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A部《高祖本纪》导学案.doc_第1页
高一语文A部《高祖本纪》导学案.doc_第2页
高一语文A部《高祖本纪》导学案.doc_第3页
高一语文A部《高祖本纪》导学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A部语文高祖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和名句。2、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3、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前置性补偿】1、不虚美,不隐恶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引刘向、扬雄之言,赞扬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不虚美,不隐恶”,就是记述态度严谨,反映事实准确;不仅善恶必书,而且恰如其分;对“善”不虚夸,对“恶”不隐讳。“不虚美,不隐恶”不仅要求史家作史要有根有据,全面系统地直书史事,而且要求史家具有求是存真的高尚史德。2、互见法互见法是司马迁为适应纪传体的需要而创造的述史方法和表现手法,它是将一人事迹、一件史事,分散在数篇之中参错互见,彼此相补。互见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互见法详此略彼,叙述史事条理分明,避免重复;互见法正名实,于回护之中不失历史真实;互见法是塑造传记人物形象的一个好方法;互见法两传存疑,广载异闻,以备参考。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刘媪( ) 须髯( ) 贳酒( ) 大泽之陂( ) 每酤留饮( ) 酒雠数倍( ) 乃绐为谒( )( ) 酒阑( ) 箕帚( ) 轘辕( )( ) 轵道 ( ) 玉卮( ) 乃以秦王属吏( ) 日夜跂而望归( ) 击筑( ) 献飨军士( ) 黥布( ) 荥阳( ) 郦食其( ) ( ) 颍阳( ) 泛水( )【新知探究】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昌邑未拔 摄衣谢之,延上坐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乃以秦王属吏 非有功伐 还军霸上 去辄烧绝栈道 汉王复入壁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乃即皇帝位泛水之阳 起为太上皇寿 父兄不能给 可四千余人 意豁如也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2)高祖常繇咸阳(3)遂坐上坐,无所诎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军解 (5)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6)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7)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8)兵罢戏下(9)不如决策东乡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诽谤者族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5)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4、解释下列词语:因:(1)因家沛焉 (2)因敬重之,引入坐 (3)高祖因狎侮诸客 (4)因张良遂略韩地轘辕相:(1)吕公者,好相人 (2)无如季相 (3)其在卫者,相中山 固:(1)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2)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引:(1)因重敬之,引入坐 (2)沛公引兵西 (3)相如引车避匿 (4)左右欲引相如去辄:(1)去辄烧绝栈道 (2)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解:(1)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2)项羽解而东归 (3)庖丁解牛则:(1)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2)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3)则学者至今则之以:(1)乃以秦王属吏 (2)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3)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4)啖以利 (5)可以有大功 (6)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然:(1)然恐,不敢不服耳 (2)不然,籍何以生此 (3)喟然太息曰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降章邯 会项伯欲活张良 沛公从百余骑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沛公然其计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欲约分王关中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都彭城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夜往见良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高祖竟酒,后 。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大王起微细 6、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系颈以组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7、翻译下列句子。 (1)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 (3)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张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 (4)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憙,秦人解,因大破之。 【形成性检测】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陈)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是时万石君奋为汉王中涓,受平谒,入见平。平等七人俱进,赐食。王曰:“罢,就舍矣。”平曰:“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于是汉王与语,而说之。问曰:“子之居楚何官?”曰:“为都尉。”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诸将尽喧,曰:“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汉王闻之,愈益幸平, 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臣闻平居家时,盗其嫂;事魏不容,亡归楚;归楚不中,又亡归汉。今日大王尊官之,令护军。臣闻平受诸将金,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平,反复乱臣也,愿王察之!”汉王疑之,召让魏无知。无知曰:“臣所言者,能也;陛下所问者,行也。今有尾生、孝己之行而无益处于胜负之数,陛下何暇用之乎?楚、汉相距,臣进奇谋之士,顾其计诚足以利国家不耳,且盗嫂、受金又何足疑乎?”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平曰:“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汉王乃谢,厚赐,拜为护军中尉,尽护诸将。诸将乃不敢复言。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 注中涓:此处指侍从官。护军:监督、协调各将领行动。喧(xun):喧哗。尾生;古代传说坚守信约的人。孝己:商代武丁之子,为人孝顺。 1、对下列三句话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使为参乘,典护军 今又从吾游 汉王乃谢 A. 做模范 游玩 道歉 B. 做模范 交往 道谢 C. 掌管 交往 道歉 D. 掌管 游玩 道谢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 大王一日得楚之亡卒,未知其高下,而即与同载,反使监护军长者! B.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C. 汉王召让平曰:“先生事魏不中,遂事楚而去,今又从吾游,信者固多心乎?” D.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陈平“能言善辩”的一组是( ) 臣为事来,所言不可以过今日。 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臣事魏王,魏王不能用臣说,故去事项王。 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闻汉王之能用人,故归大王。 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A. B. C.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