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pdf_第1页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pdf_第2页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pdf_第3页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pdf_第4页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作业标准考试.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配通用技术要求装配通用技术要求 一 装配概念及工艺文件定义一 装配概念及工艺文件定义 1 1 装配动作三要素为 检查 装配 确认 其中检查包含了装配作业的全过程 有作业前检查 包含清洗检查 作业中检查 作业后 油污与防护 检查 作业前检查主要包含实物与清单核对 作业工具选择 记录用品选择与核实 异 常情况按 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报告处理 1 2 工艺文件是指将组织生产实现工艺过程的程序 方法 手段及标准用文字及 图表的形式来表示 用来指导产品制造过程的一切生产活动 使之纳入规范有序 的轨道 凡是工程部门编制的工艺计划 工艺标准 工艺方案 质量控制规程都 属于工艺文件的范畴 1 3 标准化作业 是指在标准时间内 一个作业者担当的一系列多种作业的标准 化而成的 标准作业是现场有效提高生产的基础 是监督人员管理自己所管工序 的依据 也是进行改进的基础 标准化作业有 3 个要素是 周期时间 作业程序 标准手头存货量 周期时间 是指完成一个工序所需的必要的全部时间 作业程序 作业程序就是将要做的事情按预先设定的好的步骤进行工作 标准手头存货量 是指维持正常工作进行的必要的库存量 其中包括即将消 化的库存 二 装配基本要求二 装配基本要求 1 必须按照设计 工艺要求及本规定和有关标准进行装配 2 装配环境必须清洁 高精度产品的装配环境温度 湿度 防尘量 照明防震 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 3 所有零部件 包括外购 外协件 必须具有检验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 4 零件在装配前必须清理和清洗干净 不得有毛刺 飞边 氧化皮 锈蚀 切 屑 砂粒 灰尘和油污等 并应符合相应清洁度要求 5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 划伤和锈蚀 6 油漆未干的零件不得进行装配 7 相对运动的零件 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 脂 8 装配时原则上不允许踩机操作 特殊部位必须上机操作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应用防护罩盖住被踩部位 操作者须穿平底步鞋以防止破坏漆膜 电瓶及非 金属等强度较低部位严禁踩踏 9 安排装配顺序的原则是 先下后上 先内后外 先难后易 先重大后轻小 先精密后一般 三 联接方法的要求三 联接方法的要求 3 1 螺钉 螺栓联接螺钉 螺栓联接 1 螺钉 螺栓和螺母紧固时严禁打击或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板手 紧固后螺钉 槽 螺母 螺钉及螺栓头部不得损伤 2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 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 未规 定拧紧力矩的螺栓 其拧紧力矩可参考表 1 的规定 3 同一零件用多个螺钉或螺栓紧固时 各螺钉 螺栓 需顺时针 交错 对称 逐步拧紧 如有定位销 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 4 用双螺母时 应先装薄螺母后装厚螺母 5 螺钉 螺栓和螺母拧紧后 螺钉 螺栓一般应露出螺母 1 2 个螺距 6 螺钉 螺栓和螺母拧紧后 其支承面应与被紧固零件贴合 7 外六角螺栓大小与拧紧工具尺寸大小大约成 1 1 5 关系 如 M20 的螺栓用 30mm 规格的呆扳手 套筒 8 螺栓连接防松方法 利用附加摩擦力防松 双螺母拧紧 弹簧垫圈锁紧 尼龙锁紧螺母 楔紧螺 纹锁紧螺母 机械方法防松 开口销与带槽螺母配合使用 圆螺母与止动垫圈配合使用 六角螺母与带耳止动垫圈 串联钢丝 粘接防松装置 采用厌氧胶粘剂 涂于螺纹旋合表面 3 2 螺栓力矩规范螺栓力矩规范 1 螺栓根据重要度分级可分为 关键 重要 次重要 一般四个等级 其中关 键等级 如行走马达螺栓 回转支承螺栓 齿轮齿条螺栓 需要使用力矩扳 手拧紧 其他等级需要根据工艺要求进行拧紧 2 进行螺栓力矩拧紧时 需要检查管接头或螺纹孔处无毛刺 杂质等 否则 会造成成力矩达到实际螺栓并没有拧紧对假力矩 3 螺栓力矩严格按照表格中数值进行 力矩大小见表 1 力矩过大 螺栓会出 现塑性变形或拉断 力矩过小 螺栓没有发生充分的弹性变形 螺栓对零部 件的压力较小 力矩过大或过小均会造成零部件松动 4 螺栓按要求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后 需要在螺栓 垫圈 螺母或固定结合面处 画力矩标识线 红色 表 1 螺栓扭矩表 单位 Nm Kgm Nm 0 101972mKg 螺栓规格 强 度 等 级 8 8 A4 80 10 9 12 9 Nm Kgm Nm Kgm Nm Kgm M4 2 8 0 28 3 9 0 39 4 9 0 49 M5 5 6 0 56 7 8 0 78 9 3 0 93 M6 9 8 0 98 13 7 1 37 15 7 1 57 M7 15 7 1 57 22 6 2 26 26 5 2 65 M8 24 5 2 45 34 3 3 43 39 2 3 92 M10 44 1 4 41 63 8 6 38 78 5 7 85 M12 78 5 7 85 113 11 3 137 13 7 M14 128 12 8 181 18 1 216 21 6 M16 196 19 6 267 26 7 320 32 M18 260 26 366 36 6 439 43 9 M20 373 37 3 525 52 5 628 62 8 M22 500 50 711 71 1 853 85 3 M24 638 63 8 903 90 3 1079 107 9 M27 961 96 1 1354 135 4 1638 163 8 M30 1315 131 5 1844 184 4 2217 221 7 M33 1795 179 5 2531 253 1 3021 302 1 3 3 1 2 3 装配拧紧装配拧紧顺顺 典型的拧紧 紧装配中 拧紧过程中 如有定位销 布置顺序图 在部分螺纹 行最终拧紧 顺顺序规范序规范 紧动作分为 由于操作 中应该严格 销 应从靠 图作为参考 纹密封连接 紧 拧紧过 为 寻帽 贴 作姿势的影响 格遵循正确 靠近定位销的 考 接场合先使用 过程中要注意 图 1 装 图 2 拧 贴合拧紧 响也会造成 的拧紧顺序 的螺钉或螺 用普通呆头 意把握力度 装配顺序拧紧 拧紧力矩施力 最终拧紧三 成拧紧力矩 序 目的是 螺栓开始 图 头扳手拧紧 度 拧紧力矩 紧规范 力关系图 三个阶段 的差异 是保证螺栓结 图 1 所示为 然后再使 矩施力关系 工人在进行 结合面不别 为部分形状连 使用扭力扳手 系图见图 2 行拧 别劲 连接 手进 3 4 销连接销连接 1 定位销的端面一般应略高出零件表面 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 其大 端应沉入孔内 2 开口销装入相关零件后 其尾部应分开 60 一 90 3 重要的圆锥销装配时应与孔进行涂色检查 其接触长度不应小于工作长度的 60 并应分布在接合面的两侧 3 5 键连接键连接 1 平键与固定键的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 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2 间隙配合的键 或花键 装配后 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 不得有 松紧不均现象 3 钩头键 锲键装配后其接触面积应不小于工作面积的 70 且不接触部分不 得集中于一处 外露部分的长度应为斜面长度的 10 15 3 6 铆接铆接 1 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 定 2 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 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3 除有特殊要求外 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 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 零件紧密接触 并应光滑圆整 3 7 滚动轴承的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 1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2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 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3 用压入法装配时 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 不得通过滚 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图 3 所示 4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 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 0 05mm 其它轴承应不大于 0 1mm 5 轴承外圈装配后 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6 7 8 9 10 11 四 四 1 2 3 装配可拆卸 承内外圈混 可调头装配 带偏心套的 滚动轴承装 单列圆锥滚 符合图纸及 轴承外圈与 轴承座在对 90 范围内 环宽度的三 密封件密封件的的 装配密封件 将油封唇部 油封的装配 封用于防尘 若轴端有键 卸的轴承时 混装 配的轴承 的轴承 在 装好后 相 滚子轴承 及工艺要求 与开式轴承 对称于中心 内就均匀接触 三分之一 的的装配装配 件时 对石 部和密封圈 配方向应使 尘时 则应 键槽 螺钉 时 必须按内 在装配时应 在装配时偏心 相对运动件的 推力角接触 求 承座及轴承盖 心线的 120 触 在上述 图 3 石棉绳和毡垫 圈表面涂上润 使介质工作压 应使唇部背向 钉孔 台阶等 内外圈和对 应将有编号 心套的拧紧 的转动应灵 触轴承 双 盖的半圆孔 范围内应均 述范围内 用 轴承压入法 垫应先浸透 润滑油脂 压力把密封 向轴承 等时 为防 对位标记安装 号的一端向外 紧方向应与轴 灵活 轻便 双向推力球轴 孔均应接触 均匀接触 与 0 03mm 的 法装配 透油 对油封 需干装配 封唇部压紧在 防止油封或密 装 不得装 外 以便识 轴的旋转方 不得有卡 轴承在装配 良好 用涂色 与轴承盖在对 的塞尺检查时 封和密封圈 的除外 在轴上 不 密封圈损坏 装反或与别的 识别 方向一致 卡滞现象 配时轴向间隙 色法检验时 对称于中心 时 不得塞入 圈 装配前应 不得装反 如 坏 装配时可 的轴 隙应 时 与 心线 入外 应先 如油 可采 用装配导向套 4 装配密封件时必须使其与轴或孔壁贴紧 以防渗漏 5 装配端面密封件时 必须使动静环具有一定的浮动性 但动 静环与相配零 件间不得发生连续的相对转动 以防渗漏 五 链轮链条的装配五 链轮链条的装配 1 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 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 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 求 若设计未规定 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千分之二 3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 工作边必须拉紧 并保证啮合平稳 4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设计未规定 应按两链轮中心距 的 1 2 调整 六 带与带轮的装配六 带与带轮的装配 1 同一回路的带轮轮槽对称中心面的位置度为 中心距小于 1 2m 时不大于带 轮中心距的 0 3 大于或等于 1 2m 时不大于带轮中心距的 0 5 2 各传动带的张紧度应达到福田 谷神 2 系统检验卡的要求 七 液压系统的装配七 液压系统的装配 1 液压系统的管路在装配前必须除锈 清洗 在装配和存放时应注意防尘 防 锈 2 各种管子不得有凹痕 皱折 压扁 破裂等现象 管路弯曲处应圆滑 不得 有扭转现象 3 管路的排列要整齐 并要便于液压系统的调整和维修 4 注入液压系统的液压油应符合设计和工艺要求 5 装配后液压管路及元件不得有渗漏油现象 为防止渗漏 装配时允许使用密 封填料和密封胶 但应防止进入系统中 6 液压操纵系统和转向系统应灵活 无卡滞现象 7 液压系统装好后 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运转试验 8 有关液压系统和液压元件的其它要求应符合 GB T3766 的规定 八 电气系统的装配八 电气系统的装配 1 电气元件在装配前应进行测试 检查 不合格者不能进行装配 2 仪表 指示器显示的数码 信号应清晰准确 开关工作可靠 3 应严格按照电气装配图样要求进行布线和连接 4 所有导线的绝缘层必须完好无损 导线剥头处的细铜丝必须拧紧 需要时搪 锡 5 焊点必须牢固 不得有脱焊或虚焊现象 焊点应光滑 均匀 九 平衡九 平衡 1 脱粒滚筒 无级变速和转速超过 400r min 重量大于 5kg 的带轮应进行静平 衡或动平衡试验 平衡精度均不应低于 G6 3 级 2 对回转零部件的不平衡质量可用下述方法进行校正 用补焊 螺纹连接等加配质量 配重 用钻销去除质量 去重 改变平衡块的数量和位置 3 用加配质量的方法校正时 必须固定牢靠 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松动或飞出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