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研究.pdf_第1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研究.pdf_第2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研究.pdf_第3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研究.pdf_第4页
(民商法学专业论文)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研究.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tudy on the regul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law by li juan supervised by ass. prof. xie fucheng major:civil and commercial law college of law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 october, 2010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摘要 i 摘 要 缘起于上个世纪 20 年代的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一经提出便立刻招致来自 社会各界的激烈纷争与讨论。时至今日,众多国家已经在法律上明文规定公司应 当承担社会责任,尤其以英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为代表,不仅在法律上对此 作出了比较完善的规定,并且在实践中,公司也良好地践行了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我国公司法亦旗帜鲜明地宣布,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些都是前人通过对公 司社会责任理论之研究,从而取得的实践成果。 本文从规范化的角度出发,从具体制度上研究公司社会责任,从而修正传统 公司理论的股东中心主义,以期达到推进公司社会责任落实之目的;具体到我国, 公司在追求利益过程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违法违纪的现象,有的甚至导致了国际 摩擦面对公司在自身发展中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从具体制度上研究公司 社会责任对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稳定社会意义重大。 文章主体内容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文章 第二章介绍了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缘起和发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从而得出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之内涵,找出本文的切入点。 第三章主要采取比较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对主要发达国家的公司社会责任 规范化现状进行的考察和述评,总结了我国可以借鉴之处;最后阐述了公司社会 责任规范化的必要性。 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相关问题,主要是从公司法以及相关 部门法规范现状上,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同时,笔者立足于我国公司治理之实际 情况,综合分析了国内学者关于促进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主要观点,并提 出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文章第五章通过对上述部分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 化体系的建议,望能有助于规范并落实我国公司社会责任。 关键词: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道义责任,法律责任,规范化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originated in 1920s immediately incurred the fierce disputes and discussions from all circles of the society when its born. till now, many countries have required expressly that a corporate should undertake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in laws. particularly in britain, usa, germany and japan, as represented by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not only it has made relatively perfect requirements in laws, but also the companies bear their social responsibility well in practice. chinas company law has unequivocally announced that the company should bear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which is the practical result on the base of the previous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rough specific legal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normalization to amend the shareholders centrism in the traditional corporation theory and therefore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illegal phenomenon appears in the process of chasing corporate interests, and some even leads to international frictionfac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o society in the self-development of corporation, the research o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fic system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n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company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china.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foreword and the last one is closing remarks. 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ory is introduced. through an overview of the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the conno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normalization is revealed, and furthermore the entry point of this paper is found. in the third chapter, the status quo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normalization in main developed countries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em is discussed. finally the necessity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normalization is explained. in the fourth chapter, related issues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normalization in china is analyzed, mainly from the status of the company law a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al laws to analyze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n main points of domestic scholars on promoting the normaliz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based on the actual conditions of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英文摘要 iii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its own ideas and views. in the fifth part, some advices for perfecting the system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s normalization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above to help regulate and implement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keywords: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al responsibility, legal liability, normalization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iv 目 录 中文中文摘要摘要 . i 英文摘要英文摘要 . ii 1 引引 言言 . 1 2 公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 2 2.1 公司社会责任缘起公司社会责任缘起 . 2 2.1.1 公司社会责任的缘起和发展 . 2 2.1.2 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 . 3 2.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涵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涵 . 6 2.2.1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涵义 . 6 2.2.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必要性分析 . 8 3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国际考察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国际考察 . 10 3.1 主要发达国家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进程研究主要发达国家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进程研究 . 10 3.1.1 美国 . 10 3.1.2 英国 . 11 3.1.3 德国 . 12 3.1.4 日本 . 13 3.2 上述国家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上述国家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 15 3.2.1 注重强制性法规与提倡性法规并举 . 15 3.2.2 适时调整公司治理结构 . 16 3.2.3 加强理念宣传,提高经营者素质 . 16 4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现状研究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现状研究 . 18 4.1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现状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现状 . 18 4.1.1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立法现状 . 18 4.1.2 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定之不足分析 . 20 4.2 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主要观点及述评我国关于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主要观点及述评 . 21 4.2.1 实现具体法律制度设计的规范化 . 21 4.2.2 调整公司治理结构,落实公司社会责任 . 22 5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体系的完善构想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体系的完善构想 . 24 5.1 明确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明确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地位的地位 . 24 5.2 以公司法为核心,实现相关部门法与公司法的配合以公司法为核心,实现相关部门法与公司法的配合 . 25 5.2.1 公司社会责任的实体法完善 . 2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目 录 v 5.2.2 公司社会责任的程序法构建 . 26 5.3 严格执法,加强他律监督与自律机制建设严格执法,加强他律监督与自律机制建设 . 27 5.3.1 加大公司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 27 5.3.2 建立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 28 5.3.3 完善自律监督与他律监督机制 . 28 5.4 公正司法,实现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性公正司法,实现公司社会责任的司法裁判性 . 29 6 结结 语语 . 31 致致 谢谢 . 32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33 附附 录录 . 35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35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 引 言 1 1 引 言 20 世纪 20 年代,随着资本的不断扩张而引起一系列社会矛盾,如社会贫困、 贫富分化,特别是劳工问题和劳资冲突,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在此时期被广 泛提出。在经历了专家学者、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之后,伴随着随着公司职能演 变和社会发展之需要,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之趋势已经不可阻挡。西方学者对公司 社会责任理论的探讨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众多国家都将社会责任理论应用于 实践当中,制定和修改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以促进公司社会责任之落实。 我国学术界开始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起步比较晚,直到是 20 世纪 90 年代 末以后,以著名学者刘俊海先生、卢代富教授、台湾学者刘连煜先生为主要代表, 才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纵观理论界近十年来对公司社会责任的探讨, 其研究内容多数集中在探讨企业本身的性质、生产经营的目的,或是从公司内部 治理的角度研究利益相关者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影响与作用,但是对公司社 会责任的具体规范方法、规范体系、实现机制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同样,在实践 中, 我们认识到“先破坏后治理”已不可行的前提下, 却仍然未能构建有效的事前预 防机制。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在发展中忽视乃至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现象时有 发生,依法治理市场诚信缺失,强化公司社会责任已引起人们的共同关注。公司 社会责任机制的缺失,频频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法治化进 程。 本文是站在赞同和提倡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立场上,一方面,文章基于公司 社会责任理论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法律制度影响下,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 析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缺失的现状、社会责任理论对我国公司法的具体制度影响, 进而试图提出构建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规范机制的建议;另一方面,本文通过对公 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涵及必要性探讨,提出实现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方式与 路径,并试图进行公司社会责任的制度设计和完善;同时拓宽公司的一元价值目 标,确立以公司营利目标与利益相关者及社会整体利益得到平衡的二元价值目标, 以期对帮助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 绵薄之力。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2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2.1 公司社会责任缘起 2.1.1 公司社会责任的缘起和发展 公司社会责任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 20 世纪初以来西方学术界 开始探讨的重要问题,完整意义上的公司社会责任观念始于上世纪初的美国。美 国学者谢尔顿(oliver sheldon)在 1924 年提出“公司社会责任”概念。谢尔顿把公司 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者满足产业内外各种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公司社 会责任存有道德因素在内1,同时,他主张公司经营战略中对社区提供的服务有利 于增进社区利益,并把社区利益作为一种衡量尺度,而这种尺度远远高于企业的 单纯赢利。 谢尔顿提出的这一崭新哲学思想一被提出就立刻招致了强烈的质疑和批评,因 为它与当时社会公认的契约自由、公司唯一目的就是赢利等传统观点截然矛盾, 那时候许多人坚信,公司除了自身赢利之外,不应承担其他任何义务和责任,公 司良好的赢利能力就是对社会承担了最好的责任;而且该理论的适当性还不断引 发了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利教授和多德教授的旷日持久的论战。这场有名的论战, 最终在 1954 年由于伯利教授的坦言认输告终他承认,公司不能只视作公司股 东的利益信托者,相应的,公司的权力应当是为了整个社区的利益而予以信托的。 公司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并未随着伯利与多德教授论战结束而结 束。在伯利之后,多番争论的结果最终以多德支持的公司社会责任观点占主导地 位;在实践上也有所表现,例如美国许多州进行了公司治理结构改革的实践,并 颁布了一些有利于强化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到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主流观 点认为公司不再仅仅是管理者与股东的信托关系,而是相关方面的利益共同体之 间的关系,于是许多关于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开始纷纷颁行。与之 相应,日本和德国也对其本国的公司法做了部分修改,以突出保护利益相关者的 利益2。 从国际社会来看,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其实早已运用于实践当中,而且逐渐形 成一种从消极反映到积极承担之势。如 sa8000 标准的制定、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安 南发起的“全球契约”等。sa8000 标准从其诞生起,很快就选择了在世界上人口数 量最多、最需要开展劳工保护的中国着陆,也从此引发了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的热潮。然而,目前无论是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方面,我国 与发达国家相比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开始重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特别是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3 90 年代末以后,掀起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热潮,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比 如我国著名学者刘俊海先生、卢代富教授、我国台湾学者刘连煜先生都对此进行 了专门的论述和研究。 2005 年 10 月 27 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于第 5 条规定公司 应当承担社会责任,这是我国首次在法律上作出明确规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国际社会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下,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已经 在学术界成为主流。主流观点认为,公司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从事生产经营活 动的,其行为必然会对社会产生各种影响,公司应承担消除其行为所产生的负面 影响的社会责任;公司还必须与社会一道,解决就业、环保、通货膨胀、社会保 障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并主动、积极的赞助社会公益事业3。但是,对于公司应当 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以及怎样承担社会责任,理论界看法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 智,并无统一定论。 2.1.2 公司社会责任的界定 公司社会责任之定义 实现利润最大化,固然是每个公司必然追求的目标,然而纯粹为了追求利润 而无视法律、无视社会伦理和社会公益的行为,必定是现代公司法所摒弃的。因 此,公司要得到长足发展,不仅要对自己的股东负责而且还应当对股东之外的利 益相关者负责4。基于这种共识,学者们对公司社会责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对公 司社会责任内涵的界定,学者们提出了多种定义。目前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大致主 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种观点:美国学者通常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董事作为公司各类 利害关系人的信托受托人,从而积极实施利他主义的行为,以履行公司在社会中 的应有角色5。由此可见,公司社会责任,主要通过公司董事积极的行为来履行与 实现。 第二种观点:美国司法实务界主张,公司作为一种商事组织虽然以营利作为 目标,但是公司也负有解决某些社会问题的责任。这是在实务界中普遍认同的观 点。这一点,在美国的公司立法上有较为全面的反映,其重点之一表现在公司对 社会、国家的捐助行为。从 1919 年的得克萨斯州公司法起,大部分州的公司法都 有此规定。例如, 公司法修订范本中有相关规定,公司可“为公共福利、慈善 事业以及科学研究或教育事业之目的进行捐赠”。 6有的州则有进一步规定,公司 有在战时或国家有灾难时作出捐赠的“特别权利”。 第三种观点:我国学者刘俊海教授在公司的社会责任一书中论述到,所 谓公司社会责任1, 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为股东们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唯 一存在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这种社会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4 利益主要应当包括职工利益、消费者利益、中小竞争者利益、当地社区利益、环 境利益、社会弱者利益及整个社会公共利益等内容;其中,与公司存在和运营密 切相关的股东之外的利害关系人,尤其是自然人是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对象。 著名学者卢代富先生对此也有专门论述,他在所著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与法 学分析中将公司社会责任定义为公司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 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7同时他也主张把社会责任作为与经济责任相对的概念, 不同意把经济责任纳入公司社会责任的大概念中。此种观点即是赞同利益相关者 理论而给予的定义。 第四种观点: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自行裁量的伦理责任。台湾学者刘连煜先 生认为,“所谓公司社会责任,乃指营利性的公司 ,于其决策机关确认某一事项 为社会上多数人所希望者后,该营利性公司便应放弃营利之意图,俾符合多数人 对该公司之期望。”8再申言之,公司之社会责任,除了必须依照法令行事外,亦 必须实践公司之伦理责任及所谓之自行裁量之责任(如举办慈善事业)。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来考察,自我国公司法第 5 条明文引入社会责任条款 以来,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即成为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话题,很多公司也竞相发布 社会责任报告,以表达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决心,甚至政府机关人员也将公司社会 责任问题作为专门问题予以重视。然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些讨论多是从经 济或政治角度推行宏观的社会责任观。另外,在公司经营的过程中,对公司社会 责任的理解,也通常多倾向于从公司本身的战略角度来考量或者是将其解释为公 司利润或资产的社会性使用,乃至于公司社会责任被狭义地等同于公司的慈善化, 以至于使得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经营的商业判断过程的关系相隔离,公司社会责 任的承担与实现仅仅与公司的营利成果分配和使用相挂钩,公司社会责任甚至被 狭义地理解为“公司的慈善义务”,而今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讨论仍然有较强的“大 词化” 9倾向,缺乏规范主义的解释。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公司的社会责任应当与公司商业判断行为相联系,既 不能过分夸大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也不能使社会责任成为一纸空文,那么在定 义公司社会责任之时,特别应当注意其可行性。对此,笔者赞同卢代富教授的观 点,公司社会责任乃指公司在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与公司经营相应 的维护社会利益之义务,即公司应当适当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适当维护社 会公益。当然,这里的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概念,既包括公司的份内责任,即 社会对公司所要求的基本的社会责任,例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依法纳 税、生产质量合格的产品等,也包括较高层次的责任,例如对社会进行公益捐赠 等等。 公司社会责任范围界定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5 在当今社会中,公司并非仅仅作为一个私法上的主体而存在,同时它还是一 个不折不扣的社会成员,这就决定了公司的社会性所在。公司承担社会责任已经 是大势所趋、不可辨驳的事实,然而,如果由于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热忱,而过分 扩大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和内容,这样势必影响公司经营者的积极性,也未 必有助于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因此,探讨公司社会责任的受益主体是很有必 要的,对此,笔者赞同学界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其理论基础是鉴于公司的经营行 为及后果,必然影响到除公司自身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以及社会公益这一事实。 从现实来看,各界学者对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解是百花齐放,对公司如何承担 以及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学者们的看法也有着一定的分歧,然而在本质上是达 成一致的,即公司应当履行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也逐渐成为主流观点。学 者们对公司社会责任表述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就公司社会责任的受益主体来说, 许多都是相同的。10比如:员工,债权人,消费者,公司所在的社区等等。这些 主体即与公司经营行为和后果具有直接利害关系的群体或者个人,通常被称之为 利益相关者或利害关系人。除股东之外的其他群体或个人,即被称为其他利益相 关者。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本质是作为营利性的经济组织而存在,公司并非慈善 机构,我们不能过多的要求公司承担除经济目的之外的责任,这就考虑到一个“责 任范围”的问题;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的是,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提出,从某 种程度上说是对公司股东地位发出的一种挑战,如果过分提升职工、债权人、消 费者的地位,这样很有可能挫伤股东投资的积极性,故此,对于公司社会责任边 界的界定也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应当将这种边界界定为雇员利 益、消费者利益、债权人利益、环境利益和社会公益这五方面的内容。这对公司 社会责任落到实处显得更加实际。 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界定 对于公司社会责任性质的界定,从学说上来分,主要有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 两种观点。道德责任说认为,道德准则是公司社会责任的理想,并有学者进一步 指出:“既然公司以更为强有力的权力行使者的姿态影响了社会经济生活(甚至政 治生活) ,那么它也必须以更为积极地姿态来承担因权力行使而产生的社会责 任。”11就其实质而言,是要将公司社会责任的性质限定在道德义务上。而法律责 任说则不以为然,其主张,公司社会责任是具有实在内涵的法律概念,在某种意 义上,虽然其具有道德责任的性质,但是在违反该法律义务的情况下,仍然可以 强制公司承担之;并主张,公司社会责任乃为法律义务。 笔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的实质应当包括道德性和法律性两方面。其中,道 德性是公司社会责任感的基础,没有道德性约束的公司社会责任显然是苍白无力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6 的;然,与此同时,公司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法律原则,必然意味着其有一定的规 范意蕴。进一步言之,倘若公司社会责任单纯只是一种道德责任,那么不必要采 用并规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仅仅以“社会公德”、“商业道德”即可囊括。公司社 会责任的法律性表现在,法律上(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在谋求利益最大化之外, 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这是公司社会责任具体的法律内涵。 2.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涵 2.2.1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涵义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描述,规范一词,基本含义乃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 准、规则”,规范化,作为动词,乃有标准化、使受约束之含义,或说达到某一 程度的过程,表动态性。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 所负有的对社会之相应义务,具体表现形式是对利益相关者利益维护以及适当增 进社会公益之义务,一般可以将其分为消极责任(基本责任)和积极责任(较高 层次责任) 。 顾名思义,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是指,公司社会责任由最初的只受道德约束 向受法律与道德双层约束发展,对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对利益相关者及社会公益的 义务(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 ,从责任内容到责任履行方式再到责任监管以及执行 上予以制度化、进行成文规定。具体表现为,公司社会责任中的消极责任的表现 形式、具体内容等转化为明确的法律义务,即消极责任将在法律中成文化和具体 化;公司对社会的积极责任,虽未上升为完全的法律义务,但也将通过相关制度 进行鼓励倡导和规范,即以法律作为指引,采用提倡性规范和引导性规范对公司 积极进行道德文化培育建设与公司自律建设,循序渐进,倡导公司践行高标准的、 法律化的道德责任;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需要既从立法上进行规范,也要通过严 格执法、公正司法来实现;既要公司自身自律履行,也要社会各界督促实施;既 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最终要达到的静态的结果。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容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内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应当将公司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具体化。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形 式,专家学者态度不一,然而,基本达成一致的是,公司对社会之责任主要表现 为对利益相关者之责任。具体说来,包括对股东、职工、债权人、社区环境、社 会公益、供应商、弱者利益、中小竞争者等相关群体或个人。笔者认为,利益相 关者固然包括上述方方面面,然而,利益相关者囊括的范围过广,势必造成公司 的额外负担,并且也未必能达到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初衷。据此,笔者主张,在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7 我国,公司社会责任表现为对股东、职工、债权人、社区环境和社会公益五个方 面的义务。或许,这更有利于公司社会责任落到实处。 第二,应当将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予以明确化。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体系, 我们可以将其分类为消极责任和积极责任,或者为基本责任与较高层次责任。二 者都是构建公司各项社会责任制度的基石。消极责任主要是指,公司应当遵纪守 法经营,不违法法律、强制性法规所规定的义务;积极责任则主要表现为对社会 的公益帮助,例如公益捐赠等方面。显然,前者应当通过强制性法律规范表现出 来,后者除了依法纳税、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资源浪费之外,应当采取提倡性 法律规范,此属于公司经营者的自由裁量责任。消极社会责任是法律对公司的最 低要求,即我们通常说的公司社会法律责任;积极社会责任则是倡导公司践行高 标准的、法律化的道德或伦理责任。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方式 古今中外,任何社会利益都不离开道德和法律两大规范的调整,公司社会责 任不免包括对社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两方面。从规范的意义来说,不管是道 德义务还是法律义务,两者都起到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具体说来,它可以指 引人们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倘若违反义务, 行为人则必须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在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上, 前者主要是基于行为人的道德认知程度以达到对行为人的内心进行约束以及通过 借助外界舆论等外部力量来实现外部约束,这种调整方式更多的体现为自律和他 律的特点;而对于后者来说,其有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主要体现他律的特点, 通常我们称其为硬约束。然而,必须强调的是,法律所规定的的公司社会责任并 不纯粹道德义务的重述,而是已经法律化的道德义务或者说是法律强制性的义务。 笔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一词中的责任乃表义务,公司社会责任,简单来说, 就是公司对社会的义务。这其中,包括公司对社会的法律义务以及道德义务两方 面。西方国家通常所谈论的公司社会责任是一种超越了法律规范本身、对公司要 求更高的道德社会责任,比如:向雇员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障;生产中 采用更高的环境保护标准;更多的参与社会公益捐赠活动等等。但是,公司履行 更高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是公司能够较好的履行其法律责任。试问:如果公司都不 能很好地履行最基本的法律责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底线责任,那又怎么能奢望其 履行更高的道德责任呢?联系到我国的公司普遍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作为 一个法科学子,以法律层面作为突破口来探讨公司社会责任或许更有实际意义。 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多学科讨论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商法学的角度,进一步言之, 主要是以公司法的角度为突破口,联系到我国立法及司法实际进行分析和探讨。 因此,笔者主张,只有强制规范公司对社会的基本责任,同时在相关法律上倡导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8 公司践行高层次的社会责任,这样才能为公司履行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提供比较 明确的指引与导航。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主要路径乃强制性规则与倡导性规则 双管齐下,各司其职。 从具体的法规条款来看,比如,对于公司法第 5 条的理解,也是引起了学者 们热闹非凡的讨论。有的认为,公司法的规定过于笼统,以至于将其理解为仅仅 是一项道德条款,并认为其不具有裁判规范的功能;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公司法 第 5 条甚至根本只是一种道德呼吁。12笔者认为,尽管,公司法的规定是对从公 司承担社会责任从原则上进行的规定,公司社会责任因其具有很强的道德约束力 无疑而带有道德条款(准则)的意蕴11,还是可以依据其规定进行实务操作的裁 判性规范。因为在司法实践中,该条属于弹性条款,具有法律原则的功能,赋予 了司法者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很显然,法律原则仍然是可以作为司法者进行裁案 的依据的。因此,本条条款既是公司经营的行为规范,同时该条也具有裁判规范 的属性。 从公司社会责任条款的内容来看,尽管法学界许多学者期望将公司社会责任 直接上升为公司必须履行的义务13,然而,不容否认的是,目前人们讨论的的公 司社会责任其中有一部分义务确实属于道德义务,例如:公司向社会捐赠的慈善 行为。我们必须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公司的道德责任不可能完全被法律化,正是 如此,我们才可以从经济、道德、法律等不同角度来讨论公司社会责任。故此, 笔者认为,对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应当分为硬性约束以及软性约束。我们注 意到,公司社会责任在其作为法律义务的一方面,除了公司法第 5 条的原则 性规定之外,大量相关规定还体现在包括公司法在内的若干法律条文当中, 如果公司不履行这些义务,必然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因此,公司社会责任中 的法律义务应当成为约束公司行为的基础底线。 鉴于目前公司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存在问题的严重性,亟需采取更适当有效的 法律措施来扭转局面,正如古人有云,如果法令能够赏罚分明,其效果就可能更 加明显。具体到公司社会责任这一热点问题上,应当将公司社会责任从内容到制 度再到实施,监管各个环节上予以制度化、规范化。 2.2.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的必要性分析 美国法学家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实质的法律规范制度仍然是存在的,其直接 目的就在于强化和确保人们遵守一个健全的社会所必不可少的道德规则。这句话 的意思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脱离该社会的道德或价值观念的影 响而发挥作用,然而,之所以道德要求有必要法制化,是因为法律与道德相比, 是他律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为了保证公司对其利益相关者承担的社会 责任具有稳定性、持续性,然而公司社会责任并不会自动实现,需要将公司社会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公司社会责任规范化概述 9 责任进行规范化、制度化。 首先,从社会现实状况方面来说,经营者基于利益的驱动,公司只顾片面追逐 自身的经济利益,利用其经济实力以及掌握的信息优势,损害公司其他利益相关 者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14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