玩具用完后要放回原处,自己能做的事(吃饭、穿衣、刷牙、洗脸、系鞋带等)要自己做,这些是该做的。另外,对于不该做的,也是要给孩子规定限制的。比如,要告诉孩子:“不可以攀折花草树木,你要是喜欢花我们可以到花店买。”“不能在人身上练拳击,但是可以在沙袋上练”等等。此外这种限制性的规定要全面、彻底、不留余地。例如:对于能否打人的问题,如果父母说:“轻打可以,但不能用力打”“人家打你,你就打他”。这种限制含糊其辞,留有余地,不仅没有限制作用,而且由于幼儿理解能力的局限,其结果或使孩子无所适从,或令其大打出手,自找麻烦。 所以,限制孩子时的态度要明朗坚定,使孩子明确感受到,这个禁令是必须执行的,不能打折扣的。例如:“不能随地乱扔果皮”“不能看到什么就买什么”“不能骂人”等。 另外,在制订规矩时还要注意,父母要同孩子商量,让孩子参与讨论,只有把孩子看作是一个家庭中具有独立人格的成员,并尊重他、关心他,使家庭中充满和睦、民主的气氛,孩子才能懂得父母为自己制定规矩的良苦用心。这样孩子才能尊重、爱戴自己的父母,并对这些规矩心悦诚服的接受.教师:卢开美小班9月份英语学习内容:Unit one : my school vocabulary: teacher principal uncle auntie boy girl sentence patterns: hello, uncle/ I am a boy. Daily English: how are you? I am fine, thank you. Good-bye Songs: 1 hello! how are you? 2 hello and hi 3 I like school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倾听习惯教师:邱丹 时间:2010.4.11经过中班一个学期的观察,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理解能力强啦!表达的欲望也就越来越明显,没等老师把话说完,便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了。自然,插嘴的现象也变得严重了。我觉得,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是极为重要的,然而,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往往是很弱的。如何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认真倾听呢?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采取合理的方法。记得有一次我上课时,我问道:“什么会在天上飞?”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就有孩子说:“小鸟会在天上飞”。紧接着:“燕子会在天上飞”;“鸽子会在天上飞”;“蝴蝶会在天上飞”孩子们一声高过一声,我不得不停下课,听他们吵吵嚷嚷地表述。几分钟过去了,他们才渐渐停下来。我问:“你们能听清楚别人说了什么吗?”他们都低下了头,显然,孩子们并没有在听别人回答。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讲了当说话时要认真倾听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一定要在自己讲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别人的回答。同时,我还表扬了几个注意倾听的孩子。通过这件事,使我深深体会到: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比培养幼儿口语表达更为重要。我决定:要从活动中和日常交往中做起,只要幼儿能认真听别人讲话,能耐心地听,做到不插嘴,便给他们奖励一朵红花。另外,老师的赞扬对幼儿来说,也是良好品行自我肯定的动力。适时、巧妙地说出赞扬的话,是对良好倾听习惯的幼儿的肯定,还能使其坚持不懈。比如,我常说:“魏玮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大家看,心怡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是啊,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学效果。也就是说,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来鼓励他们。这样,孩子们就会认真倾听,养成良好的倾听礼貌和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口语发展水平,学会尊重他人。同时,教学效果也就会不断地提高。文摘-破解孩子的怪异行为一、平静对待犯拧的孩子浩浩快四岁了,他从小是个好脾气的孩子,能吃能睡,生活很有规律,因此长得也挺健壮的。但是,最近浩浩却不像以前那样听话了。他总是喜欢跟爸爸妈妈犯拧。妈妈说东,他偏要往西;妈妈让他把玩具放进整理箱里,他偏要放得满地都是;妈妈说玻璃杯容易破,小孩子不要拿,他偏要拿,结果不小心摔破了;妈妈说先弹琴再看动画片,他偏要先看动画片再弹琴这不,上幼儿园之前,妈妈说要浩浩穿那套新买的衣服,浩浩却一定要穿那套已经脏得不行了的衣服。为此,母子俩闹得不可开交。后来,妈妈索性就说:“那就穿那套脏衣服吧,脏是脏点,不过我也觉得挺好看的。”谁知,当妈妈要让浩浩穿那套脏衣服时,他却不想穿了,而是乖乖地穿上了妈妈新买来的那套衣服。接下来,妈妈要浩浩快点吃饭,否则上幼儿园要迟到了。但是,浩浩故意慢腾腾的。妈妈一气之下就说:“那你慢慢吃吧,反正只是迟到一会儿,大不了让老师骂几句。”谁知,浩浩立马端起饭碗,很快就把饭吃完了,然后拉着妈妈的手说:“我吃完了,快点带我去幼儿园吧否则要迟到了!”妈妈真是哭笑不得。后来,当浩浩再犯拧时,妈妈索性顺着他。有时候,为了让浩浩听自己的话,妈妈索性说“反话”,结果,浩浩总是会“上当”。心理专栏很多人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比较逆反,事实上,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出现在34岁。从心理成长的角度来说,3岁之前的孩子在心理上处于与父母一体的状态。3岁以后,孩子的大脑皮层快速发育,语言、运动能力大大提高,渐渐能够区分自己与环境的不同,从而产生了独立行动的愿望。同时,孩子已经不用再像过去那样要完全依靠父母,他已经能够独立去做一些事情。而且,孩子的好奇心时刻激励着他去探索外部的世界,去试探自己的能力。每当孩子学会独立做一件事情时,他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快乐。而一旦孩子感觉到自己想要独立行动的愿望受到限制的时候,他就会出现反抗的倾向,不听父母的指令而自行其道。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往往有以下的表现:心理发展出现独立的萌芽,自我意识开始发展,好奇心强,有了自主的愿望,喜欢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希望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行动,一旦遭到父母的反对和制止,就容易说反话、顶嘴。事实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三四岁期间表现出反抗精神的孩子,更容易成为心理健康、独立坚强的人,而丝毫没有反抗表现的孩子,则往往在性格上趋于软弱和寡断。对于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来说,父母的教养态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正确对待处于“反抗期”的孩子是很重要的。专家建议经历“反抗期”是孩子正常发育的必然阶段,帮助孩子渡过这个特殊的时期则是每一位家长必须做到的。那么,家长应该怎样面对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呢?建议1:尊重孩子的意向处于反抗期的孩子往往不喜欢别人吩咐他做事或被迫接受别人的意见,而不管别人的意见正确与否。了解了这些,做父母的就明白了孩子不是故意跟你作对,而是成长的必然过程和需要。因此,父母不必用那种不分青红皂白的强硬态度来迫使孩子屈服。实际上,这时如果成人打骂孩子,不仅不可能让孩子屈服,而且容易导致亲子关系的破裂。明智的父母应该尽量给孩子提供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虽然许多事情对成人来说是乏味的、无趣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充满好奇和新鲜的,他们能够在不断的探索与尝试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到自己能力的增长。比如,孩子想到雨里去玩,你就给他穿上雨衣、雨靴让他去玩吧;孩子想自己扫地,给他一把扫帚让他去扫地吧,哪怕越扫越脏;孩子想自已洗衣服,你就给他一个盆,递块肥皂,几件衣服,让他去洗吧,哪怕越洗越脏如果父母带着欣赏的眼光,远远地看孩子去探索、去尝试,让孩子在探索和尝试当中获得快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孩子往往没有预见能力,一旦遇到危险的情况,父母应及时提醒孩子。建议2:让孩子有所选择孩子到了两三岁,喜欢跟父母说“不”,这其实是孩子建立自我和自尊的第一步,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要求有和大人一样的平等地位,并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越来越大的选择性。对孩子的这种反抗行为,父母既不能一味地满足,也不能过多地限制。一味地满足孩子,容易造成孩子任性和执拗的坏脾气;而过多地限制孩子,则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过于顺从和依赖,从而缺乏自立能力。父母可以把自己所期盼孩子接受的做法与其他几种可能摆在一起让他选择,比如,想让孩子洗澡,可以提前跟他说:“你是想现在去洗澡,还是等看完动画片再去洗澡?”想让孩子自己玩,不打扰父母,可以对孩子说:“你是想玩积木,还是想看漫画书?”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有所独立,又能让孩子心甘情愿地顺从你的建议。因为对于孩子来说,有所选择表示父母是尊重自己的,结果是自己选择的,孩子因为不会有被迫感,因此去做的时候会感觉到快乐。 建议3:用反话激将孩子激将法是利用孩子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从相反的角度,以“刺激”的方式对孩子寄予良好的期望,以激起孩子“不服气”“不服输”的精神,使孩子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的“内驱力”,将自己的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像上例中的妈妈,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就从反面来要求孩子,孩子因为不想听从妈妈的意见,一定要跟妈妈“对着干”,结果,正好做了妈妈希望他做的事情。比如,妈妈想要孩子自己穿衣服时,可以说:“我觉得你自己肯定穿不好衣服,不如让我替你穿吧?”有逆反心理的孩子往往说:“我才不要你给我穿呢,我自己来穿!”结果,孩子会认真地自己穿起衣服来。当然,用反话激将孩子时也要注意,要用平淡的语气,不要让孩子感觉出来你是在捉弄他,更不要在孩子做好后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上当了,否则孩子的逆反心理会更严重。而且,激将法也不可用得过多,用滥了就没有效果了。父母要记住,不要小看年幼孩子的能力,不要试图用家长的威严去压制孩子,更不要与“反抗期”的孩子对着干,否则,孩子不是与你对抗到底就是永远长不大!让孩子自己处理问题有一天老师带着做操的日子,我带孩子们排好队来到了操场上,许多小朋友都站到了点上,突然耳边传来了安安的声音:“老师,林嘉麒抢我地方。”我顺着看去,只见安安和林嘉麒因为站点的问题在那里争抢起来。我走过去问她们:“怎么回事?”两个人都说是自己先站到那个点上的,谁也不让谁。由于没有人看到她们是谁先站到哪儿的,我想:如果我来解决肯定会伤到一个孩子,而且谁都不会服气。于是我对她们说:“现在请你们都离开这个点,站到旁边去商量解决,老师相信你们自己能够把这件事解决好。”过了一会儿,我看到他们已经都找到自己的点了事情虽然得到了解决,我却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尽量为幼儿创造友好相处的条件。可为什么我们的在孩子发生问题时,不是先考虑自己该怎么解决,而总是寻求老师或父母的帮助?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分析问题,用自己已有的一点社会经验去尝试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尝试的过程中感受成功与失败,这样孩子就会从成功与失败中记取教训与经验,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对一个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没有自信心的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是不会快乐的。在与同伴和成人相处时也会有困难。一般来说,缺乏自信心的孩子有如下表现。1害怕去面对新的事物。认为自己缺乏能力,总是害怕失败,给自己造成沉重的心理重负。2总是过分依赖熟悉的成人,不敢独自去面对事情,缺乏独立生活能力。3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感到不安,烦恼,没有足够的能力来适应这些变化。4当有人提问时,常低头不语,害怕面对别人的关注,总想躲开别人的注意。5很难与伙伴建立友好关系,表现的很孤独。6对自己特别挑剔,不满意自己的行为结果。应该看到,缺乏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它往往使得一个原本颇具才华,极有希望的孩子因怯懦退缩而得不到良好发展。做为父母,应重视对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具体作法:首先,应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因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自信程度。如果孩子感到父母喜欢他,对他感兴趣,爱他并且尊重他。那么他就很可能自我感觉良好,有自信心,因此,做为父母,应多对孩子说一些赞许、关爱的语言和行为,使孩子因父母的赞许和关爱而拥有自信的力量。如:“你真让我们高兴!”“你做得很好!”等等。其次,帮助孩子客观地把自己同伙伴相比较。通过比较,可使孩子对自己的长处、弱点有所了解。父母正确的做法是:在帮助孩子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切不可忘记赞美孩子的优点。如:“佳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